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水平受荷桩的内力分析方法有几种

水平受荷桩的内力分析方法有几种

发布时间:2025-08-17 17:41:53

A. 平面框架结构结构内力计算方法中,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分层法需要作哪些修正

◎框架结构按承重体系分为哪几类?说明优缺点。
☞(1) 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优点:横向框架数较少有利于增加房屋横向抗侧移刚度;纵向连系梁截面尺寸较小,有利于建筑的通风采光。缺点:主梁截面尺寸较大,使结构层高增加。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优点:适用于大空间房屋,净空高度较大,房屋布置灵活。缺点:进深尺寸受到板长度的限制,同时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小。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优点:各杆件受力较均匀,整体性能较好。

◎框架体系的优点是什么?说明它的应用范围。
☞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结构,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形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适用范围:工业厂房及公共建筑中广泛使用。

◎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是什么?
☞(1)结构平面布置;(2)柱网和层高的确定;(3)承重方案的确定;(4)荷载计算;(5)内力、位移计算;(6)配筋计算;(7)钢筋选择;(8)绘制结构施工图。

◎怎样确定柱网尺寸?
☞框架结构柱网应满足房屋使用要求,同时构件的规格、类型要少,柱网间距一般不宜小于3.6m,也不宜大于6.0m,柱网跨度根据使用要求不同,有2.4m、2.7m、3.0m、5.8m、7.5m、8.0m、12.0m等。

◎怎样确定框架梁、柱截面尺寸?
☞框架梁的截面尺寸,(1)应满足刚度要求(2)满足构造要求(3)满足承载力要求。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1)应满足稳定性要求(2)满足构造要求(3)满足承载力要求。

◎怎样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和侧移?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方法用反弯点法和D值法。具体计算步骤是:反弯点位置的确定;柱的侧移刚度的确定;各柱剪力的分配;柱端弯矩的计算;梁端弯矩的计算;梁的剪力的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的计算:可认为是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侧移和柱轴向变形的叠加。

◎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计算要点是什么?
☞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的计算要点是:1)修正柱的抗侧移刚度;2)修正反弯点刚度;3)柱的剪力分配;4)柱端弯矩计算;5)梁端弯矩的计算;6)梁的剪力的计算。

◎怎样计算在重力荷载下的框架内力?
☞重力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重力荷载属于竖向荷载,将多层框架分层,以每层梁与上下柱组成的当成框架作为计算单元,按无侧移框架计算,一般采用弯矩分配法或迭代法。

◎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要点是什么?
☞弯矩二次分配法:1)求固端弯矩;2)求分配系数、传递系数;3)进行两次弯矩的分配与传递;4)求梁端弯矩。

◎什么是梁、柱的控制截面,怎样确定控制截面的内力不利组合?
☞梁的控制截面在跨中附近(正弯矩最大截面)和梁与柱相交处(负弯矩最大截面)。
柱的控制截面在梁底部(柱的上端)和长肠拜段之灯瓣犬抱华梁顶部(柱的下端),即轴向压力最大截面。
控制截面内力不利组合:竖向荷载的布置方法有逐跨施荷组合法;最不利荷载位置法;满布荷载法。不同的布置会产生不同的内力,由最不利布置方式确定内力。水平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布置方法:在矩形平面结构中,正负两方向作用荷载下内力大小相等,符号相反,所以只需作一次计算,将内力加上正、负号即可。

◎简述什么是单向板?其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单向板:是指板的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3的情况。受力特点是板上的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递,而长边方向传递的荷载很少,可以忽略不计。配筋构造特点: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筋方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受力钢筋一般采用HPB235级,直径常用6mm,8mm,10mm,间距应满足构造要求。构造钢筋有分布钢筋、板顶部附加钢筋等。

◎什么是双向板?试述其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双向板:是指板的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小于等于2的情况。受力特点是板上的荷载沿短边和长边方向传递。
配筋构造特点是:板的受力钢筋沿两个方向分别布置,钢筋配置方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板顶部沿两个方向应设置附加钢筋。

◎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有何区别?你设计的建筑属于哪种类型的楼梯?
☞板式楼梯:是一块斜放的板,板的两端支撑在平台梁上。板式楼梯的梯段按斜梁进行配筋计算;斜板较厚,当跨度较大时,材料用量较多,板式楼梯外观完整,轻巧美观。
梁式楼梯:在楼梯斜板侧面设置斜梁,踏步板支撑在斜梁上,斜梁再支撑在平台梁上。梯段较长时,较为经济,但是施工复杂,外观显得笨重。

◎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的踏步板的计算与构造有何不同?
☞板式楼梯的踏步板按简支斜板计算。其构造斜板上部应配置适量钢筋,为弯起式配筋,跨中钢筋应在距支座边缘四分之一净跨处弯起。也可为分离式配筋。踏步板中分布钢筋应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一般应在每踏步下设置一根。
梁式楼梯踏步板计算为两端斜支在斜梁上的单向板,踏步的高度由构造确定。踏步板的计算为特殊的梯形截面,一般在竖向切除一个踏步,按竖向简支计算。踏步板的配筋按计算确定,且每一级踏步受力钢筋不少于2φ6,沿梯段宽度应布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φ6分布钢筋。

