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是否超重怎麼測
可以用BMI指數做一個簡單的測重。
公式: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結論:
1、BMI<18.5被歸為體重不足。
2、18.5<BMI<23.9為正常范圍。
3、BMI>24~27.9為超重。
4、BMI>28為肥胖。
舉例:身高170厘米,體重65公斤。
即:BMI=65÷170÷170≈22,即正常范圍。
改善方法:
每日應當把攝入的總脂肪量控制在60-70克為好,其中烹調油不超過30克。對於需要節食減肥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能夠把總脂肪控制在60克以下,其中烹調油不超過25克,對控制病情會更為理想。
在日常飲食中,想要降低膳食脂肪的攝入量,首先要學會科學選擇食物,遠離各種高脂肪低營養價值的食品以及原料。同時,應當從調整食物攝入的順序入手,先食用低脂肪的果蔬、雜糧、豆類,然後再限量食用魚肉蛋奶食物。
此外,有些高脂肪食物的確味道不錯,如蛋糕點心,不妨把它們作為節日食物,偶爾享用即可,這樣既不會引起發胖,又能享受生活樂趣。
㈡ 怎麼測量體重指數
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在18-25之間算正常。
㈢ 標准身材
我180,快160斤了,身材相當正常。下面是一個權威測量方法:身高(厘米)—100=體重(公斤)。假如身高是170厘米,減去100後剩下70,體重就是70公斤。這個公式是從統計外國人的有關材料得出的數字,中國人使用時有些偏高。北京醫科大學科研人員通過對我國大學生的研究,認為我國18—25歲的男子的體重應是身高減去105,女子減去104.才符合中國人的體格特點。
我算了一下,你已經很正常了`````
㈣ 怎麼測試自己超重了也便瘦身。
比較常用的方法是根據體重來判斷胖瘦。外國有位學者曾經根據身高和體重的關系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身高(厘米)—100=體重(公斤)。假如身高是170厘米,減去100後剩下70,體重就是70公斤。這個公式是從統計外國人的有關材料得出的數字,中國人使用時有些偏高。北京醫科大學科研人員通過對我國大學生的研究,認為我國18—25歲的男子的體重應是身高減去109,女子減去104.才符合中國人的體格特點。
一般認為,體重在標准值士10%的范圍內就算正常,即胖瘦適中;比標准值低10%以上,就認為是消瘦;比標准值高,而且超過10—20%,就認為是體重過重(超重);超過標准值20%以認就應屬於肥胖。
因為肥胖是指身體內脂肪貯積過多,所以還常用測量皮下脂肪厚度的辦法來題量胖瘦。經過研究全身皮下脂肪的重量大約是全身脂肪重量的一半,因此,測量某些部位的皮脂厚度可以提供衡量胖瘦的科學依據。
㈤ 身高體重正確測量方法
身高計應靠牆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立柱的刻度尺應面向光源。測試人員要檢查立柱是否垂直,連接處是否緊密,有無松動,若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
測試前,應對機械身高計「0」點進行檢驗。常用方法是採用「標准鋼尺」放置在身高計底板上,檢驗身高計刻度,最小刻度不得大於0.1厘米,檢驗誤差不得大於0.1厘米。
使用電子身高計時,測試人員打開電源開關,將水平壓板移至擋板處,按「按鍵」,顯示屏顯示90.0,表明身高計已進入工作狀態。
測試時,受試者赤足,背向立柱站立在身高計的底板上;軀干自然挺直,頭部正直,兩眼平視前方,保持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呈水平位。
上肢自然下垂,兩腿伸直,兩足跟並攏,足尖分開約60度。
足跟、骶骨部、兩肩胛間與立柱相接觸,呈「三點一線」站立姿勢。
測試人員單手將水平壓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試者頭頂。
讀數時,測試人員雙眼與水平壓板水平面等高;記錄員復述後進行記錄。
記錄時,以厘米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
使用電子身高計測量時,受試者應按要求站立在身高計底板上,測試人員單手將水平壓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試者頭頂。顯示屏顯示身高數值;測試人員記錄數值。
使用智能身高計測量時,按照語音提示進行測量,測試數值將自動寫入IC卡內。
常見錯誤
(1)受試者頭頂上的發辮、發結未放開,飾物未取下,應讓其放開發辮、發結,取下飾物後再測。
(2)受試者頭過低或過高,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未呈水平位,或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間未與立柱相接觸,或穿鞋站立於身高計上,應糾正後再測。
注意事項
(1)測試前,受試者不得進行劇烈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
(2)測試人員讀數完畢後,要將水平壓板推回到安全高度,以防碰壞水平壓板或碰傷受試者。
(3)智能型身高計的水平壓板是自動升降的,測試人員不要強行將其停止或上下移動。測試時,嚴禁拔卡。
