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鱼儿在水中是怎样辨别方向的
鱼是水生生物,所以对于水流要十分敏感,体侧线就具有这样的功能。如果仔细观察鱼的两侧可以看到一条大概位于体内中间,从头部延伸到尾部的一条线,这就是体侧线。侧线上面分布这特化的表皮细胞,通过感受压力的变化转化为神经信号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因为侧线能感觉到水流的变化,对于鱼群的成群游动和躲避捕食者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鱼辨在水中辨别方向的能力和人在陆地的相识:通过各种感受器官:侧线、眼睛、嗅觉和电流感受器官来感知周围的各种形式的信息,从而分辨方向。
⑵ 科学家通过什么辨别鱼的年龄
鉴定鱼类年龄的基本方法,通常用的方法有长度法和年轮法两类。
1、长度法:
或称彼得生长度分布法,这是用大批测量渔获物中同一种鱼的长度组合来统计分析它们的年龄组合。使用此法时,在捕捞中不应有选择性,以渔获物取样时也不应有人为的选择。
具体做法是测定样品的体长,在座标纸上作出长度分布曲线,如果曲线出现高峰与低谷,则每个高峰代表一个年龄组。例如水岛鳕的长度曲线出现6个高峰,分别代表0—5六个年龄组。这是因为鱼类的年龄和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鱼类在衰老期之前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度增大。而且每相隔一年,其平均长度相差一级,即每个高峰的体长值代表一个年龄组的平均体长。
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渔具对渔获物终究有一定的选择性,所捕到的鱼很难包括所有的年龄组。在整个捕捞季节中,不同日期各批渔获物的长度组合不完全相同,长度分布曲线就不会出现明显的高峰。至于老年鱼由于生长停顿会出现长度分布的重迭现象,而无法根据长度分布曲线来确定年龄。此法适用于尚无有效鉴定年龄的硬组织的鱼类,也可用来校对通过硬组织结构鉴定的年龄是否准确。
2、年轮法:
在季节因素和性腺发育因素影响下,鱼类的生长具有年周期性。在一年中生长快速时期,鱼体硬组织的生长显着,当生长处于缓慢或停滞时期,鱼体硬组织的生长也受阻。这种生长状况的变化会在硬组织上留下痕迹,亦即形成年轮。可用于鉴定年龄的硬组织有鳞片、骨骼、鳍条和耳石等。对一种鱼类来说,这些硬组织上的年轮不一定都清晰可靠,年轮的形态也有很多类型,这需要专门的研究。
年轮法中,最常用的是鉴定鳞片。
大多数的鱼在生命开始的第一年,全身就长满了细小的鳞片。鳞片由许多大小不同的薄片构成,好像一个截去了尖顶的圆锥一样,中间厚,边上薄,最上面一层最小,但是最老;最下面一层最大,但是最年轻。
鳞片生长时,在它表层上就有新的薄片面性生成,随着鱼的年龄的增加,薄片的数目也不断增加。一年四季中,鱼的生长速度不同。通常春夏生长快,秋季生长慢,冬天则停止生长,第二年春天又重新恢复生长。鳞片也是这样,春夏生成的部分较宽阔,秋季生成的部分较狭窄,冬天则停止生长。宽窄不同的薄片有次序地叠在一起,围绕着中心,一个接一个,形成许多环带,叫做“生长年带”。生长年带的数目,正好和鱼所经历的年数相符合。春夏生成的宽阔薄片排列稀,秋季生成的狭窄薄片排列紧密,两者之间有个明显界限,是第一年生长带和第二年生长带的分界线,叫做“年轮”。年轮多的鱼年龄大,年轮少的鱼年龄小。看鱼鳞年轮的多少,就能够推算出鱼的准确年龄来。
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
⑶ 如何分析鱼是吃什么长大的野钓,总配不好鱼饵!例:我这有一个小河流,春天河里长满了水草,水底淤泥很
你可以在超市里买小银鱼,也就是线鱼,,钓的时候一个一个来
⑷ 野钓如何掌握遛鱼技巧
说到遛鱼对于很多老前辈来说都是手到擒来,如今钓鱼运动越来越火热,也有很多新手朋友们刚刚入“坑”,所以今天笔者带来这篇文章,让新手朋友们掌握溜鱼的入门知识,钓鱼上不了岸,这也是一种遗憾。
