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音樂藝術的欣賞方法有哪些

音樂藝術的欣賞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2-17 09:14:05

⑴ 欣賞音樂的方法有哪些

(一)作品與作者所處的時代北背景。
一個音樂作品,總是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只有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才能極深刻地理解它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的藝術特色
音樂作者由於生活時代、環境和經歷及藝術趣味的不同,表現為不同的藝術特色。
(三)民族特徵
一切音樂作品都植根於民族、民間音樂,因此,有著強烈的民族特徵。例如,有些作品只是概括地體現了民族語言的某些特點,有的則和具體的民間音調保持著密切的聯系,白毛女音樂中的《扎紅頭繩》一段,就是保持了山西秧歌《拾麥穗》的基本曲調。
(四)音樂語言
作曲家創作樂曲,如同文學家寫詩作文一樣,有自身表情達意的體系,這就是音樂語言,音樂語言包括很多要素,如旋律、節奏、拍子、速度、力度、音區、音色、和聲、復調、調式、調性等,一部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都要從以上要素中表現出來。
(五)曲式、體裁和標題
曲式是音樂材料的排列樣式、也就是樂曲的結構布局。具體可分為樂段、二段式、三段式、復三段式、變奏曲式、奏鳴曲式和套曲等形式。體裁是音樂的品種,是在各時代,各民族,各階級和個階層的社會文化生活中形成的,各種體裁有各自的規律和特點,如歌曲、舞曲、進行曲、夜曲、序曲、交響曲、組曲等等,這些體裁適合於表現不同的題材和內容。在器樂作品中,有標題音樂和非標題音樂之分,標題是指說明作品內容的一段文字,是幫助人們理解音樂的。

⑵ 怎樣欣賞音樂,主要掌握五個方面的專業知識

一、預備知識:
1、音響知識:
大家欣賞音樂一般都是用隨身聽或音響。在欣賞音樂的初級階段,可用隨身聽欣賞。它的優點是攜帶方便,投資較小。缺點是中、低音表現較差,尤其是中音的表現不夠細膩,層次感不夠,缺少爆棚效應,臨場感也不夠好。有的網友會說,我的隨身聽音質很好,怎麼說不好呢?其實這樣的看法和我以前的看法是一樣的。但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如果你聽了高級音響的音效後,相信你的看法會改變的。尤其是聽交響樂時,它們的差別就明顯的表現出來了。在欣賞的中、高級階段,為了能更好享受音樂,最好是用高級音響欣賞。(發燒耳機除外)(高級音響的價格比隨身聽貴了許多,如果沒有上述的優點,特別是中音,早已被隨身聽所取代了。)

音響界流傳這樣的術語:音響器材是「一分價錢一分貨,一毛價錢兩分貨,一元價錢三分貨。」選購器材的最佳策略是選第二種「一毛價錢兩分貨」的方案。選購音響時,最好不要選購套裝音響,因大多數的套裝音響廠商,為獲取高額利潤,往往注重外表的花哨而降低對音質的要求。(音響最難搞的是中音部分)。廠家往往將低音和高音做的很足,讓不內行的顧客試音時感到低音強勁,高音清晰就行了。正確試音方法:准備兩盤CD,《蔡琴老歌》、《流淌的歌聲》(男女聲重唱),先在已知音質較好的音響中播放,記住蔡琴那種特有歌聲的韻味和「流淌歌聲」中男中音那富有磁性的聲音,然後再拿到需要選購的音響中播放,看音響的中音播放效果如何,往往很快就可試出音響音質的好壞。

建議購買音響時,採取積木式,分別購買,下面是購買音響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音箱:建議購買惠威D[wmv].1(2000元左右)或惠威D[wmv].2([wmv]000元左右),它們採用了惠威設計製作的D6型中、低音單元,這種單元採用了一體化的振膜,高強度鑄鋁合金盆架,大直徑的音圈,對稱設計的磁路系統等一系列優化設計,使其口徑僅6.5英寸的單元具有強大的線性聲壓輸出、延伸良好的低頻特性和純凈自然的音色,使瞬態特性極好。它採用的高音單元X1型為惠威自行設計並製作的頂級高音單元,博眾家之長。該單元為金屬面板的球頂式單元,特點是頻響延伸寬闊,指向性好,失真度低,線性輸出高,聲音細致、柔和、清晰、自然,具有一定的力變感。該音箱是99年設計的,但正因為這樣,現在的價格是一降再降,它們是目前市面上性價比最高的音箱。音箱的做工非常精細,2000年獲國產音箱音質一等獎。它的音質與6000~7000元的英國、丹麥音箱不相上下。99年剛上市時在美國一對音箱賣[wmv]200美元。

