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童声训练的方法

童声训练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23 06:49:59

1. 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

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协和,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合唱训练中,我常让学生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
加强科学发声训练,激发合唱兴趣
合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的。在训练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我采用了他们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比如“象闻花”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切忌大喊大叫,因为这样不但会损坏声带,而且会破坏合唱的和谐性。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
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打好合唱基础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训练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其次进行听辨和模唱练习,先听辨单音,然后到和声音程,最后到听辨和模唱简单的旋律。这样由听到唱,从简到繁,培养学生的调式调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两声部合唱的训练,让学生在和声效果中,得到音准概念,从而掌握音准。在训练中,我还经常自编一些比较简单的两声部练习曲,以此来帮助学生揭开合唱的神秘面纱。同时要求学生演唱时做到能监听另一声部的音高及和声效果,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学唱歌曲时还要注意加强节奏感的培养。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加强咬字和吐字训练,增强合唱效果
正确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熟练的咬字、吐字技巧,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富有感染力。所以在合唱训练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咬字、吐字方面的训练,从而使合唱获得最佳的演唱效果。
童声合唱以其高雅、清纯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普及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们身边中小学合唱队数量很多,但真正掌握合唱技巧,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少儿合唱团队却 为数不多。一些学校的合唱队往往不大注意少年儿童发声的特点,不懂得怎样合理、科学地使用嗓音,常常是随教师或歌曲的情绪高声喊唱。少儿时期孩子们的声带 是娇弱的,这种唱法对其嗓音发育很不利。另外,这种歌唱方式缺少色调变化和层次感,声音炽白、不柔和,使童声合唱缺乏协调性,破坏了合唱优美、动人的童声 美感。
在童声合唱的训练中应注意以下有关问题,这将有助于合唱团队整体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运用“轻声”唱法,形成正确的发声状态
为避免学生的喊唱,应该提醒他们用轻声去歌唱。“轻声”实际上是人体各发声器官协调地发声的基础,这种发声有它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步骤。“轻声”的合唱训练, 有效地克服了发声状态中不必要的紧张和僵硬。总结其中的规律,遵循它生成的过程去发展童声合唱,对防止学生的喊唱,形成正确的发声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学生喊唱的主要原因是喉部的发声状态拘谨,缺少弹性和灵活性。有时气息浮也会造成胸僵、喉紧的状态。因此,在合唱训练之前必须要做好放松练习。如打呵欠,让 喉咙打开,颈部放松,气息流畅自如。不管是用旋律音程练习,还是用带声部的和弦练习,都不能在音量上过早要求。直到学生们在歌唱时做到完全打开喉咙,彻底 放松下巴,呼吸自如,气息匀畅,这时,再去考虑声音的力度问题。
二、训练正确的气息支持,形成气声结合的歌唱状态
呼吸在发声、歌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孩子们的嗓音、身体都在发育时期,所以唱起歌来有时感到气力不足,容易用胸部呼吸去歌唱,这样的结果是,出现了气僵、喉紧的弊病,一定要避免这种胸部呼吸的方法。所以,在歌唱之前做一些呼吸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胸 腹式联合呼吸的状态是比较科学的呼吸状态。即用胸腹舒展、扩张的动作有规律地进行吸气;用小腹腹肌的力量推动气息支持而发声,这种发声训练就是气声结合的 方法。这种合唱发声训练所产生的力量是使声音稳定、灵活、有弹性、流动。另外要注意的是,做呼吸练习时,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以免把歌唱的呼吸动作 练僵,出现憋气的现象。
三、统一歌唱方法,提高声部歌唱能力
童声合唱的音响是通过各个声部共同完成的。要想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就必须要求每个声部都达到整齐。每个声部就如同弦乐重奏中的一件乐器,有着自 己演奏的旋律和技巧,几个声部交织在一起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整体音响效果。在童声合唱的训练过程中,要实现理想音响效果的前提,首先是提高声部内个人的演唱 水平。声部内各成员在呼吸的运用、发声的位置及共鸣、音色、吐字的方法等诸方面都应基本达到统一,才能使整个声部的声音达到一致。其次是在演唱上整个声部 要根据指挥的要求,像一个人那样开始和结束;在同一时间发出同一个词的音;在指定的地方呼吸;共同完成渐快或渐慢的过渡;各声部以相同的力度来演唱;要以 同样纯正的音高去演唱歌曲;清晰、准确地唱出作品的歌词等等。因此,在声部内的成员统一了歌唱的方法后,要随指挥有目的地进行单独声部的训练。只有将每个 声部的歌唱能力提高了,再去强调整体的演唱水平,效果才会更佳。

2. 幼儿声乐教学方法哪些

幼儿学声乐有些早吧。幼儿声带等呼吸器官没有发育好,过度使用只能带来伤害。儿童期可以学习童声。

3. 怎么能唱出童声,和训练女声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吗

没到变声期(青春期)的儿童才能唱童声。有个别成人能唱童声属于天赋或者说是天生的。童声的练习方法与女声还是有区别的,首先童声不能唱太高的音(个别先天条件的好的能唱到Hi C以上),也不能唱太低的音,容易造成低音疲劳。童声的音域是比较窄的。女声则会根据声音特点确定高中低音,再根据其高低程度去练习。

