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嗩吶自學剛開始怎麼練習
一、呼吸氣息的練習
1、 呼吸時,全身與呼吸無關的部分都要放鬆。氣息要控制好,根據需要使用氣量,一般說,吸氣要多要快;吐氣要少要慢。
2、 要保持呼氣與吸氣的連貫性,不要等第一口氣完全呼完後才開始吸第二口氣,而應該在第一口氣未完全呼盡之前就開始吸第二口氣,這樣才能連貫不斷地進行下去。
3、 一般情況都是用鼻子吸氣,只有在搶氣或者用鼻子吸氣還不夠用時,才用口、鼻同時吸氣。
二、嗩吶的技巧
1、 循環換氣法
循環換氣一般不常用,只是在吹奏某些持續的長音時才使用。用小腹的力量控制呼吸,吸氣用鼻,呼氣用口。鼻子吸氣時兩肋鼓起,小腹往裡收縮,使氣息向上運行,也就是用小腹的壓力把氣息送到口腔內;然後根據需要量把兩腮里的氣息逐漸往外排出,隨著吐氣,小腹肌肉也逐漸放鬆。
2、 氣顫音
氣顫音是一種吟音,在音符上加「~」表示。吸足一口氣,小腹用力支持氣息並作有彈性的收縮,使出的音產生微微的波動,其效果如弦樂上的揉弦。這種顫音可以根據樂曲的要求有快慢和強弱區別。一般常用於長音,波動能表現不同民族或地方的風格。
3、齒顫音
齒顫音也是一種吟音,在音符號「~」上加「齒」字來表示。用下邊牙齒輕輕地顫動哨根,使之發出顫動的音。齒顫音常用在一個音上,這時要注意顫動輕重的均勻。
4、指顫音
指顫音在民間也叫「指花」,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技巧。這種技巧經常用來表現歡快、熱烈的情緒,而在抒情一些的曲子里用來裝飾某些音所表現的感情時,更是多種多樣。在演奏上特點是能夠明顯地聽出兩個鄰近的音迅速交替出現。
5、小臂顫音
小臂顫音的效果聽起來和指顫音仍有所區別。用小臂迅速的抖動去帶動手指。抖動的方向垂直於木桿,手指就反復按閉和打開音孔而使發音顫動。這種顫音具有勻和密的特點,而且在時間上也更持久。在演奏中常用於富有激情的樂段,特別常見於上把音。
(1)嗩吶的製作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嗩吶的地域特色
1、客家嗩吶
客家嗩吶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鼓手舉於道路,往來人家,更闌不歇」。客家嗩吶分悲調和喜調,喜調輕快、歡樂,吹奏時激昂嘹亮、和諧悅耳;悲調深沉、低吟、委婉幽怨。
2、周家班嗩吶
周家班即周家吹打班,民間又稱周家嗩吶班、周家鼓樂班、菠林喇叭,是以落戶在安徽靈璧尹集菠林村的中國管樂大師周正玉等周氏族人為樂手成員的中國民間樂班。周家班自清末創始以來,已傳承家族六代,歷經100多年滄桑。男女老幼樂手共計100餘人,橫跨蘇魯皖浙,享譽民間海外。
3、子長嗩吶
子長嗩吶主指桿長尺三、尺二五的大嗩吶。慢板包括慢板、原板,均為4/4拍,原板比慢板稍快。中板與快板均為2/4拍,吹奏時快板比中板再快些。中板包括流水板、垛板;快板包括二流水板和熬頭牌子。吹奏基本遵循慢起、中續、快結尾的板式連接規律。
4、大竹竹嗩吶
大竹竹嗩吶,為川東大竹縣月華鄉獨有的竹嗩吶,以其清新、動聽的音韻載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數百年前,嗩吶傳入巴蜀,大竹人就地取材,用本地的竹子製作了嗩吶。經過發展,竹嗩吶製作工藝日臻精熟。竹嗩吶由哨、天心、桿子和喇叭4部分構成。
❷ 嗩吶的製作過程
一、材料選擇
