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自學哲學
如果只是想從邏輯上、概念上學習哲學,看哲學書籍就可以。
如果真正想形成自己的哲學思想——
需要先形成自己的世界觀
方法:將自己的知識,包括現在還沒有上升到哲學高度的非線性科學、基因學、量子力學等前沿科學概括總結起來,看看這個世界到底什麼樣(世界觀),並在此基礎上得出自己人生目標、正確的生活方向(人生觀),具備了這兩點,我們才能真正讀懂哲學,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學!因為,哲學是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概括總結,哲學的基礎和本質是科學。
2. 如何學習哲學啊新手入門.
好多人發現看了很多哲學書之後,知道了很多哲學家以及他們的主要觀點,但是一碰到現實問題似乎都用不上,只能用一些主觀客觀,唯心唯物地分析一通,除了可以表達一下觀點對事情的認知和解決卻沒有多大幫助。然後再看看網上一些講哲學的,除了能在知識付費中弄到一些錢,其它似乎用處也不大,反正任何事情就歸結到「一切都是道『』,「一切都是真理」就算萬事大吉。
哲學學習的難處主要在於哲學的體系化,概念范疇之間相互聯系緊密,在沒有理解另外的相關范疇之前,對於要認識的范疇是無法深入的。但是我們在學別的學科時已經習慣了每個概念范疇一是一,二是二的孤立狀態,以為就事論事就可以了,但其實把哲學的體系已經支解了。但是要體系化地學習沒一年兩年出不來,大多數人不願意投入這個精力。大家都在尋求簡化的方法,要麼是通俗化,要麼是不停地打基礎。而哲學恰恰相反是要從體系這個最難處開始,並不存在從簡單開始的可能性。
要打開這種體系化的難處我認為哲學只能在互動中產生,軸心時代的三位聖賢蘇格拉底,釋迦摩尼,孔子無不是從對話開始的。連對話錄都是他們自己寫的而是他們的弟子記錄的。對話最大的好處是有針對性,對話的形式對於晦澀難懂而又無所不包的哲學來說特別重要。對話極大地拉近了我們和哲學的距離。然而這個傳統離我們非常遙遠了,所以我們發現讀再多的哲學書,聽再多的哲理都進入不了哲學。我做過一段時間的連麥直播哲學效果特別好,還想繼續探索和恢復這個學習傳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3. 哲學的學習方法
哲學是一個很寬廣的范圍,它分為西方哲學和東方哲學,所以說兩種體系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他們的內容有很多事只是相通的,所以說學習這些的話要東西換相結合認真的學習,這樣的話能夠讓你融會貫通。
4. 怎麼學習哲學~!
學哲學就像練功夫,基本功一定要扎實,那麼首先就是要學會思考,這個思考一是要跳出日常思維去思考,甚至於超於世外的思考,天馬行空,越遠越好。二是要專牛角尖,刨根問底,自己肯定一個思想的同時也要去否定它,不斷的舉出反例推翻自己,到後來你會覺得沒有什麼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在練基本功的時候,你需要看一些淺顯點的哲學書,最好是淺顯的哲學史。學哲學不要急功近利,哲學也沒有功利,一切都是基於你對智慧的熱愛。推薦你看《蘇菲的世界》《西方哲學的故事》等。看這些書可以幫助你了解哲學的歷史,哲學家的主要思想,從中你不僅能先自主思考那些哲學家提出的經典問題,還能找到哲學發展的脈絡,最重要的是避免先入為主的思考模式,如果你一開始就遇到一個可崇拜的偶像,你會時刻的追隨,以他的思考方法思考,這就沒有了自己的主見。
等你對哲學有個大概的全貌時,你才剛剛入了門。現在就可以嘗試嚴肅的哲學史了。首先是西方哲學史,這其中古希臘哲學最重要,古希臘以後的所有西方哲學都能在古希臘哲學中找到影子。趙敦華的《西方哲學簡史》,羅素的《西方哲學史》,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是個由簡入繁的過程,一邊看這些,一邊接觸你喜歡的哲學家原著,啃原著這個過程是痛苦而曲折的,在保證你不會崩潰的前提下適量的看,看得慢沒關系,只要是再思考著,就會讓你不斷的提升境界。當然你不能只是了解西方哲學,西方哲學在黑格爾那裡走到了巔峰,隨後衰落,現在正在從東方哲學尤其是中國哲學那裡汲取養分,所以你要中西方同時看,同樣是先看哲學史,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比較淺顯,然後是蕭萐父、李錦全《中國哲學史綱要》等,學哲學就要兼容百家,掌握所有人的智慧,才能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另外現代哲學你不能忽略,看一下現代哲學的概要,雖然門派很雜,但是都是將古代哲學家的智慧與時俱進的結果。