◎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是什么?在设计中如何防止少筋梁和超筋梁?
☞少筋梁的破坏特征:由于钢筋配置较少受拉区混凝土一裂即坏,钢筋屈服甚至被拉断。少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适筋梁的破坏特征:当钢筋用量适宜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随着荷载的增加,钢筋屈服,荷载进一步增加,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超筋梁破坏的特征:由于钢筋用量较多,钢筋还没有屈服,受压区的混凝土已被压碎而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设计中根据ξ≤ξb ,防止超筋破坏;根据ρ≥ρmin,防止少筋破坏。
◎在受弯构件中,斜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 斜截面破坏形式有:1)斜压破坏,其特点是:当剪跨比较小,而腹筋用量较多时,随荷载增加时,在梁端附近,出现很多斜裂缝,破坏时象短柱一样被压碎,此时箍筋一般未屈服。2)剪压破坏,其特点是:当剪跨比适中,腹筋用量适当时,在梁的剪弯区,首先出现主斜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加,主斜裂缝延伸,受压区混凝土在正应力和剪应力共同作用下被压碎,此时箍筋也屈服。3)斜拉破坏,破坏特点是:当剪跨比较大,箍筋用量较小时,斜裂缝一旦出现很快就向上下延伸,然后将梁劈裂成两部分而破坏。(以有腹筋梁为例)

◎什么是腰筋?它的作用是什么?
☞腰筋:当梁高h>700mm时,应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300~4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并用拉筋联系,拉筋间距一般取箍筋间距的2倍。
作用:防止当梁太高时,由于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的竖向裂缝,同时也是为了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

◎为什么箍筋和弯起钢筋间距S要满足一定要求?
☞梁内箍筋和弯起钢筋间距不能过大,以防止在箍筋或弯起筋之间发生斜裂缝,从而降低梁的受剪承载力。所以最大间距S要满足规范要求。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构成建筑物的基本要素是:(1)建筑功能:是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建筑功能是人们建造房屋的具体目的和使用要求的综合体现。(2)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构成建筑的重要因素。(3)建筑的艺术形象,是以其平面空间组合,建筑体型和立面,材料的色彩和质感,细部的处理及刻画来体现的。

◎民用建筑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由基础、墙体或柱、楼板层、楼梯、屋顶、地坪、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1)外力作用的影响:永久荷载(如自重)、活荷载(风、雨、雪、地震荷载等);(2)自然界的其他影响,不同地域,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房屋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房屋的各有关部位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保温、隔热、隔潮、防水、防冻胀、防温度变形等破坏,以保证房屋的正常使用。(3)人为因素的影响。(4)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影响。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1)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的要求。(2)确保结构安全。(3)适应建筑工业和建筑施工的需要。(4)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5)注重美观。

◎按照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分哪几类?你所设计的建筑属于其中的哪一类?
☞按照建筑的使用性质分:(1)民用建筑。(2)工业建筑。(3)农业建筑、民用建筑又分建筑又分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何谓基础的埋置深度?你设计的建筑物基础埋深是多少?
☞基础埋置深度:指从市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地面的距离。
你设计的建筑物基础埋深:

◎为什么沿外墙四周要设置散水或明沟?你做的是哪种类型?怎样做的?
☞为了防止屋顶落水或地表水侵入勒脚危害基础,必须沿外墙四周设置明沟或散水,将地表水及时排离。
散水的构造做法:坡度一般3%—5%,宽度一般600—1000mm。当屋面为自由落水时,散水宽度应比屋檐挑出宽度大150—200mm。

◎你设计的建筑物墙面进行装修了吗?装修的目的是什么?你选择的是哪一种类型?
☞装修的目的:(1)保护墙体、提高墙体的耐久性。(2)改善墙体的热工性能、光环境、卫生条件等的使用功能。(3)美化环境,丰富建筑的艺术形象。

◎墙体中为什么要设水平防潮层?你选择的是哪种构造类型?设在什么位置?
☞在墙身中设置防潮层的目的是: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沿基础墙上升,防止位于勒脚处的地面水渗入墙内,使墙身受潮。水平防潮层一般应在室内地面不透水垫层(如砼)范围以内,通常在负0.006m标高处设置,而且至少要高出市外地坪150mm,以防雨水溅湿墙身。当地面为透水材料时(如碎石、炉渣)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出室内地面60mm,既在+0.06mm外。

◎板在构造上需满足哪些要求?
☞楼板的设计要求是:(1)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强度要求是楼板应保证在自重和使用贺在荷载作用下安全可靠,不发生任何破坏.刚度要求是指楼板在一定荷载作用下不发生过大变形,保证正常使用.(2)保温,隔热,放火,隔声等要求.(3)便于在楼层和地层中敷设各种管线.(4)经济要求,一般楼地面约占建筑物总造价的20%~30%,选用楼板时应考虑就地取材和提高装配化程度等问题.

