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93岁男性老人最近习惯性脱肛能治疗吗
脱肛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对专科的医生来说,脱肛往往是指直肠脱垂。但是老百姓所说的脱肛,往往包括痔疮的脱垂。如果脱垂不严重的情况下,脱垂物可以在解便之后自行回纳,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需要注意每次脱垂之后,一定要保证它会回纳,如果嵌顿就会引起疼痛、坏死的严重结果。如果是痔疮的脱垂,脱垂很厉害,一般需要把痔体取掉。如果是直肠脱垂,可以使用中药的固本益气的方法,服用中药增强体质,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如果脱垂达到了Ⅱ度、Ⅲ度,即脱垂达到3-5cm,甚至8cm以上,一般需要手术处理。
脱肛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对专科的医生来说,脱肛是指直肠脱垂。治疗依年龄、严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应注意缩短排便时间,便后立即将脱出直肠复位,防止水肿、嵌顿。积极治疗便秘、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以避免加重脱垂程度。
(2)药物治疗:将硬化剂注射到脱垂部位的黏膜下层内,或骨盆直肠间隙与直肠后间隙,使黏膜与肌层,直肠与周围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粘连固定。常用硬化剂为5%石炭酸植物油、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对儿童与老人疗效尚好,成年人容易复发,不适合Ⅲ度直肠脱垂的患者。
(3)手术治疗:①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和不同的复发率。手术途径有4种:经腹部、经会阴、经腹会阴和经骶部。前两种途径应用较多。②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治疗直肠脱垂多采取直肠固定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㈡ 书上说此配方可以有效的治疗小孩脱肛,我想知道这个偏方对成年人来说有效果吗 配方:鳖头1-2个,...
对于提到的偏方治疗脱肛,对成年人来说,其效果并不确定且不建议盲目使用。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解答:
偏方效果不明确:虽然某些传统偏方或民间疗法可能声称能治疗脱肛,但这些方法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和临床试验。因此,其疗效和安全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成人与小孩的差异:脱肛在小孩和成年人中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可能有所不同。小孩脱肛可能更多与发育不完全、气虚等因素有关,而成年人脱肛则可能与长期腹泻、久病伤气、大便干结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对症治疗的重要性:治疗脱肛的关键在于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例如,对于气虚下陷型脱肛,可以使用补益中气、升提下陷的药物;对于下焦湿热型脱肛,则需要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专业医疗建议:对于脱肛的治疗,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肛肠科专家。他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提供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指导。
综上所述,不要盲目相信偏方或民间疗法,而是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建议,进行对症治疗。
㈢ 脱肛自治如何提肛运动
撮谷道:即提肛运动,像忍大便一样,将肛门向上提,然后放松,接着再往上提,一提一松,反复进行。
1.平躺、双膝弯曲。
2.收缩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
3.紧闭尿道、阴道及肛门(它们同时受到骨盆底肌肉撑),此感觉如尿急,但是无法到厕所去需须闭尿的动作。
4.保持骨盆底肌肉收缩五秒钟,然后慢慢的放松,五到十秒后,重复再收缩。运动的过程中照常呼吸,保持身体其它部份的放松。用手触摸腹部,如果腹部有紧缩的现象,表示运动错误。
5.提肛运动需要循序渐进的练习,需要的是我们持之以恒的坚持,提肛运动的目的是锻炼和强化支撑膀胱、大肠的肌肉、伸张和收缩防止肛门失禁。正确和定期的锻炼能达到防治肛肠疾病、停止漏尿的效果。这项运动对促进性生活也有一定的帮助。
