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形神拳的动作名称
预备势
1.并步抱拳礼 2.左右侧冲拳 3.开步推掌翻掌抱拳
4.震脚砸拳 5.蹬脚冲拳 6.马步左右冲拳
7.震脚砸拳 8.蹬脚冲拳 9.马步右左冲拳
10.插步摆掌 11.勾手推掌 12.弹踢推掌
13.弓步冲拳 14.抡臂砸拳 15.弓步冲拳
16.震脚弓步双推掌 17.抡臂砸拳 18.弓步顶肘
19.歇步冲拳 20.提膝穿掌 21.仆步穿掌
22.虚步挑掌 23.震脚提膝上冲拳 24.弓步架拳
25.蹬腿架拳 26.转身提膝双挑掌 27.提膝穿掌
28.仆步穿掌 29.仆步抡拍 30.弓步架拳
收势 预备势
提肘抱拳和转头要快速、协调。做到头正、颈直、颏收、挺胸、立腰、收腹。精神饱满、眼视左前方。
1.并步抱拳礼
撤步转身与两臂左右分开要一致;收步与抱拳要一致。抱拳礼动作刚柔相济。眼看前方。拳礼的动作规格为:双脚并步站立,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高于胸齐,掌拳与胸间距为20——30厘米。整个动作强调用力均匀,精神饱满。
2.左右冲拳
侧上步并步与冲拳动作要同时完成,左右冲拳时拳从腰间冲出,另一拳收抱腰间。做到挺胸、立腰、步稳、眼随手动。
3.开步推掌翻掌抱拳
向前推掌时要头正、颈直、挺胸、立腰、敛臀,眼看两掌。翻掌收抱动作快速有力,收左脚并步抱拳与转头要同时完成。
4.震脚砸拳
提膝与向上拧臂、震脚于砸拳要协调一致。砸拳时不可低头弓腰。
5.蹬腿冲拳
冲拳时要拧腰、顺肩,上体正直。
6.马步左右冲拳
马步左右冲拳要步稳、身正、冲拳快速有力。
7.震脚砸拳
同第4动
8.蹬腿冲拳
同第5动
9.马步右左冲拳
同第6动
10.插步摆掌
插步与双摆掌要同时完成。眼法由随视而定视。
11.勾手推掌
强调右后转体时要两掌收于腰间,然后再做勾手推掌动作。转身要圆滑,勾手推掌与弓步要协调一致,快速有力。
12.弹踢推掌
弹腿与推掌要同时完成
13.弓步冲拳
落步成弓步与冲拳同时完成。
14.抡臂砸拳
转体抡臂绕环要协调、砸拳与震脚要同时。
15.弓步冲拳
左弓步转换成右弓步时左脚要内扣、右脚要外展。随转体左右冲拳要快速有力,眼随手动。
16.震脚弓步双推掌
转身震脚与两臂交叉上举绕至腰间动作、落步与双推掌动作要协调一致。震脚震塌有力,转身震脚与两臂交叉上举绕至腰间动作要有瞬间停顿,在落步推掌,以突出动作的节奏。
17.抡臂拍脚
抡臂要走立圆,踢摆时脚面绷直,快速有力,击拍响亮。
18.弓步顶肘
顶肘动作刚劲有力,强调攻防内涵,用肘尖用力撞击。腰身要协调配合。
19.歇步冲拳
撤步与盖掌、歇步与冲拳要协调连贯。
20.提膝穿掌
强调提膝要过腰,右掌在左掌背上穿出,提膝与穿掌要同时完成。
21.仆步穿掌
仆步拧腰、转头与穿掌动作要协调一致。仆步右腿要全蹲、立腰。
22.虚步挑掌
虚步时支撑腿要蹲下,重心落在后腿上,前脚掌虚点地面。挑掌要翘腕立掌上挑,力达四指。
23.震脚提膝上冲拳
提膝、上冲拳与转头要同时完成。上冲拳时注意上臂要贴近耳。定势动作要挺拔、稳定、精神贯注。
24.弓步架拳
转身落步要轻、稳,弓步与架拳、冲拳要同时完成。
25.蹬腿架拳
压肘要有力、与蹬揣同时完成。右腿后落成弓步与架拳同时完成。
26.转身提膝双挑掌
提膝时重心要稳,挑掌时肩腕放松。转身摆掌走立圆与提膝同时完成。挑掌抖腕要先柔后刚,并要手眼相随。支撑腿五趾抓地。
27.提膝穿掌
落左脚和左掌盖压右抱拳、提膝与穿掌要同时完成。支撑腿与右臂要充分伸直。
28.仆步穿掌
仆步甩头、拧腰、穿掌要同时完成,眼随手动。强调身法、眼法与动作协调配合。
29.仆步抡拍
抡臂时松肩,以腰带臂走立圆,快速有力。上抡臂要贴耳,下抡臂要贴近腿,眼看拍地方向。
30.弓步架栽拳
弓步架栽拳动作要身法要自然,架、栽拳与转头要同时完成。
31.收势
