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面燈的做法大全
做法:
竹棉簽,可以多纏一些棉花,燃燒時間長。有的纏的多的,可以燒好幾個小時,小時候就小心翼翼的端著滿村子玩。
澆上食用油,要從棉簽上往下流。
引燃。
小時候都是用火柴,比較好引燃,可是好多年都不見賣火柴的了。我改用棉簽,引燃要久一些。
⑵ 蒸面燈活死面還是發面
應該是發面。
例如,用老面發面,或者用酵母粉發面,用酵母粉發面,如果掌握不當,不容易發好,這里簡單說明一下用酵母粉發面的方法。
1、將酵母倒入溫水中,攪拌均勻後放置5分鍾。2、在大碗中放入麵粉,將酵母水慢慢分次倒入,邊倒水,邊用筷子攪拌,直到看見麵粉開始結成塊。3、此時用手反復搓揉,待麵粉揉成團時,用濕布或者保鮮膜將大碗蓋嚴,放在溫暖的地方,靜置1小時左右(冬季需要2小時左右,如放在暖氣邊,則是1小時)4、面團膨脹到兩倍大,且內部充滿氣泡和蜂窩組織時,發面就算完成了。5、要想蒸出好的饅頭,最好此時能用手繼續揉壓面團,將裡面的空氣擠出,然後蓋上保鮮膜或濕布,待面團再次膨脹後,再用於饅頭,包子,發面餅,豆包等的製作。
溫馨提示:融化酵母粉的水一定要用溫水,水溫不燙手為原則,調節好溫度後再放酵母。水溫過高會將酵母菌燙死,溫度過低則無法激活酵母,都起不到發酵的目的,同樣的道理,酵母水也不能放入微波爐中加熱。面團要放在溫暖潮濕的地方,冬天可以放在靠暖氣周圍,但要避免陽光直射,務必加上蓋子,以免面團風干開裂。一般情況下,麵粉和酵母的比例為:200克麵粉加入5克酵母粉。
⑶ 蒸面燈龍的做法大全圖解
至於面燈,我所知道的講究是,1,獨立成家的人,要蒸燈。2,家裡死了人的,三年不能蒸,要靠附近的鄰居,親友送,一家送兩個,有的人緣好的人家,能收到兩麻袋的面燈,但是不能點著。3,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看燈,原因不知道,反正忌諱。所以我們在十五之前「滾蛋」了。4,面燈點著是不能吹滅的,都是自己滅掉,點的燈數量,要看家裡幾口人,往往是幾月出生的就點月份燈。5,以前還要蒸一個大龍燈,留著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下水龍吃。
手巧的人還可以蒸生肖燈,可惜這門絕學,到我這里失傳了。我以後回家要是有機會呆到十五,一定要爸媽好好教教我。
我們倆的月份燈,點著就燒的特別旺,預祝我們婚後生活越來越旺吧。也希望美食家越來越旺,美食家所有的朋友,生活越來越旺。
⑷ 用白面做燈籠怎麼做
方法一: 材料:布,7根鐵絲,圓形塑料,木棍 製作方法: 把4根鐵絲弄成弧形,在白鐵絲的上,下頭握成一個小鉤鉤,在把2根鐵絲分別弄成圓形,一個放在上面,一個放在下面,在用布纏緊再在底部放上圓形塑料。 接著把一根鐵絲截成四段,風別再勾在頂部的鉤上,再系在木棍上。 最後一步就是把蠟燭放進去啦! 大功告成了! 方法二: 材料: 竹條,棉線,膠水,鐵絲,紗布,蠟燭,綿線,竹刨,剪刀等 製作步驟:
