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常用的抗原抗體檢測方法有

常用的抗原抗體檢測方法有

發布時間:2022-05-17 16:48:48

如何檢測體內是否存在抗體

用人們俗稱的「兩對半」檢查, HBsAg (表面抗原),HBsAb (表面抗體),HBeAg (e抗原),HbeAb(e抗體) ,HbcAb (核心抗原)。這種檢查方法較准確,誤診的機率很小,要是沒記錯的話HBsAg ,HbcAb ,HbeAb這三種指標都為陽性就是「大三陽」了,有較強的傳染性,其他指標陽性有可能是「小三陽」或是有抗體,感染後又好了的標志。

㈡ 自身抗體的檢測方法哪些

1、抗核抗體檢測

抗核抗體是一組將自身真核細胞的各種細胞核成分作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的總稱,主要是IgG,其次是IgM和IgA,無器官和種屬特異性。ANA在大多數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可呈陽性,正常老年人也可有低滴度的ANA。ANA檢測在臨床自身免疫病診斷與鑒別診斷中是一個重要的篩查試驗。

2、類風濕因子

類風濕因子是變性lgG刺激機體產生的一種自身抗體,主要存在於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血清和關節液內。主要為lgM型,也有lgG、lgA、lgD和IgE型。

3、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是指與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胞漿成分發生反應的抗體。當中性粒細胞受抗原刺激後,胞漿中的α-顆粒釋放蛋白酶-3、髓過氧化物酶等物質,刺激機體而產生ANCA。

(2)常用的抗原抗體檢測方法有擴展閱讀

自身抗體的產生原因:

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存有完整的自身免疫耐受機制的維持,正常的免疫反應有保護性防禦作用,即對自身組織、成分不發生反應。—旦自身耐受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則機體視自身組織、成分為「異物」,而發生自身免疫反應,產生自身抗體。

正常人體血液中可以有低滴度的自身抗體,但不會發生疾病,但如果自身抗體的滴度超過某—水平,就可能對身體產生損傷,誘發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許多自身抗體,其中最重要的是抗核抗體。

㈢ 為什麼雙抗體夾心法是檢測抗原最常用的方法

雙抗體夾心法適用於測定二價或二價以上的大分子抗原,但不適用於測定半抗原及小分子單價抗原,因其不能形成兩位點夾心。那麼,為什麼雙抗體夾心法是檢測抗原最常用的方法?
1、將特異性抗體與固相載體聯結,形成固相抗體。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抗體及雜質。
2、加受檢標本,保溫反應。標本中的抗原與固相抗體結合,形成固相抗原抗體復合物。 洗滌除去其他未結合物質。
3、加酶標抗體,保溫反應。固相免疫復合物上的抗原與酶標抗體結合。徹底洗滌未結合 的酶標抗體。此時固相載體上帶有的酶量與標本中受檢抗原的量相關。
4、 加底物顯色。固相上的酶催化底物成為有色產物。

㈣ 抗原或抗體的體外檢測方法有哪些

抗原抗體檢測有凝集反映、沉澱反應、放免技術、熒光技術、酶聯免疫,化學發光、生物親和,固相免疫、免疫組化等技術

㈤ 免疫學檢驗常用技術有哪些

以下是幾種常用的免疫學技術:
1.免疫熒光技術
免疫熒光技術是利用熒光素標記的抗體(或抗原)檢測組織、細胞或血清 中的相應抗原(或抗體)的方法。由於熒光抗體具有安全、靈敏的特點,因此已 廣泛應用在免疫熒光檢測和流式細胞計數領域。根據熒光素標記的方式不同,可 分為直標熒光抗體和間標熒光抗體。間標熒光抗體中一抗並不直接連接熒光素, 而是先將一抗結合到蛋白,然後帶有熒光素的二抗再結合至一抗。通過二抗的結 合,能將信號進行放大,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檢測的靈敏度,但是隨之帶來 的高背景也降低了檢測的特異性。近年來,隨著熒光素和熒光檢測技術的不斷進 步,熒光檢測的靈敏度已經接近同位素檢測的水平,直接標記的熒光抗體逐漸取 代間接標記抗體。這些標記了熒光素的抗體直接結合至抗原,大大提高了檢測的 特異性,使檢測的結果更加准確可靠。熒光檢測技術的發展,使得免疫熒光技術 在傳染病診斷上有廣泛的用途,如在細菌、病毒、螺旋體感染的疾病,檢查IgM 抗體,做為近期接觸抗原的標志。利用單克隆熒光直接標記抗體鑒定淋巴細胞的 亞類。通過流式細胞儀,針對細胞表面不同抗原,可以同時使用多種不同的熒光 抗體,對同一細胞進行多標記染色。
2.放射免疫檢測
放射免疫檢測技術是目前靈敏度最高的檢測技術,利用放射性同素標記抗 原(或抗體),與相應抗體(或抗原)結合後,通過測定抗原抗體結合物的放射 性檢測結果。放射性同位素具有pg 級的靈敏度,且利用反復曝光的方法可對痕 量物質進行定量檢測。但放射性同位素對人體的損傷也限制了該方法的使用。

