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鉴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三种化学方法)
加石蕊试液,红色的是盐酸,蓝色的是氢氧化钠,紫色的是氯化钠。
如果可以多步检验,那么可以先用焰色反应区别盐酸与两个含钠离子的溶液,再加硫酸铜或者石蕊试液都可以区别两者。
其他方法类似。
‘贰’ 检测化学试剂常用手段,例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氨水,双氧水等
检测盐酸的常用方法:取出少量,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氯化银)析出,再加入少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检测硫酸的常用方法:取出少量,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钡或者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硫酸钡)析出,再加入少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注:检验氢离子用紫色石蕊试液,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检测氨水的常用方法:取出少量,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会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蓝(氨水具有弱碱性)
检测双氧水的常用方法:取出少量,在酒精灯下加热,试剂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阶级试剂瓶口,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有氧气产生)
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常用方法:取出少量,将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5分钟后,用Ph试纸,发现试纸无变化
‘叁’ 氢氧化钠分析方法
氢氧化钠,又称烧碱和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白色片状或颗粒,能溶于水生成碱性溶液,也能溶于甲醇及乙醇。氢氧化钠具有潮解性,会吸收空气里的水蒸气,也会吸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肆’ 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
NaOH放置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即NaOH变质是指NaOH中混有Na2CO3。
验证方法一: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搅拌溶解,再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现象即说明已变质,反之则没有变质。
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 == 2NaCl+H2O+CO2↑
验证方法二: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搅拌溶解,再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即说明已变质,反之则没有变质。
CaCl2+Na2CO3 == 2NaCl+CaCO3↓
以上这两种验证方法原理均是检测是否含碳酸根离子,利用产生气泡或产生沉淀来判定。
(4)氢氧化钠的化学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可加入盐酸检验是否变质。
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³。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式量39.997。
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
吸水性(潮解性):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潮解,故常用固体氢氧化钠做干燥剂。[6]但液态氢氧化钠没有吸水性。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溶于乙醇、甘油。
‘伍’ 氢氧化钠为什么会变质,以及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的方法,化学式
因为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和水,所以氢氧化钠会变质,变质后有Na2CO3杂质。原理 :2NaOH+CO2=Na2CO3+H2O
检验变质的方法:将变质的NaOH溶于水,再加入过量的盐酸,若有气体产生,就变质了。
原理: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陆’ 测定NaOH浓度的常用方法是
测定NaOH浓度的常用方法是酸碱滴定法。
步骤:
1.仪器的洗涤:
将滴定需用的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和锥形瓶均洗涤干净,并用蒸馏水洗2~3次。滴定管再用少量要盛的溶液润洗2~3次,备用。
2.滴定的操作
(1)向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盐酸,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且无气泡后,调整管内液面,使其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刻度,记录起始读数(为初读数)。
(2)按同样操作向碱式滴定管中注入待测NaOH溶液,记录起始读数。
(3)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待测NaOH于锥形瓶中,并加入少量适当的酸碱指示剂(例如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摇匀,溶液变红色。
(4)滴定:在锥形瓶下垫一白纸。左手操纵滴定管,逐滴放液。右手不断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余光观察滴液速度。