功放機:具體什麼型號不好說。把握的原則是:①必須是最新設計的產品,它代表著新工藝、新功能、新電路和更高的技術指標。②最好買國產的,這意味著在相同價格的情況下,獲得更高指標的機器。③價格不能太便宜,起碼也要在2000元以上。這樣才能保證機器的質量。④功放機必須具備光纖輸入;DT[swf]、杜比解碼;5.1聲道輸出;各種完善的音效功能;功率必須大於110W×2。(雙變壓器)
DVD機:必須有光纖輸出。最好機子的數模轉換晶元是特為[swf]i-[swf]i設計的。機子可播放[wmv][wmv][wmv]、[swf]DCD。([swf]DCD是今後CD播放的方向)。
如果經濟許可,可在加一台用C[wmv]U控制的電子均衡器。

如果經濟拮據,有另一種解決方案,音質不會輸給高級音響!也就是利用電腦,改造成高級音響。
具體方法:

①必須安裝新加坡的「創新」硬音效卡,大概500~700元。

②購買惠威T200[swf]多媒體音箱。(首選推薦)價格2000元左右。其優點是:目前市面上多媒體音箱的頂級產品,輸出功率大,T200[swf]採用惠威著名的T[wmv]I[swf]-T高音揚聲器單元和低音[wmv]5N揚聲器單元。惠威T[wmv]I[swf]-T 25[wmv][wmv]採用聲音柔和的德國天然絲膜編織球頂,高能釹鐵硼磁體,其聲音的展現極富音樂感,猶如成熟風韻的少女,帶著清淡的甜味和一種新鮮的質感。低頻惠威5英寸M5N鎂合金長沖程大動態防磁揚聲器同樣表現出十足的量感與勁道;它採用領先業界的優化[swf][wmv][swf][swf][swf]/T[swf]ie[swf]e參數專業聲學設計,大音量時結實不亂,速度凌厲干凈,特別善於表現優美的人聲。音箱的輸出功率為40×2瓦。(適合近距離欣賞)

③如果經濟的原因,也可購買惠威[wmv]200多媒體音箱。(推薦)價格1000元左右。為了保證單元質量,[wmv]200採用了專業發燒級頂級設計,高音主要零部件採用了只在頂級器材才會採用的德國製造的25swf]天然纖維頂級球形振膜,保證高音圓潤甜美,採用了超小型屏蔽式高性能釹鐵硼磁體配合三明治式線性勻強磁場結構以及大功率耐高溫鋁合金骨架音圈,美國專業級液磁冷卻等。音箱的輸出功率為20×2瓦。(適合近距離欣賞)

除此上面兩款惠威多媒體音箱外,其他型號、其他品牌的音箱都不能勝任,建議不要購買。

④電腦音響的播放方式採用[wmv][wmv][wmv]播放,雖然[wmv][wmv][wmv]的音質比CD差,但通過優秀的軟體加以彌補,播放的音質不遜色於高級音響。(因我家同時具備電腦音響和高級音響。)播放軟體用WIN[swf]N[wmv]2.8 它是目前播放[wmv][wmv][wmv]音質最好的。它附帶的非常優秀的音效插件D[swf]X必須將它打開,再配合WIN[swf]N[wmv]上優秀的均衡器,它可把[wmv][wmv][wmv]的音質提高一個檔次。注意:必須使用WIN[swf]N[wmv]2.85以下的版本,因為再高的版本,D[swf]X插件必須注冊才能使用。

街上買的CD,用電腦音響播放時,最好把它轉換成[wmv][wmv][wmv],這樣才可利用D[swf]X優秀插件的效果。在本貼的下方,奉上目前最好的[wmv][wmv][wmv]製造軟體[swf][swf]to[wmv][wmv][wmv][wmv][swf]ker,並附有注冊碼。它製造的[wmv][wmv][wmv]的音質可是一流的呵!
談談如何欣賞音樂(二)