4. 如何训练童声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无论身高、体重、生理和心理状况都与成年人大不相同,特别是儿童的声带非常稚嫩,且具有清脆、明亮的童声特色。如果用成人的声音训练方法训练他们结果毕竟会适得其反,甚至耽误这一黄金周期的发展,严重的会拉伤声带使声带受损耽误孩子的一生。
训练童声歌唱还要注意教师的声音观念,不要用成人的声音观念来要求孩子,前面说到儿童的声带非常稚嫩,且具有清脆、明亮的童声特色,这就需要教师要把握好,要按照什么样的标准要求调教声音,把握好声音的方向。那如何才能得到和谐、统一、集中的声音呢?那就要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找到歌唱的共性,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音色。

5. 如何在童声合唱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童声,其中最动人的歌声是童声合唱。”童声合唱是一种群体性很强的演唱形式,合唱中多声部的和声效果音色的和谐统一均衡。声音立体感的充分表现,歌唱方法的协调一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以其丰富、深刻、动人的艺术感染力、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时,合唱还具有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与人合作的意识。组织性、纪律性等特点。因此,合唱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如何组建好同时在训练中培养激发每位合唱成员的学习兴趣,这正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一、建立和谐的合唱氛围 1.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合唱教学是双方共同努力地结果。只有创造一种民主,自由,和谐的氛围,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做为一名合唱指导教师,我们必须真心地体贴、关爱每一位学生。常言道“爱屋及乌”,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要以亲切、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师生共创一个民主平等和充满信任的和谐气氛,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有亲切感、信任感。 2. 树立教师的专业威信 学生对教师天生有一种信赖与依恋心理。教师的演唱、演奏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对合唱学习的兴趣。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合唱指导教师,首先自身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在具备较高的演唱水平和高超的指挥能力的同时,平时还应多搜集一些有趣味性的音乐小知识、小典故、幽默音乐漫画等并适当地插入训练中,以便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老师的知识是如此的渊博,并由心底里佩服老师、敬仰 老师,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 形成幽默的教学风格 教师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愉悦的心情。合唱训练是一件非常枯燥的过程,有时在练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专业上的难点,例如音准的偏离、力度的强弱控制、气息的支撑、音色的不统一等,而我们很多教师在指挥或排练中往往会过于急躁。在语态上、教态上出现过于着急或出现一些让人感到不太亲近、不太自然、甚至恶语批评学生的现象。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会害怕唱,甚至不愿唱等逆反心理,从而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更不用说享受合唱的美感了,这时,教师应掌握幽默的风格的技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枯燥的专业知识. 二、童声合唱趣味性教学的策略 1.肢体运动练呼吸 歌唱离不开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支持力、任何歌曲的演唱一旦离开了气息的支撑都将失去色彩。我在给孩子们训练呼吸时,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不再向学生过度强调深呼吸,气息沉入丹田,打张横隔膜等这些理论的传授。而是加入了一些肢体运动。例如:用双手插住腰部、做90度的弯腰练习,让学生感受腰部呼吸的感觉。有时也会让两位同学相互叉腰来感受来体验呼吸的感觉,达到横隔膜气息的练习等等。这让学生感到既有趣又利于学习的掌握。容易使整个人放松,从而懂得怎么样的呼吸才是最佳的呼吸装态. 2.游戏介入练音准 音准和节奏是音乐的两大基本要素,尤其是音准在音乐中占第一位。如何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音准。