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健康健走的看过来!登山杖的正确使用方法!
导语:
小小登山杖其实大有讲究。如果你真的喜欢户外运动,
如果你希望健康行走,
那么备上一对性能可靠的登山杖并学会正确地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了可以有效保护你的膝盖,还可以帮您减轻大约30%左右的负重,
让您行走更轻松更惬意,更好地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如何才算正确使用登山杖呢?
下面我来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根据锁定方式来分,登山杖主要有两大类型:外锁和内锁。
外锁是在两节登山杖连接部位设置了松紧扣,
掰开扣件就可以调节登山杖长度,闭合扣件就可以固定住登山杖。
外锁登山杖相对来说比较方便,适合手劲比较小的使用者。
而内锁登山杖则是通过握住登山杖两节弯蚂渣朝不同方向进行旋转,
从而调节膨胀栓与内壁的摩擦力来进行固定的锁定方式。
这种锁定牢靠,但是对使用者的手劲有一定要求。
如果没有拧紧,有可能发生在使用中登山杖缩回的情况,所以必须要加以注意。
如果从事专门的户外徒步,尤其在重装徒步的情况下选择登山杖,
最好选择直柄形状的手柄(如下图),
不要选择T字手柄,否则在配合腕带使用的时候不能很好运用。
一、关于登山杖长度的调整
登山杖的长度如何调整才合适呢?这个需要根据具体地形来进行调整。
1、平地
首先我们来看看平地行走的长度调整,我们在平地上站定,
手持登山杖,手臂自埋悄然下垂,以手肘为支点,抬起前臂,
使前臂与地面平行,与上臂成90°直角,这个时候手握登山杖,
杖尖向下垂直与地面接触的长度就是平地上使用登山杖的正确长度。
将登山杖的各节锁物缓紧即可,
再将另一只尚未调整的登山杖比对锁定长度的登山杖调整到相同长度即可。
2、坡度较大的上坡
相对平地徒步而言,坡度较大的上坡路,需要将登山杖的长度缩短一点,
具体根据坡度而定。手臂带动登山杖放置在身体的前方或者上方,
然后用腕带支撑身体往上行走,这样可以有效减轻腿部的承重,
必要时可以同时利用两只登山杖来做爬升的动作,
这个时候手掌可以用力握住手柄以增加力道。
3、下坡
将登山杖的长度调整至比平路行走的正常长度略长,具体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由于下坡时候对膝关节冲击力很大,这时候就必须要利用登山杖来减轻负荷。
在向下迈步时先将登山杖插入身体的前方,
且必须要比前脚先着地才能达到分担力量的效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为下坡的时候,手杖比平时要承担更大的重量,
所以必须将手杖的各节充分固定牢靠,
避免发生在将体重放上去的时候骤然缩回导致身体失衡发生危险。
另外基于同样的道理,手杖落地的地方一定要注意,
手臂在手杖落地的刹那间施加一点压力,看看着地点是否可靠,
别遇上容易塌陷的地方,
比如稀泥、下方空虚的浮草、很容易崩塌的崖边砂石等;
在调整登山杖时不应该超过登山杖上所显示的最大调整长度。
将登山杖调节到到最长,
您会看到登山杖前两节靠近顶端的位置都会有一个
“STOP”或者“MAX”的标记,
这是要求登山杖在调节长度的时候最长不要超过这个标记,
否则在遇到外界大力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折断。
在登山杖”STOP”标记范围内有长度尺码可以作为调整参考。
在购买登山杖时可根据自己的身高来确定自己需要多长的登山杖。
二,腕带的使用
登山杖的承力,靠的是腕带,通过腕带将体重和背包负重传导到手腕,
而不是靠用力握住登山杖的手柄。
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
靠用力握住手柄来使用登山杖,徒步时间较长的话手会觉着非常疲惫,
特别是在走长线的时候有时累得甚至想把登山杖给扔掉。
但是一旦学会了正确使用腕带,不管用多久,你的手都不会觉得疲惫。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握持呢?
首先,调整腕带至合适的长度,把手从腕带环中穿入。再将腕带压在我们的手掌之中。
然后再轻轻握住把手即可。让承重通过腕带来支撑登山杖,
而不是紧紧地抓着把手施力。如果腕带长度不合适那么再进行调整。
这是正常情况下,手伸出来之后的样子,虎口是不是呈现半圆状态?
