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可靠性預計的方法有哪些

可靠性預計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04 19:51:00

㈠ 常用可靠性試驗分類有哪些

可靠性試驗的種類有哪幾種?

每個行業略有不同吧。

對於加熱設備,類似以下:
可靠性試驗的種類有六大種。實驗室恆溫箱等設備可靠性試驗的種類,按照試驗地點可分為現場可靠性試驗與實驗室模擬可靠性試驗。按照試驗的目的可分為可靠性測定試驗、可靠性鑒定試驗、可靠性驗收試驗、成功率試驗、全數可靠性試驗和可靠性增長試驗。其中鑒定試驗、驗收試驗、成功率試驗,全數試驗又可統稱為可靠性驗證試驗。所謂驗證試驗,就是為確定產品的可靠性特徵量是否達到所要求的水平而進行的試驗。

1. 可靠性測定試驗
為了確定設備可靠性特徵量的數值而進行的試驗叫做可靠性測定試驗。這是一種在沒有定量規定設備的可靠性要求,需要估價一種設備所具有的可靠性水平時所進行的試驗。
2. 可靠性鑒定試驗
為了驗證設備的設計能否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滿足規定的性能及可靠性要求的試驗叫做可靠性鑒定試驗。試驗應在具有代表性的產品上進行。試驗結果作為判斷設備能否滿足可靠性指標要求,能否定型的依據之一。可靠性鑒定試驗適用於設計定型、生產定型、主要設計或工藝變更之後的鑒定。
3. 可靠性驗收試驗
為了確定定型後批量生產的設備能否在規定條件下都滿足規定的性能及可靠性要求的試驗叫做可靠性驗收試驗。驗收試驗不一定每批都進行,一般是在生產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的時間和批次中進行。
4. 成功率試驗
當設備的可靠性特徵為成功率時,為了驗證設備在規定條件下,試驗次數或設備數成功的概率是否滿足規定的可靠性特徵而進行的試驗叫做成功率試驗。
5. 全數可靠性驗收試驗
當規定每一台設備都要進行可靠性驗收試驗時採用。本試驗可以代替抽樣驗收試驗。
6. 可靠性增長試驗
通過採取糾正措施,系統地並永久地消除失效機理(不管朱效原因如何),使設備可靠性獲得確實提高的試驗,叫做可靠性增長試驗。它不是為了驗證某一試驗方案能否通過,而是通過試驗暴露設備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失效分析,採取改進措施和再試驗等,使設備可靠性得到增長,能夠滿足或超過設備預定的可靠性要求。可靠性增長試驗在設備研製階段進行。
------------------------------
電子工業:

