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櫧木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櫧木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3-08-27 17:37:49

㈠ 櫧子皮葉是能吃還是能用,有啥價值

櫧子皮葉
內服:煎湯,9-15g。
外用:適量,嫩葉貼敷。

苦櫧和青岡均可入葯,據《中華本草》記載,兩者的種仁入葯名為櫧子,其性平,味甘、苦、澀,具澀腸止瀉和生津止渴之功效,主治泄瀉、痢疾、津傷口渴和傷酒等症。單方有:治療酒膈可用苦櫧煮熟,細嚼頻食。它們的樹皮或葉入葯稱為櫧子皮葉,具止血和斂瘡之功效,主治產婦血崩和臁瘡。單方有:治療產婦出血可用櫧子皮、葉,煮取汁飲之;治療臁瘡可用櫧子嫩葉,貼患處,一日三換。
除了葯用外,兩種植物的種仁里含有豐富的澱粉,經粉碎沉澱後得到的櫧子粉,可做成像豆腐一樣的固形物,配合各種燒法,在各地普遍受到歡迎。

苦櫧(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
常綠喬木,樹皮淺縱裂,片狀剝落。當年生枝紅褐色,略具棱,枝、葉均無毛。葉二列,葉片革質,長橢圓形,卵狀橢嫌衡前圓形或兼有倒卵狀橢圓形,長7-15厘米,寬3-6厘米,頂部漸尖或驟狹急尖,短尾狀,基部近於圓或寬楔形,通常一側略短且偏斜,葉緣在中部以上有鋸齒狀銳齒,中脈在葉面至少下半段微凸起,上半段微凹芹清陷,支脈明顯或甚纖細,成長葉葉背淡銀灰色;葉柄長1.5-2.5厘米。花序軸無毛,雄穗狀花序通常單穗腋生,雄蕊12-10枚;雌花序長達15厘米。果序長8-15厘米,殼斗有堅果1個,偶有2-3,圓球形或半圓球形,全包或包著堅果的大部分,徑12-15毫米,殼壁厚1毫米以內,不規則瓣狀爆裂。小苞片鱗片狀,大部分退化並橫向連生成脊肋狀圓環,或攔櫻僅基部連生,呈環帶狀突起,外壁被黃棕色微柔毛;堅果近圓球形,徑10-14毫米,頂部短尖,被短伏毛,果臍位於堅果的底部。花期4-5月,果當年10-11月成熟。

閱讀全文

與櫧木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屬結晶時細化晶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02
十里松廊養殖方法視頻 瀏覽:120
高壓家用清洗機安裝方法 瀏覽:624
大連行業市場調研方法有哪些 瀏覽:863
比較法最重要研究方法是什麼 瀏覽:318
如何學好地理生物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932
男生骨架大鍛煉方法 瀏覽:134
肝癌治療的首選方法 瀏覽:573
快速的炸酥肉方法 瀏覽:938
幾何畫板常見的繪圖方法有哪些 瀏覽:263
如何開展創新方法 瀏覽:3
電流力矩和電壓損失計算方法 瀏覽:858
熱量的檢測方法 瀏覽:380
六門衣櫃的門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531
清肝明目最佳調理方法 瀏覽:543
三星如何更改瀏覽器主頁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62
全國蘋果手機折疊方法 瀏覽:140
刨腹產收腹帶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335
禮是治國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540
廈門市殘疾人保障金計算方法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