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交际中语言艺术的研究方法

交际中语言艺术的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27 17:08:33

Ⅰ 大学生交往中的语言艺术

一、语言不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大学校园内有很多人际矛盾起于语言冲突,是因为彼此之间语言沟通中出现不当、或不礼貌、不文明而引起的。大家觉得是同学,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讽刺、嘲笑、甚至谩骂,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有的同学得到别人的帮助,吝啬说一声“谢谢!”,帮助者觉得很失落,怀疑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其实“谢谢”二字,不只是表明你对得到的帮助存有感激心理,更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感情润滑,使同学之间的关系通过语言增进交往的愉悦,表明了一种生活态度。宁波理工学院新闻学院副教授何镇飚到台湾去讲过课,他的感受是台湾学生很懂礼貌。他在台湾上课时,刚说完“各位同学早上好!”台下就会齐刷刷的回应“何老师早上好!”他说这样的回应在很多地方讲课都不曾遇到过。台湾的学生“请、谢谢、对不起”三句话常常挂在嘴边。要求同学帮忙做事,都带“请”字。

我们有不少学生自己不用请字,别人对他使用,他还会觉得生分了,同学之间太客气显得虚伪。有一次听一位学生当我面打电话,要对方做好几件事情,听听都挺麻烦,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个谢字。我很奇怪,后来知道他们正在谈恋爱。这也不对,即使真成了一家人要不要说谢谢呢?

台湾学者认为台湾学生讲礼貌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是积极生活教育的结果。对于人际交往的语言教育,不仅学校重视,家长也相当重视。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在一个家庭里,爸爸说:“小明,把筷子拿来。”孩子就会认真地纠正:“爸爸不乖,没说清。” 做爸爸的会很当回事,认真地再说一遍:“小明,请把筷子拿来。”

我2007年参加一个国际研讨会,接触到的台湾学者发言选择的语言都很客观,不是咄咄逼人,即使不认同你的看法,他提出不同观点,都会用一种很委婉的方式。我们的学者就不一样,复旦的一位教授为一点小事严厉斥责饭店的一位年轻女孩素质差。

我们的家庭注意力主要放在孩子的学习上,成绩上,对语言礼貌,不少家庭基本不是很在意。这方面需要在大学来补课,比从小培养显得难度大,一个已是个人的习惯,一个还要时时提醒自己,告诫自己,应该怎么说。

二、语言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

俗话说: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一句话可以气得人跳。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要遵循说话的基本要求:应该说的、禁止说的、可以说的。应该说的必须说:如文明礼貌用语等。禁止说的不能说:否定语、蔑视语(你懂什么?)、烦躁语、斗气语(我就这样,你能怎么的?)等。可以说的尽管说。在某种场合或情况下,说不应该说的烦躁语,发生恶性事件,最典型的如发生在我驻外莫桑比克使馆的唐健生事件。

案件发生在27年前,在这起案件中,我国9名外交人员惨死在枪口下,而兇手就是大使馆翻译唐健生。这起惨案发生后,中央有关领导立即指示外交部采取紧急措施,速派专机把兇手押回国内交公安部门依法处理。1982年8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预审处正式接手此案。事情的起因却很简单:1982年6月,唐健生陪同另外一位患了急病的翻译去莫桑比克医院看病,由于医生不在,唐健生很着急地想上司李某请示该怎么办。李某回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唐健生认为他态度不好,两人在电话中发生争吵。从医院回来后,唐健生找使馆领导评理,与李某又发生争执,并在盛怒之下打了李某两个耳光。这种行为受到了领导批评,并要求他做检查。做了检查后,使馆领导和一些同事认为检查不够深刻,结果他被要求先回国,再做处理。唐健生认为处理不公,就借了手枪,把在这件事情上对他有微词的同时全部枪杀。

我认为这件惨案固然与唐健生自制力差、心理素质存在问题有联系,但主要就起源于一句话。李某的回答如果得体,富有人情味,惨案是可以不发生的。

在大学发生的许多事情常常也是双方沟通语言的不得当,大学生也要讲究语言艺术。

三、语言要文明、讲究艺术

语言文明首先表现在称呼上,称呼反映出人们之间心理关系的密切程度。恰当得体的称呼,使人能获得一种心理满足,使对方感到亲切,交往便有了良好的心理气氛;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愤怒,使交往受阻或中断。所以,在交往过程中,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等具体情况及交往的场合、双方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个别大学生向陌生人询问问题没有称呼,有时是不知如何称呼对方,有时是习惯所致。在校园对年长的一般称呼老师较合适。其他称呼容易产生尴尬。称呼认识的老师应该带姓,如王老师、张老师。许多学生认识不认识都称老师,有的老师对我讲过对这种称呼的反感。学生之间较为随便,但在女生之间有的昵称很不雅,如个别寝室表示亲热的称呼“小贱人”。

称呼得体,沟通就能有效展开。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研究,语言信息的传播由三部分组成,其信息比例如下:措词占7%,语气占38%,态势占55%。其实,与人沟通专心聆听很重要,专心听才能听到讲话者的本意是什么,也是对讲话者的暗示性赞美。

在美国媒体使用词语是有禁忌的。诸如“残疾人”、“胖子”、“盲人”、“黑人”、“印第安人”一类的词语没人说,因为这些词语听起来是对别人的冒犯。称盲人是“弱视者”,胖子是“身体宽大者”,不能说穷人,只能说“财政弱势者”,不能说老人,只能说“在岁月顺序上排在前面的人”,对在垃圾车上工作的清洁工人也不能说清洁工,现在的名称是“卫生工程师”。我们没有如此多的禁忌,但用语的文明和规范却是必要的。大学生中不文明用语太多,基本的礼貌都没有了。

规定的10字文明用语 请、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在我们日常使用的频率并不高,特别是“请”字使用率最低。

有一位学者讲:“一个人的修养从他的语言中就能充分表现出来。”修养不仅是文化修养,也包括道德、胸襟、气度以及幽默感。台湾有一家特色餐馆很吸引人,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都比较高,说话幽默得体。一次梁实秋一家去用餐,享受了美味的菜品后,主食经多次催促还迟迟不上。梁实秋就问:“是不是水稻还没有收割?”,服务员回答:“还没有插秧呢!”大家哈哈一笑,问题幽默地被化解了。

当然有时幽默也要有分寸,现在所谓的一些流行艺术,在舞台上用调侃、骂人的方式娱乐大家,就是品位低俗,误导观众,因为它不符合人际沟通的基本规则。

Ⅱ 语言交际的艺术

语言交际的艺术

语言交际的艺术?语言交际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因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都少不了沟通,想要有好的沟通是要很注重语言的一些艺术的,下面我分享语言交际的艺术,一起来看下吧。

语言交际的艺术1

1、言语得体

言语既是交际心理现象,展现交际心理过程,就必须做到说话得体,恰如其分。任何夸大其词,或是不看对象,词不达意,都会影响交际心理的展现,妨碍相互间的交流。例如怎样称呼别人,这中间就大有文章。两人见面,第一个词便是称呼,它既是见面礼,也是进入交际大门的通行证。称呼得体,对方会感到亲切、愉悦;称呼不当,对方就会不快、愠怒。

交际中言语也要注意分寸,该说则说,不该说则一句都不说,说到的程度应视对象和交际目标而定。赞美对方,说他如何才华出众,聪明能干,这些恰恰是他的不足之处,对方的心理如何,便可想而知了。例如某人好不容易才发表了一篇作品,这时你表示祝贺,说他“吃苦”,“有毅力”,“有一种顽强精神”,这都可以,但如果以此便夸奖他“作家”,他就感到你这是嘲弄、讽刺他了。两人争论问题,对方从全局考虑,作出某种让步,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这时你诚意地称赞他说:“你的风格真高,实在难得!”这种赞美,往往适得其反。既是真诚地赞美别人,又何必加上一句“实在难得”呢!

2、言语真诚

其实言语得体也是出于真诚,话说得恰到好处,不含虚假成分,能说不真吗?然而真诚还有它另外一面,那就是避免过于客套,过分地粉饰雕琢,失去心理的纯真自然。绕弯过多,礼仪过分,反而给人“见外”的感觉,显得不够坦诚。

与人交际,谦逊礼让是完全必要的,然而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一味地“请”,“对不起”,未免有虚伪的嫌疑。比如说故人相聚,还过分客套,搞得别人难为情,这就很难说是真诚。这里缺少点什么呢?缺少直率和坦诚!许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直抒胸臆的言语艺术,是怎么样,就怎么说,还事物以真面目。直言不讳,是待人接物很重要的语言技巧。

3、言语委婉

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谈话的对象、目的和情境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说话有时要直率,有时则要委婉,要视对象而定。直时不直,委婉时不委婉,同样达不到交际效果。

当然,言语委婉并不容易做到,它需要有高度的语言修养。如运用什么语气,采用哪一种句式,运用什么言辞,以及“讳饰”、暗喻等,既要有高度的思想修养,也要有丰富的汉语知识。但用得好,批评的意见可以使对方听得舒服,同样的内容可以使对方乐意接受,而且在极大程度上,可以激起对方的兴趣和热情,其作用往往超过一般的直言快语。

语言交际的艺术2

办公室的语言艺术

一、不要跟在别人身后人云亦云,要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老板赏识那些有自己头脑和主见的职员。如果你经常只是别人说什么你也说什么的话,那么你在办公室里就很容易被忽视了,你在办公室里的地位也不会很高了。有自己的头脑,不管你在公司的职位如何,你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应该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办公室里有话好好说,切忌把与人交谈当成辩论比赛

在办公室里与人相处要友善,说话态度要和气,要让觉得有亲切感,即使是有了一定的级别,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与别人说话。说话时,更不能用手指着对方,这样会让人觉得没有礼貌,让人有受到侮辱的感觉。虽然有时候,大家的意见不能够统一,但是有意见可以保留,对于那些原则性并不很强的问题,有没有必要争得你死我活呢?的确,有些人的口才很好,如果你要发挥自己的辩才的话,可以用在与客户的`谈判上。如果一味好辩逞强,会让同事们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你不知不觉就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三、不要在办公室里当众炫耀自己,不要做骄傲的孔雀

如果自己的专业技术很过硬,如果你是办公室里的红人,如果老板老板非常赏识你,这些就能够成为你炫耀的资本了吗?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再有能耐,在职场生涯中也应该小心谨慎,强中自与强中手,倘若哪天来了个更加能干的员工,那你一定马上成为别人的笑料。倘若哪天老板额外给了你一笔奖金,你就更不能在办公室里炫耀了,别人在一边恭喜你的同时,一边也在嫉恨你呢!

