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樹土球破損、散球後,有哪些快速提高復壯能力的訣竅
一、吊運、移栽過程中出現破損、散球後的防護措施:
大樹在起挖後、吊運裝車以及移栽過程中,經常出現土球擠壓、機械損傷土球狀況,這時就需要我們採取一定措施進行防護,從而更好的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從側面上提高大樹移栽的成活率。
1、在吊運或者使用機械移栽大樹時,因不慎操作導致土球破損,這時我們可以對未散落的土球重新用紗網或者麻繩進行包紮,盡量保住根部宿(原)土。
2、對土坑和種植土進行消毒殺菌,並摻沙進行改良。在種植時,保持土球一周與周圍土壤緊密銜接,最好灌漿種植。
對於土球破損的樹木,採取掛吊針液補充水分
3、改善澆水方法。傳統的澆水方法是從上往下澆,從外往裡澆。改進後,從下往上澆,從里往外澆”。在皮管上套上一根塑料管,插入土球內部澆灌,直至 澆透為止,澆透後,平時葉面水液需要進行噴淋保濕。
小結:在大樹出現破損、散球後千萬不要盲目採取措施進行吊運或移栽。在起挖前2-3天,可以先灌水,選擇適當的天氣和避開高溫時段開挖,在開挖過程中,盡量不要傷到根系。在吊運裝車前,我們可以採用布條或者草繩這樣的包裹物進行綁扎固定,吊運的過程中減少晃動和碰撞擠壓。另外在移栽過程中,出現土球散落後,我們首先要對移栽樹種土球進行適當包裹,然後加大修剪量,在對種植土消毒殺菌拌沙後灌漿種植,種植後還要進行多次“補水”,改進澆水方法,從而提高大樹復壯成活能力。
❷ 四種給特種野豬提純復壯的方法
特種野豬的提純復壯主要有兩項工作:一是雜交親本的提純復壯,二是雜交後代的提純復壯。從雜交親本來看,母本家豬基本上不需要做這項工作,因為現在社會上已基本沒有地方品種豬了,流傳下來的地方品種豬基本都是國家保種場生產的種豬,這項工作種豬場已經完成,無須重復。母本杜洛克豬在市場上也是近年來引進的較多,都是經過嚴格選育的優良豬種,不存在質量問題。所以說雜交母本的質量有保證,不存在提純復壯的問題。
提純復壯的主要工作是雜交父本。相對母本而言,父本的選擇餘地較小,因為現在野豬的家養技術尚不成熟,很難在家養情況下繁殖成功。所以,現在生產中所使用的純種野豬,都是在野外抓捕的。這就極大地限制了純種野豬的選擇餘地,使公豬質量難以保證,逮到什麼樣的就用什麼樣的,沒有太大的選擇餘地。由於野生野豬的生存環境受人類的限制,流動性較小,東北、西北、華南、西南的野豬無法進行基因交流。近親交配嚴重,血統混雜,無法從根本上保證質量。這是目前制約特種野豬質量的最大障礙,目前人類對野生野豬的研究和飼養技術還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近十幾年野豬雜交的生產情況來看,如果生產育肥野豬,東北長白山野豬和家豬的雜交配合力較好,其各方面的生產性能表現好於國內其他地方的野豬,西北野豬次之。如果生產微型特種野豬,華南野豬和南方地方品種豬雜交配合力較好,其後代的適應力和豬肉品質都好於北方野豬。在生產中,養殖者一定要重視和掌握好這些從實踐中得來的經驗。
既然純種野豬無法選擇,那麼就應該在雜交後代的選擇上多下工夫,尤其是雜交一、二代母本的選擇上要精挑細檢,優中取優,擴大選擇面,從中選擇最優秀的種豬進行雜交,以彌補雜交父本的欠缺,增強特種野豬的質量。顯然,目前雜交工作中的主要任務是選擇好雜交後代的母本。生產者一點要做好這項工作,否則,很難保證特種野豬的質量,務應引起重視。
❸ 衰老樹體更新復壯修剪的主要方法是什麼
①及時回縮外圍細弱枝、乾枯枝、病蟲枝、冗長枝,收縮樹冠,集中營養,用新枝、強枝帶頭,採用中剪和重短截手法,刺激萌發新枝、壯枝,恢復樹勢。
②利用徒長枝重截,促發旺枝補空,培養為結果母枝。
③從主蔓或側蔓基部重截,刺激隱芽萌發新枝來更新復壯。這種方法可局部分年進行,2~3年內完成全樹更新任務。
④留2芽重短截,促發旺枝,留足營養枝,以利於更新復壯。衰老期樹應適當減輕負載量,加強肥水管理,加大營養生長力度,保持樹勢不衰,延長結果年限。
❹ 古樹怎樣復壯
