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牽牛花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牽牛花觀賞價值非常的強,而且生命力也非常的頑強,同時也有很高的葯用價值,不說可以用來消除水腫,然後也可以防止蚊蟲叮咬,同時也可以用來止痛。
② 牽牛花有那些作用
牽牛( Pharbitis nil(L.)Choisy),屬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纏繞草本。這一種植物的花酷似喇叭狀,因此有些地方叫它做喇叭花。種植牽牛花一般在春天播種,夏秋開花,其品種很多,花的顏色有藍、緋紅、桃紅、紫等,亦有混色的,花瓣邊緣的變化較多,是常見的觀賞植物。果實卵球形,可以入葯。牽牛花葉子三裂,基部心形。花呈白色、紫紅色或紫藍色,漏斗狀,全株有粗毛。花期以夏季最盛。種子具有葯用價值。
【主要價值】
除栽培供觀賞外,種子為常用中葯,名丑牛子(雲南)、黑丑、白丑、二丑(黑、白種子混合),入葯多用黑丑,白丑較少用。有瀉水利尿,逐痰,殺蟲的功效。
醫葯記載
蒙葯 胡恩達干-其其格:種子用於腹水,腹脹便秘,蛔蟲症《蒙葯》。(《中國民族葯志要》)
種子(牽牛子):苦,寒。有毒。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病,絛蟲病。(《中國中葯資源志要》)
【花語】
牽牛花為8月6日的生日花
牽牛花的花語:名譽/愛情永固
牽牛花花占卜:性情,卻喜歡模仿大人的精明干練,使您看來非常有趣。您很有異性緣,喜歡追求大人們成熟的愛情,但入世未深的您又如何體會成年人的世界呢?還是放自然一點吧,您的心會更自在。
牽牛花花箴言:小鬼扮大人,裝腔作勢。
牽牛花花寓意:年長女性引誘年少男性。古有老牛吃嫩草這一說,今有老草牽嫩牛相對。見到類似女子,你可以說一句:哎喲,你是牽牛花吧」。
③ 牽牛花的葯用知識
牽牛花的葯用主要功效:
瀉水通便,利尿消腫,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絛蟲病。驅蟲等功效。主治肢體水腫、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便秘、蟲積腹痛等症。
牽牛花種子有較明顯的毒性,也是一種歷史悠久葯效很靈的「瀉葯」,這在《本草綱目》中有詳細闡述。現代《中國葯物學》中也是同樣的解釋,不同的是,現代《中國葯物學》科學地列出了所含有的毒性物質的類別、組分、名稱、和葯理作用。因此,該葯應在中醫的指導下使用,特別是「有毒葯物的劑量」問題,不應盲目相信「偏方」。大便干結,不應採用有毒葯物治療。一般首先應先糾正飲食。很多含「鉀」高的食品、水果(如香蕉、橘子、蘋果、油條等)應少吃。我們經長看到,孩子多喝了一杯果汁、或多吃了兩根香蕉,當天大便就困難。因此,應適當吃一些通便的蔬菜(如;胡籮卜、南瓜、韭菜、各種青菜等)。《中國葯物學》中指出,牽牛花種子毒性呈「鹼性」。茶水一般顯酸性,因為「酸鹼會中和」,所以不能在一塊泡著喝。另外,牽牛花種子「瀉力」極強,不屬於「「緩瀉葯」的范疇。我想,醫生一般不會讓你把它作為「緩瀉葯」使用。你最好另選擇其它「無毒的緩瀉葯」。
牽牛花的葯用價值較高,明代吳寬寫詩贊道:「本草載葯品,草部見牽牛。薰風籬落間,蔓出甚綢繆。」現代葯理研究分析,牽牛子含有牽牛子甙、牽牛子酸甲、沒食子酸、裸麥角鹼、野麥鹼等成分,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有強烈的瀉下作用。服用時一定要嚴格按量,不可多服,牽牛子的葯用名稱為二丑、黑丑、白丑。黑色者為「黑丑」,米黃色者為「白丑」。二丑為黑白丑的混和物。都含樹脂苷、色素、脂肪油、有機酸等成分。入葯多用黑丑,具瀉水利尿之功效,主治水腫腹脹、大小便不利等症。
中葯黑丑, 也就是黑色的牽牛花的種子, 研成細粉加入雞蛋清於睡前塗抹在患處, 第二天清晨用清水洗去, 連續使用一星期, 有消除雀斑的功效。
④ 喇叭花的作用
主要是觀賞。也有凈化空氣的作用。
⑤ 牽牛花的作用和功效是什麼
牽牛花是很好的庭院觀賞花卉,可作為小庭院、居室窗前遮陰、籬垣的美化。
牽牛花栽種在庭院,讓其莖蔓攀援生長,枝葉翠綠,花開繞藤,非常漂亮。不管是養護還是觀賞,牽牛花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各種顏色栽培色彩更加艷麗。
矮牽牛更是十分流行的家庭養殖花卉,也被稱為草花之王。
矮牽牛花大而多,開花繁盛,花期長,色彩豐富,是優良的花壇和種植缽花卉,也可自然式叢植,還可作為切花。氣候適宜或溫室栽培可四季開花。可以廣泛用於花壇布置,花槽配置,景點擺設,窗檯點綴,家庭裝飾。
⑥ 喇叭花有什麼作用
牽牛花的葯用價值較高,明代吳寬寫詩贊道:「本草載葯品,草部見牽牛。薰風籬落間,蔓出甚綢繆。」
現代葯理研究分析,牽牛子含有牽牛子甙、牽牛子酸甲、沒食子酸、裸麥角鹼、野麥鹼等成分,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有強烈的瀉下作用。服用時一定要嚴格按量,不可多服,牽牛子的葯用名稱為二丑、黑丑、白丑。黑丑為黑牽牛子,白丑為白牽牛子,二丑為黑白丑的混和物。
牽牛花食用功效:
具有瀉下、利尿、消腫、驅蟲等功效,主治肢體水腫、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便秘、蟲積腹痛等症。
⑦ 牽牛花能吃嗎
能,有葯用價值!
