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菌落的測定方法和步驟

菌落的測定方法和步驟

發布時間:2022-07-01 07:54:23

Ⅰ 食品中細菌總數和菌落總數是怎麼樣測定的

食品中細菌總數和菌落總數的測定方法如下:

平板培養計數法

實驗方法原理

菌落總數是指食品經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後,所得1 g或1 ml檢樣中所含細菌菌落總數。菌落總數主要作為判別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標志,也可以應用這一方法觀察細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動態,以便對被檢樣品進行衛生學評價時提供依據。菌落總數並不表示樣品中實際存在的所有細菌總數,菌落總數並不能區分其中細菌的種類,所以有時被稱為雜菌數,需氧菌數等。 實驗材料

瓊脂培養基 食品檢樣

試劑、試劑盒

乙醇生理鹽水氫氧化鈉溶液

儀器、耗材

電熱恆溫培養箱、冰箱、恆溫水浴鍋、托盤、天平、電爐、吸管、廣口瓶、三角瓶、玻璃珠、平皿、試管、試管架、酒精燈、均質器、乳缽、滅菌刀、剪刀、滅菌鑷子、酒精、棉球、玻璃、蠟筆、登記薄

實驗步驟

一、檢驗程序

菌落總數檢驗程序見圖5—1

二、檢樣稀釋及培養

1. 以無菌操作,將檢樣25 g(或25 mL)剪碎以後,放於含有225 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滅菌玻璃瓶內(瓶內預先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或滅菌乳缽內,經充分振搖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固體檢樣在加入稀釋液後,最好置滅菌均質器中以8 000 r/min—1 0000 r/mln的速度處理1 min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

2. 用1 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 mL,沿管劈徐徐注入台有9 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試管內(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觸及管內稀釋液,下同),振搖試管混合均勻,做成1:100的稀釋液。

3. 另取1 mL的滅菌吸管,按上項操作順序作10倍遞增稀釋液,如此每遞增稀釋一次,即換用1支1 mL滅菌吸管。

4. 根據食品衛生標准要求或對檢樣污染情況的估計,選擇2—3個適宜稀釋度,分別在作10倍遞增稀釋的同時,即以吸取該稀釋度的吸管移1mL稀釋液於滅菌平皿內,每個稀釋度作兩個平皿。

5. 稀釋液移入平皿後,應及時將涼至46℃營養瓊脂培養基[可放置在(45土1) ℃水浴鍋內保溫注入平皿15 mI一20 mL,並轉動平皿位混合均勻,同時將營養瓊脂培養基傾入加有1 mL稀釋液(不含樣品)的滅菌平皿內作空白對照。

6. 待瓊脂凝固後,翻轉平板,置(36土1) ℃恆溫箱內培養(48土2) h取出板內菌落數目,乘以稀釋倍數,即得I g(1 mL)樣品所含菌落總數。

注意事項

1. 平板培養計數法只能檢出生長的活菌,不能檢出樣品中全部的細菌數,總是比實際生存在食品中的細菌數要少,這是因為食品中存在多種細菌,它們的生活特性各異,不可能在統一培養條件下全部生長出來。但是,仍能藉此評定整個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所以目前一般食品的衛生檢驗中都普遍採用這種方法。

2. 平板菌落計數測定食品中的菌落總數,一般均採用中溫培養,特別是已屬於直接供食用的製成食品,因為這些食品衛生的要求,是嚴格防止消化道傳染病病原菌和食物中毒病原菌污染,這些病原菌都屬於嗜溫性菌,因而測定細菌數時,採用中溫培養是比較合理的。

