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聯軸器找正方法詳解圖
聯軸器找正方法詳解圖如下:
聯軸器的找正是,器安裝的重要工作之一,聯軸器找正又叫找同心。泵、電機都安裝完之後,最後一項工作就是泵與電機找同心,也就是使泵與原動機的軸心在同一直線上,使之在運轉中不致使振動。
找正的精度關繫到機器是否能正常運轉,對高速運轉的機器尤其重要。新安裝的泵進行找正時,聯軸器的徑向和軸向誤差可能出現以下四種情況:
找正公式:
S1=±(對輪軸向差值(張口絕對值)×支腳1到測點距離)÷測點直徑±圓周徑向插(差)值/2;
S2=±(對輪軸向差值×支腳2到測點距離)÷測點直徑±圓周徑向插(差)值/2。
第一個±:如果對輪是上張口,取「+」號;如果是下張口,則取「+」號可理解為從上往下盤;
第二個±:電機低時取「+」;電機高時取「+」可理解為從上往下盤表是正寫正是負寫負。
S1是正的話(上張口且電機偏低),說明應該墊墊片,S1數即是要墊的墊片厚度。
另:測點直徑為測表點旋轉直徑,而不是聯軸器直徑。調整左右與之類似。
聯軸器找正方法詳解圖方法三:加墊子方法。
加減墊子計算方法;
其中:
a表示軸向表讀數;
D表示靠背輪直徑;
L 1表示靠背輪到電機前腳距離;
L 2表示電機前腳到後腳的距離;
S表示徑向表的讀數;
這得出的結果就是你電機要加在前腳和後腳的墊子數量。
雙表找正,好是好,但軸向的位移有時不好掌握。新手靠運氣也許半天搞不定,老師傅憑經驗十幾分鍾搞定!
最好是在180°的地方再加一塊軸向的表。所謂三表找正!
⑵ 聯軸器的找正方法和調整的步驟有哪些
聯軸器找正在調整時,應該先調整軸向間隙,使兩聯軸器半聯軸器平行,然後調整徑向間隙,使聯軸器兩半聯軸器同軸。
找正方法有幾種:
直尺塞規法
1、利用直尺測量聯軸器的同軸度誤差,利用塞規測量聯軸器的平行度誤差。這種方法簡單,但誤差大。一般用於轉速較低、精度要求不高的機器。
外圓、端面三表法
1、此法是在端面上用兩個千分表,兩個千分表與軸中心等距離對稱設置,以消除軸 向竄動對端面測量讀數的影響,這種方法的精度很高,適用於需要精確對中的精 密機器和高速機器。如:汽輪機、離心式壓縮機等。
外圓雙表法
1、用兩個千分表測量外圓, 其原理是通過相隔一定間距的兩組外圓測量讀數確定兩 軸的相對位置,以此得知調整量和調整方向,從而達到對中的目的。此方法的缺 點是計算較復雜。
聯軸器調整的步驟有
1、固定起重配件聯軸器電機一側外支腳,移動內支腳,直到電機與泵中心偏心線為零。為保證電機不任意活動,在固定電機一側支腳後,另一側要用頂絲頂住。
2、固定聯軸器內支腳,移動外支腳,使兩中心線偏心為零。
3、以上兩種方法重復幾次後,可使聯軸器處於良好的對中狀態。在小型機泵上經常應用的找正方法有單表法、雙表法及三表法等等。不論哪一種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水平面內比垂直面內的找正容易出錯,反復性強,耗時多,計算繁瑣。
(2)聯軸器找正方法常用有幾種擴展閱讀、
1、聯軸器是指聯接兩軸或軸與回轉件,在傳遞運動和動力過程中一同回轉,在正常情況下不脫開的一種裝置。有時也作為一種安全裝置用來防止被聯接機件承受過大的載荷,起到過載保護的作用。
聯軸器可分為剛性聯軸器和撓性聯軸器兩大類。
2、剛性聯軸器不具有緩沖性和補償兩軸線相對位移的能力,要求兩軸嚴格對中,但此類聯軸器結構簡單,製造成本較低,裝拆.、維護方便,能保證兩軸有較高的對中性,傳遞轉矩較大,應用廣泛。常用的有凸緣聯軸器、套筒聯軸器和夾殼聯軸器等。
撓性聯軸器又可分為無彈性元件撓性聯軸器和有彈性元件撓性聯軸器。
3、前一類只具有補償兩軸線相對位移的能力,但不能緩沖減振,常見的有滑塊聯軸器、齒式聯軸器、萬向聯軸器和鏈條聯軸器等;
4、後一類因含有彈性元件,除具有補償兩軸線相對位移的能力外,還具有緩沖和減振作用,但傳遞的轉矩因受到彈性元件強度的限制,一般不及無彈性元件撓性聯軸器,常見的有彈性套柱銷聯軸器、彈性柱銷聯軸器、梅花形聯軸器、輪胎式聯軸器、蛇形彈簧聯軸器和簧片聯軸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