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练习半音阶,让学生用耳朵听辨12个半音c---c的规则,运用一些游戏的手法进行模进训练,从两声部到三声部的训练,让学生相互模仿、相互倾听,注意大小三和弦中三音的变化音等,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这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的不断训练,利用科学有趣、有效的方法练习,提高效率,训练节奏与音准同步。 3.音色统一创和谐 合唱与其他音乐形式一样,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有着其自身特殊的精致要求。合唱是多声部的声乐艺术,对声音的要求很高,讲究整体声音的和谐、统一均衡性。当今世界合唱教学的风格成多元化(有立声、美声、柔声、真声、假声、真假声结合、民族、原生态、自然声等等,但无论是哪种演唱风格,均离不开音色的统一)而“轻声”“高位置”的演唱正是训练学生音色统一行之有效的发音方法。人的嗓子是一种天然的“用声”乐器,最自然的声音就是最美的声音。教师在训练合唱时,应告诉学生切不可太挤压嗓子,声音尽量往后靠,并在口腔里竖起来,经常用轻声训练,以达到音色的统一。 4. 喜怒哀乐明变化---力度、速度的变化力度:音乐表现中的力度。不仅是音量的大小,还与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力度在音乐中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力度的控制决定着歌曲的情绪色彩,体现音乐表现的丰富性。它包括mf、mp、f、ff、sf、sp等。在实践中如果理论性的向学生讲解f比p强,sf特强等学生容易理解,但却难以运用和掌握,而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联系生活中实际的情感体验来掌握,例:mf、mp、ml做常态的练习,即在正常情绪下发出声音时所需的力度。mf(正常讲话时所需的力度)、mp(正常坐着听)f(生气时发火、高兴时比较激动时所需的力度)、喜、怒、哀、乐。f f(极端愤怒时所需的力度)mp(情绪最弱时所需的力度))弱声最难、小腹、气息要使出巨大的力量,把力度生活化、学生既感兴趣又掌握得快。速度是音乐的生命,而速度在一首作品中,有时歌曲的速度不是始终不变的,这种变化有时是突然的,有时却是逐渐的,有时很明显,有时却不易察觉这需要我们很好的去寻找和处理,用心灵去推动歌曲速度的变化。 5.协同合作练倾听 所有的一切合唱训练的技能均离不开耳朵的倾听。让学生学会倾听,它是培养学生听觉的艺术。着名声乐教育 沈湘 先生曾这样认为“学习声乐的人要有一副好耳朵。没有好的听觉不能对嗓音问题有正确判断,没有正确的判断就不会有好的、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音乐又是培养良好听觉能力的最好平率。实践证明,在合唱的训练中,通过学生的倾听,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控制合唱时的音准、音色的统一力度、速度的变化等及声部间的旋律配合,平时培养学生在演唱各自旋律声部时,能清楚地听到他人的声部,相互间的协调、使他们学会谦让,让学生知道,任何过分突出自我的做法,都会影响集体声音表现的和谐性和均衡感。实践证明,通过倾听,能培养他们掌握控制音准、音色。力度变化的能力,通过倾听使他们学会了强烈的集体意识,用心去感受音乐,从而真正理解合唱里面没有我而只有我们的这个道理。合唱的目的是把优美感人的歌声奉献给听众,使听众从中获得美好享受,同时也使参与合唱的人也受到教育和获得美感。实践证明,只有具备极为扎实的音准基本功,统一的音色,均衡的声部、极强的控制力,声音才能达到和谐,合唱需要我们用耳朵去倾听,用脑子去想、用心灵去演唱,才能真正地去享受美的音乐。 三、搭建展示的舞台 给学生建立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给学生多一次机会、参加各类的比赛、演出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舞台表演的丰富经验,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大舞台。学校每年的歌咏比赛“十佳小歌星”“庆六一”“元旦”等系列的艺术节活动等,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快乐的遨翔,去享受美、创造美。我校合唱团的团员们,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经常活跃在全国、省、市区等各级各类的声乐比赛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我、获得了许多最高奖项,通过各级比赛及演出,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演唱技项,丰富了他们的艺术经验,开阔了他们的音乐视野。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四、未来合唱发展的思索 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种。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占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表演的艺术,还能看透学生的心智,给学生创造实践的舞台,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不断地提高艺术修养,让学生学会相互团结,相互合作,学会谦让地道理。十年地合唱训练指导,坚持不懈的努力,严紧踏实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作品,丰富了教学经验。

