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医务人员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第一条 为加强卫生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制定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规范”)。
第二条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德规范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第三条 医德规范如下:
(一)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三)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四)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五)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六)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七)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第四条 为使本规范切实得到贯彻落实,必须坚持进行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认真进行医德考核与评价。
第五条 各医疗单位都必须把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单位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第六条 医德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长期坚持不懈。要实行医院新成员的上岗前教育,使之形成制度。未经上岗前培训不得上岗。
第七条 各医疗单位都应建立医德考核与评价制度,制定医德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定期或者随时进行考核,并建立医德考核档案。
第八条 医德考核与评价方法可分为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特别要注重社会评价,经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九条 对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要作为应聘、提薪、晋升以及评选先进工作者的首要条件。
第十条
实行奖优罚劣。对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医德高尚的个人,应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不认真遵守医德规范者,应进行批评教育。对于严重违反医德规范,经教育不改者,应分别情况给予处分。
第十一条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院、诊所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科室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也要参照本规范的精神执行。
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和各医疗单位可遵照本规范精神和要求,制定医德规范实施细则及具体办法。
第十三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Ⅱ 医德的评价方式依据
1.三种评价方式
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
2.三种方式的关系
(1)相互区别: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是社会评价方式,是一种客观评价力量;内心信念是一种自我评价方式,是一种主观评价力量。
(2)相互联系:三种评价方式相辅相成、相互补充,起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评判、裁决作用;同时,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医务人员内心信念的评价离不开医学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对个体而言,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的评价作用的发挥也必须通过医务人员的内心信念来实现。 (一)医德评价的标准
1.医德评价标准的概念
医德评价标准是衡量医德行为善恶的尺度。它是道德的善恶评价标准在医疗卫生保健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化。
2.医德评价的主要标准
(1)有利:具体看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有利于病人疾病的缓解、治愈和病人康复,是否有利于社会人群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宏章科学的发展。体现了有利则为善,反之则为恶。
(2)自主:具体看医务人员是否尊重病人的自主权。体现了自主则为善,反之则为恶。
(3)公正:具体看医务人员是否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医疗卫生资源,是否能在医疗卫生保健实践中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病人等。体现了公正则为善,反之则为恶。
(4)互助:具体看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保健实践和宏章科研活动中是否做到了互相支持、协作和帮助,以保证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促进宏章科学的发展。体现了互助则为善,反之则为恶。
(二)医德评价的依据
1.医德评价依据的概念
在评价医德行为和活动时,用客观标准衡量什么以定善恶,即究竟是看主观动机或是看客观效果,是看主观目的或是看客观手段,还是综合起来辩证地衡量它们,这里的“什么”就是医德评价的依据。
2.医德行为和活动中两对主要矛盾