在钓鱼时,虽然目标鱼我们已经确定,但是摸不准什么时候就来了一个意外惊喜,当意外来临的时候我们就要抓住机会,让自己可以有一个不错的鱼获,还带也能回去“交差”呀。
野钓中,鱼的个体大小不一,所以如果你对水域内的“巨物”没有十足的把握,尤其是刚刚接触钓鱼的朋友们。对鱼如何控鱼遛鱼还不是很熟悉,那么第一要素,给自己弄一个失手绳,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紧急情况下,它可以解救你的燃眉之急,免得切线耽误鱼获。
1、通过漂相预判目标鱼
在垂钓过程中,大概都知道你所在的水域中都存在什么鱼种,而很多钓友通过多年的垂钓经验就可以预判出吃口目标鱼类,这样对中鱼、遛鱼也有了心理准备。以便于接下来的遛鱼操作。
2、通过提竿刺鱼判断鱼个体大小
我们通过漂相预判成功,接下来我们当提竿中鱼的瞬间,鱼钩刺入鱼膛,鱼的力道通过子线、主线、鱼竿,最后传导到垂钓着手中,这样让我们在没看到鱼的情况下,心理会有一个预估,这条鱼能有多大,也为你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上鱼过程做好心理准备。
3、使用失手绳的时机
提竿中鱼的瞬间,我们可能预知鱼的个体过大,或者是由于垂钓者提竿力道过大,导致鱼被刺痛,然后拼命逃窜回深水区时,垂钓者需冷静分析鱼的动态,如果在控鱼过程中,鱼力道瞬间很大,可能会导致子线切断或者主线切断难以控制,在这一瞬间千万不要犹豫,一只手抓住失手绳,另一只手慢慢松开鱼竿,只要泄掉鱼的第一力道,应该就没问题了,然后慢慢的拉回失手绳,并且重新掌控鱼竿。这个过程也可能在遛鱼过程中发生,千万不要因为过于自信,而失去上鱼的机会,但是更多的时候发生在提竿中鱼的瞬间,竿子提不起来,鱼向外窜逃控制不住的时候使用。
4、遛鱼方法
溜鱼需要根据很多因素,鱼竿、线组、鱼钩,还有鱼的个体,根据这些来决定遛鱼方式。如鱼的个体很小,线组也可以承受,我们就可以直接把鱼头提出水面拉回来。但是也可能鱼的个体大,线组可以承受,我们也不能像之前那样硬拉,这样很容易造成拔河状态。正确的方法是不拉也不松,屏住不动.由鱼竿的弹性来消耗鱼的体力,让鱼难以发力,只能在原地兜圈子。等它兜得有气无力时慢慢拉它靠岸。如果上钩的鱼个体很大,你会觉得像勾住树根似的毫无反应。对于这种情况,垂钓者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盲目硬拉。应该等鱼先动,然后调整竿线方向。如果鱼向两侧移动,可顺着它的去向沿岸牵着它走,同时稍微向岸边用劲使鱼慢慢向岸边靠拢.很大的鱼上钩后朝两边或岸边移动的机会是不多的,绝大多数都是向外逃窜。这时候尽量把鱼竿伸出去,抢在它前头,然后一点一点地改变方向,使鱼在不知不觉中调过头来,兜个大圈子回到岸边。牵鱼时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提竿,一提竿,鱼就朝下钻.鱼一钻,手中便觉重重一顿,再牢的线也经不住这么二、三顿.所以不可朝上用力,只能暗暗向岸边用劲,直到它没力气,或者是你没力气了!哈哈哈!!!值得注意的是。在鱼向外逃窜的时候,你可以左右的摇动鱼竿,等它回头就不用在摇了,屡试不爽。
其实所有遛鱼的方法都是一样的,积累的经验多了就知道怎么遛鱼了,可能有些人还没有碰到过溜鱼困难就切线了,剩下上岸的鱼也没什么困难。但是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抱着一颗上大鱼的心,小钩细线也能上超乎你想象的鱼,野钓要注意,轻刺稳控,在第一时间控住鱼接下来就好解决了,还有就是别把竿子抛的太满,如果中一条个体大的鱼,很容易就拔河了,如果有失手绳还好一点,不然就准备切线吧。
文章杂乱,由于小编生活在北方,现在也没时间钓鱼。所以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一些钓鱼技巧或者与钓鱼有关的,希望在闲暇之余可以给一些帮助。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大家可以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切分享。祝大家渔获多多,次次爆护!喜欢的话就点个赞吧