四、办公室是工作的地方,不是互诉心事的场所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人特别爱侃,性子又特别的直,喜欢和别人倾吐苦水。虽然这样的交谈能够很快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你们之间很快变得友善、亲切起来,但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后发现,事实上只有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所以,当你的生活出现个人危机??如失恋、婚变之类,最好还是不要在办公室里随便找人倾诉;当你的工作出现危机??如工作上不顺利,对老板、同事有意见有看法

你更不应该在办公室里向人袒露胸襟。过分的直率和十三点差不多,任何一个成熟的白领都不会这样“直率”的。自己的生活或工作有了问题,应该尽量避免在工作的场所里议论,不妨找几个知心朋友下班以后再找个地方好好聊。

说话要分场合、要看“人头”、要有分寸,最关键的是要得体。不卑不亢的说话态度,优雅的肢体语言,活泼俏皮的幽默语言……这些都属于语言的艺术,当然,拥有一份自信更为重要,懂得语言的艺术,恰恰能够帮助你更加自信。娴熟地使用这些语言艺术,你的职场生涯会更成功!

Ⅲ 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艺术有哪些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和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准确的把握语言艺术,才能使人的交往得以顺利进行。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艺术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艺术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交往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形式,是人们之间的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所展开的社会关系的统一。交往活动是交往的动态表现,交往关系是交往的静态表现。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交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人们之间各式各样的交往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交往关系,才形成了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有机系统。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和工具。研究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艺术,对于提高人们的交往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在词源上“交往”表示分享、传播、交流、交换、交通、通讯、联络的意思。从现代意义上看,“人际交往”就是人们在实物、信息的异地传播、移动、转达。还包括资源、信息的分享、共享。马克思指出:为了不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马克思所指的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当前,我国有关“人际交往”的认识上,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以丁立群、王玉恒为代表的“关系说”。他们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第二种是以江丹林、刘奔为代表的“活动说”。他们认为:“所谓交往,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的个人、阶级、社会集团、国家之间互相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

概言之,交往就是人与人、阶级、社会集团、国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进行沟通的实践活动。人际交往主要是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进行沟通的实践活动。人们之间的语言交往是精神交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深化,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放眼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交往的过程史。交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行为方式。作为个体的人,在其行为行动中都以交往为前提。人的交往不仅是一项独立的动态的活动,而且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性关系。通过交往不仅确立了特定的社会关系,而且也会展开和延伸社会关系。马克思在关于人的本质是指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定义说明,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人是社会性的人,人生活在结构化、网络化、模式化的社会交往系统中;同时,人又是在交往中不断占有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获得离不开交往。正是在交往中,人与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地生活着,并通过交往获得了生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而形成人的生存方式,获得本质上的提升。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世界历史的形成促进了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世界交往建立起来,这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而且直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

德裔美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从“交往行为”出发,认为“交往行为”是主体之间通过符号相互协调的活动,遵循着一定的规范,以语言为主要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并把语言当做是一切社会行为中最根本的东西,赋予其本体论的地位。“使我们人类超出自然之外的只有一件东西---语言还认为,“那种导致特定的人类再生产生活的形式以及因此导致社会进化的初始状态的发展,首先发生在劳动和语言的结构中。劳动和语言比人和社会更古老”。

他们都十分肯定语言在一切交往活动中的媒介作用。同时,语言作为交往的媒介,也是社会交往的产物。“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归根到底,“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语言乃是由实践的需要,尤其是由物质生产的需要决定的。

系统论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系统又具有自身的结构,它是由更为基本的要素(或元素)构成的。从静态上看,交往一般由主体、客体、媒体、目的和结果等几个要素组成。交往的媒体是交往活动的中介手段,它包括语言符号、实物资料、交往工具及其操作的方式方法。语言符号是最平常最基本的交往媒介,任何人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它。人自从诞生以后,便自然而然地以它为工具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思想和情感,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一点亦在于此。尽管各个民族、部族由于地区分布的不同有进化快慢之别,文化发展也异彩纷呈,千姿百态,但在以语言符号作为交往活动的媒介这一点上则都是共同的。马语言虽有物质的“外壳”一一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等,但它的内容却具有意识性,表达着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语言既非物质,也非精神,它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活动和机能。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们开展各种交往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是人超越于动物界,克服种种生存困难和障碍的根本保证。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发生很大变化。交往的手段上,现代交往活动往往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具有信息化、网络化特征。交往主体上,既包含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同时也包含社会集团间、不同地域间、不同国家间、不同民族间、不同历史间的跨时空交往,呈现多元化特点。交往范围上,人类的交往不再局限于民族国家范围之内,形成了跨国性、国际性乃至全球性的关系网络。交往的内容上,集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往为一体,具有广泛性特点。这一系列交往,都离不开语言。在社会思想文化结构中,包含着语言符号、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三种基本要素。语言是其交往行为的最主要媒介。通过日常语言的有效手段,主体间的“交往行为”就可以达到以理解为指向和主体对共处的情境作出一致同意而进行的“交感式活动”。

人际交往中的语言技巧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际交往复杂性深化,人的社会关系向全面性发展。面对人际交往复杂性的深化,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充分发挥主体性,谨慎的选择和使用交往的媒介——语言,讲究交往中的语言艺术,从而使人的社会关系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1、要根据交往的方式和需要,采用恰当的语言方式

人际交往是指人们运用语言、非语言等方式与他人传递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思想、感情、需要的联系过程。人际交往有各种形式,在交往时,首先要根据交往的情景和需要采用恰当的语言方式。按交际的规模分,有个体间交际、个体与群体间的交际和群体间的交际。个体间交际是指两个人之间的交际。如师生、同学、朋友之间的交际。个体与群体间交际是指个人与某个群体之间的交际。如学生与家庭、班集体和社会的交际等。群体间的交际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群体之间的交际。如班级与班级之间、系与系(学院与学院)之间、校与校之间的交际。按交际媒介分,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语言交际是交往过程中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思想、情感和信息的沟通形式。口头语言沟通如会谈、讨论、演讲以及对话等。书面语言交际如书信、通知、E-mail、BBS等。非语言沟通是指人际沟通过程中人们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如眼光的接触、面部表情、手势、姿态等)和周围的环境因素(如交谈时的灯光、气温、地点、衣着、外貌等)等交流思想、情感与信息的沟通形式。

不同的交际方式,必须采取不同的语言交际方式。如个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短,容易倾听,说话要轻言细语,使交际显得亲切。在交际中,语言表达要简明、清晰,不要啰嗦、含糊;要通俗朴实,不要过于晦涩华丽;要因时因人而异,不要千篇一律;要生动富有感情,不要呆板冷漠等等。要学会倾听,耐心听取他人的表述。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只许自己滔滔不绝,而不给他人讲话的机会,或他人一讲就中间打断,表现出对对方的不尊重,这样不利于交际。当别人讲话时,即使自己很不愿意听,也要克制情绪,不要表现出不耐烦而让对方尴尬。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2、要始终注重尊重原则

人际交往是为了维护人际关系和情感联系需要而发生的。现代社会是追求人际平等交往的社会。要实现人际交往平等,使用语言要始终注重尊重原则。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称得上平等。尊重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自尊和尊他。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都具有自尊心,即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但是要被他人尊重,首先必须尊重他人。

当代德国着名哲学家、教育家史普兰格在其《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一书中谈到了尊重别人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我们应该可以感受得到,这个世界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而是还有别人,有许多其他的人存在。也许你我相遇是那么偶然,那么无关紧要,但是我们都要彼此把对方当做人来看待,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这种顾虑别人的心,也反过来帮助我们做到真正的自重。所以我们彼此之间都能体会到这种经过深思熟虑所产生的秩序。

3、要以积极的态度听取他人的表达

在人际交往中,尊重对方并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的表达当中,倾听也是尊重他人的重要表现。在交际时,要学会以尊重对方的态度倾听,给别人谈自己想法和体会的机会与空间,切忌自己从头讲到尾,切忌大包大揽、不顾对方的谈话方式。