可靠性試驗定義、目的、分類

作者:不詳 ; 發布時間:2015-12-9 10:38:54 ; 來源:互聯網 點擊:1896

可靠性試驗指: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功能的能力。產品在設計、應用過程中,不斷經受自身及外界氣候環境及機械環境的影響,而仍需要能夠正常工作,這就需要以試驗設備對其進行驗證,這個驗證基本分為研發試驗、試產試驗、量產抽檢三個部分。
定義
reliability test
為了解、評價、分析和提高產品的可靠性而進行的各種試驗的總稱。
折疊編輯本段目的
可靠性試驗的目的是:發現產品在設計、材料和工藝等方面的各種缺陷,經分析和改進,使產品可靠性逐步得到增長,最終達到預定的可靠性水平;為改善產品的戰備完好性、提高任務成功率、減少維修保障費用提供信息;確認是否符合規定的可靠性定量要求。
折疊編輯本段分類
可靠性試驗可以是實驗室內的試驗,也可以是現場試驗。按試驗目的可分為工程試驗和統計試驗兩類(見圖)。
工程試驗的目的是暴露產品的可靠性薄弱環節並採取糾正措施加以排除(或使其故障率低於允許水平)。這種試驗由承製方進行,以研製樣機為受試產品。
統計試驗的目的是在一定的置信度要求下,驗證產品的可靠性是否達到規定的定量要求。統計試驗一般有經認可的第三方實驗室負責完成,受試單位事先必須經訂購方批准。可靠性試驗應盡可能結合產品的性能試驗、環境適應性試驗等來進行。
目前推廣應用的高加速壽命試驗、高加速應力篩選和可靠性強化試驗也屬於可靠性試驗范疇。
可靠性分類
可靠性分類
折疊編輯本段試驗目的
為了評價分析電子產品可靠性而進行的試驗稱為可靠性試驗。試驗目的通常有如下幾方面:
1. 在研製階段用以暴露試制產品各方面的缺陷,評價產品可靠性達到預定指標的情況;
2. 生產階段為監控生產過程提供信息;
3. 對定型產品進行可靠性鑒定或驗收;
4. 暴露和分析產品在不同環境和應力條件下的失效規律及有關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機理;
5. 為改進產品可靠性,制定和改進可靠性試驗方案,為用戶選用產品提供依據。
對於不同的產品,為了達到不同的目的,可以選擇不同的可靠性試驗方法。
折疊編輯本段分類方法
1. 如以環境條件來劃分,可分為包括各種應力條件下的模擬試驗和現場試驗;
2. 以試驗項目劃分,可分為環境試驗、壽命試驗、加速試驗和各種特殊試驗;
3. 若按試驗目的來劃分,則可分為篩選試驗、鑒定試驗和驗收試驗;
4. 若按試驗性質來劃分,也可分為破壞性試驗和非破壞性試驗兩大類。
5. 但通常慣用的分類法,是把它歸納為五大類:
A.環境試驗
B. 壽命試驗
C. 篩選試驗
D. 現場使用試驗
E. 鑒定試驗
折疊編輯本段試驗項目
可靠性試驗是為了保證產品在規定的壽命期間內,在預期的使用、運輸或儲存等所有環境下,保持功能可靠性而進行的活動。是將產品暴露在自然的或人工的環境條件下經受其作用,以評價產品在實際使用、運輸和儲存的環境條件下的性能,並分析研究環境因素的影響程度及其作用機理。通過使用各種環境試驗設備模擬氣候環境中的高溫、低溫、高溫高濕以及溫度變化等情況,加速反應產品在使用環境中的狀況,來驗證其是否達到在研發、設計、製造中預期的質量目標,從而對產品整體進行評估,以確定產品可靠性壽命。一通檢測實驗室將可靠性測試可分為機械和環境兩大塊。可靠性測試項目如下:
序 號
測試項目
試驗范圍
1
振動試驗 Vibration Test
水平、垂直振動vertical&horizontal vibration,正弦Sine、隨機Random、正弦+隨機Sine+Random
2
機械沖擊試驗 Mechanical Shock Test
5000m/s2(500g)
3
碰撞試驗 Collision Test
250kg,50m/s2~300m/s2
4
包裝跌落 Packing Drop
跌落姿態Drop Gesture:角Angle、棱Corner、面Surface
5
模擬運輸 Simulation Transportation
三級公路Tertiary Hignway:35km/h(140/h)Max Load:1500kg