◎你设计的楼梯梯段宽度是多少?怎样确定的?
☞楼梯楼段的宽度:是根据通行、人数的多少(设计人流股数)和建筑的防火要求确定的.《建筑设计放火规范》规定了学校,办公楼,商店,和候车室等民用建筑楼梯的总宽度.楼梯的总宽度通过计算确定,以每100人拥有的楼梯宽度作为计算标准,俗称百人指标.我国规定每股人流按[0.55+(0~0.15)]m的计算,其中0~0.15m为人在进行中的摆幅.非主要通行的楼梯应满足单人携带物品通过的需要,楼段的净宽一般不应小于900mm。

◎你选择屋面的排水方式是哪种?怎样设计的?
☞屋面的排水方式有两大类:1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其排水组织形式是屋面雨水顺屋面坡度排至挑檐板外自由滴落。常用于建筑标准较低的低层建筑或雨水较少的地区。2有组织排水,屋面雨水顺坡汇集于檐沟或天沟,或在檐沟或天沟内填0.5%—1%纵坡使雨水集中至雨水口,经雨水管排至地面或地下排水管网时称有组织排水。

◎你设计的楼梯坡度是多少?怎样确定的?最适宜的坡度是多少?
☞楼梯的坡度:范围在23°—45°之间,正常情况下应当把楼梯坡度控制在38°以内。一般认为30°是楼梯的适宜坡度。

◎在设计中,你选择的砌筑墙体材料是哪种?墙体有什么用?
☞墙体的作用:1) 承重作用;2) 围护作用;3)分隔作用。

◎在进行地基和基础设计中,应满足哪些要?
☞基础与地基的设计要求:1)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均衡程度;2)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3)经济要求。

◎单向、双向板怎样区分?
☞肋形楼盖的板一般四边都有支撑,板上荷载通过双向受弯传到支座上。但当板长四边比其短边长的多,板上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递到支撑构件上,沿长边方向传递荷载很少,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主要设短跨受弯的板,受力钢筋将沿短边方向布置,在垂直于短边方向只布置按构造要求设置的构造钢筋称单向板;板在两个方向上弯曲均不可忽略,板双向受弯,板上荷载沿两个方向传到梁上称为双向板。

◎结构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步骤是什么?
☞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构件的承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第二阶段,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场地类别如何确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按场地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四类。

◎地震作用计算采用什么方法?
☞我国广泛采用加速度反应谱理论确定地震作用。所谓加速度反应谱理论就是单质点弹性体系在一定地面运动作用下,最大加速度反映与体系自振周期关系曲线,利用已知体系自振同期,利用反应谱曲线可很方便确定体系加速度反应进而求地震作用;对于高层建筑不规则建筑还采用时程分析法来计算结构地震反应,先选定地震地面加速度曲线,然后用积分法求解运动方程,算出每一个时间增量的结构反应,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反应。

◎除底剪外,还有哪些计算地震作用方法?
☞静力法,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映谱法,时程分析法。

◎结构自振周期如何确定?
☞对于n个质点弹性体系,振动时含有n个自振频率,即有n个自振周期,其中最长一个自振周期称为基本周期。

◎水平荷载作用下,需要对结构进行什么变形验算?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性位移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位移。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是什么?
☞竖向反应谱法,静力法。

◎什么是弯矩调幅,目的是什么?
☞所谓弯矩调幅法是先按弹性理论求结构控制截面的弯矩值,然后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某些截面的弯矩值,通常是对那些弯矩较大(绝对值)的截面的弯矩进行调整。截面弯矩调幅值与按弹性理论计算的截面弯矩值的比值称为调幅系数,弯矩调幅系数一般在0-0.25之间,这样一来调幅后的弯矩就是原来的75%-100%。跨中增加的钢筋比支座按照弹性分析减少的小得多,所以更加经济了。

◎什么是短柱,短柱的缺点,如何处理?
☞短柱,柱净高小于4倍柱截面高度。短柱缺点:刚度大,会吸收较大的地震剪力容易发生剪切破坏,造成脆性错断。处理方法:避免框架房屋中的错层、夹层或半高填充墙、或不当设置某些联系梁。

◎绘出肋形结构中梁、板的计算简图?

◎梁中钢筋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梁中钢筋有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其中纵向钢筋有纵向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包括架立钢筋和腰筋等);横向钢筋包括箍筋和构造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的作用是承受拉力或压力;架立钢筋的作用是固定箍筋,腰筋的作用防止当梁太高时,由于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的竖向裂缝,同时也是为了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箍筋的作用是承担剪力,约束混凝土横向变形,固定纵向钢筋。

◎柱中的钢筋如何选择和确定?
☞柱中的钢筋是由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的。受力钢筋应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和稳定性要求,箍筋应满足构造要求。

◎你所设计的建筑主要应满足哪些功能要求?
☞根据自己的设计具体情况回答。

◎单向板肋形结构的计算单元是如何确定的?
☞单向板肋形结构的计算单元,是板块、次梁、主梁。连续板和连续梁的计算简图是多跨连续梁。

◎肋形结构中连续梁的配筋计算步骤是什么?
☞肋形结构中连续梁的配筋计算步骤是:1)确定计算简图,包括荷载简化,支座简化,跨度和跨数的确定;2)内力计算及内力组合;3)配筋计算,按T形截面和矩形截面承载力计算进行配筋。