这是正确握取登山杖之后的样子。
虎口轻轻握住手柄,登山杖可以像钟摆一样前后摆动,有腕带作为连接,
根本无需紧紧握住,也不用担心登山杖会掉下,
即便长时间使用登山杖,也不会认为它是负担。
三、雪托/泥托的运用
通常我们在购买登山杖后会发现靠近杖尖处有一个塑胶材质的碗状物,
这个叫杖托,根据行走的不同环境分为泥托、雪托等。
很多朋友不知道这个是干嘛的,甚至觉得这个很碍事,习惯把它给取下来。
其实杖托的用处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主要是起到在各种地形行走的时候不至于让尖利的杖尖插得太深导致危险。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请勿随意取下杖托。
登山杖的使用是为了减轻腿部的压力,
进而增加身体整体性的持续耐力,
因此上述的使用方法虽然是最为科学的方法,
但是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个人,
只要觉得其它方法一样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而且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适当改变也无妨。
可能刚刚开始使用登山杖的时候大家会觉得不习惯,
但是一旦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并且习惯以后,你真的会发现,
登山杖就像你身体的一部分,你真的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你的负重会减轻。
从长期来看,你的膝盖,你的半月板会得到很好的保护。
两个小贴士:
1、有些朋友徒步时保持登山杖同样姿势走累了,就将登山杖握在手中,
杖尖不是拖在地面,而是握在手中杖尖向上翘起,
这种做法是很忌讳的,原因在于杖尖非常尖利,如果行走时杖尖朝上,
一旦走在后面的人不小心向前摔倒,很有可能被杖尖给戳中导致伤害。
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杖尖只能向下,严禁向上;
2、在一些有坡度的地方队友之间需要相互拉一把,在这种情况下,
绝对不能把登山杖作为助力工具,让对方拉着登山杖爬升。
再好的登山杖都有可能会有脱落,
用手杖作为拉扯的工具这种方法很有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PS:
大家赶快将这篇文章分享出去吧! 好好使用登山杖,才能减轻膝盖的负担喔!
来源:mp.weixin.qq.
2. 你知道怎么用登山杖吗
有了登山杖,你就能越走越远。
徒步能让我们放空杂思,专注于脚下的每步路,在与山野近距离的亲密接触中,领略到意想不到的美景。但是野外地形环境复杂,身体失衡滑倒,踩空等风险无处不在,况且身上还承载着背包的重大负荷。或许刚开始兴致盎然,多走几公里就会感到心力交瘁,怀疑人生。
这个时候登山杖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它是我们徒步时候的左膀右臂,是必要的第三第四只手。能在陡峭崎岖的山道给以支撑,让你的身体保持平衡,还能分担你身上的负重。
徒步过程中,没有什么是一支登山杖做不到的,如果有,那就来两支。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厉害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登山杖
登山杖,是指在雪线以下从事登山徒步等户外运动时使用的辅助器械。主要有支撑、平衡和缓冲的作用。由手柄、腕带、支杆、锁紧系统、泥托、杖尖构成。
登山杖一般有三种分类方法:
根据杖杆材料:
铝合金:高性价比首选
碳合金:质量更轻,但是更脆弱
钛合金:登山杖里的土豪
铝合金和碳纤维两种材质最常见。金属材质的铝合金抗压强度大,碳合金优势在较为轻便。但是碳纤维易断裂,不建议在低温地方使用。如果只是应付周末出行等一般的户外徒步,碳合金是完全可以胜任的。钛合金作为高端升级品,集合了强硬和轻便两种优势,毫无疑问价格当然也是最贵的。
不过有的资深徒步达人已经练就“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境界,登山杖变的很鸡肋。那可以多增加一种选择:木质登山杖。在野外随处都能捡到,更有原始的味道,也更有一种诗意和情怀。
根据锁的形状:
内锁:传统设计,体积小,美观,弊端是不好确认是否锁死
外锁:调节方便,好清理,弊端是不太好看
内锁和外锁各自有优缺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由于内锁不好确定是否锁死,没有锁死则直接影响其稳定性,是隐藏的风险所在。外锁好清理的优势使得在爬雪山和沙漠徒步时更方便。在选择上需要全方位结合自己的需求。