一、預備知識:
2、淺談樂理知識:

音程:
兩個樂音之間在音高上的距離稱為音程。音程分旋律音程與和聲音程兩種形式:按先後順序發音的音程叫做旋律音程,同時發聲的音程叫做和聲音程。音程是以「度」來計算的。兩音之間包含多少個音級就是幾「度」。例如do、re是二度,do、[wmv]i是三度,以此類推。四度以內的稱短音程,四度以外的稱長音程。我們下面要討論的是旋律音程。
現在的流行的通俗歌曲的旋律絕大多數是用短音程進行的。一般只有二、三度。它的好處是即使五音不全的人唱歌時也不容易跑調,如果跑調也不容易聽出。而且簡單易學,因此深受廣大青少年的歡迎。但它的缺點是旋律平淡,像在說話,又像是和尚念經。因此作曲者一般在歌曲的副歌部分加了兩句長音程的好聽旋律作為補償。現在大部分作者都是按照此模式進行音樂創作的。這類歌曲精品很少,平時哼哼也罷。但檔次太低,不值得作為精品音樂來欣賞,對提高音樂素養沒啥好處。(這也是通俗歌曲無法進入中國音樂廳演唱的原因。)民族、美聲唱法的歌曲和過去的通俗老歌,旋律是用長音程進行的,旋律優美。隨著感情抒發而迭盪起伏。此類作品精品很多,有的成為傳世之作。不但讓人百聽不厭,而且是一種享受。我們欣賞音樂,主要是欣賞這類的作品。

和弦: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的音的結合叫做和弦。傳統和聲以三度疊置作為和弦構成的原則。
和弦的作用是根據作品的需要,使旋律更加的豐滿。往往在合唱、器樂合奏中廣泛的應用。我們在欣賞這類作品時,有必要對和弦進行了解。
主要的和弦有四種,它們的特點和功用分別討論:
大三和弦:它由一個大三度和一個小三度構成。特點是較剛,較明亮。它一般運用在大調式中。(即主音為do)。
小三和弦:它由一個小三度和一個大三度構成。特點是較柔,較暗淡。它一般運用在小調式中。(即主音為[swf][swf])。
屬七和弦:它由大三和弦加小三度構成。特點是聽起來音不諧和。它在樂曲中起到點綴刺激的作用。就像我們吃面條需要摻點辣椒一樣。
減七和弦:它由小三和弦加小三度構成。特點是聽起來的音比屬七和弦更不和諧,更為緊張。一般在樂曲的轉調中間插入,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和弦序進,即構成「和聲語匯」它猶如由幾個「字」組成的「詞」一樣。一般由三個和弦構成和聲語匯。和聲語匯是伴奏的基礎。
我這樣的講,對大家的理解可能是深了點,但不要緊,只要知道就行了。除非學器樂需要掌握外,對我們欣賞音樂毫無影響。只是我後面講欣賞音樂時還會用到這些知識。
具體應用:
①節奏型應用:(產生扣人心弦的效果)
[swf]、樂曲描述馬蹄聲或萬馬奔騰的場景時,一般用節奏和弦來展現。
B、樂曲描述與黑暗勢力搏鬥,或欲將樂曲提向高潮時,一般也是用節奏和弦來演繹、推進。
C、當演唱、樂曲以雄壯有力的結尾時,音樂的伴奏往往是用和弦來進行高潮的收尾。
②合唱團應用:
四部合唱實際上就是由和弦組成旋律的。中國官方合唱曲的和弦構成太簡單,聽起來就像齊唱一樣。基督教的聖樂合唱團的和聲非常豐富,旋律優美。可真正領會到和弦(和聲)的魅力。建議大家聽聽。

琶音:
將和弦構成的音依次彈奏,稱之為琶音。也叫做和弦分解。它是伴奏中的重要手段。吉他伴奏、鋼琴、豎琴演奏時經常用到這種類型。它是將前面講過的和聲語匯中的和弦拆開來彈奏。對主題起到模仿、烘托的作用。
具體應用:
[swf]、樂曲要描述山清水秀、流水潺潺、鳥語花香的景色時,就用大量的琶音來展現。
B、當歌曲演唱中,尤其在演唱拉長音中,伴奏也常用琶音來加花、鋪墊、烘托。
C、當樂曲或歌曲結束時,也常用琶音來鋪墊、修飾。

