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萵筍的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
以春萵筍為主,一般於第一年秋季9-10月播種,40-50天當苗具5-6片真葉定植,冬季可以安全越冬,次春返青後有充分時間生長葉叢,4-5月收獲就能獲得高產。
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作苗床,播前5-7天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千克或復合肥500千克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後深翻,整平整細,蓋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種。
在5-9月播種的,由於炎熱高溫,種子發芽困難,播種前需低溫催芽。即將種子在涼水中浸泡6-7小時 後用濕布包好在20-25℃處催芽至80%種子露白。或用涼水將種子浸泡1-2小時,用濕布包好,置於井下離水面30厘米處,每天淋水1-2次,3-4天即可發芽,也可將種子浸泡24小時後,用濕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櫃內,在-3~-5℃下冷凍24小時,然後放在涼爽處,2-3天即可發芽。
春萵筍,大棚育苗播種時,先揭開苗畦上薄膜,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後,將種子摻在少量的細沙或細土中拌勻後撒播。10平方米苗床播種子25-30克。播後覆土0.30-0.50厘米,蓋嚴薄膜,夜間加蓋遮陽網或草苫保溫。
露地育苗加蓋小拱棚。幼苗出土前,晚揭早蓋覆蓋物,不通風,提高床溫。幼苗出土後,適當通風,白天保持床溫12-20℃,夜間5-8℃。遮陽網早揭晚蓋,2-3片真葉時間苗1次,苗距4-5厘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風煉苗。
『貳』 大棚冬萵筍種植方法
萵筍的種植方法
1、品種選擇:越冬萵筍、春萵筍選用耐寒,適應性強,抽薹遲的品種,如「耐寒白葉實」、「耐寒二白皮」、「若蔓葉」等。夏、秋萵筍,選用耐熱的早熟品種,如「耐寒白葉實」、「耐熱大花葉」等。
2、播期時間:春萵筍,12月至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萵筍,4月至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陽網覆蓋,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萵筍,7~9月利用遮陽網覆蓋播種,育苗移栽。越冬萵筍,10月至11月露地育苗。
3、整地施肥:應
選擇土壤疏鬆,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壤為宜,深耕曬地,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2-3噸,曬垡7~10天後精細整地,以1.8~1.9米開墒,正季栽培採用平墒,反季栽培採用高墒。
4、播種育苗:應適時播種,可將種子直接撒播在苗地上(播種前應用新高脂膜拌種),隨即用齒耙輕耙表土,使種子播入土,並在地表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溫保墒,防治土壤結板,提高種子發芽率。
5、苗期管理:苗床地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於出苗。齊苗後應及時的間苗,應及時防治幼苗不可過密引起的幼苗徒長。並適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護幼苗保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6、移栽定植:應選用表土肥沃,保水力強的地塊移栽,定植前施足底肥、澆透底水;合理密植,密度以20―26厘米見方為宜,定植後澆定根水,並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能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使幼苗健康成長。5、田間管理,移栽成活後應及時澆水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同時應在萵筍團棵期、莖部開始膨大時各追施速效氮肥,微量鉀肥,並配合噴施壯莖靈可使萵筍桿莖粗壯、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濃,同時可提升抗災害能力。為農葯化肥增效降低殘毒。
