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方盆栽竹子的養殖方法怎麼施肥
竹子是不需要施肥的。
養殖方法具體如下:
1、移植或上盆時間宜在早春3月前後或秋季8 - 9 月。幼株需帶泥團。亦可挖取地下鞭莖,帶土種植,4月發根長筍。
2、對中棵株以上進行移植或盆栽的,需帶鞭莖和泥團,並放入干雞糞屑等作基肥。種後均需澆足水放置半陰處。
3、冬季,應在根基部加土並施入基肥,增添營養。這樣能促進鞭根生長並更新,也利於今後多長竹筍。
4、竹的耐陰性強,盆栽的在盛夏可放置在簾子或樹陰下。忌烈日直曬,以防葉尖枯焦。冬季放在室內通風處即可。
5、水分要求,冬季土壤略偏干,春秋保持濕潤,盛夏高溫時可偏濕一些,但忌積水,以防爛根落葉。
② 竹子 北方東北能種植竹子嗎
我國竹子主要分布在華南、西南地區及華東的福建、浙江、江西、台灣和華中的湖南、湖北等省。全國除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和吉林等北方省區無竹子分布外,其它省市都有竹子生長。
③ 在北方室內種竹子需要注意什麼
我家再遼寧,我的家裡養了三盆竹子。一盆佛肚竹,一盆紫竹、一盆鳳凰竹。好幾年了,長勢一直很好,生機昂然、鬱郁蔥蔥、青翠高雅、秀色醉人。
以下是我的養殖經驗:
生長習性:
喜暖,耐寒,喜半陰濕潤的環境。(冬季可 以全日照)根淺,好生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適應性強。
栽培管理:
1、移植或上盆時間宜在早春3月前後或秋季8 - 9 月。幼株需帶泥團。亦可挖取地下鞭莖,帶土種植,4月發根長筍。
2、對中棵株以上進行移植或盆栽的,需帶鞭莖和泥團,並放入干雞糞屑等作基肥。種後均需澆足水放置半陰處。
3、冬季,應在根基部加土並施入基肥,增添營養。這樣能促進鞭根生長並更新,也利於今後多長竹筍。
4、竹的耐陰性強,盆栽的在盛夏可放置在簾子或樹陰下。忌烈日直曬,以防葉尖枯焦。冬季放在室內通風處即可。
5、水分要求,冬季土壤略偏干,春秋保持濕潤,盛夏高溫時可偏濕一些,但忌積水,以防爛根落葉。
④ 適合北方種植的竹子,竹子怎麼養,竹子的栽種方法
我的家裡養了三盆竹子。一盆佛肚竹,一盆紫竹、一盆鳳凰竹。好幾年了,長勢一直很好,生機昂然、鬱郁蔥蔥、青翠高雅、秀色醉人。
以下是我的養殖經驗:
生長習性:
喜暖,耐寒,喜半陰濕潤的環境。(冬季可 以全日照)根淺,好生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適應性強。
栽培管理:
1、移植或上盆時間宜在早春3月前後或秋季8 - 9 月。幼株需帶泥團。亦可挖取地下鞭莖,帶土種植,4月發根長筍。
2、對中棵株以上進行移植或盆栽的,需帶鞭莖和泥團,並放入干雞糞屑等作基肥。種後均需澆足水放置半陰處。
3、冬季,應在根基部加土並施入基肥,增添營養。這樣能促進鞭根生長並更新,也利於今後多長竹筍。
4、竹的耐陰性強,盆栽的在盛夏可放置在簾子或樹陰下。忌烈日直曬,以防葉尖枯焦。冬季放在室內通風處即可。
5、水分要求,冬季土壤略偏干,春秋保持濕潤,盛夏高溫時可偏濕一些,但忌積水,以防爛根落葉。
⑤ 北方適合養什麼竹子
北方種竹子,只有這黃槽竹最合適,因為這種竹子耐寒性強,可以在零下20幾度存活,栽種的時候特別要注意,竹子不論種在什麼地方都要連根帶泥土一起移栽,這樣存活率高些。
還有就是,若是做盆景的話要放在有陽光的地方,但是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若是種在庭院綠化的話,就要在陽光下栽種,也不要在太空曠的地方,反正栽種竹子就是存活率高,但是在栽種任何竹子的時候都要連根帶你泥土一起移栽。
(5)北方竹子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黃槽竹形折曲,幼竿被白粉及柔毛,毛脫落後手觸竿表面微覺粗糙;節間長達39厘米,分枝一側的溝槽為黃色,其他部分為綠色或黃綠色;竿環中度隆起,高於籜環。籜鞘背部紫綠色常有淡黃色縱條紋,散生褐色小斑點或無斑點,被薄白粉;籜耳淡黃帶紫或紫褐色,系由籜片基部向兩側延伸而成,或與籜鞘頂端明顯相連,邊緣生繸毛;籜舌寬,拱形或截形,紫色,邊緣生細短白色纖毛;籜片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直立或開展,或在竿下部的籜鞘上外翻,平直或有時呈波狀。
末級小枝2或3葉;葉耳微小或無,繸毛短;葉舌伸出;葉片長約12厘米,寬約1.4厘米,基部收縮成3-4毫米長的細柄。花枝呈穗狀,長8.5厘米,基部約有4片逐漸增大的鱗片狀苞片;佛焰苞4或5片,無毛或疏生短柔毛,無葉耳和鞘口繸毛,縮小葉呈錐狀,每片佛焰苞內生5-7枚假小穗,惟最下方的1片佛焰苞內常不生假小穗。小穗含1或2朵小花;小穗軸具毛;穎1或2片,具脊;外稃長15-19厘米,在中、上部被柔毛;內稃稍短於外稃,上半部具柔毛;鱗被長3.5毫米,邊緣生纖毛;花葯長6-8毫米;柱頭3,羽毛狀。筍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期5-6月。
⑥ 北方什麼時間適合移栽竹子
北方移栽竹子應在10月底11月初中上凍之前 。
1、竹子移栽,最好選擇在苗圃中生長一年以上時間、根系健壯的苗。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在挖苗後盡快裝車,注意根系保濕,運到種植地後立即栽種。栽種完畢澆一遍透水,如果當時風比較大,可以立風障防風。