一年生纏繞草本,莖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雜有倒向或開展的長硬毛。[1]葉寬卵形或近圓形,深或淺的3裂,偶5裂,長4-15厘米,寬4.5-14厘米,基部圓,心形,中裂片長圓形或卵圓形,漸尖或驟尖,側裂片較短,三角形,裂口銳或圓,葉面或疏或密被微硬的柔毛;葉柄長2-15厘米,毛被同莖。[1]
藍色牽牛
花腋生,單一或通常2朵著生於花序梗頂,花序梗長短不一,長1.5-18.5厘米,通常短於葉柄,有時較長,毛被同莖;苞片線形或葉狀,被開展的微硬毛;花梗長2-7毫米;小苞片線形;萼片近等長,長2-2.5厘米,披針狀線形,內面2片稍狹,外面被開展的剛毛,基部更密,有時也雜有短柔毛;花冠漏斗狀,長5-8(-10)厘米,藍紫色或紫紅色,花冠管色淡;雄蕊及花柱內藏;雄蕊不等長;花絲基部被柔毛;子房無毛,柱頭頭狀。[1]
蒴果近球形,直徑0.8-1.3厘米,3瓣裂。[1]種子卵狀三棱形,長約6毫米,黑褐色或米黃色,被褐色短絨毛。[3]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200(-1600)米的山坡灌叢、乾燥河谷路邊、園邊宅旁、山地路邊,或為栽培。[1]
順應性較強,喜陽光充足,亦可耐半遮蔭。喜暖和涼快,亦可耐暑熱高溫,但不耐寒,怕霜凍。喜肥美疏鬆土堆,能耐水濕和乾旱,較耐鹽鹼。種子發芽適合溫度18-23℃,幼苗在10℃以上氣溫即可生長。[4]
分布范圍
牽牛在中國除西北和東北的一些省外,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1]本種原產熱帶美洲,現已廣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1]
繁殖方法
播種
牽牛花蔭果成熟期不一,且成熟後易開裂,應隨熟隨采。茹果採下置室內陰干,開裂後取出種子,貯藏於陰涼乾爽處。江南暖和地帶可多季播種,長期觀花,但以秋播春花和春播夏花為主。北方地域為早開花,可在溫室或大棚內春播育苗,育苗天數35-45天。因牽牛花種子具較硬的外殼,播前先割破種皮,或浸種24小時,然後播種;或浸種後置於20-25℃環境中催芽,出芽後播種。經上述處置的種子均比種子直接播種的出苗快且劃一。牽牛花種子粒大,但發芽率不高,故普通露地採用點播法,每一次播3-5粒,出苗後再行間苗。催芽的出芽後可直接播在容器中,用直徑7-8厘米的容器直接培育成苗,每個容器播1粒發芽種子。苗床撤播,每平方米苗床播種量200-250克。覆土厚度約2厘米,不宜太薄,否則容易帶帽出土。種子不經處置直接播種的,在適合條件下7-8天出苗。[4]
撒播的出苗後及早移人容器中育成苗。定植前5-7天降溫煉苗,終霜後定植露地。牽牛花根系較深,有條件的以直播不作移植為佳。[4]
壓條
牽牛花還可停止壓條育苗,行將藤蔓節芽處壓人土中,發根後剪下栽植。[4]
栽培技術
育苗
牽牛花子發芽溫度為20-30℃,一般在四月末五月初播種(南方還可以提前),按品種分行播在細沙土苗床中,濕度適中時大約10天左右萌發。大約再過10天左右,子葉完全張開。待真葉剛剛萌發時,就應移栽入小盆中,過早苗弱,過遲傷根,都不利於以後的發育。小盆上應作好標記,註明品種。[5]
花藤
澆水施肥
盆栽用土可選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用腐葉土4份、園土5份、河沙1份配成,並在盆底施入少量骨粉做基肥。上盆1周後開始施稀薄液肥。剩餘期間每2-3周施一次稀薄餅肥水或復合肥。孕蕾期噴施1-2次0.2%磷酸二氯鉀水溶液,則花大色艷。澆水要勤,特別是夏季澆水要充足,但盆內不能積水。牽牛花喜陽光,應放在庭院向陽處或南向陽台上或窗檯上培養。[6]
定植
牽牛盆栽時,待小盆中的幼苗長出兩三片真葉後,此時根系已發展好,即可定植在中盆中,並預先加好底肥。牽牛花的根系發展需要溫度,據日本研究者認為,用黑盆比用紅盆吸熱好。要經常轉盆使陽光照射均勻,使根系發展完備。