在交际中,双方都要听取对方的表达,但每个人听的态度不同,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种态度,态度不同效果也就不同。以积极的态度听,就是主动的听,也就是不仅是听,而且还注意分析对方讲话的内容,并表达自己的态度。同时,主动地听,还在于听者能够从对方的谈话中汲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正如有位哲人所言,“善于听的人,别人欢迎,自己长智”。

4、要合理的选择合适的话题

在人际交际中,话题选择的恰当与否也是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引导行动。积极的情感,如喜欢、愉悦等往往能够形成理解,甚至是接纳、合作的行为效果。而消极的情感,如愤怒、厌恶等常会带来拒绝,甚至是排斥。因此,与人沟通时,选择能使人产生积极情感的话题非常关键。选择沟通话题时要避免对对方及与对方相关人的轻佻、轻视;要避免谈论对方不愿意提及的问题或是让对方伤感、难过的话题。其实,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是谈论与其切身利益或是切身体会较深,对方最珍爱的人或事物。

5、要学会察言观色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是一种交际行为。观其天色,可推知阴晴雨雪,看其脸色,便可知人的情绪。知情绪,便能善相处;善相处,便能心相通;心相通,便能达到一致。因此,学会察言观色,是不可忽视的交际之道。学会察言观色,留意对方的表情,互谅互让,该治则治,当止即止,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纠纷,求得和睦相处。

6、要尽量避免与人辩论。

辩论产生的结果只能是失败,永远无法获胜。即使表面上你取得了胜利,实际上却与失败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就算你在辩论会上胜了对方,把对方驳得体无完肤,甚至指责对方神经错乱,可是结果又会怎么样,你虽然逞了一时之快,感到高兴,但是对方却会感到自卑。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对你心怀不满。

Ⅳ 什么是交际中的语言艺术的课题内容

在交际活动中,语言的表达作用,集中体现在语言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交际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说和写,听和看,既是语言沟通情境的行为,又是人们相互间心理活动的反映,是人们的心理构成的重要成分。这是由于人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是借助于面部表情、动作姿态、语言和语调的参与交际和沟通来实现的。进行交际活动始终,可以充分展示交际者的语言心理。所以,在交际过程中,要重视言语交际的艺术。交际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既然是通过言语活动过程反映出来的,那么,言语对于展现交际心理过程就至关重要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交际双方融合还是神离,成功还是不欢而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言语艺术。1、言语得体言语既是交际心理现象,展现交际心理过程,就必须做到说话得体,恰如其分。任何夸大其词,或是不看对象,词不达意,都会影响交际心理的展现,妨碍相互间的交流。例如怎样称呼别人,这中间就大有文章。两人见面,第一个词便是称呼,它既是见面礼,也是进入交际大门的通行证。称呼得体,对方会感到亲切、愉悦;称呼不当,对方就会不快、愠怒。交际中言语也要注意分寸,该说则说,不该说则一句都不说,说到的程度应视对象和交际目标而定。赞美对方,说他如何才华出众,聪明能干,这些恰恰是他的不足之处,对方的心理如何,便可想而知了。例如某人好不容易才发表了一篇作品,这时你表示祝贺,说他“吃苦”,“有毅力”,“有一种顽强精神”,这都可以,但如果以此便夸奖他“作家”,他就感到你这是嘲弄、讽刺他了。两人争论问题,对方从全局考虑,作出某种让步,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这时你诚意地称赞他说:“你的风格真高,实在难得!”这种赞美,往往适得其反。既是真诚地赞美别人,又何必加上一句“实在难得”呢! 2、言语真诚其实言语得体也是出于真诚,话说得恰到好处,不含虚假成分,能说不真吗?然而真诚还有它另外一面,那就是避免过于客套,过分地粉饰雕琢,失去心理的纯真自然。绕弯过多,礼仪过分,反而给人“见外”的感觉,显得不够坦诚。与人交际,谦逊礼让是完全必要的,然而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一味地“请”,“对不起”,未免有虚伪的嫌疑。比如说故人相聚,还过分客套,搞得别人难为情,这就很难说是真诚。这里缺少点什么呢?缺少直率和坦诚!许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直抒胸臆的言语艺术,是怎么样,就怎么说,还事物以真面目。直言不讳,是待人接物很重要的语言技巧。3、言语委婉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谈话的对象、目的和情境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说话有时要直率,有时则要委婉,要视对象而定。直时不直,委婉时不委婉,同样达不到交际效果。
当然,言语委婉并不容易做到,它需要有高度语言修养。如运用什么语气,采用哪一种句式,运用什么言辞,以及“讳饰”、暗喻等,既要有高度的思想修养,也要有丰富的汉语知识。但用得好,批评的意见可以使对方听得舒服,同样的内容可以使对方乐意接受,而且在极大程度上,可以激起对方的兴趣和热情,其作用往往超过一般的直言快语。

Ⅳ 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_语言在交际中的艺术分析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语言表达具有灵活性和多变性,,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有哪些?下面我整理了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

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一、 展开话题技巧

(一)展开话题前注意的地方 展开话题前注意一下对方的行为态度,这通常会给我们一些提示。知道那是不是个展开交谈的好机会。

正面的提示包括对方有:

1、有眼神接触

2、有微笑

3、自然的面部表情

负面的提示则包括对方:

1、正在忙于某些事情

2、正与别人详谈中

3、正赶往别处 当然我们自己也得同样发出正面的提示。

如果用主动跟别人先打招呼,说声加上微笑以示友好,很容易取得别人好感及留下好印象,从而展开话题。

(二) 展开话题形式 邀请式 例:你今天看来容光焕发哦! 问题式 例:你最近忙吗?

(三) 展开话题可以从下几方面出发

自己:可简单透露自己的感受或近况 例:我近来学习比较忙,常常要复习到深夜。

对方:从对方身上发掘话题,衣着外表首饰等都是题材 例:你这件外套真好看,是在那里买的呢?

当时环境或流行话题 例:呀!最近天气凉了许多,真要穿件衣服…… 有时简单适当的说话便可把大家关系接近如: 简单问候对方,例:你最近怎么样呀? 赞美的说话,例:孩子长得多可爱!

若我们不想多作交谈,也可以在倾谈中作出负面提示,如: 起身行开 眼向下望或四处张望 不会主动提问或提出任何新话题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提示方式,以上未必绝对正确,惟有透过不断尝试才能加强甄别提示的能力。若发现真的不投契或言谈乏味,或对方对你没兴趣,则不宜勉强维持下去,但仍要有礼地离开。

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二、 维持话题技巧

话匣子开了后,可以运用漫谈资料,自我提示共同兴趣来维持话题,也要适当地转换话题。

(一)漫谈资料 所谓漫谈资料法,是指在回答问题时透露多点漫谈资料,使对方能发掘更多话题。否则谈话便变得枯燥无味。如:“我不是常在那里买东西的,只不过是有一次无意中看到而买的。”另一方面,我们亦小心留意对方透露的漫谈资料,以便发掘更多话题。如:“呵,原来你在南海大道上班的,你做的是什么工作呀?”

(二)自我揭示法 自我揭示法即透露自己的资料,这种做法可以帮助对方更了解自己,并为对方提供谈话题材,作出平衡彼此谈话内容的作用。但注意自我提示需与对话内容有关,不宜多或太长,视对方反应而定。

内容可分三个层次

1、与谈论话题有关的 经验

2、自己对讨论的事项的意见

3、自己对分享事件中的感受 例如:

明:东,你放假去了那里玩呀?

东:去了北京,玩了十四日,几好玩呀。(个人感受)

明:我上次放假也去了北京玩,都觉得好好玩!你认为那里最好玩?(个人经验及感受)

东:我觉得去长城最好玩,不过处处都要收钱,真扫兴。(个人感受)

明:是啊!我亦有同感,我觉得现在北京变得商业化,不像以前了。(个人意见)

(三)找出共同兴趣及话题 与人交谈时,可于漫谈之中,找出共同的兴趣及话题,有助维持话题。 例如:

红:我昨天去了打 羽毛球 ,十分好玩。

利:我也喜欢打羽毛球,你通常在那里打呢?

(四)转换话题 留意自己及对方是否对谈论中的话题已没有兴趣。用漫谈资料或如何打开话匣的技巧开展新的谈话内容。细心聆听,注意反应,留意自己及对方是否谈论中的话题已再没有兴趣。自己是否很努力继续这个谈话内容,或人家要停很久才有回应。如有需要可利用漫谈资料来转换话题。例如:“我听你刚才讲到……看来你都很喜欢运动……”多注意对方谈话中重要字眼,并将一些有关资料记下,适当时候有助于转换话题。亦可运用如何打开话匣的技巧重新展开话题,除了在话题方面着手外,在过程中迹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平衡彼此谈话的内容无论以漫谈资料或自我提示法增加谈话的机会,仍需避免一方讲得太多或太少。一般情况下,较平均的参与会使双方的交谈较自然,除非对方演说你亦乐于聆听。

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三、 聆听和回应

在维持谈话时,如果能表示明白对方感受和说话背后的做含意,对方更喜欢和你倾谈,及能够促进彼此了解,所以聆听及回应技巧亦十分重要。

1.聆听技巧: 集中注意:不要魂游太虚,保持谈话的专注和聆听 不用努力寻找话题,担心下一步要说些什么,我们只管细心聆听,掌握对方的说话内容、事件、意见等,因为当我们在努力寻找话题时便不能细心聆听,也就错过了一些重要的资料和字眼。 留意隐藏的说话:人与人之间的说话有时不很直接,有些资料是隐藏的,我们耳朵和脑筋都要齐齐活动,找出隐藏的说话。在漫谈资料中,留意对方说话时的内容及语气,可能会帮助了解对方感受或言外之意。(我今天忙得要命,跑了大半天。)这可能代表对方坐下来和你谈话,也可能表示很累,不想和你交谈,那便要留心她的身体语言,或许要你直接提问了。 在效记忆:在我们静心聆听之时,也可以把对方的一些重要字眼和资料记下来,之后便可作回应。

2.回应技巧: 在谈话时,如果能表达明白对方感受和说话背后的含意,对方更喜欢和你倾谈,及能够促进彼此了解。 简单 总结 对方的内容 讲出对方观点及感受。

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四、结束话题技巧

1、预备离开的信息 当谈话停顿得太久或双方感到想结束话题,就应该是适当时候结束谈话,首先要发出预备离开的信息后,例如:“阿美,我也差不多时候要走啦,我要去买些东西。”

2、提出再联络的表示 当你发出预备离开的信息后,通常可提出再联络的表示,例如:“我再CALL你,下次去 饮茶 呀!”,亦可以直接的表示:“与你谈很开心,下星期有时间再出来倾过呀!”

