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我的電腦是HPvs17e怎麼安裝列印機啊還用什麼光碟嗎 沒有啊,幫幫忙!!!!!!!!
1.買好列印機(激光或噴墨)
2.運用安裝光碟安裝列印機,注意列印機電源開關及與計算機連接的USB介面先不要連接。
3.按照光碟提示安裝並依次打開列印機電源開關及與計算機連接的USB介面,基本就OK了
4.會先提示你列印測試頁。
⑵ rb—s17耳機使用說明如何配對手機
摘要 1藍牙耳機配對方法:
⑶ 裝系統之後重新裝各大軟體的辦法
用ghost啊,你安裝好系統和軟體後,給當前硬碟做個快照就行了,什麼都不用重裝,恢復一下至多5分鍾!
Ghost 使用詳解
--------------------------------------------------------------------------------
一、分區備份
使用Ghost進行系統備份,有整個硬碟(Disk)和分區硬碟(Partition)兩種方式。在菜單中點擊 Local(本地)項,在右面彈出的菜單中有3個子項,其中 Disk表示備份整個硬碟(即克隆)、Partition 表示備份硬碟的單個分區、Check 表示檢查硬碟或備份的文件,查看是否可能因分區、硬碟被破壞等造成備份或還原失敗。分區備份作為個人用戶來保存系統數據,特別是在恢復和復制系統分區時具有實用價值。
選 Local→Partition→To Image 菜單,彈出硬碟選擇窗口,開始分區備份操作。點擊該窗口中白色的硬碟信息條,選擇硬碟,進入窗口,選擇要操作的分區(若沒有滑鼠,可用鍵盤進行操作:TAB鍵進行切換,回車鍵進行確認,方向鍵進行選擇)。 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備份儲存的目錄路徑並輸入備份文件名稱,注意備份文件的名稱帶有 GHO 的後綴名。 接下來,程序會詢問是否壓縮備份數據,並給出3個選擇:No 表示不壓縮,Fast表示壓縮比例小而執行備份速度較快,High 就是壓縮比例高但執行備份速度相當慢。最後選擇 Yes 按鈕即開始進行分區硬碟的備份。Ghost 備份的速度相當快,不用久等就可以完成,備份的文件以 GHO 後綴名儲存在設定的目錄中。
二、硬碟克隆與備份
硬碟的克隆就是對整個硬碟的備份和還原。選擇菜單Local→Disk→To Disk,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源硬碟(第一個硬碟),然後選擇要復制到的目標硬碟(第二個硬碟)。注意,可以設置目標硬碟各個分區的大小,Ghost 可以自動對目標硬碟按設定的分區數值進行分區和格式化。選擇 Yes 開始執行。
Ghost 能將目標硬碟復製得與源硬碟幾乎完全一樣,並實現分區、格式化、復制系統和文件一步完成。只是要注意目標硬碟不能太小,必須能將源硬碟的數據內容裝下。
Ghost 還提供了一項硬碟備份功能,就是將整個硬碟的數據備份成一個文件保存在硬碟上(菜單 Local→Disk→To Image),然後就可以隨時還原到其他硬碟或源硬碟上,這對安裝多個系統很方便。使用方法與分區備份相似。
三、備份還原
如果硬碟中備份的分區數據受到損壞,用一般數據修復方法不能修復,以及系統被破壞後不能啟動,都可以用備份的數據進行完全的復原而無須重新安裝程序或系統。當然,也可以將備份還原到另一個硬碟上。
要恢復備份的分區,就在界面中選擇菜單Local→Partition→From Image,在彈出窗口中選擇還原的備份文件,再選擇還原的硬碟和分區,點擊 Yes 按鈕即可。
四、區域網操作
LPT 是通過並口傳送備份文件,下面有兩個選項:slave 和 master, 分別用以連接主機和客戶機。 網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NetBios 和 LPT 相似, 也有 slave 和 master 兩個選項, 作用與 LPT 相同。
先和平時一樣將要 ghost 的分區做成一個 *.gho 文件,再在一台 win98 上安裝Symantec Ghost 企業版,重啟。
1. 首先製作一張 ghost 帶網卡驅動的啟動盤。Start > Programs > Symantec Ghost > Ghost Boot Wizard->Network Boot Disk 如果你的網卡在列表內直接選擇它就可以生成一張帶 PC-DOS 的啟動盤。(但 6.5版的生成的軟盤經常有問題,不能成功啟動)如果你的網卡不在列表內,你要建立專用的 Packet Driver。ADD->Packet Driver (網卡的驅動程序中有)往下根據提示一步一步走,填入工作站的 ip(ghost 一定要 tcp/ip 協議)。最後生成一張軟盤,但此軟盤仍不能使用,要改 autoexec.bat 文件在 net xxxx.dos 後面加一個16進制的地址,如 0X75 等。多台計算機只需改 wattcp.cfg 文件中的 ip 即可:
IP = 192.168.100.44
NETMASK = 255.255.255.0
GATEWAY = 192.168.100.1
2. 在 server 端運行 multicast server 出來的畫面。先給 server一個Session Name(別名)如:bb,再選擇 image file 就是你的 gho 文件。然後 ->Dump From Client->rtitions->More Options-> 在 auto start 的 client 中填入 50(如果你要同時復制50台)->accept client 就算完成了,當你的工作站數達到50台時,server就自動傳送*.gho 文件。
3.詳述:
目前,相當多的電子教室都採用了沒有軟碟機、光碟機的工作站。在沒有軟碟機、光碟機的情況下,當硬碟的軟體系統出現問題時,能否實現網路硬碟克隆呢?PXE(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它是基於 TCP/IP、DHCP、TFTP 等 Internet 協議之上的擴展網路協議)技術提供的從網路啟動的功能,讓我們找到了解決之道。下面,我們就來講解怎樣採用Ghost 7.0來實現基於 PXE 的網路硬碟克隆。
網路硬碟克隆過程簡述
網路硬碟克隆過程為:在裝有軟碟機的工作站上,用一張引導盤來啟動機器,連接到伺服器,使用 Ghost 多播服務(Multicast Server)將硬碟或分區的映像克隆到工作站,這樣就實現了不拆機、安全、快速的網路硬碟克隆。
實現 PXE 網路啟動方式
對於沒有軟碟機、光碟機的工作站,要實現PXE網路啟動方式,需要完成三個步驟:
1、工作站的PXE啟動設置