嗩吶哨片的製作和修理過程中,其材料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嗩吶哨片是由蘆葦桿製成的,因而蘆葦桿質量的好壞非常重要,直接影響著嗩吶哨片的質量。
我製作嗩吶哨片的蘆葦桿多數是親自或者委託朋友從安徽、江蘇一帶採集而來的。
采葦子的季節最好是在農歷小雪至大雪之間,因為此時蘆葦已經停止生長並成熟的恰到好處。要採集生長在江、河、湖、池塘水陸交界之處(靠岸邊半坡位置)的葦子為宜。應根據下列方法和規格采選蘆葦:
1 .軟硬要適度。製作嗩吶哨片的蘆葦桿要用手捏得動、不變形、而又有一定彈性為合適。撕去葦桿包皮看,發育正常,長勢順直,光滑無痕,潔白油亮,無蟲蛀、無皺折、表皮顯示出細小而均勻的豎(縱)向纖維紋的蘆葦桿比較適宜製作嗩吶哨片。
2 .把蘆葦桿老皮表面輕輕從縱向撕開,裡面露出的纖維層,要直順、均勻、而有韌性,纖維的豎絲清晰且密度要稍寬些。
3 .粗細要合適。葦桿的外徑在 0.5 ~ 0.9 毫米 左右之間的各種型號蘆葦桿,適宜用以做各種不同大小嗩吶哨片備用。符合上述規格的要求,割取葦子中段 ( 距離地面 1.5 尺以上位置 ) 的一至三節為宜,一次多采些。采選後,不得在陽光下暴曬或受雨雪處受潮。分成數小捆,束在一起懸掛在通風處,待水分蒸發、自然風干後,便可根據需要隨時選用。根據以上要求選擇的葦子製成的哨片吹起來振動好,聲音有厚度和亮度而且音質醇厚。
二、哨片製作程序
1 .工具和材料的准備
嗩吶哨片的製作需要以下工具和材料:鋒利刀子、剪刀、 30 瓦左右電烙鐵、(或自製的火烙鐵)水紙或細砂石;粗細與蘆葦內徑基本相同的高粱桿數節(高粱穗下面一段),秫秸瓤數節、長約二尺左右蠶絲老弦(絲線或綿小線)一段、竹哨模一個(用一隻竹製筷子刮圓磨光,將一端削尖成銅芯大小形狀,然後從削端處向下劈開一寸半左右,另一頭刮圓磨光削成一般鉛筆寫字形狀的尖頭)、細銅質漆包線或細銅絲。
2 .蘆葦刮表皮
根據所做哨片的大小,需要粗細適當的葦子一根,削去兩頭葦節,取與葦管內徑相同、比葦管稍長的高粱一根,輕輕插入葦管使其成為「實體」。 用刀子上下旋轉著依次颳去葦桿表皮層,注意要均勻,不要颳得太深,否則傷到纖維層。感覺颳得薄後、軟適中後拔出高粱桿,用約 60 度溫水將葦管內、外徑濕、潤透,用手輕輕轉揉葦管試試軟硬程度,若感覺硬,插入高粱桿再刮,直至軟硬適度為止,拔出高粱桿。
3 .去除葦管內膜
用刀子稍用力快速轉圈斜削蘆葦管上端,削至露出膜頭;然後將膜頭用手指捻在一起,在用高粱桿輕輕將葦膜頂出,(注意葦膜一定要捅干凈,否則做成哨片後吹奏時就會堵塞哨片,造成發音上的故障)。最後用剪刀將葦管兩端旋轉剪齊。
4 .葦管去薄
葦管用溫水浸濕,用刀圓周輕刮,一定要把圓周刮勻均至露處纖維層。
5 .纏繞哨座
取與內徑相同的高粱桿一根,將一端修割整齊,插入葦管,不要插滿,留約 8 毫米左右,作為被纏的哨座部分,再把秫秸瓤一頭捻細,粗細成葦管內徑相同並修齊,捻出的尖頭輕輕塞進蘆葦管與高粱桿相對連接地方。(圖 15 )
下期
左手拿蘆葦管,牙咬老弦(或絲線)一端,右手拿另一端,老弦在蘆葦管塞有秫秸瓤的地方,繞一周並拉直,然後由外往裡逐漸用力轉著勒緊,利用秫秸瓤的收縮性系出一個細頭哨座來,按哨片所需要長度,然後打一個活接,用利刀旋轉割斷葦管,最後拔出待烙。
6 .烙燙哨面
先把烙鐵加熱至 60 度左右,(把烙鐵往白紙上烙試,紙不黃不煳為溫度合適),然後用烙鐵圍哨根反復轉烙幾周,使哨根逐漸收縮(使其增加哨根的硬度);然後先由哨口慢慢(正反面)地燙烙至哨座,在烙至靠近哨座時,烙鐵要向兩稍稍加力,將哨面兩側角燙平,烙成梯形後解開,抽出秫秸瓤,