7、採收、采種:在莖充分肥大之前可隨時採收嫩株上市。當萵筍頂端最高葉片的相平時為收獲萵筍莖的適期。秋萵筍為了延長上市期,可延遲採收,可採用在晴天用手掐去過長點和花蕾,或蓮座期開始,每隔5~7天噴350~500矮壯素2~3次。
『叄』 冬萵筍種植時間和方法
萵筍要求冷涼的氣候條件,一般以春、秋兩季栽培為主,四川的氣候溫和濕潤,適宜萵筍的生長,可四季栽培終年供應。萵筍依其收獲期可分為冬萵筍、春萵筍、夏萵筍及秋萵筍4類,四季萵筍的播種、收獲期見表9。
表9 萵筍的栽培季節
四川栽培萵筍多行間套作,一般是春萵筍與瓜、茄、豆類套作;部分冬萵筍與甘藍、白菜類間作;夏、秋萵筍多種於瓜棚下或與豇豆隔畦間作。
各季萵筍在不同季節,不同環境里生長,各有其不同的問題,栽培的關鍵也有所不同,應分別對待處理。
『肆』 冬天如何種植萵筍
種植秋萵筍,應選用耐高溫、不易抽薹、優質高產的中晚熟品種,8月初播種,播前須進行低溫催芽處理,即將種子用紗布袋裝好放在涼水中浸泡5~6小時後,將紗布袋吊在井內離水面30厘米處或放置於冰箱冷藏室催芽,每天清洗1~2次,約3~5天有60%~70%種子露白就可播種。
遮陽育苗,合理密植。
8月初氣溫較高,育苗時必須遮陽,方法是:播後用草簾、遮陽網平放在床面上,出苗後將簾、網架高約1米,以便透風。育苗前期全天覆蓋;中期晴天上午9時蓋,下午4時揭;後期逐漸遲蓋早揭,以利煉苗。出苗後25~30天間苗移栽。由於秋萵筍在炎熱條件下生長,一般株型不大,因此每畝定植密度可加大到5500~6000株。定植後最好用遮陽網等物進行架空覆蓋,10天左右再逐步揭去覆蓋物。
施足基肥,及時追肥。
選擇土壤肥沃的大田栽植秋萵筍。定植前深耕曬垡,畝施人畜肥2500~3000公斤、餅肥35~40公斤作基肥。定植一周後,結合中耕除草,每畝用乾農作物萬稼能銀離子灌根。在秋萵筍封行前,再視苗情用稀糞水加磷肥追施2~3次。
『伍』 萵筍的種植技術
一、播種前種子冷藏催芽技巧
萵苣種子最佳的發芽溫度在15~20℃,而現在正處於高溫季節,氣溫超過了30℃,萵苣直接播種育苗是不會發芽的,必須對種子採取低溫冷藏催芽。
具體做法是:播種育苗前兩天,把萵苣種子浸泡在清水中1個小時左右,在浸泡過程中,還要多次進行揉搓,去掉種子外層油質保護層。然後將處理好的種子用細紗布或紗網包起來,放在冰箱冷藏室或者放在老水井泉眼接近處做冷藏催芽處理48小時,種子達到80%露白即可進行播種育苗了。
二、生長過程中防止抽薹技巧
萵苣屬於喜溫作物,不耐寒、不耐熱。在高溫季節容易抽薹,怎麼防止這種狀況就關糸著萵苣的產量和商品性。
具體的防止技巧是:
第一個辦法是對菜地搭建遮陰棚,防止陽光長時間照射,同時也能達到降低溫度效果,有利於萵苣正常生長,延遲萵苣提前抽薹。
第二個辦法就是在萵苣主莖開始膨大後,採用500~800/升的青鮮素噴霧,每周一次,連續2周即可,既達到增加產量又防止抽薹。還有就是在萵苣頂部心葉快與外部葉片持平前一周時間左右,採用1000倍液赤黴素噴霧,也能達到同上效果。
當然,僅靠這兩個技巧是不能夠保證萵苣的產量的。在日常栽培管理中同樣要做好適度密植、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細節,多方面結合才能讓萵苣高產。
『陸』 萵筍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
首先要了解適宜的萵筍種植時間,必須要先了解當地的氣候因素條件、品種特性、設備條件和全年種植茬口的安排。其次來根據以上條件來制定萵筍的種植。
在長江流域的萵筍露地越冬下,以種植春筍為主,一般情況下第一年秋季的9月份到10月播種,40到50天左右當苗具5到6片真葉定植,冬季可安全越冬。等到次春的時候返青後有充分的時間生長,到了4到5月收獲就能獲得高產。
『柒』 萵筍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1、種植時間
萵筍的種植時間要根據各地的氣候環境而定,它喜歡在冷涼的環境中生長,一般可以在春季的2-3月份種植,也可以在秋季9月份種植,一般不建議夏季種植,因為夏季溫度高,它難以發芽生長。
2、整地施肥
萵筍最適宜種植到疏鬆、肥沃和排水性良好的砂質壤土中,選好地塊後,需要在土壤裡面適量適量的肥料作為基肥,之後要對土地進行深翻,使土壤變得疏鬆肥沃,最後整平整細就可以准備種植了。