6
抗壓強度 Compressive Strength
最大壓力Max Pressure:5噸ton
7
IP Range
防塵 Dustproof
IP1Y~IP6Y
防水waterproof
IPX1~IPX8
8
堆碼試驗 Stack Test
最大承載Max Load:5噸
9
溫度/濕度/振動三綜合試驗Temp./Humidity/Vibration Comprehensive Test
溫度:-70℃~150℃, 濕度:25~98%RH,溫度變化速率:15 ℃/min Max. Frequency:1~2000Hz,加速度Acceleration:0~60gn,位移 Displacement max(p-p):50.8mm
10
鹽霧試驗 Salt-fog Test
中性鹽霧NSS、醋酸鹽霧AA SS、銅加速醋酸鹽霧CA SS
11
氣體腐蝕 Gas Corrosion
SO2/H2S/CO2
12
恆溫恆濕Constant Temp&Hum.
20℃~95℃,5 ~ 98%RH
13
冷熱沖擊 Thermal Shock
-65℃~150℃
14
UV老化 UV Aging
UVA340, UVA351,UVB313
15
快速溫變 Thermal Cycling
70℃~150℃, 25~98%RH,≦20℃/min
展開
折疊編輯本段具體內容
評價和分析產品壽命特徵的試驗稱為壽命試驗。對於大部分電子產品,壽命是最主要的一個可靠性特徵量。因此,可靠性試驗往往指的就是壽命試驗。壽命試驗可分為非工作狀態的存儲壽命試驗和工作狀態的工作壽命試驗兩類。為了縮短試驗周期、減少樣品數量和試驗費用,常常採用加速壽命試驗。在不改變產品的失效機理和增添新的失效因子的前提下,提高試驗應力(相對於工作狀態的實際應力或產品的額定承受應力),以加速產品的失效過程。根據試驗中應力施加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①在試驗過程中應力保持不變的恆定應力加速壽命試驗;②試驗過程中應力逐級步進式增加的步進應力加速壽命試驗;③試驗過程中應力連續增加的序進應力加速壽命試驗。
由於壽命試驗費時較多,通常不待受試樣品全部失效就要結束,即大部分壽命試驗都是截尾試驗。根據試驗截尾方式(固定試驗時間或固定試驗中失效樣品數)和受試樣品失效後有無替換,壽命試驗可分為四種:①無替換定時截尾試驗;②有替換定時截尾試驗;③無替換定數截尾試驗;④有替換定數截尾試驗。在電子產品壽命試驗中,最常用的壽命分布為指數分布、威布爾分布和對數正態分布。最常用的壽命試驗數據統計分析方法有概率紙圖解法、最大似然估計法、最佳線性無偏估計法、最佳線性不變估計法等。
所謂篩選,就是設法除去在材料、元件、器件、設備、系統等方面潛在的不良因素和缺陷,而把優良的產品挑選出來。採用外加應力或其他手段將成品中潛在的早期失效產品剔除的試驗稱為可靠性篩選。外加應力可以是熱應力、電應力、機械應力或者幾種應力的組合,篩選應力大小和作用時間的選取原則是:①針對產品的主要失效機理;②所用的應力對於良好的產品應無破壞作用,而對於有缺陷的產品應能使缺陷很快暴露;③根據用途、成本、產品批量大小和試驗設備等條件統一考慮,力求最佳的經濟效果;④充分調查,收集數據,掌握產品的失效分布和失效機理,才能確定合理的篩選項目。最常見的篩選方法有:①目檢(顯微鏡鏡檢、X射線照相、紅外掃描等);②電性能測試;③密封檢漏;④環境應力篩選(恆定加速、機械振動、沖擊、溫度循環、熱沖擊等);⑤壽命篩選(高溫儲存、功率老化、高溫反偏等)。
折疊編輯本段硬體試驗
也稱產品的可靠性評估,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功能的能力。產品在設計、應用過程中,不斷經受自身及外界氣候環境及機械環境的影響,而仍需要能夠正常工作,這就需要以試驗設備對其進行驗證,這個驗證基本分為研發試驗、試產試驗、量產抽檢三個部分。可靠性試驗包括:老化試驗、溫濕度試驗、氣體腐蝕試驗、機械振動試驗、機械沖擊試驗、碰撞試驗和跌落試驗、防塵防水試驗以及包裝壓力試驗等多項環境可靠性試驗。