PXE網路啟動一般要求在網卡上加裝 PXE 啟動晶元(PXE Boot ROM);對於某些型號的網卡,也可以將 PXE 啟動代碼(Boot Code)寫入主板的 Flash ROM;而一些主板上集成了網卡的品牌機(例如清華同方的商用機),可直接支持PXE啟動。
常用的 RTL8139 晶元的網卡,其 PXE 啟動設置方式是:機器啟動時根據屏幕提示按下Shift+F10,在啟動類型中選擇PXE,開啟網路啟動選項即可。
2、製作 PXE 啟動文件
製作 PXE 的啟動文件,推薦使用 3Com 的 DABS(Dynamic Access Boot Services)。DABS 提供了功能強大的 PXE 啟動服務、管理功能,但是,網上可供下載的是一個30天的試用版。所以,我們只用它的啟動映像文件製作功能,而由 Windows 2000 Server 的 DHCP 伺服器來提供 PXE 啟動服務。
DABS 可以安裝在任何一台運行 Windows 的機器上。安裝後,運行 3Com Boot Image Editor,出現主界面圖。選擇「創建TCP/IP或PXE映像文件(Create a TCP/IP or PXE image file)」,出現對話窗口。為即將建立的映像文件命名,例如:pxeghost.img,其他採用默認選項,將經測試正常的網路啟動盤放入軟碟機,選擇[OK],創建PXE啟動映像 Pxeghost.img文件。
在 3Com Boot Image Editor 的主菜單中,選擇「創建PXE菜單啟動文件(Creat a PXE menu boot file)」,在出現的窗口中選擇[添加(Add)],加入我們剛剛創建的啟動映像文件Pxeghost.img,在「選項(Options)」標簽中可以設置菜單標題和等待時間。
選擇[保存(Save)],給保存的PXE菜單啟動文件命名為 Pxemenu.pxe。
3、伺服器的PXE啟動服務設置
Windows 2000 Server 的 DHCP 服務支持兩種啟動協議:DHCP 和 BOOTP。我們可以設定以下三種選擇:僅 DHCP、僅 BOOTP、兩者。如果我們的區域網中由其他的 DHCP 伺服器提供動態 IP 地址分配,那麼這里選「僅BOOTP」即可;如果需要這台伺服器提供動態 IP 地址分配,則需要選「兩者」。
接下來,設置啟動文件名。在DHCP伺服器的作用域選項中配置選項「067:啟動文件名」,字串值為我們創建的 PXE 菜單啟動文件名 Pxemenu.pxe。注意:文件名不包含路徑。
DHCP 伺服器只是將啟動文件名通知給 BOOTP 客戶機,客戶機通過什麼方式下載啟動文件呢?答案是,需要 TFTP 服務。3Com 的 DABS 包含了一個 TFTP 服務組件,當然,也可以下載一個免費的 TFTP 伺服器軟體長期使用。
在 TFTP 伺服器的設置中,規定一個服務目錄。將製作的 PXE 啟動文件 Pxeghost.img、Pxemenu.pxe 放到 TFTP 的服務目錄中。TFTP 伺服器設置為自動運行。
用 Ghost 多播克隆硬碟
現在運行 Ghost 多播伺服器,任務名稱為 Restore。設置完畢,按下[接受客戶(Accept Clients)]按鈕。啟動要接受硬碟克隆的無軟碟機工作站,如果以上步驟操作無誤,應該能夠實現 PXE 啟動,加入到多播克隆的任務當中。所有的目標工作站連接到本次任務之後,按下[發送(Send)]按鈕,開始克隆任務。
五、參數設置
在 Options 中可以設置參數。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1.image write buffering:在建立備份文件時, 打開寫緩沖;
2.sure:選擇此項後, 不再會出現最終確認詢問 (建議不要選擇此項);
3.no int 13:選擇此項後, 不支持中斷 13 (預設時不選擇);
4.reboot:在對硬碟或者分區操作完成之後, 自動重啟計算機;
5.spanning:通過多個卷架構備份文件 (選擇此項時, 關閉 write buffering);
6.autoname:自動為 spanning 文件命名;
7.allow 64k fat clusters:允許使用 64K FAT 簇 (僅在 Windows NT 中支持);
8.ignore CRC errors:忽略 CRC 錯誤;
9.override size limit:如果出現分區大小不相配, 可忽略執行;
10.image read buffering:打開生成備份文件時的讀緩存 (預設時選中此項)。
六、軟體特性
1.存貯介質
Ghost 支持的存儲介質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它支持對等 LPT 介面、對等 USB 介面、對等 TCP/IP 介面、SCSI磁帶機、攜帶型設備(JAZ、ZIP、MO等)、光碟刻錄機(CDR、CDRW)等。而這些特性不需要任何外帶的驅動程序和軟體,只需一張軟盤就可以做到!特別是對光碟刻錄機的支持,如今的刻錄機和空白光碟都十分便宜,非常適合作備份的用途。
2.兼容性
Ghost 對現有的操作系統都有良好的支持,包括 FAT16、FAT32、NTFS、HPFS、UNIX、NOVELL 等文件存儲格式。同以前版本不同的是,Ghost 2001 加入了對 Linux EX2的支持(FIFO 文件存儲格式),這也就意味著 Linux 的用戶也可以用 Ghost 來備份系統了。
3.配套軟體
A.Ghost 瀏覽器
在以前的 Ghost版本中,我們只能對整個系統進行簡單的備份、復制、還原,要恢復單個的文件和文件夾還要使用外帶的 GhostEXP 軟體。現在,Symantec 公司已經將 Ghost 瀏覽器整合在軟體中。Ghost 瀏覽器採用類似於資源管理器的界面,通過它,我們可以方便迅速地在備份包中找出我們想要的文件和文件夾並還原。
使用Explorer可以備份整個硬碟或單個硬碟分區,點擊工具欄上的圓柱形圖標,彈出硬碟或分區選擇對話窗口,然後再選擇備份文件的儲存目錄並輸入名稱即可完成。要注意的是,非注冊用戶不能使用備份這項功能。
在 Ghost Explorer 中管理硬碟備份文件就非常方便了。首先選擇打開一個備份文件(File/Open),這時備份中的文件就像資源管理器一樣在程序界面窗口中列出,可以在其中非常方便地查看、打開文件,也可以查找文件,或者將某個文件刪除(但不能刪除目錄)。
在 Ghost Explorer 中提供了多種還原硬碟備份文件的方法,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滑鼠右鍵點擊某個文件,在彈出菜單中選擇 Restore,然後輸入要還原到的目錄,這樣,單個文件就從整個磁碟備份中還原出來了。當然,如果要還原整個磁碟備份,只需選擇左面目錄列表欄中最上面的帶磁碟圖標的目錄項,然後點擊工具欄中的還原圖標 (第二個) 就可以了。