上步和分掌、并步与抱拳要协调配合,眼随手动。还原姿势要做到两臂下垂贴靠大腿外侧的同时转头,目视前方。 1.形神拳套路的特点
形神拳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体现武术的基础动作。以基本功为例,如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腿法等,都是从武术的基础动作和技击的角度编排的。再以手型为例,如套路中的震右脚砸右拳,马步右左冲拳,震左脚砸左拳,马步左右冲拳,抡臂砸拳等,体现了“一拳多用”等技击方法。要完成这些动作不仅要求发力完整,步法灵活,而且手、腿、身、法、步,精、神、气均要协调配合。对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机能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套路结构简短,动作精练,动作的起伏转折、快慢停顿过渡衔接自然,有利于教师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领会。全套动作除起势、收势外,共分4段11个基本组合动作。全套动作层次分明,相互联系,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有利于学生掌握。
2.形神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1)重点:
套路中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自然。动作幅度、节奏的把握与处理,攻防含义的理解与眼神的到位。配音乐练习时的感受与武术精、气、神的体现。
(2)难点:
开步前推双掌,翻掌抱拳;震脚砸拳,马步冲拳;抡臂拍脚,弓步顶肘;仆步轮拍等动作有较大的难度,也是教学、练习中的难点。
3.形神拳套路中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动作易犯错误指导纠正方法
动作 震脚砸拳、马步冲拳。
易犯错误 震脚砸拳动作不连贯;蹬腿冲拳重心不稳,力点不明显;马步左右冲拳动作不规范。
指导纠正方法:强调提膝拧臂的同时震脚砸拳,反复体会动作的协调用力,连贯完整;蹬腿时支撑腿稍屈膝,发力点在足跟;马步要做到顶平、肩平、两大腿平、挺胸、塌腰、脚跟外蹬。
动作 震脚左弓步双推掌,抡臂拍脚,弓步顶肘。
易犯错误 震脚转身弓步双推掌动作不连贯、完整;抡臂不协调,拍脚拨跟,送髋,击拍不响;顶肘时动作不协调,用不上力。
指导纠正方法: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抡臂肩放松,手臂走立圆;击拍时头上顶,直腰,正髋;踢腿要高,脚面绷平;顶肘要以腰带动上体,用肘尖撞击,腰、肩、上体要同时用力。
动作 仆步抡拍,弓步架栽拳。
易犯错误 仆步抡拍动作不协调、到位,栽拳动作无力。
指导纠正方法:强调抡臂要上贴近耳,下贴近腿,走立圆;拍地要在仆步腿足面上或脚前面,用掌心拍响;架栽拳动作身法要自然,左栽右架要有力,架栽与转头同时完成。
B. 云南武术高考扑步轮拍是左右各拍打地面为一次吗
不是。
要求与要点:1、向上抡臂时要贴近耳,向下抡臂时要贴近腿。2、右仆步抡拍时,眼随右手,左仆步抡拍时,眼随左手。3、两脚开立,比肩略宽,双手侧平举,成左弓步,同时右向前下方伸出,左张心朝里,插于右肘关节处,上动不停,成右弓步。
C. 武术中 左右轮流 的动作是什么
仆步抡拍,长拳的经典动作,长拳套路中经常出现,也是练习肩关节灵活性的重要动作。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向前下方伸出,左掌心朝里,插于右肘关节处(图);
正面做完后再把相反的动作重复做一次就是正反仆步抡拍了。
D. 武术的基本招式