3、播種育苗
將萵筍的種子和細沙混合均勻,然後撒播到苗床裡面去,播種前需要先澆足水,是土壤處於微微濕潤的狀態,覆蓋上一層薄土後再蓋上一層地膜,這樣可以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很快它就能夠發芽生長。
4、定植養護
萵筍種子出苗後要及時除去地膜,它有2-3片真葉的時候要間苗一次,之後加大通風練苗,等到萵長出5-6片真葉的時候,就可以將其按照20厘米×27厘米的株距種植到土壤里去了,注意栽種好後要澆一次定根水。
『捌』 萵筍的種植時間和方法是什麼
萵筍要求冷涼的氣候條件,一般以春、秋兩季栽培為主,四川的氣候溫和濕潤,適宜萵筍的生長,可四季栽培終年供應。萵筍依其收獲期可分為冬萵筍、春萵筍、夏萵筍及秋萵筍4類,四季萵筍的播種、收獲期見表9。
表9 萵筍的栽培季節
四川栽培萵筍多行間套作,一般是春萵筍與瓜、茄、豆類套作;部分冬萵筍與甘藍、白菜類間作;夏、秋萵筍多種於瓜棚下或與豇豆隔畦間作。
各季萵筍在不同季節,不同環境里生長,各有其不同的問題,栽培的關鍵也有所不同,應分別對待處理。
『玖』 種植冬萵筍技術有什麼
冬萵筍種植技術:
1、品種選擇
越冬萵筍、春萵筍選用耐寒、適應性強、抽薹遲的品種,如耐寒白葉尖、耐寒二白皮、苦蕒葉等。夏、秋萵筍,選用耐熱的早熟品種,如耐熱白葉尖,苦蕒葉、耐熱大大花葉、特耐熱二白皮、油麥菜等。
2、播期確定
春萵筍,12-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萵筍,4-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陽網覆蓋,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萵筍,7-9月利用遮陽網覆蓋播種,育苗移栽。越冬萵筍,10-11月露地育苗。
3、培育壯苗
3.1 整土:
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作苗床,播前5-7天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千克或復合肥500千克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後深翻,整平整細,蓋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種。
3.2 種子處理:
在5-9月播種的,由於炎熱高溫,種子發芽困難,播種前需低溫催芽。即將種子在涼水中浸泡6-7小時 後用濕布包好在20-25℃處催芽至80%種子露白。或用涼水將種子浸泡1-2小時,用濕布包好,置於井下離水面30厘米處,每天淋水1-2次,3-4天即可發芽,也可將種子浸泡24小時後,用濕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櫃內,在-3~-5℃下冷凍24小時,然後放在涼爽處,2-3天即可發芽。
3.3 播種:
春萵筍,大棚育苗播種時,先揭開苗畦上薄膜,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後,將種子摻在少量的細沙或細土中拌勻後撒播。10平方米苗床播種子25-30克。播後覆土0.30-0.50厘米,蓋嚴薄膜,夜間加蓋遮陽網或草苫保溫。露地育苗加蓋小拱棚。幼苗出土前,晚揭早蓋覆蓋物,不通風,提高床溫。幼苗出土後,適當通風,白天保持床溫12-20℃,夜間5-8℃。遮陽網早揭晚蓋,2-3片真葉時間苗1次,苗距4-5厘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風煉苗。
夏萵筍選陰天播種。4-5月上中旬播濕籽蓋薄膜,出苗後撤去。5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用小拱棚或平棚覆蓋遮陽網至出苗或2片真葉。大雨天用遮陽網覆蓋防雨水沖刷。10平方米播種5-10克。2片真葉前間苗1次,4-5片真葉時間苗1次,苗距10厘米。健壯苗還可按株行距10厘米左右高密度栽植。每次間苗、定苗和移栽緩苗後,結合澆水施腐熟稀糞水。雨天清溝排漬,定植前15天左右澆1次0.50%尿素水。定苗或移栽後25天左右,可陸續採收嫩株上市。
秋萵筍播前先將床澆濕澆透,播後澆蓋1層3-4成濃度的腐熟豬糞渣及覆蓋1層薄稻草,或覆蓋黑色遮陽網,播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