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用电离化合物分析物质的方法

用电离化合物分析物质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21 01:42:56

① 化学分析方法中较常用的检测方法

鉴定金属由哪些元素所组成的试验方法称定性分析,测定各组分间量的关系(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的试验方法称定量分析。若基本上采用化学方法达到分析目的,称为化学分析。若主要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特别是最后的测定阶段常应用物理方法),一般采用仪器来获得分析结果,称为仪器分析。化学分析根据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独特化学性质,利用化学反应,对金属材料进行定性或定t分析。定量化学分析按最后的测定方法可分为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和气体容积法等三种。重量分析法是使被测元素转化为一定的化合物或单质与试样中的其他组分分离,最后用天平称重方法测定该元素的含量。滴定分析法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与被测元素进行完全化学反应,根据所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用滴定管测量)和浓度计算被测元素的含量。气体容积法是用量气管测量待测气体(或将待测元素转化成气体形式)被吸收(或发生)的容积,来计算待测元素的含量。由于化学分析具有适用范围广和易于推广的特点,所以至今仍为很多标准分析方法所采用。仪器分析根据被测金属成分中的元素或其化合物的某些物理性质或物理与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仪器对金属材料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有些仪器分析仍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一定的化学预处理和必要的化学反应来完成。金属化学分析常用的仪器分析法有光学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两种。光学分析法是根据物质与电磁波(包括从丫射线至无线电波的整个波谱范围)的相互关系,或者利用物质的光学性质来进行分析的方法。最常用的有吸光光度法(红外、可见和紫外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发射光谱法(看谱分析)、浊度法、火焰光度法、x射线衍射法、x射线荧光分析法以及放射化学分析法等。电化学分析法是根据被测金属中元素或其化合物的浓度与电位、电流、电导、电容或电量的关系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电位法、电解法、电流法、极谱法、库仑(电量)法、电导法以及离子选择电极法等。仪器分析的特点是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易于实现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操作,可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和减少环境污染。但试验装工通常较庞大复杂,价格昂贵,有些大型、复杂、精密的仪器只适用于大批量和成分较复杂的试样分析工作。

② 电离的方式有几种

气体原子、分子的电离可以通过光、x射线、y射线照射,即电磁波的吸收,加速电子、离子或高能中性粒子的碰撞等方式发生。这种电离除单一激发过程引起的之外,也可通过几种激发过程的累积引起。一般,电离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 光、x射线、y射线照射:电离所需要的能量由光、x射线、y射线提供。放电的起始电荷是电离生成的离子。这种电离形成的电荷密度一般极低。

2. 放电:通过从直流到微波的所有频率带的放电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电离状态。

3. 燃烧:是通过燃烧使气体发生热电离的方法。火焰中的高能粒子相互碰撞发生电离称之为热电离。另外,特定的热化学反应所放出的能量也能引起电离。

4. 冲击波:气体急剧压缩形成的高温气体,发生热电离生成等离子体。

5. 激光照射:激光照射可使物质蒸发电离。这需要大功率的激光。

6. 碱金属蒸汽与高温金属板的接触:使碱金属蒸汽与高温金属板接触生成等离子体。当气体接触到具有比电离能大的功函数的金属时则发生电离。碱金属蒸汽的电离能小,故容易发生电离。

电离生成的电子、正离子一般在短时间内又会再结合,回到中性原子或分子状态。此时,电子、正离子所具有的一部分能量就以电磁波、再结合粒子的动能、或者分子的离解能的形式被消耗。分子离解时往往生成自由基。而一部分电子与中性原子、分子接触,又生成负离子。因此,等离子体是电子,正、负离子,激发态原子、分子以及自由基混杂的状态。

如何判断哪些物质要电离,还有给一些物质如何比较其电离程度大小

1. 什么是难溶的物质

例:(1) 气体通入 溶液中,反应 不能发生;(2) 溶液与 溶液混合,反应 能够发生;(3) 气体通入 溶液中,反应 能够发生;(4) 溶液加入石灰乳并充分搅拌,反应 能够发生;(5)向 溶液中加入 悬浊液并充分搅拌,反应 不能发生。

分析: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但它可以溶于强酸(与酸发生反应),(1)中的环境是酸性的,此时 实际能够溶解,并非“难溶的物质”;(2)中环境不是酸性的, 不会溶解。(3)反应能够发生并不是由于 难溶于水,而是因为它难溶于当时的酸性环境(盐酸)的缘故。(4)中的 比 的溶解度更小,在 面前, 是“难溶的物质”。(5)中的 和 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但 的溶解度比 的溶解度更小,在 面前, 是一种“易”溶的物质。