Ⅱ 菌落總數大腸桿菌和致病菌的檢測方法

大腸菌群測定的操作細則
大腸菌群系指一群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需氧和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該菌主要來於人畜糞便,故以此作為糞便污染指標來評價食品的衛生質量,推斷食品中有否污染腸道致病菌的可能。
食品中大腸菌群數系以100mL(g)檢樣內大腸菌群最可能數(MPN)表示。
1
設備和材料
1.1
溫箱:36±1℃。
1.2
冰箱:0~4℃。
1.3
恆溫水浴
:44.5±0.5℃。
1.4
天平。
1.5
顯微鏡。
1.6
均質器或乳缽。
1.7
平皿:直徑為90mm。
1.8
試管。
1.9
吸管。
1.10
廣口瓶或三角燒瓶:容量為500mL。
1.11
玻璃珠:直徑約5mm。
1.12
載玻片。
1.13
酒精燈。
1.14
試管架。
2
培養基和試劑
2.1
乳糖膽鹽發酵管:按GB
4789.28中4.9規定。
2.2
伊紅美藍瓊脂平板:按GB
4789.28中4.25規定。
2.3
乳糖發酵管:按GB
4789.28中4.10規定。
2.4
EC
肉湯:按GB
4789.28中4.11規定。
2.5
磷酸鹽緩沖稀釋液:按GB
4789.28中3.22規定。
2.6
生理鹽水。
2.7
革蘭氏染色液:按GB
4789.28中2.2規定。
3
操作步驟
3.1
檢樣稀釋
3.1.1
以無菌操作將檢樣25mL(或g)放於有225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滅菌玻璃瓶內(瓶內予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或滅菌乳缽內,經充分振搖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固體檢樣最好用均質器,以8
000-10
000
r/min的速度處理1min,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
3.1.2
用1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mL,注入含有9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試管內,振搖試管混勻,做成1:100的稀釋液。
3.1.3
另取1mL滅菌吸管,按上條操作依次做10倍遞增稀釋液,每遞增稀釋一次,換用1支1mL滅菌吸管。
3.1.4
根據食品衛生標准要求或對檢樣污染情況的估計,選擇三個稀釋度,每個稀釋度,接種3管。
3.2
乳糖發酵試驗
將待檢樣品接種於乳糖
膽鹽發酵管內,接種量在1mL以上者,用雙料乳糖膽鹽發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單料乳糖膽鹽發酵管。每一稀釋度接種3管,置36±1℃
溫箱內,培養24±2h,如所有乳糖膽鹽發酵管都不產氣,則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如有產氣者,則按下列程序進行。
3.3
分離培養
將產氣的發酵管分別轉種在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36±1℃
溫箱內,培養18-24h,然後取出,觀察菌落形態,並做革蘭氏染色和證實試驗。
3.4
證實試驗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腸菌群菌落1-2個進行革蘭氏染色,同時接種乳糖發酵管,置
36±1℃溫箱內培養24±2h,觀察產氣情況。凡乳糖管產氣、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的無芽胞桿菌,即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陽性。
3.5
報告
根據證實為大腸菌群陽性的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0mL(g)大腸菌群的MPN值。
4
糞大腸菌群(faecal
coliform)
4.1
用接種環將所有產氣的乳糖膽鹽發酵管培養物(見3.2條)轉種於EC肉湯管內,置44.5±0.2℃水浴箱內(水浴箱內的水面應高於EC肉湯液面),培養24±2h,經培養後,如所有EC肉湯管均不產氣,則可報告為陰性;如有產氣者,則將所有產氣的EC肉湯管分別轉種於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
培養18-24h,凡平板上有典型菌落者,則證實為糞大腸菌群陽性。
4.2
結果報告
根據證實為糞大腸菌群的陽性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0mL(g)糞大腸菌群的MPN值。

Ⅲ 微生物平板菌落計數法具體實驗步驟

一、目的要求

學習平板菌落計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平板菌落計數法是根據微生物在固體培養基上所形成的一個菌落是由一個單細胞繁殖而成的現象進行的,也就是說一個菌落即代表一個單細胞。計數時,先將待測樣品作一系列稀釋,再取一定量的稀釋菌液接種到培養皿中,使其均勻分布於平皿中的培養基內,經培養後,由單個細胞生長繁殖形成菌落,統計菌落數目,即可換算出樣品中的含菌數。