3、总结: 如有需要,可简单总结内容。但一般的社交闲谈,这不大重要,过分着意反为不美,一两句说话很足够。如:“现在才知大家都是话剧迷,改日一定找你再畅谈一番。”

↓↓↓下一页更多精彩 语言在交际中的艺术分析↓↓↓

Ⅵ 如何掌握谈判中的语言表达艺术技巧

成功的谈判都是谈判双方出色运用语言艺术的结果, 把握谈判中语言技巧的运用原则, 才能更好地发挥语言优势, 在谈判进程中赢得主动。
(1)谈判语言要针对性强谈判双方各自的语言, 需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因此谈判语言的针对性要强, 面对不同的谈判内容、 场合和谈判对手, 要有针对性地使用语言, 才能提高谈判的成功率。 在谈判中要充分考虑谈判对手的性格、 情绪、 习惯、 文化以及需求状况的差异, 恰当地使用针对性的语言, 做到有的放矢, 切忌模棱两可、 罗嗦重复的语言, 那样会使对方产生疑惑, 进而反感, 从而降低己方的威信。
(2)谈判中语言表达要婉转生硬的表达方式往往让人难以接受, 因此在谈判中应当尽量使用委婉语言, 多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提出已方见解, 这样易于被 对方接受。 另外, 在谈判中要尽量把自己的意见用委婉的方式转化成对方的见解, 这样能很好地增加已方的说服力, 同时, 还会让对方有被尊重的感觉, 使谈判容易达成一致, 获得成功。
(3)谈判语言要灵活应变谈判形势有时是风云变幻、 难以预料的, 把握谈判语言的灵活性, 提高谈判的应变能力, 才能在谈判过程中的一些突发情况下, 做到从容应对、 科学决策。 这种灵活的语言应变能力, 一般与应急手段相联系, 它能够帮助谈判者巧妙地摆脱困境, 将谈判中遇到的危机转化成机遇。 比如, 当对手逼迫已方立即作出抉择时, 我们如果说: “让我们再想想” 或 “暂时很难定下来” 之类的话, 便会让对方认为缺乏主见, 此时, 已方谈判人员可以看看表, 然后有礼貌地告诉对方: “实在对不起, 10点钟我约定与一个朋友通电话, 请稍等五分钟。 ” 通过这个方法, 已方便很得体地赢得了五分钟的思考时间。
3.谈判中语言技巧的运用
(1)谈判中的提问与回答的技巧首先, 在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提问者要事先准备好问题。 用最精炼的语言将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 同时要顾及对方的反应。
要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 根据谈判的氛围, 适合地选择提问方式, 可以引导转变对方思路, 控制谈判的方向。
掌握好提问的时机, 可有助于谈判的进行。
握好提问的态度。 提问时态度要平和有礼, 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恳, 提出问题后应等待对方回答, 尽量避免唇枪舌战。
某种意义上讲, 在谈判中, 有时回答比提问更重要, 不会回答,就等于不会谈判。 因此, 谈判中的 “回答” 也要讲求技巧。 主要有以下几点:
掌握好回答的速度。 回答问题之前, 要给自己留有思考的时间, 搞清对方提问的真实意图, 再决定自己的回答方式和范围, 并预测在己方答复后对方的态度和反应, 考虑周详之后再从容作答。
回答时要有所保留, 不要彻底回答。
谨慎回答尚未弄清楚的问题, 不要马上作答。 不能在未完全理解对方问题时就仓促回答, 否则很容易掉进对方设下的陷阱, 导致把不该说的事情说出来,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不要确切回答。 在谈判中经常会遇到不便明确答复的问题, 可以用模糊性或意向性的语言, 避重就轻来地应付对方回答。
要注意不要不问自答; 不要在回答时给对方留下追问的机会; 不要滥用 “无可奉告” 等等。
(2)其他语言技巧的运用在谈判的不同进程中, 还要注意运用其他的语言技巧, 更好地发挥语言在谈判中的优势和作用。
在提议用语中注意其可行性, 加快推进谈判的进程在做好谈判准备后, 正式谈判时就可以提出我方的主张或提议。 巧妙地运用提议, 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对于接近双方谈判目标的可行性建议或提议, 对于顺利地使谈判达成的双方都满意的协议很有帮助。 通常来讲, 提议或建议用语常用陈述句和疑问句, 但要注意语气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 而不要使用以自我为中心的句式。 可以把 “我认为……” 改为 “您是否认为……” 更有助于达成共识、 协商成功。 比如; “贵方已经了解了有关情况, 现在可以决定……吧? ” 要比 “我保证……” 更能赢得对方的首肯。
提议的方式主要有试探性提议和条件提议两种。 试探性的提议可以诱发出对方的反应, 通过更进一步的语言及表情, 可以确定对方的意图和态度。 而条件式提议相比来说更容易赢得主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个提议最好不用条件式提议, 应该先用试探性提议, 明了对方的真正想法之后, 再拿出有利于己方的条件或提议,加快推进谈判的实质进展。
在谈判中注意语言的模糊性, 在突发情况中保持主动态势世界上没有绝对一成不变的事物, 因此在谈判中应该学会运用模糊性语言, 使谈判者进退自如, 游刃有余。 模糊性语言的运用还可以避免过早地暴露己方的意愿和实力; 对于某些复杂的或意料之外的情况, 有时谈判者不可能立刻作出准确的判断, 这时, 也可以运用模糊语言进行较有弹性的回答, 从而为下一步制定对策争取时间, 这种语言风格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既不会使对方不快, 又能在一些突发的情况中占据主动。
运用幽默的语言打破僵局, 营造良好的谈判气氛在谈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双方激烈争论、 相持不下的境况,在充满火药味的时候, 幽默的语言往往能使气氛顷刻松缓下来。 因此, 幽默的语言能在紧张充满疲劳的工作环境中使人放松, 纡缓压力。 在谈判过程, 如果能运用幽默的语言打破僵局或提出建议, 往往会让谈判双方以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去思考彼此的建议。
恰当地使用无声语言, 增强谈判语言的表现力在谈判中, 如果能合理地、 恰到好处地运用无声的语言, 往往能够发挥很好的谈判效果。 如谈判者通过姿势、 手势等肢体语言,通过眼神、 表情等非发音器官来表达的无声语言, 往往在谈判过程中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Ⅶ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成功的人际交往须掌握哪些方法与艺术很急,谢谢,帮帮忙

