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1、热灭菌法
热灭菌法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一切蛋白质变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细胞死亡。通常有干热、湿热和间歇加热灭菌等法。
2、干热灭菌
火焰灼烧法或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称为干热灭菌法。把金属器械或洗净的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小时后,可达到彻底灭菌(包括细菌的芽孢)的目的。
3、湿热灭菌
因最早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用于果酒消毒,故名。这是一种专用于牛奶、啤酒、果酒或酱油等不宜进行高温灭菌的液态风味食品或调料的低温消毒方法。
灭菌的原则: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T 367第11章的规定。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取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灭菌
Ⅱ 目前最常用的低温灭菌方法是什么
常见的灭菌方法:辐射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气体灭菌法、过滤除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和臭氧灭菌法。
辐射灭菌法指灭菌物品置于适宜放射源辐射的γ射线或适宜的电子加速器发生的电子束中进行电离辐射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医疗器械、容器、生产辅助用品、不受辐射破坏的原料药及成品等均可用本法灭菌。
干热灭菌法指将物品置于干热灭菌柜、隧道灭菌器等设备中,利用干热空气达到杀灭微生物或消除热原物质的方法。适用于耐高温但不宜用湿热灭菌法
灭菌的物品灭菌,如玻璃器具、金属材质容器、纤维制品、固体试药、液状石蜡等均可采用本法灭菌。
湿热灭菌法指将物品置于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利用高压饱和蒸汽、过热水喷淋等手段使微生物菌体中的蛋白质、核酸发生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该法灭菌能力强,为热力灭菌中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
过滤除菌法利用细菌不能通过致密具空滤材的原理以除去气体或液体中微生物的方法。常用于热不稳定的药品溶液或原料的除菌。
臭氧灭菌法,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灭菌过程属生物化学氧化反应。
气体灭菌法指用化学消毒剂形成的气体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环氧乙烷、气态过氧化氢、甲醛、臭氧(O3)等,本法适用于在气体中稳定的物品灭菌。采用气体灭菌法时,需要注意灭菌气体的可燃可爆性、致畸性和残留毒性。
气体灭菌法最常用的气体是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气体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属灭菌剂。一般与 80%~90%的惰性气体混合使用,在充有灭菌气体的高压腔室内进行。
环氧乙烷不会损害灭菌的物品且穿透力很强,一般可用于医疗器械,塑料制品等不能采用高温灭菌的物品灭菌。例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医疗器械、书籍、文件、皮毛、棉、化纤、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及金属制品、内镜、透析器和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环氧乙烷也是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特别注意的是,含氯的物品以及能吸附环氧乙烷的物品则不宜使用环氧乙烷灭菌法。
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时,灭菌柜内的温度、湿度、灭菌气体浓度、灭菌时间是影响灭菌效果的重要因素
Ⅲ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附适用范围
回答Ⅳ 什么叫灭菌灭菌方法有哪几种
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试剂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等。灭菌的彻底程度受灭菌时间与灭菌剂强度的制约。微生物对灭菌剂的抵抗力取决于原始存在的群体密度、菌种或环境赋予菌种的抵抗力。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
方法的选择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危险度物品,应采用灭菌的方法处理;
2)中危险度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3)低危险度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1) 对收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学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取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Ⅳ 微生物学实验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
一般分为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两种。