復調:
兩種不同旋律和節奏的樂曲同時進行演奏稱之。它幾乎在每部器樂作品中都有應用。巴赫的鋼琴練習曲基本上都是復調的形式。它可以使音樂分為兩個主題齊頭並進。使樂曲聽起來更加的豐富多彩。如何訓練欣賞復調的能力,我後面還會講到。

離調和轉調:
當作曲家為了強調某一樂句時,往往將這一樂句進行轉調,這一樂句結束時,又轉回原來的調,稱為離調。
當作曲家為了使整段的樂章進入一個新天地,往往將整樂章進行變調。它可以回到原來的調,也可不回來。稱之為轉調。
離調和轉調在樂曲中大量的使用,我們在欣賞音樂中可根據其變化明白作曲家所要表達的意思。

音高起伏:
音高的變化會給聽覺帶來上下起伏的運動感。欣賞音樂中,很容易發現音高起伏的層次,許多小的起伏形成大的起伏,或更大的起伏,從而體會到沉浮於音樂中的快樂。
[swf]、上行:有時伴隨漸強,張力加大,情緒高漲;有時伴隨漸弱,使音樂空靈飄逸。
B、下行:如果說上行更富有推動力,下行則富於表情。快速的下行具有較強的俯沖力。
C、平行:除了長音和同音運動以外,平穩的、起伏較小的進行,與相當上下起伏較大的進行來說即為平行。最典型的平行常是循環性的。平行進行多是上下行的過渡階段。
我們在欣賞音樂中,注意音樂的起伏和強弱的變化,我們的感情就會融入到音樂中去,享受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

談談如何欣賞音樂(三)

二、關於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
民族音樂分民歌和現代民族音樂,下面分別討論:
民歌由「五聲音階」組成,也就是音階中沒有小二度的「4」和「7」。這樣由它構成的旋律就較簡單,非常容易學,有似成相識的感覺。往往越容易唱的旋律越不耐唱。但它的旋律是經過成百、上千年的文化積淀產生,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文革前,音樂學院有句口號:「音樂創作必須與工農群眾相結合,否則作品就沒有生命力。」這里指得工農群眾就是指民歌。於是,許多音樂工作者紛紛下到基層采風,吸收大量的民歌素材。再用現代的作曲方法進行潤色,產生了現代的民族音樂。它是由「七聲音階」組成。增加了「4」和「7」。旋律更加豐富耐唱。實踐證明,音樂學院的口號是對的。那時根據民歌改編的歌曲到至今還久唱不衰。例:《敖包相會》《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誰不說俺家鄉好》《洪湖赤衛隊插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烏蘇里船歌》《五彩雲霞》《草原贊歌》《劉三姐》《五朵金花》等等。
風靡世界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是其作者陳鋼根據越劇的旋律創作的。盡管他以後還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但離開了民間音樂的土壤,生命力都是非常短的,很快被人遺忘。現在很多通俗流行歌曲的作者關在屋子裡創作,歌曲雖然能流行一時,但很快消失無蹤了。
西洋音樂在「七聲音階」的基礎上增加了升「4」、升「5」、降「7」的變化音。由它構成的旋律更復雜,更富有層次感,也更難理解。但也更耐聽。
我們欣賞音樂時先由簡單到復雜,先欣賞中國音樂,然後慢慢過渡到西洋音樂。

三、音樂欣賞的具體訓練步驟:
還沒講解前先給點提醒:
1、要達到相當的音樂欣賞水平是有一定難度的,不能一蹴而就,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最好是按照我所列的階段進行訓練,逐步的提高。
2、搬一張舒服的椅子,坐在音響的最佳位置。欣賞音樂時要專注,不要做其他事情。也不要被其他聲音所干擾。當然一定要有好心情!