7. 纏繞銅絲
用竹哨模尖頭塞進哨座,注意哨戧尖塞哨座的部分應和銅芯子上口粗細相同,用銅絲一頭壓在哨座靠哨座上端側邊,從上而下按順序繞緊,到頭約 16 周左右,把銅絲兩頭擰死,剪斷銅絲,錯動竹哨模,使哨從哨模上脫落下來,哨片即成。
三、加工修理
1 .安裝哨片
哨模與所需銅芯的大小粗細、錐度角度要相吻合;哨片在纏繞銅絲時哨模的上下位置要把握正確。把哨片安裝在嗩吶的銅芯上,芯子的上口位置要距離哨片的哨座上端第一、二根銅絲之間為宜,這是個「界限」。 哨座安裝若高於超過「界限」,則低音區不易吹准;若安裝低於「界限」則高音區不易吹准。有人誤認為,前者高音區音色明亮,後者低音區渾厚。實踐證明,這樣做只能使整個音程關系不對,音不準;使高、中、低音區的音色不統一。
2 .燙烙哨片調定音準
一般來說新哨片葦性大,一粘濕,哨口就張大,很難吹動,所以不宜馬上用,而解決的辦法是把洇開的哨片套在竹哨模上,用烙鐵在哨片正反兩面反復烙,多烙哨面兩角,最後把哨片頂端兩面烙合縫,稍等後兩分鍾左右,使其定型。用口水將哨片輕輕洇開發濕後,直至保持使哨口微開,哨口保持兩頭尖,中間鼓的棗核狀態為止。如果洇開哨子試吹時,聽到發音遲鈍、不亮,說明哨面過厚,可用刀輕刮哨面兩側和邊角少許,少刮根部和中間,成漫波狀,(使中間有一條硬筋,目的是避免哨片塌腔),再用磨石或細沙紙輕磨,使哨口薄些,吹起來反應快、振動好。
3 .調定音準
哨片與音準若整體音律偏低,說明哨片過大,需要更換小一號的哨片;音律偏高若整體音律偏高,說明哨片過小,需要更換大一號的哨片。
若上把發音(第七、八孔眼)偏低或超吹高音不易吹出,說明哨面過長,可用剪刀剪去哨口很小部分 , 再輕磨哨口,以達到音高標准。
修到從筒音與第七孔(托眼),八度音程關系及筒音與八度泛音準了;第二孔與第八孔八度音程關系及第二孔與八度泛音關系音準了,哨片基本算是修好了。
總之,要想把哨片修的好用,需要一段時間,不可急於求成,必須邊試邊吹邊修理,達到吹起來軟硬合適、發音穩定,音質純正,音色變化、音量幅度控制應變力強,高低音反應輕松,靈敏度高,各種技巧容易發揮為好。
實踐證明,好的嗩吶演奏家在一生的演奏生涯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於哨片的製作與修理。掌握了嗩吶哨片的製作修理與調定音準,更能發現和同行到嗩吶聲音的奇妙與樂趣,才能更好地演奏出優美動聽的樂曲。可見嗩吶哨片的制修與修理在嗩吶演奏家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而必要的,我們必須掌握這個技能。
❸ 嗩吶笙是用什麼材料製作成的
大部分是用竹子,吹口這是用金屬做的
❹ 怎樣製作嗩吶哨子
嗩吶的哨子
對於初學者,
哨子的整修能力,幾乎佔了整個嗩吶演奏能力的一半以上。由於還沒有完全掌握修哨子的方法,因此經常
可以看見的情況是:哨子容易損壞,變形,或者不好吹。總之初學嗩吶者最大的障礙,就是哨子的問題。各地的嗩吶規格出入
頗大,相對的,所用的哨子也是五花八門,各異其趣。從材料、尺寸規格、製作方法,乃至於演奏方法,都有所不同。在這里,
我們只針對一般國樂團常用的嗩吶來談。筆者在樂團吹過的嗩吶種類,包括了台灣嗩吶、兩種廣州嗩吶、三種北京嗩吶、兩種
蘇州嗩吶,以及其他一些少用的地方性嗩吶。其中合奏使用的嗩吶就有近十種之多。而所用過的哨子,種類也不少,大概也有
近十種之多。如果把這十種哨子,一一配上前面說的十種嗩吶,結果會如何呢?