在性格塑造方面,可以作以下努力:
首先,要使自己让人喜爱,并希望成为其他人的好朋友。
①遇上烦恼时不妨假设正处在快乐逍遥的状态,久而久之,自然可养成乐天的性格。
②尽量利用空闲时间做自己喜爱作的事,参加不同的活动,这样可以扩大交际圈子,增长见识。
③将日常感受、愿望和梦想写在一本“秘密日记”内,这不但有助于解除烦恼,还有助于学习如何表露内心感受。
④对自己不奢求十全十美,另外还要注意本身的幽默感。
其次,在着手与他人建立友谊前,要想一想自己是否真正对他人感兴趣,你能不能令他人感到愉快,要持有这样一些态度:
①要持友善态度。
②接纳他人的性格和观点,不可强求改变他人。
③注重个人风格,不可一味向朋友作出奉献,朋友相交要以互助为原则。
④向朋友叙说你的感觉和想法,但应注意彼此相交的深浅程度,以免出现尴尬局面。
⑤要明白真正的朋友有这样一些特点:不会贬低你来抬高自己,会保守你的秘密,不会恶言中伤你,不会介意你的衣着如何,不会冒然断交。
⑥要有乐于变化的心态时时准备变化、变革,要有伸缩、创造性,要有民主、平等的性格和守法、守诺的精神,要使人个技能不断提高和善于自处。现代人应该认识到,一个人的前途与生活,最根本是靠自己的技能。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
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相反,不和谐、紧张、消极、敌对的人际关系则是不良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是有害的。因此,大学生学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具体方法很多,但在日常生活中,最为主要,同时又可以有效地为每一大学生所运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的交往中产生的。交往伊始,大学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礼仪、风俗、习惯来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例如,人际称呼要适当,登门拜访要有礼貌,喜庆节日要致意,谈话态度要诚恳,玩笑和幽默要掌握分寸等。同时,衣着整洁、大方,仪表举止文明会给人一种亲近感,反之,过分修饰,油头粉面,浓装艳抹,则会给人一种不合宜的印象。北京某名牌大学的一个毕业生,到一家公司去求职。在面试时,这位自我感觉良好的大学生一进门就坐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还不时地摇动。结果,主考官连半个问题也没有问,只是客气地说:“回去等消息吧。”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他因给主考官的第一印象不好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
第二,主动交往。要想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须掌握主动。如主动问候、主动示好、认真倾听、常说“我们”、学会欣赏、制造幽默等等。这些也都是在交往中能获得良好心理效应的方式。因此,我们要想赢得别人,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做交往的始动者,处于主动地位。当你的成功经验越来越多,你的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充分,你的人际关系处境也会越来越好。
第三,待人要真诚热情。实事求是,态度热情,往往给人一种信赖感,亲近感,这有利于交往的继续深入。当一个人遇到坎坷,碰到困难,遭到失败时,往往对人情世态最为敏感,最需要关怀和帮助,这时那怕是一个笑脸,一个体贴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都能让人感到安慰,感到振奋。因此,当别人遇到困难、陷入困境时,只要你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困难者、安慰失意者,就可以很快赢得别人,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掌握的艺术与技巧:
交际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学会一些交往的艺术与技巧,这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如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待,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使用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尊重他人,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任。
①交际语言艺术。交际中受人欢迎、具有魅力的人,一定是掌握交际口才艺术的人。交际口才的艺术性表现在适时、适量、适度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要适时。说在该说时,止在该止处,这才叫适时。往往有的大学生在社交场上该说时不说。他们见面时不及时问候,分手时不及时告别,失礼时不及时道歉,对请教不及时解答,对求助不及时答复……;反之,有的大学生该止时不止。他们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唠唠叨叨诉说自己的不幸,在别人悲伤忧愁时嘻嘻哈哈开玩笑,在别人心绪不安时仍滔滔不绝发表宏论,在长辈家里乐不可支地详谈“马路新闻”。请设想一下,假如你在交际中遇见了上面这种人,你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呢?
第二个方面则是要适量。交际口才的适量是指声音大小适量。大庭广众之中说话音量宜大一点,私人拜访交谈音量宜适中。如果是密友、情人间交谈,小声则可以表现亲密无间、情意绵绵的特殊关系,给人一种亲切感。
第三个方面要社交口才适度。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对象把握言谈的深浅度,根据不同场合把握言谈的得体度,根据自己的身份把握言谈的分寸度。以上这些都是在交际场合与人交谈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语言艺术。
如何较好地运用语言是一门艺术,有的人从小就注意培养,所以驾驭语言的能力显得比人强。但是,大多数人的口才,都是在成人后自觉地苦练得来的。古希腊卓越的雄辩家德摩斯梯尼年轻时有口吃毛病。为了纠正口吃,清晰地发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诵,迎着大风讲话。他还经常朗诵诗歌、神话、悲喜剧。经过苦练,他终于成为一位闻名于世的雄辩家。希望广大大学生向他学习,积极参加演讲、对话和辩论活动,珍惜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见解的锻炼机会,临场经验多了,口才也自然会好起来。
另外,同学们在课堂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活动中,应踊跃发言,不要放弃锻炼的机会,只要持之以恒,刻苦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一定会增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强,走上社会也是一种竞争力。当然,你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口头表达能力强,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做后盾,多学习各类知识。
②少看对方缺点,多看对方优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我们紧盯着别人的缺点,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戒备与拒绝在言行流上露出不满,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假如我们多看别人的优点,对别人的缺点少一分挑剔,多一份理解,自然表现出亲近感,别人也会对我们友善起来。????理解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人际交往中,如果都能站在对方立场,多替别人着想,势必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误会与不愉快的冲突,从而使人际交往更加和谐。
③能较好地辨析环境。社交环境瞬息万变,交往的对象亦有不同的特质,要适应不同社交环境、人物,便需要对环境有较强的辨析能力。会较好地辨析环境是人际交往中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技巧。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对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这种“因时制宜”的说法,并非只是近代西方心理学所提倡,其实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亦常被提到。
例如《中庸》说:“国有道,共言足以兴国;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这便说明了进谏及保持缄默都是合宜的处事方法。由此可见,要成功地达成交际目标,便要审裁客观情势的变化,因时变通,以适应各种各类的交际情境。在一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些虚构的处境,然后问受测者在这些处境中会有什么反应。其中两个处境是:A你很怕见牙医,但现在却要到牙医那里修补牙齿。B你被一群持械的恐怖分子胁持在一所公共大楼内。人们在这两种情境中,均可以选择细心地观察周遭的危险讯号。
譬如,在第二个处境中,可以留心恐怖分子有什么武器。在被胁持的处境中,留心危险信号可以提高逃生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尽量分散注意力,不去注意一些会令自己紧张的危险信号。当然,在见牙医的处境中,主动地监察危险信号只会令自己更紧张,肌肉收得更紧,痛苦愈多。国外的很多研究也显示:辨析能力愈高的人,社交能力也愈高。他们在与人交往时,较能完成交往目标,并较能改进双方的交情。需要强调的是,“因时制宜”并非指盲目跟随形势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目标,而这些目标也可以是一些利他的目标。例如替某贫困同学筹款。辨析能力高的人,在追求这个目标时,懂得审时度势,能够完成让起初不愿捐款的人解囊相助,并让他们觉得捐款后心情愉快,这便是辨析才能的应用目标了。
④会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学会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重要的技巧。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国外的一项社会学研究中,曾向受测者描述一个人的行为,然后请他们将这个人的资料转述给另一位受测者听。在转述过程中,有些人自发地加入了一些对故事人物的性格和道德判断,而有些人则主动地对故事人的的内心世界加入剖析。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越倾向性格道德判断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便越差。反之,越倾向作内心剖析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就越高。既然主动地作性格判断和道德评价对交际能力的发展有不良影响,而尝试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对交际能力有利,那么如何可以降低前一种倾向而加强后一种倾向呢?
研究指出,一个人对性格和道德的看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有些人觉得性格和道德是不可改变的个人素质,而有些人相信性格和道德都是有变数的。有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甲旅行时给同事买了些纪念品,那很可能是因为……”;或“乙将一盒橙汁倒在同学的图画上,那很可能是因为……”。那些相信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人,较多提出“甲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乙则是一个无赖”等解释。反之,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较多提出“甲想取悦他的同事,而乙则嫉妒他的同学”等解释。
由此可见,相信性格不可改变的人较重视评估别人的性格和道德,注意力集中于从别人的言行举止来推断对方具备哪种性格。而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则较留心别人的行为动机和做事的情绪状态,较留心环境因素的改变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的改变,又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倾向判断行为的好坏和别人的道德性格的人,不但容易忽略别人的心理状态,也较容易因为对他人多作以偏概全的评价而产生偏执和成见。总括而言,要增进个人的交际能力,一方面要提高对自己及别人的需要、思想、感受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亦要细心观察不同的情境和人物,分辨其中不同之处并加以理解分析,以加强对千变万化的社交环境的掌握。虽然心理学家认为交际能力是可以训练提高的,但要真正的提高交际能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成功与否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动机、决心、努力与恒心。