這種計數法的優點是能測出樣品中的活菌數。此法常用於某些成品檢定(如殺蟲菌劑),生物製品檢定以及食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檢定等。但平板菌落計數法的手續較繁,而且測定值常受各種因素的影響。

三、器材

大腸桿菌懸液,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 1ml無菌吸管,無菌平皿,盛有4. 5 ml無菌水的試管,試管架和記號筆等。

四、操作步驟

1.編號:

取無菌平皿 9套,分別用記號筆標明10-4、10-5、10-6各3套。另取6支盛有4.5ml無菌水的試管,排列於試管架上,依次標明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釋

用1ml無菌吸管精確地吸取0.5ml大腸桿菌懸液放入10-1的試管中,注意吸管尖端不要碰到液面,以免吹出時,管內液體外溢。然後仍用此吸管將管內懸液來回吸吹三次,吸時伸入管底,吹時離開水面,使其混合均勻。另取一支吸管自10-1試管吸0.5ml放入10-2試管中,吸吹三次,……其餘依次類推。整個稀釋過程如圖Ⅷ-3。

3.取樣

用3支1ml無菌吸管分別精確地吸取10-4、10-5、10-6的稀釋菌液0.2ml,對號放入編好號的無菌培養皿中。

4.倒平板

於上述盛有不同稀釋度菌液的培養皿中,倒入溶化後冷卻至45℃左右的肉膏蛋白腖瓊脂培養基約10—15ml,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動混勻,待凝固後,倒置於37℃溫室中培養。

5.計數

培養24小時後,取出培養皿,算出同一稀釋度三個平皿上的菌落平均數,並按下列公式進行計算:

每毫升中總活菌數=同一稀釋度三次重復的菌落平均數×稀釋倍數×5

一般選擇每個平板上長有30—300個菌落的稀釋度計算每毫升的菌數最為合適。同一稀釋度的三個重復的菌數不能相差很懸殊。由10-4、10-5、10-6三個稀釋度計算出的每毫升菌液中總活菌數也不能相差懸殊,如相差較大,表示試驗不精確。

平板菌落計數法,所選擇倒平板的稀釋度是很重要的,一般以三個稀釋度中的第二稀釋度倒平板所出現的平均菌落數在50個左右為最好。

平板菌蓓計數法的操作除上述的以外,還可用塗布平板的方法進行。二者操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塗布平板法是先將牛肉膏蛋白腖瓊脂培養基溶化後倒平板,待凝固後編號,並於 37℃溫室中烘烤30分鍾左右,使其乾燥,然後用無菌吸管吸取 0.2ml菌液對號接種於不同稀釋度編號的培養皿中的培養基上,再用無菌玻璃刮棒將菌液在平板上塗布均勻,平放於實驗台上20—30分鍾,使菌液滲透入培養基內,然後再倒置於37℃的溫室中培養。

五、實驗報告

1.結果

將計數結果填入下表。

2.思考題

(1)為什麼溶化後的培養基要冷卻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

(2)要使平板菌落計數准確,需要掌握哪幾個關鍵?為什麼?

(3)同一種菌液用血球計數板和平板菌落計數法同時計數,所得結果是否一樣?為什麼?

(4)試比較平板菌落計數法和顯微鏡下直接計數法的優缺點。

Ⅳ 菌落總數的檢測

平皿計數法

菌落總數(standardplate-countbacteria):水樣在營養瓊脂上有氧條件下37℃培養48h後,所得1mL水樣所含菌落的總數。

儀器和裝置

高壓蒸汽滅菌器。

乾熱滅菌箱。

培養箱(36±1)℃。

電爐。

冰箱。

放大鏡或菌落計數器。

pH計或精密pH試劑。

滅菌試管。

平皿直徑9cm。

培養基與試劑

營養瓊脂成分蛋白腖10g、牛肉膏3g、氯化鈉5g、瓊脂10~20g、蒸餾水1000mL。

製法將上述成分混合後,加熱溶解,調整pH為7.4~7.6,分裝於玻璃容器中(如用含雜質較多的瓊脂時,應先過濾),經103.43kPa(121℃)滅菌20min,貯存於冷暗處備用。