古樹名木都有共同的特點:樹齡較高、樹勢衰老、生理機能下降,根系吸收水分養分的能力和新根再生能力不斷下降,樹冠枝葉的生長速率也較緩慢。如遇外部環境的不適或劇烈變化,極易導致樹體生長衰弱或死亡,因此必須架強對樹體的復壯。
1、埋條促根
在樹冠投影外側開挖放射狀溝4~8條,每條溝長O.8米左右、寬O.5米、深O.6米,溝內先墊放O.1米厚的鬆土,再把截成O.4米枝段的海棠、蘋果、紫穗槐等樹枝綁紮成捆,平鋪一層,每捆直徑為O.2米左右,上面少量鬆土。每溝施以麻醬渣1千克、尿素50克,為了補充磷肥可放人少量度的動物骨頭和貝殼等,覆土O.l米後再放第二層樹枝捆,最後覆土踏實。如果樹體相距較遠,可採用豎向埋條,挖溝寬O.5米、深O.6米、長O.8米,將紮成捆的枝條豎向放人溝內,然後覆土踏實。
2、地面處理
樹木根基土表鋪設草坪磚、帶孔金屬板或種植地被,目的是改變土壤表面受人為踐踏的情況。使土壤能與外界保持正常的水氣交換。
3、換土
對主根部位的土壤進行換土。挖土深O.5米(隨時將暴露出來的根系用潮濕的草袋蓋上)。用原來的舊土與沙土、腐葉土、糞肥、少量化肥混合均勻後填埋其中。
4、病蟲防治
(工)澆灌法:通過根系吸收,經過輸導組織至全樹而達到殺蟲、殺蟎等作用。具體方法是在樹冠垂直投影邊緣的根系分布區域內挖3~5個深O.2米、寬O.05米、長O.6米的弧形溝,然後將葯劑灌人溝內,等葯滲完後封土。
(2)埋施法:利用固體的內吸殺蟲殺蟎葯劑埋施根部的方法,以達到殺蟲殺蟎和長時間保持葯效的目的,方法與上面相同,將固體顆粒均勻撒在溝內,然後覆土澆水。
(3)注射法,對於環境復雜、障礙物較多而且根區很難尋找的古樹,可以採用向樹體內注射內吸殺蟲殺蟎葯劑,經過樹體的輸導組織全樹以達到殺蟲殺蟎的目的。
5、採用化學葯劑疏花、疏果
當植物在缺乏營養或生長衰弱時,常出現多花多果現象,這是植物生長的自我調節。大量消耗營養對古樹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可採用化學葯劑疏花、疏果,噴葯時間以秋末或仲春為好。
(1)國槐:開花期噴施500mg幾萘乙酸加3000mg/L西維因或200mg幾赤黴素。
(2)側柏、龍柏:秋末噴施,側柏以400mg/L、龍柏以800mg/L萘乙酸為好,但從經濟出發200mg/L的萘乙酸對抑制二者第二年產生雌雄球花的效果很好。若在春季噴施,以800mg/L~1000mg/L萘乙酸或800mg/L2.4~D或400mg/L~600mg/L哚乙酸為宜C
(3)油松:春季噴施400mg/L~1000mg/L萘乙酸。
6、噴施或灌施生物混合制劑
用生物混合葯劑(「五四零六」、細胞分裂素、家抗120、農豐菌、生物固氮肥相混合)對古側柏或古圓柏實施葉面噴施和灌根處理,能明顯促進古柏枝葉與根系生長,增加枝葉中葉綠素及磷的含量,並增強了耐旱力。
❺ 復壯的方法
純種分離法
在衰退菌種的細胞群中,一般還存在著仍保持原有典型形狀的個體。通過純種分離法,設法把這種細胞挑選出來即可達到復壯的效果。純種分離方法極多,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較粗放,可達到「菌落純」水平(pure culture in colony level);另一類較精細,可達到「菌株純」的水平(pure culture in strain level),現表解如下: 純種分離法菌落純(「菌種純」)平板表面塗布法平板劃線分離法瓊脂培養基澆注法細胞純(「菌株純」)用「分離小室」進行單細胞分離用顯微操縱器進行單細胞分離用菌絲尖端切割法進行單細胞分離用激光鑷子技術從毛細管中分離通過宿主體內復壯
對於因長期在人工培養基上移種傳代而衰退的病原菌,可接種到相應的昆蟲或動、植物宿體中,通過這種特殊的「選擇性培養基」一至多次選擇,就可從典型的病灶部位分離到恢復原始毒力的復壯菌株。例如,經長期人工培養的Bacillus thuringiensis會發生毒力減退和殺蟲效率降低等衰退現象。這時,就可將已衰退的菌株去感染菜青蟲的幼蟲,然後再從最早、最嚴重罹病的蟲體內重新分離出產毒菌株。
淘汰已衰退的個體
有人發現,若對S. microflavus 「5406」農用抗生菌的分生孢子採用-10℃~-30℃的低溫處理5~7天,使其死亡率達到80%左右。結果會在抗低溫的存活個體中留下未退化的個體,從而達到了復壯的效果。