Ⅷ 幼儿园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语言能力是其生存、游戏、学习的基础,它可以使幼儿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感受或需要,让成人或同伴了解自己,或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有了初步的语言接受力、表达力,幼儿就能较好地接受各种教育影响,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来幼儿要走向社会,要与人交流、交际,都离不开语言,未来社会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竞争性更强的社会,它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交往,对人的语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缺乏语言能力的人是难以在未来社会中获得良好发展的,美国的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人的智能中,语言交往能力是第一位。未来教育四大支柱中提出要让孩子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生活,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皮亚杰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同时,语言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很难获得广泛的知识。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先取决于语言。”可见语言与智力密切相关。人的智能是由上百种能力组成的综合结构系统,而其中有一些能力是整个智力结构的基础,其它的能力都是在这些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有的教育理论都证明,人类每种知识的获得,或多或少都和语言能力有关,因此语言能力几乎成为儿童全部智能发展的基础。只有语言能力发展好了,即在他的关键期得到了科学、系统的训练,整个智力结构才能优化发展,潜能得到最佳的开发。
3岁幼儿具有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由于他们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句子,语言的积极性高,喜欢听成人给他们讲故事,乐于和成人交谈,对成人有较强的依恋感情,但3岁的儿童发音器官尚未得到充分的发育,听觉的分辨能力较差,不易辨别和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或者不能掌握某些发音方法,所以有些发音不清楚或发出错误的声音。随着孩子的生活经历日渐丰富,交往面日渐扩大,他们想说的也就越来越多,但他们掌握的词汇和语句还很有限、较贫乏,因而语言往往是不完整,不丰富,甚至不准确。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到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幼儿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却存在发音不清晰、语序颠倒、代词使用混乱、发单音节多于发多音节、用词不规范、语句不完整等现象;另外还有个别幼儿虽然很愿意与人交流但是由于想象的和表达的内容无法统一,语句不够清晰,在交流中产生一定的困难……由此可见,要使幼儿能较快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对幼儿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从语言获得规律来说,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应该抓住这一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创设语言发展的适宜环境,提供语言发展的良好策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想要说的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往往可以从他的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怎样去培养呢?于是便提出了《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进行思考、实践、探索、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着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语言是最为广泛、最为公平,而为人类所共同拥有和分享的一种用来交流的能力工具。语言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发展智力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核心因素。
2、各理论流派都认为幼儿时期是获得语言的最佳期。无论是对声音符号(口语),还是对文字符号(书面语)都处于敏感阶段。在幼儿敏感期学习语言,如果教法得当,就会产生“多、快、好、省”的效果,而且无须意志努力,轻轻松松、不知不觉就学会了。相反,在语言敏感期之外学习语言,如果教法不得当,就会导致“少、慢、差、费”的结果,而且必须付出极大意志努力。大量的实验研究和自然的例子已经清楚的证明了这一点。
3、新《纲要》中在幼儿的语言发展方面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三、概念界定
所谓语言表达力是指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它的基本要求是:用词准确、生动、形象,语句连贯,语法正确,中心突出,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所谓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通过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
所谓非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包括物质与心理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操作材料和工具,引发幼儿自主、自由的进行语言教育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本课题的研究以正规性的教学或与非正规性的教学活动为切入口,探索出适合小班幼儿实际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活动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为幼儿的后继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3、通过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为今后的语言教育积累丰富的经验,进而更好地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推进幼儿园的语言素质教育。
(二)研究的内容
1、探究如何创设宽松的,有利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物质与心理环境。
2、探究如何在主题教学活动、游戏等正规的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探究如何创造日常语言交流展示的机会、区域活动、家园配合等非正规性的语言教学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题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实验幼儿园一个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搜集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相关理论、文件等,进行归纳、整理、领悟,作为本课题的观点依托和借鉴内容。
行动研究法:研究幼儿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针对实际教育活动,不断提出改革意见和方案,充分了解有关情况,不断提出问题,及时总结分析,完善或修正方案。
经验总结法:定期进行课题阶段小结,将在教育实践中比较零碎的初步认识成果进行总结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由此可见,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对语言教育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
(1)首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富有语言气息的活动环境。如:在开学初,把教室布置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天”等情景;在盥洗室贴上一些简单的标签,从中让孩子看后知道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总之,在幼儿的四周墙上布置各种图片让幼儿利用过渡活动、自由活动时间等看看、说说。
(2)为幼儿创设想说、敢说、爱说的宽松的语言心理环境。可让幼儿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感受交谈的乐趣;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外出参观等时机,让幼儿边看边说,启发他们向周围人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事情;还可以要求幼儿把某些问题带回家,与家长交谈,然后再回到幼儿园交流。
(二)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 。
1、主题教学活动。
在主题教学活动中,精心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内容,制定贴近幼儿的目标。活动的内容根据小班幼儿的教育目标,收集、改编适合语言教育内容,包括:儿歌、故事、早期阅读、谈话活动。
(1)培养幼儿清楚、正确的发音能力,学说普通话,加强语音训练。在语言交流中,如果没有正确的发音,别人就很难听懂,因此,教会幼儿清楚、正确地发音具的重要的意义。
(2)通过语言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语言,获得语言的经验,提高幼儿口语的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3)通过提问、交流、评价,让幼儿学习说完整话。完整的语言才是真正的语言,完整语言具有社会实用价值。
2、游戏活动。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它的活动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符合孩子的兴趣,可以比较容易地把他们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因此,尝试采用多种游戏方法,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
(1)练习听力的游戏。让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发展其听觉注意能力。
(2)练习发音的游戏。游戏注重趣味性,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然地练习发音。
(3)练习用词、句的游戏。
(三)非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
1、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语言交流、练习的机会。
(1)教师发起,师生练习。
教师与幼儿自然亲切的对话、交流,增进教师与孩子的情感,同时教师的随机教育使孩子对活动产生兴趣,帮助孩子获得丰富的词汇和情感体验。在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中,教师有意识地提供示范,让幼儿观察、学习、模仿,感受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则和积极作用,在交流中不断调整幼儿的语言表达方式,积累表达的经验,培养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
(2)鼓励幼儿自发生成,生生互动的练习。
小班的孩子常常会出现自说自话,同伴相互间语言学习模仿。这时,老师就提倡和鼓励孩子这种自由说话的态度。这种自发生成的谈话活动和同伴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件交谈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乐趣,提供相互间语言交往的学习的机会。幼儿能通过相互作用主动地创造、调整自己的语言,从而获得主动发展。
2、语言区域活动。
在班级中开设语言活动区域,投放各种材料。有关的语言图书、图片、玩偶、故事磁带,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幼儿自愿选择操作材料、自由的进行语言活动。因为幼儿语言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达,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这种非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更能突出幼儿的主体性、探索性,适合小年龄的孩子,真正让幼儿自己想、自己说,激发幼儿语言的表达愿望和兴趣。在轻松的、自由的环境中,孩子才会说的无拘无束,语言获得良好发展。
3、为幼儿提供语言交流及展示的机会,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家园亲子活动、小小故事会、儿歌朗诵会、快乐分享会等活动,为幼儿积累感性经验,也为幼儿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使幼儿在提高语言表达的同时提高了表现欲,更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对语言表达充满了自信。
4、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1)通过家园沟通,让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情趣的家庭语言学习环境。让家长注意自己与孩子的交流语言尽量规范,重视榜样作用和潜移默化语言的熏陶。
(2)在家庭中增设能促进幼儿语言的画报、图书、故事磁带等。
(3)让家长重视与孩子的交流活动,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主动和孩子交谈,鼓励孩子大胆发表意见和想法。成人与幼儿的交谈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最佳方式。在宽松自由的交谈氛围里,父母富有情感的指导性语言,会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样板,使幼儿在有意或无意的交谈过程中模仿正确的发音,感受新词、句式,练习表达。