㈡ 可靠性設計有哪些方法

1. 冗餘設計:類似並聯電路;如,飛機的發動機,一般都掛兩個,一個壞了,馬上啟動備用的;
2. 降額設計:讓產品在額定值一下工作;如,某電阻額定電流1A,設計電路時讓最大電流為0.75A,
就永遠不會燒這個電阻了。
3. 熱設計:受溫度影響很大的產品,需要導熱與散熱來降低失效;筆記本的散熱片、風扇等設計;
4. FMEA:故障模式分析,逐一對每一個元件、零件、部件發問「它會怎麼失效」,找出原因並加上預防措施。

㈢ 建築結構可靠性鑒定與評估的一般方法

建築結構可靠性鑒定與評估的一般方法主要有三種:傳統經驗法、實用鑒定法和概率法。
其中,傳統經驗法,主要以原設計規范為依據,是按個人經驗觀察及計算結果來評估結構可靠性的一種經驗方法。其特點是荷載計算以實際調查為准,材料取值以經驗評定為依據,對原設計採用的規范依據、理論計算、計算圖形加以分析,判定其與實際結構是否相符,是否可靠。這種方法主要是憑借專家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對結構可靠性做宏觀評價,其具有鑒定程序少、花費低、方法簡單、速度快等特點。但結構比較粗糙保守,與專家的水平密切相關。
實用鑒定法,是在傳統經驗法的基礎上,利用現代檢測手段和試測技術,對結構材料強度等實測值進行分析和計算,按規范要求進行綜合性鑒定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是在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礎上,進行詳細調查、材料試驗和結構檢驗。然後逐項評價、綜合評定,對建築物作出較准確的鑒定。這種方法的適用范圍比較廣,且有效性較高,是目前普遍採用的可靠性鑒定方法。
概率法,是運用概率和數理統計原理,採用非定值統計規律,對結構的可靠性進行鑒定。其是將結構抗力和作用效應之間建立一定的數量關系。只要計算出失效概率,也就能得出建築物的可靠度。但失效概率是建立在大量統計數據基礎上的,而建築物事故鑒定事先恰恰缺乏這些資料的收集,因而概率法有待進一步完善。

㈣ 可靠性設計方法有哪些

(1)可靠性建模是進行可靠性分配/預計的基礎,因此必須盡早開展,並隨著產品的研製進展不斷細化迭代。

(2)應該先建立產品的可靠性框圖,然後據此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

(3)在建立基本可靠性模型時,要包括產品的所有組成單元。當單元工作在多個環境條件下,應該採用可靠性最差的數據進行分析。

(4)不同的任務剖面應該分別建立各自的任務可靠性模型,模型中應該包括在該任務剖面中工作的所有單元。

(5)任務可靠性框圖應該與系統的任務故障判據一致。

(6)當提高單元的可靠性所花的費用高於使用冗餘模型的費用時,則應採用冗餘模型。

(7)對於簡單並聯模型,n=2時,可靠度的提高最顯著;當冗餘單元超過一定數量時,可靠性提高的速度大為減慢,因此需要進行權衡。

(8)當採用冗餘時,在產品層次較低的地方採用冗餘的效果比層次較高的地方好。例如,在元件級採用冗餘比部件級好。但工程上有時不允許進行級別低的冗餘,工程上常用的是部件級及設備的冗餘。

(9)採用並聯模型可以提高產品的任務可靠性,但也會降低產品的基本可靠性,同時增加產品的重量、體積、復雜度、費用及設計時間。因此,必須進行綜合權衡。

什麼是項目的成熟性分析和可靠性論述

項目的成熟性分析一般指關注對象的成熟程度,現有的對產品成熟度的定義是指產品在設計、工藝、生產和應用上的成熟程度。近年來,隨著全球范圍內競爭的激烈化,產品的復雜程度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

用戶對產品所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多樣化、個性化,而且對產品的綜合功能及應用條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也更加嚴格,要一些具有高成熟度及高可靠性要求的產品來滿足用戶最終的要求。

產品可靠性指標預計是可靠性工程重要工作項目之一,是可靠性設計、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試驗等工作的基礎。因此,國內外都投入大量人力、資金進行這項工作。

