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測量腳踝血壓方法

測量腳踝血壓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3 01:10:25

① 測血壓與血管的監測

影響血壓的因素很多,監測血壓時要加以充分考慮。
1.年齡 隨年齡增長,血壓會有所升高;

2.時間 早晨低、傍晚高;

3.睡眠 睡眠不好會導致血壓升高;

4.情緒 情緒不好會導致血壓升高;

5.溫度 氣溫低會使血壓升高;

6.生活方式 吸煙、酗酒、吃鹽多等等習慣會使血壓升高。

7.運動 測量血壓前,至少要平靜10分鍾,而不要在劇烈運動後立即測量。

運用不同的方法測量血壓,對辨別糖尿病並發症有一定幫助。

測量卧立位血壓

測量卧立位血壓可以判斷有無自主神經病變。

首先,讓接受測量者以平躺的姿勢測量上臂血壓,然後站立起來再測一次。正常情況應該沒有明顯差異。如果立位血壓比卧位的低,收縮壓降低超過20mmHg,舒張壓降低超過10mmHg,可以判斷有自主神經病變的存在。

自主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神經系統並發症的一種,可導致直立性低血壓,患者在猛然起身時會出現眩暈或昏厥,發生意外、受傷。

測量上下肢血壓

測量上下肢血壓可以判斷外周血液供應情況。

通常都是測量上臂血壓,在腳踝處測量可以得到下肢的血壓值。正常情況下,下肢血壓比較高,下肢與上肢血壓值的比值,正常應該在1~1.4之間。

如果發現下肢血壓比上肢低,說明下肢動脈缺血已經形成。如果下肢與上肢血壓比值低於0.9,說明存在輕度的供血不足;如果比值低於0.5,則為明顯缺血,可能出現間歇性跛行或靜息痛(患肢不運動時發生疼痛);如果比值低於0.3,則極有可能發生組織壞死,出現糖尿病足潰瘍。

同理,測量兩上肢的血壓;可以辨別有無上肢動脈缺血。正常人左右上肢的血壓相差不超過2~4mmHg,如果兩側相差過大,則表明降低的一側有動脈血管病變的可能。

通常,血壓較平穩的病友可以每周測量1~2次,在血壓波動時,至少要每天測量1~2次。最好在晨起7~8點和晚上7~8點測量血壓。

② 量血壓 血壓計的使用 高血壓

理想血壓:80/120

正常血壓:80-89/120-129

你給老人家打到那麼高,能受得了么?正常打到200就可以了.老年人的血壓重要的不是高與低的問題,而是穩定與否的問題,舉個例子:比如這個人高壓140,按標准就是高了,但是假如75歲了,而且每天都能保證這個血壓,這就很理想了.

打到200左右,緩慢放氣,聽到的第一聲明顯的跳動(不包括不規則的雜音),就是高壓.聽到的最後一聲跳動,為低壓.

再舉例子:水銀柱下降到120聽到第一次跳動了,高壓就是120,然後繼續下降,下降過程中,如果這個人心臟節律沒問題的話,肯定要聽到節律性跳動的.到60以後沒聲音了,那麼60就是低壓.這個人的血壓指標就是60/120.

另外,你在打到260聽到的聲音應該是不規則的雜音,或則操作有問題.到60沒聲音這是正常啊,人的低壓的最低指標不能低於60的.

對於問題補充的回答:判斷血壓的高低至少要非同日不同時間測量3次以上才有意義.而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降壓葯品大概有7大類,不同類型適合不同病情,甚至也可以聯合用葯,根據你提出的問題我想任何負責任的醫生在沒有見到病人以前是不會給你用葯上的建議的.

我再舉例子:硝苯地平就是心痛定,是鈣離子阻抗劑,除了降壓功能外可以擴張冠狀動脈,而且有增加心率的作用,所以心跳過快比如100以上的就不太適合使用,有些人吃完以後會有腳踝浮腫和臉紅心慌的現象.
卡托普利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除了降壓外還可治療心衰,有哮喘的人不能用,有些人吃完後會有乾咳和失眠的現象.

所以,就你說的2種葯品就得這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誰能給你更詳細的意見啊,我的建議是找老年病高血壓專科醫生咨詢,在這里我能給的建議就這么多.打這么字累死了呵呵.