6. 幼儿声乐教学方法

链接:

提取码:fwtd

这里有儿童声乐启蒙课希望能帮助你。

0-3岁是孩子音乐启蒙的最好时期,而家长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这个时候家长是否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决定了孩子日后的音乐学习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7. 浅谈如何进行童声合唱训练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尤其对于儿童,训练起来难度更大。但是,只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方法,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是能使自己的学生发出和谐,优美,具有感染力的声音的。 一、合唱队的组织 (一)挑选队员,划分声部 合唱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就是说应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听音能力与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合唱队中所吸收的成员都应是学习成绩优良,有良好的声音,较宽的音域,音调准确,听辨能力较强,并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 变声期前的儿童一般可大致划分为童高音和童低音两个声部。划分的方法通常是将高音区发声轻松自如,音色清亮充实的儿童划分为童声高声部,将高音区发声紧张,吃力,而低音区发声坚实,宽厚自然的儿童划分为低音部,两声部人数大致相等。识谱,听音能力较强的儿童可适当编入低音部。 (二)队形排列和声部安排 正确的队形排列,是合唱训练和演出的重要条件,合唱队全体成员应排列成一个不大的半圆形(即弧形),而不要排列成直线队形。童高音排在左边。童低音排在右边,身材较高的队员站在中间,身材较矮的队员站在两边,第二排应比第一排高一些,第三排应比第二排高一些,依此类推,使每一个队员都能看到乐队指挥。 二、合唱队的基础训练 在进入正式的合唱教学前,首先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呼吸训练与发声训练,使全体队员掌握基础知识,为合唱教学打好基础。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对他们的发声训练也必须讲究方法。如何通过有效的发声训练,使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呢?这是每个音乐工作者经常探索的问题。下面,结合我平时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正确的姿势是基础 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发声时,身体各部分必须互相配和,协调工作,才有利于正确发声。因此正确的姿势是发声的基础。 正确的发声姿势是:不管坐着与站着发声,身体端正自然,两臂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头不要前俯或后仰,面部肌肉要自然、放松。针对这一情况,我时刻注意学生的发声姿势,随时纠正不正确的发声姿势,并通过自己示范、通过正确与错误姿势的对照,进行发声姿势讲解。 因此我在校合唱队训练的时候,一开始我就讲解了正确的发声姿势。然后我就时刻注意学生的发声姿势。不管我是在弹钢琴,还是在指挥,只要发现有一个学生的发声姿势不正确了,我就马上提醒他(她),先学他( 他)的错误的发声姿势,再将正确的发声姿势示范给他(她)看,学生马上就能领会我的意思,改正自己的错误姿势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队员们基本上都能运用正确的姿势进行发声了。 (二)正确的口型是关键 正确的口型是发声训练的关键。因为只有有了正确的口型,发出来的声才是圆润的。所以进行发声训练的关键要形成正确的口型。 怎样形成正确的口型呢? 歌唱时应打开以下三个部位:一、上、下腭同时打开。上腭向上抬起。二、口腔后部吼咙打开,象“打哈欠”一样。三、口啌的外部口型应以“竖开口”为好。针对这些,我启发学生用“咬苹果”来体会上腭抬起时的开口状,用“大哈欠”来体会提起软腭、打开吼咙的感觉。并持之以恒的进行练习 因此我在进行每一次的训练之前的一分钟左右总是让学生做“竖开口”的练习。我要求学生双手摸着耳朵边上的下腭骨,再进行“竖开口”的练习,体会“竖开口”的练习,体会“竖开口”时的凹凸现象。或者让学生拉住下巴,一下一下的往下拉,体会“竖开口”时软腭放松的感觉。并让学生一个一个的做给我看。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放松的进行歌唱。这样一来,学生基本上一开口就能做到口型上下打开,形成一种正确的口型。 (三)正确的气息是根本 歌唱气息是否正确或运用得当,将会直接影响歌唱时的音准和音色。因此,掌握正确的歌唱气息概念,掌握正确的歌唱气息控制的方法是声乐训练获得声音统一和谐的重要保障。 为此,声乐训练中我始终把气息训练作为声乐训练的根本,并把它放在首要位置上。我时刻注意让学生进行气息训练,确保学生尽快建立正确的歌唱气息概念,初步掌握控制气息的方法,为进一步获得和谐、统一的声音打下结实的基础。 因此我在每次训练的时候都抽出开始的二分钟进行气息训练。我让每一个学生两手叉腰(注意两肩不要耸起来)吸一口气,感觉横膈膜胀起来,就是说学生们的气息已经吸到了我所要求的程度。然后不断的进行吸气呼气的练习加以巩固。争取一吸气就能吸得非常深,等到开口唱歌时就不至于憋紧了胸口进行唱歌。在学生们进行气息训练的同时,我又加强了巡回指导。有些初学者一开始找不到气息点,我就让他们摸我的腰感觉我吸气呼气时的样子,然后自己开始练习 。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会用气唱歌了。 三、合唱队的作品训练 (一)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在进入合唱训练时,一定要有正确的步骤,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对于两个声部的旋律,一般要让学生先学低声部,因为高声部往往是主旋律声部,比较流畅,而低声部旋律的流畅性却差一些,难学,难记.在学一首新歌之前,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而儿童学习的特点又是学得快,记得牢,根据这一特点,应采取“先入为主”的方法,趁学生还未接受高声部旋律之前,先让他们接受低声部训练,这样,他们同样会感到一种新鲜感。合唱教学一般采用视唱法,即指导儿童分声部先后作识谱练习,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每次练唱要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识谱练唱方式要多种多样,避免单调乏味而致学生疲劳。演唱时不要急于填词,先要求学生将两个声部都唱会,然后进行声部练习。