◎什么是分布钢筋?它起什么作用?
☞分布钢筋是板中的构造钢筋,沿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布置。其作用是将板上的荷载有效地传递到受力钢筋上,防止由于温度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沿跨度方向引起的裂缝,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肋形结构内力计算常用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特征?
☞肋形结构内力计算方法有:弹性方法和内力塑性重分布方法。前者在内力计算时将结构看成弹性体,按结构力学方法进行内力计算。后者将结构的塑性变形予以考虑,将塑性变形后的内力进行调整。

◎建筑物有哪些主要构造?简述其作用。
☞建筑物的主要构造有:①基础:作用有承担全部荷载;②墙体:作用是承受楼板或屋面板传来的荷载,具有围护作用,和分隔作用;③楼地面:承受荷载,是建筑物的水平分隔构件;④楼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设施,承受荷载;⑤屋顶:承受屋面荷载,起围护作用;⑥门窗:具有采光通风作用,具有围护作用,门还具有疏散作用。

◎结构的极限状态有哪几种?写出其表达式。
☞结构的极限状态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其表达式分别为:γ0S≤R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S—结构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和S≤C(C——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组合长期组合

◎梁的正截面计算有哪几种类型?
☞梁的正截面计算有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T形截面3种类型。

◎柱的正截面计算按什么构件进行配筋计算?为什么?
☞柱的正截面计算按受压构件计算,因为柱主要承受轴向压力作用。

◎肋形结构中连续板的配筋有几种方式?
☞肋型结构连续板的配筋方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

◎简述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步骤。
☞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步骤是:在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础上进行。1)剪力设计值计算;2)腹筋计算:截面尺寸验算。包括箍筋与弯起筋计算,配箍率验算,3)包括选筋,画出配筋图。

◎如何控制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
☞按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和切断,应满足构造要求,具体应由弯矩图和抵抗弯矩图来确定,即切断时钢筋应伸过理论切断点,满足一定的延伸长度;弯起时应在充分利用点以外弯起,即延伸长度不小于0.5h0

◎柱下独立基础的受力钢筋如何确定?
☞基础底板在地基净反力作用下,在两个方向均产生向上的弯曲,因此底板下部需双向配筋,计算截面取柱边或变阶处,计算两个方向弯矩时,把基础视为固定在柱周边的四边挑出的悬臂板。

◎桩有哪些种类?各有哪些特点?
☞按材料分为①钢桩:耐冲击性能好,质量容易保证,造价较高,多用于特殊要求情况。②混凝土桩:取材方便,适用性强,广泛采用。预制混凝土桩,施工质量比较稳定,造价高,施工时振动和噪音大,且贯入能力受多种因素限制。灌注桩:造价低,桩长、桩径可灵活变化,施工振动和噪音较小。