檢驗步驟

1)水樣處理。

a.飲用水。以無菌操作方法用滅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勻的水樣,注入來菌平皿中,傾注約15mL已熔化並冷卻到45℃左右的營養瓊脂培養基,並立即旋搖平皿,使水樣與培養充分混勻。每次檢驗時應做一平行接種,同時另用一個平皿只傾注營養瓊脂培養基作為空白對照。

待冷卻凝固後,翻轉平皿,使底面向上,置於(36±1)℃培養箱內培養48h,進行菌落計數,即為1mL水樣中的菌落總數。

b.水源水。以無菌操作方法吸取1mL充分混勻的水樣,注入盛有9mL滅菌生理鹽水的試管中,混勻成1∶10稀釋液。

吸取1mL1∶10的稀釋液注入盛有9mL滅菌生理鹽水的試管中,混勻成1∶100稀釋液。按同法依次稀釋成1∶1000、1∶10000稀釋液等備用。如此遞增稀釋一次,必須更換一支1mL滅菌吸管。

用滅菌吸管取未稀釋的水樣和2~3個適宜稀釋度的水樣各1mL,分別注入滅菌平皿內。以下操作同生活飲用水的檢驗步驟。

2)菌落計數及報告方法。作平皿菌落計數時,可用眼睛直接觀察,必要時用放大鏡檢查,以防遺漏。在記下各平皿的菌落數後,應求出同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供下一步計算時應用。在求同稀釋度的平均數時,若其中一個平皿有較大片狀菌落生長時,則不宜採用,而應以無片狀菌落生長的平皿作為該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若片狀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而其餘一半中菌落數分布又很均勻,則可將此半皿計數後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數。然後再求該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

不同稀釋度的選擇及報告方法:

首先選擇平均菌落數在30~300者進行計算,若只有一個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符合此范圍時,則將該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見表82.2中實例1)。

若有兩個稀釋度,其生長的菌落數均在30~300之間,則視二者之比值來決定。若其比值小於2應報告兩者的平均數(如表82.2中實例2)。若大於2則報告其中稀釋度較小的菌落總數(如表82.2中實例3)。若等於2亦報告其中稀釋度較小的菌落數(見表82.2中實例4)。

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均大於300,則應按稀釋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見表82.2中實例5)。

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均小於30,則應以按稀釋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見表82.2中實例6)。

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均不在30~300,則應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見表82.2中實例7)。

若所有稀釋度的平板上均無菌落生長,則以未檢出報告之。

如果所有平板上都菌落密布,不要用「多不可計」報告,而應在稀釋度最大的平板上,任意數其中2個平板1cm2中的菌落數,除2求出每平方厘米內平均菌落數,乘以皿度面積63.6cm2,再乘其稀釋倍數作報告。

菌落計數的報告:菌落數在100以內時按實有數報告,大於100時,採用兩位有效數字;在兩位有效數字後面的數值,以四捨五入方法計算。為了縮短數字後面的零數也可用10的指數來表示(見表82.2「報告方式」欄)。