B.GDisk
GDisk 是一個新加入的實用工具,它徹底取代了 FDisk 和 Format,功能有:
* 快速格式化。
* 隱藏和顯示分區。此功能允許一個以上的主 DOS分區,並且每個分區上的操作系統有不同的版本。隱藏分區的能力使計算機習慣於引導到選定的可引導分區,忽略其他隱藏分區中相同操作系統的安裝。
* 全面的分區報告。
* 高度安全的磁碟擦除。提供符合美國國防部標准和更高安全標準的磁碟擦除選項。
與使用互動式菜單的 FDisk 不同,GDisk是由命令行驅動的。這提供了更快的配置磁碟分區和在批處理文件中定義 GDisk操作的能力。但與此同時,幾十個參數會令普通用戶頭疼,因此筆者不推薦一般用戶使用,Symantec 公司也應該推出相應的GUI(圖形用戶界面)控制台以方便用戶使用。具體的參數說明可以用命令行 gdisk/? 了解。
C.Live Update
Live Update 是 Symantec公司軟體的一個通用升級程序,它能夠檢查當前系統中已安裝的 Symantec 軟體,並且通過英特網對軟體進行在線升級。
在安裝 Ghost 2001 時,安裝程序自動升級了 Live Update 程序的版本。
七、命令行參數:(Ghost 的無人 備份/恢復/復制 操作)
其實 Ghost 2001 的功能遠遠不止它主程序中顯示的那些,Ghost 可以在其啟動的命令行中添加眾多參數以實現更多的功能。命令行參數在使用時頗為復雜,不過我們可以製作批處理文件,從而「一勞永逸」(類似於無人安裝 Windows 98 和Windows 2000)。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些常用的參數(了解更加詳細的參數介紹可查看 Ghost 的幫助文件)。
1.-rb
本次 Ghost 操作結束退出時自動重啟。這樣,在復制系統時就可以放心離開了。
2.-fx
本次 Ghost 操作結束退出時自動回到DOS提示符。
3.-sure
對所有要求確認的提示或警告一律回答「Yes」。此參數有一定危險性,只建議高級用戶使用。
4.-fro
如果源分區發現壞簇,則略過提示而強制拷貝。此參數可用於試著挽救硬碟壞道中的數據。
5.@filename
在 filename 中指定 txt 文件。txt文件中為 Ghost 的附加參數,這樣做可以不受DOS命令行 150 個字元的限制。
6.-f32
將源 FAT16 分區拷貝後轉換成 FAT32(前提是目標分區不小於 2G)。WinNT 4 和Windows95、97用戶慎用。
7.-bootcd
當直接向光碟中備份文件時,此選項可以使光碟變成可引導。此過程需要放入啟動盤。
8.-fatlimit
將 NT 的 FAT16 分區限制在 2G。此參數在復制 Windows NT 分區,且不想使用64k/簇的 FAT16 時非常有用。
9.-span
分卷參數。當空間不足時提示復制到另一個分區的另一個備份包。
10.-auto
分卷拷貝時不提示就自動賦予一個文件名繼續執行。
11.-crcignore
忽略備份包中的 CRC ERROR。除非需要搶救備份包中的數據,否則不要使用此參數,以防數據錯誤。
12.-ia
全部映像。Ghost 會對硬碟上所有的分區逐個進行備份。
13.-ial
全部映像,類似於 -ia 參數,對 Linux 分區逐個進行備份。
14.-id
全部映像。類似於 -ia 參數,但包含分區的引導信息。
15.-quiet
操作過程中禁止狀態更新和用戶干預。
16.-script
可以執行多個 Ghost 命令行。命令行存放在指定的文件中。
17.-split=x
將備份包劃分成多個分卷,每個分卷的大小為 x兆。這個功能非常實用,用於大型備份包復制到移動式存儲設備上,例如將一個 1.9G 的備份包復制到 3 張刻錄盤上。
18.-z
將磁碟或分區上的內容保存到映像文件時進行壓縮。-z 或 -z1 為低壓縮率(快速);-z2 為高壓縮率(中速);-z3 至 -z9 壓縮率依次增大(速度依次減慢)。
19.-clone
這是實現 Ghost 無人備份/恢復的核心參數。使用語法為:
-clone,MODE=(operation),SRC=(source),DST=(destination),[SZE(size),SZE(size)...]
此參數行較為復雜,且各參數之間不能含有空格。其中 operation意為操作類型,值可取::磁碟到磁碟;load:文件到磁碟;mp:磁碟到文件;p:分區到分區;pload:文件到分區;pmp:分區到文件。
Source 意為操作源,值可取:驅動器號,從1開始;或者為文件名,需要寫絕對路徑。
Destination 意為目標位置,值可取:驅動器號,從 1開始;或者為文件名,需要寫絕對路徑;@CDx,刻錄機,x 表示刻錄機的驅動器號,從1開始。
下面舉例說明:
1.命令行參數:ghostpe.exe -clone,mode=,src=1,dst=2
完成操作:將本地磁碟1復制到本地磁碟2。
2.命令行參數:ghostpe.exe -clone,mode=p,src=1:2,dst=2:1
完成操作:將本地磁碟1上的第二分區復制到本地磁碟2的第一分區。
3.命令行參數:ghostpe.exe-clone,mode=load,src=g:\3prtdisk.gho,dst=1,sze1=450M,sze2=1599M,sze3=2047M
完成操作:從映像文件裝載磁碟1,並將第一個分區的大小調整為450MB,第二個調整為1599MB,第三個調整為2047MB。
4.命令行參數:ghostpe.exe -clone,mode=pmp,src2:1:4:6,dst=d:\prt246.gho
完成操作:創建僅含有選定分區的映像文件。從磁碟2上選擇分區1、4、6。
八、一些示例
ghost.exe -clone,mode=,src=1,dst=2 -sure
硬碟對拷
ghost.exe -clone,mode=p,src=1:2,dst=2:1 -sure
將一號硬碟的第二個分區復制到二號硬碟的第一個分區
ghost.exe -clone,mode=pmp,src=1:2,dst=g:\bac.gho
將一號硬碟的第二個分區做成映像文件放到 g 分區中
ghost.exe -clone,mode=pload,src=g:\bac.gho:2,dst=1:2
從內部存有兩個分區的映像文件中,把第二個分區還原到硬碟的第二個分區
ghost.exe -clone,mode=pload,src=g:\bac.gho,dst=1:1 -fx -sure -rb
用 g 盤的 bac.gho 文件還原 c 盤。完成後不顯示任何信息,直接啟動