武术长拳的基本招式冲拳、仆步抡拍、五种基本步法。
冲拳:开步站立,拳心向上,两拳抱于腰间。右拳从腰间向前猛力冲出,转腰,顺肩,右拳向前内旋冲出,力达拳面。
E. 武术中扑步轮拍又称乌龙盘打后面是什么动作啊
是 仆步抡拍 ,这是方便的图解网址 http://course.shufe.e.cn/course/tiyu/WUSHU/jbg1.htm
肩臂练习
肩部练习作用:主要增进肩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发展臂部力量,提高上肢运动的敏捷、松长、转环等能力,为学习和掌握各种拳、掌等手法提供必要的专项素质。
压肩
要求与要点:两臂、两腿要伸直,振幅应逐渐加大,压点集中于肩部。增加助力时应由小到大。
单、双臂绕环
单臂绕环
双臂绕环
要求与要点:臂伸直,肩放松,画立圆,逐渐加速。
仆步抡拍
要求与要点:向上抡臂时要贴近耳,向下抡臂时要贴近腿。右仆步抡拍时,眼随右手;左仆步抡拍时,眼随左手。
F. 武术步型动作要领
武术五大基本步型一:马步的姿势 两腿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离三个脚掌的长度,然后下蹲,脚尖平行向前,勿外撇。两膝向外撑,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平行。同时胯向前内收,臀部勿突出。这样能使裆成圆弧形,俗称圆裆。含胸拔背,勿挺胸,胸要平,背要圆。两手可环抱胸前,如抱球状。虚灵顶劲,头往上顶,头顶如被一根线悬住。 这就是马步的基本要求。初时不易站久,能站5分钟已属不错,但贵在坚持,能站半小时已算有所成就了。 武术五大基本步型二:弓步的姿势 一腿向前方迈出一大步,约为脚长的四至五倍,同时膝关节弯曲,大腿近于水平膝盖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两脚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左腿在前为左弓步,右腿在前为右弓步。 要求:前腿弓,后腿蹬;挺胸、塌腰、沉髋;两脚左右相距约一脚。 武术五大基本步型三:仆步的姿势 两脚左右开立,右腿屈膝全蹲,脚尖和膝关节外展,臀部接近右脚跟;左腿挺直平仆,脚尖里扣,两脚全脚着地,两手腰间抱拳。目视左方。仆左腿为左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 要领:挺胸塌腰,平仆腿一侧沉髋。 武术五大基本步型四:歇步的姿势 两腿交叉靠拢,全蹲,左脚在前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右脚在后,前脚掌着地,右膝顶出并贴紧左小腿外侧,臀部坐于右脚接近脚跟处,两手腰间抱拳。目视前方或左方。左脚在前为左歇步;右脚在前为右歇步。 要领:挺胸塌腰,两腿贴紧,腰向前腿拧转。 武术五大基本步型五:虚步的姿势 虚步,是武术中五大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之一。 两脚平行开立,宽约脚长的三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重心于两腿之间。 两手握拳于腰侧或平伸。挺胸,塌腰,脚跟外蹬,膝不过脚尖。 虚步要求前腿虚,后腿实,虚实分明。 要把身体的主要力量放在支撑腿上,虚步占三分
G. 武术长拳教学中示范动作步骤怎样
技术要领
长拳在技术上有八点要求:①姿势。头正,颈直,沉肩,挺胸,直腰,敛