在分声部练习时要着重指导学生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除音高,节奏唱准外,应注意正确的分句,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然后,用哼鸣来合唱,这样既可减少填入歌词后的音准问 题,又可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表现意义,音准。各声部的旋律掌握后,就进入填词演唱阶段。合练时,在教师指挥下用轻声,慢速演唱,教师在指导儿童练唱时用心审听整个合唱效果。 (二)处理歌曲,表现内涵 合唱艺术形式最善于表达人们的共同心愿和时代声音,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起到鼓舞人民,团结人民和宣传群众的作用。合唱不仅以其丰富的和声使人得到立体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以表现丰富、细腻的情感为长,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灵魂上的震撼。对合唱歌曲的处理是提高学生唱歌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合唱教学任务和合唱课美育的核心,我在处理合唱歌曲时重在对“声与字”的结合和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 1、“声与字” 的结合 演唱歌曲在唱法上要注意,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还要讲究字清意深情自直。另外,咬字,吐字也影响着声音的纯正和歌唱的表现力。我在处理歌曲时将“声与字”相结合来教学,既有优美和谐的声音,又使歌词清晰,内容感人动听。如:在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教学过程中,我采取声母连接的方法来训练,以达到声部有音色,合唱有共性,在从歌词的内容出发,使学生演唱每一个字时都要把字头咬住,喷吐轻巧,自然,字腹饱满,字尾轻收,并理解歌词的内涵,让学生体会歌曲整体优美热情,娓婉动听,字里行间都充满着诗情画意,孩子们在湖上泛舟游玩的欢乐场面。“声与字”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可以使歌曲音色动听,吐字清楚并富有激情。 2、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 音乐是情感艺术,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对歌曲处理中,在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怀着真挚丰富的感情去引导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而产生共鸣,会很好的处理歌曲整体艺术形象。唱每一首歌曲及合唱歌曲,只能用心唱好,决不能为这首歌曲简单易唱而忽略它的精神实质。既保持它的时代群情的真实性,又注意它的艺术价值,这样才能使每首歌曲都有生命和感染力。所以每首合唱曲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都要进行艺术处理。合唱歌曲的艺术处理较齐唱更为细致复杂,要求也更高一些。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各声部本身声音的整齐,统一,是合唱整体谐和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应要求音准,节奏统一,演唱方法(呼吸,发声,咬字吐字,连音,非连音,断音唱法,分句,停顿及换气等)的统一及音色的融合。 (2)合唱中各声部所处地位与功能不同,应做不同处理。一般说,应在均衡协调的基础上,突出占主导地位的旋律。其它辅助性旋律相对地要弱一些。但各声部线条应当清楚。 (3)合唱音准的技术处理比较复杂,如何取得两声部相互结合时声音的和谐,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如根据调式音阶的特性及各种音程的特性进行专门练习,重点解决合唱音准上的个别难点等。 (4)深入分析作品的题材内容,结构特点及风格,使儿童充分理解作品,自觉地按照作品规定的速度,力度与表情歌唱。如:教授《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曲,我在运用 “声与字”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过程里,适当的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它是作于 50 年代中 期,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是一首小调性质的优美抒情的二部曲式的童声合唱歌曲,这首歌曲充满动感,描绘了孩子们在泛舟荡漾,愉快歌唱,饱览湖光景色的幸福欢乐景象。我在二部曲式的合唱时,让他们想象在水中用力划浆,轻舟前驶的情景。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后,会用心体会歌曲,表演歌曲,更好的表现作品。反正合唱教学不单是要让学生唱会一个声部或唱会一首歌,而是要通过合唱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发展和声思维,提高合唱技巧和能力,所以要求学生要将所有声部的旋律都掌握,只有在两下声部都相互了解其艺术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做到调节自身的音量和速度,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 总之,合唱教学对于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有表情地歌唱可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发展他们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提高音乐修养和鉴赏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通过合唱还可以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进团结,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浅谈小学二声部合唱教学 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从中年级起加入二声部合唱。所谓合唱,就是指多声部歌曲的每一声部各有一组人演唱。合唱歌曲的表现力较齐唱歌曲要丰富得多,合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觉和乐感。