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光耦的在這里怎麼用如下
你這樣的系統,光電耦合器只能用在用在控制光電開關的線路上。比如說,光電開關需要的電壓比較高(指控制悉信號非供電電源),而你的控制器只能輸出和接納5V電壓。此時就可以用光電耦合器了,用5V通過光電耦合器控制更高的電壓(比如12V)使開關打開,當開關閉合時,你希望把這個閉合信號送控制器,那麼就把光電開關的輸出信號光電耦合器送控制器。
B. 光耦(TLP521-1)怎麼用
其中:1腳是發光二極體的正端,2腳是發光二極體的負端,
3腳接的是發射極, 4腳接的是集電極。
典型應用電路:1腳接一個電阻,加5V;2腳接控制端;4腳接輸出端,3腳接地。
分析:當2腳為0V時候,1、2形成迴路,發光二極體發出光線,3、4之間的基極遇到光線,產生0.7V壓降,致使3、4形成迴路,輸出端就被接到地了。
C. 光耦在電路使用中的工作原理
光耦,即光電耦合器,
結構:一般4腳的光耦,輸入端跨接的是一隻led,輸出端跨接的是一隻光敏三級管,led和光敏三級管是被密封在一個封裝中的。
原理:當在輸入端加一正向導通電壓,led發光,光敏三級管受光照,發射結導通,三級管相當於開關。此「開關」的通斷由輸入端決定。
優點:隔斷輸入端(控制電路)與輸出端(被控制電路),避免被控制電路在工作時電壓的抖動對控制端造成影響。
D. 光耦的使用原則
1、光耦合器的電流傳輸比(CTR)的允許范圍是50%~200%。這是因為當CTR<50%時,光耦中的LED就
需要較大的工作電流(IF>5.0mA),才能正常控制單片開關電源IC的占空比,這會增大光耦的功耗。若CTR>200%,在啟動電路或者當負載發生突變時,有可能將單片開關電源誤觸發,影響正常輸出。2、若用放大器電路去驅動光電耦合器,必須精心設計,保證它能夠補償耦合器的溫度不穩定性和漂移。
2、推薦採用線性光耦合器,其特點是CTR值能夠在一定范圍內做線性調整。
上述使用的光電耦合器時工作在線性方式下,在光電耦合器的輸入端加控制電壓,在輸出端會成比例地產生一個用於進一步控制下一級電路的電壓,是單片機進行閉環調節控制,對電源輸出起到穩壓的作用。
為了徹底阻斷干擾信號進入系統,不僅信號通路要隔離,而且輸入或輸出電路與系統的電源也要隔離,即這些電路分別使用相互獨立的隔離電源。對於共模干擾,採用隔離技術,即利用變壓器或線性光電耦合器,將輸入地與輸出地斷開,使干擾沒有迴路而被抑制。在開關電源中,光電耦合器是一個是非常重要的外圍器件,設計者可以充分的利用它的輸入輸出隔離作用對單片機進行抗干擾設計,並對變換器進行閉環穩壓調節。
E. 光耦如何使用
光耦與其它器件的最大區別在於它的隔離性質,光耦的輸入端是發光元件,常用的是發光二極體,輸出端是光電元件,或者是光電元件控制的三極體,可控硅等,輸入端與輸出端的信號時通過光來傳遞的,沒有電的聯系。
F. 光耦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是什麼
工作原理
耦合器以光為媒介傳輸電信號。它對輸入、輸出電信號有良好的隔離作用,所以,它在各種電路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它已成為種類最多、用途最廣的光電器件之一。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光的發射、光的接收及信號放大。
輸入的電信號驅動發光二極體(LED),使之發出一定波長的光,被光探測器接收而產生光電流,再經過進一步放大後輸出。這就完成了電—光—電的轉換,從而起到輸入、輸出、隔離的作用。由於光耦合器輸入輸出間互相隔離,電信號傳輸具有單向性等特點,因而具有良好的電絕緣能力和抗干擾能力。
所以,它在長線傳輸信息中作為終端隔離元件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在計算機數字通信及實時控制中作為信號隔離的介面器件,可以大大提高計算機工作的可靠性。
又由於光耦合器的輸入端屬於電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強的共模抑制能力。
作用
光電耦合元件廣泛用於電氣絕緣、電平轉換、級間耦合、驅動電路、開關電路、斬波器、多諧振盪器、信號隔離、級間隔離、數位儀表、遠距離信號傳輸(工業通訊)、脈沖放大、固態繼電器(SSR)、儀器儀表、通信設備及微機電界面中。
在單片開關電源中,利用線性光耦合器可構成光耦回饋電路,通過調節控制端電流來改變占空比,達到精密穩壓目的。
歷史
用光學方式耦合固態光發射器及半導體感測器的想法是在1963由Akmenkalns等人提出(US patent 3,417,249)。光敏電阻為基礎的光電耦合元件在1968年問世,其速度慢,但是是最線性隔離元件,在音樂及音響產業中仍有其利基市場。
LED技術在1968–1970年的商品化,使得光電工程大幅成長,在1970年代末各種主要的光電耦合元件均已開發出來。光電耦合元件的主力是雙極性的硅光晶體感測器,可以達到足夠的的傳輸速度,足以用在像腦電圖之類的應用上,目前最快的光電耦合元件是利用光導模式的PIN型二極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光耦
G. 光耦感測器如何使用
光耦感測器,由一個紅外發射管及一個光電接收管組成,被封閉在一個外殼中;引出4條線,分別為發光管的+、-極、接收管的C/E極;
一般通過控制流經發光管的電流,從而控制接收管;
因發光管、接收管為分開器件,用於隔離電路;抗干擾能力強;現多用於找反饋電路
H. 如何使用光耦直接控制雙向可控硅
很簡單!
使用MOC3020光耦,4、6腳串一個180歐左右的電阻接在可控硅的A1與G極之間即可。
原理:光耦的1、2沒有驅動時,4、6之間斷路,可控硅不會導通;當1、2之間有驅動電流,內部的發光二極體導通,4、6之間低阻,在可控硅過零點幾伏時可控硅就會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