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表達方法有哪些及作用

表達方法有哪些及作用

發布時間:2022-03-14 16:26:30

1. 語文表達方式有哪些及作用

表達方式一般有: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一般這五種表達方式都是各有特長,如果單純使用敘述,信息量大,但像記豆腐賬!如果穿插適當的描寫和議論,偶爾也抒發點感情就比較耐讀了。

2. 表達方法都有哪些及作用

表達方法很多,比如回憶法,可以通過回憶表達自己的觀點,還有時間法,按照時間順序進行事情的表述。

3. 表達方式有哪些及作用

有五種
1、記敘
2、說明
3、議論
4、描寫
5、抒情
(1)敘述.敘述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
(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4. 表達方法有哪些有什麼作用

表達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記敘法,回憶法,議論法等,作用是對某一件事情進行表述。

5. 五種表達方式及作用答題格式

表達方式基本有五種: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和說明。

1、敘述:

記敘性文章的主要表達方式,作者用它來展開情節,交代人物活動和事件經過。敘述的基本特點是在於陳述「過程」(人物活動的過程,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前因後果)構成敘述交代和介紹的主要內容。同時,議論說理的文章與應用性文體也離不開它以介紹事實材料與交代寫作經過。

2、描寫:

寫文章,只有通過描寫,才能做到"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歷歷在目"、"惟妙惟肖"。這是因為作者通過具體的形象化的語言寫人、狀物,把客觀對 象寫得有聲、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親臨其境、如睹其人、如聞其聲、如嗅其味、如見其色、如歷其事的感覺。

3、議論:

議論用在文章的開頭,起統領全文、點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議論用在文章的結尾,一般是為了提高對所敘事物的認識,深化文章的主題思想,點明和加深所敘事物的意義,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議論用在文章的中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使事與事之間緊密地連接起來,使文章結構顯得嚴謹。

4、抒情:

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並通過在意識中對現實的審美改造,達到心靈的自由。抒情是個性與社會性的辯證統一,也是情感釋放與情感構造、審美創造的辯證統一。

5、說明:

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摹狀貌、引資料、列圖表。說明方法的應用是為了讓文章更加具體、准確,讓讀者更好的理解。

6. 語言表達方法有哪些

語言的五種表達方式及區分
2010-04-27 20:12閱讀:648

子規
成長=閱讀+思考
關注
文章語言的五種表達方式,學生真正分辨起來雖不是什麼大難事。但在實際教學中,由於我們部分教師忽視了對它們的比較、分析,導致部分學生最終還是難以區分,至少寫作時綜合運用的意識不強,作文時採用單一的平鋪直敘,記流水賬 ,語言枯燥無味。現結合魯迅先生的《故鄉》一文,對語言的五種表達方式略作簡要的概括。
一、 語言的五種表達方式:敘述、說明、議論、描寫、抒情。
(一)、敘述:記載、述說人物活動的一般情況和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
作用:(1)介紹人物的身世、地位、經歷、事跡等,敘述事情的發生、發展或變化過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後果等。(2)為議論文提供事實論據,以用來證明論點。
例:1、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
2、又過了九日,是我們啟程的日期。閏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沒有同來,卻只帶著一個五歲的女兒管船隻。
(二)、說明:對事物的形象、性質、特點、構造、功能、作用、成因、關系等所作的客觀的介紹。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繪。
作用:(1)用來把事物的外形、特點、性質、構造、功能等解說清楚,使讀者對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認識。(2)是說明文的主要表達方式;也常在議論文中與議論交叉使用。(3)常用於應用文。
例:1、這是我們這里養雞的器具,木盤上面有著柵欄,內盛食料,雞可以伸進頸子去啄,狗卻不能,只能看著氣死。
2、我們這里煮飯是燒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
(三)、議論: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
作用:(1)是議論的主要表達方式。(2)在記敘文中常穿插在敘述、描寫之中,用以點明或更鮮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例:1、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他在水果店裡出賣罷了。
(四)、描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劃。
作用:(1)再現美麗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風光,抒發感情。(2)描寫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內心世界,表現人物性格,刻劃人物形象。(3)描寫人物活動的自然或社會環境,交代背景,渲染氣氛,幫助刻劃人