③ 測量血壓的具體步驟

1、被測者在測壓前要盡量保持情緒穩定,測量時的室內溫度要適中,被測者的上臂要全部裸露,手掌向上平伸,上臂位置應和心臟位置在同一水平。

2、把血壓計中的袖帶纏繞在上臂,袖帶的下緣正臂彎處至少2~2.5厘米,這時要把聽診器胸件聽筒放在袖帶下方肘窩處肱動脈上。

3、要檢查一下打氣皮球的放氣旋鈕有沒有擰緊,然後開始充氣,氣囊內壓力漸漸升高,會壓迫上臂軟組織和肱動脈,當袖帶內壓力高於心收縮壓力時,肱動脈血液將會被阻擋,聽診器聽不到聲音。當摸撓動脈時也摸不出搏動,這時需再加壓約2.6~4KPa(20~30mmHg)。

之後打開放氣旋鈕,緩慢均勻地放氣,袖帶內壓力逐漸下降。當袖帶內壓力等於或低於收縮壓時,從聽診器可以開始聽到動脈搏動的嗒嗒聲。聽見第一次搏動音時,水銀柱的高度或彈簧計的指針所指壓力就是收縮壓。

4、連續慢慢放氣,袖帶內壓力繼續下降,當降至等於或稍低於舒張壓時,當搏動音突然明顯變弱時,此時水銀柱的高度或彈簧計指針所示的壓力為舒張壓。成年人等到聲音消失時,此時壓力為舒張壓;兒童適宜取聲音變弱時的壓力為舒張壓。

(3)測量腳踝血壓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建議初次測量左、右上臂血壓,以血壓高的一側作為血壓測量的上肢。

當左、右上臂血壓收縮壓差值>20mmHg時,建議進行四肢血壓測量。老年人及糖尿病或某些疾病患者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建議測量卧位或站立位血壓,站立位血壓測量應在卧位改為站立3分鍾內進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血壓測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血壓



④ 測量血壓的正確方法是怎樣的

測量血壓需要打開血壓儀,找准測量的位置,調整松緊度,進行兩三次的測量,取一個平均值,具體步驟如下:

1、需要打開血壓儀。

注意事項

首先需要測量血壓以便對血壓進行可靠評估,為後續治療提供指導。如果已經自行服用葯物,應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停葯一段時間之後,進行測量血壓。比如在服用氫氯噻嗪,至少要在停用該葯 75 小時(約 3 天多)之後,再測量血壓。

如何測腳踝部位血壓

可以用普通袖帶式血壓計在踝部測量,聽診局部的動脈即可。

⑥ 腿上的血壓怎樣量

下肢腘動脈測量法:腘動脈處測量血壓的方法與上肢肱動脈測量法相同。(1)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暴露一側下肢。(2)血壓計的袖帶應比用於上肢的袖帶寬2cm ,將袖帶下緣沿腘窩上3-5cm處平整纏妥。若肥胖者,袖帶不夠纏時,可在袖帶外包一寬布帶,纏於肢體上,將聽診器胸件放於腘動脈搏動處。(3)如用測上肢的袖帶來測量腘動脈血壓時,收縮壓比肱動脈血壓高2.6~5.3kPa,是由於股動脈的管徑大於肱動脈,血流量也較多之故。舒張壓無明顯變化。記錄時,應註明下肢血壓,以免誤解。