表82.2 稀釋度選擇及菌落總數(CFU)報告方式

Ⅳ 菌落總數的檢測方法步驟哪些

菌落總數的檢測方法可以用北 京美正生物的菌落總數測試片測試,只需3步,就可實現快速准確的測定!AC的計數結果對比傳統方法,操作簡單快捷,節約時間,節約成本。

Ⅵ 菌落計數有哪些的方法

測定微生物細胞數目方法有多介紹幾種

1.血細胞計數法

稀釋菌液樣品滴血細胞計數板上顯微鏡下計算4~5格細菌數並求出每小格所含細菌平均數再此依據估算總菌數

①此法缺點能區分死菌和活菌

②對壓小方格界線上細菌應當取平均值計數

③此法用於測定培養液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

2.稀釋塗布平板法

原理:每活細菌適宜培養基和良好生長條件下通過生長形成菌落培養基表面生長菌落來源於樣品稀釋液活菌

①方法常用來統計樣品活菌數目

②統計菌落數往往比活菌實際數目低原因當兩活多細胞連起時平板上觀察只菌落因此統計結般用菌落數而用活菌數來表示

③土壤、水、牛奶、食品和其材料所含細菌、酵母、芽孢與孢子等數量均用此法測定適於測定樣品絲狀體微生物例放線菌或絲狀真菌或絲狀藍細菌等營養體等

④此法若培養成菌落通過定量菌液均勻地塗布玻片上定面積上經固定染色顯微鏡下計數樣又稱塗片計數法染色用台盼藍台盼藍能使死細胞染成藍色分別計數死細胞和活細胞

3.濾膜法

濾膜法當樣品菌數低時定體積湖水、海水或飲用水燈樣品通過膜過濾器濾膜乾燥、染色並經處理使膜透明再顯微鏡下計算膜上(或定面積上)細菌數

此法也通過培養觀察形成菌落數來推算樣品菌數例測定飲用水大腸桿菌數目:已知體積水過濾濾膜放伊紅美藍培養基上培養該培養基上大腸桿菌菌落呈現黑色根據培養基上黑色菌落數目計算出水樣大腸桿菌數目

此法也統計樣品活菌數目

4.比濁法

原理定范圍內菌懸液細胞濃度與混濁度成正比即與光密度成正比菌越多光密度越大因此藉助與分光光度計定波長下測定菌懸液光密度光密度表示菌量實驗測量時定要控制菌濃度與光密度成正比線性范圍內否則准確

5.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課本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P22除了上述活菌計數法外顯微鏡直接計數也測定微生物數量常用方法里說顯微鏡直接計數我認應該稀釋塗布基礎上培養成菌落而通過染色方法顯微鏡下直接計數再濾膜法也樣有兩種情況

另外微生物計數法發展迅速多種多樣快速、簡易、自動化儀器和裝置等方法用來統計微生物數目。

來源:http://..com/link?url=ZF7Dq5chhYTeO1xK

Ⅶ 菌落總數測定

菌落總數的測定,一般將被檢樣品製成幾個不同的10倍遞增稀釋液,從每個稀釋液中分別取出1毫升置於滅菌平皿中與營養瓊脂培養基混合。

在一定溫度下,培養一定時間後,一般為48小時。記錄每個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數量。依據稀釋倍數,計算出每克原始樣品中所含細菌菌落總數。

操作分析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樣品的稀釋、傾注平皿、培養48小時、計數報告。國內外菌落總數測定方法基本一致,從檢樣處理、稀釋、傾注平皿到計數報告無何明顯不同。

只是在某些具體要求方面稍有差別,如有的國家在樣品稀釋和傾注培養進,對吸管內液體的流速,稀釋液的振盪幅度、時間和次數以及放置時間等均作了比較具體的規定。

Ⅷ 美正菌落總數的測定方法有哪些

美正的菌落總數測試片是為預制型培養基系統,適合於各類食品、食品原料及生產環境中菌落總數的測定。檢測步驟是參照GB 4789.2-2016,取樣品 25g(mL)放入含有225 mL無菌磷酸鹽緩沖液(或無菌生理鹽水)的無菌均質杯或均質袋內,均質後,製成1:10樣品勻液,吸取1:10樣品勻液1mL,注入含有9mL稀釋液的試管內,混勻後成為1:100的樣品勻液,以此類推,制備10倍系列稀釋樣品勻液,每稀釋一次,換用1次1mL無菌吸管或吸頭。根據樣本的衛生狀況選擇2~3個適宜的稀釋度進行接種檢測(液體樣品也可包括原液)▪⋅

