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地震預報的方法有哪些簡略

地震預報的方法有哪些簡略

發布時間:2022-03-03 16:34:09

『壹』 民間預報地震的方法

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據國際組織預報今年地球將進入地球地震年所以在這里給朋友們推薦一種地震預報的方法是:把一塊磁鐵用繩子掛在高處,下面正對地板磚或一個鐵盆,磁鐵上粘一塊大鐵塊。地震前地球磁場發生劇烈變化,磁鐵會失去磁性。鐵塊掉下來,落在地上或盆上,發出響聲。此法在房屋沒有晃動前就會提前預警。提前時間10分鍾至幾十秒。如果掉下來了,必發生大震。有什麼qq群的盡量轉發一下,讓更多的人知道,也許你的傳播在以後會救許多人的性命

『貳』 預測地震的新方法有哪些

『叄』 預測地震有哪幾種方法

①地震地質方法是以地震發生的地質構造條件為基礎,宏觀地估計地點和強度的一個途徑。可用這種方法在大面積上劃分未來地震的危險地帶,確定不同強度的危險地區。這種工作叫做地震區域劃分。由於地質的時間尺度太大,地震的時間預測不能依靠這一方法。
②地震統計方法是從地震發生的記錄中去探索可能存在的統計規律,估計地震的危險性,求出發生某種強度的地震的概率。統計方法的可靠程度決定於資料的多寡。中國歷史悠久,在有些地區,地震資料豐富,運用統計方法可以提供有意義的結果。
③地震前兆方法是根據前兆現象預測未來地震的時間、地點與強度的方法。地質方法的著眼點是地震發生的地質條件和在比較大的空間、時間尺度內地震活動的變化。統計方法所指出的只是地震發生的概率和地震活動的某種「平均」狀態。若要明確地預測地震的發生地點、強度和時間,還是要靠地震的前兆。所以尋找地震前兆是地震預測的核心問題。為了取得可靠的地震前兆,必須開展長期、廣泛的觀測和研究。

『肆』 目前地震可以通過哪些方法預報

(二)利用現代技術進行地震預報的新方法(1)衛星熱紅外遙感法。這種方法主要基於熱紅外異常與地震孕育過程之間的關系研究。由於地震孕育過程地殼內部結構變化會引起地表溫度變化。根據國內外地震學家所做的地震熱紅外異常機理、岩石實驗、熱紅外遙感技術的應用及典型震例分析,以及從衛星熱紅外遙感資料的實際應用等實踐證明,強震發生前一個月左右,震源區地表溫度會出現一次較為明顯的增溫過程。因此,這種方法利用衛星遙感技術探測地表和底層大氣溫度變化進行地震預測。但是,衛星熱紅外遙感資料在地震預測應用研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利用這種方法預測地震仍然處於積累資料和實驗預測的探索階段。(2)地震雲。在某些中強地震發生前,其周圍地區的天空中,一般在凌晨或傍晚會出現條帶狀的地震雲。另外,也可能有一種輻射狀的地震雲,一般由數條帶狀雲同時相交在一點,雲的交點垂直於地面就是震中所在地。根據地震雲判斷震中較為復雜。(3)磁暴二倍法。磁暴是由於太陽上的黑子群或耀斑等所產生的強大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引起了全球性的磁擾動。數據表明:通過幾百次地震與磁暴組合分析結果,磁暴強度越大,對應地震越多,震級越大。張鐵錚認為形成地震的原因是由於地球深部聚積的應變能,隨著地球旋轉沿著地殼底部深斷裂向外擴散,沿途一環套一環形成震源點,經過短期聚積和收縮,使高磁性地殼受到機械振動產生地磁波轉化為磁暴。這種方法已被用於多次地震預測,是一種有效地地震預報手段。(4)引潮力共振的異常疊加法。這種方法認為多種地球物理因子和天文因子可能會促使地震突然發生。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只有月亮奇異位置時的引潮力共振的異常疊加方可以觸發地震。 

『伍』 五種預報地震的方法

地震學預測方法

一、前兆性地震活動:(1)地震活動增強與平靜;(2)震群活動;(3)前震活動;(4)誘發地震;(5)地震窗;(6)地震震中遷移;(7)相關地震;(8)地震活動重復性。

二、地震空區和條帶:(1)地震空區;(2)地震條帶。

三、強震序列類型和判定:(1)地震序列的類型;(2)序列類型判定。

四、地震活動性參數的應用:(1)N值(頻度);(2)b值;(3)震情指數(A(b)值);(4)缺震;(5)應變釋放(能量釋放);(6)地震集
中度;(7)震群的U、K、ρ值;(8)地震活動熵;(9)地震活動度S;(10)AC(Cn)值;(11)分維數。