1,將竹子放在蒸氣室內加熱半小時,然後取出,至於陰涼處晾乾,但不得過分乾燥,也不能放在強光下爆曬 2,用竹刨刨去竹面粗糙的表皮 3,裁取竹條所需的長度,這要依燈籠的大小而定 4,編織方法:以交叉方式完成燈籠 5,燈籠中間,扎數圈竹圈於鄧籠上亦可。
6,糊燈籠,先裱棉紗布,再粘二層做燈籠用的單光紙。裱糊棉紗布要先將稀釋的膠水,均勻地平刷在骨架表面,再將剪好的紗布輕附在燈架上,再用刷子沾膠水刷平,這里要注意,刷平膠水的刷子必須是干凈的刷子,否則,燈面將是一片臟亂。同時,裱糊的紙也必須糊得沒有接縫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7,將燈籠放在陰涼的通風處晾乾。
8,彩繪。彩繪依照個人的品位去所需的圖案。 9,彩繪後,依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書寫文字。待文字,圖案完全乾後,再刷上一層桐油,然後待桐油陰干,燈籠就大功告成咯。
⑸ 面條燈籠的做法
酥皮材料(1)水皮:中筋麵粉,150公克,蛋,1個,水,170㏄,(2)油心:低筋麵粉,150公克,豬油,60公克,奶油,240公克,內餡叉燒肉,240公克,叉燒醬,240公克。
金牌叉燒酥的做法詳細步驟
(1)購買市售現成叉燒肉,將其切片再與叉燒醬拌勻,即為內餡。
(2)將製作水皮的中筋麵粉與蛋、水混合均勻,用手揉到出筋備用。
(3)把油心材料用手搓揉混合均勻。准備一個托盤,上面鋪上吸油烤盤紙,把油心壓在烤盤上,大小為20×30公分的長方形,放入冰箱中冷藏10分鍾。取出後再把水皮鋪在油心上,壓平成一樣大小,然後再放入冰箱冷藏10分鍾。
(4)烤盤拿出後,再把烤盤上的材料倒扣到平台上,將兩邊的麵皮往中央疊起成為三折後,用桿面棍桿平。再重復折起及桿平的動作3次,最後1次要將麵皮桿成1公分厚度,再分切成6×6公分大小的正方形備用。
(5)取1張麵皮,中間放入作法(1)完成的餡料40公克,再往中間捏起成圓球狀,底部稍壓平,放入烤盤中,依序完成12個。上面再用刷子刷上蛋黃液,放入烤箱,用250℃烤約15分鍾即完成。
⑹ 元宵節蒸面燈的做法
元宵節蒸面燈的一般做法都是錯的,像窩窩一樣。上面翻譯你便當一些有放一個東西,這樣的元宵燈。免當街就做成了。
⑺ 蒸面燈的來歷
源於東北的滿族元宵舊俗,過去人們在元宵節除製作彩燈外還會蒸面燈。蒸面燈是將黃豆面捏成油燈狀,上端有燈碗,燈身略細,底腳與燈碗口徑一致,與古代陶豆相同。因一年十二個月便製成十二個,每個燈碗的口沿處還捏出十二個不同數目的小鋸齒。捏成後放入鍋里蒸熟,揭鍋時依每個月燈碗的干濕、水多少來預測各個月份的寒暖、旱澇。而燈取出晾涼變硬後,倒入酥油或麻籽油用棉芯點燃,哪個月份的燈芯較亮,表示當月有喜慶的事。
蒸燈是魯皖地區節日習俗,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也叫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懸掛各式花燈之外,還有蒸燈、龍燈和過河燈,到處呈現歡度佳節的熱鬧場面。
⑻ 燈籠的做法步驟
燈籠的做法布局燈籠的做法也是各種各樣的喜歡做什麼樣的把弄個,也是比較完美的吧!