B. 常用的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

常用的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静载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在桩基检测中,各个检测手段需要配合使用,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够对桩基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本文列举桩基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一一解答,必须收藏。
01class1.什么情况下,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检测数量有什么要求?答: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1)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
(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3)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02class2.什么情况下,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检测数量有什么要求?答: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
(2)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
(3)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
(4)施工工艺不同的桩;
(5)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
(6)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03class3.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那些规定?答: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旅腔枝桩数不得少于1根。
(2)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注:a.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两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
b.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及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c.当符合第2问第1~4款规定的桩数较多,或为了全面了解整个工程基桩的桩身完整性情况时,应适当增加抽检数量。
04class4.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符合什么条件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答: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
(1)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
(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3)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4)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l%,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注:对上述第1~4款规定条件外的工程桩,当采用竖向圆和抗压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承载力检测时,抽检数量宜按本条规定执行。
05class5.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什么情况下可采用钻芯法检测?拆敏抽检数量怎么确定?答: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06class6.什么情况下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水平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怎么确定?答:对于承受拔力和水平力较大的桩基,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水平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l%,且不应少于3根。
07class7.什么情况时应进行验证与扩大检测,并阐述验证与扩大检测的方法?
答:(1)低应变检测时,对于嵌岩桩,桩底时域反射信号为单一反射波而且与锤击信号同向时;实测信号复杂,无规律,无法对其进行准确评价;桩身截面渐变或多变,而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时刻采用静载法或钻芯法验证。
(2)高应变检测时,桩身存在缺陷,无法判定桩的竖向承载力;或桩身缺陷对水平承载力有影响;单击贯入度大,桩底同向反射强力且反射峰较宽,侧阻力波、端阻力波反射弱,即波形表现出竖向承载性状明显与勘察报告中的地质条件不符合时,可采用静载法进一步验证;
(3)嵌岩桩桩底同向反射强烈,且在时间2L/C后无明显端阻力反射,可采用钻芯法核验。
(4)桩身浅部缺陷可采用开挖验证。
(5)桩身或接头存在裂隙的预制桩可采用高应变法验证。
(6)单孔钻芯检测发现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时,宜在同一基桩增加钻孔验证。
(7)对低应变法检测中不能明确完整性类别的桩或Ⅲ类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载法、钻芯法、高应变法、开挖等适宜的方法验证检测。
(8)当单桩承载力或钻芯法抽检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经确认后扩大抽检。
(9)当采用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声波透射法可改用钻芯法),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
08class8.阐述桩身完整性类别分类原则?哪类桩应进行工程处理?
答:桩身完整性类别分类原则
Ⅰ类桩桩身完整
Ⅱ类桩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
Ⅲ类桩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
Ⅳ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
Ⅳ类桩应进行工程处理。
09class9.基桩检测报告应包含那些内容?答:检测报告应结论准确,用词规范。
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基础、结构型式,层数,设计要求,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检测日期;
(2)地质条件描述;
(3)受检桩的桩号、桩位和相关施工记录;
(4)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过程叙述;
(5)受检桩的检测数据,实测与计算分析曲线、表格和汇总结果;
(6)与检测内容相应的检测结论。工程桩承载力检测结果的评价,应给出每根受检桩的承载力检测值,并据此给出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
10class10.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加载量如何确定?答:(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破坏;当桩的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的加载量进行。
(2)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
11class1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加载反力装置应符合那些规定?答: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2)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3)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
(4)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5)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12class12.阐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加载室荷载测量方法及精度、量程要求?答: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13class13.阐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沉降测量方法及仪器精度要求?答: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误差不大于0.1%,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1测量误差不大于0.1%,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
(2)直径或边宽大于500mm的桩,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测试仪表,直径或边宽小于等于500mm的桩可对称安置2个位移测试仪表。
(3)沉降测定平面宜在桩顶200mm以下位置,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桩身。3沉降测定平面宜在桩顶200mm以下位置,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桩身。
(4)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
(5)固定和支撑位移计(百分表)的夹具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14class14.阐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试桩现场检测对试桩的要求?答:(1)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
(2)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底面,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混凝土桩头加固可按本规范附录B执行。
(3)对作为锚桩用的灌注桩和有接头的混凝土预制桩,检测前宜对其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
15class15.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加卸载方式应符合那些规定?答:(1)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2)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3)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
