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鵝癱瘓怎麼辦
鵝傳染性漿膜炎又名鴨疫里默氏病,是侵害雛鵝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以全身漿膜面發生纖維素性炎症為特徵,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已成為危害養鵝業的一種重要傳染病。主要侵害2-7周齡的小鵝,尤其是2-4周齡雛鵝,發病率高達90%,以纖維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輸卵管炎和腦膜炎為特徵。
鵝漿膜炎常見的臨床症狀:
病鵝精神沉鬱,食慾下降,體溫升高,流眼淚,流鼻液,輕度咳嗽和打噴嚏,淡綠色水樣腹瀉,行動遲緩,雙腳麻痹,頭頸後仰,抽搐,休克等,病程長的病鵝生長遲緩,常因眼鼻流出的多量漿液性或黏性分泌物,在眼周圍留下一個濕潤的污穢圈。
鵝漿膜炎解剖症狀:
剖檢病死鵝最主要的病變是漿膜表面的纖維素性滲出物,心包、肝臟表面和氣囊最為明顯。氣囊混濁增厚,氣囊壁上附有纖維素性滲出物。鼻竇內有黏液膿性滲出物。脾腫大,呈斑駁狀。
鵝漿膜炎發生的原因:
被污染的飼料、飲水、空氣等都是重要的傳染途徑,育雛舍密度過大、換氣不暢、潮濕、營養不良都是該病發生的誘因。
鵝漿膜炎的預防:
使用達龍綠風寧系列,防痛風、腸炎、腹瀉、黴菌毒素,提高機體免疫力,一隻鵝節省至少3-5元錢的飼料,提前至少10天出欄。
加強飼養管理:給鵝群供應優質、全面、充足的飼料,保持合理的環境溫度、空氣濕度和飼養密度,加強鵝只的運動,並及時更換墊料,做好通風換氣工作,提高鴨只的體質。
B. 為什麼小鵝站不起來
這是小鵝著涼了,或者天氣冷,或者溫度低都會出現這種情況。需要盡快保暖即可!
鵝的常見疾病如下
小鵝瘟它是雛鵝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症狀為嚴重下痢,排黃白色或黃綠色水樣稀便,鼻孔流漿性分泌物,時時搖頭。有的鵝沒有發現任何症狀就突然死亡。
防治
在孵化前1個月給產蛋母鵝肌注種鵝用小鵝瘟疫苗,孵出的雛鵝自身就有免疫力;如母鵝沒進行防疫,雛鵝要在1日齡內皮下注射小鵝瘟疫苗,或皮下注射小鵝瘟血清,可起到預防作用;發病時用小鵝瘟血清皮下注射可治癒。
C. 小鵝被箱子砸了站不起來了怎麼辦
到寵物店看看,沒有大礙就可以休養,等待恢復健康。
D. 小鵝站不起來!是疾病還是缺什麼元素
小鵝站不起來!如果其他的小鵝都能站起來,只有一隻站不起來,那這只小鵝肯定是疾病了。要是都站不起來,缺元素的面大。去找獸醫給看看,開點對證的葯,盡快讓小鵝好起來。
E. 鵝頭暈腿無力站不起來,不吃不喝,怎麼辦
主要症狀:雛鵝精神沉鬱,食慾廢絕,拉白屎,頭頸緊縮,白屎粘滿肚門,2~3天內發生死亡。
防治方法:小鵝瘟的防治目前可通過兩種方法進行防治,即注射疫苗和高免血清,能收到較好效果。
1.注射疫苗。母鵝在產蛋前15~30天用小鵝瘟鴨胚化弱毒疫苗進行肌肉注射。疫苗的注射劑量是1∶100,即1毫升疫苗加入99毫升生理鹽水。注射於母鵝胸部肌肉或腿部肌肉。每隻母鵝注射1毫升。6個月之後進行第二次注射,劑量是1∶50,即1毫升疫苗加入49毫升生理鹽水,每隻母鵝也注射1毫升。經過上述疫苗注射後的母鵝,它產的蛋孵化出的小鵝,就能抵抗小鵝瘟,免疫效果可達95%以上。
2.注射高免血清。如果母鵝未經免疫注射,在小鵝孵出後,注射小鵝瘟高免血清,可作預防。如果小鵝已經發病,也可立即注射抗小鵝瘟高免血清,每隻注射1毫升,注射部位在胸部皮下或腿部肌肉部位都行。用這種方法治癒率可達85%以上。
F. 小鵝癱瘓的症狀是什麼怎麼治療以及預防方法求告知
而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收入越來越高,消費意識也在不斷的轉變,像鵝這種產品也已經走進城市消費者餐的桌上,尤其因為一些鵝產品成為高端產品後,從而帶動了鵝價居高不下,一隻鵝的價格普遍在一二十元一斤,所以不少農戶看到目前鵝價比較高,很多人開始考慮養鵝,現在農村從原本的家庭養鵝,已經擴展到規模化、規范化飼養,現在養鵝也成為農村養殖行業中朝陽產業,那麼養鵝到底有哪些優勢呢?