屈髋提肛运动的效果更好,方法是:
仰卧床上,两腿交叉上提屈曲髋部(使大腿尽量于腹部贴近),连做20-30次。屈髋时呼气,放松肛门,每天早晚各一次。
有如对前列腺进行按摩,可促进会阴部的静脉血液回流,使前列腺充血减轻、炎症消退。
提肛运动是预防和治疗肛门疾病,以及促进肛门手术后患者伤口和肛门功能恢复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做提肛运动过程中,肌肉的间接性收缩起到“泵”的作用,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缓解肛门括约肌,增强其收缩能力。患肛裂的病人主要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引起的剧烈疼痛,使裂口难以愈合。相反,如果肛门括约肌过于松弛,对痔核和直肠黏膜的支持力不够,就会导致痔核脱出和脱肛。肛门疾病术后的人,因肛门括约肌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此时有效的肛门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痔静脉的淤血扩张,增强肛门直肠局部的抗病力,促进伤口愈合,以避免和减少肛门疾病的复发。
锻炼方法
肛门运动包括肛门会阴部活动及以提肛为主配合躯干和肢体活动。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括约肌收缩法:采取坐位,有意识地收缩尿道、阴道、直肠括约肌,然后放松。如此反复50 -100 次,每日2 ~ 3 遍。
2、排尿止尿法:在排尿过程中,有意识地收缩会阴部,中止排尿,然后放松会阴部肌肉,继续排尿。如此反复,直至将尿排空,每日2-3 次。
3、床上训练法:仰卧床上,以头部和两足跟作为支点,抬高臀部,同时收缩会阴部肌肉,然后放下臀部,放松会阴部肌肉。如此反复20次,每日早晚各1遍。此运动可以增强腰、腹、臀、腿及盆腔肌肉,提高这些部位的肌肉及会阴部括约肌的功能。
4、放松呼吸:采取仰卧位,全身尽量放松,双手重叠于小腹,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凹陷。如此反复10 -20 次,每日2 ~ 3 遍。
5、夹腿提肛:仰卧,双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肛门逐渐用力上提,持续5秒钟左右,还原,可逐渐延长提肛的时间。重复10- 20 次,每日2-3 遍。
6、深呼吸与提肚配合进行。
7、仰卧屈腿挺身:仰卧屈膝,两足跟尽量靠近臀部,两臂平放体侧,以脚掌和肩部作支点,骨盆抬高,同时收缩肛门,持续 5 秒钟左右,还原。重复5-10 次,每日2 -3 遍。
8、坐立提肛:先坐在床边,双足交叉,然后双手叉腰并起立,同时肛门收缩上提,持续5 秒钟,再放松坐下。重复10-15 次,每日2-3 遍。
9、踞足收肛:采取站立位,双手叉腰,两脚交叉,踞起足尖,同时肛门上提,持续5秒钟,还原。重复10 -15 次,每日2~3 遍。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做1-2 种或2 -3 种即可,不必都做,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一定会收到预防痔的效果。
此外,还有一般的全身运动及肛门局部物理疗法,也能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全身运动如跑步或游泳,促使呼吸加快,吸气时肛门上升,呼气时肛门下降,一升一降必然带动肛门肌肉运动。利用一些物理疗法,如冷水、热水坐浴,通过冷或热的刺激,促使肛门直肠部肌肉收缩,可达到肛门运动的目的;如再加上坐浴时在肛周及骼尾下方长强穴做按摩,更能加强肛门括约肌的运动。
㈣ 痔疮偏方19个民间方法 偏方治痔疮最快又简单
1配方:泥鳅、米粉各适量。
制法:泥鳅去肠杂,洗净,与米粉共煮。
用法:温热服食。
功效:适用于痔疮、脱肛。
配方:鲜槐花50克,瘦猪肉120克。
制法:将上述配方加水煎煮,煮至瘦猪肉熟烂。用法:食肉喝汤,每日1剂。
功效:适用于痔疮、大肠湿热导致的便血。
配方:葱须适量。
制法:葱须煎浓汤。
用法:置盆中坐浸之。
功效:适用于痔疮疼痛发作。
配方:桑寄生、米汤各适量。
制法:桑寄生研成细末。
用法:用米汤送服。
功效:适用于痔漏。
配方:鲜马齿苋适量,白矾10克。
用法:取鲜马齿苋洗净后捣烂如泥,将白矾均匀掺入泥膏中,用时外敷患处,每日1次。
适应证:炎性外痔及内痔嵌顿水肿者。
配方二:炉甘石、煆乳香、煅没药、大黄、水龙骨各30克,冰片、枯矾各10克,黄连、黄柏、儿茶、血竭各15克,茶油或凡士林适量。
用法:上药共粉碎后,过100~200目筛,用茶油或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适应证:混合痔及内痔嵌顿者。
按压方法:被施术者俯卧位,施术者两手置于被施术者腰骶部两侧,双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的秩边穴。按揉的手法要均匀、柔和、渗透,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按揉2—3分钟,两侧秩边穴同时按揉。
