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棚西瓜坐瓜怎樣澆水
膜下灌溉是目前大棚西瓜灌溉的理想方式。滴灌技術能夠根據大棚西瓜根區的需求適時供應水分,減少水分損失,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與傳統的溝灌相比,滴灌能顯著減少灌水量,防止土壤長時間濕潤,避免棚溫、地溫的劇烈變化,同時還能減少土壤板結,提高土壤通氣性。若與地膜覆蓋結合使用,滴灌更能減少地面水分蒸發,降低棚室內濕度,提高地溫,加快大棚西瓜生長速度。然而,滴灌的成本較高,對於規模小、投資少的種植戶,可採用膜下細流暗灌法。這種方法能有效減少土壤板結,減少棚內濕度,減少病害發生。但在進行膜下暗灌時,必須確保水流平穩,避免水流沖出膜外,大水漫灌容易造成棚內濕度顯著增加。
適時澆水也是大棚西瓜灌溉的關鍵。應選擇晴天澆水,避免雨雪、大風、降溫等惡劣天氣。在連續陰雨多天後驟晴的前2天不宜澆水,應先提高棚溫和地溫。最好選擇晴天上午澆水,一般以10:00左右為宜。此時水溫與地溫接近,澆水後根系受刺激小,地溫恢復快。切勿在清晨和傍晚澆水,以防水溫與棚內溫度相差太大,造成根系傷害。據測定,水溫和棚內氣溫差達5℃以上時,極易發生凍害。
適度澆水的原則是在早春低溫條件下,大棚西瓜需水量較少。澆水時應遵循不缺不澆、寧干勿濕的原則,保持西瓜根際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因此,澆水量應小不宜大,2次澆水間隔時間應適當延長。避免大水漫灌,可採用小水勤澆或用水壺逐株點澆,防止棚內溫度下降、濕度增加,避免低溫高濕造成大棚西瓜漚根或病害流行。澆水後應及時升溫、降濕,盡快恢復地溫,提高地溫,降低室內空氣濕度。
適法澆水應根據大棚西瓜生長的不同階段調整。生長前期溫度較低,可不澆水,定植時需澆足生根水。緩苗後若土壤不幹則不澆,若很乾,則需澆水,採用小水勤澆或用水壺逐株點澆,每株澆水650 mL。氣溫上升後,需逐漸加大澆水次數和澆水量,促進大棚西瓜生長發育。澆水時遵循「晴天適當多澆,陰天少澆或不澆,風雨雪天切忌澆水」的原則。天氣由晴轉陰,澆水量逐漸減少,間隔時間相應延長;天氣由陰轉晴,澆水量逐漸增大,間隔時間縮短。對大棚東西側及北部溫度較低,日照時間短的部位,應減少澆水量。
溫水澆灌也是早春塑料大棚灌溉的重要方法。此時澆水要求水溫盡量與地溫相近,宜採用地下井水進行澆灌,避免西瓜根系受到刺激,影響植株生長。若不具備灌溉條件,可採用蓄水池澆水的方法,在塑料大棚內建蓄水池,澆水前1~2天向池內提前儲水,利用棚溫加溫,待溫度提升後再澆灌大棚西瓜,既可澆水保墒,又可有效防止棚溫、地溫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