⑸ 䒱鱼的方法和正确步骤是什么呢
蒸鱼最重要的步骤是,将鱼处理好后放在沸水锅上蒸,之前应该先把盘子加入,保证盘子、蒸汽都是同样的温度,然后把鱼放在盘子中,上面放姜丝、料酒,入沸水锅,注意保持中热火蒸8-10分钟,蒸熟后,把蒸鱼的汁水倒出,然后淋上蒸鱼豉油或生抽,然后撒上葱丝、姜丝,如果为了装饰还可以放点红椒丝,然后淋热油,即可。
3. 操作要领
(1)蒸制时,要水宽、火旺、蒸汽足、一气呵成。
(2)蒸制时间的长和短,应根据原料的不同质地和半成品的要求而定。
⑹ 鱼怎么区分公母
饲养一池金鱼,也许有雄有雌。但如果一池鱼全是雌的,就可能有问题了。
因为到了繁殖期,雌鱼满腹“怀春”如果没有雄鱼交配刺激,有可能因产不出卵而涨死。
所以,在一池金鱼中,一定要保持好雄鱼和雌鱼的比例,才能保证金鱼的正常生活。
如何鉴别金鱼的雌雄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别分辨。
一般来说,幼鱼教难区分,1龄鱼区别较明显,到了繁殖期特征更明显。
首先是观察体形,雌鱼体形短圆,雄鱼较瘦长。
如果饲养的是高头、虎头、狮头等品种,可观察其头部,雌鱼的肉瘤较低欠丰满,
雄鱼则高而饱满。其次是观察鳃盖,到了繁殖期,雄鱼鳃盖有稀散的突起点状追星。
雌鱼的胸鳍短而端圆,雄鱼胸鳍较长,尾端尖,繁殖期胸鳍上也有追星。
雌鱼的泄殖孔圆而稍大,呈梨形,柄端向前,近胸鳍,微向外凸;
雄鱼棱形稍小,如枣核,两端较尖,中间膨大,平而稍凹。
还有就是繁殖期的雌鱼游动较慢,反应亦较迟钝;雄鱼游动活泼,追逐灵敏。
最后是观察鱼的腹部,雌鱼腹部柔软,自腹至肛,硬棱不显,繁殖期腹部膨大滚圆;
雄鱼腹部较硬,自腹至肛有明显硬棱,繁殖期不膨。
不过这一点不能误判,因为有的金鱼品种,不论雄雌腹部都是膨大滚圆的,
在鉴别时一定要细心分辩。
如何鉴别金鱼的雌雄
饲养一池金鱼,也许有雄有雌。但如果一池鱼全是雌的,就可能有问题了。因为到了繁殖期,雌鱼满腹“怀春”如果没有雄鱼交配刺激,有可能因产不出卵而涨死。所以,在一池金鱼中,一定要保持好雄鱼和雌鱼的比例,才能保证金鱼的正常生活。如何鉴别金鱼的雌雄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别分辨。一般来说,幼鱼教难区分,1龄鱼区别较明显,到了繁殖期特征更明显。
首先是观察体形,雌鱼体形短圆,雄鱼较瘦长。如果饲养的是高头、虎头、狮头等品种,可观察其头部,雌鱼的肉瘤较低欠丰满,雄鱼则高而饱满。
其次是观察鳃盖,到了繁殖期,雄鱼鳃盖有稀散的突起点状追星。雌鱼的胸鳍短而端圆,雄鱼胸鳍较长,尾端尖,繁殖期胸鳍上也有追星。雌鱼的泄殖孔圆而稍大,呈梨形,柄端向前,近胸鳍,微向外凸;雄鱼棱形稍小,如枣核,两端较尖,中间膨大,平而稍凹。
还有就是繁殖期的雌鱼游动较慢,反应亦较迟钝;雄鱼游动活泼,追逐灵敏。最后是观察鱼的腹部,雌鱼腹部柔软,自腹至肛,硬棱不显,繁殖期腹部膨大滚圆;雄鱼腹部较硬,自腹至肛有明显硬棱,繁殖期不膨。不过这一点不能误判,因为有的金鱼品种,不论雄雌腹部都是膨大滚圆的,在鉴别时一定要细心分辩。
⑺ 钓鱼的技巧和方法是什么
1、抛竿与扬竿
抛竿的要点是每一竿都须抛到位——抛到一个固定的点,这样才能使钓点产生立体的雾化带,使鱼向你的钓点集中。扬竿刺鱼的动作实际上能反映出一个钓者的 心态,大多数初学者看到浮标出现很强烈的动作后,都会用力扬竿,结果不是小鱼被飞上了天,就是遇上大鱼断了线。
所以扬竿刺鱼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扬竿的幅 度和力道不能过大,遇到小鱼可飞,遇到大鱼一定要抄。实际上越小的鱼通常吃口越大,大鱼的吃口反而沉稳。
2、压水线的注意事项
压水线时竿尖插进水里不可过深,否则就会造成浮标移位、远离钓点,而且会使水中的风线弯曲下凹,这将导致扬竿时机延迟。另外,压水线的时机是在浮标翻身以后,这时只需要轻压竿尖,风线就很容易沉入水中。
3、影响钓目的典型分析
有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钓着钓着,发现浮标的钓目少了,甚至是没有钓目了。实际上是钓点底部有很厚的淤泥,一 是由于饵料比重过大,致使钩饵陷进了淤泥中;二是钓点内聚来了很多鱼,将淤泥翻起,造成底部越来越深,所以钓目不见了。