一、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所以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是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湿热灭菌法可分为:煮沸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间歇蒸汽灭菌法。
(1)煮沸灭菌法:将水煮沸至100摄氏度,保持5-10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保持1-3小时可杀死芽胞。在水中加入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的碳酸氢钠时沸点可达105摄氏度,能增强杀菌作用,还可去污防锈。此法适用于食具、刀箭、载玻片及注射器等。
(2)巴氏消毒法:一种低温消毒法,因巴斯德首创而得名。有两种具体方法,一是低温维持法:62摄氏度维持30分钟;二是高温瞬时法:75摄氏度作用15-30秒。该法适用于食品的消毒。
(3)流通蒸气灭菌法:利用常压下的流通蒸汽进行灭菌。
(4)间歇蒸汽灭菌法
(5)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摄氏度,维持15-20分钟。
二、干热灭菌法是指在干燥环境(如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技术。一般有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空气灭菌法。
(1)火焰灭菌法:是指用火焰直接烧灼的灭菌方法。该方法灭菌迅速、可靠、简便,适合于耐火焰材料(如金属、玻璃及瓷器等)物品与用具的灭菌,不适合药品的灭菌。
(2)干热空气灭菌法:是指用高温干热空气灭菌的方法。该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和金属制品以及不允许湿热气体穿透的油脂(如油性软膏机制、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温的粉末化学药品的灭菌,不适合橡胶、塑料及大部分药品的灭菌。
Ⅵ 低温杀菌用什么比较好
环氧乙烷对细菌(包括结核杆菌)、芽 孢、真菌、立克次体及病毒等各种微生物均具有杀灭作用,属于广谱杀菌剂。 其灭菌机制是与细菌蛋白质分子、灭 酶、核酸中的氨基、羟基、羧基或巯菌基相结合,对菌体细胞的代谢产生不可逆的破坏,从而达到灭菌作用。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机制与环氧乙烷相同,甲醛杀灭微生物的机制主要是烷基化作用,甲醛分子中的醛基可与微生物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的氨基、羧基、羟基、 巯基等发生反应,从而破坏微生物分子的活性,使其死亡。对细菌、芽孢都具有杀灭作用,适用于多种畏热物品的灭菌。 ①安全:整个处理过程完全 在负压下进行,不会产生气体的泄漏,而且程序完成时灭菌器的真空泵会将遗留在物品和内室中的甲醛迅 速排到下水道;②快速:灭菌时间需要 30 min,其通风 时间需要 4 h~6 h,相对来 说速度较快;③经济:市场上容易获得甲醛,而且价格 便宜;④可靠:在特定条件 下,其灭菌效果和穿透力与环氧乙烷相当。
由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尚处在研究阶段,因而对其杀菌机制的研 究还没有公认的理论。有学者认为,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的杀菌作用是综合因素所致,主要包括温度、紫外光、 高能粒子和活性自由基等。其中最主要的可能是活性自由基的作用,即等 离子团中的过氧化氢基、羟基等活性物质,易与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 结合,破坏其新陈代谢,从而起到消毒灭菌作用。 ①该系统灭菌速度快, 只需55 min 左右,不需要解毒时间;②可通过气体 循环系统将杀死的微生物及残留物带 走,不残留毒性物质;③最终分解为水和氧气,对环境和医务人员安全; ④安装使用方便,不需要专门的房间,不需要通风、排水等附加设备。
①环氧乙烷被认为是目前灭菌效果最 好的化学灭菌剂,可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②穿透性强,可用于各种难通透部位的灭菌,如有 些较细、较长的导管,用其他灭菌方法很难达到灭菌效果,只能用环氧乙 烷低温灭菌或辐照;③环氧乙烷杀灭微生物是利用烷基化原理,而非氧化过程,所以对物品损坏小,对不耐热 精密仪器灭菌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④灭菌物品保存时间长,可长达 336 d;⑤灭菌时可用各种包装材料包裹,便于储存、 运输,打开包裹即可使用; ⑥有完善的化学、生物监测手段,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灭菌质量,及时发现灭菌失败的包裹。 存 在问 题 ①由需要较长的通风时间,以去除环氧乙烷的残留,整个灭菌循环时间较长,一般需要 10 h 以上;②环氧乙烷有毒,是可疑致癌物应将室内空气中的浓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 而且需要定期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测, 对工作人员进行查体与跟踪记录;③ 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储存和灭菌时绝不能泄漏,必须选择安全的灭菌器, 进行安全操作和储存;④由于其所需 的净化过程、专门的排放系统、环境 的定期检测以及员工的定期查体与跟踪记录等,其成本相对较高。
Ⅶ 什么是超低温灭菌
据我了解,应该是液氮速冻吧。液氮速冻,一下置于零下190多度,菌周围的基质迅速冻结,渗透压增高,菌的细胞质大量失水,理化性质改变,化学损毁细胞,而且细胞质也是会结冰的,冰晶物理损伤细胞。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可能这只是超低温灭菌的一方面,仅供参考
Ⅷ 常用物理灭菌方法有哪些
1) 加热, 包括蒸气加热, 红外加热, 微波加热等等
2) 紫外线照射
3) 高能辐射照射, 比如说 伽马射线, 中子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