體重項目介紹
體重是反映學生身體重量的常用指標,與身高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評價學生身體的勻稱度與營養狀況。該指標的測試適用於小學至大學的各個年級。
測試方法
體重採用電子體重計或杠桿秤進行測量,不允許使用彈簧式體重計。
體重計應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
測試前,應對體重計進行檢驗。靈敏度檢驗的方式是將備用的100克標准砝碼加到體重秤上,如果顯示屏上顯示的讀數增加了0.1千克,表示儀器靈敏度符合測試要求。准確度檢驗的方式是採用備用的10千克、20千克、30千克標准砝碼分別進行稱量,檢驗誤差不得大於0.1千克。
測試時,男性受試者身著短褲,女性受試者身著短褲、短袖衫,赤足,自然站立在體重計中央,保持身體平穩。
測試人員讀數時,以千克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記錄員復述後進行記錄。
使用電子體重計時,受試者按要求站立在體重計中央,3—5秒後,顯示屏顯示體重數值,測試人員記錄數值。
使用智能體重計時,按照語音提示進行測量,測試數據將自動寫入IC卡內。
常見錯誤
受試者沒有站立在體重計中央,穿鞋站立於體重計上或持物品站立於體重計上,應糾正後再測。
注意事項
(1)測試前,受試者不得進行劇烈體育活動或體力勞動,不要大量飲水;
(2)杠桿秤每天都要按照要求進行校驗,避免系統誤差。
什麼是BMI?
BMI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
它的定義如下: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EX:70kg÷(1.75×1.75)=22.86
舉例說明:一個人的身高為1.75米,體重為68千克,他的BMI=68/(1.75^2)=22.2(千克/米^2)當BMI指數為18.5~23.9時屬正常。
BMI是與體內脂肪總量密切相關的指標,該指標考慮了體重和身高兩個因素。BMI簡單、實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在測量身體因超重而面臨心臟病、高血壓等風險時,比單純的以體重來認定,更具准確性。
㈥ 理想體重(kg)計算公式是什麼
理想體重(kg)計算公式是:女性:身高(厘米)減去105;男性(身高165厘米):身高(厘米)減去110。
例如:男性、身高175厘米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體重70公斤,其理想體重=175減去110=65公斤。
65公斤的+10%范圍是6.5公斤,即在58.5公斤(65~6.5)到71.5公斤(65十6.5)的范圍內是標准體重。實際體重70公斤在這個范圍內,屬標准體重。
理想體重
一個人的體重是否合乎理想體重的原則,不全然以科學因素為考量。
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的體重理想與否,往往依照社會的價值觀而定。營養學中的理想體重,以增長壽命及促進健康為原則,依照個人體型、身高與體重皆不同的概念,採用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縮寫為BMI)為測量方法。
BMI = 體重(公斤) ÷身高2(米)依照身體質量指數看來,對人體壽命及健康最理想的數值為22(±10%),男女皆相同。在算出個人的BMI後,就可以推算出個人的理想體重了。
理想體重 = 22 ×身高2(米),±10%依據不同身體質量指數,我們可以看出自己的體重是否合乎理想:成人的體重分級與標准分級身體質量指數體重過輕 BMI <18.5,正常范圍 18.5 ≦ BMI <24,超重 24 ≦ BMI <27.9,輕度肥胖 27.9 ≦ BMI <30,中度肥胖 30 ≦ BMI <35,重度肥胖 BMI ≧35。
㈦ 怎樣知道自己的標准體重
根據以下公式計算: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舉例:個人身高1.75米,體重70公斤。
即:體質指數=70kg÷(1.75×1.75)=22.86
如果是成年男性BMI在20-25之間,女性BMI在19-24之間,都算是正常范圍,屬於標准休重,超過這個范圍都需要減肥,低於這個范圍則需要增重。也就是說,體重是否標准,取決於BMI、體脂率、內臟脂肪等級、肌肉量等指標。
注意事項:
1、體脂率也很重要,成年男性在13-18之間,成年女性在18-23之間都算正常范圍。
2、內臟脂肪等級一般不超過9,在4.5以下比較健康。
3、肌肉量與身高、骨骼相關,具體到每個人都不一樣。肌肉量高的人,基礎代謝量高,容易形成易瘦體質,即使是身體瘦弱的人,肌肉量高,也是比較健康的。肌肉量高的人身材比同等身高體重的人更好。
以上指標需要用體脂稱測量,而不是使用體重稱。
㈧ 有學問的快來回答。。順便告訴我公式。身高180cm。標准體重是70公斤。不超過標准體重的百分之30
測量標准體重的計算公式較普遍採用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成年:〔身高(cm)-100〕×0.9=標准體重(kg)
另一種是:男性:身高(cm)-105=標准體重(kg)
女性:身高(cm)-100=標准體重(kg)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另外,最近軍事科學院還推出一計算中國人理想體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50(kg)