第一階段:(入門階段)
欣賞音樂就是理解音樂,被音樂所感動。剛入門時,先欣賞歌曲,因歌曲可通過歌詞明白所要表達的意思,歌曲的歌詞往往都寫得很精彩,(現在流行的通俗歌曲狗×不通的歌詞除外)
詞作者用了詩詞的擬人、比喻、排比、對偶、壓韻、重復等修飾手法,讓人朗讀後盪氣回腸,充滿浩然正氣。精彩的歌詞比比皆是。當我們明白了歌曲的意思後,就可以聽聽作曲家和歌手是如何演繹、表達歌詞的意思了。
可以先從《蔡琴老歌》入門。①蔡琴咬字清晰,音色聽起來很舒服,是一種享受。②蔡琴處理歌曲感情非常細膩。③她演唱的歌曲基本上都是長音程的,旋律很優美。
欣賞時注意音樂的起伏,蔡琴演唱時的強弱變化,氣聲、呼吸的應用,結合歌詞的意思,盡量將自己的心情融入到歌曲中去。也可將蔡琴與鄧麗君、孟庭韋等歌手進行比較,找出各自的優缺點。通過一階段訓練後,當我們以後聽歌時,感情很容易被歌曲所感染,享受音樂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第二階段:
選擇的歌曲是《流淌的歌聲》1-16集。(男女聲重唱)①演唱的都是經典老歌,旋律優美。②採用[swf]DCD格式錄制,音質比普通的CD要好。③男聲的音色相當好,富有磁性,充分展示著男性的魅力。④最重要的是重唱,也是我們下面要討論的。
我們這時進入了第二階段,聽歌時,要劃撥出一部分精力聽第二聲部。注意重唱與主旋律是如何的搭配、穿插、鋪墊。副旋律是怎樣改變的。起先開始可能不習慣,但只要專注。認真訓練一階段以後,你會發覺聽兩聲部比聽單聲部要有趣、精彩的多。
談談如何欣賞音樂(四)

接上篇第二階段:
我們聽歌曲時,除了演員的音色外,還要關注演員對歌曲的理解和感情表現。(這和演員本身的音樂素質有關),現在我們來做欣賞練習——蔡琴與鄧麗君的演唱感情處理比較。最能表現演員感情處理的是清唱。現上傳蔡琴的《不了情與新不了情》與鄧麗君的《獨上西樓》兩首歌,供大家下載比較。(等老張給我的上傳空間)使大家能進一步提高鑒賞水平。你們會發現兩人的水平完全不在同一個檔次上,誰好誰壞,聽了便知。

第三階段:
我們可以增加一點難度,還是聽《流淌的歌聲》(可到以下網址下載:)
首先注意音樂的定位:女1站左邊,女2站右邊,男聲站中間靠右,樂器在中間。盡量將精力分為四部分,隨時注意四個定位方向,四部是如何穿插、配合的。希望要專注,盡量不要走神。剛開始可能比較吃力,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就會習慣。同時大家還可以欣賞男聲四重唱《八隻眼男聲四重唱》、《黑駿馬男聲四重唱》,都很好聽.如有可能,我將這兩集MP3上傳供大家欣賞.

