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生地黃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生地黃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9 06:14:03

⑴ 新鮮地黃怎麼

新鮮地黃怎麼吃?新鮮的地黃吃法也是有很多的,可以用來煲湯、涼拌、煮粥、炒菜等,都非常的不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怎麼做,地黃營養豐富,也是一種中葯材,在農村長大的應該都見過。地黃營養豐富,也是一種中葯材,新鮮的地黃可以用來涼拌、炒菜、煲湯、煮粥等,都很不錯,在農村長大的應該都見過地黃,一般都在山坡、路邊、田埂等地方生長,因為根塊是黃白色而得名地黃,小的時候媽媽會用新鮮的地黃來煲湯,涼拌,都非常的不錯,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做法。

三、涼拌新鮮地黃製作步驟1、食材:新鮮地黃、鹽、醋、白糖、生抽、香油2、把地黃洗干凈去皮,先切片再切絲,放入盆中,准備一個碗,倒入鹽、醋、白糖、生抽、香油攪拌均勻,倒入盆中,攪拌均勻准盤即可。注意事項:地黃雖然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但是,不是人人都適合吃地黃的哦,脾胃不好的人建議少吃。總結: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了新鮮的地黃可以怎麼吃,可以用來煲湯、涼拌、煮粥、炒菜等,都非常的不錯,但是要注意的是,地黃畢竟是一種葯材,一定要注意用量,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地黃的哦。感謝大家的閱讀和點贊,祝大家生活愉快,事事順心,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給我留言哦。

⑵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能夠治療熱入營血、口乾舌絳、夜熱早涼,血熱妄行,斑疹吐衄等症狀,還具有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等。有補肝腎的效果,不過屬於清補,以清熱為主。但是生地黃要偏寒,脾虛濕滯、大便偏多、有胃病的人不適合吃生地黃,而且生地黃不屬於常規的補葯,所以建議這個葯物還是配合症狀來診治要好些!

⑶ 生地和熟地的吃法是什麼 有什麼功效

生地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新鮮或乾燥塊根。秋季採挖,除去蘆頭、須根及泥沙,鮮用;或將地黃緩緩烘焙至約八成干。前者習稱「鮮地黃」,後者習稱「生地黃」。生地和熟地是地黃的一種產品。那麼生地和熟地的吃法是什麼?有什麼功效? 先來了解一下它們的作用。生地黃:清熱、生津、潤燥、滑腸、破瘀、生新、止痛、調經、金瘡瘀、涼血、止血;熟地黃:滋陰補腎、調經補血、血虛頭痛、肝痛。 生地性寒,功能為滋陰補腎。不只生津止渴和涼血清熱,還對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便秘等有作用,凡是血分有熱傷陰的人,都可以經常服用。如果想要治療溫熱病,可以用生地做清營湯;如果是治療溫病的後期,由於余熱還沒消盡,應該把生地用來煮青蒿鱉甲湯;另外,針對血熱毒盛,斑疹紫黑,溫熱病嚴重熱入營血的症狀,可以服用生地製成的四生丸;一般要養陰生津來治療內熱消渴和便秘的,應該食用生地煮的曾液湯。 熟地黃:為不規則的塊片、碎塊,大小、厚薄不一。表面烏黑色,有光澤,粘性大。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端面烏黑色,有光澤、味甜。熟地,葯用"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利耳目、黑須發、通血脈",確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兩者都可以食用,最好的用法是放入食物中,按照一定的周期食用,長期使用的話,有理想的葯效。 康愛多葯店是一家國家葯監局批準的醫葯零售企業, 專業的葯師團隊提供最適合的葯品,給予360度貼心關懷。

⑷ 地黃草的作用怎麼吃法

[編輯本段]食療價值
蘭科草本植物環草石斛、馬鞭石斛等多種石斛的莖。產於西南和廣東、廣西、安徽等地。多在秋季採收,乾燥切段,或鮮用。
[性能]味甘,性微寒。能養陰清熱,益胃生津。
[參考]含石斛鹼等生物鹼,粘液質、澱粉等。
有一定解熱鎮痛作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助消化;有增強新陳代謝、抗衰老等作用。
[用途]用於熱傷津液,低熱煩渴,舌紅少苔;胃陰不足,口渴咽干,嘔逆少食,胃脘隱痛,舌光少苔;腎陰不足,視物昏花。
[用法]一日10~15g,鮮品可用30g。煎湯,泡茶,煎膏滋。
[附方]
1,石斛麥冬茶:石斛、麥冬、谷芽各10g。沸水浸泡,代茶飲。
本方以石斛、麥冬養陰清熱、益胃生津,谷芽消食和中。用於陰虛胃熱,嘔逆少食,咽干口渴,舌光少苔。
2,石斛蔗漿飲:石斛30g,甘蔗500g。石斛煎水取汁;甘蔗去皮,切碎略搗,絞取汁液。兩汁混合。頻頻飲用。
本方以石斛養陰清熱、益胃生津,甘蔗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用於熱傷津液,煩熱口渴,舌紅少苔。
3,石斛杞菊湯:石斛、枸杞子、女貞子各15g,菊花10g。煎湯飲。
本方以石斛、菊花養陰清熱、明目,枸杞子、女貞子補養肝腎。用於肝腎陰虛,目昏眼花,視力減退。