长拳臀,上肢舒展、挺拔,下肢稳定、匀称。②动作。在做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时,起止点、路线、力点都要清晰。③身法。要把躯干活动和吞、吐、闪、展、冲、撞、挤、靠等攻防变化紧密结合起来。④眼法。要做到手眼相随,手到眼到,通过眼神把一招一式的内在意识充分表达出来。⑤精神。要全神贯注,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概。⑥劲力。要有刚有柔,要刚而不僵,柔而不松,刚柔相济,发劲时有爆发力;要以意识支配动作发力,并以气息配合,做到内外合一。⑦呼吸。讲究提、托、聚、沉四法。跳跃时用提法,静止性动作用托法,刚劲性动作用聚法,由高到低的动作用沉法。⑧节奏性。在演练中,快与慢、动与静、刚与柔、起与伏等多种矛盾的对比越鲜明,越突出,节奏性越强。长拳动作舒展,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对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弹性都有较高要求。同时,由于长拳动作大多是用大肌肉群来进行活动的,要求肌肉活动量大而且迅速,需氧量较大,因此对提高心肺功能也有良好作用。
初级长拳第三路的动作名称
预备势
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于身体两侧,五指并拢贴靠腿侧,眼向前平视。
套路大致如下:
1.虚步亮掌
2.并步对拳
3.弓步冲拳
4.弹腿冲拳
5.马步冲拳
6.弓步冲拳
7.弹腿冲拳
8.大跃步前穿
9.弓步击掌
10.马步架掌
11.虚步栽拳
12.提膝穿掌
13.仆步穿掌
14.虚步挑掌
15.马步击掌
16.叉步双摆掌
17.弓步击掌
18.转身踢腿马步盘肘
19.歇步抡砸拳
20.仆步亮掌
21.弓步劈拳
22.换跳步弓步冲拳
23.马步冲拳
24.弓步下冲拳
25.叉步亮掌侧踹腿
26.虚步挑拳
27.弓步顶肘
28.转身左拍脚
29.右拍脚
30.腾空飞脚
31.歇步下冲拳
32.仆步抡劈拳
33.提膝挑掌
34.提膝劈掌,弓步冲拳
35.结束动作:虚步亮掌
36.并步对拳
还原,两臂自然下垂,目视正前方。
http://ke..com/view/126808.htm#4
H. 武术套路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和顺序是什么
基层武术课安排是阶段性,很难使学生达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所以要合理安排武术动作来进行课堂教学。首先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其次要充分利用课堂的准备部分。第三,在武术教学时,要根据武术的特点进行归类记忆有助于学生掌握武术套路。第四,在武术教学时,要选择适合于武术教学特点的教法:(1)对初学者采用分解教学法。(2)在授课时,口令与运动相结合。(3)练习和呐喊相结合。(4)新授课时,学生的站位和练习方向要固定。(5)灵活多样的教法。
对初学者来说,首先应知道什么是勾、掌、拳及弓步、马步等,先学会手形变换、步型和手法变换等基本功,然后才能顺利学习套路。例如,初级长拳的教学,其动作表面看似简单,但实质上该套路具备了长拳的穿、蹦、跳、跃、方向变化等运动特点。所以必须先教武术基本功以及相关的组合动作练习。然后教学生五步拳。因为五步拳包括了武术的主要步型和手法、动作少而简单、方向变化少,初学者易掌握,也有利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进行初级长拳的完整教学。只有对基本功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练习,才能清理在套路练习中的“绊脚石”,学生也会轻而易举地掌握长拳等武术套路。
要合理安排好武术课的准备部分,改单一的徒手操为武术操,同时做一些武术基本功的练习,如:弹腿冲拳、弓步冲拳、马步冲拳的转换、双臂绕环、仆步轮拍、正、侧压腿等。这样做会使准备活动和基本练习衔接得紧密而充分,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具备良好的武术基本功,便于今后进一步学好套路。