3.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酶聯免疫檢測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免疫檢測方法。該方法是將二抗標記上 酶,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與酶催化底物的作用結合起來,根據酶作用底物後的 顯色顏色變化來判斷試驗結果,其敏感度可達ng 水平。常見用於標記的酶有辣 根過氧化物酶(HRP)、鹼性磷酸酶(AP)等。由於酶聯免疫法無需特殊的儀器, 檢測簡單,因此被廣泛應用於疾病檢測。常用的方法有間接法、夾心法以及BAS -ELISA。間接法是先將待測的蛋白抱被在孔板內,然後依次加入一抗、標記了 酶的二抗和底物顯色,通過儀器(例如酶標儀)定量檢測抗原。這種方法操作簡 單但由於高背景而特異性較差。目前已逐漸被夾心法取代。夾心法利用二種一抗 對目標抗原進行捕獲和固定,在確保靈敏度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反應的特異性。近 年來,抗原的定量檢測技術也不斷推陳出新。近年來,在夾心法ELISA 的基礎上, 開發了多抗原檢測試劑盒,能同時檢測微量液相樣本中多個抗原含量。這項技術 的應用大大縮短了診斷的時間,提高診斷的可靠性和及時性。
4.免疫金膠體技術
膠體金技術經過30 多年的發展到現在已日趨成熟,該方法是將二抗標記上 膠體金顆粒,利用抗原抗體間的特異性反應,最終將膠體金標記的二抗吸附於滲 濾膜上,此方法簡單,快速,廣泛應用於臨床篩查。

㈥ 國家為什麼要採取抗原檢測作為補充抗原的檢測方法是什麼

根據抗原和抗體的不同性質和反應條件的不同,抗原抗體反應呈現不同的形式,顆粒抗原呈現凝集反應。可溶性抗原呈沉澱反應;與補體結合時,細菌抗原呈溶菌反應,而紅細胞抗原呈溶血反應。毒素抗原顯示中和反應等。可溶性抗原與相應抗體結合產生的沉澱反應,可溶性抗原與相應抗體結合產生的凝集反應,抗原抗體結合激活的補體引起的細胞裂解反應,病毒與相應抗體結合引起的中和反應,免疫標記的抗原抗體反應。

具體方法是:第一步是在大腸桿菌中表達目的基因的蛋白質;第二步,免疫注射表達蛋白的動物,產生相應的抗體,並提取抗體(一抗);步驟3,從轉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質並進行凝膠電泳;第四步,將凝膠中的蛋白質轉移到硝酸纖維素膜上;第五步,將抗體(一抗)與硝酸纖維素膜上的蛋白雜交,然後抗體(一抗)會與目的基因表達的蛋白(抗原)特異性結合。因為這種抗原抗體結合不出現條帶,所以加入了一種叫做二抗的抗體,它可以和一抗結合,二抗有一個特殊的標記。如果目標基因表達蛋白質,結果為陽性。

㈦ 指出ELISA有哪幾種常用方法各種方法在操作上有什麼異同

㈧ ELISA技術中,最常用來檢測抗原的方法是

正確答案:A
解析:ELISA技術中,最常用來檢測抗原的方法是雙抗體夾心法

㈨ 檢測乙肝表面抗原的方法都有什麼具體一點點

國內最常使用的測定表面抗原的方法是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其次是放射免疫試驗(RIA)。 ELISA簡單、方便、快速,進口試劑盒可測到的血清表面抗原最低濃度為0.2ng/ml,國產試劑盒目前能達到0.5ng/ml。 乙肝表面抗原檢查用於判斷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 1.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指標,乙肝表面抗原本身具有抗原性,無傳染性。 2.其他肝功能正常而僅僅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稱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3.乙肝表面抗原的滴度高低可判斷患者的傳染性,HBsAg的滴度越高,HBsAg及乙肝病毒DNA陽性的可能性越大,傳染性也就越大。 4.大三陽:是指在乙肝兩對半檢測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體(HBcAb)檢測均是陽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病毒復制活躍,有傳染性,並不能提示病情是否嚴重。 5.小三陽:是指在乙肝兩對半檢測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體(HBeAb)和核心抗體(HBcAb)檢測均是陽性提示: (1)大多數情況下表示乙肝病毒復制減少,仍然有傳染性。 (2)由大三陽轉向小三陽並不意味著乙肝病毒復制完全停止。少數小三陽病人其血清HBV-DNA持續陽性,病毒復制活躍,病情較嚴重,病情進展迅速。

㈩ 抗原抗體反應分為那四種類型各自有哪些常見的檢測方法

根據抗原和抗體性質的不同和反應條件的差別,抗原抗體反應表現為不同的形式.顆粒性抗原表現為凝集反應;可溶性抗原表現為沉澱反應;補體參與下細菌抗原表現為溶菌反應,紅細胞抗原表現為溶血反應;毒素抗原表現為中和反應等.

閱讀全文

與常用的抗原抗體檢測方法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集 瀏覽:414
情感滲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49
用牛尿洗頭的正確方法 瀏覽:893
抓羽毛球拍子正確方法 瀏覽:766
三星顯示器感應開關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8
吸入硝酸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618
如何撩帥哥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767
小型投資者最佳方法 瀏覽:500
國內羅西尼自動手錶如何調試方法 瀏覽:786
裝修支線的連接方法 瀏覽:747
經常愛放屁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嗎 瀏覽:781
浙江應變測量系統方法指南 瀏覽:172
簡單的折紙信封的方法 瀏覽:678
可暖使用方法 瀏覽:444
物理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瀏覽:85
雙母音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0
素麻花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66
旅遊失溫的解決方法 瀏覽:345
敲木架陶瓷瓦的安裝方法 瀏覽:317
2連續乘以十個2的簡便方法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