2、移栽一年之後再施肥,可選用草木灰等淡肥,二氨類的肥料不宜使用,考慮溫度、濕度、土壤、水分以及竹子的生長勢等因素,還是秋季移栽稍好一些,成活率和長勢都略高於春季移栽。
3、除了上述常規操作外,提前斷根是我提高竹子移栽成活率的關鍵措施。一般春季3、4月份移栽,可在頭年12月斷根;秋季8月份移栽,可於春季3月斷根。此外,斷根過程中,還要給竹子根系施用由多效唑和防治病蟲害的農葯混合的溶液,二者的含量各佔50%。
⑦ 北方栽種的竹子,應怎樣培育
我國北方栽種的竹類多為散生竹,一般採用移竹或移鞭的方法。不論採用哪種方法,都要選擇1至2年生長很壯、無病蟲害、竹鞭鮮黃、竹芽飽滿的竹鞭。移竹時也一定要帶地下的竹鞭,否則難以成活。
選擇適生品種:
竹類適生或較適生氣候的年平均氣溫12至22℃,一月平均氣溫5至10℃,極端最低溫度-20℃;年降水量1000至20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5%至82%。而華北地區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夏季酷熱,雖然七八月降雨較多,但年平均降水量也不過500至600毫米,並不是竹子生長的理想氣候條件。因此,應選擇抗寒性比較強的散生竹品種,如黃槽竹、金鑲玉竹、黃桿京竹、紫竹、早園竹等。上述品種不僅抗寒力強,而且在北方園林建設中有許多成功經驗可以借鑒。
科學栽種:
根據竹類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
特點,栽種時應選擇背風向陽的地點,如假山、樓房、山丘的陽面。
栽種點的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為最好,若土壤過於黏重或是純沙地,要進行改土。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以有機肥料為主,每畝地大約施用4立方米左右),進行耕翻,深度不低於40厘米。
栽種季節以春末夏初為最好。若太早會因乾旱少雨,氣候乾燥,多風而影響成活;若栽種太晚竹子已進入速生期,傷根太多對成活也不利。若採用當地苗源,也可在多雨夏季移種,但必須帶坨。
栽種的深度應根據土壤的黏重程度而定,一般在20至25厘米,若太深竹筍破土困難,若過淺竹筍出土後細而弱。根據竹鞭長度(一般40至50厘米),挖成長條穴,埋入竹鞭,覆土後踏實,澆足水。
栽種後的管理:
竹子喜濕潤,栽後要經常保持土壤的濕潤,特別是出筍期或幼竹生長期必須及時灌水。移植栽種時,對地上植株要及時噴水,在有條件的每天9時前,下午3時後對竹葉進行噴水,也可用30%至50%的遮陽網進行遮陽。若是平坦地栽植,需在西北、北、東北三面搭防風障。
移竹栽種時,有「假死現象」,在管理不當的情況下,竹葉可部分或全部脫落。但只要枝幹始終保持鮮綠色,注意保濕,均能重新發芽展葉。
加強病蟲害的防治。竹蚜蟲是危害竹子主要害蟲之一,全年發生高峰期在北方多在8至10月份。可用50%鋅硫磷、50%殺蜈松各1000倍液噴殺。另外還有白粉虱等蟲害的危害,均要及時防治。竹葉煤污病是竹葉病害之一,多由竹蟲所引起,在高溫多濕,通風不良的情況下極易發病。防治方法除加強竹園管理,改善不良環境條件外,消滅竹蚜是防治煤污病的根本措施。
⑧ 竹子在北方能生長嗎
北方自然環境適宜竹子生長,但是很少有人去種植竹子。
竹類大都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一般年平均溫度為12C~22C,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竹子對水分的要求,高於對氣溫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散生竹類的適應性,強於叢生竹類。
由於散生竹類基本上是春季出筍,入冬前新竹已充分木質化,所以對乾旱和寒冷等不良氣候條件,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土壤的要求也低於叢生竹和混生竹。
叢生、混生竹類地下莖入土較淺,出筍期在夏、秋,新竹當年不能充分木質化,經不起寒冷和乾旱,故北方一般生長受到限制,他們對土壤的要求也高於散生竹。
(8)北方竹子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竹子,又名竹。品種繁多,有箭竹(Arrow Bamboo)[1]等。多年生禾木科竹亞科植物,莖為木質,是禾本科的一個分支,學名 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樹,生長迅速。
通常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也可以通過開花結籽繁衍,種子被稱為竹米。有些種類的竹筍可以食用。竹枝桿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國人喜愛,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與梅、松並稱為歲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詠竹者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