武术套路功防特点体现在一招一式中,因此在讲解时可以进行模拟示范,这样使学生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增强了记忆。为使动作教学简单化,应首先帮学生找出套路动作的规律所在。例如套路起势与收势方向应一致且位置相同,一般练初级拳时,拳在腰间、拳心向上,冲拳时拳心向下等。
在套路教学中为了巩固所学套路,在复习课上,教师应采用启发和提问式来提高学生对套路的理解记忆。如在初级拳的教学中,不防这样提问:本套路中冲拳动作有哪些?推掌动作有哪些?亮掌动作有哪些等等。通过这样归类提问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套路,使表面看来无规律可循的套路变成有序可循,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选择适合于武术教学特点的教法
(1)对初学者采用分解教学法 在武术课堂教学中,一般先采用分解教学,如学初步拳时,先一招一式学会,再串联在一起,使每个运动衔接起来,最后达到“形神兼备”。在学套路前可先学会基本功,如在学长拳时,可先练一练跳跃练习,再学大跃步前穿、击步腾空飞脚等时就容易多了。
(2)在授课时,口令与运动相结合 使学生既能掌握动作节凑,又能记住动作和名称。例如弓步冲拳、弹腿冲拳……。在复习时,教师可只喊口令,让学生边练习边说出动作名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动作。
(3)练习和呐喊相结合 在练习初拳过程中,学生可大声齐喊“哈”或“嘿”等。一是能齐;二是能增添力量和气势,达到以气推动,以声助势的效果。
(4)新授课时,学生的站位和练习方向要固定 否则容易使学生动作路线产生错误,示范面最好是背面示范,这样容易使学生看清方向、路线,以免产生站位和方向错误。
(5)灵活多样的教法 武术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有它自身的规律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只要抓住其固有的特点,因势利教,就不难完成教学任务,如针对它结构上的特点,就可以把有难度的单个动作分散来教,实施“各个击破”的战术,还可以把武术动作的名称,术语大大形象丰富,如“望月平衡”;有的直接反应了动作结构和方法,如“跃步冲拳”,教师就可以“开门见山”直接讲述动作的要领,再结合生动的比喻和恰当的夸张,教学气氛就更活跃了。
I. 武术操有几节,分别是什么
武术操(形神拳的变型)
说明:这套操是在形神拳的基础上改编的课程第一部分的内容。由武术的基本动作组成,通过六个课时左右的教学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动作,如果用4×8拍进行练习,时间为六分三十秒左右,心率在每分钟150次左右,其动作左右对称,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协调能力效果很好,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武术套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作为早操和课间操的练习内容之一,很有气势。注:(有音乐口令的伴奏光盘及录像资料,第二部分为套路的学习与改编及散手练习等内容二部分共十八学时一个学分。)限于本人的水平,在编排时肯定有不尽合理之处,恳请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第一节:手型变换(4×8拍)