ghost.exe -clone,mode=load,src=g:\bac.gho,dst=2,SZE1=60P,SZE2=40P
將映像文件還原到第二個硬碟,並將分區大小比例修改成 60:40
自動還原磁碟:
首先做一個啟動盤,包含 Config.sys, Autoexec.bat, Command.com, Io.sys, Ghost.exe 文件(可以用 windows 做啟動盤的程序完成)。Autoexec.bat 包含以下命令:
Ghost.exe -clone,mode=pload,src=d:\bac.gho,dst=1:1 -fx -sure -rb
利用在 D 盤的文件自動還原,結束以後自動退出 ghost 並且重新啟動。
自動備份磁碟:
ghost.exe -clone,mode=pmp,src=1:1,dst=d:\bac.gho -fx -sure -rb
自動還原光碟:
包含文件:Config.sys, Autoexec.bat, Mscdex.exe (CDROM 執行程序), Oakcdrom.sys (ATAPI CDROM 兼容驅動程序), Ghost.exe。
Config.sys 內容為:
DEVICE=OAKCDROM.SYS /D:IDECD001
Autoexec.bat 內容為:
MSCDEX.EXE /D:IDECE001 /L:Z
Ghost -clone,mode=load,src=z:\bac.gho,dst=1:1 -sure -rb
可以根據下面的具體說明修改示例:
1.-clone
-clone 在使用時必須加入參數,它同時也是所有的 switch{batch switch} 里最實用的。下面是 clone 所定義的參數:
mode={|load|mp|p|pload|pmp},
src={drive|file|driveartition},
dst={drive|file|driveartition}
mode 指定要使用哪種 clone 所提供的命令
硬碟到硬碟的復制 (disk to disk )
load 文件還原到硬碟 (file to disk load)
mp 將硬碟做成映像文件 (disk to file mp)
p 分區到分區的復制 (partition to partition )
pload 文件還原到分區 (file to partition load)
pmp 分區備份成映像文件(partition to file mp)
src 指定了 ghost 運行時使用的源分區的位置模式及其意義。對應 mode 命令 src 所使用參數例子:
COPY/DUMP 源硬碟號。以 1 代表第一號硬碟
LOAD 映像文件名。g:/back98/setup98.gho 或裝置名稱 (drive)
PCOPY/PDUMP 源分區號。1:2 代表的是硬碟1的第二個分區
PLOAD 分區映像文件名加上分區號或是驅動器名加上分區號。g:\back98.gho:2 代表映像文件里的第二個分區
dst 指定運行 Ghost 時使用的目標位置模式及其意義。對應 mode 命令 dst 所使用參數例子:
COPY/DUMP 目的硬碟號。2 代表第二號硬碟
LOAD 硬碟映像文件名。例 g:\back98\setup98.gho
PCOPY/PLOAD 目的分區號。2:2 代表硬碟 2 的第二個分區
PDUMP 分區映像文件名加分區號。g:\back98\setup98.gho:2
SZEn 指定所使用目的分區的大小:
n=xxxxM 指定第 n 目的分區的大小為 xxxxMB。如 SZE2=800M 表示分區 2 的大小為 800MB
n=mmP 指定第 n 目的分區的大小為整個硬碟的 mm 個百分比。
2.-fxo 當源物件出現壞塊時,強迫復制繼續進行
3.-fx 當ghost完成新系統的工作後不顯示 press ctrl-alt-del to reboot 直接回到DOS下
4.-ia 完全執行扇區到扇區的復制。當由一個映像文件或由另一個硬碟為來源,復制一個分區時,Ghost將首先檢查來源分區,再決定是要復制文件和目錄結構還是要做映像復制(扇區到扇區)。預設是這種形式。但是有的時候,硬碟里特定的位置可能會放一些隱藏的與系統安全有關的文件。只有用扇區到扇區復制的方法才能正確復制
5.-pwd and -pwd=x 給映像文件加密
6.-rb 在還原或復制完成以後,讓系統重新啟動
7.-sure 可以和 clone 合用。Ghost 不會顯示 proceed with disk clone-destination drive will be overwritten? 提示信息
九、注意事項
1.在備份系統時,單個的備份文件最好不要超過 2GB。
2.在備份系統前,最好將一些無用的文件刪除以減少Ghost文件的體積。通常無用的文件有:Windows 的臨時文件夾、IE 臨時文件夾、Windows 的內存交換文件。這些文件通常要佔去100 多兆硬碟空間。
3.在備份系統前,整理目標盤和源盤,以加快備份速度。
4.在備份系統前及恢復系統前,最好檢查一下目標盤和源盤,糾正磁碟錯誤。
5.在恢復系統時,最好先檢查一下要恢復的目標盤是否有重要的文件還未轉移,千萬不要等硬碟信息被覆蓋後才後悔莫及啊。
6.在選擇壓縮率時,建議不要選擇最高壓縮率,因為最高壓縮率非常耗時,而壓縮率又沒有明顯的提高。
7.在新安裝了軟體和硬體後,最好重新製作映像文件,否則很可能在恢復後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錯誤。
⑷ 安裝系統有哪幾種方法
系統安裝方式有:
1、硬碟安裝:硬碟安裝方法無需U盤與光碟,下載好系統鏡像後把文件解壓到除C盤外的其他盤根目錄,然後運行解壓出來的硬碟安裝.exe即可打開安裝程序。
2、U盤安裝:需要准備一個U盤並且下載一個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小白一鍵重裝),打開軟體插入U盤,點擊U盤製作一鍵製作U盤,U盤啟動盤製作好後將下載的系統鏡像放到U盤裡面,之後把U盤插入需要重裝的電腦上,重啟電腦按快捷鍵選擇U盤進入PE系統後自動彈出PE裝機工具點擊右下角的安裝系統即可。
3、光碟安裝:需要准備一個光碟,並且你的電腦有光碟機,下載小白重裝系統切換到U盤啟動界面選擇ISO模式,在這里找到你下載的系統鏡像文件,點擊製作ISO啟動盤,製作好後重啟電腦按快捷鍵或BIOS設置光碟啟動即可進入系統安裝界面,按步驟操作即可完成安裝。
(4)采融s17安裝方法擴展閱讀:
裝系統注意事項:
1、如果重裝系統並且安裝好顯卡驅動,但沒有將顯示器的刷新率調整好,那麼長時間使用會讓人頭暈、眼睛酸脹以及視力下降等。