16class16.阐述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试验步骤应符合那些规定?答: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2)试桩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3)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4)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l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17class17.简述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终止加载条件?答: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注: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3)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4)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
(5)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
18class18.简述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综合分析确定方法?答: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1)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2)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3)出现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情况,取前一级荷载值。
(4)对于缓变型Q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对直径大于或等于8mmm的桩,可取S=0.05D(D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
注:当按上述四款判定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未达到极限时,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19class19.简述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统计值及特征值的确定方法?答: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及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2)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
(3)对桩数为3根或3根以下的柱下承台,或工程桩抽检数量少于3根时,应取低值。
(4)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级力特征值应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取值。
注:当工程桩不允许带裂缝工作时,取桩身开裂的前一级荷载作为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并与按极限荷载一半取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相比取小值。20class20.简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报告除应包括本规范第3.5.5条内容外,还应包括那些内容?答:检测报告除应包括本规范第3.5.5条内容外,还应包括:
(1)受检桩桩位对应的地质柱状图;
(2)受检桩及锚桩的尺寸、材料强度、锚桩数量、配筋情况;
(3)加载反力种类,堆载法应指明堆载重量,锚桩法应有反力梁布置平面图;
(4)加卸载方法,荷载分级;
(5)本规范第4.4.1要求绘制的曲线及对应的数据表;与承载力判定有关的曲线及数据;
(6)承载力判定依据;
(7)当进行分层摩阻力测试时,还应有传感器类型、安装位置,轴力计算方法,各级荷载下桩身轴力变化曲线,各土层的桩侧极限摩阻力和桩端阻力。
21class21.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终止加载条件?答: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
(2)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100mm时。
(3)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
(4)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
22class22.简述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综合判定方法?答: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判定:
(1)根据上拔量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陡变型U—δ曲线,取陡升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2)根据上拔量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δ—lgt曲线斜率明显变陡或曲线尾部明显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3)当在某级荷载下抗拔钢筋断裂时,取其前一级荷载值。
23class23.单桩竖向抗拔试验检测报告除应包括规范第3.5.5条内容外,还应包括那些内容?答:检测报告除应包括本规范第3.5.5条内容外,还应包括:
(1)受检桩桩位对应的地质柱状图;
(2)受检桩尺寸(灌注桩宜标明孔径曲线)及配筋情况;
(3)加卸载方法,荷载分级;
(4)数据整理应绘制上拔荷载-桩顶上拔量(U)关系曲线和桩顶上拔量-时间对数(关系曲线)。并提供对应的数据表;
(5)承载力判定依据;
(6)当进行抗拔摩阻力测试时,应有传感器类型、安装位置、轴力计算方法,各级荷载下桩身轴力变化曲线,各土层中的抗拔极限摩阻力。
24class24.简述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桩的水平位移测量方法及基准点设置方法?答:在水平力作用平面的受检桩两侧应对称安装两个位移计进行桩的水平位移测量;当需要测量桩顶转角时,尚应在水平力作用平面以上50cm的受检桩两侧对称安装两个位移计。
位移测量的基准点设置不应受试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基准点应设置在与作用力方向垂直且与位移方向相反的试桩侧面,基准点与试桩净距不应小于1倍桩径。
25class25.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加卸载方式和水平位移测量应符合那些规定?答:加卸载方式和水平位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向多循环加载法的分级荷载应小干预估水平极限承载力或最大试验荷载的1/10。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min后可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2min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5次,完成一级荷载的位移观测。试验不得中间停顿。
(2)慢速维持荷载法的加卸载分级、试验方法及稳定标准应按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有关规定执行。
26class26.简述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终止加载条件?答: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桩身折断;
(2)水平位移超过30~40mm(软土取40mm);
(3)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
27class27.简述单桩的水平临界荷载综合确定方法?答:单桩的水平临界荷载可按下列方法综合确定:
(1)取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时的H—t—Y0曲线或慢速维持荷载法时的H—Y0曲线出现拐点的前一级水平荷载值。
(2)取H—ΔY0/ΔH曲线或lgH—lgY0曲线上第一拐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
(3)取H—σS曲线第一拐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
28class28.简述单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综合确定方法?答:单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确定:
(1)取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时的H—t—Y0曲线产生明显陡降的前一级、或慢速维持荷载法时H—Y0的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
(2)取慢速维持荷载法时的Y0—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弯曲的前一级水平荷载值。-
(3)取H—ΔY0/ΔH曲线或lgH—lgY0曲线上第二拐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
(4)取桩身折断或受拉钢筋屈服时的前一级水平荷载值。
29class29.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那些规定?答: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水平承载力按桩身强度控制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为单桩水承载力特征值。
(2)当桩受长期水平荷载作用且状不允许开裂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的0.8倍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3)当水平承载力按设计要求的水平允许位移控制时,可取设计要求的水平允许位移对应的水平荷载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但应满足有关规范抗裂设计的要求。
30class30.简述单桩水平静载试验除应包括本规范第3.5.5条内容外,还应包括那些内容?答:检测报告除应包括本规范第3.5.5条内容外,还应包括:
(1)受检桩桩位对应的地质柱状图;
(2)受检桩的截面尺寸及配筋情况;
(3)加卸载方法,荷载分级:
(4)绘制H—t—Y0、H—ΔY0/ΔH、H—Y0、Y0—lgt、lgH—lgY0、H—m、Y0—m等关系曲线及对应的数据表;
(5)承载力判定依据;
(6)当进行钢筋应力测试并由此计算桩身弯矩时,应有传感器类型、安装位置、内力计算方法并绘制H—m、H—σS曲线及其对应的数据表。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C.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试验与检测方法