预备姿势:两脚并拢,身体直立,眼向前平视,挺胸收腹,两手抱拳屈肘收于腰际,拳心向上,两肩后张,肘关节夹紧。以下各节,预备姿势均相同。
口令及动作名称:第一个八拍,1、并步双冲拳。2、并步亮掌。3、并步平钩。4还原。5~8同1~4。第二个八拍,2、左高虚步亮掌。2、还原。3、右高虚步亮掌。4、还原。5、左弓步架右掌冲左拳。6、还原。7、右弓步架左掌冲右拳。8、还原。
动作方法:
第一个八拍为:
1、两拳从腰间同时向前平冲,高与肩平,两臂与肩同宽,拳心向下。
2、两拳变掌向下经体侧向上至头上成上举,两臂与肩同宽,掌心向上,成双手亮掌式。
3、两掌由头上向两侧下落至侧平举,同时两掌变钩,钩尖下垂。
4、还原成预备势。(5~8同1~4)。
第二个八拍动作为:1、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点地,右腿直立,同时两手从腰间向两侧摆,左手至侧平举时成立掌,掌心向左。右手摆至头上撑掌,掌心向上,目视左立掌中指。2、收左脚还原成预备势。3、4同1、2唯方向相反。5、左脚向左横跨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手从腰间向左冲拳,拳心向下。右拳经右体侧向上举至头上变掌,使掌心向,成亮掌。6、收左脚还原成预备势。7、8同5、6,唯方向相反。第三、四个八拍同一、二八拍。
第二节:弹踢冲拳(4×8拍)
预备姿势:同前。
口令及动作名称:第一个八拍,1、搂手左弓步冲右拳。2、右弹踢冲左拳3、马步架冲拳。4、还原。5、搂手右弓步冲左拳。6、左弹踢冲左拳7、马步架冲拳。8、还原。第二个八拍,2、搂手右弓步冲左拳。2、左弹踢冲左拳3、马步架冲拳。4、还原。5、搂手左弓步冲右拳。6、右弹踢冲左拳7、马步架冲拳。8、还原。
动作方法:
第一个八拍动作为:1、搂左手出左脚成左弓步同时右拳从腰间向左冲右拳,拳心向下。2、左腿支撑,膝盖微屈,右脚向前弹踢,同时左拳向前冲出,高与肩平,拳心向下。3、右脚向右落步成马步(与开始方向成180度),同时左拳变掌经右前向上架掌,指尖向右,掌心向上。右拳从腰间向右冲出,高与肩平,拳心向下。4、还原成预备势。5~8同1~4唯方向相反。第二个八拍的1~4同第一个八拍的5~8,第二个八拍的5~8同第一个八拍的1~4。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
第三节:砸拳侧踹(4×8拍)
预备姿势:同前。
口令及动作名称:第一个八拍,1、震右脚砸右拳。2、左蹬踢右冲拳。3、马步左冲拳。4、马步右冲拳。5、震左脚砸左拳。6、右蹬踢左冲拳。7、马步右冲拳。8、马步左冲拳。第二个八拍,2、震右脚砸右拳。2、架掌钩手左侧踹。3、左弓步掼拳4、还原。5、震左脚砸左拳。6、架掌钩手右侧踹。7、右弓步掼拳8、还原。
动作方法:
第一个八拍 1、提右脚,使右腿屈膝于身前,右手握拳外拧于头上;右脚向左脚内侧震踏,两腿屈膝半蹲;同时右拳向下以拳背在体前砸击左掌心,目视右拳。2、右腿不动,左腿蹬出,力达脚跟,高与髋平;同时右拳从腰间冲出,高与肩平,拳心向下。3、左脚下落成马步,同时左拳从腰间冲出,拳心向下,高与肩平,右拳同时收于腰间。4、右拳从腰间冲出,高与肩平,拳心向下,左拳收于腰间。5~8同1~4,唯方向相反。
第二个八拍的1同第一个八拍的1。2、右腿不动,左脚向左侧侧踹,高与髋平,身体微向右侧倾,右手从腰间经左侧胸前向头上外拧架掌,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左手从腰间向后直臂后撩成钩手,钩尖向上。3、左脚向左落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变拳直接从头上向左掼出,以拳背击左掌心;左钩变掌外旋后,向左迎右拳。4、收左腿还原成预备势。5~8同1~4,唯方向相反。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