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48(kg)
這一計算方法,似乎比較適合南北地區中國人。
㈨ 體重測試
事實上,人和人之間的差異很大。女孩一般比男孩的體重稍輕,身高稍矮。
簡單標准體重計演算法
男:身高(CM)-105=體重(公斤)
女:身高(CM)-110=體重(公斤)
上下浮動為5% 都為正常
例:男:身高175CM
175-105=70 標准體重為70公斤
女:身高160CM
160-110=50 標准體重為50公斤
如果你是男生 那麼你的身材已經很標准啦!視力也很棒!一定要繼續好好保護!
㈩ 測量標准體重的計算公式
一、世衛計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標准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標准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超重計算公式
超重%=[(實際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100%
二、不同年齡演算法
標准體重法
標准體重(千克) = 年齡 x 8 + 8 ( 7 - 16 歲 )
輕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20% - 30 %
中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30% - 50 %
重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50% 以上
BMI 法
體重指數 BMI = 體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即 kg/m2
年齡 BMI 值
年齡 正常超重輕度肥胖 中度肥胖重度肥胖
低於 6歲 15-18 18-
6- 11 歲 16-19 19-21 21-23 23-27 27-
三、簡單計算方法
1、計算方法一:
體質指數=體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算式寫法: BMI = 體重 / (身高)^2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5 - 25 (中國體質標准:正常范圍 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體重指數 > 40
2、計算方法二:
標准體重=身高(m)×身高(m)×標准系數(女性20,男性22)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偏重或偏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3、計算方法三: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5
例如,一個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標准體重應該是:170(厘米)-105=65(千克)。凡是超過標准體重10%者為偏重,超過20%以上者為肥胖;低於標准體重10%者為偏瘦,低於20%以上者為消瘦。
注意:上述計算方法只適用於成年人。 對兒童,老年人,或者身高過於矮小的人士並不適用。
4、布洛卡公式:
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
身高在165厘米以上者:標准體重(kg)=身高(cm)-110
5、適合亞洲人標准體重的計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學桂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礎上,提出了下列計算公式: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0.9
注意:這一公式的計算結果適合於亞洲人的具體情況。
6、專門針對以南北地區劃分的中國人的公式:
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50;
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48。
(10)70公斤的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標准體重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之一。過胖和過瘦都不利於健康,也不會給人以健美感。不同體型的大量統計材料表明,反映正常體重較理想和簡單的指標,可用身高體重的關系來表示。
BMI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千克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字,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