五、震源機制、介質參數的應用:(1)震源機制;(2)波速比;(3)振幅比As/Ap;(4)介質品質因子Q值;(5)尾波振動持續時間比和尾波品質因子Qc值;(6)震源參數。

六、小震調製作用/響應比在短臨預測中的作用:(1)小震調制比;(2)加卸載響應比。

七、震級、時間、地點預測的主要地震學方法的歸納:(1)空間圖像方法;(2)時間進程方法;(3)地震序列方法;(4)地震相關方法;(5)震源及介質參數方法;(6)震兆合成方法。

八、震後趨勢判定主要方法:(1)h值;(2)b值截距法;(3)「密集—平靜」現象;(4)等待時間法;(5)應變釋放曲線。

地殼形變學方法

一、定點傾斜、應變預報地震方法:(1)物理參數計算分析方法;(2)濾波分析方法;(3)幾何分析方法;(4)綜合分 析方法。
二、大面積形變測量與跨斷層測量預報地震方法:(1)精密水準復測;(2)水平形變觀測;(3)跨斷層場地觀測方法。 三、重力測量預報方法:強地震一般發生在重力變化梯級帶上或等值線轉折部位,並大多位於低值一邊。
四、
GPS觀測預報地震方法:強地震前可以觀測到GPS的異常變化特徵。一些觀測結果表明,在高剪應變集中及主應變增大區,在其周圍及中心區,往往是潛在強地震的震源區域。大震前地表會大面積地出現向某一方向運動的現象並在震中及鄰近地區產生高剪應變集中區。
地磁地電方法
一、地磁學方法:(1)地磁轉換函數法;(2)地磁加、卸載相應比法;(3)空間相關和加權差分法;(4)低點位移法。
二、地電學方法:(1)常規預報地震方法;(2)地震地點學其他方法(自然電場法、地磁輻射法、大地電場法、大地電磁測探方法、大氣電位方法)。
三、遙感觀測技術的應用:(1)地震前後斷裂帶內外的衛星紅外溫度差異動態過程;(2)地震前後潛熱通量異常; (3)地面溫度的反演;(4)長波輻射信息的短周期地震指標。
地下流體方法

通過分析觀測數據,提取異常,預測地震。

一、地下流體物理類:(1)井水位;(2)井水溫(地熱);(3)水電導率。

二、地下流體化學類:(1)離子組分;(2)微量組分和放射性組分;(3)氣體組分。

三、地下流體宏觀現象:水色、水氣、氣味、溫度、水位、流量等。

綜合分析方法

一、綜合概率法:(1)概率合成方法;(2)概率增益方法;(3)多元統計組合模型的應用;(4)可拓綜合模型前兆預測 研究。

二、模式識別:(1)基於地震前兆的模糊地震預報;(2)模糊聚類分析;(3)模糊信息檢索方法;(4)模糊綜合評判; (5)CORA—3方法。

三、「故障診斷技術」的應用。

四、專家預測系統。

五、遺傳—神經網路模型:(1)遺傳演算法;(2)神經網路模型。

群測群防常用方法

一、動物宏觀異常觀測方法

二、地下水宏觀異常觀測方法

三、土地電

四、土地磁儀

五、地下水群測網

『陸』 目前地震可以通過哪些方法預報

地震學預測方法

一、前兆性地震活動:(1)地震活動增強與平靜;(2)震群活動;(3)前震活動;(4)誘發地震;(5)地震窗;(6)地震震中遷移;(7)相關地震;(8)地震活動重復性。

二、地震空區和條帶:(1)地震空區;(2)地震條帶。

三、強震序列類型和判定:(1)地震序列的類型;(2)序列類型判定。

四、地震活動性參數的應用:(1)N值(頻度);(2)b值;(3)震情指數(A(b)值);(4)缺震;(5)應變釋放(能量釋放);(6)地震集
中度;(7)震群的U、K、ρ值;(8)地震活動熵;(9)地震活動度S;(10)AC(Cn)值;(11)分維數。

五、震源機制、介質參數的應用:(1)震源機制;(2)波速比;(3)振幅比As/Ap;(4)介質品質因子Q值;(5)尾波振動持續時間比和尾波品質因子Qc值;(6)震源參數。

六、小震調製作用/響應比在短臨預測中的作用:(1)小震調制比;(2)加卸載響應比。

七、震級、時間、地點預測的主要地震學方法的歸納:(1)空間圖像方法;(2)時間進程方法;(3)地震序列方法;(4)地震相關方法;(5)震源及介質參數方法;(6)震兆合成方法。