摘心
牽牛花的真葉長出三四片後,中心開始生蔓,這時應該摘除。第一次摘心後,葉腋間又生枝蔓,待枝蔓生出三四片葉後,再次摘心,同時結合整形。每次摘心後都應追肥,所用肥料和菊花用的追肥類似。注意不使肥水和泥漿沾污葉片(包括子葉),以免葉片脫落。枝蔓成長後即進入花期(一般在定植後一個月),理想的情況是枝蔓的第一葉又生腋芽,第二和第三葉的葉腋發出花苞 。[5]
留種及雜交
好的品種一定要留好種子,待入秋成熟後取種分類標注保存。如出現變種,更應加意留存。牽牛花的雜交在選好母本和父本後,在開花的前一天黃昏將花苞上端剪去,然後除去雄蕊,用蠟紙袋包紮。第二天清晨取下蠟紙袋,用父本的雄蕊進行人工授粉,然後再用蠟紙袋包紮,一二周後可除去蠟紙袋,但授粉的子包一定要作好標記,作好記錄。翌年要把所雜交的全部種子種好,待開花後看成果,由之可以研究各種遺傳因子的作用。
造型
矮化栽培
當牽牛花小苗子葉或第1~2片真葉展開後,及時摘掉頂芽,強令其植株矮化而直立,這樣子葉和真葉的葉、腋便可孕蕾開花。[5]
扎制支架
當植株長到一定高度時要用細竹竿做成支架,令其攀緣生長,並可按照個人的喜愛扎製成各種形狀的支架進行藝術造型。造型時需注意,鉛絲的盤繞方向與向莖蔓自右向左纏繞的支架上。[6]
防蟲防病
症狀
發病部位主要是葉、葉柄及嫩莖,受害葉片初期在葉上有淺綠色小斑。後逐漸變成淡黃色,邊緣不明顯,嚴重時擴展成大型病斑,後期病部背面產生白色疤狀突起,破裂時,散發出白色粉狀物,為病菌的孢囊孢子,嫩莖受害時造成花、莖扭曲,當病斑包圍葉柄、嫩梢時,環割以上的寄主部分生長不良,萎縮死亡。
⑧ 牽牛花可以吃嗎
可以。除栽培供觀賞外,種子為常用中葯。
現代葯理研究分析,牽牛子含有牽牛子甙、牽牛子酸甲、沒食子酸。裸麥角鹼、野麥鹼等成分,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
果實卵球形,可以入葯。牽牛花葉子三裂,基部心形。花呈白色、紫紅色或紫藍色,漏斗狀,全株有粗毛。花期以夏季最盛。種子具有葯用價值。
植物文化
喇叭花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喇叭花源於一對姐妹解救了一個青牛妖精將它用來為大家耕地得到豐收,但是她們倆卻被責罰化作一朵朵生活在田野的花朵,因此喇叭花又形象地被稱為牽牛花。
喇叭花的象徵意義也非常地正面和積極,它是一種朝開夕落每天如此執著而堅持地開花謝花,從來不曾消極對待,雖然自己很平凡不及其他花朵名貴艷麗但是很勤勞、堅強和朴實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我國自古以來便有關於牽牛花的記載,尤其是從宋代以來其經常出現在一些詩歌和文學作品當中。但是自從上世紀中期之後,由於外來的圓葉牽牛以及裂葉牽牛數量猛增,導致我國原產牽牛花越來越少。
⑨ 喇叭花的葯用價值及其學名和拉丁名。
拉丁名Pharhiris
nil
qianniuhua
學名喇叭花
牽牛花的葯用價值較高,明代吳寬寫詩贊道:「本草載葯品,草部見牽牛。薰風籬落間,蔓出甚綢繆。」
現代葯理研究分析,牽牛子含有牽牛子甙、牽牛子酸甲、沒食子酸、裸麥角鹼、野麥鹼等成分,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有強烈的瀉下作用。服用時一定要嚴格按量,不可多服,牽牛子的葯用名稱為二丑、黑丑、白丑。黑丑為黑牽牛子,白丑為白牽牛子,二丑為黑白丑的混和物。
牽牛花食用功效:
具有瀉下、利尿、消腫、驅蟲等功效,主治肢體水腫、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便秘、蟲積腹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