第四节:弓步顶肘(4×8拍)
预备姿势:同前。
口令及动作名称:第一个八拍,1、(右)震脚(左)弓步双推掌。2、抡臂拍(右)脚。3、(右)弓步顶肘。4、还原。5、(左)震脚(右)弓步双推掌。6、抡臂拍(左)脚。7、(左)弓步顶肘。8、还原。第二个八拍,2、(左)震脚(右)弓步双推掌。2、抡臂拍(左)脚。3、(左)弓步顶肘。4、还原。5、(右)震脚(左)弓步双推掌。6、抡臂拍(右)脚。7、(右)弓步顶肘。8、还原。以下相同。
动作方法:
第一个八拍,1、右脚提起在原地下跺震脚,左脚收至右脚侧屈膝提起,同时两拳变掌从腰间前伸体前交叉,经头上画弧分开再收至腰间侧;左脚下向左前上一步成左弓步,双手从腰间向前推掌,掌心向前,指尖向上,目视前方。2、左手不动,右手向上向后经下往上以手背击拍左手心,上支不停,右脚下向上踢起,脚面绷平,右手击拍右脚面。3、右腿向右落成右弓步,右臂顺势屈肘,握拳于胸前,同时左手屈肘,以左掌心附于右拳面上;随即以右肘尖为力点向右顶出,目视右前方。4、收左脚成预备势。5~8同1~4,唯方向相反,即左变右手,左弓步变右弓步,使左右对称。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唯先做5~8,然后1~4。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
第五节:转身摆掌(4×8)
预备姿势:同前。
口令及动作名称:第一个八拍,1、马步劈拳。2、(右)插步(双)摆掌。3、(右)弓步钩手推(左)掌。4、(左)弹踢推(右)掌接马步横打(左)。5、(左)插步(双)摆掌。6、(左)弓步钩手推(右)掌。7、(右)弹踢推(左)掌接马步横打(右)。8、还原。以下相同。
动作方法: 第一个八拍,1、左脚向左横跨一步成马步,同时两拳从腰间前伸经体前交叉,向上由头上向下劈拳至侧平,拳心向前,拳眼向下。2、两拳变掌下摆至右侧,右腿成过渡横弓步;右腿向左脚后迈一大步成左腿弯曲,右腿伸直的后插步,同时两臂向右、向上经头前摆至左侧,与肩同高,左臂伸直立掌,右臂屈肘,右掌立于左肘内侧。3、上体转180度成右弓步,两手经腰间,右掌变钩随转体向后反臂成钩,钩尖向上,左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指尖向上。4、重心移至右腿,左腿绷脚尖向前弹踢,左掌变拳收于腰间,同时右钩变掌经腰间向前推出成弹踢推掌;左脚向前落步成马步,右手又掌变拳收于腰间,拳心向上;左拳从腰间向左横摆,高与肩平,拳心向下。5、身体重心向右腿成过渡横弓步,左腿向右脚后迈一大步成右腿弯曲,左腿伸直的后插步,同时左拳变掌经头上与右掌同时向右、向下、向左、向上经头前摆至右侧,与肩同高,右臂伸直立掌,左臂屈肘,左掌立于右肘内侧。6、7拍同3、4拍,唯方向相反,8、收左脚还原成预备势。第二、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
第六节:歇步盖打(4×8拍)
预备姿势:同前。
口令及动作名称:第一个八拍,1、左歇步盖打。2、左弓步前刺。3、右弓步架栽拳。4、还原。5、右歇步盖打。6、右弓步前刺。7、左弓步架栽拳。8、还原。以下相同。
动作方法:第一个八拍,1、左脚向右腿后插一步,同时右拳变掌经头上向左下盖掌,掌外沿向前,两腿下蹲成歇步,同时左拳从腰间经右掌上方向前冲出,拳心向下,右掌变拳收于腰间,目视左拳。2、右腿后撤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变掌从腰间经左手上面向前直刺,掌指向前,掌心向左。左拳变掌向回收,屈肘掌向下,平掌于右腋下。3、上体右转成右横弓步,同时右掌向下、向后、向上架拳于头部右上方;左掌向下、向左、向上、向右经脸前向下栽拳,左前臂内旋,拳面附着在右膝上方,眼随视右拳,转视左前方。4、收左脚还原成预备姿势。5~8同1~4,唯方向相反。第二、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