⑼ 做燈籠的步驟怎麼寫
首先,我們拿了三張紅紙,第一張先做成圓柱體,當做燈籠的骨架。第二張紅紙先用筆畫好很多線,再用美工刀沿著直線割,割成一條一條的像掃把一樣,割好後再把兩邊粘起來,然後把圓柱體塞進去粘好,上下兩邊再用長條形的黃色紙黏在兩頭,這樣一個燈籠就做好了。
剪紙燈籠
材料:紅色卡紙,白紙,剪刀,繩子,和紙膠帶
把卡紙對折後,剪成同等寬度,不要剪斷,將兩端用雙面膠或膠水粘在一起。卷一個白色紙筒,放進燈籠里做填充,放好後頂部和底部分別和燈籠外殼粘牢。▼
用和紙膠帶給燈籠做個彩邊▼
剪個紙條做燈籠把手,用線把幾個串起來,就完工啦▼
家裡若有手工彩紙條,也可以這樣做▼
可樂瓶燈籠
材料:大可樂瓶,彩紙,膠水,蠟燭,剪刀,繩子,打孔器(可選)
把大可樂瓶切成兩半,把彩紙剪出漂亮大圖案,用膠水把它們粘在瓶子外。用打孔器在瓶子兩耳打兩孔,穿上繩子,放入蠟燭。▼
注意安全噢,把蠟燭粘在瓶底後,往瓶內加些水,以免塑料瓶不小心起火。也可以用電子蠟燭替代。▼
做完上面那款,可樂瓶的上半部繼續利用▼
紙條燈籠
材料:紙條、打孔器、鉚釘、毛線、剪刀
⑽ 燈籠怎麼製作 步驟
手工製作燈籠的方法步驟
一、所需材料:
1、燈籠骨架:硬紙板若干(廢舊包裝箱)、彩色復印紙
2、燈籠外部裝飾:紅色卡紙若干(越大越好,或者其他紅色包裝紙)、卡通年畫(貼畫)3張、賀卡3張、卷紙芯6個、紅色春聯(對聯)若干、鑽石貼紙、福字貼畫、中國結(購買或自製)等。
3、工具材料:剪刀、裁紙刀、寬膠條、雙面膠、膠水、膠棒、繩子等。
二、製作過程:
(一)製作燈籠骨架。
由於是雙層六角宮燈,最重要的是搭建骨架,可分為上下兩部分:
1、先做下層燈籠骨架。裁剪12塊大小相同的長方形硬紙板,豎著按圖示拼接並粘貼牢固。每塊骨架的大小取決於燈籠的大小。我們做的算是大燈籠,下層骨架每塊大小約為一張普通賀卡。
2、再做上層燈籠骨架。裁剪12塊大小相同的長方形硬紙板,橫著按圖示拼接並粘貼牢固。每塊骨架的大小要與下層燈籠骨架協調。
(二)上下燈籠外部裝飾
1、下層燈籠是主體部分,外部裝飾要精美、閃亮。燈籠當然是亮紅色的最好看。所以我選擇用亮紅色硬卡紙將下層的六麵包裹粘貼。6個側面粘貼不同的圖案,分別是3個羊年貼畫和3個立體花型賀卡。
2、下層燈籠底部裝飾:用現成的金色福字貼畫封住下層燈籠裝飾,然後穿上中國結,作為底部掛飾。
3、上層燈籠外部裝飾:分別用硬卡紙列印好吉祥的祝福語和祥雲圖案,依次粘貼牢固。為了體現孩子也參與的要求,我讓安安把燈籠外部貼了好多彩色的亮晶晶的鑽石貼。在光線的照耀下,燈籠更加閃亮絢麗。
4、上層燈籠的飛角:我採用及其環保的材料製作——廢舊的卷紙芯。幸好我之前有留存,6個卷紙芯修建好大小後,粘貼上紅色對聯(或其他紅紙)。
5、上層燈籠6個飛角裝飾:自製紅色穗子(流蘇),粘貼在飛角下方。
6、上層燈籠頂部裝飾:採用紅色包裝袋(或其他硬質包裝紙)蒙住上層燈籠頂部
(三)上下燈籠連接:用彩色或紅色粗繩將上下燈籠連接,並將上層燈籠骨架底部與下層燈籠頂部骨架固定好。
這樣,一個大紅燈籠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