第四階段:
器樂作品欣賞:因器樂曲沒有歌詞,作品的意思要靠自己去理解和想像.因此難度較大.我們先從器樂小品開始.(即器樂獨奏曲)為了更好的欣賞,首先要對我們所要聽的樂器的特點與演奏方法有所了解.我這里簡單的舉幾個例子:
1、《克萊德曼的浪漫鋼琴曲》
在這里我先講一些題外話:鋼琴是靠手指頭觸擊鍵盤帶動錘子敲擊鋼弦而發出聲音.據統計,鋼琴手指擊鍵的方法就有二十多種.不同的人在同一架鋼琴上演奏的音色是不同的.有的人彈奏音色明亮、剔透.有人彈奏音色較暗、較混.這和每個人的鋼琴基本功有關.最佳的基本功在教材上是看不到的,全靠指導老師言傳身教,因此在音樂界形成了很多的流派.所以要想學好樂器,找一個好的指導老師至關重要,否則你很難學好.中國著名的兩個鋼琴家劉詩昆和殷承宗他們演奏的音色是不同的,誰好誰壞,網上不便評論.要彈好一首曲子,除了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外,演奏者還要有良好的音樂素養和對曲目的理解.
同樣的道理,電子琴的鍵盤的按鍵前後有兩個觸點,當鍵被按下時,兩觸點的接觸時間不同,按鍵速度越快,兩觸點相差時間就越短,通過電子琴中的CPU計算後,使電子琴發出的聲音越大.所以稱現在電子琴的鍵盤為感情鍵盤.它的觸鍵方式與鋼琴類似,也有許多種方法.再加上具有上下彎音的滑輪和顫音滑輪,迴音、延音腳踩踏板,使電子琴具有豐富的感情功能和模仿功能。我在教學生時,非常注重對學生最佳基本功的訓練.同時在長期的訓練中,不斷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和音樂欣賞水平,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正因為這樣,在歷屆的電子琴比賽中,我的學生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有人說克萊德曼的浪漫鋼琴曲難度很低,只有鋼琴考級三、四級水平(最高級是十級).怎麼也能成為國際大師呢?首先,克萊德曼的演奏音色明亮,聽起來舒服,是大師級的演奏。其次,他將嚴肅的古典樂曲改編成輕松浪漫的曲子被廣大群眾喜聞樂見。往往很多較簡單的曲目在大師級手中,都能彈出高水平。我們欣賞克萊德曼浪漫曲時,注意將精力分成四部分,其中兩部分注意演奏家的左右手。右手旋律和左手的琶音,有時左手會彈出另一旋律,與右手旋律遙相呼應,也就是復調。另兩部分注意樂隊的伴奏與和聲,一般伴奏是用另一種旋律來襯托主旋律的。
2、其他樂器獨奏:①小提琴獨奏可分為中國與外國的曲目。演奏的風格又分古典與現代。古典風格較中規中矩。現代風格的較為狂野、奔放。欣賞時,除注意旋律外,還要注意小提琴的音色(幾乎每把獨奏小提琴的音色都不一樣)、揉弦、雙音、跳弓的運用。特別是弦弓的運用。(同樣適合於大提琴、二胡、板胡、馬頭琴等樂器)弓弦的緩急輕重可以表達樂曲的喜怒哀樂!②各種管樂的演奏例如:銅樂、笛子、嗩吶、黑管等的呼吸(即氣息的強弱與換氣),舌頭的單吐與雙吐及三聯音在樂曲中的運用,感情的處理等等。③各種打擊樂器如:揚琴、木琴以及定音鼓、架子鼓和中國鑼鼓、歡慶鑼鼓等的打擊節奏和音色的搭配的特點。
[wmv]、器樂獨奏曲比歌曲在結構上要復雜,一首獨奏曲中往往分成幾個部分進行主題展示,具體舉例如下:
我在教學生電子琴獨奏曲《牧民的一天》是這樣指導的:
第一部分:引子 我要求學生想像這樣的畫面:清晨,薄霧在草原上輕輕飄盪,露珠在青草上滾動。蒙古包上炊煙裊裊,一片寧靜、祥和。彈奏時節奏自由,舒緩,觸鍵較輕,用連音彈奏,配合緩慢、優美的形體動作,將上面的畫面展現出來。
第二部分:主題 該部分旋律優美,速度稍快。我要求學生想像,牧民帶著愉快的心情,正做著放牧前的准備工作。彈奏時,心情要愉快,彈奏的力度要加大,並利用彎音滑輪模仿馬頭琴,用甜美的表情和優美的形體動作增加演奏效果。
第三部分:萬馬奔騰 此段速度較快。讓學生想像萬馬奔騰在草原上,後面捲起滾滾塵土的場面。這時將電子琴的音色換成馬蹄聲與雙簧管的疊加。要求學生用輪指彈奏,觸鍵力度短促,有力。模仿馬蹄聲。接著,改用節奏性和弦,彈出蹄聲的節奏。要求學生手腕要控製得當,和弦要飽滿有力,配合表情和形體的有力表現,展示樂曲所要求的意境。
接下來是四句快速的16分音符,要求學生觸鍵有力清晰,快速均勻。(必須具備扎實、良好的基本功)。因這四句音樂的流動是起伏的,讓學生想像成群的馬匹在草原起伏的山坡上不斷奔跑。強弱隨著樂曲的升高而漸強,降低而漸弱。配合形體的動作,把觀眾帶入音樂所描繪的意境中。
第四部分:主題再現 這一段是前面主題的再現,所不同的是整段樂曲已經轉調,速度比以前的主題更快,讓聽眾感覺進入了新的天地。讓學生想像牧民在祖國繁榮昌盛的大好形勢下,進行著充滿喜悅的勞動。整段樂曲進行了變奏(在原來旋律的基礎上,進行旋律的變動、加花、裝飾、復調等)。要求學生演奏時用優美的舞蹈動作將這種喜悅心情表達出來。
第五部分:尾聲 這時樂曲又再現了引子的旋律,不過已經轉調。讓學生想像太陽快要落山,絢麗的晚霞將草原映照的一片金黃,牧民正趕著馬群回家。樂曲中出現了兩句復調,可以想像成牧民在回家的路上進行男女聲對唱。樂曲的結束時音量漸小,再加入模仿的馬的嘶鳴,讓觀眾想像馬群漸漸消失在草原的盡頭。
其實器樂的獨奏曲都是分為類似以上的幾個部分來展示的。我們可以根據以上的例子舉一反三來欣賞其他獨奏曲。
第五階段:協奏曲:
獨奏曲一般只有五、六分鍾,而協奏曲一般有二、三十分鍾,它的結構基本與獨奏曲相同,只不過加入了樂隊協奏。使每一部分展示的更加充分,氣勢也更加的宏大。打個比方:獨奏曲相當於小說的大綱,協奏曲相當經過潤色的中篇小說。而大型交響樂相當於經過精心潤色、裝潢的長篇小說。我們欣賞協奏曲時最好買正版的CD。因為正版的CD它有附帶協奏曲的介紹:每一樂章表達的意思。作曲家在這一樂章的作曲手法和演奏家在這一樂章樂器的演奏手法。通過這些介紹,我們在欣賞音樂時,就能將感情更好的融入到音樂中去,體會音樂的魅力。下面推薦較好的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鋼琴協奏曲《保衛黃河》、二胡協奏曲《江河水》、琵琶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門德爾松小提琴協奏曲等。