1、前言
1.1公路桥梁承载力试验的目的与作用
全国每年都有一大批结构新颖、雄伟壮观、形式多样的桥梁建成,无论在桥梁单跨跨度、结构复杂程度和施工技术难度方面,我国桥梁建设技术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之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桥梁结构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影响桥梁工程质量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对于建成后的桥梁工程质量旅运,人们更希望了解和掌握其使用性能和效果。
对那些影响较大、结构新颖、隐蔽工程较多的桥梁进行全桥实桥荷载试验,是竣工验收时对桥梁工程内在质量进行评判时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同时亦为设计理论、施工技术总结积累经验,为桥梁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创造条件,为今后桥梁的养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美国一位专家曾说过:“无论多么高新的结构分析技术都不能取代用于评估公路大桥性能的现场测试。当建筑物承受工作荷载时,记录下应变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工程师就能更好地了解桥梁的真实结构响应。”
1.2新的公路桥梁汽车荷载标准
我国颁布的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将使用近40年的原公路桥涵结构设计采用的车辆荷载标准模式及其分级作了重大调整。一是将四级标准车队荷载改为公路—I级、公路—,,级两级汽车荷载二是汽车荷载采用了国外普遍采用的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的模式;另外,从形式上取消了验算荷载,将验算荷载的影响通配镇穗过多种途径间接地反映到汽车荷载模式中。
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 60—2004)亦提出在公路桥涵设计时,车道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应按设计车道数布置车辆荷载进行计算;同时多车道桥梁上的汽车荷载应考虑多车道折减;当桥梁计算跨径大于150m时,还应按规定的纵向折减系数进行折减;当为多跨连续结构时,整个结构应按最大的计算跨径考虑汽车荷载效应的纵向折减。
1.3解读新的汽车荷载标准
美国早在?944年就在美国公路桥梁规范(AASHO)中采用车辆荷载与车道荷载,即双轨制的活载标准,用以补充活载设计标准的缺陷与不足。采用车道荷载的最大优点是,车道荷载便于在影响线上布载,一旦影响线形状、面积及最大坐标值已知,则加载手续简便,计算工作量少而对于特定桥型结构的桥梁,其内力影响线又是一定的。所以,为简化桥梁活载标准,同时也是为了更加符合桥梁实际使用情况,我国公路桥梁的汽车荷载标准采用国际上常用模式是利多弊少的。
对于新的汽车荷载标准,《培卜通用规范》的条文说明是:
①原规范汽车荷载的计算图式是一辆加重车和具有规定间距的若干辆标准车组成的车队表示的,实践表明这种图式对人工和计算机加载计算都不很方便,且计算效应随桥梁跨径的变化是不连续的。而采用由均布荷载qk组成的图式,只要知道桥梁的影响线面积和最大竖坐标,荷载效应即可计算出来,并且这些影响线面积和竖坐标值可在桥梁设计的有关手册查得或通过较为简单的计算得到。
②规范所规定的车道荷载实际上是一个虚拟荷载,它的标准值qk和pk是由对汽车车队(车重和车距)的测定和效应分析得到的。
③在桥梁设计时,为取得主梁的最大受力,汽车荷载在桥面上需要偏心加载,其方法仍可用车辆荷载偏心加载,从而得到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为适应新的汽车荷载标准,在进行公路桥梁承载力试验和检测时,则应重点测试桥梁的内力纵向影响线和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进而分析评定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
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试验与检测方法
2.1桥梁承载能力定量检测程序
对公路桥梁实施荷载试验用于检测和评定其承载能力和实际状况,应遵循内外相统一的因果规律,通过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深化认识和跟踪,从检测和现场荷载试验入手,寻求桥梁现状和承载力的定性关系,从而确定桥梁具体测试方案、测试孔跨及其测试部位,按逐级加载的多工况实施静态测试;按不同车速进行动态测试;利用应力释放原理,施测结构自重恒载应力(有条件和具有相应测试仪器可考虑做此项测试工作)及混凝土弹性模量;对结构几何尺寸作空间变形观测;对混凝土材料标号用综合法作探测试验等等。在一系列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将实测值与理论值作相似条件下的对比分析,以校验系数作为指标参数和合理性的衡量标准。由此,对得出的承载力指标,再经过可靠度分析和实际状况评定,从而确定桥梁实际承载能力和实际状况。
2.2桥梁纵向影响线的测试
反映桥梁承载力的主要指标当数各控制截面的内力或应力,按新规范要求,当桥梁的纵向影响线和最大竖坐标已知后,荷载作用效应(内力或应力)即可得到,桥梁的承载能力也就知道。
下面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采用双轴荷载测定桥梁控制截面内力纵向影响线的方法,进而对桥梁承载能力进行评定。
3、拱桥承载能力测试实例
3.1黄花大桥概况
黄花大桥位于江西省萍乡市的320国道上,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全长188m,主桥三跨,每跨净距28.5m。主桥设计荷载汽-13,拖-60,桥面净宽7.3m,无人行道,矢跨比1/6,设计拱轴系数M=2.20,主拱圈宽度为8m,拱圈厚0,88m,立柱式腹拱墩。下部构造为:15#片石混凝土实体墩和桥台,桥墩顶宽2.5m,基础均为明挖扩大基础。
3.2测定主拱圈纵向影响线
为测定主拱圈混凝土和钢筋应力沿拱跨纵向分布情况,即纵向影响线,测试时采用两辆“罗曼”车偏下游布载,共计10个车位(如图1所示)。
为了测得纵向影响线,须采用图1方式布载,将一辆双轴汽车顺桥向布置在各载位上,所得某测点相应的应变示于相应载位的纵坐标上,并用迭代法求得该测点位置影响线纵坐标值。
为了求得某测点的纵向影响线峰值,应首先把荷载的后轴置于该测点的位置上,然后以此递推其他载位。如图1中载位①载位⑩的载位系列可求得拱顶截面上各测点的影响线峰值,因为其中载位⑤的后轴正好位于拱顶截面上。
但对L/4等位于纵粱上的各测点与上述载位系统中各载位的后轴作用位置不重合,只能求得这些测点在这些载位下的影响值,而无法直接求得这些测点的影响线峰值。
为了能实测到该测点的峰值,可在此点布置另一载位的后轴,并向前或向后递推到其它载位,直到桥面的一端,组成一个补充载位系列。如图1所示,为了补充截面L/4的峰值,补充载位系列为载位11和13组成,载位13的后轴作用点在截面L/4上。为了保证数据正确,荷载要准确称重,作用点位置要尽可能对准。