二声部合唱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唱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教好二声部合唱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从“听”着手,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低年级的唱歌教学一般以齐唱为主,一成不变的齐唱、独唱使学生逐渐感到单调乏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适时让学生欣赏一些合唱歌曲,在欣赏合唱歌曲前作以启发性的引导,让学生比较合唱与齐唱音响效果的不同,使他们认识到前者的表现力较后者更加丰富,声音显得更加饱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合唱歌曲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音乐课本第六册第五课的《海鸥》时,我让学生模仿着海鸥的飞翔,先启发学生讨论飞在高空的海鸥和飞在海面的海鸥在同时鸣叫是在高度和力度上的不同,接着让他们讨论,如果两只不同高度的海鸥同时鸣叫,我们该怎样来表现呢? 教师总结:两组同时演唱,但要保持各自声部的音准和音量。通过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很顺利地完成了最简易的二声部合唱教学。 随着教材的深入,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合唱的难度,使学生一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合唱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从齐唱到二声部合唱,用轮唱做过渡 轮唱是合唱的一种特殊形式,单声部歌曲由两组人演唱,在第一组开始唱几拍或几小拍后,第二组加入唱同一旋律,称为轮唱。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的相互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如:第六册第六课的歌曲《欢乐歌》,从第二部分起作轮唱处理,相隔一小节模仿,两声部此起彼伏,前后呼应,表现了少年儿童在一起高歌的欢乐场景。 轮唱的前提是学生学会唱好歌曲旋律,音高、节奏准确。在轮唱时,演唱技巧上要注意节拍整齐,突出强拍,两声部的音量要均衡,做到正确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能倾听另一声部,切忌争相盖过另一声部而大声喊叫、抢拍、超赶速度。轮唱中把握自己的声部,保持各声部的独立和清晰,不受另一声部的干扰,为两声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了良好的演唱基础。 三、先低后高,“强化”低声部 对于二声部合唱,学生有一种误解,以为低声部难唱,而高声部要容易得多,这是因为高声部的发音位置较高,音色显得明亮;而低声部发声位置较低,音色略显浓厚。听起来,低声部容易受高声部干扰,而高声部比较明显,这样造成了学生学习二声部的定势:高声部容易演唱。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师要让学生“先入为主”。 首先,要让学生在初听范唱时,要同时倾听两个声部;复听时,注意倾听低声部的旋律。其次,在学习演唱时,先学习低声部的演唱,在 学生熟练低声部后,再学习高声部的演唱,然后再合成而声部。特别是起点相同,同时向上跳进二声部合唱歌曲,更应让学生先把握住低声部的音准,再学习高声部。 例如:第十册第三课《让幻想展翅飞翔》,进入二声部时,两个声部以同一音“1”为起点,同时向上跳进,由于都是大跳(高声部为六度跳进,低声部为四度跳进),音准较难掌握,尤其低声部极易把“4”唱成“6”一样的音高。在学唱时教师先指导低声部练习,在把握住这个音高后,再学习高声部,最后合成二声部。 学生学习的“难度”减小了,又提高了低声部的演唱积极性,但要注意,所谓的“强化”低声部,并不是音量要超过高声部,要时时注意两个声部的两个声部的独立与统一,保持两声部音量的均衡、和谐。 四、听唱结合,不断提高演唱技艺 在合唱练习中,学会各声部旋律后,就不宜再过多的进行分声部练习,要尽可能让学生在两个声部的丰富音响中进行听、唱的练习。在学生重点练习某一声部时,让另一声部亦用轻声演唱自己的声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合唱的效果,并获得较为全面的合唱技巧。 为了锻炼学生的抗干扰能力,老师亦可以运用学生唱一个声部时,用琴伴奏另一声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唱能力。 在学生练习合唱时,教师的伴奏可以同时演奏两个声部,或老师范唱一个声部,用琴伴奏另一个声部,让学生既各所“依”又能相互倾听,在听、唱中不断提高演唱技巧。 五、发挥重唱优势,提高合唱技能 两声部歌曲在每一声部由一个人演唱,称为“二重唱”。二 重唱的形式与二部合唱近乎相似,但较后者有一定难度。教师要给学生个人练习机会,让部分演唱水平较高的学生逐步练习二重唱,以带动整体的二声部合唱。 六、充分利用课堂乐器,把握各声部旋律 学生在初步练习歌曲的合唱时,不容易把握各自声部的旋律,就会“跑调”。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用课堂乐器来帮助把握旋律。学生有时唱的不准,但乐器演奏出的旋律是准的。合唱前做一下简单的合奏练习,在奏、听的基础上再唱也可以避免合唱时的“跑调”。 例如:第九册第六课《如今家乡山连山》中的合唱部分,表现妈妈和孩子开心的笑声,旋律音较少,先引导学生用竖笛吹一吹,再造简单的合奏练习,再唱一唱。这样降低了合唱的难度,同时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以上几点做法,学生在听觉和乐感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合唱技能获得了比较全面的训练,音乐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8. 如何引导小孩学唱歌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 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有了歌唱,甚至比语言还要早。最初的歌唱是发出各种声音来传情达意,然后逐渐加上语言,形成简单的歌曲。 音乐在教会教育事工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音乐是教导与学习的有效资源。使用音乐做为教学机会的方式可包括以下几种:唱歌、聆听、韵律活动、为新歌作词或谱曲。借着唱唱年代较久远、为人熟悉的诗歌,可以享受这些诗歌,也能够获得满足。而学学新歌,也可以了解现代人如何表现信仰及生活,以及明白现代的音乐形态。音乐对儿童之所以重要的理由如下:表现的喜乐在童年时期,儿童学习对唱歌有所反应,并借着诗歌表现自己。 而在今天,商业广播、电视及流行歌曲等,正侵入儿童耳中,以及一些非道德的价值观来影响儿童的心灵。我们应该正确的教导儿童什么歌曲该去学什么歌曲现在还是不适合学的,来让儿童的心灵及生活充满真理,并引导他们唱好儿童歌曲,想要唱好一首儿童歌曲并非一件难事当有些事情做起来满有意思时,就很容易学习,而且也易于记得。 我认为歌唱是一种运动,任何运动都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合理的身体状态,我觉得唱歌这一运动则需要有良好的姿势。最好的姿势是最自然最舒展最美的,唱歌时需要动作的部位既不能紧张又要积极,既要放松又不能松垮。