第六階段:交響樂
交響樂是樂曲之王,演奏出來的音樂波瀾壯闊,氣勢宏偉,層次感非常強。也是音響的試金石。稍差一些的音響,聽交響樂時,在某一層次會混濁不堪。同時交響樂也是音響功放的試金石。交響樂的音量懸殊很大,也就是所謂的爆棚效應。當出現大音量時,音響不能有絲毫的沙啞、失真和震動。交響樂的頻率很寬,同樣對音響是個考驗,當敲低音鼓時,必須清晰、有力。敲三角鐵時,高音也必須清晰。在中音部分,弦樂、豎琴等必須真實優美好聽。
交響樂因為有眾多的樂器合奏,牽涉到大量的和聲與配器知識,作品的結構非常復雜,要真正理解和欣賞好交響樂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將其放在音樂訓練的最後階段)。聽交響樂首先熟悉各種樂器的音色和特點。其次,看一下電視中交響樂的演出,注意各種樂器的排列位置,它是固定的。這樣我們在用音響欣賞音樂時,就能更加明確樂器的位置。欣賞時,最好能聽四聲部以上,這樣,才能欣賞到交響樂的精髓。建議欣賞交響樂時,務必要先看該交響樂的介紹,對其有所了解,然後欣賞。我們欣賞時可先從聽交響樂的精彩片斷入門。每個片斷大約2~6分鍾。市面上賣的發燒級交響樂天碟CD都是由十幾個這樣的片斷組成。

補充說明:外國的音樂因有許多的半音,結構復雜。剛開始聽時可能覺得不好聽,但只要堅持多聽幾次,你會覺得越聽越好聽,而且很耐聽。像聽外國交響樂,欣賞時可先從中國的交響樂過渡。

現在還有另一種欣賞音樂方式:也就是家裡已經建立5聲道家庭影院的可以試試。即欣賞DVD五聲道音樂,雖然無法達到[swf]i-[swf]i級,但音質也相當不錯,坐在其中,被各種不同聲道的音樂所環繞、包圍,又有畫面欣賞.確實是另一種音樂享受.比到外面聽音樂會要好的多.現在這種五聲道音樂會的DVD帶很多.也是今後發展的方向。我推薦兩個作品。《喜多郎美國音樂會》這是日本音樂家喜多郎根據中國的民歌改編的,用電聲樂器演奏的音樂會,旋律優美,形式新穎。《小提琴火辣四重奏英國音樂會》.由四個美貌、火辣的年輕女演奏家進行大、中、小提琴四重奏。雖然是演奏古典樂曲,但動作大膽,新穎。以上兩個音樂會都會給我們以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