3.3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测定
为测定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情况,分别在试验孔拱顶和L/4截面加载测得主拱圈挠度,进而求得桥梁的实际横向分布系数。
②加载为两辆各重300kN“大交通”偏下游布置.
3.4大桥承载能力测试结果
①由实测的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可知,大桥各肋分配内力较均匀,整体性能较好。
②在两辆“罗曼”车作用下,无论是跨中截面的混凝土和钢筋应力,还是L/4和拱脚截面混凝土应力,其沿桥跨的纵向分布情况,以及相应的纵向影响线均和理论情况相吻合。说明该桥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较好。拱上建筑与拱圈联合作用明显。
4、连续箱梁桥承载能力测试实例
4.1大桥概况
江西吉安赣江公路大桥全长1577.08m.全桥桥孔布置为34×16m空心板+5×40mT梁+(60+4×100+60)m连续箱梁(主桥)+2X40mT梁+14X16m空心板。桥面净空为净—15+2X1.76m人行道。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人群荷载3.5kN/m2。
本桥主桥上部构造为双箱单室连续箱梁,下部构造为V形预应力混凝土墩,基础为中7.8m钻孔灌注桩。
4.2试验目的和内容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检测大桥结构的刚度、强度和整体受力性能,检验大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能否正常使用。因此,根据本桥主桥设计特点,以及正负弯矩分布情况,在汽车—超20级荷载作用下最大正弯矩位于距39号桥墩支座中心沿赣州方向108.9m处跨中截面(以下称A截面),最大负弯矩位于距39号桥墩支座中心沿赣州方向173.34m处支座截面(以下称B截面)。各V型桥墩墩顶设纵横系梁是保证V形墩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纵向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横向系梁为普通钢筋混凝土。为此,测试截面定为A截面、B截面及41号桥墩墩顶纵系梁中点截面(以下称C截面)。
4.3测试方法
由于本桥跨径大,测试范围长,桥面宽,设计荷载标准高等特点,如采用通常用汽车加载,按设计规范的4列车队满布桥面的方法,则需要大量的重型车辆,不仅这种车辆一时难以寻找和集中,而且需花费过多的经费。为此,本次试验采取对上述截面测取实桥在试验荷载作用的实际混凝土应力和挠度纵向影响线,并和试验荷载作用下理论计算的大桥相应截面的混凝土应力和挠度值进行比较分析,从而鉴定大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能否满足正常使用。
4.4试验加载汽车纵向车位布置
试验时加载汽车纵向车位布置是从39号桥墩上的连续箱梁端部开始,向赣州方向每隔8m作为一个测试车位,用红油漆和钢尺在桥面上标出。共计布置41个车位,计加载范围总长335m。此时加载后对A、B、C截面产生的应力和挠度值很小,可以不考虑其影响。
4.5测试成果分析
4.5.1测试成果分类整理如下列表2—表6
4.5.2测试成果分析
①由表2至表5中各截面的实测值和相应的理论计算值的校验系数可知,均符合《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中所规定的1.0≥71>0.8的要求,说明本桥无论是从强度上或是刚度上均达到设计要求。
②表6中由实测挠度所推出的活载横向分布系数,较好地吻合理论计算的活载横向分布系数,说明大桥的整体受力性能较好,符合设计要求和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4.6试验结论与桥梁承载力评定
从吉安赣江公路大桥主桥的鉴定性静载试验结果分析,大桥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承受设计荷载,其横向联系和桥面是强劲的,活载挠度横向分布与计算值吻合,大桥的整体受力性能良好。因此,可以认为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可以交付使用。
5、结语
①对于需进行施工质量评定的新建桥梁,鉴定性荷载试验的控制荷载就是设计荷载;按新规范的要求,桥梁的承载能力可通过实测主要控制截面的内力纵向影响线来分析评定。若是需进行承载能力评定的既有桥梁,应当先进行全桥检测,查明病害,再确定控制荷载,以防进行荷载试验时给既有桥带来新的损伤;如进行荷载试验是为测试重型车辆是否能通过该桥,控制荷载应选择与重型车辆具有同样效应的布载方式。
②鉴于我国现行的《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中静力加载试验项目的确定,主要是针对桥梁主要承重构件而言,对次要承重构件或局部受荷强度以及桥梁横向受力特征等问题没有涉及,而次要承重构件或桥梁横向受力特征计算取用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检算结果的真实性,同时局部受荷强度问题往往是造成桥梁无法正常使用的关键问题,所以建议增加诸如行车道板、拱上建筑以及桥梁横向荷载分布测定等的加载试验项目。随着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许多新桥型、新结构已在公路上被广泛使用,所以有必要结合全国公路桥梁普查情况,增加斜拉桥、悬索桥、连续刚构、刚构—连续粱组合体系、无梁板桥、系杆拱、预应力桁架拱、刚架拱等新桥型、新结构的加载试验项目。
③考虑到在以往的桥梁试验鉴定中,经常碰到测读的结构裂缝宽度虽然超限,但试验测得的结构主要控制截面应变和挠度要比计算结果小得多的情况,如果仅凭裂缝宽度这一单一指标超限就认定一座桥梁承载能力有问题,是不妥的。而规范对裂缝宽度的限制,更多是从耐久性角度考虑的,加上目前影响测读裂缝宽度的人为因素较多,所以在裂缝评定中建议采用裂缝形态、分布(间距)、高度和宽度以及卸荷闭合等多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阅读全文

与水平受荷桩的内力分析方法有几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检测车性能的方法 浏览:70
农药有哪些食用方法 浏览:524
法式蛋糕烤制方法视频 浏览:858
和网友吃饭的简单方法 浏览:970
处理大脓包痘痘的正确方法 浏览:347
方法英文单词后面怎么接介词 浏览:210
芒果水龙头安装方法 浏览:514
胸闷气短有什么方法 浏览:980
心梗最新医学方法如何治 浏览:385
找竹笋的方法在哪里 浏览:206
田螺的营养价值和功效及食用方法 浏览:376
水平受荷桩的内力分析方法有几种 浏览:918
测量员软件放样方法 浏览:280
常用的图像检测方法有哪些 浏览:945
牙疼保守治疗方法 浏览:662
想把背练薄有什么好方法 浏览:19
换算增值税计算方法 浏览:902
手自一体s档正确方法 浏览:568
万用表测量电压的步骤方法 浏览:324
下背的锻炼方法 浏览: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