可靠性指標預計方法經過三十多年的應用和發展,已不僅僅被軍品企業所採用。由於科技進步的速度越來越快,尤其是電子元器件水平與種類的迅速發展,傳統的可靠性預計方法也不斷遇到挑戰。

(5)可靠性預計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可靠性理論是研究系統運行可靠性的普遍數量規律以及對其進行分析、評價、設計和控制的理論和方法。大型復雜系統運行是否可靠,可靠程度多大,是大系統設計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系統的組成部分越多,關系越復雜,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就越低。

進行可靠性試驗來證實和評價產品的可靠性;以合理的包裝和運輸方式來保持產品的可靠性;指導用戶對產品的正確使用、提供優良的維修保養和社會服務來維持產品的可靠性。

㈥ 求一個系統的可靠度有哪些方法

可靠度可以通過數學方式計算。可靠度函數可用關於時間 t 的函數表示,可表示為R(t)=P(T>t)。其中,t 為規定的時間,T表示產品的壽命。由可靠度的定義可知,R(t)描述了產品在(0,t)時間內完好的概率,且R(0)=1,R(+∞)=0。

可靠度一般可分成兩個層次,首先是所謂組件可靠度(Reliability of component)。也就是將產品拆解成若干不同的零件或組件,先就這些組件的可靠度進行研究,然後再探討整個系統、整個產品的整體可靠度,也就是系統可靠度(Reliability of system)。

(6)可靠性預計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叫可靠度,壽命是指產品使用的持續期。以「壽命單位」度量。在規定的條件下和在規定的時間內,產品故障的總數與壽命單位總數之比稱為「故障率」。故障率是可靠性基本參數,其倒數為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

可靠性分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用於描述產品的設計和製造的可靠性水平,使用可靠性綜合考慮了產品設計、製造、安裝環境、維修策略和修理等因素。從設計的角度出發,把可靠性分為基本可靠性和任務可靠性。

㈦ 傳統可靠性中計算可靠度的方法有哪些

1. 一次二階矩法: 包括中心點法和驗算點法。
2. 蒙特卡洛模擬法(Monte-Carlo Simulation)也被稱為隨機抽樣法、概率模擬法或統計試驗法.
3. 高次高階矩法.

㈧ 電力系統可靠性評估的方法有哪些

解析法和蒙特卡羅模擬法
解析法是根據電力系統元件的隨機參數,建立系統的可靠性數學模型,通過數值計算方法獲得系統的各項指標。由於解析法採用的是嚴格的數學手段,計算結果可信度高。但是它的計算量隨系統規模的增大呈指數增長,所以解析法一般只適合於網路規模較小而網路結構較強的系統,也就是說,當元件故障比較稀少但有重大影響,且元件的數目不太多時,解析法可以充分發揮其概念清楚,模型准確的優點。但對於大的電力系統,或當模型中需考慮的因素較多時,解析法的研究過程會變得非常復雜。
Monte Carlo模擬法是將系統中每個元件的概率參數在計算機上用相應的隨機數表示,在計算機上模擬系統實際情況,按照對此模擬過程進行若干時間的觀察,估算所要求的指標。它的

㈨ 六西格瑪設計培訓的可靠性和維修性設計怎麼理解

六西格瑪設計培訓的可靠性和維修性設計

可靠性作為質量的時間延續特性,已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重視。六西格瑪設計的核心是穩健設計(包括QFD、系統設計、實驗設計、參數設計、容差設計等方法),其宗旨是提高產品抵禦環境變化、製造誤差和磨損老化等各種干擾的能力,減少產品質量波動。而實質上,穩健設計在減少產品質最波動的同時,也肯定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下面介紹面向可靠性的經典設計方法。