Ⅸ 交际中的语言艺术 论文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
摘要:语言行为是交际的主导因紊,非语言行为是语言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跨文化
交际中,保持两者的和谙一致是交际双方都应遵循的原则。文章拟在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与
语言交际行为之关系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并对于如何进免冲突、保
持两者间的和谐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锐词: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跨文化交际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
为。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语言进行交际。在研
究交际的过程中,人们通常只注重语言行为,而忽
视了非语言行为。但是,同语言行为的交际功能
相比,非语言行为具有更真实地传递信息、更准确
地表达情感等功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同语言行
为一样,非语言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
地会受文化的影响,同样的形式在不同的文化中
可能亦有不同的含义,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
往往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严重影响彼此的交
际。本文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交际和非语言
交际进行分析。
一、非语盲交际
1.非语言交际的界定
“非语言交际(NonvethalConununieauon)指
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
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
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
广义的非语言交际包括除言语交际以外的所
有交际行为。狭义的非语言交际包括那些个人发
出的有可能在他人头脑中产生意义的非语言暗示
的加工过程,它是一种体现非语言行为的过程,在
特定的场合或语境中要么独自出现,要么与语言
行为同时发生。非语言交际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
研究,它的涵盖范围广,涉及到多个知识领域,如:
人类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社会语言学等。
非语言交际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体
态语(Bodyhanguage),由人体各部分的动作来提
供的交际信息,包括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目光交
流、手势、姿势、体触等。一类是场景(setting),由
个体与环境相结合来提供的交际信息,包括时间
概念、空间取向、沉默等。
2.非语言交际的特点
非语言交际相比语言交际有着几方面的特
点:首先,许多非言语行为是多义的,它们在不同
文化或地区有多种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含
义。如果对这种现象了解太少,一旦置身于不同
文化之中,便很容易感到困惑并产生误解。其次,
非语言交际具有非结构性,即:非语言交际没有正
:
式的结构或固定的模式,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是
无意识的,无章可循的。再者,非语言交际具有连
续性。语言交际有始有终,持续的时间有限。非
语言交际则不然,譬如,在激烈的讨论之后,辩论
双方虽然不再开口,但是,丰富的面部表情却仍在
传递着许多信息。
3.非语言交际的模式
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有各自的规则。人们
用语言交际时所使用的词语、句子等语言符号有
着传情达意的功能。非语言交际也是一个符号系
统,也有其特殊的传达信息的符号特征和功能。
如,人的面部表情能通过眼、眉、嘴、鼻和脸部肌肉
的运动变化传达快乐、悲伤、惊奇、恐惧、愤怒、蔑
视、困惑等多种情感。因而非语言交际是一种通
过对非语言信号的编码和解码传递信息、交流感
情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非语言交际的
基本模式:
信息发出者(编码)—非语言信号(解码)—信息接受者如上所示,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是交际双方
本身,他们在各自的文化、知识、经验、心理等背景
和具体语境下发出和接受信息。
化差异带来的“咫尺天涯”的感觉就成为很自然
的事了。避免冲突就要有意识地避免使用可能同
语言行为发生冲突的非语言行为。此外,如果为
了获得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而使用与语言行为相
冲突的非语言行为,交际者应持特别审慎的态度,
并要及时考虑到对方能否接受这种冲突信息,以
免造成不应有的冲突。因此,研究语言交际、非语
言交际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最为现实的意义就是要
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问题。
三、语官交际与非语言交际关系的确认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
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即信息的编
码和译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发出或接受。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
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会毫无疑问地发挥其不可替
代的作用。其次,当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非语言
交际的替代、维持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则不可低
估。众所周知,能说会写另一种语言并不意味着
对这种语言的理解不会产生偏差。因为词汇的字
面含义毕竟有限,而理解的决定因素与文化息息
相关,文化因素又往往隐藏在词汇之后,它包含了
许多非语言交际因素在内。
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比较注意语言交际
行为的正确性、合适性和可接受性,却容易忽略非
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及影响,结果文
化误解和冲突频频发生。虽然先进的交通和通讯
手段缩短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时空
距离,然而这并未消除人们在心理上的隔阂。文
有学者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
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
语言行为传递的。川还有人认为90%的信息来自
非语言交际,由此,非语言交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
要作用可见一斑。在交际中,一个人的举止和仪
态所提供的信息量往往大大超过其谈吐所提供的
信息量。人们自然流露出的各种表情、手势等非
语言行为所反映出的信息同语言交际相比更真
实、更准确、更适宜传达隐含的示意。依赖非语言
的迹象来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能更好地
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际内容,从而使交际
的质量升华。在很多语言表达不好或不屑用语言
来表达的场合中,非语言交际行为能够或必须替
代语言行为,使交际更精确、更具表现力。如果在
跨文化交际中发生语言障碍,对非语言行为的依
赖性就会更高。
当然,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在整个交际过程
中的作用及其与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
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要看到,脱离非
语言行为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
交际目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非语言行为只有
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的含义,而且一种
非语言行为只有与语言行为或其他非语言行为配
合,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而脱离了语言行为,孤
立地去理解或研究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
难以奏效的。陈原认为:“人类进行交际活动最
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是语言,但是交际工具决不
只是语言。实际上,社会交际常常混合了语言与
非语言这两种工具。”
在语言交际中,语言与非语言之间是主与从
的关系,客观地讲,语言是交际的主体,理所当然
地处于主导地位,非语言暗示是语言的有力辅助
工具。对于这一主从关系的确认不应有任何的动
摇。在一般情况下,非语言交际行为对语言交际
行为起到的主要是强调和补充的作用。它包含六
个方面:补充(Co呷lementing),抵触(Contradic-
ting),重复(R伞ating),调整(Re,lating),强调
(Aeeenting),替换(substituting)。[,]
首先,交际的主要意图要通过语言手段来实
现,尽管非语言暗示传送的信息量很大,但对交际
有实际价值的信息却是有限的,它们无论如何无
法与有限的、但却系统连贯的语言表达相提并论,
而非语言暗示则为交际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交
际情景以强化和补充语言手段。其次,从交际的
角度来看,两者的性质和作用大不相同。在某些
方面,如准确、细腻地刻画交际者的心理活动,形
象、生动地描述事物的形状、运动状态等方面,语
言行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非语言暗示是影
响语言交际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能更
丰富且准确地表现较为细腻的心理活动。
与语言行为相比较,非语言手段有诸多优势:
(l)更可靠;(2)有时更方便、更恰当。但是,当我
们在肯定非语言暗示相对于语言行为有许多优势
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1)非语言交际
是非结构性的,往往无章可循,变通性大;(2)非
语言行为较多的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容
易产生歧义;(3)文化背景的不同使非语言行为
的研究者们很难找到诸如音素、音节、单词、句子
等清晰的分析单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四、语盲交际与非语育交际冲突的产生
在谈论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的冲突这个问题之
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词语的常规语义和隐
含语义。所谓“常规语义”主要指一个单词、词组
或句子的字面含义(uteralmeaning)。该意义为
一般人所普遍理解,在具体的情景中不会产生歧
义。同时,常规语义还包括那些约定俗成的引申
含义。例如,pig一词的字面含义是“猪”,但该词
还常用来比喻“贪婪的人”。这两种含义都已被
人们普遍接受,都属于常规语义。而“隐含语义”
是指一个单词、词组或句子所具有的通常不为人
知的含义。这种语义由于使用频率较低,交际者
无法依赖语言本身来揭示其隐含语义,因而常常
130
需要借助非语言的手段来进行确定。某些词语的
隐含语义是无限丰富的,这些无限丰富的隐含语
义与该语言单位的常规语义有着或疏或密、或正
或反的联系。由于隐含语义不但具有隐蔽性,而
且内容多样化,因此要使非语言行为与语言的隐
含语义保持一致并不总是件容易的事。隐含语义
的理解如果离开非语言行为的帮助,语言与非语
言的语义指向有时会发生冲突。
概括起来,语言与非语言的冲突有三种结果:
(l)使信息的接受者无所适从,无法断定传递的
哪一个信息是真实的。(2)两者搭配,传递出一
种特别的混合效果。这种混合不是两种语义的简
单叠加,而是在此基础上营造出的一种特别的语
义或情感氛围。(3)两者搭配,但唯有非语言行
为传递的信息是真实可信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当目的语使用者的语言表
达能力欠佳时,交际者要从对方支离破碎的言语
中判断出对方的真实意图,其理解的难度可想而
知。此时,非语言行为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非语言行为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作用必须
具备下列条件:行为本身必须是信息的载体;编码
和解码的程序必须是交际双方所熟悉的;载体的
形式必须是双方都承认的。如果双方用不同的载
体形式(非语言行为)表达某个意义,交际就会发
生障碍。例如,拇指与食指合拢,其余三指伸直,
这个动作在英美文化内是“很好、没问题”的意
思,在我国是“三”,但在有的拉美国家它却是狠
裹的动作。[3]
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的冲突并非只会对交
际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我们时常会有意无意
地利用两者的冲突关系以获得某种特殊的交际效
果。例如用愉悦的面部表情去搭配包含负面意义
的语句则会给人以不真诚的,或是“玩笑”的感
觉。因此,交际中保持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的和谐
一致才是至关重要的。
五、避免冲突、保持和谐
1.使用一个“公共信号库”
所谓“公共信号库”即交际双方知识和经验
范围内的交叉重叠。只有存在这样一个信号库,
发信方所要传递的内容才有被正确接受的可能。
如手势“V”能正确传达“胜利”的含义是以交际
双方都有这一先验信息为基础的。
2.正确利用语境
语境因素决定谈话的含义。谈话总是发生在
一定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的文化背景下,话语的生
成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交际者根据对语境的认
知而确定的。语境包括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和
认知语境。非语言语境包括交际场合、双方的身
份、地位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是指谈话的前言后语、过程
及交谈者对影响交际效果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
判断的能力。由于个体交际者的背景经历相异,
必然会使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认知和解码能力
相异,最终导致交际双方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差异
性和不平衡性。
要正确地推导和理解特定语境下的特定含
义,就要综观语境诸要素。如果说语言交际的内
容会因语境不同而变得模棱两可的话,那么非语
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它能丰富而准
确地表现交际者的心理活动。同时,就效率而言,
前者是无法与后者相媲美的。在不同语境下,对
非语言信号的解码可实现情与景的完美交融。每
一非语言行为都不是孤立出现的,也不一定都是
有意识地要传递某一信息。因为非语言交际常常
捉摸不定,难以察觉,同时,它又贯穿于整个交际
过程中。非语言交际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态
度、心里活动和价值观念。[’]因此,交谈双方只有
对语境统一建构和把握,使话语与语境有机结合,
彼此才能应对自如,交际才能有效、顺畅。正确利
用语境是避免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发生冲突的
另一重要前提。
需要注意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识别非语言
行为信息时要严防模式化或只看表面现象。排除
非语言交际行为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干扰就可以尽
力避免冲突,实现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的和谐沟通。
3.正确理解非语言信号
成功的交际仅仅依靠对语境的把握是远远不
够的。在非语言行为的交际功能中,其伴随及协
助语言表达这一功能尤为重要。非语言与语言行
为的和谐在很多场合下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达
成的,或者说,伴随语言行为出现的非语言行为很
多都是习惯性的。所以说非语言信号的正确解码
对于语言表达的深层含义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是正确的言语理解的重要保证。
在有些场合,交际者需要有意识地使用某些
与语言相和谐的非语言行为,以便使双方借助这
些非语言行为确定语言行为所传递的信息是否正
确。因为与语言行为相伴随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不
止一种,如果其中某一非语言行为背离了与语言
保持和谐的原则,交际对方就可能对所接受到的
信息表示疑惑不解。因此,保持语言行为与非语
言行为的和谐,还应保证每一非语言行为传递的
信息彼此间不发生冲突。
4.进免文化冲突
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一样,在很多方面都
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性。同一国家或民族的人们
非语言交际行为并非完全一样,即使在同一地区,
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之
间,非语言行为也是千差万别的。在一种文化中,
与语言行为相伴随的非语言行为的语义指向是和
谐一致的,但在另一种文化中,两者的语义指向却
可能是冲突的。对他种文化理解的欠缺会导致对
非语言行为理解的偏差。例如,中国人在表示
“吃饱了”时习惯用手轻拍自己的肚子。在这里
“拍肚子”表示“吃饱了”是中国文化所做的诊释;
而在美国文化中,表示“吃饱了”却是一只手放在
自己的喉头,手指伸开,手心向下,意思是“已到
这儿T”。[’]
值得注意的是,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
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非语言行
为和语言行为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非
语言交际同样是密不可分的,非语言行为作为信
息传递的手段也是文化的产物,是某一社会的共
同习惯,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行为准则。非语
言行为的形成往往都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异文化冲突信息的认知取决
于信息输人者对对方语言、非语言行为及文化的
熟悉程度。因此,文化差异是导致文化误解和冲
突的主要原因。文化差异在非语言交际中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有
别。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文化中会以不同的非语
言交际行为和手段表现出来。在世界上大多数国
家和地区,人们用点头来表示肯定,而在非洲某些
国家,人们则用摇头来表示同意。
其二,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相
同。有些手势或动作在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可使
用,因而传达的信息基本相同。但在跨文化交际
中使用这些手势时,首先要准确理解其含义,并注
意其使用场合。
其三,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部分
相同。有些非语言交际手段或行为在不同的文化
中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有些还具有高度的地方
性,仅仅用于某些特定的文化或语言区域。例如:
对亲密距离的理解,中国人和西方人亦有不同。
在西方一些国家中,人们相互击掌、拥抱、亲吻面
颊等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在中国,一般不会使用这
种体触行为。
要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
问题,就要在理解他种文化非语言行为的含义时
牢记三条原则:第一,在注意某一非语言行为表现
时不能忘记:在实际交往中往往是多种非语言行
为同时配合行动。第二,任何人都无法列举和描
绘出每种文化的所有非语言行为。但是,如果我
们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正确理解一些常见的非语
言行为的信息,就可以对所需要的信息有一个概
括的了解。第三,我们只有先了解本族文化的非
语言行为,才能理解他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I’1
由此可见,要实现语言与非语言交际之间的
和谐一致,就要充分重视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
问题。跨文化交际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文化
差异。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根本在于文化对比研
究。通过文化对比,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
和相异点,以及交流中可能造成的误解和冲突,排
除文化干扰,实现顺利、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那么
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学会排除文化干扰的
正确、得体的方法。在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非语言
交际行为与手段的含义和特点的同时,了解目的
语文化和母语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
差异和文化冲突所在。其次,要学会正确、得体地
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方法。正确理解在语
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相结合的话语结构中的非语
言行为的含义和文化特点。川