如何做菌落檢測

菌落總數的測定,一般將被檢樣品製成幾個不同的10倍遞增稀釋液,然後從每個稀釋液中分別取出1mL置於滅菌平皿中與營養瓊脂培養基混合,在一定溫度下,培養一定時間後(一般為48小時),記錄每個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數量,依據稀釋倍數,計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樣品中所含細菌菌落總數。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樣品的稀釋--傾注平皿--培養48小時--計數報告。
國內外菌落總數測定方法基本一致,從檢樣處理、稀釋、傾注平皿到計數報告無何明顯不同,只是在某些具體要求方面稍有差別,如有的國家在樣品稀釋和傾注培養進,對吸管內液體的流速,稀釋液的振盪幅度、時間和次數以及放置時間等均作了比較具體的規定。
檢驗方法參見:
GB4789.2-9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
SN0168-92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行業標准 出口食品菌落計數》
三、說明
(一)樣品的處理和稀釋:
1.操作方法:以無菌操作取檢樣25g(或25ml),放於225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滅菌玻璃瓶內(瓶內預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或滅菌乳缽內,經充分振要或研磨製成1:10的均勻稀釋液。
固體檢樣在加入稀釋液後,最好置滅菌均質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處理1min,製成1:10的均勻稀釋液。
用1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
的試管內,振搖試管混合均勻,製成1:100的稀釋液。
另取1ml滅菌吸管,按上項操作順序,制10倍遞增稀釋液,如此每遞增稀釋一次即換用1支1ml滅菌吸管。
2.無菌操作:操作中必須有「無菌操作」的概念,所用玻璃器皿必須是完全滅菌的,不得殘留有細菌或抑菌物質。所用剪刀、鑷子等器具也必須進行消毒處理。樣品如果有包裝,應用75%乙醇在包裝開口處擦拭後取樣。
操作應當在超凈工作台或經過消毒處理的無菌室進行。瓊脂平板在工作台暴露15分鍾,每個平板不得超過15個菌落。
3.采樣的代表性:如系固體樣品,取樣時不應集中一點,宜多采幾個部位。固體樣品必須經過均質或研磨,液體樣品須經過振搖,以獲得均勻稀釋液。
4.樣品稀釋誤差:為減少樣品稀釋誤差,在連續遞次稀釋時,每一稀釋液應充分振搖,使其均勻,同時每一稀釋度應更換一支吸管。
在進行連續稀釋時,應將吸管內液體沿管壁流入,勿使吸管尖端伸入稀釋液內,以免吸管外部粘附的檢液溶於其內。
為減少稀釋誤差,SN標准採用取10mL稀釋液,注入90mL緩沖液中。
5.稀釋液:樣品稀釋液主要是滅菌生理鹽水,有的採用磷酸鹽緩沖液(或0.1%蛋白腖水),後者對食品已受損傷的細菌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如對含鹽量較高的食品(如醬油)進行稀釋,可以採用滅菌蒸餾水。

閱讀全文

與菌落的測定方法和步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物理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瀏覽:83
雙母音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9
素麻花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64
旅遊失溫的解決方法 瀏覽:342
敲木架陶瓷瓦的安裝方法 瀏覽:313
2連續乘以十個2的簡便方法 瀏覽:904
葯物分析tlc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203
java類方法有什麼用 瀏覽:925
6聽筒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4
柳樹種植方法 瀏覽:389
美雄諾龍的檢測方法 瀏覽:267
99乘78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966
用點電荷來代替帶電體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瀏覽:232
微博主頁皮膚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4
本金罰息計算方法 瀏覽:490
治療肚子疼的最快方法 瀏覽:944
胯打開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173
波菜種植方法和時間 瀏覽:243
憂鬱症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953
雙膠紙張厚度計算方法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