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高标准农田鉴别方法

高标准农田鉴别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24 05:00:37

1. 高标准农田验收标准

高标准农田改造主要提出了8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整治田块,提高农田平整度,促进田块集中,优化农田结构布局;二是改良土壤,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改善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三是建设灌排设施,改善农田灌排和集蓄水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旱涝保收能力;四是整修田间道路,提高田间交通配套水平,提高农业机械作业覆盖率;五是完善农田防护林网,提高农田水土保持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农田生态条件;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


二、高标准高在哪里
原则上看,全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应该是高等级、集中连片的农田,但由于耕地质量等别区域间不平衡,在保证一定面积的基础上,不同省份确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不完全相同。


高标准基本农田除了与各省的耕地质量等别情况有关外,还与各省的城市化进程和耕地等级决定因素有关系。一般而言,城市化进程中各省份会损失较多高等级的耕地。另外,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南北、东西差异较大,区域、局部性的耕地资源匹配情况不同,导致耕地质量等级建设难度不同,也会影响各省划分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结果。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必须全面以全国耕地分等定级成果为支撑,充分发挥其在提高耕地质量等级、优化耕地质量布局、严格占补平衡、监管耕地质量变化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这个高标准对于全国各个地区是不一样的,是一个区域内相对的高标准。


三、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

2、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比重。

3、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本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

5、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2. 高标准农田和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区别

高标准基本农田标准到底有多高?随着《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颁布实施,各界对“高标准”的关注越来越多。相对于4亿亩的建设规模和6000亿元的资金投入来说,“高标准”是对质量的一种界定,也是一种承诺。

《规划》要求经整治的基本农田平均提高1个等级,可见“高标准”与耕地质量等级直接挂钩。既然如此,有人会问:高标准基本农田究竟是几等地?耕地质量分等定级成果让所有耕地有了全国统一、可比的标准,但也显示出我国耕地质量区域分布不均衡、决定因素复杂等特征。优等地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7%,高等地占30%,中、低等地占67.3%;等别最高的1~3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等7个省份,等别最低的13~15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等22个省区。在这种耕地质量国情下,很难一刀切出一个全国通用、对应某个等级的“高标准”,通常建成后的耕地质量等级应达到所在县的较高等级。《规划》将“提高1个等级”作为可测定、可考核、可检验的平均标准提出来,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科学精神,也要求各地结合耕地质量实际制定区域性的质量等级“高标准”。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基本农田质量的“高标准”?2011年我国首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出台,从国家层面对建设过程各环节以及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耕作层厚度等诸多要素提出了量化要求。然而,正如“高标准”并非全国通用的绝对标准一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也应该是一种统筹区域特征的差别化土地整治活动。比如,东北平原区主要应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积极推行规模化、机械化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和华南丘陵平原区应注重改善基本农田生态;云贵高原区应将农田整治与陡坡退耕还林政策有效结合,加强坡耕地整治;黄土高原区应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风沙防治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见,“高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说更是对基本农田建设过程的高要求,需要各地从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实施符合当地特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

3. 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

截至2018年12月,300多县区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专业户超过500万——“宜机化”将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

(3)高标准农田鉴别方法扩展阅读:

根据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南陵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具体要求有: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土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的有关规定。

2、水资源有保障,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标准,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无潜在土壤污染和地质灾害。

3、建设区域相对集中连片。

4、具备建设所必需的水利、交通、电力等骨干基础设施。

5、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积极性高。

4. 高标准农田与永久基本农田的区别

基本农田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是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的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

5. 什么是高标准的农田建设所谓的“高标准”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乡村土地整治项目(水稻田)基本建设,是粮食生产安全的必须,是迎战、备荒发展战略的规定,是完成农业现代化的必须。是其改变分散化小块块的计划经济方式,变宏观经济的大农业。可根据推行机械自动化工作完成了农作、春种、夏管,丰收、冬储的所有机械自动化,和电化做业。改变,手推,肩挑,牛拉,驴驮的旧方式。把解放了的生产效率,分离到三产公司,扩张了农户的收益。

土地整治项目基本建设补助标准多少钱?据统计,在中国中央财政部公布的《201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点》文档中有明确提出将把土地整治项目基本建设列入重中之重。换句话说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技术专业大户人家、农业合作社等机构在平原区地域基本建设土地整治项目不少于5000亩,丘陵地带基本建设的土地整治项目不少于2000亩就能申请办理土地整治项目补助。一般来说,补助标准是1500元一亩,但是于北京、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等区域很有可能更高一些,实际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为标准。

6. 什么是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指中国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阅读全文

与高标准农田鉴别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山地自行车正确的蹬踏方法 浏览:46
贴面砖的方法与视频 浏览:590
测量身体素质的方法及软件 浏览:714
最新绑鱼钩方法视频 浏览:827
社会跳舞的正确方法 浏览:701
粗海盐怎么保存方法 浏览:727
粉状面膜怎么调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浏览:567
机床主轴跳动激光干涉测量方法 浏览:300
发动机舱隔热棉安装方法 浏览:636
拼多多如何购物新方法 浏览:639
治疗右脚麻木的方法 浏览:703
口罩如何使用的方法 浏览:318
垃圾服务器连接方法 浏览:980
清洁粉的正确方法图解 浏览:125
淘宝卖家聊天皮肤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31
活体盆景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29
哑铃健身球训练方法 浏览:435
胃小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853
模具注塑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979
杀菌剂用什么方法测量 浏览: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