根據筆者個人的經驗,如果只要求有聲音,音可以吹準的話,大概八成都可以互相套用,只有少數規格特殊,差異過大的才
無法任意配套使用。但是如果要能吹得順手,可能比率就會大幅降低到少數幾種,甚至於只有唯一的對應而已。由此可以發現,
哨子與嗩吶的配合,是相當重要的。以一般合奏用的國樂嗩吶來說,市面上可用的哨子較多。如大家用得較多的河北哨,或者
是吳氏管樂的哨子等等。然而即使是同樣的嗩吶,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也必須選用不同的哨子。這是由於演奏者個人的演奏習
慣所決定的。
比方說筆者自己用的哨子,有些人根本吹不動,有些人卻嫌太軟,使不上力氣。而筆者自己數年來所用的哨子,隨著自己吹
法的改變,也有相當的變動。所以整個看來,嗩吶的哨子實在很難訂出一個標准,能夠放諸四海皆準的。在這里,筆者提出幾
個想法,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
哨子的差別,包括了軟硬、厚薄、長短、寬窄、肥瘦、大小、扇面角度,以及其他無法描述的細微型制上的差異。挑選的
時候,主要還是憑藉經驗的累積。
2.
蘆葦原本是圓形的,經過燙烙以及綁哨的步驟,才成為哨子的模樣。而這兩個步驟都是由手工操作的,自然會有很大的不
確定性。因此對於哨子的燙烙以及綁哨步驟,必須擁有能夠自行處理調整的能力。
3.
根據使用目的之不同,應使用不同的哨子,並以不同的方式整修之。看樂曲需要的音色、音量、融合度等要求,來整修出
不同目的的哨子。
4.
在第
3
點的不同處理過程中,應該盡量維持音準的穩定性以及規格性。也就是說在換用哨子時,不至於對音準的控製造成
負擔為原則。
5.
由於哨子纖維從不穩定到穩定乃至老化,有一定的進程與壽命,因此維持適當數量以及哨齡的備用哨子,是相當重要的。
最低限度應該有各相差一周的兩個備用哨才夠。
6.
修哨屬於嗩吶根本技術之一,因此不可假手他人。例如說都是買修好的哨或者依賴老師同學代為整修。唯有自己掌握修哨
的訣竅,才能逐步提高演奏的水準,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7.
