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菌丝徒长不出菇解决方法

菌丝徒长不出菇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03 12:16:34

❶ 不出菇怎么

造成菌丝发好后迟迟不出菇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排查,寻找具体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①了解菌株特性和质量:若菌株退化、出菇能力弱,稍受外界因素影响即会迟迟不出菇,减产甚至绝收。另外,要考虑食用菌品种的特性,早熟型品种在发菌完成后即可以开袋出菇,中熟型和后熟型品种有一段后熟期,需静置一段时间,等原基出来后方可开袋出菇。②品种对温度的敏感性:有些品种需要一定的温差刺激或者搔菌刺激,如有些香菇、秀珍菇需要低温刺激才能出菇,蛹虫草栽培过程中一般需要搔菌处理才会出草旺盛。对于需要温差处理的品种应在发满菌后进行温差刺激,促使出菇。③氧气:食用菌菇房内要有适宜的氧气含量,氧气含量太低不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容易造成不出菇或者畸形菇现象。必要时在菇房安装排气扇,定时换风,促使出菇。

❷ 平菇菌丝体长满后却迟迟不出菇的原因有几种该用什么方法去处理这些问题

1、菌种不孕,平菇的子实体是由双核菌丝体形成的;生产中使用的菌种若是未曾配对的单核孢子或其生长的菌丝,就会造成不出菇或产量较低;所以在生产前要做好菌种出菇试验,避免不正常出菇,造成经济损失。

2、菌种混杂不出,菇菌种不纯,掺杂其它菇种或不同温型菌种混为一体,互相抑制与栽培环境不适应难以出菇;在生产中一定要使用优良菌种,保证菌种纯度,防止菌种混杂不出菇影响栽培效益。


(2)菌丝徒长不出菇解决方法扩展阅读:

防治方法:菌种用量控制在12%~15%;选用菌龄适宜的菌种;待菌丝发满后,再打开袋口;注意遮光和夜间保温改善发菌环境。

菌丝长满菌袋后不出菇:发生原因品种温型不适;培养料碳氮比不当,不利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昼夜温差过小、袋温形不成5℃以上温差菇房湿度太低,或不恒定;端面菌皮太厚、太硬;料面气生菌丝生长过旺,形成了菌皮;害虫危害。

❸ 平菇不发菌是什么原因

平菇是食用菌中较为常见的品种,它适合多种温度,能一年四季即可种植,也是食用菌中最容易出菇的,不同其他菌种,它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极易出菇。但是如果在种植时出现大批的不出菇,一定是在某些方法出现错误,一起来看看平菇不出菇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吧。

1、品种选择不当
在栽培时选择不合格的菌种,就会导致不出菇,平菇的品种不同,对于适宜生长的温度也不同,根据它的适宜生长温度可分为低、中、高温型三种。如果选择选择的是高温型品种,但却种植在低温环境,所以就不会出菇。
解决方法:选择菌种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温度选择,选择适宜栽培的品种,最好在进行品种出菇温度试验,然后再大面积投产,减低栽培风险。

2、培养基质碱度过高
在调配培养机制时,会加入一些石灰粉,如果石灰粉的添加过量,会导致培养基质碱度过高,影响到菌丝的正常生长,所以造成不出菇。
解决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先不要着急,菌丝在生长时经过新陈代谢后会产生一定的酸性物质,会不断的中和酸碱度,到了一定程度时就会出菇,只是会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3、药物使用过量
在菌丝生长时,会出现其他的杂菌,一般杂菌的活力是没有平菇菌丝活力强,平菇的菌丝到后面可将其覆盖,但如果栽培环境或栽培不当,造成这些杂菌生长超过平菇菌丝。这时就要使用杀菌剂抑制杂菌的生长,或者在除虫时会使用药剂,这些药物使用过量会杀死平菇菌丝,造成不出菇。
解决方法: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注意浓度和使用剂量,防止伤害到平菇的菌丝。

4、栽培环境不当
在栽培时对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皆有一定的要求,在高温、低温或湿度过低的极端环境都会引起平菇不出菇,另外平菇菌丝生长时是不需要光照的,但在原基分化时需散射光,否则对出菇不利,严重者会造成不出菇。
解决方法:栽培环境一定要满足平菇出菇条件,高温时,加强通风或喷洒水雾降温,低温时利用温室升温,湿度少可喷洒水雾增湿,光照不足,可通过人工补光。