這是因為顯示器工作時默認刷新率為60hz,所以一般15寸CRT調整為800X60075~85HZ,17寸CRT為1024X76875~85HZ,當顯示器調整到75HZ以上時,眼睛幾乎察覺不到顯示器在閃爍。
如果是LCD顯示器,則不要超過75HZ,因為LCD和CRT的成像方式不同,CRT是不斷刷新畫面來使得顯示器成像的,而LCD只要改變發光顆粒就能使顯示器中的畫面動起來,所以刷新率的高低對LCD顯示器無任何影響,也不會讓人產生疲勞。
2、對於電腦硬體驅動是否已經全部安裝或者正確安裝,是可以通過我的電腦—屬性—硬體—設備管理器,來查看電腦的各項硬體是否全部安裝到位,如果設備有問題的話,那該設備前會有一個黃色的問號或驚嘆號。
3、重裝系統之後最好不要立即讓電腦連接網路,這有可能讓剛剛重裝系統的電腦感染到病毒。所以重裝系統之後最好先安裝防火牆以及殺毒軟體,然後在連接網路,隨後立即升級防火牆與殺毒軟體,下載最新的病毒庫文件。這樣就可以很好保護電腦不受病毒侵襲。
4、GHOST版本的會在安裝系統的時候自動安裝驅動,適用於大部分型號!對於不常見驅動,沒有自動安裝的,可以下載驅動精靈安裝驅動。
接著把寬頻安裝好,先安裝殺毒軟體,在安裝常用軟體,如:QQ、UC、office等。
安裝軟體需要先下載,雙擊下載的文件,按提示即可完成操作,在安裝時注意選擇安裝目錄,建議不要選擇在系統區(一般為C盤)中(有選擇提示,要注意提示)。
⑸ 想組一台ITX主機,請給位看看
貼一下最近我比較推崇的一個itx作業。全套5500左右。游戲性能價格比比你那個好多了。你那個有幾個問題,一是機箱太貴不值得,除非你特別喜歡它的外觀。二是顯卡太弱,把機箱價格調給顯卡就好多了。三是cpu這個價格不太劃算了。除非你跑一些制圖,壓片,否則i5 4570用起來和e3差不多。配e3除非你有比較特別的多線程需要。
========================================================================
先說配置
CPU:4570散片
散熱:九州風神加百利
主板:MSI B85I
內存:十銓1600 4GX2
顯卡:昂達公版760
硬碟:240G金速+希捷2t
電源:SFX銀欣450W金牌全模組
機箱:銀欣SG05
先從機箱說起,這款機箱是我比較了最近熱門的一些ITX機箱後做出的選擇,我的要求是在能上中高檔顯卡的基礎上,做到最小,散熱最好,這款機箱能上250CM的顯卡,如果自己稍加改裝,260CM也塞得下,而且短風道正壓差設計,正面一個12CM高爾夫風扇對著吹風,散熱在這個大小的機箱了算是最好的一檔,機箱風道設計的比較合理。比某些鋁合金悶葫蘆機箱好得多。散熱好對於ITX機箱來說是最重要的,不光是不降頻穩定,還意味風扇轉速低和靜音。缺點就是鋼制的,不是鋁合金,但是目前有天貓店在促銷,只有150元,在這個價格基礎上,那點做工上的缺點也就忽略不計了。這個機箱原始設計只能上SFX電源,不過很多老外自己MOD了,可以上ATX電源,散熱就改用120一體水冷,我因為嫌麻煩,而且目前SFX的450W金牌全模組電源也不貴,功率我也足夠了,就還是用SFX吧。這款電源目前是2.0版本,改進了風扇的轉速,平時是非常安靜的。12V單路37A,對付單卡足夠了。LLC諧振,DC-DC,加上全模組,現在促銷價也才560,可以說是小機箱上獨顯的首選電源了。當然如果不打算上獨顯,完全可以用更小的機箱和DC電源,這個就另說了。
散熱器,當我考慮上ATX電源時考慮過上一體水冷,但是看了很多評測,發現在ITX機箱里, CPU到還好,因為有專門的大型散熱器伺候,反而被忽略的南橋,由於只有一個被動散熱片,會很燙,而一體水冷照顧不到南橋,於是放棄了麻煩的一體水冷加ATX方案,最後選了這款九州風神加百利。在ITX卧式散熱器里,性能和兼容性(對ITX來說兼容性非常重要,因為空間狹小,有的散熱器一裝,別的內存,顯卡都裝不了了)最好的幾個,分別是利民AXP100,采融S17,和加百利,加百利雖然只有4熱管,但是得益於最大面積的散熱片,所以性能最強,兼容性也最好,但是價格卻最低,沒有理由不選他。12CM風扇反裝,面積夠大,可以照顧到南橋,向上吸風,通過電源風扇吸出機箱。實測CPU滿載的核心溫度只有55度,非常滿意!
CPU和主板本來想選擇3470+Z77,來拉4倍頻的,但是現在Z77的ITX主板已經非常難找,還買的到幾款都不太合心意,又或者是價格很坑爹。後來仔細研究了4代U,發現4570由於新指令集的優勢,總體性能和3470拉四倍頻差不多,當新軟體和游戲進一步針對新指令集優化後,會進一步領先3代U,於是就決定買新不買舊,由於新U沒有了4倍頻福利,又不打算買帶K的超頻,主板完全沒必要上Z87,於是就選了B85,這款MSI的B85I是6層PCB+4相供電,同價位其他B85都是4層PCB,4相供電不超頻足夠用,目前老牛在做促銷,只要450,性價比一流。內存方面,由於8系列主板只有Z87才支持內存超頻,所以也不用糾結了,老老實實的買最便宜的1600 CL11的條子吧,哪個便宜買哪個,所以199元一條同時終身保的十銓就成了不二之選。
顯卡本來想上770,但是760在1080下足夠,自己也看了些評測,目前來說的確如此。等以後不夠的時候,MAXWELL的甜品卡也該出了,到時候再換就行了。限制於機箱的長度,那些3風扇的就不用想了。而公版渦輪卡的好處,就在於可以在各種復雜惡劣的機箱環境下保持最穩定的性能,不受機箱環境的影響,當時對這個機箱和散熱器的散熱心裡並沒有底,不知道會怎麼樣,於是決定保險點上渦輪,(目前來看,這個機箱的散熱非常好,上開放式的雙風扇顯卡不成問題,不過如果想在這個機箱上開放散熱顯卡的注意,散熱片要選豎直方向的,不能選微星那種橫向的,會和機箱風扇方向對沖)。實際用下來,這塊昂達的公版760,並沒有之前所擔心什麼渦輪噪音,囂叫之類的問題,聲音還是很小的,溫度方面,新的BOOST2.0會把核心溫度控制在80度左右,到了80度,就取消BOOST,恢復默認頻率,所以滿載的時候就是80-82度,默頻。個人覺得80度實在太保守了,默頻也很保守,用軟體小超了下,默認1100 BOOST1152,顯存是三星的,潛力很大,不過超太多也沒用,現在上到3400,把降頻溫度提高到了85度,3dmark x分數3100左右(軟體超的好處就是,平時不超,覺得不夠用的時候再超,延長顯卡壽命)
SSD用了現在最便宜的金速F8 240G,用的鎂光的降級片,性能在這個價位算是非常不錯了,ASSSDBenchmark分數在820分左右,本來是保3年的,給好評截圖可以延保一年。599元的240GSSD,就算只用4年也夠本了。而且重要的資料我都放在2T的倉庫盤里,有什麼萬一也不用怕啥損失。
系統方面,裝了WIN8.1,UFEI模式的。用下來後,覺得新裝機的,支持UFEI模式啟動的主板,可以拋棄WIN7了,開機只要8秒,而且8.1可以設置開機默認進入桌面,實際用下來和WIN7在操作方面沒什麼大的區別。但是速度真的是快啊!新裝機的,選UFEI+WIN8.1,沒錯的!