⑸ 當歸的作用與功效及食用方法

當歸是婦科之王,是百葯之王,十有九歸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尤其適合女性使用。
00祖國醫學認為,當歸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為血中之要葯。因而,它既能補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經,又能活絡。凡婦女月經不調,痛經,血虛閉經,面色萎黃,衰弱貧血,子宮出血,產後瘀血,例經(月經來潮時,出現口鼻流血)等婦女的常見病,都可以用當歸治療。
在醫學典籍上,當歸的功效和作用主要有如下這些:

001.《註解傷寒論》:脈者血之府,諸血皆屬心,凡通脈者必先補心益血,故張仲景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用當歸之苦溫以助心血。
002.《主治秘訣》雲:當歸,其用有三:心經本葯一也,和血二也,治諸病夜甚三也。治上、治外,須以酒浸,可以潰堅,凡血受病須用之。眼痛不可忍者,以黃連、當歸根酒浸煎服。又雲:血壅而不流則痛,當歸身辛溫以散之,使氣血各有所歸。
003.李杲:當歸頭,止血而上行;身養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
004.《湯液本草》:當歸,入手少陰,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陰,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陰,以其肝藏血也。頭能破血,身能養血,尾能行血,用者不分,不如不使。若全用,在參、芪皆能補血;在牽牛、大黃,皆能破血,佐使定分,用者當知。從桂、附、茱萸則熱;從大黃、芒硝則寒。惟酒蒸當歸,又治頭痛,以其諸頭痛皆屬木,故以血葯主之。
005.《韓氏醫通》:當歸主血分之病,川產力剛可攻,秦產力柔宜補。凡用本病宜酒制,而痰獨以薑汁浸透,導血歸源之理,熟地黃亦然。血虛以人參、石脂為佐,血熱配以生地黃、姜黃、條芩,不絕生化之源;血積配以大黃,婦人形肥,血化為痰,二味姜浸,佐以利水葯。要之,血葯不容舍當歸,故古方四物湯以為君,芍葯為臣,地黃分生熟為佐,川芎為使,可謂典要雲。
006.《本草匯編》:當歸治頭痛,酒煮服,取其清浮而上也。治心痛,酒調末服,取其濁而半沉半浮也。治小便出血,用酒煎服,取其沉入下極也,自有高低之分如此。王海藏言,當歸血葯,如何治胸中咳逆上氣,按當歸其味辛散,乃血中氣葯也,況咳逆上氣,有陰虛陽無所附者,故用血葯補陰,則血和而氣降矣。
007.《本草匯言》:諸病夜甚者,血病也,宜用之,諸病虛冷者,陽無所附也,宜用之。溫瘧寒熱,不在皮膚外肌肉內,而洗在皮膚中,觀夫皮膚之中,營氣之所會也,溫瘧延久,營氣中虛,寒熱交爭,汗出洗洗,用血葯養營,則營和而與衛調矣,營衛和調,何溫瘧之不可止乎。
008.《本草正》: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葯,亦血中之聖葯也。大約佐之以補則補,故能養營養血,補氣生精,安五臟,強形體,益神志,凡有形虛損之病,無所不宜。佐之以攻則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攣、癱瘓、燥、澀等證。營虛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劑,大能散表衛熱,而表不斂者,佐以大黃之類,又能固表。惟其氣辛而動,故欲其靜者當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當避之。凡陰中火盛者,當歸能動血,亦非所宜,陰中陽虛者,當歸能養血,乃不可少。若血滯而為痢者,正所當用,其要在動、滑兩字;若婦人經期血滯,臨產催生,及產後兒枕作痛,具當以此為君。9.《本草正義》:歸身主守,補固有功,歸尾主通,逐瘀自驗,而歸頭秉上行之性,便血溺血,崩中淋帶等之陰隨陽陷者,升之固宜,若吐血衄血之氣火升浮者,助以溫升,豈不為虎添翼?是止血二字之所當因症而施,固不可拘守其止之一字而誤謂其無所不可也。且凡失血之症,氣火沖激,擾動血絡,而循行不守故道者,實居多數,當歸之氣味俱厚,行則有餘,守則不足。
009.《本草新編》:當歸[1],味甘辛,氣溫,可升可降,陽中之陰,無毒。雖有上下之分,而補血則一。入心、脾、肝三臟。但其性甚動,入之補氣葯中則補氣,入之補血葯中則補血,無定功也。

00當歸的食用方法:

00當歸別名:秦歸、雲歸、西當歸、岷當歸。當歸具有調經止痛,潤腸通便,補血活血。酒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這些功效。
00當歸有「十方九歸」和「葯王」之美稱,特別是用於治療婦科疾病更是功效卓著,素有婦科「聖葯」和「血家百病此葯通」之說。以下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當歸的服用方法:
00當歸肉桂酒:
00當歸30g,熟地黃50g,紅花15g,肉桂6g,甜酒1000g.用甜酒浸泡各葯1~2周以上即成.
00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熟地黃滋補陰血,紅花,肉桂活血通經,用甜酒可行血脈.用於血虛,或有瘀滯的經閉,月經不調
00當歸補血湯:
00當歸10g,黃芪60g.煎水飲.亦可將用量增加,煎成膏滋食.
00源於《內外傷辨惑論》.本方重用黃芪,次為當歸,意在補氣而益血.用於失血後氣血耗傷,或氣虛血虧,體倦乏力,頭昏.
00歸芪鴿肉湯:
00當歸20克、黃芪50克、淮山葯20克、紅棗20克。將鴿去毛及內臟,洗凈切塊放砂鍋中加水及葯物、調料共煮至鴿肉爛熟,吃肉飲湯。
00有益氣血、補虛損之功效,適用於病後或產後身體虛弱、心悸氣短、倦怠乏力、失眠健忘、記憶力下降、食慾不佳以及貧血、神經官能症和更年期綜合症等症狀。

⑹ 生地黃的食用

生地黃,干苦寒,入心肝腎小腸經,滋陰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熱病發斑,熱病傷陰,低熱不退等。用量10克——30克。可單獨服用或和其他葯同時服用,男女皆可服用。

⑺ 野生地黃的食用方法葯用價值

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鮮地黃為清熱涼血葯;熟地黃則為補益葯,地黃的功效與作用是清熱涼血,生津潤燥

⑻ 懷地黃的吃法與作用

作用:
地黃多糖可促進正常小鼠骨髓造血幹細胞的增殖,刺激其造血功能。並對放射損傷有一定的保護和促進恢復作用。地黃低聚糖也能增強小鼠的造血幹細胞。地黃多糖b有明顯的免疫調節活性,能使Lewis肝癌細胞內P53基因的表達明顯增加,從而對地黃多糖的抗腫瘤機理從基因水平上找到了依據。鮮地黃汁、鮮地黃及乾地黃水煎液均有拮抗阿司匹林誘導的小鼠凝血時間延長,其中鮮地黃汁的作用明顯強於乾地黃。地黃水提取液有明顯降壓作用,對寒冷情況下的血壓則有穩定作用。從而顯示地黃對血壓具有雙向調節作用。生、熟地黃均能調節甲亢型陰虛大鼠模型的甲狀腺功能,並能調節異常的甲狀腺激素狀態。另外,地黃低聚糖不僅可以調節實驗性糖尿病紊亂,亦可調節生理性高血糖狀態。地黃水提液還可抑制胃酸分泌和抗潰瘍,有鎮定作用等。

吃法

在廣東:人們愛用二地(生地、熟地各20克,量太多湯色太濃,葯味重,很多人吃不來,)枸杞煲骨頭湯,一清熱,二滋陰,可適當配一小把黃豆,

⑼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和禁忌有哪些

六味地黃丸中的山萸肉含有大量有機酸,能導致利福平的腎臟重吸收而引起腎中毒,因此服用利福平時禁服六味地黃丸。另外,用葯期間不宜服感冒葯,忌辛辣食物。明顯是陽虛的人不宜服用陽虛的人常表現為畏寒肢冷、四肢不溫、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小便清長、大便溏薄、完谷不化。如若此類人群服用六味地黃丸,症狀無疑會「雪上加霜」。

在選擇六味地黃丸濃縮丸前,一定要先看自己的脾胃是否健康,因為補陰的葯都比較滋膩不易消化,如果在脾胃不健康情況下去吃,這樣會加重脾虛,造成體內濕氣嚴重,病沒治好,反而增添了其他毛病。葯對於健康人以及感冒發燒、腹痛、腹瀉者、痰多咳嗽、舌苔白膩者都是禁止服用。還需要注意六味地黃丸是屬於偏於補陰的葯,因此在服用時,對於脾胃功能不強者,服用時需要謹慎,不可以長時間連續服用。

閱讀全文

與生地黃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柔性防水膠帶安裝方法 瀏覽:418
硅膠怎麼用香蕉水去除最簡單方法 瀏覽:187
雞蛋茶的食用方法 瀏覽:973
ppr帶水接管方法視頻 瀏覽:1000
鋼絲繩安裝三通的方法 瀏覽:963
40除32簡便方法 瀏覽:330
測出自己懷孕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74
汽車平面軸承安裝方法 瀏覽:571
學唱相聲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904
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雜化方法 瀏覽:846
桃木劍打磨方法視頻 瀏覽:645
腦神經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936
眼睛黃素瘤治療方法 瀏覽:830
回血鴿子配對方法視頻 瀏覽:183
蜂蜜怎麼熬製作方法 瀏覽:214
平板閃退的解決方法 瀏覽:453
單色釉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434
適用於對比研究的方法 瀏覽:311
荒島上快速獲得淡水的方法 瀏覽:157
增多肌肉的訓練方法 瀏覽: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