可见,一种物质是否属于“难溶的物质”,一要考察它所处的物质环境,不溶于所处环境的才是“难溶的物质”,二要比较它同反应物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溶解度相对较小时才是“难溶的物质”,不能仅依据中学课本附录的“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进行机械的判断。

2. 什么是难电离的物质

例:(1)盐酸与醋酸钠溶液混合,反应 能够发生;(2)苯酚加入醋酸钠溶液中,反应

不能发生。

分析: 是一种不易电离的弱电解质,(1)中的盐酸是一种强电解质,在盐酸面前, 是名符其实的“难电离的物质”;(2)中苯酚是一种比 更难电离的物质,相对于 而言, 是一种“易”电离物质。

也就是说,一种物质是否属于“难电离的物质”,要视它与反应物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而定,只有电离程度小于反应物的才是“难电离的物质”,并不是所有的弱电解质在任何时候都能当成“难电离物质”看待的。

3. 什么是挥发性的物质

例1. (1) 饱和溶液与稀 混合,反应 不能发生;(2) 固体与浓 混合并加热,反应 能够发生;(3) 固体与浓 混合并微热,反应 能够发生。

分析: 在通常状态下是一种气体,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1)中有大量的水存在, 和 全部溶解在水中,不能结合成 分子从水中挥发出来;(2)中几乎没有水的存在,加热引起的温度升高又导致 溶解度变小,这种情况下 只好从溶液中以气体分子的形式挥发出来了。(3)中的 在通常状态下是液体,它能以任意比溶于水,但此时环境中几乎无水,且温度又高于其沸点,实际上 会以气体的形式挥发出来。

可见,一种物质是否属于“挥发性物质”,须视具体反应条件而定,在反应条件下,物质呈气态又不能溶解(或溶解度小)才是“挥发性的物质”。常温下的气体不一定就是“挥发性的物质”,而“挥发性的物质”常温下也不一定是气体。

4. 两种质备酸的原理

(1)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此原理因为符合生成“难电离的物质”这一条件而成立,其实就是利用相对易电离的酸来反应生成相对难电离的酸。如 与漂白粉反应产生 与 反应制备 与稀 (或稀盐酸)反应制备 、磷矿石与硫酸反应制备 与苯酚钠溶液反应产生苯酚等内容,都属于这一类型的反应。

反过来,弱酸一定不能制得强酸吗?不是。比如上文提到的 这一反应,就是弱酸反应生成了强酸,只不过它不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而发生的,而是因为满足了离子反应发生的另一条件生成了“难溶的物质”。

(2)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的原理

此原理的实质是:创造适当的条件(如减少水、升高温度),使低沸点酸成为“挥发性的物质”,从而满足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使反应发生。上文中提到的用浓硫酸制 、用浓硫酸制硝酸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反应。

反过来,低沸点的酸一定不能制得高沸点的酸吗?不是。比如向 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会发生反应 ,这一反应就是低沸点的酸(盐酸)制出了高沸点的酸(磷酸),只不过它不是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发生的,而是因为符合生成“难电离的物质”这一条件而发生反应
我认为这个总结得很到位,你参考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④ 急需以下物质的分析方法。气相或者液相。

你说的这个原因有点难以解决了!现在的专家们还没有研究出来呢?你要是想看到真正的解释!请到以下的网站了!我给你介绍一个:
http://cn.chemnet.com/tech/list.php?cate1=有机化工原料
上面的这个网GC
气相色谱
挥发性不好的用HPLC
高效液相色谱
这是几乎唯一的也是最标准的方法!

问题补充1:这是同学(化学波士)给的答案。
问题补充2:我对化学是一点都不懂,同学给我提供答案的时候,简直是鸡同鸭讲,所以不知道从何问起啊!!!他有时间的时候我再问吧。址会帮助你的!

⑤ 化学分析常用方法分那几类

化学分析是指确定物质化学成分或组成的方法。

根据被分析物质的性质可分为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根据分析的要求,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根据被分析物质试样的数量,可分为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

分类
化学分析根据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滴定分析(titrimetry)和重量分析(gravimetry)。
滴定分析
根据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所进行的化学反应计量关系,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分析被称为滴定分析,也叫容量分析(volumetry)。利用溶液四大平衡:酸碱(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络合(配位)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滴定分析根据其反应类型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1、酸碱滴定法:测各类酸碱的酸碱度和酸碱的含量;
2、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具有氧化还原性的物质;
3、络合滴定法:测金属离子的含量;
4、沉淀滴定法:测卤素和银。
重量分析
通过适当的方法如沉淀、挥发、电解等使待测组分转化为另一种纯的、化学组成的固定的化合物而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得以分离,然后称其质量,根据称得到的质量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这样的分析方法称为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适用于待测组分含量大于1%的常量分析,其特点是准确度高,因此此法常被用于仲裁分析,但操作麻烦、费时。