根据手柄形状:
T柄登山杖:手柄呈T形;日常休闲型。
直柄登山杖:柄直,重量轻;专业户外型。
直柄在向上攀爬时力量传递流畅,能够最大限度地借助手臂力量,全身均衡发力,是为专业的户外设计。相比之下,T形手柄就更适合在平地步行,日常休闲,不太适合户外运动随时面临的复杂地形,却是大爷大妈日常遛弯之上品……
使用
根据国外研究报告显示,下坡时,膝盖部分的受力在不使用登山杖时比使用多出22%,大腿肌肉消耗的能量也多出21%。但是登山杖通过改变对人体重心的支撑来缓解负荷,都建立在正确使用的基础之上。
正确使用登山杖不仅包括前期的组装调整,杖杆长度调节,腕带使用,雪托的安装及拆卸,以及后期的保养等。否则,不仅不能起到辅助,你甚至会站都站不稳。
杖杆长度调整
长度调整标准:自身身高×0.66Or 手持握柄时上手臂与前手臂尽可能保持90度
上坡时相应缩短长度,下坡相应增长,基本都以上条为准
调节每节长度尽量使之相等,不要超过“STOP”警戒
正确调节杖杆长度是顺利徒步的前提 图片/ Shu
腕带使用
腕带的重要性不亚于登山杖本身。正确使用方法是:将腕带拿起来,手从腕带的下方穿入,将带子压在我们的手掌之中,然后再轻轻的抓住把手即可,透过腕带来支撑登山杖,而不是紧紧地抓着把
雪托的安装及拆卸
安装时,把雪托用力卡进槽;拆卸时,双脚并拢向下踩雪托。
关于登山杖的使用,要在前期学会各个部分的正确组装和使用,这是顺利徒步的第一步。其次还有在使用途中的各种重要细则。
单杖or双杖
答案:双杖。如果只使用一只手杖,无论你是用左手还是右手,支撑的力量都不平衡。反而会因为受力不平均而增大受伤的可能性。
户外行走的正确姿势
正确使用登山杖,还包括使用的姿势,这样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分担负重保持平衡。
总结一下就是:重心一条线,小步伐慢慢走,全脚掌稳踏步,上坡外八字,下行重后脚。
正确使用了登山杖之后它等带来什么好处呢?
正确使用登山杖会带来很多好处,它是我们徒步的忠实伴侣
演变史
登山徒步活动自人类祖先诞生以来就有,不同的是,这是他们面对恶劣环境为了生存不得已的选择,现代人徒步更多的是一种寻找乐趣放松压力的方式。学会使用工具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重大进步,当我们的祖先在丛林中穿梭随手捡起一根木棍助力时,这大概就是登山杖的雏
随着科技发展,各部分的材质不断演化,才有了现在的登山杖。发展到现XX这个阶段,登山杖的把手通常用橡胶、软木、塑料和泡棉等材料做成。把手下面的一根带子是腕带,登山杖与使用者身体力量的互相传递主要是通过腕带来完成。腕带的长度可以自由调整以方便手腕的活动。
登山杖的支杆由最初的钢、铝等普通金属合金,演变成碳合金和土豪级的钛合金。后来又设计出可随意关闭的避震系统,避震效果也不断提升,有的登山杖还带有指南针。登山杖的发展设计更加符合户外的需求,选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科学原理
登山杖的物理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摩擦理论:
内锁型和外锁型登山杖都是利用了简单的摩擦原理。锁紧锁扣后,锁扣和杖杆的内壁紧密贴合,产生压力从而引起摩擦力,以此来支撑住整个杖杆。
薄壁结构理论:
在使用时杖杆外侧是主要受力区,内部起不了多少作用。依据此原理将杖杆做成空心,不仅对结构的强度影响不大,还可以大大减轻重量。
压杆稳定理论:
当拉杆所受应力达到强度极限时,将会引起塑性变形甚至断裂。这也是登山杖支杆有极限标志“STOP”的原因。在调节时,要尽量保证每一节长度相同,且长度不要超过警戒线,否则可能是在”作死”。
具体用途
了解了登山杖原理机制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登山杖到底有什么用途呢?
如果只认为登山杖在徒步中起到支点的平衡作用,那就大材小用,太小看它了。登山杖其实还兼具辨方向,探路防陷,做支架,祛除障碍,打狗防身等多种技能,是完完全全的多功能小帮手。关于登山杖的使用,还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事儿。
今天老司机带带你,手把手教你登山杖不为人知的使用细则。
高级技能一:辨别方向
在野外,无论是丛林还是荒漠,在茫茫无边界的浩瀚世界中,稍加不慎就会迷路。在没有GPS等现代导航技术,也不能借助北斗星的时候,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吗?其实你手中的登山杖可以带你走出丛林,走出荒漠,走向光明。
操作——在太阳直射区,将登山杖固定在地面上,在其影子的顶点用石子或其他做上标记.隔一段时间后(30分钟左右即可),再在登山杖当前影子的顶点做标记,然后把两个标记点连成一线,即是东西方向,与它垂直的方向就是南北方向啦!