❹ 我种植的平菇发菌50天了怎么不出菇

其原因有以下几种:若是病害原因,可喷施曼哈顿碘制剂杀菌剂,效果不错
1.料温偏高。菌丝培养成熟的菇床,若无较低温度的影响,其料温下降的速度很慢。若料温高于出菇温度范围,则原基不易发生,这种现象在秋栽的低温型品种中最为常见。
2.环境不适。菇床所处环境温度,高于所栽品种的出菇温度范围,或低于所栽品种的出菇温度范围,都会产生不出菇或转潮后不再正常出菇的现象。前者春、夏、秋季均会发生,后者多出现在冬季低温季节。
3.积温不足。在低温下种植时,菌丝长期处于缓漫生长状态,虽然发菌时间较长,但由于有效积温不足,菌丝生理成熟度不够,而迟迟不能出菇。此外,无论何时种植,出菇前的温差变化太大,均不利于出菇。
4.水分不足。发菌期由于揭膜次数过多,覆盖不严或土壤吸湿等,会造成培养料含水量下降,或菇床表面失水偏干;此外,产菇期菇体大量消耗培养料的水分后,如菇床水分补充过少,也会造成不出菇或转潮后不正常出菇的现象。
5.菌丝徒长。培养料含水量过高,菇床表面湿度饱和,干湿差变化小,会造成菌丝徒长,在菇床表面形成厚厚的菌皮。
6.虫害影响。杂菌污染菇床后,不但与平菇菌丝争夺养分,而且能分泌有害物质,抑制平菇菌丝的正常生长;害虫侵入菇床后,则大量咬食平菇菌丝,并使平菇菌丝断裂失水死亡。病虫危害重的菇床,平菇菌丝的正常生理代谢和物质转换要能受到破坏,进而造成不出菇。这种现象在整个产菇期内均可发生。
7.通风不良。菇床通风不良,供氧差,膜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光线太弱,均不利于出菇。这种现象在地下菇场较为常见。
在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平菇各生育阶段的特性,进行精心管理,避免造成以上不出菇或不正常出菇因素的发生.而获得稳产高产。

❺ 平菇菌丝长满菌包后不出菇长菌皮有什么办法让它出菇

如果出现整批的不出菇现象就一定会是哪个环节出现错误导致,下面是几种平菇不出菇的原因,实际生产中情况比较复杂,不局限于以下几种,请朋友们参考,具体分析。
1、菌种
不合格的菌种,这里是指菌种的结实能力,一般常见于新分离的菌种,特别是孢子分离,所以无论是组织分离还是孢子分离,都需要进行出菇实验才能进行正式生产栽培。
解决办法:因菌种不具有结实能力导致的平菇不出菇的损失很大,后期采取任何措施都不会有效果。
2、培养基PH
灭菌后的PH过高,主要是因为白灰添加过量造成。
解决办法:不要轻易放弃,菌丝经过一段时间的代谢产生代谢酸,达到出菇条件一般都会出菇,但是产量会明显降低。
3、药物
配方中错误的添加了防虫或者杀菌的药物,或者是过量添加。
解决办法:可以尝试继续管理出菇,如果环境合适不见效果,尽快放弃。
4、碳氮比
碳氮比过低可能导致不出菇,营养料添加过多,碳氮比过低,高营养的配比导致菌丝营养生长时间过长,不利于过渡到生殖生长。
解决办法:可以暂缓出菇管理,等待菌丝营养消耗一定程度,个别菌袋开始有原基出现,在开始全面进行出菇管理
5、出菇环境
温度过高、过低,湿度偏小等极端的环境,都能导致不出菇。
解决办法:采取措施满足平菇的出菇条件,很快会出菇,菌袋料面过干很难在表面出菇了,这时继续正常管理,愿基会在菌袋和培养基的缝隙发生。

❻ 蘑菇到了出菇的时候没有长出来,菌种已经长好,但不出菇,什么原因

一、菌龄积温不够造成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养菌场所温度不均衡,忽高忽低差距大,虽然有效积温和菌龄到达理论值,但是,菌丝生长没有适宜的环境,造成菌丝不是健康顶峰状态,由于营养不够,会出现不出菇或者出“假菇”(畸形菇)。发生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将菌袋培养场温度调整到20-25度继续培养,或者将菌袋堆积起来,用薄膜铺盖增温,促使菌丝后熟发育。

二、转色管理不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养菌场所光线较强,空气湿度过小或者翻动次数过度造成菌皮过硬过厚,甲状菌皮会导致出菇困难。一般养菌场所要求温度在18-22度,相对湿度在55%-75%之间为宜。出现这种情况要把菌袋浸水或者洒水方式增加湿度,然后覆膜提高温度,减低菌皮硬度,再诱导出菇。

三、基料水分的影响。在基料的配比中,水分大了会导致料内厌氧,少了会影响菌丝活力,不合适的水分都会影响原基的形成,导致子实体分化和发育不良。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调整菌袋的干湿度,或者加大通风,或者洒水增湿。

