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吴鸿清教学方法

吴鸿清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04 14:12:16

⑴ 古文翻译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2003年北京高考试题)

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①。邻有书舍②,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③。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④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⑤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⑥,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屐⑦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⑧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⑨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⑩焉。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

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三国志》卷十一注)

注 ①孤,指幼年丧父。②书舍,即学堂。③“夫书者”“欲书可耳”与“遂就书”中三个“书”字都作“学”解。这是极不常用的意思,似不见于先秦古书。耳,此处表示一种肯定的语气,不常用。④龀,儿童换齿。童龀,此处即指儿童。嶷(nì),年幼聪明。⑤安丘,地名。⑥郑君,指东汉末的大学者郑玄。⑦蹑屐,穿鞋。因为古人出门才穿鞋,所以说“蹑屐千里”,就是远行千里的意思。⑧东家丘,孔子的西邻不识孔子之贤,鄙称孔子为“东家丘”。文中用这个典故来比喻不识自己身边的贤人。⑨规,此处是求的意思。所规即所求,这是不常用的义项。⑩辞谢,承认错误,道歉。这也是不常用的义项。 以书相分,此处及下文的“分”是“介”的错字(详见吴金华着《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第79、80页)。以书相介,就是写了一封介绍信。此处的“书”是书信的意思,理解为书籍是错误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 哀:悲伤

B.崧辞曰 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 识:见识

D.君乃舍之 乃:就

答案B

解析A句的“哀”是感到哀伤的意思;C句的“识”是记住的意思;D句中的“乃”是转折连词,可译作“却”。加粗的词语都是应当而且必须读懂的词语,尽管难度不大,但也有考查价值。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

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答案A

解析A句的“具有”是“俱有”,即全都有,与现代汉语中“具有”的意义完全不同;B句的“涕零”是流泪的意思,这个意义今天还在使用,如“感激涕零”;C句的“乡里”是同乡的意思,现在“乡里”仍含有这个意思;D句的“交游”是交朋友的意思,这个意义今天还在使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原过其旁而泣

子路拱而立

B.一则羡其不孤

秦贪,负其强

C.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D.当以书相分

斧斤以时入山林

答案 C

解析C组的“之”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A组两个“而”都用作连词,意义和用法不同,“原过其旁而泣”的“而”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子路拱而立”的“而”表示方式和状态;B组两个“其”都是代词,“一则羡其不孤”的“其”代他们,“秦贪,负其强”的“其”代自己;D组“当以书相分”的“以”是“用”的意思,“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是“依照、按照”的意思。

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于是遂就书。

B.(师)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郑君)而日然者。

D.(原)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答案C

解析 这道题目着眼于句子含义的理解。A句的主语应当是邴原,B句的主语仍然是邴原,D句的主语应当是孙崧。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邴原童年丧父,家境贫寒,因而时常感伤哭泣。

B.邴原舍郑君而求学于孙崧,是因为孙崧的学问更大。

C.邴原认为孙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样误解了自己。

D.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是因为他对求学有更深的认识。

答案D

解析 由于命题者没能发现选文的错处,加之错解“当以书相分”,这道题目没有正确答案。

6.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答案 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针了,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

解析 让考生动笔翻译,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对文言文教学也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这道题目选取的文言语句难度适中,“规”字的翻译,有利于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词语含义的能力。

⑵ 吴鸿清是中国书协会员吗

答案是肯定的
吴鸿清
1954年生于山东福山。
197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年加入中国书协,现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部教授。同时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舞蹈学院,北京老年大学等学术机构授课

⑶ 吴鸿清的介绍

吴鸿清, 男,1954年3月16日出生于山东福山。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部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⑷ 有什么方法能练好毛笔字我是初学者

先找一本自己看得上眼的中学生楷书字帖教材,认真看看,在找本理论书籍,硬着头皮看看笔法、结构、章法方面的常识,然后自己照着字帖用透明纸蒙在范字上面写它个50遍。写一段时间后再到网上找教学视频。吴鸿清老师的就可以,还有张书范老师的也不错,能解决许多你在自学书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入门之后就好办一些。这是我自己的切身体会。

⑸ 软笔书法该怎么

教学生主要是两点
1、如何临帖
2、如何培养对书法的兴趣,和个人精神层面的提升
初学最重要的几乎就是临帖,维持和保护学生的兴趣是关键,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散发出老师的个人魅力,准备一些有益的故事给学生。不能一味地死练。临帖的准确度只能有老师一个人把握,不能由学生想象。

⑹ 怎样写吴鸿清教授讲座,昨天,的心得今天和明天

上海斌心学校,伏羲教育的典范

⑺ 伏羲教育是否经国家教育部认可

我不知道国家认不认可,我的孩子今年九岁,上伏羲班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是寄宿制,寒假回到家读的那些经典很流畅但是字却一个不认识,跳着让他读他就不会,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要课程一个都没学,说是到四年级在学,很担心跟不上,我现在很后悔放弃了九年义务教育,花钱让孩子去伏羲班,感觉要把孩子毁掉了,今年不让孩子上了,准备退学去上九年义务教育,伏羲文化挺好,但不能作为主。如果伏羲班语文数学英语为主,伏羲文化为辅,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但现在他们只让死记硬背读经典,肯定不行

⑻ 书读千遍,其义自见。的理解、含义

书反复数过很多遍之后
其中的意思自然就出现了

阅读全文

与吴鸿清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遥控长虹电视方法 浏览:34
蒸芋头粉中间夹生有什么补救方法 浏览:499
非瘟治疗土方法 浏览:659
打印位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80
乘法带零的简便方法 浏览:383
咖啡机的使用方法图解 浏览:976
微生物遗传型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浏览:428
怕丢人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908
怎么判断浮漂的准确方法 浏览:602
阶段性鼻炎治疗方法 浏览:133
具体研究方法及研究计划 浏览:260
什么方法可以最快消肿 浏览:776
心房颤动有什么非药物治疗方法 浏览:802
拆千纸鹤方法视频 浏览:209
样品预处理有哪些预处理方法优缺点 浏览:895
绑丝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755
怎样快速解决痛经的方法 浏览:789
七年级列方程的方法与技巧 浏览:898
穿越火线如何玩别人号的方法教学 浏览:738
早起锻炼身体有哪些方法 浏览: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