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祛濕最好的幾個方法
【祛濕,最重要的幾個途徑】
我們都知道濕邪引起的症狀很多,比如有皮膚油膩、面生暗瘡、身體困重、肥胖、肌肉鬆軟、腹部脹滿,大便溏瀉等。
一般排除濕邪有幾大途徑。
1、利水祛濕。通過利水利尿方法,將體內的濕濁從小便排出來,我們通常經常用於祛濕的紅豆、薏米、茯苓等葯材,都有利水祛濕的作用。
2、健脾祛濕。中醫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脾屬土,土能克水,應用健脾胃的方法能夠幫助水濕的代謝,達到祛濕的效果,常用的葯物,比如白術蒼術等,有健脾燥濕之作用。
3、發汗祛濕。通過解表發汗的方法,使體內的陽氣升發,排除寒濕邪氣,葯物比如桂枝生薑等,另外通過運動發汗,增強體內的代謝,出汗也有祛濕的效果。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更多中醫科普,點頭像關注鄭醫生,有疑問可以私信……
② 你有哪些祛濕的方法
糙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豐富的纖維,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當的飽足感,能整腸利便,有助於排毒。每天早餐吃一碗糙米粥或來一杯糙米豆漿是不錯的排毒方法。
③ 如何正確的祛濕有哪些好方法
濕是中醫學特有的名詞,也稱之為濕邪,常用祛濕方法如下:
1、改善飲食:可以進食具有利水、健脾、滲濕作用的食材,如紅豆、薏米、蓮子、芡實、山葯等;
2、增加運動:可以通過運動多出汗,達到祛濕效果;
3、葯物治療:服用具有健脾、滲濕作用的葯物,也能達到祛濕效果,如四君子湯、六君子湯、參苓白術散類葯物;
4、中醫特色治療:如艾灸、拔罐,通過對經絡腧穴的刺激,達到祛濕效果。
按照中醫理論,濕邪的產生主要與脾功能失常有關,因為脾主運化水濕,如果脾功能失常可導致水濕之邪在體內產生。因此可以通過以上方法,達到較好祛濕效果。
④ 祛濕都有哪些方法
祛濕的方法有很多,中醫有肝腎祛濕、清熱祛濕、健脾祛濕等多種祛濕方法。
祛濕是治療水濕證的治法,是以祛濕葯為主組成的方劑做為祛除濕邪作用的葯物來達到祛濕的效果。
祛濕類食物有促進水濕排出的作用,宜於治療濕證。南瓜,味甘、性溫,作用:補脾利水,解毒殺蟲。宜於脾虛食少腹脹,脾虛水飲停胃。
(4)祛濕的都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中醫診病時,醫生經常會告訴患者,你有「濕」,尤其是在上海的黃梅季節。臨床上胃腸病患者被中醫辨證為「濕證」的不在少數。
其實,「濕」是中醫學中的一種病理因素,它可以是因為感受了外界的濕邪,比如有些人長期居住在潮濕的環境里就容易感受濕邪。也可以因為脾胃虛弱,不能正常運化而內生。所以「濕」與脾胃密切相關。舌苔厚膩是判斷「濕」邪存在的重要依據。同時患者常常伴有口苦、口粘、口甜、脘腹脹悶、食慾不振、大便溏薄不爽等症狀。治療濕證,往往立足於健脾和胃,助運化濕。在生活上,患者應該做到飲食清淡,忌油膩、辛辣之食物,少吃甜食等。
濕本來是六氣中(風寒暑濕燥火)中正常的一種。但是濕氣過度了就是問題了。人體的濕氣由兩種途徑得來,一種是感受外界的濕氣,如經常的淋雨啊或者游泳,居住地比較潮濕,時間久了就會導致濕入侵機體。還有是因為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機體內的水液不能正常的變為精微物質吸收形成濕濁,然後阻礙氣機和清陽,最終出現的症狀是身體困重,肢體酸痛,腹脹腹瀉,不愛吃飯,口粘。
而引起濕氣的原因,一方面是長期處於潮濕的環境、經常穿潮濕的衣服或長期從事水下工作的,濕氣很容易侵入人的身體,會造成濕氣的表現。另一方面是飲食不當或者內分泌紊亂也會產生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