第七节:独立栽拳(4×8拍)
预备姿势:同前。
口令及动作名称:第一个八拍,1、前俯下压。2、(右)插步架冲(左)拳。3、(右)独立冲拳。4、还原。5、前俯下压。6、(左)插步架冲(右)拳。7、(左)独立栽拳。8、还原。以下相同。
动作方法:第一个八拍,1、左脚向左一步,与肩同宽;同时两手从腰间前伸五指交叉互握并翻掌向下掌心触地。2、上体抬起,两手变拳收于腰间,右脚向左脚后迈一步成右腿伸直的后插步,同时左拳从腰间向左冲出,拳心向下;右拳变掌向右、向上摆至头上成亮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左。3、右脚撤回,直腿独立支撑,左腿提膝在上身左前侧提起,脚背绷直,脚尖向下;两手收拳于腰间,上动不停,同时右拳从腰间向右前下栽击,拳心向前,拳眼斜向上;左拳向左向上至头屈肘架拳。4、收左脚,还原成预备势。5~8同1~4,唯方向相反。第二、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
第八节:仆步抡拍(4×8拍)
预备姿势:同前。
口令及动作名称:第一个八拍,1、(左)弓步插掌。2、(右)仆步抡拍。3、(右)弓步上冲拳。4、还原。5、(右)弓步插掌。6、(左)仆步抡拍。7、(左)弓步上冲拳。8、还原。以下相同。
动作方法:第一个八拍,1、右脚向右侧横跨一大步,左腿屈膝成左弓步,身体左转90度,同时右手从腰间向左前下伸出成插掌,掌心向内,掌指向下;左手经腹前向上屈肘于体前并在右胸前立掌。2、身体向右转体成右弓步,同时右臂由前向上,向后抡臂画弧至右上方,左掌下落至左下方,上动不停,上体右转,同时右臂直臂向下,向后抡臂画弧至后下方;左臂直臂向上,向前抡臂画弧至前上方。上动不停,继续向左转体成右仆步,同时右臂直臂向上,向下抡臂画弧至右腿内侧拍地;左臂向下,向左抡臂画弧停于左上方,与右臂开成一条线。3、身体上起成右弓步,同时右掌变拳,由下向上直臂冲出,拳心向内。左手向上经脸前下落屈肘立掌于右胸前。4、收右脚还原。5~8同1~4,唯方向相反。第二、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
第九节:跳跃运动(4×8拍)
预备姿势:同前。
口令及动作名称:第一个八拍,1、马步双冲拳。2、还原。3、马步双冲拳。4、还原。5、(左)弓步撑掌(前后弓步)6、还原。7、(右)弓步撑掌。8、还原。第二个八拍,2、马步双推掌。2、还原。3、马步双推掌。4、还原。5、(左)弓步架冲(左)拳(左右弓步)6、还原。7、(右)弓步架冲(右)拳。8、还原。
动作方法:第一个八拍,1、双脚跳起落成马步,同时两手从腰间向前冲拳,拳心向下,与肩同宽,高与肩平。即形成马步双冲拳势。2、还原成预备势。3、4同1、2。5、双脚同时跳起落成前后的左弓步,同时两拳变掌从腰间向两侧撑出,掌心向外,指尖向上,高与肩平。6、还原成预备势。7、8同5、6,唯落成右弓步。
第二个八拍为:1、2、3、4同1×8的1、2、3、4,唯向前双冲拳变向前双推掌。5、双脚跳起落成左右的左侧弓步,同时左拳从腰间向左冲出,拳心向下,高与肩平;右拳向右向上至头上成架拳势。6、还原成预备势。7、8同5、6,唯方向相反。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
第十节:整理运动(4×8拍)
第一个八拍动作为:原地踏步,摆臂自然,放松。第二个八拍动作为,1、2、3、4为原地踏步,同时两手从两侧向上经掌心向上的侧平举至掌心相对的上举,并吸气。5、6、7、8为原地踏步两手由上向下按,经腹前至两侧,同时呼气。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