4、饵料的反水和应对
商品饵反水是一种自然现象,除非加入化学添加剂才能抑制,但这样做不论对人或是对鱼都会产生伤害。因此,钓鱼者不要想彻底解决饵料的反水问题。如果钓鱼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为了保证饵料的状态,钓鱼者要么另开一团相同的饵料,要么在开饵时将饵料一分为二,放在饵盆里,再用毛巾盖好不去动它,这样可延长反水的时间。
5、搓饵及手法
如果钓鱼者是使用右手持竿,那么右手在握竿的同时要留出拇指、食指和中指来捏住子线,不要捏着八字环或铅坠,不然子线会飘来荡去,增加上饵难度,正确的拿 捏部位应该是距钓钩5~6厘米处,另外捏子线部位还方便将拧劲儿的子线松开。
上饵时要先上底钩,将钩放在饵的正中间,再将饵搓成如水滴状或椭圆型椭圆型的饵团。 饵团的大小要与钩门相匹配,不可是大钩搓小饵,或者小钩搓大饵,总之要掌握好钩型、饵型和鱼的适口性的配比。
⑻ 钓鱼调漂的正确方法图 技巧
初学钓鱼,首先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调漂,浮漂被称为钓鱼人的眼睛,鱼儿在水下的吃食动作都会反应在浮漂上面,要想钓好鱼,一定要学会如何调 漂。看似简单的一支浮漂却有千变万化,每次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您的渔获。
新手学钓鱼在浮漂的选择上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有时随便拿来一支浮漂插在漂座上面就 开始垂钓,一天下来钓不几条鱼,不是水下没有鱼而是浮漂调整失误。下面通过图解的方式为广大钓友详解一下浮漂的调整方法。
一、漂型分析
在浮漂的使用上,一般遵循钓小鱼用小漂,钓大鱼用大漂,钓浅水用小漂,钓深水用大漂的原则。由于浮漂的漂型种类很多,每种漂型适应的鱼情又有所不同。
1、软尾漂:只有两种情况下用,①冬天鱼口轻时;②鱼口滑时。
2、细长身、短脚、硬尾11~13目漂:钓小鲫鱼、钓底浮。
3、细长身、长脚、长硬尾漂:钓大鲫鱼。
4、漂身胖些的漂:钓鲤鱼。
5、 目前流行的一种漂型就是枣核型的浮漂,枣核型的漂型,长脚长尾漂身短,翻身较快,下沉缓慢稳定,接口底钓皆可。有鱼吃口时,不管下顿上顶,出现的动作比较 明显。抗风浪性能好,在流水中使用时稳定性高于一般长身浮标,短尾短目的小枣核漂,翻身快、盲点少,钓浮打水皮最佳选择。
长尾长目的枣核漂在使用上更突出 综合性,进攻时,目数调得稍微高一点,配合好饵重利用其下沉稳定的特点从入水翻身之后一直到饵料到位全过程可逐层搜索鱼层。然后在定层施钓或者控鱼上升或 下降觅食。
相比一般标型枣核型浮漂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使用枣核型浮漂垂钓生口鱼和鱼的密度比较大时采用进攻,防守时只需调的目数尽量低一些,就可以做到 快速到位直达底部,一般糗鱼或者滑口鱼的时候配合饵料的状态和适当的延长子线的长度则是最有效的防守型,再或者配合提铅钓法会有更佳的表现。初学钓鱼不妨 选择一款合适的枣核型浮漂进行垂钓。
二、调漂图解
调四钓二图解
调四钓二的变化,随着浮漂上移,改成调四钓三、钓四钓四、调四钓五等情况时,饵料在水中的状态变化
三、浮漂调钓过程详解
1、粗找底
不挂子线,铅皮座挂重铅,铅皮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没入水中,逐渐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紧挨着第二颗太空豆,完成定位,记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钓结束前不要再去动它了。
2、调整调目
浮漂下拉抛入水中,直至浮漂全部没入水中,逐渐剪铅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数,即为调目。
⑼ 鱼如何理化和微生物学检验
鱼的理化和微生物学检验:
