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恰恰舞
恰恰舞,拉丁舞種,曼波舞最原始的衍生舞蹈,在20世紀五十年代風靡全美國,是最為流行的拉丁社會舞蹈。
恰恰舞起源於古巴,最早是模仿企鵝走路的形態,很具有趣味性。它的舞步基本元素,吸收了很多倫巴舞的元素,它們的腰胯動作非常相近,而恰恰由於舞曲節奏較快,而需要將延伸的動作縮短時間,因此它的重心也比倫巴相對要高一點點。
恰恰舞的基本步伐
1、恰恰走步
這是前後走的步子,節奏為2-3-4-1,向前邁步時,重心在前腳,後腳腳尖著地、腳背綳直;向後退時,重心在後腳,前腳腳尖著地、腳背綳直。在基本動作練習時,移動左腳時,右邊手腕帶動上臂向內下方畫圈後打直;移動右腳時,左臂向內下方畫圈後打直。
2、並合步
是恰恰的基本步,其實是橫向的步伐,由於腳下與地面的對抗,得到了胯部的左右轉動。左腳先向左邁出,然後右腳跟隨,左腳再次向左邁出,右腳不動。這個節奏就是常說的"恰恰恰"。
❷ 現代舞的基礎訓練方法
現代舞的基礎訓練方法
如今,現代舞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追捧,那麼,你知道現代舞的訓練方法有哪些嗎?下面我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現代舞的基礎訓練方法,歡迎參考閱讀,希望你喜歡!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現代舞(Contemporary)是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一種與古典芭蕾相對立的舞蹈派別。其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古典芭蕾的因循守舊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傾向,主張擺脫古典芭蕾舞過於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強調舞蹈藝術要反映現代社會生活。
一、現代舞的概況
(一)現代舞的內容
現代舞是20世紀產生的,是歷史並不長的新藝術品種。現代舞是伴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舞蹈的內容與形式更接近現實社會,更接近百姓生活,它反對古典芭蕾那些清規戒律,主張自由,宣揚人性,破除一切羈絆,不斷更新。
現代舞最鮮明特點是,反映現代西方社會矛盾和人們的心理特徵,故稱為現代舞。美國現代主義舞蹈家海倫•湯米尼斯概括現代舞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不存在普遍的規律,每一個藝術家都在創造自己的法典。”絕大多數觀眾(甚至包括職業舞者)認為,“現代舞”是艱深難懂的,更是遙不可及的。因為他們大多並未看過什麼標准意義上的“現代舞”,更不知道它的歷史淵源與發展現狀。
現代舞之所以稱為“現代”,是因為它是隨著時代更替而變化的。幾乎每一個偉大文明的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現代”藝術,它們的內容不落言詮、形式不拘一格,拒絕被傳統藝術的觀點所束縛,更不願意被人為的概念所規范。它們的最高宗旨是標新立異、嚴肅探索、永遠追求新觀念和新方法。現代舞沒有嚴格的動作規范、統一的審美標准和任何保留的劇目,並且輕視模仿論的作用。它所給予觀眾的不僅是審美享受,而且是心靈的震撼和啟迪。
(二)現代舞的產生
19世紀末期,歐洲古典芭蕾單純追求形式與技巧的傾向越來越嚴重,不僅影響到整個舞蹈藝術的發展,而且也阻礙其自身的發展走向。內容與題材也仍舊停留在神話傳說、王子公主的范圍內。與現實生活的距離越來越大,這成為舞蹈反映社會生活的巨大障礙。
在工業革命帶來的喧囂中,藝術家們熱衷於回歸自然,田園和古代文化,去尋找一種感性的真實和人性的力量。伊莎多拉.鄧肯的出現,掀起了20世紀一場波瀾壯闊的`人體文化的復興。這個窈窕淑女自信的光著腳丫、穿著透明綢衣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她認為古典芭蕾的練會造成人體的畸形發展。她嚮往原始的純朴和自然的純真,主張“舞蹈家必須使肉體與靈魂結合,肉體動作必須發展為靈魂的自然語言”,真誠地、自然地抒發內心的情感。所以她被稱為“現代舞之母”。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現代舞應運而生了。
二、現代舞的訓練方法