歌唱主要是内在动作而不是外表的,外在动作不影响歌唱,那则有些人会说唱歌应挺胸收腹,这样说是对的。因为我说的不是一种唱法,所以姿势由自己决定的。 二、儿童歌唱的形式与内容 我认为儿童歌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总的说来可分为八种:独唱、齐唱、领唱与齐唱、接唱、对唱、轮唱、合唱、表演唱等。,无论是独唱、齐唱、领唱与齐唱、接唱、对唱、轮唱、合唱、表演唱都要有:⒈正确的姿势⒉正确的呼吸支持⒊良好的起声⒋准确的元音状态⒌圆润的音色(不是明亮或大嗓门)⒍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位置⒎清晰的语言⒏准确的感情表述。儿童歌唱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具有童真,童趣,活泼可爱积极向上,健康。基本分为: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它有歌唱老师,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歌唱大自然,歌唱理想和未来等等。 三、儿童歌唱的误区我认为唱歌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音乐教师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多才多艺的人,当今儿童歌唱存在着很多问题,之所以有这些问题大多数取决于部分老师,而有些则是自身原因。老师决定着儿童的学习方式这一问题,在我国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至今还有不少的老师强调孩子用真声,这虽然可以获得明亮效果,但用多了肯定会对孩子的歌唱器官造成损伤,我们绝不能为了一时的气氛与音量而不顾及孩子们今后的发展,因此建立正确的歌唱发声状态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歌唱发声状态呢?就是有气息支持的头声歌唱状态。所谓头声歌唱就是以头腔共鸣为主体带动其他共鸣腔体的歌唱发声方法。无论是唱高声区、中声区,还是低声区,都应以头腔的高位置来歌唱。有人将头腔发声误解为“像蚊子叫似的声音”、“虚弱的声音”。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孩子习惯于使用胸声发声(真声、追求音量)唱歌,一旦要改为头声唱歌,就必须不去追求歌唱的音量,而着重追求优美的音质,这在生理上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实际上,尽可能用弱声和优美的声音唱歌,能使歌唱者自然地掌握协调使用声带及其附属器官的要领。必须通过这样的训练阶段,方能使儿童领会优美的声音概念和歌唱方法。对于这个用弱声唱歌的阶段,我们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视。无论如何,要使学生能安静地、柔和地进行歌唱,这是一个切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 歌唱是以人体作为“乐器”的,儿童那么幼小的身体不应该发出那么大的音量。不少教师无视儿童的生理条件,对于儿童应该有多大的音量缺乏敏锐的感觉。这种胸声歌唱(真声、追求音量)妨碍了儿童声音的正确发展,也不符合儿童生理状态。正如英国着名的儿童歌唱发声法权威哈蒂在他的着作里曾警告说“一般儿童在他们未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决不允许他们大声歌唱。否则,美的音质就会消失。年复一年,多少未来可能成为有美好声音的儿童,由于迷惑于这种所谓的‘带劲的’、‘自然的’歌唱,而成为‘牺牲品’”。 那么是不是儿童歌唱就一直是这种弱声演唱呢?回答是否定的,但是儿童歌声的必要音量和充实感,只有经过弱声发声阶段,使儿童的声带及其附属器官充分调整好之后,再慢慢地予以加强,才能够获得。不要在儿童刚刚学会用一点头声的时候就急于要求增加音量,那样,必然导致“进一步,退两步”,这是教师应当务必记住的一点。这好比在体育课上要求低年级儿童做腾空旋转动作,可以说这是粗暴的行为。当然,因此造成的肢体损伤是易于辨认的,而声带的损伤却不容易察觉,往往使人终生受害。越是期望儿童将来能获得大音量和富于充实感的歌声,越是要让他们注意嗓音的保护。 童声训练的第一个目标是获得干净、柔和的声音,而不是追求音量和力度。这是指导发声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解决了音质问题,自然就会产生音量。音质问题一定要彻底解决。缺乏经验的教师,容易在解决音质的问题之前,首先考虑解决音量的问题。那些在解决音质之前首先考虑音量或者对音质和音量等量齐观的人,必定是对童声训练没有经验或对儿童发声缺乏理解的人。 四、怎样解决儿童歌唱的误区及正确引导儿童歌唱初学歌唱的儿童,多半用真声,一开口只能唱八九个音,再高些就直着脖子喊,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要儿童养成微笑似地歌唱和引导儿童按以下步骤练习:(1)眉开眼笑、目光有神;(2)颧骨向上抬起(微笑状);(3)张开鼻梁骨后方的腔体(鼻咽腔上方)。都要排在每节课的开头时间,不宜过长,而且要注意科学性,系统性,要少而精。唱得正确、熟练、每支练声曲应注意难易程度,一般应当由浅入深,每支练声曲都有自己的要求,必须按要求去做,同时要纠正儿童经常发生的喉音、鼻音、颤抖音、漏气、白声等毛病,不断给予引导及纠正,还要加以说明讲解。总而言之,儿童歌唱发声训练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儿童歌唱发声必须使用“头声发声”;第二,指导儿童歌唱发声必须将追求音质的美放在第一位;第三,训练儿童歌唱发声,要采用大致从小字二组d开始的下行音阶,这是掌握头声发声要领的捷径。为了提高儿童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又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唱歌技能训练应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循序渐近,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演唱好歌曲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的备课,体会课标的精神,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教学化难为易,提高歌唱教学的质量。根据儿童的生理结构,他们的共鸣腔体也和他们的身体一样处在发育阶段,共鸣腔体积很小,很不发达。但因为他们的声带短而薄,歌唱时大都利用头腔共鸣,因此我们说好的童声在音色上应该是明亮、悦耳,像银铃一般清脆、透明,歌唱流畅自然。然而不少孩子为了追求这种明亮的声音而盲目地去挤、卡喉腔,压迫声带,或一味往鼻子里唱,造成僵硬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往往使人产生错觉,以为童声就是这种音色。在歌唱中我们要辨别这种声音是不困难的。声音如果是流畅自如,没有任何挤卡毛病,唱任何韵母的字,都不会影响声音的音质,字也不会变形。反之,稍高些的音上不去,稍低些的音下不来,音域窄,咬字也常常变形走样。好的童声应该是不挤、不卡、不压、明亮、悦耳、动听、