7. 表達方式有哪些作用呢答題格式

主要就下面四種:
抒情 議論
說明 記敘

抒情有兩種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濃烈。
1、呼告式:情到深處,常常難以自禁,忍不住大聲呼告:"祖國啊,母親!""我愛你,中國!"
2、 頓悟式:法國作家都德《最後一課》中的小弗朗士在上學路上,看到鎮公所布告牌前有很多人圍觀,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當他走進教室以後,才慢慢明白:祖國淪陷了!這時,作家寫到:"啊,那些壞傢伙,他們貼在鎮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就是這么一回事!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以頓悟式的直抒胸臆,表達萬分難過的心情。
3、反復式 :"哦,北大,北大,你委於我心的實在是太多,太多。"採用反復式語句,抒發"我"對北京大學的一往情深。
間接抒情有三種方式:
1、借景抒情:通過景物描寫,抒發感情,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法國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於勒》,通過兩次寫景表現人物心情:"我們上了輪船,離開錢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表現人物歡快興奮的心情;「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彷彿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鑽出來。」——表現人物失望、沮喪的心情。
2、詠物抒情 (托物言志):在文中把"物"作為主體對象來寫,而不是作為一般景物點綴其間,作者往往以濃墨重彩極力鋪寫某物,使其賦予某種象徵意義和豐富的涵。冰心的《紙船--寄母親》就是很好的例子。
3、敘事抒情:寓情於事,在敘述中抒發感情。魏巍在《我的老師》中,便是通過敘寫蔡老師在課內教我們讀詩,在課外教我們跳舞,帶領我們觀察蜜蜂等事例,抒發"我"對老師的愛戴之情。
再看議論:
所謂議論就是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和評論來直接表明觀點和態度的文字,它是議論文的主要表達方式。在文章中,議論常常從敘述或說明中生發出來,同時又去深化敘述或說明的內容。議論常常緣事而發。或感觸,或啟示,或褒或貶,是非曲直皆為議論。
議論的筆法多種多樣:
1、評述性議論。
針對某人某事某物,發表自己的見解,闡明自己的觀點和主張,或肯定、贊揚、或否定、批判,態度明朗,色彩鮮明。魯迅的《藤野先生》,開篇便描述清國留學生留著長辮扭脖子的丑態,結尾一句"實在標致極了"便是評述性的議論。作者以犀利的語言辛辣地諷刺了清國留學生的不學無術、附庸風雅。這種議論方式有較強的針對性。
2、哲理性議論。
語言含蓄,見解獨到,令人深思,這種議論方式往往具有啟發性。魯迅先生在《故鄉》的結尾處寫到:"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含蓄雋永,讓人回味無窮。
3、抒情性議論。
議論的語言是理性思維的結果,因而也許少了一份靈氣和生動,儼然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其實,議論也是講究文筆的,也是形象的。上文中所說魯迅的《故鄉》,便是將抽象的"希望",比作形象可感的"路",因而生發議論,形象生動。議論中飽含著濃郁的情感色彩,便賦予議論以強烈的抒情性。魏巍寫《誰是最可愛的人》選用三個典型事例表現志願軍戰士的"可愛"之處,作者在敘述每一件生動感人的事例之後,不失時機,以抒情的筆調,議論生友,一唱三嘆,既承上啟下,又點明主旨。
在來看說明與記敘:
說明的功能是使人了解一種事物或一種事理,給人以新知識、新認識。
敘述主要是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做的概括性的交代和表述。
看概念,兩者很好區分,難區分的是:說明文中的記敘與說明文的區分。
在說明文中,客觀的記敘是必要的和必需的。只是,這種敘述與在記敘文中的敘述是不同的。記敘文中的敘述目的是要敘述和描寫一個過程或情節,而說明文中的敘述除了比記敘文中的敘述要簡單得多之外,其目的仍然是說明,是為了說明一個事實或一種現象。比如《動物的遠游》(見《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中的一段:「有人在德國不來梅捉了7隻燕子,用飛機帶到了倫敦附近再放出去。兩地距離有700多公里,居然有5隻燕子飛回不來梅的老家。」這是一段敘述,在這篇說明文中恰當地說明了燕子遠游的本領。
現在你對這些表達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了吧?

8. 表達方式的作用及表達效果是什麼

一、表達方式的作用

1、記敘:使讀者了解故事情節、人物各方面。

2、描寫:渲染氣氛。描寫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3、抒情:表達抒發作者情感,深化文章主旨。

4、議論: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

5、說明:使讀者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背景、環境、狀物的細節。

二、表達效果

1、擬人:使要說明的內容更生動、形象。

2、比喻: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使事物生動形象。

3、對偶:結構整齊,富有韻律感和節奏感。

4、排比:壯闊了文章的氣勢,也使內容層層深入,讀起來朗朗上口。

5、反問:表現出強烈的情感。

6、反復:起強調作用。

7、環境描寫:烘託人物心情。



表達效果的答題格式

1、比喻手法表達效果的答題格式:採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比作……,生動形象地寫了……特點,表現作者……之情。

2、擬人手法表達效果的答題格式:將……擬人化,賦予……人的情感、動作,富有,表達作者……感情。

3、人物描寫表達效果的答題格式:採用了……描寫方法,准確傳神地寫出了人物……情態,表現了人物……心理,揭示了人物……感情(或品質)。

4、設問手法表達效果的答題格式:開頭出現,其作用通常為「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文中或結尾出現,其作用通常為「引起了對……的問題的關注(或引人深思),給人以啟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閱讀全文

與表達方法有哪些及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教資的教學方法 瀏覽:408
安全監控與檢測濕度檢測方法 瀏覽:163
自卑解決方法大全 瀏覽:651
上樓漏水最簡單方法 瀏覽:475
抽煙過肺的正確方法 瀏覽:849
ckeditor使用方法 瀏覽:400
浙江個人英語翻譯方法技巧簡介 瀏覽:632
單孔艾灸盒的使用方法 瀏覽:691
業余愛好者鍛煉方法 瀏覽:771
水晶糕的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535
蛋黃包檢測方法 瀏覽:327
不同調節後視鏡方法的種類圖片 瀏覽:367
睡眠淺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589
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通常採用的計算方法有 瀏覽:532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42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93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18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500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67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