芭蕾強調“開、綳、直、立”;古典舞講究“圓、曲、擰、傾”,要達到“形、神、勁、律”的統一;民間舞講究風格的把握;現代舞(Modern Dance),是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一種與古典芭蕾相對立的舞蹈派別。其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古典芭蕾的因循守舊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傾向,主張擺脫古典芭蕾舞過於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強調舞蹈藝術要反映現代社會生活。它最鮮明的特點是反映現代西方社會矛盾和人們的心理特徵,故稱為現代舞。隨著時代發展和舞蹈事業的繁榮,現代舞的基礎訓練走進了各大院校的課堂,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現代舞的訓練價值。
現代舞的訓練方法與傳統舞的訓練方法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在運動模式上也是採用不同的用力方式和發力點來進行動作運動和訓練的。在現代舞的訓練中,不是去模仿老師,而是通過老師設定的動作練習,去了解自己的身體,並掌握不同風格的舞蹈動作,所以好的現代舞訓練,必須鼓勵學習者多跟隨不同風格的老師學習,並多作思考,多問問題,對自己的身體和動作的關系,在不同的層面角度上做更深入的研究。現代舞的概念是打破傳統的規范,強調每一個人的不同特質。所以在現代舞的訓練里,目的不是要求學生在動作、姿態、呼吸或氣質上去模仿老師,更沒有一個理想中的原型,不需要學生以老師或某一個理想原型為榜樣。現代舞訓練和傳統舞訓練之間最大的區別是:現代舞訓練目的是通過訓練,讓學生和演員更大程度上去了解自己的身體,從而更大程度地掌控自己的動作能力。因此,在現代舞的訓練上更應該講求自我的掌控、自我的體會、自我的完善。對於現代舞的訓練筆者認為加強自我突破自我是關鍵,下面來談談筆者的觀點:
(一)呼吸訓練在現代舞訓練中的價值體現
舞蹈是需要身心合一的。所謂“身”就是人的肢體,“心”可以理解為內在,內心。舞動則需心動,心不動,只做機械的肢體動作,舞也不會達到預期效果。舞蹈盡管展現的是人的肢體,但是也是要調解好內在的感覺、情緒和身體內部的氣。一開一合,一呼一吸,開呼合吸合乎生理運動的自然現象。這一理論和西方的現代舞大師瑪莎•格萊姆的訓練觀點相近,瑪莎也是在這一呼一吸之中找到舞蹈始動的。從一呼一吸的張弛交錯產生出動靜結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極而靜,靜極復動,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就形成了“韻”。無論是舞蹈還是武術,又或許是古典舞還是現代舞“韻”貫穿始終。呼吸即“氣”,由“氣”產生“韻”,由“韻”產生舞。在現代舞的訓練前要調整好自己,要放鬆,做到心平氣和,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感受呼吸和身體。自然運氣,身體的放鬆有利於呼吸的自然進出,呼吸的順暢與否直接影響到肢體運動,因為呼吸是氣體交換的基礎。沒有了呼吸體內的血液循環就無法運送氧氣,舞蹈是有氧運動,在跳舞時要保證有充足“氧”的供給。現代舞的訓練中應該注重呼吸的訓練,使其在訓練、表演過程中身心合一。
(二)動作的訓練在現代舞訓練中的價值體現
現代舞注重關節的靈活性、平衡性和協調性,從而達到提升動作質感的目的。能夠重新認識身體和解放自己的身體。筆者認為現代舞的訓練應在放鬆的狀態下展開。筆者認為即在劇烈的訓練之前,學會把身體先放鬆下來,並漸漸進入舞蹈狀態,給身體各部位一個舒服的伸展機會,令肌肉處於時刻待發狀態。其重要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雙腳平行站立,與胯同寬,全身鬆弛,手臂自然下垂,呼吸均勻(伊莎多拉•鄧肯)體系。
2.頭先動,在不斷下垂過程中帶動脖子、肩、胸、腰、胯、膝,並伴以下蹲動作,整個過程手臂自然向下,直至接觸地面,同時完成全蹲過程;此動作按照完全相反的步驟漸起,還原成准備姿態。(伊莎多拉•鄧肯)體系。
3.以手腕帶動慢慢提起小臂,再以手掌引領向上推直整條手臂,繼而帶起全身立半腳尖,加上身體的旁提,順勢視線向下。(伊莎多拉•鄧肯)體系。
4.雙手交替小幅度地向前移動,直至雙腿伸直,但腳後跟往後頂住不得前送。以臀部為先,向上翹起,同時雙手推地,雙腿雙臂均伸直,成“∧”狀。(伊莎多拉•鄧肯)體系。
5.頭頂帶動向旁彎下,引領軀干至腿腳,霎時放鬆全身,經過完整的下弧線至另一方向。手臂向遠伸出,再由手指尖順胸線向另一方向鑽出,眼隨手動。單腿外開勾腳下滑,直至最低點,瞬間繼續往遠發力,成綳腳胯著地的翻滾,同時雙手臂放鬆。(伊莎多拉•鄧肯)體系。
舞蹈講求自然、圓滑。在現代舞訓練中更應該注重這一點,而動作的舒展完全取決於身體的完全放鬆,因此在放鬆中訓練現代舞可以將動作更加具有靈活性、平衡性以及協調性。
(三)心理訓練在現代舞訓練中的價值體現
