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生兒吃奶喂水順序
相信寶媽對小寶寶身體上的每一個問題,以及照顧小寶寶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問題都會比較關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小寶寶的健康成長,避免小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傷害。對於新生小寶寶來說身體會更加脆弱,所以在吃奶喂水的時候,也需要掌握到下面的正確順序。
給寶寶餵奶喝水順序
給寶寶餵奶前不要給嬰兒喝水,更不要給嬰兒喝糖水,否則,會減弱嬰兒對母乳的興趣。
由於嬰兒腎臟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如果飲水不足,奶粉再調制過濃,或在輔食內加鹽過多,往往會加重其腎臟負擔。
如果嬰兒一天之內尿量和排尿次數很少,又煩躁不安、睡眠不好、晚上哭鬧,就應考慮到孩子可能缺水。
給初生兒去除黃疸,適量喝水是最佳方法。
新生兒吃奶需要喝水嗎
新生兒吃奶是否要喝水是要視情況而定。
1、母乳喂養
原則上來講新生兒如果純母乳喂養,在前四個月是不用喝水的。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規定,一個只給母乳喂養而不添加其他食品及飲料,包括水(除葯物、維生素滴劑外)或茶類喂養的嬰兒稱為單純母乳喂養。
2、人工喂養
人工喂養的寶寶如果說大便有點乾燥,寶寶有點上火的症狀的話,建議在兩餐奶之間,給寶寶適當喂水。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80%以上是酪蛋白,分子量大,不易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含量也比母乳少,這些都容易導致寶寶便秘,給寶寶補充水分有利於緩解便秘。
3、混合喂養
混合喂養的寶寶一定要適當地喂一些白開水。寶寶過了6個月之後,也要在兩餐之間適量補充水分,這不僅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有好處,也是對將來寶寶斷奶十分有幫助的。
寶寶喝什麼水好
最適合寶寶的水就是白開水了,最經濟最實用的兒童飲料莫過於白開水了。因為純凈的白開水最易於解渴,進入體內後最容易透過細胞膜,促進新陳代謝,調節體溫,輸送養分,清理身體內部的「垃圾」。
給寶寶餵奶喝水順序
喝白開水也是有學問的哦,燒開後冷卻4~6小時內的涼開水,是最理想的飲用水哦。長期貯存以及反復傾倒的涼開水會被細菌污染,所以每次煮的水不要太多。
嬰幼兒具特殊的生理結構:腸胃、腎臟功能發育不全。由於嬰幼兒腎臟和其他器官發育不完善,腎小球的濾過、腎小管的濃縮及再吸收和排泄功能均較差,因此排出廢物時需要更多的水分,礦泉水中的過多微量元素會加重寶寶的腎臟及腸胃負擔。所以,礦泉水不一定適合小寶寶。建議還是用白開水哦。
❷ 給嬰兒喂水的正確姿勢
水分對於嬰兒的成長發育至關重要,是含量最高的物質之一。因此,家長在喂養嬰兒時,不僅要注重奶粉的補充,還要確保孩子攝入足夠的水分。然而,給嬰兒喂水時的姿勢和方法同樣重要,需要家長掌握正確的技巧。
正確的喂水姿勢與餵奶相似,即將嬰兒整體呈現頭在上、身體在下的傾斜角度,大約45度左右,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嬰兒嗆到。同時,應避免讓嬰兒躺著喝水,最好將其豎著抱起,這樣更利於水順利進入食道。在喂水過程中,家長應避免突然的動作或聲音嚇到嬰兒,也不要用手去揉其腹部,以免引發不適。
此外,一次性給嬰兒喂水的量要適中,不宜過多。過多的水分可能導致嬰兒胃脹,進而減少其飲奶量。因此,家長應控制每次的喂水量,並間隔6到12個小時左右再次餵食。同時,家長還需關注嬰兒的尿量,若尿量不足,則應適當增加飲水量。
如果嬰兒不願意使用奶嘴喝水,家長可以嘗試使用勺子。但使用勺子時需小心控制力道,避免過猛導致嬰兒受到傷害。另外,一勺子的水不宜過滿,以免嬰兒難以吞咽。若嬰兒對白開水有抵觸情緒,家長可以在水中適量添加葡萄糖或其他有味道的物質,以吸引其飲水。
總之,正確的喂水姿勢和方法對嬰兒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家長在喂養過程中應細心觀察、耐心引導,確保嬰兒能夠順利攝入所需的水分。
❸ 寶寶喝水是要講究方法的,那給寶寶喝水的方法有哪些
(一)喝什麼水?
白開水不僅能補充寶寶流失的水分,還能夠散熱,是寶寶最佳的補水選擇。白開水是天然狀態的水,經過多層凈化處理後,水中的微生物已經在高溫中被殺死,而其中的鈣p鎂等微量元素對身體是很有益的。注意:要給寶寶喝新鮮的白開水,而暴露在空氣中4小時以上的開水,生物活性會喪失70%以上。
(二)飲什麼溫度的水最適宜?
過冷或過熱的水,都會損傷寶寶嬌嫩的胃黏膜,影響消化能力。夏天寶寶最好飲用與室溫相同的白開水,而冬天以飲用攝氏40度左右的白開水最適宜。
煮沸後冷卻至20~25℃的白開水,具有特異的生物活性,與寶寶體內細胞液的特性十分接近,所以與體內細胞有良好的親和性,更容易穿透細胞膜,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
(三)喝多少量?
年齡、室溫、活動量、體溫、奶汁或食物中的含水量等因素,均會影響寶寶對水的需要量。新生兒期的寶寶,由於餵奶的次數較多,只要媽媽奶水充足,一天喂l~2次水就可以了。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喂水次數和每次喂水量都要適當增加。如果你發現寶寶噘著小嘴四處覓食,經常哭鬧、煩躁、難以入睡,尿少、尿色深黃,就該想一想寶寶是不是需要喝水了。給寶寶喂水時,如果他不願意喝的話,父母不要勉強,這可能說明寶寶體內的水分已夠了。一般情況,3歲以內的寶寶,每次飲水量不超過100毫升,3歲以上每次飲水量約150毫升。
(四)飯前、睡前少喝水,睡後多喝水,不要渴了再喝
只要寶寶的小便量正常,可根據實際情況讓寶寶少量多次飲水。如果寶寶出汗量較多,應給寶寶增加飲水的次數,而不是飲水量。注意飯前不要多喝水,這樣會稀釋胃液,影響寶寶的食慾,也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另外睡前不要多喝水,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寶寶熟睡後,還不能完全控制排尿,如果睡前喝水過多,會影響睡眠質量甚至遺尿,有時第二天會發現眼皮浮腫,還會影響精神情緒。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讓寶寶在飯前半小時喝少量的水,這樣既可以促進唾液的分泌,還有助於消化食物;睡前少喝、睡後多喝。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體內水分流失,早上起來需要及時補充,因此早上起床後空腹喝杯水有益血液循環,也能促進大腦清醒,使這一天的思維清晰敏捷。此外要注意不能渴了再喝。喝水太快太急會無形中把很多空氣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脹,最好先將水含在口中,再緩緩喝下,尤其是腸胃虛弱的寶寶,喝水更應該一口一口慢慢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