(一)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按照国家标准《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44—2003)中规定肉的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二)组胺的测定
按照国家标准《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45—2003)进行测定。
1、原理鱼体中组胺用正戊醇提取,遇偶氮试剂呈橙色,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试剂
(1)正戊醇。
(2)三氯乙酸溶液(100g/L)。
(3)碳酸钠溶液(50g/L)。
(4)氢氧化钠溶液(250g/L)。
(5)盐酸(1+11)。
(6)组胺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2767g于100℃±5℃干燥2h的磷酸组胺溶于水,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mg组胺。
(7)磷酸组胺标准使用液吸取1、0mL组胺标准溶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20。0μg组胺。
(8)偶氮试剂配制
甲液:称取0。5g对硝基苯胺,加5mL盐酸溶液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200mL,置冰箱中。
乙液:亚硝酸钠溶液(5g/L),临用现配。
吸取甲液5mL、乙液40mL混合后立即使用。
3、分析步骤
(1)试样处理称取5、00~10、00g绞碎并混合均匀的试样,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15~20mL三氯乙酸溶液(100g/L),浸泡2~3h,过滤。吸取20mL滤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氢氧化钠溶液(250g/L)使呈碱性,每次加入3mL正戊醇,振摇5min,提取3次,合并正戊醇并稀释至100mL。吸取2、0mL正戊醇提取液于分液漏斗中,每次加3mL盐酸(1+11),振摇提取3次,合并盐酸提取液并稀释至10、0mL,备用。
(2)测定吸取2、0mL盐酸提取液于10mL比色管中,另吸取0、0。20、0。40、0。60、0。80、1、0mL组胺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4、0、8、0、12、16、20μg组胺),分别置于10mL比色管中,加水至1mL,再各加1mL盐酸(1+11)。试样与标准管各加3mL碳酸钠溶液(50g/L),3mL偶氮试剂,加水至刻度,混匀,放置10min后,用1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480nm波长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或与标准系列目测比较。
⑽ 䒱鱼的方法和正确步骤是什么
蒸鱼的方法和正确步骤是什么?蒸鱼的方法和正确步骤是:首先选择新鲜合适的鱼,把鱼处理干净,改花刀使鱼更入味,放上调料腌制,水开上锅蒸,蒸熟浇上料汁即可,一道美味又好吃的蒸鱼就做好了。
蒸鱼是一道以鱼、花椒、葱、姜、蒜、糖、料酒、生抽、蒸渔鼓油等作为食材蒸出来的美食,口味鲜香,营养又好吃,鱼肉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鱼肉不管是炖汤还是清蒸都很好吃,很多人都喜欢吃,我就特别喜欢吃鱼,平时经常炖着吃,炸着吃,蒸着吃,都很好吃,下面就个大家分享下蒸鱼的方法和正确步骤。
3、清洗鱼的时候可以用温水清洗,因为鱼表面附着一层黏性的东西,这也是鱼有土腥味的主要原因,用温水清洗,能去除一部分鱼身上的腥味和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