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主观目的与客观手段。
3.科学的医德评价依据观
医德评价应坚持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论,防止片面的动机论或效果论、目的论或手段论。
Ⅲ 医院绩效考核方案的医德考评工作
一、确定对医疗纠纷的医德考评扣分问题
(一)对2009年度结案的医疗纠纷进行确认
(二)细化医德考评扣分标准
(三)对医疗纠纷的绩效考核问题
二、进一步明确医德考评加、扣分问题
(一)突发事件医疗抢救的加分界定
(二)表彰加分的界定
三、确定出勤率的年度考核问题
(一)病假
(二)事假
(三)全年病、事假累计或超过180天的,不参加年度考核。
四、补增医德考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考评方法
第三章 月度考评
第四章 年度考评
第五章 申诉及其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篇 实施细则
第七章 具体实施办法和考评评分表设计
一、高层管理人员
二、部门负责人
三、部门副职、基层管理人员
四、一般员工
第八章 部门考评
第九章 考评评分表填表说明
第十章 特别罢免条例
附件一: 员工态度考评指标评定表
附件二: 员工能力考评指标评定表
附件三: 周边绩效考评指标评定表
附件四: 管理绩效考评指标评定表
附件五:各部门周边绩效考核权重表
附件六:部门负责人周边绩效考评评分表(月度)
第三篇 附件
附件一: 员工态度考评指标评定表
附件二: 员工能力考评指标评定表
附件三: 周边绩效考评指标评定表
附件四: 管理绩效考评指标评定表
附件五:各部门周边绩效考核权重表
附件六:部门负责人周边绩效考评评分表(月度)
最新医院绩效考核方案
医院绩效管理
咨询方案
2012年版
******医院
二0一二年十月
第一章收入、成本核算...3
第一条收入项目核算3
第二条成本项目核算6
第二章质量考评...9
第一条专业质量(600分)9
(一)护理病区专业质量考评(600分)9
(二)临床医疗专业质量考评(600分).95
(三)非临床科室专业质量考评(600分).108
(四)门急诊专业质量考评(600分).110
(五)机关工作专业质量(600分).111
第二条党建质量考评(100分)120
第三条总务后勤行政质量(100分)121
第四条财经管理质量(100分)123
第五条共同部分质量(100)126
第三章附则...129
第一条特殊科室绩效奖励129
第二条分配比例表129
第三条临床科主要效率指标131
第四条综合质量评价指标133
(a)服务质量指标.133
(b)医疗质量指标.133
(c)医疗效率指标.134
(d)医疗效益指标.134
(e)辅助诊疗质量指标.134
(f)护理质量指标(护理部).134
(g)教学质量目标(医务处训练队).135
(h)年度训练质量目标(医务处综合计划办).135
(i)年度科研质量目标(医务处综合计划办、护理部).135
(j)服务质量目标.135
(k)机关管理质量目标.135
(l)安全保障目标(院务处).136
第五条三级科评价指标体系137
第六条科室固定资产维修院外服务报销申请139
Ⅳ 医学道德评价有哪些
主要分为三种:
(1)社会舆论:指一定社会群体或一定数量的群众,依据道德观念对人的行为和组织的活动施加精神影响的道德评价手段,是医德评价的主要方式。
社会舆论的特点:①认知范围具有一定的群众性;②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性;③传播的幅度具有广泛性。
社会舆论在医德评价中的作用:①通过社会舆论对医疗思想做出善恶判断,给予肯定、赞扬、否定、批评的评价,表明社会的倾向性的态度,促使医务人员按照医德原则规范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指导功能。②社会舆论可以把某一医德行为的善恶价值及时传达给当事人,使医务人员了解社会所要求的行业准则及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后果。在某种意义上发挥着“道德法庭”的“强制”作用。③社会舆论是外在的力量,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呼声,医务人员在舆论的赞扬、规劝或谴责下,坚持或改变自己的思想行为方向,具有疏导调整作用。
(2)传统习俗:即人们在漫长历史发展中逐步积累形成的行为规范倾向及价值评价。其特点为:①形成过程的悠久性;②支配人们行为的普遍性;③作为衡量人们行为标准的稳定性。
(3)内心信念:即医务人员发自内心的对医学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内心信念在行为前对医德行为有预测作用;在行为中对医德行为及后果有自我监控作用;在行为后对医德行为及后果有审视、评判和自我校正作用。它是对医德行为评价的内在力量。其特点为:①观念形成的理智性;②把握、校正行为的自尊性;③追崇所信赖的道德价值目标的自觉性。
Ⅳ 医德考评的考评方法包括司法考核吗
摘要 包括哦,亲
Ⅵ 医学道德评价是:
D 实际上B D 有所取舍,B 缺少根据 D缺少评价的对象 但是个人倾向于D 你自己也可以做出取舍
相关概念:
医德评价是指病人、社会其他成员以及医务人员依据一定的医德理论、规范,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和医疗卫生保健单位的活动之道德价值所做出的善恶评判。
依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医德评价可分为两种: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社会评价是指病人和社会其他成员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医疗卫生保健单位的活动的道德评价。自我评价是医务人员自身对其医疗卫生保健行为的道德评价。
Ⅶ 医德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医德评价的主要标准
1.有利 具体看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有利于病人疾病的缓解、治愈和病人康复,是否有利于社会人群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体现了有利则为善,反之则为恶。
2.自主 具体看医务人员是否尊重病人的自主权。体现了自主则为善,反之则为恶。
3.公正 具体看医务人员是否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医疗卫生资源,是否能在医疗卫生保健实践中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病人等。体现了公正则为善,反之则为恶。