等到上述工作步入正軌不再痛苦,你也就是個學者了,如果是學功夫的話,你也當是武師級別了,然後你的目標就是海納百川,厚積薄發,獨辟蹊徑,成為大俠了。還是看原著,但是不再是啃了,而是汲取。你達到一個新的境界,沒有什麼思想會出於你的思維框架之外,沒有什麼人間智慧能夠震撼到你了,你只需將心中氣息融會貫通即可日益提升。
最後再說說哲學的態度。希望你一直保持虔誠的態度,虛懷若谷的心境,蘇格拉底說過,認識自己的無知。觀覽人間智慧之盡相,登上智慧之塔的頂峰應該是你的理想。哲學是平靜的,你也應該平靜的熱愛。不要狂熱,不要偏向,有自己的思想,不為別人左右。記住,答案千奇百怪,但真相只有一個。
5. 如何學好哲學的方法
毛選要學,要學好,學透,但是我們要清楚一件事,毛選本身是「道」的應用,是哲學的實踐與方法論的集大成者。在毛選中本身對哲學探討的內容不是很多,更像是一個掌握了辯證法屠龍術的實操、表演與解說。那麼我們就要清楚,想變得聰明一些,就不能僅僅研究毛選,在進行一定的程度的學習以後就要朔源,向源頭推進,那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你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大學要開馬哲和毛概兩門課了。
6. 學習哲學的方法
社會科學的學習方法都有一些共性,當然也包括哲學:(1)通讀理論。哲學雖然沒有形成定論的具體的研究對象,但卻有其自身的基本問題,這些要搞清楚。(2)構建知識框架。比如你可以將哲學分為本體論、認識論及方法論來學習。(3)了解哲學史。我覺得這個十分重要,知道哲學是怎麼一步一步發展來的,把前人的思想再想一遍,你就差不多了。另外在學習時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列個圖標啊,比較歸納什麼的。不知我有沒有說明白,希望對你有幫助......針對樓主想系統學習哲學,我推薦自己的哲學啟蒙書:《蘇菲的世界》(橋斯坦·賈德),這本書深入淺出,以引人入勝的小說形式對西方哲學進行了一個系統理論的概述,就像一位老師在給你講課(這是我切身的感受),生動明了,如果您是在沒任何基礎的情況下入門,我真的很建議您讀一讀高中生的政治課本哲學那一冊,我本身就是學政史的,那本書能真正引導您入門,很好的 針對樓主喜歡尼采,我建議可以先讀讀周國平的《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採的書是一種近乎完美的瘋狂理想主義,建議先從淺顯的哲學開始,日後深入了可以繼續,畢竟哲學需要品味和思考(尼採的三本書:1\悲劇的誕生(受叔本華影響較多)2\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核心作品)3\權力意志(未全部完成)) 針對樓主喜歡蘇格拉底,我推薦的是另外一本淺顯的書《蘇格拉底這樣思考:通向幸福生活的16種方式》,個人感覺也不錯 樓主很謙虛,希望由淺入深,這很好。如果您有足夠耐心,之後可以去看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樓主贊同無神論,也就是等於支持唯物主義,所以您以後挑書只要找唯物主義就可以了,這樣很方便,像中國古代的范縝就是著名的無神論哲學家。另外,像薩特啊,費爾巴哈啊,黑格爾啊,盧梭啊我也很喜歡。啟蒙運動是西方哲學的春天,那個時代涌現出很多哲學著作,比如《純粹理性批判》《哲學通信》《社會契約論》等等 另外,如果以後對中國古代哲學感興趣了,一本薄薄的論語是最好最方便的,以後有空了也可以讀讀朱熹等人的書,不過中國古代大多是唯心主義,就算有唯物也是樸素唯物主義
7. 如何正確的學習哲學
學會使用哲學的方法,否則,哲學就是一堆空洞的道理。