Ⅹ 语言沟通的技巧

语言沟通艺术主要是从语言这个方面来说的,其实沟通的工具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如语言、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音乐舞蹈、体态语等,但是在人类历史上,应用最广,使用人数最多、表达内容最丰富的应该首推语言了。

那么对与销售人员来说,销售语言艺术其实也就是跟客户沟通的语言艺术,如果不能跟客户进行顺利友好的沟通,那么成交就是空话。那销售人员如何能利用语言艺术进行更好的沟通呢?

语言沟通艺术的层次

在运用语言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沟通存在不同的层次,可以将其归纳为“沟而不通”、“沟而能通”和“不沟而通”三个层次。

沟通不通的情况

沟通不同包括开口说话和闭口不言两种情况,开口说话但最终沟而不通常常有如下表现:

第一、当面反驳。这种情况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自以为是。即听的人认为说的人说的不对,不管客观上说的人是否正确,反正听的人认为不对,就要反驳。二是恼羞成怒。即听的人明明知道说的人是对的,但由于对方惹怒了自己,偏说对方是不对的,强词夺理加以反驳。

第二、不以为然。不管对方说什么,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全然无所谓。

第三、假装虔诚。听者装出一副很认真的表情,给说着的感觉是他在认真听,并且完全赞同和接受说者的观点和建议,其实他心里完全是另一种想法。直到日后的行为中,说者才发现自己是白说了。

第四、不懂装懂。有时听的人自己认为对方说的是对的,或者确信说的人所说的话一定是对的,但由于层次不同,听的人根本没有领会对方的意思,只能佯装明白。

以上的四种通常是开口讲话但是沟而不通的表现

不说话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很有默契,不用开口就心领神会,这就是不沟而通的表现了。二是相对无言,全然没有默契的影子,双方都觉得没有开口的必要,这就是广义的沟而不通的现象了。

沟而不通的原因

听不进去。这种一般附带个人情感,有时候我们并不在乎对方说什么,而却相当在意他怎么说,说的方式和过程附带的情感,态度对我们接受与否至关重要。惹对方生气了。有时候人们在沟通中很容易有意无意的惹怒对方,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迷失理性,顾不得讲理或忘了讲理,就会形成沟通阻塞,形成沟而不通的后果。有意不合作。有时候由于某些原因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对方可能故意采取无理取闹的方式,使沟通难以进行造成沟而不通。巨大的差异。如果沟通双方在生活习惯、知识背景、文化储备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或语言障碍,当然也会导致沟而不通。

沟而能通的原则

销售人员如何能跟好的沟而能通,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注意。

一、讲求同情性

在语言沟通的时候要注意同情性有时甚至大于合理性。在我国的交际文化中,人们是非常注重感情的,甚至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因此在语言沟通时先引起对方的同情,在感情上让对方把自己看做同路人,再进一步沟通就比较有效。

二、强调合理性

虽然我们的法律意识在增强,但是除非对薄公堂,一般我们都不愿从法律的角度谈事情,因为谈法好像比较伤感情,所以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中,语言沟通往往强调合理性大于合法性。先由情入理,有理讲理,如果讲理实在解决不了问题,再去讲法。

语言沟通不是单方面的你说我听,或我说你听,而是良性的双方交流,是思想和能量的交换。沟通的最终目的是事沟通双方达到关系融洽并受到最佳效果。

不沟而通的培养

做到不沟而通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如果销售人员可以通过与客户的不沟而通而达成成交。那该是多么伟大的力量啊。

其实不沟而通也有两个层次,一个是高层次的,是一种心灵深处的默契,另一个是底层次的,是可以通过后期培养的。那么如何才能培养低层次的不沟而通呢?

第一、随时随地注意观察

毫不关心对方,不注意观察对方的举动,当然无法不沟而通,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注意对方的举动,主动捕捉对方的肢体语言,长期以往就会明白对方的用意和心思。

第二、用心体会对方的无声信息

采用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方法,把自己当做对方,想象他所希望我们做出什么反应,平时多体会,沟通才能把握准确。

语言沟通艺术的.有效方法

销售人员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下面几种方法就可以实现。

驾驭你的谈吐。语言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他是一种沟通工具,还在于他本身的影响力,把握住语言这个财富,运用他驾驭你的谈吐,将会给你带来快乐和机会。

有效的表达

语言作为沟通的工具,最讲究的就是表达的是否有效。无论你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不希望自己的讲话没有效果,甚至适得其反。说话一定要具有以下四个目的中的一个或几个:引起听者行动;提供知识或讯息;引起共鸣、感动与了解;让听者感到快乐。

巧妙的攀谈

说话时,如果你能使对方谈到他感兴趣的事情,就表示你已经很巧妙的吸引了对方。此时,你再以问询的方式诱导对方谈论有关他个人的生活习惯、经验、愿望和兴趣等方面的问题。对方如果有兴趣,就会愿意叙述自己的一切。

话多不如话好

话说的越多,出毛病的机会也就越多,大智若愚,有学问的人不大乱说话,只有胸无点墨的人才喜欢大吹大擂。“宁可把嘴巴闭起来,使人怀疑你的浅薄,也不要一开口就让人证实你的浅薄。”这是一句值得大家牢记的名言。所以在研究说话艺术的时候,我们要先学“少说话”。这里的“少说话”是既要说话,又要说的又少又好,这才是说话的艺术。

先当听众

研究语言沟通的诀窍,首先要学会做一个有耐心的听众,能聆听别人的意见的人,必是一个富于思想、有缜密的见地和具有谦虚性格的人。这种人在人群中,起初也许不大受人注意,但最后则必是最受人敬重的。

词必达意

擅长说话的人,总可以流利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也能够把道理说的比较透彻、动听,使别人很乐意地接受;有时候他还可以从谈话中立即判断出对方的意图,或从对方的谈话中得到启示;而且,他还能通过谈话,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

让声音有表情

能把握说话的时机,还要让你的声音富于表情,这是较难做到的。良好的声音表情就是说话人的发音、强调方法、语气顿挫和语调的变化。我们只有事先仔细的了解了话题的意思和含义,才能以恰当的声调将其表达出来。

适时的结束

销售人员在说话时最糟糕的情形是,很多人往往沉溺在自己的谈话中,而不知如何结束话题或做个结论。这一类喜欢长篇大论的人,不但不受人欢迎,而且惹人厌烦。要知道,一个善于讲话并且能让对方有说话机会的人,必定能受到众人的爱戴与欢迎。

现在的说话有太多的场合需要语言沟通艺术,又有太多的机遇需要人们具备聪慧的头脑和良好的语言沟通来把握。所以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找到自己的沟通缺陷,利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沟通障碍,将会更好的创造价值。

阅读全文

与交际中语言艺术的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颈部疼痛的治疗方法 浏览:690
东成充电手电钻开关安装方法 浏览:394
喇叭线圈连接电容的正确方法 浏览:474
治疗隐性遗传病的方法 浏览:422
扁平疣什么方法去掉最好 浏览:80
让手机屏幕变亮的方法 浏览:748
纺织成本计算方法 浏览:864
锻炼pc肌肉的方法 浏览:825
网银上查账户快速方法 浏览:967
地热泵安装方法 浏览:623
泰国睡眠神器怎么使用方法 浏览:817
跑步机er8解决方法 浏览:771
如何用简易方法防止犯困 浏览:216
复利计算方法72种 浏览:215
苹果录音快捷键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03
7天养号技巧和方法 浏览:765
常用的口才训练方法有哪5种法 浏览:571
地皮菜的种植方法 浏览:776
儿童女上衣怎么叠简单方法 浏览:805
悦动蓝牙的连接方法 浏览: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