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包括: 样品溶解、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和灼烧等步骤。
1、样品的溶解
溶解或分解试样的方法,取决于试样以及待测组分的性质,应确保待测组分全部溶解。在溶解过程中,待测组分不得损失(包括氧化还原)加人的试剂不干扰以后的分析。
2、试样的沉淀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是尽可能地完全和纯净,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应按照沉淀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沉淀条件,如加人试剂的次序、加人试剂的量和浓度,试剂加人速度,沉淀时溶液的体积、温度、沉淀陈化的时间等。必须按规定的操作手续进行,否则会产生严重的误差。
3、过滤和洗涤技术
过滤的目的是将沉淀从母液中分离出来,使其与过量的沉淀剂、共存组分或其他杂质分开,并通过洗涤获得纯净的沉淀。对于需要灼烧的沉淀,常用滤纸过滤。对只需经过烘干即可称量的沉淀,则往往使用古氏坩埚过滤。过滤和洗涤必须一次完成,不能间断,整个操作过程中沉淀不得损失

⑥ 化学元素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分别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化合物导电的前提:其内部存在着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共价化合物:某些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如HC,其它为非电解质)
导电的性质与溶解度无关,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一般有:(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弱酸(可逆电离,分步电离<多元弱酸>。另外,水是极弱电解质。

注: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等因素。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10-4 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导电,似乎为非电解质。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20 ℃时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离度为97.5%)。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碳酸钙和硫酸钡具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是电解质。从结构看,对其他难溶盐,只要是离子型化合物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尽管难溶,也是电解质。

氢氧化铁的情况则比较复杂,Fe3+与OH-之间的化学键带有共价性质,它的溶解度比硫酸钡还要小(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8×10-5 g);而落于水的部分,其中少部分又有可能形成胶体,其余亦能电离成离子。但氢氧化铁也是电解质。

判断氧化物是否为电解质,也要作具体分析。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们是共价型化合物,液态时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因为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电解质。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是离子化合物,它们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可见,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型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可以离解成离子。至于物质在水中能否电离,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因此,由物质结构识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问题的本质。

另外,有些能导电的物质,如铜、铝等不是电解质。因它们并不是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是单质,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蔗糖、酒精等。

⑦ 高中化学水解和电离那部分的都怎么分析

电离
一般来说强酸,强碱,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都是易电离物质,还有大部分的盐
强酸(HCl H2SO4 HBr HI HClO等)
强碱(NaOH KOH Ca(OH)2 等)
盐(Nacl 等 ——但是注意把盐的水溶性和电离能力区分开来,有的盐 --如BaSO4--难溶于水,但是其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这时候它依旧是强电解质)
活泼金属的氧化物(Na2O CaO Na2O2等)这些都是强电解质,在水中活融融状态下完全电离(这一类常常容易被忽视的..但是注意电解质定义的时候是指在水溶液或融融状态下)
同样弱酸,弱碱,中性化合物,某些盐类都是弱电解质,也就是说,在水中或在融融状态下只能部分电离.
水解
无机 弱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双水解) 记住 只有盐类才会水解 弱酸弱碱不会
有机 蛋白质、酯、卤代烃,淀粉纤维素等多糖,麦芽糖蔗糖等二糖
首先请弄清楚二者的定义
电离:高中阶段指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发进行的,无需外加电场作用.
如共价化合物HCl在水的作用下:HCl=H++Cl-
离子化合物NaCl在水的作用下或熔融状态:NaCl=Na++Cl-.
水解反应通常指水参与的与离子(尤其是弱酸、弱碱盐类的离子)进行反应,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说白了就是只有盐类才水解(弱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或者弱酸弱碱盐才会水解 而且水解是很微弱的 并且谁弱谁水解 谁强显谁性)