八、震後趨勢判定主要方法:(1)h值;(2)b值截距法;(3)「密集—平靜」現象;(4)等待時間法;(5)應變釋放曲線。

地殼形變學方法

一、定點傾斜、應變預報地震方法:(1)物理參數計算分析方法;(2)濾波分析方法;(3)幾何分析方法;(4)綜合分 析方法。
二、大面積形變測量與跨斷層測量預報地震方法:(1)精密水準復測;(2)水平形變觀測;(3)跨斷層場地觀測方法。 三、重力測量預報方法:強地震一般發生在重力變化梯級帶上或等值線轉折部位,並大多位於低值一邊。
四、
GPS觀測預報地震方法:強地震前可以觀測到GPS的異常變化特徵。一些觀測結果表明,在高剪應變集中及主應變增大區,在其周圍及中心區,往往是潛在強地震的震源區域。大震前地表會大面積地出現向某一方向運動的現象並在震中及鄰近地區產生高剪應變集中區。
地磁地電方法
一、地磁學方法:(1)地磁轉換函數法;(2)地磁加、卸載相應比法;(3)空間相關和加權差分法;(4)低點位移法。
二、地電學方法:(1)常規預報地震方法;(2)地震地點學其他方法(自然電場法、地磁輻射法、大地電場法、大地電磁測探方法、大氣電位方法)。
三、遙感觀測技術的應用:(1)地震前後斷裂帶內外的衛星紅外溫度差異動態過程;(2)地震前後潛熱通量異常; (3)地面溫度的反演;(4)長波輻射信息的短周期地震指標。
地下流體方法

通過分析觀測數據,提取異常,預測地震。

一、地下流體物理類:(1)井水位;(2)井水溫(地熱);(3)水電導率。

二、地下流體化學類:(1)離子組分;(2)微量組分和放射性組分;(3)氣體組分。

三、地下流體宏觀現象:水色、水氣、氣味、溫度、水位、流量等。

綜合分析方法

一、綜合概率法:(1)概率合成方法;(2)概率增益方法;(3)多元統計組合模型的應用;(4)可拓綜合模型前兆預測 研究。

二、模式識別:(1)基於地震前兆的模糊地震預報;(2)模糊聚類分析;(3)模糊信息檢索方法;(4)模糊綜合評判; (5)CORA—3方法。

三、「故障診斷技術」的應用。

四、專家預測系統。

五、遺傳—神經網路模型:(1)遺傳演算法;(2)神經網路模型。

群測群防常用方法

一、動物宏觀異常觀測方法

二、地下水宏觀異常觀測方法

三、土地電

四、土地磁儀

五、地下水群測網

『柒』 現在的預測地震方法都有哪些

動物對於地震更為敏感,許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發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預報風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礦井崩塌或有害氣體等等。至於在視覺、聽覺、觸覺、振動覺,平衡覺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輔助判斷作用,對不同的動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隨地震而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振動、電、磁、氣象、水氡含量異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動物的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生異常反應。如一個地區的重力發生變異,某些動物可能能過它的平衡器官感覺到;一種振動異常,某些動物的聽覺器官也許能夠察覺出來。地震前地下岩層早已在逐日緩慢活動,呈現出蠕動狀態,而斷層面之間又具有強大的磨擦力,於是有人認為在磨擦的斷層面上會產生一種每秒鍾僅幾次至十多次、低於人的聽覺所能感覺到的低頻聲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聲波才能感覺到,而動物則不然。那些感覺十分靈敏的動物,在感觸到這種聲波時,便會驚恐萬狀,以致出現冬蛇出洞,魚躍水面,豬牛跳圈,狗哭狼吼等異常現象。動物異常的種類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動物、冬眠動物、魚類等等。動物反常的情形,人們也有幾句順口溜總結得好: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發現異常快報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異常反應,如不適季節的發芽、開花、結果或大面積枯萎與異常繁茂等。

閱讀全文

與地震預報的方法有哪些簡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龍支付使用方法 瀏覽:415
燒烤烤盤使用方法 瀏覽:941
兩輪特技訓練方法 瀏覽:401
丹參染色鑒別方法 瀏覽:623
細胞免疫的研究方法 瀏覽:781
華為雲電腦dnf游戲按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77
青光眼自我檢測方法 瀏覽:409
水準測量車站檢驗方法 瀏覽:929
陰道沖洗器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103
快速教小孩算數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40
電容器的容量大小識別方法有哪些 瀏覽:354
大面積白癜風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791
戴爾電腦的使用方法 瀏覽:465
跳繩中學生訓練方法 瀏覽:542
oppoa9手機震動關閉方法 瀏覽:892
研究作者生平算什麼研究方法 瀏覽:222
防火牆的自定義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
心律規整測量方法計算題 瀏覽:753
快速治痛風最好的方法 瀏覽:442
櫥櫃平台計算方法 瀏覽: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