舉一個最教案的例子:
哲學的定義:簡單講就是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概括總結。去概括總結了,就一定會發現哲學的意義。
結論一定是:哪怕總結的是我們最熟悉的、最了解的事物,從科學的角度我們最多連續問上五個為什麼,就會遇到科學的盲點,面對對這個世界我們還很無知,只有將各種科學知識總結起來才能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認識這個世界才知道該怎樣生活。概括總結出來的東西,一定代表著高度、深度、廣度的濃縮和精華,絕不是缺乏科學、生活內容的字面上的大道理。
學哲學如果連定義都沒有去搞懂,那麼,所學的哲學知識,只能講給別人聽,只能是個「辯才」。
8. 學習哲學有什麼好方法
哲學是文科中比較靈活的學科,側重理解和運用,需要記憶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內容,因此培養一種適當的學習方法,學習哲學就能輕松一些,以下是學習方法的概括,供您參考【一】,要學好哲學有兩個基本要求:⑴把握哲學的體系;⑵背誦原理。 【二】,比如,馬哲體系分為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價值觀等幾個部分。原理內容不多,准備一個筆記本,把原理摘抄下來,然後熟記背誦就可以。同時多看關於原理的說明性文字,加深對原理的理解,對馬哲的體系要有總體把握。 【三】,在對體系總體把握的基礎上,把原理展開:①唯物論主要是物質和意識關系的原理(擴展開還有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②辯證法主要是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和七大范疇(現象與本質,原因與結果,偶然與必然等);③認識論主要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歷史與邏輯統一,主觀和客觀統一;④人生觀價值觀主要是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人生價值與奉獻。哲學體系展開以後就這些內容,體系就算把握住了,下一步就是做題。 【四】,一些做題技巧。哲學題目包括問答題、材料解析題和選擇題。⑴問答題和材料題,解題分三步:首先答世界觀,以「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開頭,然後把題目反映的原理寫上;第二步答方法論,你回答完了世界觀後要接著答方法論,比如回答了「物質決定意識」,那麼方法論就應該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答方法論時以「這就要求我們」開頭;最後一步結合材料,列出材料中哪些話反應了你回答的原理即可。⑵題目一般都會以「請用唯物論有關原理」或者「請用辯證法有關原理」等形式提問。這時候如果已經熟記了哲學體系,哪些是唯物論,哪些原理是辯證法,很快就能解答出來。關鍵是事先對原理進行一次全面整理並背誦,以後就可以一勞永逸了。 ⑶選擇題,也沒什麼訣竅,第一就是整理熟記並背誦原理性文字,第二就是多做習題,高中考試題型與習題重現率很高,一半左右的選擇題都在平時的習題里出現過。 ⑷總之,把馬哲的原理按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人生觀等部分總結出來,很快就能把握住整個體系。在解題的時候根據題目要求選擇相應的原理,相應的原理就只有幾條(比如唯物論才兩條),這樣基本上就掌握了學習的要點。最後要做的就是做做練習,熟悉題目類型,沒有什麼特別難的。
9. 怎樣學哲學
昨天有個朋友也有類似的問題,我只是告訴他要學習西方哲學,原因很簡單,哲學這個詞來自於西方而中國十九世紀初還譯為「形而上學」。這可不是和辨證法相對立的「形而上學」。是存在本體論的形而上,那麼本民族文化系統中的哲學是西方比附型的哲學。而要弄懂它,必須學習西方哲學再來認識我們的「哲學」這樣你才能認識我們有什麼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