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注塑模具的设计—DFM要点
注塑模具设计的DFM要点主要围绕着塑胶件的制造流程优化,确保高效、安全的生产。在设计过程中,重点在于模具结构、浇口设计及顶出机构的优化。
模具设计方案需根据注塑模具设计阶段确认,主要涉及7种典型结构,包括单分型面、双分型面、带有活动嵌件、横向分型抽芯、自动卸螺纹、多层及热流道注塑模具。每种结构都有其适用场景和特点,选择时需考虑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生产需求。
浇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其设计直接影响到塑胶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常见的浇口形式包括直接浇口、侧浇口、潜伏浇口、点浇口和耳型浇口,每种浇口形式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限制。浇口设计需考虑注塑压力、流动阻力、冷却效果以及去除浇口的便利性。
顶出机构,或称顶针,是模具中用于将成型的塑胶件从模具上分离的关键部件。顶针的选择和使用需考虑到其材质、尺寸以及在模具中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注塑机是实现塑胶件成型的核心设备,操作中需严格遵循安全规范,注意危险区如进料区、射嘴区、模具区等,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的伤害。同时,注塑机的维护和使用要求高,设计时需考虑安全性,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的人身伤害。
在生产过程中,塑胶件的注射工序相对简单,通常只需一副模具即可完成。此步骤需要对模具设计有深入理解,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为了深入学习和实践注塑模具设计,推荐有兴趣的同学加微信:HTJYCreo,获取相关软件和视频教程,进行更系统和深入的学习。
⑵ 注塑成型及其工作的详细过程
注塑成型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又称注射成型。
详细过程:
首先是合模过程:合模油缸中的压力油推动锁模机构动作,动模板移动使模具闭合。
第二步注射装置:射料过程模具以锁模力锁紧后,注射装置进工况使喷嘴和模具贴合。
第三步保压过程:熔料在充填模腔过程中直至充填满后,要求螺杆仍对熔料保持一定的压力,以防止模具中的熔料回流。
第四步冷却和预塑过程:一旦浇口封死后,取消保压过程,制品在模具内自然冷却定型;同时,德库玛注塑机驱动预塑油马达使螺杆转动,将来自料斗的粒状塑料向前输送,进行塑化。
第五步注射装置 退、开模及塑料制品顶出过程:预塑计量及防延过程结束后,为了使喷嘴不致于因长时间和冷模接触而形成冷料等,通常需要将喷嘴撤离模具,即进入注射装置退工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