9.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教学方法

第一:强调护“嗓”比练“嗓”更重要,处在生长期的儿童,发声器官非常稚嫩,如果不注意保护嗓音,平时的喊叫、感冒、不正确的发声方法或用嗓过度等都可能造成儿童声音的嘶哑或声带小结、息肉,严重的甚至失声。

因此,首先应在儿童学习歌唱前,组织专门的嗓音保健课,向家长和学生强调护“嗓”的重要性及护“嗓”比练“嗓”更重要的这一原则。

“轻声讲话”、“弱音发声”、“合理用嗓”、“半声练习”,以及包括生活中应注意的不能迎风歌唱、边跑边唱和在运动前后、饮食前后、歌唱前后和“四季”等的嗓音保健法。这是一套适合儿童的“嗓音保健法”。

第二: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声乐技巧,融化在儿童直观的形象思维中,对于研究儿童声乐教学的教师必须明确,儿童歌唱与成人歌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成人歌唱方法与儿童歌唱方法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如果用成人的方法来考虑指导童声,那将难以获得好的效果。

在声乐活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教师跟儿童大谈声乐理论中的“位置”、“共鸣点”、“关闭”、“三种唱法”等专有名词,把学生弄得一头雾水。在学习中,应针对儿童要用浅显的、容易理解的方法去达到目的。

美声歌唱的技巧重要部份是在气息的支承下,使声音从喉头进入到鼻咽腔的通道上,从而获得较好的头声。这是每个学习歌唱者的必经之路,也是儿童歌唱的必经之路。这个听起来似乎很深奥,老师在训练时,故意轻描淡写化,用“开火车“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老师说“声音好比“火车”,“鼻咽腔通道”好比“铁轨”,火车必须在铁轨上运行,这是学生们容易理解的浅显道理,火车到达的方向是“北京站”,老师指着前额的眉心处,示意声音要唱到的地方;开火车的动力在这里,老师指着腰腹部,示意气息;

大脑是总指挥,每个同学身上其实都带着“老师”,这个“老师”就是“耳朵”!当学生声音不对时,老师风趣地说“你们的老师听听,火车离开铁轨啦!”学生会很快的把声音调整好;

当注意了上面的“通道”,又不注意用气息时,老师又说:“火车没有油了,开不动了!”学生赶紧用手摸腰腹部,注意使上劲,把气息找回来;

当声音通过“通道”到达前额眉心处时,老师高兴地鼓励道,“啊!对了,你开的‘火车’顺利的到达了‘北京站’啦!”学生高兴得手舞足蹈,很有成就感!训练,是获得头声的基础。

第三:轻声的“哼唱”。一般儿童在他们未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决不允许大声歌唱,否则,美的音质就会消失。儿童要获得好的头声,要从弱声的哼唱训练开始。

过程是:抓住自然状态的“哼唱”训练有气息支托下的“哼唱”,使儿童声带其各器官充分调节好了之后,再慢慢地予以加强和扩大。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哼唱” 其实是儿童本身最自然、最喜欢的状态,在放学的路上、回到家里、同学相聚时经常会听到儿童自哼自唱,这也是最宝贵的歌唱最初时的自然状态,要抓住这一感觉。因为哼唱“ng”会引起软腭后面垂直部分振动,并导致鼻咽腔通道的打开,同时放松了下颚,在呼吸的配合下从而使学生可获得较好的头声。

阅读全文

与童声训练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日结液压油缸安装方法 浏览:963
最简单的吃果冻方法 浏览:233
用什么方法进行宏观环境调查 浏览:966
治疗干疹的土方法 浏览:848
硫化锌固体检测方法 浏览:845
拾鹅蛋的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688
启动电脑的使用方法 浏览:327
如何让下盘稳的方法 浏览:653
国标水质ss检测方法 浏览:258
初筛检测hiv方法 浏览:116
tescom卷发棒使用方法 浏览:200
产品设计的计算方法 浏览:170
做某事的方法怎么翻译 浏览:253
生姜洗头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910
单片机可行性分析方法 浏览:430
银行利息计算方法半个月 浏览:344
年终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浏览:793
工厂计算方法大全 浏览:565
家用软水硬度检测方法步骤 浏览:68
经济分析方法学的对比 浏览: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