⑹ CPU:e3 1230 v3 主板:華碩 h97 pro gamer 內存:avexir core
您好,
1.根據您所在的地區不同,價格也會有不同。
2.現在的產品在不斷的更新,價格會在不斷的變化。
3.實體店的價格和網購的價格會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價格這方面的問題來說一般是沒有辦法給出一個明確答案
希望以上回復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⑺ 線槽安裝方法及總結
內纜線布放應順直,盡量不交叉,在纜線進出線槽部位、轉彎處應綁扎固定,其水平部分纜線可以不綁扎。垂直線槽布放纜線應每間隔1.5m固定在纜線支架上。
電纜橋架內纜線垂直敷設時,在纜線的上端和每間隔1.5m處應固定在橋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設時,在纜線的首、尾、轉彎及每間隔5~10m處進行固定。
在水平、垂直橋架和垂直線槽中敷設纜線時,應對纜線進行綁扎。對絞電纜、光纜及其它信號電纜應根據纜線的類別、數量、纜徑、纜線芯數分束綁扎。綁扎間距不宜大於1.5m,間距應均勻,松緊適度。
樓內光纜宜在金屬線槽中敷設,在橋架敷設時應在綁扎固定段加裝墊套。 採用吊頂支撐柱作為線槽在頂棚內敷設纜線時,每根支撐柱所轄范圍內的纜線可以不設置線槽進行布放,但應分束綁扎,纜線護套應阻燃,纜線選用應符合設計要求。
建築群子系統採用架空、管道、直埋、牆壁及暗管敷設電、光纜的施工技術要求應按照本地網通信線路工程驗收的相關規定執行。 保護措施
水平子系統纜線敷設保護應符合下列要求。 預埋暗管保護要求如下:
(1)預埋在牆體中間的最大管徑不宜超過50mm,樓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徑不宜超過25mm。
(2)直線布管每30m處應設置過線盒裝置。
(3)暗管的轉彎角度應大於90度,在路徑上每根暗管的轉彎角度不得多於2個,並不應有S彎出現,有彎頭的管段長度超過20m時,應設置管線過線盒裝置;在有2個彎時,不超過15m應設置過線盒。
(4)暗管轉彎的曲率半徑不應小於該管外徑的6倍,如暗管外徑大於50mm時,不應小於10倍。
(5)暗管管口應光滑,並加有護口保護,管口伸出部位宜為25~50mm。 網路地板纜線敷設保護要求如下: (1)線槽之間應溝通。 (2)線槽蓋板應可開啟。
(3)主線槽的寬度由網路地板蓋板的寬度而定,一般宜在200mm左右,支線槽寬不宜小於70mm。
(4)地板塊應抗壓、抗沖擊和阻燃。 塑料線槽槽底固定點間距一般宜為1m。
鋪設活動地板敷設纜線時,活動地板內凈空應為150~300mm。 採用公用立柱作為頂棚支撐柱時,可在立柱中布放纜線。立柱支撐點宜避開溝槽和線槽位置,支撐應牢固。立柱中電力線和綜合布線纜線合一布放時,中間應有金屬板隔開,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
干線子系統纜線敷設保護方式應符合下列要求:
纜線不得布放在電梯或供水、供汽、供暖管道豎井中,亦不應布放在強電豎井中。 干線通道間應溝通。 2、主幹子系統
主幹子系統用於大樓之間的傳輸,一般採用多對數雙絞線或多模光纖,光纖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所以安裝後不會發生如雙絞線那樣的問題,但光纖本身較為脆弱,強力牽拉或彎折會使纖芯折斷,因此安裝時應有有經驗的工程師在現場指導。 光纖的架設可以採用架空、直埋、管道等方法,直埋時應在光纖經過的地方做警告標志,以防以後的施工破壞。
由於光纖的纖芯是石英玻璃的極易弄斷,所以在施工時絕對不允許超過允許的最小彎曲半徑。捆紮時至少為光纖外徑的10倍;拉線時至少為光纖外徑的15倍。其次,光纖的抗拉強度比銅纜小,因此在施工時,決不允許超過抗拉強度(46N)。 光纖配線架分掛牆式、機架式兩種,根據端接光纖數目可分為24口、48口、72口幾種,配線架上有適配板,用來安裝耦合器。 光纖進入配線架前要適當地捆紮,進入配線架之後要預留有一定備用線纜,以方便安裝、維護。備用的線纜應盤在光纖配線架的卷軸上。 3、管理區子系統
管理區子系統是工程施工中考慮最復雜的部分。這部分施工應充分考慮環境影響和端接工藝的影響。
電磁輻射是考慮管理區子系統安裝環境的主要因素。電磁輻射的影響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環境對系統傳輸的影響,一是系統在信息傳輸過程中對環境設備的影響。 在建築物內,環境對系統傳輸的影響主要來自強電磁輻射源,如電台,建築物內的電梯,馬達,UPS電源等。如果環境中這些干擾源的影響較大,應考慮採取屏蔽措施,或選擇距離較遠的位置。
布線系統的端接工藝是直接影響系統性能的重要因素。連接配件的安裝工藝主要影響布線系統的近端串擾和衰減,而這兩個參數是判斷系統性能的重要依據。在管理區子系統還要考慮環境的通風,照明,酸鹼度,濕度等條件,這些因素將對端接配件造成腐蝕和老化,日久之後會影響系統的性能。管理區子系統內的安全性也要加以考慮,端接配件最好安裝在布線機櫃或牆櫃內。 4、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在施工時要考慮的因素較多,因為不同的房間環境要求不同的信息牆座與其配合。在施工設計時,應盡可能考慮用戶對室內布局的需要,同時又要考慮從信息牆座聯接應用設備(如計算機,電話等)方便和安全。
牆上安裝型信息牆座一般考慮嵌入式安裝。在國內採用的是標準的86型牆盒,該牆盒為正方形,規格80 ×80mm,螺絲孔間距60 mm。信息牆盒與電源牆座的間距應大於20cm。 桌上型牆座應考慮和傢具,辦公桌協調,同時應考慮安裝位置的安全性。信息牆盒與電源牆座的間距應大於20cm。
抬高式地板安裝在預制的地板盒內,盒內可以安裝信息牆座和電源牆座。 信息牆座接頭的端接安裝必須由專業工程師完成。與管理區子系統的端接一樣,它的安裝工藝對系統的性能有直接的影響。 二、施工過程要求
施工過程由三個方面完成:管道安裝,拉線安裝和配件端接。
1、管道安裝:由具有電信部門二級通信工程安裝資格的工程隊完成,工藝質量滿足國家電信部門有關的施工規范和EIA/TIA569標准。布線橋架的焊接,線槽的過渡聯接滿足國家電工標准中對強電安裝的工藝和安全要求。
2、拉線安裝:開放式布線系統對拉線施工的技能要求較其它布線高得多,這主要是由傳輸介質的特點決定的。在開放式布線系統中,採用的傳輸介質一般有兩種類型,一類為雙絞線,另一類為光纖,它們的材料構成和傳輸特徵雖然不同,但在拉線時都要求輕拉輕放,不規范的施工操作有可能導致傳輸性能的降低,甚至線纜損傷。 在施工中經常可以看到下列情況:
(1)雙絞線外包覆皮起皺或撕裂,這是由於拉力過大和線槽的轉角,過渡聯接不符合要求造成的。
(2)雙絞線外包覆皮光滑,看不出問題,但用儀表測量時發現傳輸性能達不到要求,這是由於拉線時拉力過大,使雙絞線的長度拉長,絞合拉直造成的。這種情況用於語音和10Mbps以下的數據傳輸時,影響也許不太大,但用於高速數據傳輸時則會產生嚴重的問題。 (3)光纖沒有光信號通過,這是由於拉線時操作不當,線纜嚴重彎折使纖芯斷裂造成的。這種情況常見於光纖布線的彎折之處。