不过再偷偷告诉你一个更简单易操作的办法,现在登山杖功能齐备,你可以直接购买带有指!南!针!的登山杖!!
高级技能二: 探路防陷
雾霾、大雪、流沙都是我们在户外会遇到的恶劣环境。雾霾会模糊我们的视线,大雪会覆盖裂缝,流沙下的情况也不可知。这时,我们便可以拿出手中的登山杖,先探好路的虚实再行走。
而且很多居住在山林的人为了防止田地被毁,猎人为了狩猎,会在不明显的杂草地设置陷阱。在徒步中需要不断用登山杖探路摸索,减少一切掉入陷阱的可能性。在过溪或者跨水坑时,也不妨先用它来粗略测量一下水的深度,再结合自己腿的长度,考虑是否可以直接走过去。
中级技能:做支架
在户外,你会面临当空烈日灼烧,突然下雨没带雨伞,有人受伤没有担架,想要自拍,没带自拍杆...... 登山杖可以变身做支架!
遮阳避雨供休息
操作—— 将手中的登山杖固定在地上,以登山杖为中心,将地席或者衣服覆盖在上面。如果是结伴而行,可以集合大家的登山杖,与地席或衣服组合,搭建一个较大的休息区。雨来可避雨,无雨可遮阳,方便而实惠。
担架
操作——先将登山杖与地席或衣服组合折叠,再将登山杖穿过去,便可以制作一个简易的担架。
“三脚架”和”自拍杆”
操作——将登山杖固定在地面,又可以化作“三脚架”和“自拍杆”。在亲近自然的徒步中,随时随地都可能会遇到美的让人惊艳的景色,当然还有和美景同样美的自己。开发了登山杖的这一用途,便可以随意摆pose,而且再也不用担心拍照手抖了…
晾衣架:
操作——当你因为山雾或者突如其来的雨水湿身之后,可以用登山杖搭建简易衣架,晾晒一些轻薄衣物。避免感冒,等衣服干了再前进!
初级技能:防身
祛除障碍:在灌木林中穿行会刮伤皮肤,可以用登山杖拨开杂草和枝叶,祛除障碍。
打狗防身:在森山老林里行走难免会遇到一些野生动物,甚至路过乡村时也会被村民养的狗追咬。手中的登山杖便可瞬间变为打狗棒,是便利的防身利器。
注意这是狼这不是哈士奇,如果在野外遇到这个……好吧登山杖或许起不了作用,要靠勇气和智慧
使用风险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杖不如无杖。尽管登山杖已经具备了如上各种神奇的功能,但也不能完全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在它手上,只能将它作为辅助工具。要完成一次成功的徒步,前期的准备,对于路线的把握,户外经验,应急能力,以及队友间的配合等都是不可缺乏的要素。而且如果登山杖使用不当也会增加风险:
前期
在徒步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需要根据结合自己的徒步地形选择适合的登山杖。学会调整支架长度,使用腕带以及紧锁系统,否则,这会成为隐藏的风险。
中期
在徒步过程中,要根据平地,陡坡,下坡等各种情况,根据自己的身高分别调整好支架的长度。如果支架高度不适,不仅起不到分担负重的作用,还会在上坡下坡时导致失衡,跌落。
长时间徒步时,需要不断检查自己的紧锁系统,系统松动会导致支架不稳,影响其稳定性,在攀爬时会有流动沙石,后果很严重。
尽量不要将登山杖插入海水、含钙量高的水中,否则会腐蚀损毁手杖或很难清理。
如果行走另一侧有悬崖,要在内侧使用登山杖,如果在外侧杖尖滑动很容易跌落。所以在平时要养成左右手都能正确使用手杖的习惯。
不要用登山杖救你的队友,不要把关键问题压在质量登山杖这根救命稻草上,登山杖只是帮助户外行走的器材,是在我们个人做好万全准备基础上的辅助工具。
后记
现如今,登山杖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徒步,越野跑,登山中,随处都可见它的身影,在户外活动中基本“人手一杖”。
它是我们徒步时的左膀右臂,是必要的第三第四只手。能在陡峭崎岖的山道给以支撑,让你的身体保持平衡,还能分担身上的负重,是陪伴我们长途跋涉的忠实伴侣。
但是尽信杖不如无杖,我们只能把登山杖作为辅助工具,绝不可以把它当做救命稻草。在野外,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