心理訓練是指通過各種手段有意識地對舞者的心理過程和個性特徵施加影響,使舞者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的各種方法。心理狀態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舞姿。心理訓練的主要作用就在於促進舞者心理過程的不斷完善,形成舞蹈表演所需要的良好個性心理特徵,獲得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儲備,使舞者的心理狀態適應表演和比賽的要求。現代舞的表演、練習中不僅僅是身體的活動,也是心理的活動。要將社會心態融入到現代舞中,心理訓練的方法很多,如訓練舞者肌肉運動感覺能力,訓練進入特定的心理環境中用情緒意念法去誘導動作的完成能力等。所有動作都是通過情緒,用肌肉運動表現出來的,舞者通過心理訓練使心理訓練達到應有的效果,能力逐漸加強,這樣在表演中就能有效地控制自我,使技術運用自如,使表現力得以充分發揮。
綜上所述,現代舞是社會文明的反映,與時代文化背景緊密聯系。是社會文化的反應。現代舞的訓練不僅要求舞者具有一定的舞蹈技巧還應具備駕馭技巧的能力,而這種能力需要舞者具有更高的悟性,筆者認為在平時訓練中應講求呼吸訓練、動作訓練以及心理訓練三者結合的訓練方法。將舞蹈演員身體的每個部位與舞蹈技巧相結合,運用自如的來表現現代舞的優美的藝術內容,創造出獨具風格的現代舞舞姿,順應新時代舞蹈藝術的發展。這樣不僅能給予觀眾以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向世界展示出更具民族風格與文化底蘊的舞蹈魅力,體現融入民族性格的現代舞舞蹈風格。為我國的舞蹈事業做出新的貢獻,使我國的舞蹈事業邁上一個性新台階。
;❸ 舞蹈基本功都有哪些
舞蹈基本功分為兩部分:
1、把上動作可分:擦地、蹲、劃圈、小踢腿、跨掖蹲(單腿蹲)、腰、控制、壓腿(朝天蹬)、下叉、大踢腿等。
2、把下動作可分為: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轉、腰或翻身、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圓場步等。
學舞蹈的最佳年齡:7-10周歲之間,雖然你12歲了,但是還是適合練舞蹈,畢竟骨骼還沒成型。
(3)社會跳舞的正確方法擴展閱讀: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它產生於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
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動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藝性,舞蹈演員要具備跳躍、旋轉、翻騰、柔軟、控制等高難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難度的技巧動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種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為目的、演員高超的技藝不以反映生活、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內容出發采選取相應的舞蹈動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員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發,那就會使舞蹈作品由於內容和形式的脫節,或是缺乏藝術的完整性,而陷於失敗,舞蹈演員的技藝本身也就淪入了雜技性的技巧表演,而喪失了舞蹈藝術的基本品格。
❹ 舞蹈基本功有哪些
舞蹈的美離不開扎實的基本功,可是舞蹈基本功到底是什麼?是壓腿、下腰、壓腳背嗎?不是!是技術技巧嗎?也不是!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系統地介紹一下什麼是舞蹈基本功!
舞蹈倒立的訓練方法
1、技術要點
夾肘、頂肩、立腰、腳尖向上伸,使身體重心落在支撐面的中心。
2、動作技術過程
直立,兩臂前上舉,接著上體前屈,兩手(同肩寬)向前撐地,稍含胸,一腳蹬地,另一條腿後擺。當擺動腿擺至垂直上方時,蹬地腿向擺動腿並攏,頂肩立腰,腳尖向上頂,全身綳緊成手倒立。手倒立時,若重心向前,手指要用力頂住,同時稍抬頭拉肩;若重心向後,掌根要用力,稍沖肩。
訓練方法
1.面對牆反復做擺手倒立,體會蹬擺、頂肩以及回落技術。
2.面對牆做靠倒立,訓練肩、臂、腰的力量。
3.背對牆離開二十厘米左右做手倒立,練習自我控制。
4.在低倒立架上練習。
5.腳尖靠在單杠或雙杠上做手倒立,體會頂肩、立腰、緊身技術。
保護與幫助方法:保護者站在練習者側前方,兩手握住練習者的腿上提,並可用單膝頂住其肩部,防止前傾沖肩。
創傷與安全措施:倒立失控前倒時,防止身體平拍地面,造成內臟器官沖擊傷(爆震傷)。加強保護幫助,使練習者學會重心向前傾倒時,要立即展臂、低頭、團身、做前滾翻或推手轉體等自我保護方法。
引自:什麼是舞蹈基本功?初學舞蹈者如何練好舞蹈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