⑧ 物质分析的方法通常有

四、工业分析方法
1、按照方法原理:
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所以又称为经典化学分析法。主要的化学分析方法有两种:
(1)重量分析法;
(2)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
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由于这类方法都需要较特殊的仪器,故一般又称为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和放射化学分析法等。在钢铁冶金分析中常用的仪器分析(1)分光光度法(比色法);(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发射光谱分析;(4)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2、按照分析任务: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是由哪些元素或化合物所组成的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任务则是测定物质中有关组成的含量。钢铁冶金实验中最常用的是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表面分析:对固体表面或界面上只有几个原子层厚的薄层进行组分、结构和能态等分析的材料物理试验。也是一种利用分析手段,揭示材料及其制品的表面形貌、成分、结构或状态的技术。主要在机械工业中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的氧化、腐蚀、摩擦、磨损和润滑特性等的研究和合金元素及杂质元素的扩散或偏析、表面处理工艺及复合材料的粘结性等问题的研究。
形态分析是研究结构或形状的。
3、按照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4、按照试剂用量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根据试样的用量及操作方法不同,可分为常量、半微量和微量分析。各种分析操作时的试样用量如表7—l所示。在无机定性化学分析中,一般采用半微量操作法,而在经典定量化学分析中,一般采用常量操作法。
另外,根据被测组分的质量分数,通常又粗略分为常量(大于1%)、微量(0.01%~1%)和痕量(小于0.01%)成分的分析。
5、按照分析要求: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例行分析是指一般化验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又叫常规分析
仲裁分析是不同单位对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有关单位用指定的方法进行准确的分析,以判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仲裁分析时,准确度是主要矛盾。
6、按照分析时间及所起作用
快速分析:快速分析是例行分析的一种,主要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例如炼钢厂的炉前快速分析,要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报出结果,分析误差一般允许较大。
标准分析:
7、分析测试程序:
离线分析;
在线分析
SiC粉体在硫酸铝-硫酸钠复合熔盐中反应转化
的研究

⑨ 怎样分析和判断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否电离,电离成哪些离子

1,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电离,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溶液接入一个封闭电路,看电流表是否显示有电流。如果有,说明物质在水中电离。比如可以用电池,小灯泡和导线来测试盐水和糖水哪个有导电性。2,至于电离成哪些离子,就得看具体的物质了,不同的电解质电离成不同的离子。但只要是电离,都会在水溶液里形成阴、阳两种离子。中学常用的有这几个例子,可以用AgNO3来检验溶液中有没有Cl-, Br-, I-离子 用BaCl2检验SO4,硫酸根,用CO2来判断Ca2+对于可溶性的酸、碱、盐来说,它们电离出的离子是可以通过化学式一下子看出来的,只要你熟记哪些可溶,哪些不可溶就没有问题了。

⑩ 如何分析化学电离平衡

我这里有个资料介绍给你应该有帮助;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 念 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仅部分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 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所含物质 强酸、强碱、盐等 水、弱酸、弱碱 电离情况 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电离不可逆) 不完全电离(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联 系 都属于电解质 说明 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或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溶于水时才能导电.因此,可通过使一个化合物处于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的实验来判定该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压强)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点:电离平衡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可根据此原理分析电离平衡的移动情况.①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电离方程式中用可逆符号“”表示.例如:CH3COOHCH3COO- + H+NH3·H2ONH4+ + OH-②将弱电解质溶液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向弱电解质电离的方向移动.此时,溶液中的离子数目增多,但电解质的分子数减少,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性降低.③由于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因此,升高温度,可使电离平衡向弱电解质电离的方向移动.此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多,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性增强.④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相同的离子的强电解质时,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例如,在0.1mol·L-1”滴有氨水的溶液(显浅红色)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 OH-.当向其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时:a. NH4Cl固体.由于增大了c(NH4+),使NH3·H2O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溶液红色变浅.b.NaOH固体.NaOH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OH-抑制了NH3·H2O的电离,从而使平衡逆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时,溶液中电离产生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弱酸的电离常数用Ka表示,弱碱的电离常数用Kb表示.!

阅读全文

与用电离化合物分析物质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花王泡沫染发使用方法 浏览:91
有什么方法杀蛐蛐 浏览:832
异步电机轻载震荡抑制方法研究 浏览:476
学习技能计算方法 浏览:503
触点插座开关安装方法 浏览:118
植物接种方法一般分为什么和什么 浏览:111
大众车钥匙使用方法 浏览:910
平衡核心力的训练方法 浏览:380
底盘悬挂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浏览:917
如何记叙自己的方法 浏览:257
手机扁平化解锁方法 浏览:716
常用细胞克隆化方法 浏览:893
检测毛囊需要用哪些检查方法 浏览:301
如何学习好日语的方法 浏览:86
食盐除了食用还有什么方法 浏览:182
二苯胺鉴定最简单方法 浏览:65
win10系统界面大小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20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有效治疗方法 浏览:868
福建金刚板安装方法 浏览:333
被强力胶粘住要用什么方法 浏览: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