❼ 怎样防止菌丝徒长结被菌丝结被后如何补救

菌丝徒长又称“冒土”或“冒菌丝”,它是菌丝长入覆土层后,一直住上冒,严重时菌丝布满整个覆土表面,形成一种致密的、不透水的菌被层。造成菌丝徒长甚至形成菌被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菌种类型,气生型菌株易发生徒长及形成菌被,贴生型菌株不易形成菌被;其二是管理方法不当,如果菌丝已长到细土层表面,这时又遇到高温(20℃以上)、高湿(90%以上),菌丝就会冒出细土层,再持续2~3天,冒出土面的菌丝就会变浓变厚,互相交织,形成菌被。不管选用什么类型的菌种,只要管理方法得当,都不会发生冒菌丝现象。
防止冒菌丝的管理措施:当菌丝长到粗土层的2/3时,立即覆干细土,让菌丝在粗土层充分生长,2~3天后调湿细土,让菌丝往细土层中生长。当菌丝已普遍长出细土缝并与细土面平时,及时加强菇房的通风,使细土表面干燥,抑制菌丝继续向细土表面生长,使细土缝内竖直向上生长的绒毛菌丝匍匐而横向生长。同时由于加强通风,土层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促进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接着及时喷结菇水,促使原基形成。该管理措施是蘑菇栽培获得高产优质的根本保证,又是防止冒菌丝的有效措施。
当发生轻微的冒菌丝时,只要加强菇房通风便可使菌丝倒伏。如果冒菌丝较为严重,但尚未结被,这时单靠加强菇房通风,有时还不能使菌丝倒伏,就必须喷重水或喷0.5%石灰水。
如果土面已结菌被,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严重影响产量甚至不出菇。补救办法有:①挑老根法,用小刀或竹片逐一把菌被挑弃。这种方法费时花工,但效果较好。②机械刺激法,用齿耙把菌被耙破耙碎。该法省工省时,但这些破碎的菌被残留在土层中,易招来病虫害;③换土法,扒弃原来的细土层,换上新细土,重新进行上述管理。该法效果好。

❽ 香菇茵棒茵皮厚不出菇怎么处理

原因是:
1,脱袋太晚,菌龄过长,营养料内养分不断向表层输送,菌丝扭结逐层加厚。
2,培养料配比例不合理,麸皮超标,氮源过量,碳氮比例失调,菌丝徒长,延长倒伏造成菌膜加厚。
3,通风不当,脱袋后没有按照转色规律要求的时间,揭膜通风或通风次数好时间长短。
处理措施:
1,适时脱袋,当菌棒上长出三分之一的癌瘤物时及时脱去塑料袋,
2,调整光源,棚内保持三阳七阴花花光照。
3,拉大干湿和温度差,迫使菌丝从营养阶段转向生殖阶段转化。
4,对轻度菌膜厚的可在适当温度湿度光线闷棚软化菌膜,过厚的菌膜采取食用菌专用的胶板打击菌棒,使菌膜震动节断裂,裂缝露白,菌丝扭结出菇。

❾ 菌丝徒长防治方法有哪些

①在移接蘑菇母种的过程中,挑选半基内半气生菌丝混合接种②防止制种的培养料过熟过湿,培养温度过高③土层调水不易过急,应在早晚天气阴凉时喷水,并加大菇房通风量,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④菇床菌丝徒长后,应及时用刀或拉耙破坏徒长菌丝体⑤加大菇房通风量,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喷重水,促成菌丝及时结成子实体⑥香菇菌块菌丝愈合后,表面菌丝已经发白,并且有黄水煮产生时,应及时掀动覆盖的塑料薄膜,进行透气降温,防止菌丝徒长,结成老皮

阅读全文

与菌丝徒长不出菇解决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扭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浏览:439
求解析式主要方法有哪些 浏览:613
手机上qq怎么设置黑名单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94
股四头萎缩锻炼方法 浏览:560
工厂总产值计算方法 浏览:167
如何增强投篮力量方法 浏览:651
快速的水冷方法 浏览:584
掐奶的正确方法视频 浏览:910
一年级数学的正确书写方法 浏览:14
手机安装正确方法 浏览:63
买面包的技巧和话术和方法 浏览:305
增重训练方法有哪些 浏览:510
两个带电荷的计算方法 浏览:811
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978
假发的裁剪方法图片 浏览:297
凝冻使用方法 浏览:920
威露士空调清洗剂使用方法 浏览:904
维生素e涂脸上正确方法 浏览:592
有什么好的防蚊方法 浏览:736
家用锻炼器材方法 浏览: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