(5)确定滴定终点:当加入最后1滴盐酸时溶液由粉红色变无色(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出现粉红色并在半分钟内红色不褪)即达滴定终点。滴定后观测、记录滴定管液面的刻度读数(为终读数)。
(6)把锥形瓶里的溶液倒掉,用蒸馏水洗涤干净。按上述操作重复三次并做好记录。
(7)对数据进行处理。
‘柒’ 怎样测定氢氧化钠的浓度
测定氢氧化钠需在实验室借助专业设备测定。
方法:中和滴定法。
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氢氧化钠的浓度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氢氧化钠。
实验原理:利用酸碱指示剂在溶液pH值不同时显现不同颜色的特性,用酸调整试样溶液的pH至特定值时,通过消耗酸的量计算出试样中氢氧化钠的量与变质的量。
试剂:
1、水(新沸放冷);
2、硫酸滴定液(0.1mol/L);
3、酚酞指示液;
4、甲基橙指示液:取甲基橙0.1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仪器设备:酸式滴定管、分析天平、容量瓶、锥形瓶、铁架台、移液管。
供试品加新沸过的冷水适量使溶解后,放冷,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加酚酞指示液3滴。
用硫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红色消失,记录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加甲基橙指示液2滴,继续加硫酸滴定液(0.1mol/L)至显持续的橙红色。
根据两次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容积(mL),算出供试量中的碱含量(作为NaOH计算),根据加甲基橙指示液后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算出供试量中Na₂CO₃含量。
(7)氢氧化钠的化学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变质检验:
NaOH变质后会生成Na₂CO₃,
化学方程式:2NaOH + CO₂=Na₂CO₃+ H₂O。
1、样品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氢氧化钠变质。
原理:2HCl + Na₂CO₃=2NaCl + CO₂↑+ H₂O
空气中含少量CO₂,而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能与CO₂反应,生成Na₂CO₃和H₂O从而变质;
HCl中的H+能够与Na₂CO₃中的CO32-离子反应生成CO₂气体和H₂O,通过气泡产生这个现象来检验变质。
注:HCl会优先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H₂O。因为NaOH是强碱,而Na₂CO₃是水溶液显碱性。
2、样品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氢氧化钠变质。
原理:Na₂CO₃ + Ca(OH)₂= CaCO₃↓+ 2NaOH
3、样品中加氯化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氢氧化钠变质。
原理:Na₂CO₃ + BaCl₂=BaCO₃↓+ 2NaCl
4、检验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①加入过量BaCl₂或Ba(NO₃)2至完全沉淀,证明有Na₂CO₃产生,待沉淀完全静止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内,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变红,则证明有NaOH。
注:不滴加NH₄Cl,因为Na₂CO₃溶于水后呈碱性是因为会有OH¯根离子,NH₄+与OH¯跟结合也会有刺激性气味,无法区分是原有氢氧化钠导致还是碳酸钠导致。
②在NaOH中加入过量CaCl2:
1、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变质;
2、加入无色酚酞,若无色酚酞不变色,则说明完全变质。若无色酚酞变红,说明部分变质。
‘捌’ 铝材厂最简单的氢氧化钠分析方法
铝材厂最简单的氢氧化钠分析方法
铝是活泼金属,在干燥空气中铝的表面立即形成厚约50埃(1埃=0.1纳米)的致密氧化膜,使铝不会进一步氧化并能耐水;但铝的粉末与空气混合则极易燃烧;熔融的铝能与水猛烈相应的金属;铝是两性的,极易溶于强碱,也能溶于稀酸。这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Al2O3)。一开始是Al2O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不产生气体。
‘玖’ 氢氧化钠的检验方法
用紫色石蕊试剂~~~溶液会变蓝~~因为紫色石蕊遇碱会变蓝~~
或者你也可以用什么氯化镁这种盐~~这样生成氢氧化镁的白色沉淀~现象就是生成白色沉淀~
或者你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溶液蘸到pH试纸上,根据试纸颜色确定是NaOH(这种方法并不好,我推荐你用前2种,最好的是第一种,如果题目要你2种就这样写哦!~)
或者你还可以用氯化铜~~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就是这样!!~基本上就这样了~初中就学过这点~我刚初三毕业我会不知道吗!~~~而且初中很少提及离子的概念~只是点到过~没有深入学过~所以不可能要你用什么离子的概念来检验~
‘拾’ 用三种方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写上化学方程式,越具体越好!答得好的加悬赏!+50
若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则含有Na2CO3
方法一,加盐酸,有气体产生,则已经变质
Na2CO3+2HCl===2NaCl+H2O+CO2气体
方法二加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已经变质
Na2CO3+Ba(OH)2===BaCO3沉淀+2NaOH
方法三加氯化钙,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已经变质
Na2CO3+CaCl2===CaCO3沉淀+2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