修哨難免有挫折,而且成功比率有時較低,在精神以及金錢方面造成損失。此時唯有體認修哨不易的事實,並努力磨練修
哨技巧,掌握正確吹奏方法,才能較快進入狀況。
至於具體的修哨法,請參閱拙作『嗩吶入門』,於此不再贅述。有些書中未提及的部份,可就近找老師請教之。
希望未來嗩吶哨子的規格能較為標准化,同規格哨子的製作也要能盡量統一。如此對於有心學習嗩吶的人來說,無疑的可以
減少許多障礙與挫折
❺ 手工嗩吶製作步驟
摘要 您好
❻ 嗩吶基本教程
嗩吶不是個復雜的樂器,它的結構非常簡單,由哨、氣牌、芯子、桿和碗五部分構成。木製圓錐體桿上開的8個音孔,前七後一,錯落的排列著;桿子上裝的銅質芯子;芯子上面套有氣牌和蘆葦做的哨;桿下端安著碗。就是這樣朴實,甚至有些簡陋的結構,卻幾乎能演奏所有管樂的技巧,甚至能模仿人的唱腔,鳥的鳴叫等等奇妙的聲音。把嗩吶的幾個部分拆開吹奏,能分別模仿不同的人物角色,老生的蒼老低沉,花旦的俏皮靈動,武夫的粗魯莽撞……這樣一個小樂器,竟能獨自演繹出人世間的喜怒哀樂。
吹奏嗩吶,也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滿。倘若音孔按不嚴,往往發出的聲音就不準。因此,拿捏嗩吶的吹奏氣息,也成了一門學問。演奏嗩吶往往比較費氣,音越高耗的氣量也就越大。一般吹奏起來,不能無間歇地長時間表演,但經過訓練的演奏者,尤其是民間藝人,吹起嗩吶來,互相比著較勁的就是持久的耐力。"循環換氣法"是最常見的演奏方法,這樣的吹奏能使得氣息總是飽滿不息,可以使樂音不間斷地長時間延續,甚至全曲一氣呵成,令聽眾大為過癮。
嗩吶定調的豐富,非同一般。多彩的調音,造就了嗩吶的豐富全面。目前的嗩吶多分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普遍使用的高音嗩吶,低音區略帶沙沙聲,發音厚實;中音區的音色則是剛健、明朗,最擅長各種技巧的演奏,極富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高音區的發音響亮,暢快淋漓;最高音則尖銳、刺耳,把握不好就會變成難聽的噪音,因此很少使用。當下經過改革的加鍵嗩吶,已成為民族樂隊中一組完善的樂器,表現力更為豐富。
各地的嗩吶都不盡相同,有大,有小,有粗獷,有柔和,種類甚多,通常以桿的長短不同而分為五種。小嗩吶桿長往往在22~30厘米,音色柔和,最適合用來獨奏或合奏,特別是當它與二胡等弦樂器一起合奏,婉轉起伏,更為動聽。廣東、廣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都可以覓得它的蹤影。各地所用的哨也不同,有蘆葦的,有麥桿的,也有用褐紫色膠性蟲殼的(但吹起來非常軟),音響可謂別具一格。中嗩吶桿長32~40厘米,流行於江蘇、浙江和安徽一帶,音量不大不小,用在歌舞伴奏中,非常悠揚。大嗩吶桿長42~57厘米,聲音低沉宏大,彷彿英雄出世,壯志滿懷,氣宇軒昂。在東北、山海關和冀東一帶北方地區,粗獷的大嗩吶也是吹奏大型樂曲的最好選擇。相比桿長50厘米的"大桿子",柏木桿稍短一點,流行於河北、河南和山東一帶。清脆明亮的聲音好像能撥開雲層見晴空,令人心神舒爽。用柏木桿吹奏小調以及模仿戲曲中人聲唱腔,顯得格外得心應手。海笛的長度不到20厘米,各部件也較小,玲瓏小巧,發音卻尖銳響亮,高亢沖霄。江蘇、浙江和安徽一帶器樂合奏是它最好的舞台。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閩西大嗩吶,通常兩支一起合吹列奏,稱為"公吹"和"吹"。兩支嗩吶構造相同,只是在長度和粗細上略有差別,"公"短""長,"公"細""粗,"公吹"的音色甜美,"吹"的發音低而渾厚,配合在一起,天衣無縫。