為了避免施工中出現上述問題,在ISO/IEC11801標准EIA/TIA569標准中規定: 雙絞線(尤其是超五類雙絞線)拉線時的拉力不能超過13磅(約20公斤)。 光纖的拉力不能超過5磅(約8公斤)。 為了保證施工的質量,規定:
(1)拉線時每段線的長度不超過20米,超過部分必須有人接送; (2)在線路轉彎處必須有人接送; 3、配件端接:
配件端接的工藝水平將直接影響布線系統的性能。公司對其嚴格把關,所有的端接操作都將由專業工程師完成。 三、施工工藝技術要求
1、嚴格按圖紙施工,在保證系統功能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工藝標准要求,確保施工質量。
2、予埋(留)位置准確、無遺漏。
3、管路兩端設備處導線應根據實際情況留有足夠的冗餘。導線兩端應按照圖紙提供的線號用標簽進行標識,根據線色來進行端子接線,並應在圖紙上進行標識,作為施工資料進行存檔。
4、設備安裝牢固、美觀、預裝設備、豎成列,牆裝設備端正一致,資料整理正規完整無遺漏,各種現場變更手續齊全有效。 電纜(線)的敷設
在布線系統中,大多信號都是電流信號或數字信號,故對電纜(線)的敷設工作應注意以下幾點:
1、電纜敷設必須設專人指揮,在敷設前向全體施工人員交底,說明敷設電纜的根數,始末端的編號,工藝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項。
2、敷設電纜前要准備標志牌,標明電纜的編號、型號、規格、圖位號、起始地點。 3、在敷設電纜之前,先檢查所有槽、管是否已經完成並符合要求,路由與擬安裝信息口的位置是否與設計相符,確定有無遺漏。
4、檢查預埋管是否暢通,管內帶絲是否到位,若沒有應先處理好。
5、放線前對管路進行檢查,穿線前應進行管路清掃、打磨管口。清除管內雜物及積水,有條件時應使用0.25Mpa壓縮空氣吹入滑石粉風保證穿線質量。所有金屬線槽蓋板、護邊均應打磨,不留毛刺,以免劃傷電纜。 6、核對電纜的規格和型號。
7、在管內穿線時,要避免電纜受到過度拉引,每米的拉力不能超過7公斤以便保護線對絞距。
8、布放線纜時,線纜不能放成死角或打結,以保證線纜的性能良好,水平線槽中敷設電纜時,電纜應順直,盡量避免交叉。
9、做好放線保護,不能傷保護套和踩踏線纜。
10、對於有安裝天花的區域,所有的水平線纜敷設工作必須在天花施工前完成;所有線纜不應外露。
11、留線長度:樓層配線間、設備間端留長度(從線槽到地面再返上)銅纜3~5m,光纜7~9m,信息出口端預留長度0.4m。
12、線纜敷設時,兩端應做好標記,線纜標記要表示清楚,在一根線纜的兩端必須有一致的標識,線標應清晰可讀。標線號時要求以左手拿線頭,線尾向右,以便於以後線號的確認。
13、垂直線纜的布放:穿線宜自上而下進行,在放線時線纜要求平行擺放,不能相互絞纏、交叉,不得使線纜放成死彎或打結。 14、光纜應盡量避免重物擠壓。
15、綁扎:施工穿線時作好臨時綁扎,避免垂直拉緊後再綁扎,以減少重力下垂對線纜性能的影響。主幹線穿完後進行整體綁扎,要求綁扎間距≤1.5M。光纜應時行單獨綁扎。綁扎時如有彎曲應滿足不小於10CM的變曲半徑。
16、安裝在地下的同軸電纜須有屏蔽鋁箔片以陰隔潮氣。
17、同軸電纜在安裝時要進行必要的檢查,不可有損傷屏蔽層。 18、安裝電纜時要注意確保各電纜的溫度要高於5?C。
19、填寫好放線記錄表:記錄中主幹銅纜或光纖給定的編號應明確樓層號、序號。 20、電纜敷設完畢後,兩端必須留有足夠的長度,各拐彎處、直線段應整理後得到指揮人員的確認符合設計要求方可掐斷。
21、線槽內線纜布放完畢後應蓋好槽蓋,滿足防火、防潮、防鼠害之要求。
機櫃(箱)內接線
1、按設計安裝圖進行機架、機櫃安裝,安裝螺絲必須擰緊。
2、機架、機櫃安裝應與進線位置對准;安裝時,應調整好水平、垂直度,偏差不應大於3mm。
3、按供貨商提供的安裝圖、設計布置圖進行配線架安裝。 4、機架、機櫃、配線架的金屬基座都應做好接地連接。 5、核對電纜編號無誤。
6、端接前,機櫃內線纜應作好綁扎,綁扎要整齊美觀。應留有1米左右的移動餘量。 7、剝除電纜護套時應採用專用剝線器,不得剝傷絕緣層,電纜中間不得產生斷接現象。 8、端接前須准備好配線架端接表,電纜端接依照端接表進行。 9、來自現場進入機櫃(箱)內的電纜首先要進行校驗編號。 10、來自現場進入機櫃(箱)內的電纜要進行固定。
11、來自現場進入機櫃(箱)內的電纜,應留有一定的餘量。 12、來自現場進入機櫃(箱)內的電纜一般不容許有接頭。 13、來自現場進入機櫃(箱)內的電纜盡量避免相互交叉。
14、按圖施工接線正確,連接牢固接觸良好,配線整齊、美觀、標牌清晰。 15、選用同一區段的電纜跳線顏色要盡可能統一,便於安裝調試和日常維護。 接地要求
1、橋架接地方法,應用不小於2.5mm?的銅塑線與主體鋼筋接地。 2、各機櫃、機箱接地電阻不大於1歐姆。
3、機房設備採取兩種獨立的接地方式,工作接地的聯合接地。工作接地電阻不大於4歐姆,聯合接地電阻不大於1歐姆。 調試階段應注意:
1、嚴禁不經檢查立即上電。
2、嚴格按照圖紙、資料檢查各分項工程的設備安裝、線路敷設是否與圖紙相符。
3、逐個檢查各網路設備、PBX設備、信息點位的安裝情況和接線情況,如有不合格填寫質量反饋單,並做好相應的記錄。
4、各設備、點位檢查無誤完畢後,對各設備點位逐個通電實驗。 5、通電實驗後,方可進行系統調試。並做好記錄。
⑻ 電腦程序怎麼安裝
可以利用電腦中安裝的軟體管家進行電腦程序的安裝。
安裝方法:
1、首先點擊電腦中的軟體管家程序,進入程序首頁。
⑼ 如何安裝mysql 5.7.17
第一步:下載mysql-5.7.17-winx64解壓版本:http://dev.mysql.com/downloads/mysql/
第二步:解壓到安裝目錄,如:C:\myprogram\mysql-5.7.17-winx64
第三步:設置環境變數
操作如下:
1)右鍵單擊我的電腦->屬性->高級系統設置(高級)->環境變數
點擊系統變數下的新建按鈕
輸入變數名:MYSQL_HOME
輸入變數值:C:\myprogram\mysql-5.7.17-winx64
2)選擇系統變數中的Path
點擊編輯按鈕
在變數值中添加變數值:%MYSQL_HOME%\bin
注意是在原有變數值後面加上這個變數,用;隔開,不能刪除原來的變數值,
第四步:修改C:\myprogram\mysql-5.7.17-winx64文件夾下的my.ini文件,如果沒有可以復制my-default.ini來進行修改:
#########################################################
[client]
port=3306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mysqld]
port=3306
character_set_server=utf8
basedir=%MYSQL_HOME%
#解壓目錄
datadir=%MYSQL_HOME%\data
#解壓目錄下data目錄
sql_mode=NO_ENGINE_SUBSTITUTION,STRICT_TRANS_TABLES
[WinMySQLAdmin]
%MYSQL_HOME%\bin\mysqld.exe
########
第四步:將mysql注冊為windows系統服務