鵝抵抗力比較強,鵝相比雞鴨來說,吃的可能比較多,畢竟體型略大,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鵝這種家禽抗病力非常強,它不懼怕寒冷也比較耐熱,適應力比較強,剛開始規模養鵝的農戶,認為鵝是水禽所以都會找個水源地,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在很多旱地飼養鵝也比較成功,鵝一般不會出現應急反應,這一點比雞鴨要強,像雞鴨這些家禽一旦遭遇到流感或者其他傳染病,傳染力度比較大,救治起來也比較麻煩,但是鵝不同,鵝抗病力比較強,只要能保證周圍環境經常消毒,一般鵝很少生病,對於養殖戶而言,任何養殖產品一旦出現疾病導致的死亡,那麼最後損失可能無法估計的,所以農村養鵝相對雞鴨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養鵝過程中極易發痛風病,鵝得了痛風要立即挑出病鵝,切勿盲目用葯,確認病情後根據方案使用達龍綠風寧進行治療,一天見效,二天控制死亡,三到四天痊癒。
再有一點農村養鵝比較適合,農村有豐富的植被,也有很多秸稈,像豆秸、玉米秸稈,這些都可以作為粗料,鵝不像雞鴨,鵝比較耐粗飼料,把這樣的秸稈粉碎之後和玉米面拌在一起,鵝也喜歡吃,這樣可以節省很大一筆飼料開支,從而增加養殖戶的收益。
隨著回村創業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對於養殖業比較看好,而很多新手對於養鵝或許只是看中價格,但是往往會忽略一些問題,像網上鵝苗真假難辨,再有養鵝的技術不到位,當然養鵝相比其他家禽來說自然有優勢。
G. 小鵝癱瘓是什麼原因,怎麼治啊
對於養鵝的朋友來說,怎麼才能賺錢,這是很多鵝養殖戶最關心的問題,實際上近幾年來養鵝使很多農民朋友走向致富之路,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在這里就為大家分享一下養鵝怎麼養和如何才能賺錢的經驗。
怎麼樣養鵝
1、選好苗。要選擇具有先進炕孵技術的,按防疫、消毒程序實施生產的炕坊,品種特徵明顯、生長發育好的苗鵝進行育肥飼養。
2、育好雛。育雛是養好商品鵝的關鍵階段,雛期的苗鵝體溫調節差、消化功能和抗應激能力等都十分微弱,所以要嚴格按有關技術切實掌握好育雛階段的溫度、濕度、密度、分群、開水、開食等關鍵工作,確保雛鵝的成活率。
鵝得了痛風要立即挑出病鵝,切勿盲目用葯,確認病情後根據方案使用達龍綠風寧進行治療,一天見效,二天控制死亡,三到四天痊癒。
3、分好批。每畝牧草可養商品鵝100~120隻,但切不可一次性飼養,否則會造成牧草前期太小鵝不夠吃,後期草老鵝不能吃的矛盾。合理的批次是冬鵝飼養量佔30%,早春鵝佔40%,遲春鵝佔30%。
4、補好料。牧草養鵝也需補充精料,一般每隻商品鵝約需精料4~5千克,精料要求營養全面,並要實行階段飼喂,最好使用顆粒飼料。
5、做好防疫。要按程序對鵝進行防疫,對種鵝未進行小鵝瘟注射或種鵝防疫時間較長的種蛋孵出的苗鵝,應在出殼24小時內注射小鵝瘟疫苗,10~14日齡時注射副粘病毒和禽流感疫苗。育雛期應給防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葯物欽水,遲春鵝在25日齡和45日齡分別用廣譜驅蟲葯進行驅蟲。同時要十分重視消毒工作,養殖場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消毒制度。
H. 鵝苗腿軟不能走是怎麼回事
15日齡的小鵝腿瘸吃什麼葯治療小鵝軟腳病鵝苗腿軟不能走是怎麼回事
鵝軟腳的病因和症狀表現極為復雜,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因此,把多種疾病引起鴨鵝出現軟腳的一系列症狀,稱為鴨鵝軟腳徵候群。臨診上見到鴨鵝呈現兩腳發軟的,都屬軟腳徵候群。
鵝軟腳病的防治辦法:
鵝腿軟,瘸腿用達龍硬骨頭。一天見效,快速見效兌水一千斤水,長期二千斤水,預防鵝瘸腿,腿軟。鵝癱瘓達龍硬骨頭。提高鵝受精率,產蛋率。
鵝軟腳征可能由傳染病引起,也可由飼養管理條件不良、育雛環境寒冷潮濕、舍內缺乏陽光或光照不足、鴨群密度過大、運動不足,尤其是缺乏維生素D,及鈣、鈣磷比例不當,或維生素B1、B3和E缺乏以及一些有害的氣體,如一氧化碳、氨氣等引起的。
I. 鵝站不起來是怎麼回事
鵝站不起來是怎麼回事?鵝痛風正確治療方法雛鵝痛風怎麼辦?
痛風二十天之前發病率最高,從剛來鵝苗開始就有可能發生,在前期,如果觀察到,白色糞便較多,還有鵝瘸腿的現象,很有可能是痛風的症狀。
解剖開來,嚴重的全身刷白,注意和漿膜炎的區分 (在此提醒大家一點如果不能及時的控制住痛風漿膜炎很有可能會隨之而來)。腎腫大,有嚴重的尿酸鹽沉積,排不出去。
防治方法
達龍「綠風寧」系列產品專治小鵝痛風,兩天控制死亡。專門防治鵝因傳染性疾病、蛋白質不分解、維生素缺乏等各種原因引起的痛風和脾壞死。
黴菌毒素感染
日糧中某些黴菌毒素(如卵孢黴素、橘黴素等)濃度過高時,導致鵝腎小管分泌的尿酸減少,甚至嘎部分和內臟器官尿酸鹽沉積,從而引發嚴重的腎臟損傷和內臟痛風。
疾病感染
鵝腎傳支、傳染性法氏囊病、沙門氏菌病等病,侵害呼吸道、損害腎臟,造成尿酸鹽排泄受阻,引發痛風。
9天就有癱瘓的,拉白稀水糞的,感覺像漿膜炎的症狀,投了氟苯尼考,黃芪多糖,但是感覺不太行還是有死的,給我打來電話,我讓他解刨一下,肝臟上有一層白白的薄膜,這就是尿酸鹽,排不出去,近期小鵝痛風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