❼ 嗩吶哨子的製作方法
1、采選蘆葦
首先是哨子,哨子是由蘆葦做成,哨子的好壞主要由蘆葦的質量和製作工藝來決定。
采選蘆葦的時間選在每年深秋後采當年生的最好,首先撕去蘆葦外皮看看,以表面光滑油亮、略發深黃且帶有均勻的細皺紋最好,要取蘆葦桿的偏下部位,葦梢與根部都要去掉。然後將採到的蘆葦放在通風處,待水分蒸發乾燥後,便可以製作了。
2、去膜和刮皮
製作時,先要用水浸濕葦子,然後用刀斜削,削去葦子的上端,削出膜頭,把露出來的葦膜頭用手指捻擰起來,再用比葦子內徑小的木扦慢慢插入葦子內膛,把葦膜完整得捅出來,去膜就完成了。接著,再用刀均勻地颳去硬皮,要颳得厚薄均勻,軟硬適中。
3、纏銅絲系稍座
刮好後,就要開始纏銅絲系哨座了,首先將刮好的葦子剪成一段段的哨型,
然後放入木扦子上,再將圓木棍插入葦子的另一頭,加以固定,左手橫拿梢扦子,用牙咬住銅絲的一端,右手拉緊銅絲的另一端,然後自上而下均勻地纏繞。纏完後把銅絲兩頭擰成兩圈,用剪刀剪下,這樣系哨座的工序就完成了。
4、烙哨子
哨座做好後還要烙哨,先將纏好的哨座用水浸濕,把木扦子插入哨座,再用圓木棍插入哨內撐一撐,把哨肚撐出來。然後就可以烙了,烙時,用電烙鐵把哨子兩面壓平,要多壓哨的兩肩,留出哨中間的「肚」來,烙好後,把哨扦子取出,這樣哨就做好了。
5、修哨
新哨做好後,不一定好用,要放在嗩吶上試吹,如果吹不響或很費力,說明哨子太硬,可用刀把哨兩面全部刮一刮,再橫刮哨頭的振動部分。刮時要側重刮哨子的兩側,留出中間的「肚」來。如果一吹哨子就合口,說明哨子太軟,要用剪刀剪去少許,直到合適為止。修哨子需要有耐心,一邊試吹,一遍修理,直至軟硬適宜、發音省力為止。
❽ 嗩吶氣盤怎麼自己做
製作方法:為了在吹奏嗩吶時省力和省氣,讓氣更多地灌進哨子里吹響哨子,必須在小管與鴨毛筒結合部放上一個堵氣盤。堵氣盤多由很薄的木板製作,也有用骨片或牛角製成的,但很少。一般為圓形,其直徑在1寸左右。堵氣盤正中央要鑽一個小孔,孔的大小要正好能插入鴨毛筒,可以稍有寬余,但不能大余小管上部的外直徑。否則,堵氣盤就會往小管下面滑,失去堵氣盤的堵氣作用。吹嗩吶需要不斷地用氣,一晚不停地吹,時間長了,人的雙唇會疲倦、麻木並無法閉合而把氣強行吹入哨子中,此時,堵氣盤就能彌補雙唇疲倦之不足,將嘴唇閉合不好而漏氣的地方堵住,讓人口中有限的氣都能通過哨子吹入嗩吶之中,這樣,既不浪費呼出的氣流,又能使吹奏的嗩吶曲譜流水似地不間斷,使人們聽起來感到悅耳、心情舒暢。
❾ 怎樣製作塑料嗩吶哨
親測有效。
①取小的酸奶吸管一支,一頭用老虎鉗夾住一點,不要夾太多。
②煤氣灶開小火,在火上用老虎鉗夾住,距離火大約15厘米,來回轉圈晃動,不要讓火把吸管燒軟了。重復大約一分鍾
③去下吸管,把老虎鉗打開煅燒3秒,再立即夾住吸管之前夾的地方,重復3次左右。
④剪去吸管多餘部分,吹一下是否響。若不響,用砂紙打磨勺子的扁端,直到響為止。
⑤把線扎在後面,注意不要太緊,也不要太松,有保證可以發出聲音。
該哨親測,聲音與嗩吶哨基本一樣。
請採納,謝謝!!~
❿ 怎樣製作嗩吶
我是學嗩吶的。事實上我並沒藕從老師那裡知道有個叫堂的東西。我想你大概是指嗩吶碗吧。嗩吶碗是像喇叭一樣的東西。它的作用是擴音,你把它拿下來再吹就有明顯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