可靠性設計的目標是在顧客所要求的壽命期內不出或盡可能少出故障,即滿足顧客關於壽命和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的要求並降低全壽命周期費用(LCC)。這個目標只有從產品研製開始就緊密結合產品研製深入開展可靠性設計和分析工作才有可能達到。可採用的可靠性設汁方法包括可靠性指標論證與確定,可靠性分配與預計,制定和貫徹可靠性設計准則,開展簡化設計、熱設計、降額設計、余度設計、耐環境設計等;可採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FMEA分析以及故障樹分析(FTA)、事件樹分析(ETA)、熱分析、容差分析等。

1、可靠性指標論證與確定

對於電子產品等偶然失效占統治地位的產品,應論證與確定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的指標,對於耗損失效占統治地位的產品,應論證與壽命指標;對於兼有偶然失效和耗損失效的產品應論證與確定平均故障間隔時間 MTBF和壽命兩種指標。產品的壽命不是越長越好,應當根據顧客的需求來確定。在產品的壽命期間,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應盡可能長。

2、可靠性分配與預計

為了保證產品能滿足顧客對可靠性的指標要求,應當在設計早期自頂向下地將基本可靠性和任務可靠性指標分配到各部件和零件,並自下而上地對零部件和整機的基本可靠性和任務可靠性指標進行預計,以便評估在實現可靠性指標方面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通過可靠性預計,可以發現可靠性的薄弱環節,對這些薄弱環節應採取設計和工藝的改進措施,以提高產品的可靠性水平。

3、可靠性設計准則

可靠性設計准則是有助於提高產品可靠性的定性設計要求的歸納總結,應制定並要求設計員貫徹可靠性設計准則,在設計評審時進行可靠性設計准則的符合性檢查。

4、經典可靠性設計方法

簡化設計:產品的結構越簡單,零部件越少,可靠性肯定越高。

冗餘設計:用多於一種途徑來完成一個規定功能的設計方法。

降額設計:限制元器件、零部件的載荷(包括電流、電壓、應力、溫度、功耗等)水平、使其低干額定值的設計方法。

耐環境設計:採用如熱設計、減振、空調、防塵、防沙、防黴菌、避光、防濕、隔噪音等局部改善環境的設計方法。

㈩ 可靠性分配方法有哪些

可靠性分配,是指在產品設計階段,將系統規定的可靠性指標合理地分配給組成系統的各部件的過程。可靠性分配結果是可靠性預測的依據和目標,可靠性預計相對結果是可靠性分配與指標調整的基礎可靠性分配是一個綜合權衡過程,為實現系統設計優化,還應考慮其它約束條件,如經濟性等。在進行可靠性分配時,應考慮根據實際情況對上述原則進行適當的剪裁,特別是對於約束條件的處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分配原則。應允許承製方對系統以下各層次的指標靈活地分配,但這些分配值經過相互補償應能夠達到系統要求。如果分配的總指標超出了技術發展水平和費用約束的現實的定量與定性要求,根據相關的程序,重新確定要分配的總指標或調整其它約束條件。目的是使最終的分配結果做到技術上合理、經濟上效益高、時間方面見效快等等

閱讀全文

與可靠性預計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荷花家庭種植方法 瀏覽:514
非洲菊怎麼插花方法 瀏覽:83
夏季風熱感冒的治療方法 瀏覽:658
韓國sk投影儀使用方法 瀏覽:409
動物基因檢測的方法 瀏覽:766
消消樂837關怎麼過方法 瀏覽:393
泰國去黑頭水使用方法 瀏覽:742
基礎試驗檢測方法 瀏覽:944
分析化學中數理統計方法 瀏覽:498
安卓手機自動切換wifi設置方法 瀏覽:320
腿部拉伸方法簡單 瀏覽:468
快速急剎車的正確方法 瀏覽:249
銅板與銅板連接方法 瀏覽:122
絲瓜種植方法的圖片 瀏覽:340
超市各種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722
小米手機亮度設置方法 瀏覽:331
魔方快速恢復原樣方法 瀏覽:528
上油泵安裝接頭安裝方法 瀏覽:874
用彩泥捏凳子的簡便方法 瀏覽:354
教具使用情況研究方法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