⑦ 如何測量腳踝血壓

你好!測量方法:取仰卧位,安靜狀態,褲口上挽,露出小腿下三分之一,用測肱動脈血壓的袖帶松緊適宜地纏於小腿下部,使其下緣在內踝上2cm左右測量即可。

⑧ 測量血壓的正確方法

1.測量部位:常在上肢肘窩的肱動脈處測量,也可取下肢腿窩動脈。
2.用物:血壓計、聽診器。
3.操作方法:
①測量前,讓病員休息15分鍾,以消除勞累或緊張因素對血壓的影響。
②讓病員取坐位或卧位,暴露右臂或左臂,將衣袖卷至肩部,袖口不可太緊,以免影響血流,衣著厚時應脫去一件,伸直肘部,手掌向上。
③放平血壓計,驅盡袖帶內空氣,平整無折地纏於上臂中部,松緊以妙人一指為宜。過緊可使血管在未注氣前已受壓,使測得的血壓偏低;過松可使氣袋呈氣球狀,
而使有效的測量面積變窄,使測得的血壓偏高。氣袋的中部應對著肘窩,使充氣時壓力正好壓在動脈上,袖帶下緣距肘窩上2-3厘米,將末端整齊地塞人里圈內,
開啟水銀槽開關。
④戴好聽診器,在肘窩內側處摸到肱動脈搏動點。將聽診器頭緊貼肘窩肱動脈處,輕輕加壓,用手固定,另一手關閉氣囊上氣門螺旋帽,握住輸氣球向
/袖帶內打氣至肱動脈搏動音消失,再升高20-30mmHg,然後慢慢放開氣門,速度以每秒2-5mmHg,使汞柱緩慢下降,並注意汞柱所指的刻度。當袖
帶內壓力逐漸下降至和心收縮力相等時,血液即能在心臟收縮時通過被壓迫的動脈,從聽診器中聽到第一聲搏動,此時汞柱指的刻度,即為收縮壓。隨後波動聲繼續
存在並增大,當袖帶內壓力等於心舒張壓力時,搏動聲突然變弱或消失,此時汞柱所指刻度為舒張壓。
⑤記錄測量的數值,記錄採用分數式,即收縮壓/舒張壓mmHg。當口述血壓數值時,應先讀收縮壓,後讀舒張壓。

⑨ 怎樣測量下肢血壓

下肢血壓測量是測量幗動脈的血壓,方法是平卧位或俯卧位,暴露一側下肢,血壓袖帶下緣沿著幗窩上3到5厘米的地方纏繞一周,聽診器放於幗動脈搏動處。當聽到第一聲動脈搏動再加壓40到50毫米汞柱,然後在緩慢放氣,聽到第一聲動脈搏動為收縮壓,再繼續放氣,聽到動脈搏動消失為幗動脈舒張壓。下肢血壓應該比上肢高20到40毫米汞柱。測量下肢血壓一定要定時定位,定體位和定血壓計,同時在不同的三天測量血壓都大於或者是等於140或190這種情況才屬於高血壓,如果出現高血壓的情況。可以適當的口服一些降壓的葯物來進行治療,或者也可以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做相對應的治療。下肢腘動脈測量法:
腘動脈處測量血壓的方法與上肢肱動脈測量法相同。

(1)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暴露一側下肢。

(2)血壓計的袖帶應比用於上肢的袖帶寬2cm ,將袖帶下緣沿腘窩上3-5cm處平整纏妥。若肥胖者,袖帶不夠纏時,可在袖帶外包一寬布帶,纏於肢體上,將聽診器胸件放於腘動脈搏動處。

(3)如用測上肢的袖帶來測量腘動脈血壓時,收縮壓比肱動脈血壓高2.6~5.3kPa,是由於股動脈的管徑大於肱動脈,血流量也較多之故。舒張壓無明顯變化。記錄時,應註明下肢血壓,以免誤解。

閱讀全文

與測量腳踝血壓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膝蓋肌腱損傷治療方法 瀏覽:77
保護手機的簡單方法 瀏覽:743
母豬產床後擋板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442
屋面防水漏水檢測方法 瀏覽:797
秘密時代精油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瀏覽:729
蜂毒精華使用方法 瀏覽:799
常用於提取中葯有效成分的方法 瀏覽:1001
常用中成葯鑒別記憶方法 瀏覽:904
小米監控器安裝方法 瀏覽:828
腰花怎麼切花的正確方法 瀏覽:78
小米手機抽屜模式使用方法 瀏覽:450
剝蝦的正確方法與技巧 瀏覽:72
成人如何學拼音最快方法 瀏覽:844
跟腱炎粘連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200
佛手瓜食用方法 瀏覽:117
研究方法之資料收集 瀏覽:931
骶髂關節炎鍛煉的正確方法 瀏覽:170
共溶體制備方法有哪些 瀏覽:987
寶馬5系座椅記憶使用方法 瀏覽:330
單詞課教學方法與策略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