4.互助 具体看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保健实践和医学科研活动中是否做到了互相支持、协作和帮助,以保证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体现了互助则为善,反之则为恶。
Ⅷ 什么是医德的基本原则及医德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医德的基本原则:是人道主义。
医德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1、它是医德体系的核心和统帅;
2、它是医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3、它是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
(8)医德考核及评价方法包括什么扩展阅读:
1、精神文明
医德是医疗卫生领域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医院管理中教育医务人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必须抓好的极为根本的一环。
医疗卫生工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标志,它包括医学科学的建设和医学伦理思想的建设两个方面,都是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
认为治病只靠业务技术而忽视医德作用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古今中外许多着名医家所以能博得广大病人和社会的欢迎,都是同他们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密切相联的。医务人员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医德和精神文明,并且把它看作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事实表明,树立良好的医德风尚,对于促进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优质服务,提高医疗质量,技术上精益求精,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2、培养人才
医德对于培养医学人才来说,也是重要因素。宋代的《省心录·论医》中指出:“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明代医生罗链着医书授给他的儿子,但有一天,他儿子喝醉了酒为人治病,罗链发怒说:“奈何以性命为戏?”就把他的医书烧掉了,没有再传给他的儿子。这说明古人在培养医学人才中对医德的注重。
高尚的医德情操是医务人员开发智力,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追求真理,发展科学的积极促进力量。它能激励医务人员为解除患者疾病而积极思考,刻苦钻研和忘我劳动,使医疗卫生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医德
Ⅸ 医务人员进行自我道德评价的方式
医德评价主要有人们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的评价方式。
1.信念的自我评价 指人们依照某种观念、原则和理想等形成的信念,对自己的医疗行为自觉作出医德上的自我肯定或否定。是医务人员进行医德选择的内在动机和医德品质构成的基本要素。它是医德评价的一种重要的内在方式。当医务人员真诚履行自己职责,竭尽全力医治好病人的疾病,就会对自己合乎医德要求的行为过程及结果感到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形成一种信心和力量并将在今后继续坚持这种行为。当自己在医疗实践中出现了某些差错,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或损失时,即使别人未察觉也会受到良心的责备,由此而感到内疚和羞愧,促使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和检讨,并在今后避免再发生类似不良行为。可见,作为一种道德的精神支柱——内心信念不轻易形成的,它是通过良心来发挥作用的,是以良心的自我谴责和良心的自我满足、自我安慰的形式进行医德评价活动的。信念在道德评价中起着自我完善的重要作用,是医务人员进行自我调整、自我约束的精神动力。
2 .社会舆论评价 舆论是指医德是非判断的多数人意见和态度,包括全社会和医学领域自身对医疗行为而作的善恶评价。社会舆论评价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强制力的特点,而且是应用最普遍的医德评价方式。自我评价只是医务人员内心的一种自觉激发和制约,而社会舆论评价则可以在行为者不论是自愿还是不自愿的情况下,迫使其改变自己的行为,抑恶从善。
健康的社会舆论和它所造成的道德气氛,使医德原则得以执行和巩固,激励和鼓舞医务人员在道德和事业上的进取心,同时也为每个充分履行道德责任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社会舆论赞赏什么,鄙弃什么,往往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趋向,促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
社会舆论评价的途径很多,如对出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聘请院外监督员等,以便使医务人员根据社会舆论和具体措施所表述的意见和态度,了解医疗行为应选择的标准,提高择善拒恶的能力,并且在社会舆论的赞扬、规劝或谴责下,坚持或改变自己的医疗行为方向。
3.传统习俗评价 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历史形成的一种稳定、惯常的行为趋向。传统习俗不仅是被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具有评价道德好坏、善恶的作用,而且实际上成为不同领域道德规范的补充,是社会纪律的一种形式。但是,由于其形成是以一定的历史条件为背景,故评价其作用时应该注意到积极和消极的重要性。在种种传统习俗中,只有那些涉及患者健康利益、体现医务职业道德价值观念的习俗,才是评价医德时应该考虑的。在实施中,对传统习俗应作具体分析,继承和发扬医德传统中的精华,舍弃糟粕,积极树立新的道德风尚,促进医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