❻ 草坪復壯方法
幾乎所有類型的草坪,一旦由於自然因素和管理不善的原因,很容易出現退化草坪。更新復壯是保證草坪持久不衰的一項重要的護理工作,是今後草坪業的主要任務之一。
更新復壯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1、鬆土刺孔法
當草坪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肥不夠、土壤板結、草坪密度過大時,一般應先清除掉草坪上的枯草、雜物,補播草種,在草坪上採取鬆土刺孔的辦法,將肥料和種子撤落入洞孔內,施入適量的水分、肥料,促使草坪快速生長,及時恢復。
❼ 菌種如何復壯呢
(3)進行菌種分離,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交替使用:長期進行無性繁殖,菌種會逐漸衰退,而經有性繁殖所產生的孢子,具有豐富遺傳特性,因此,定期進行食用菌的單孢分離,從中選出具有該品種優良性狀的新菌株代替舊菌株,達到復壯目的。
❽ 百合的種球復壯都有哪些途徑和措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東方百合種球多代復壯栽培方法,以解決東方百合種球只能進行一茬切花生產的問題。該方法步驟為,在各茬剪花時留下15-25cm莖桿和10-12片葉,剪花後對基質進行消毒,澆水施肥,進行一個月養球,使種球復壯。第一、三茬花在冬季採花,利用自然低溫對復壯後的種球進行冷處理,逐步降溫,使溫室氣溫降到-4℃,栽培基質結凍深3-4cm,種球周圍基質溫度 -1.5℃±0.5℃,濕度60%-70%,一個月後逐步升溫,使基質化凍,進入正常管理。第二茬花採收後的復壯種球,挖出來分級、消毒、包裝,送入冷處理庫,在-1.5℃±0.5℃溫度條件下處理10-12周,然後出庫種植。本發明能保證各茬切花質量基本與第一茬花一樣。
主權項
1、一種東方百合種球多代復壯栽培方法,步驟為第一茬花的東方百合種球於7月中旬至9月中旬播種於溫室內,採用無土基質栽培(基質配方泥炭∶河沙∶牛糞∶亞麻桿為6∶1.5∶1.5∶1),做好溫濕度,水肥氣田間管理,10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下旬採收鮮切花;其特徵在於:在第一茬花剪花時留下15-25cm 莖桿和10片至12片葉片;採花後用多菌靈混合甲基異柳磷對基質進行消毒處理,並澆水施肥;進行一個月養球,使種球復壯;然後就地對種球進行冷處理,溫室逐步降溫,經7-10天,使溫室氣溫降到-4℃,栽培基質結凍深3-4cm,種球周圍基質溫度-1.5℃±0.5℃,濕度60%-70%,時間1-2個月; 第二茬花的種球經過上述處理,在次年元月上旬至2月下旬開始預熱,通過7-10天逐步加熱升溫,使溫室內氣溫白天達到20~25℃、夜間達到15~18 ℃,基質全部化凍,種球周圍基質溫度穩定在15℃;進入切花生產的正常管理, 5月上旬至7月上旬採收切花,採收結束後進行一個月的養球復壯,然後在6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挖出種球;對種球進行挑選、分級、消毒、包裝,再送入冷處理庫;在庫里保持-1.5℃±0.5℃溫度條件處理4-6周,然後根據播種期的安排,可延長在庫里-1.5℃溫度下的冷藏時間,為6-8周; 第三茬花的種球9月中旬至11月中下旬出庫播種,定植方法與其後的栽培管理與第一茬相同,不同的是要添加三分之一沒有使用過的基質,在12月中下旬至次年3月中下旬採收鮮切花;切花採收後的種球復壯及冷處理方法於第一茬花採花後的種球處理方法相同; 第四茬花的栽培管理方法與第二茬相同,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苗,6月至8月中下旬採收。 http://www.patent-cn.com/A01G/CN17207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