1)管理員身份運行cmd,從控制台進入到MySQL解壓目錄下的 bin 目錄下:
2)輸入服務安裝命令:
mysqld install MySQL --defaults-file="%MYSQL_HOME%\my.ini"
#解壓目錄下修改的my.ini文件
安裝成功後會提示服務安裝成功。
#註:my.ini文件放在MySQL解壓後的根目錄下
#移除服務命令為:mysqld -remove
第五步: 啟動MySQL服務
方法一:
啟動服務命令為:net start mysql
方法二:
打開管理工具 服務,找到MySQL服務。
通過右鍵選擇啟動或者直接點擊左邊的啟動來啟動服務
第六步:修改 root 賬號的密碼
剛安裝完成時root賬號默認密碼為空,此時可以將密碼修改為指定的密碼。如:123456
c:>mysql –u root
mysql>show databases;
mysql>use mysql;
mysql>UPDATE 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123456") WHERE user='root';
mysql>FLUSH PRIVILEGES;
mysql>exit
但這樣並不能登錄成功。
第七步:修改my.ini文件,在[mysqld]下加入如下命令:skip-grant-tables,然後重啟mysql服務
第八步:登錄修改root用戶密碼
c:>mysql –u root
mysql>show databases;
mysql>use mysql;
mysql> UPDATE user SET authentication_string = PASSWORD('123456') WHERE user = 'root';
mysql>FLUSH PRIVILEGES;
此時,編輯my.ini文件刪掉skip-grant-tables 這一行,然後重啟MySQL,否則MySQL仍能免密碼登錄,成功以後可以退出後重新登錄測試是否成功。
注意:使用navicat連接mysql,若出現MySQL錯誤號碼1862:your password has expired,或者,運行窗口中進入bin目錄,>mysql -uroot -p123456登錄進去,然後執行select * from mysql.users
會有如下信息:ERROR 1820 (HY000): You must SET PASSWORD before executing this statement
解決:mysql> SET PASSWORD = PASSWORD('123456');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3 sec)
然後再select * from mysql.users就有結果了,navicat也可以成功連接。
⑽ 如何安裝mysql5.7.17
打開網址,往下拉至如圖,請認准對應版本 Windows (x86, 64-bit), ZIP Archive
2
轉調下載頁面,哦No,,要注冊登錄???小夥伴們沒帳號也沒關系,有朋友分享要注冊的經驗,其實可以不用注冊的,網頁下拉一點,會看到如圖的示的鏈接,對了就是這個「No thanks, just start my download.」 點擊下載就行了
3
下載好後解壓文件,解壓的內容如圖,您可以把內容解壓到想要的位置,本例解壓到「D:\phpweb\mysql」,還有一個問題新版沒有data名稱的文件夾,這個文件夾顧名思義是放數據文件的,你可以放在任何其他地方,你認為方便的位置,只要在下面配置對路徑就好了,在這里我還是放在「D:\phpweb\mysql」下。
4
第二大步:現在配置my.ini文件
用記事本打開文件my-default.ini,有些朋友可能喜歡自己新建my.ini文件,這請君自便了,我還是用默認的文件來改。最基本配置前後如圖
1、去掉basedir和datadir前面的#
2、basedir添加的是MySQL的解壓路徑;
3、datadir添加的是MySQL的data文件夾路徑。
4、port = 3306 設置專用資料庫伺服器和埠3306,有沖突可選擇修改
PS:為了免得時間長忘了版本號,我把版本號備注在my-default.ini裡面了,請原諒我的記憶不好,有人喜歡把版本號放在根目錄的文件夾名稱里,
5
第三大步:添加環境變數
把bin的路徑添加到Path變數值里,記住是追加到最後,不是覆蓋。
具體操作如下:
1、為防出錯,在地址欄復制bin文件夾的路徑,如例「D:\phpweb\mysql\bin」
2、打開電腦桌面:計算機—>右鍵—>屬性—>高級系統設置—>高級—>環境變數(N)—>系統變數(S)—>找到變數Path—>編輯;
3、把剛剛復制的MySQL bin路徑添加的Path變數值後。
PS:這里注意的是不同的路徑之間用英文的「;」分開)確定,退出。
6
第四大步:安裝初始化資料庫
1、以管理員身份運行cmd(一定要用管理員身份運行,不然許可權不夠),
2、輸入:D: [回車] (因為在D盤,要先轉到D盤)
3、輸入:cd D:\phpweb\mysql\bin [回車] 進入mysql的bin文件夾(不管有沒有配置過環境變數,也要進入bin文件夾,否則之後啟動服務仍然會報錯誤2)
4、輸入:mysqld --install [回車] (這個命令就是安裝服務, 執行完後, 提示英文的成功, 這時候你可以在你的 windows 服務中看到 MySQL 的服務,但未啟動。)
5、輸入:mysqld --initialize --console 這步很重要,這是初始化資料庫, 然後你可以在初始化的最後面看到有一個 root@localhost: 後面有一連串的字母數字元號, 這是 MySQL 為你自動生成的隨機密碼,一定要記下來, 一會我們登陸 MySQL 資料庫的時候要用。
PS:使用-initialize生成隨機密碼,使用-initialize-insecure生成空密碼,初始化後data文件夾會自動生成,不用自己新建哦。
7
第五大步:啟動MySQL服務
啟動了MySQL 服務你才能用 MySQL 資料庫。有兩種方式可以啟動 MySQL:
方法一: 用命令啟動 輸入:net start mysql [回車]
方法二: 從 windows 服務中啟動
此時我們就可以使用MySQL了
8
第六大步:登陸 MySQL 資料庫,順便修改難記的自動生成的隨機密碼
登陸 MySQL 資料庫命令
輸入:mysql -uroot -p [回車]
要求你輸入密碼,把剛才 MySQL 隨機生成的密碼輸入,然後回車,就登陸進去了,進了資料庫我們就可以修改密碼了
修改密碼的命令如下:
SET PASSWORD = PASSWORD(『你的新密碼『);
PS:以前 mysql-5.6.* 的時候,直接用 update 語句來更新root密碼。在 mysql-5.7.12 中,系統的 user 表中沒有 password 這一列了,這種方法在 mysql-5.7.12 中沒法用了, 我們只能用 SET PASSWORD = PASSWORD(『你的新密碼『); 來修改密碼。
好了,安裝就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