功效:本穴具有调肠胃、理肛疾之功,用于治疗痔疾、大便不利等。如配长强、承山、饮髑可治湿热痔疾。长期坚持多能治好痔疮。
配方:生大黄20克,红花10克,乳香、没药各6克,苦参、白及、芒硝各30克。
做法:将以上药材加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后取汁,倒入两个盆中,一个待温热时泡脚,一个待温热时坐浴。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
功效:生大黄能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红花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作用;苦参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作用;白及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芒硝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作用。共用可达到活血消肿,利湿止痛的治痔疮的效果。
配方:凤眼草60克,细辛20克,威灵仙、荆芥穗、枳壳、乳香各30克。
做法: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20分钟,取汁足浴,同时可坐浴熏洗。
功效:此方可祛风活血止痛,用于肠风痔疾,痔已成漏。
配方:槐根50克。
做法:将槐根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足浴,同时坐浴熏洗。每日1剂,每日1次。
功效:此方可清热凉血、解毒消肿,适用于痔疮等症。
配方:苍术30克,黄柏、野菊花各15克,赤芍、大黄各10克。
做法:将以上药材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取汁足浴。
功效:此方可活血消肿止痛,适用于肛门水肿、血栓性外痔疼痛、肿胀者。
配方:苏子、莱菔子、葶苈子各15克,乌药、草果、桂枝、苍术、大腹皮、柴胡、牛膝、鸡血藤各10克。
做法: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足浴,每日1次。
功效:可缓解痔疮肿痛等。
材料:花椒适量。
做法:选用十几粒较好的花椒,加上一小勺食盐,冲上开水,即可熏洗患部,每日一次,10分钟为宜,重者可每日早晚各一次。
功效:花椒可用于消肿止痛,治疗痔疮肿痛,坚持熏洗,效果更为显着。
材料:鲜胡桃叶100克、清水适量。
做法:将新鲜胡桃叶放入瓦罐内,加入适量清水,以纸封盖,然后煮沸,计时20分钟,连瓦罐一起放入提桶内,并撕开封纸,坐在提桶上面面,熏洗患处,直至热度消散,最后将瓦罐中的药渣放入盆内,加入适量热水,坐浴并用药渣茶洗,一日3次,连用5日。
功效:胡桃叶有杀虫消肿功效,对多种真菌有着抑制的作用,用于痔疮肿痛效果也不错。
原料:干无花果叶50克。
做法:直接将原料放入锅中,加水煎成药汁后,倒在盆中,熏洗痔疮处,约半小时,每日1次。
功效:消炎、消肿、止痛。适用于外痔。
组成:槐花,地榆,苦参各15克,赤芍10克。
做法:将所有药材洗净,用水煎汤,每天两次分服。
功效:主治湿热瘀滞型痔疮,内痔,症见便时无痛性出血,血鲜红,肛门灼热。
组成: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莲房、荆芥各30克。
用法:煎汤熏洗患处,先熏后洗,或用毛巾蘸药汁趁热敷患处,冷则更换。
疗程:每天1次,每次20分钟。
适应证:方中药物合用有消肿止痛、收敛止血功效,可改善痔疮、脱肛等症。
组成:芒硝、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苦参各30克,大黄15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加适量水,文火煎煮约30分钟,过滤去渣,趁热先熏后洗。
疗程:每日1~2次,每次约20分钟。
适应证:适合炎性外痔、混合痔及内痔嵌顿疼痛明显者。
组成:鱼腥荤90克,水300毫升。
用法:煎煮滤出药液,分3次内服。再加水500毫升煎煮后,倒入盆内,用蒸汽熏,再用纱布蘸药液洗患处。每日洗2次。
适应证:适用于嵌顿性内痔、炎性外痔、肛门瘙痒等。
备注
上述偏方均收集于医书,使用前需咨询专业的医师操作。
2
1、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高纤维食物。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大便,排便时间以5分钟左右为宜。
3、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常做提肛运动。
4、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喝一杯温盐水或凉白开水。
5、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久坐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