總結:
1、欣賞音樂主要是理解音樂的內涵和欣賞各種類型的優美聲音它們之間的層次關系。要保證以上條件的實現,必須要有好的音響作為前提條件。如果確實喜歡音樂,又不可能購置音響的話,建議購買iRiver550隨身聽,即可放[wmv][wmv][wmv],又可放CD。音質只比高級音響略遜一點,但欣賞音樂已足夠了。是市面上最好的[wmv][wmv][wmv]播放機。
2、欣賞音樂最少必須聽兩個聲部以上,剛開始可能不習慣,只要長期堅持,必有成效。必能領會音樂的層次感與和聲的魅力。
[wmv]、通過長期的欣賞音樂訓練,一方面提高了耳朵的聽辯能力,另一方面,加強了我們的細心程度和對音樂的敏感度。
4、欣賞音樂不但是享受的過程,還可以降低心理壓力。所以也是陶冶情操的過程。

望採納

⑶ 你如何欣賞音樂藝術作品的

像欣賞鋼琴曲之類的古典名曲,可以先聽一遍,然後了解關於你聽的曲子的創作背景、創作故事,以及關於作曲人的信息(可以在「網路」里看看),了解後,再聽幾次這首曲子。關於現代流行曲,可以從作詞人、作曲人的生活經歷甚至是他們小時候的生活環境了解,不過現代歌曲一般從歌詞上就能較好的理解了。不建議聽那些現代的愛情歌曲,尤其是較極端的愛情歌曲和太過悲傷、無病呻吟的歌曲。古典鋼琴曲、小提琴曲、單簧管雙簧管或是大型協奏曲、管弦樂隊的合奏曲子之類的都不錯。如果聽現代歌曲,最好是聽較為活潑、開朗、輕快的歌曲,或是回憶型的曲子,還有有一些像《北京歡迎你》《站起來》《和你一樣》的宣傳性曲子、主題曲也是不錯的選擇。

⑷ 音樂怎麼個欣賞法

音樂欣賞的目的,是在保持個人愛好音樂的天性而發展的,聽眾聽了高尚的音樂而更加愛好與了解,進而接受它的感化。

欣賞音樂的方法可以分為:知覺欣賞、情感欣賞和理智欣賞三個方面。聽音樂只求悅耳,只是知覺的欣賞;聽了之後,能喚起自己的喜怒哀樂,算是情感的欣賞;探求樂曲的結構,主題變化,以及作者技巧的運用,是理智的欣賞。

1.知覺欣賞:音樂的四種基本成分,都能引起我們知覺上的快感,生動或強有力的節奏,都能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手舞足蹈;輕快或婉轉的旋律,與富麗或雄偉的和聲,也給我們的知覺上帶來種種樂趣;最能誘惑聽眾的是音色之美,豐滿的管弦與嘹亮的歌聲之所以動人心弦,皆因它們富於表現的音色。

2.情感欣賞:音樂的材料是音,不能象文字一樣能明白地說出悲痛或歡樂,作曲家只能用聲音表情法來引起我們的情緒;通常以不同的調性(大調表現愉快雄健,小調表現悲哀憂慮),節奏的急緩(比如表現奮發激怒時,節奏緊張而短促。表現委婉柔和時,節奏舒緩悠長),聲音的高低與強弱(熱烈時音高且強,沉靜時音低而弱),和聲的變化(奮斗爭執時多用不協和音,和平寧靜多用協和音),音色的變化(銅管表示戰爭,木管表示田野)等方法來表現他們的情感。

3.理智欣賞:有人說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因為它極端重視結構美,理智欣賞的起點,是在能辨別何謂主題,並認清它的特性(音符的長短,節奏的組織);其次,再看作曲者怎樣來變化及展開這個主題,而進一步了解樂曲的全篇布局;最後還要知道各種重要曲調之形式,以及各時代不同的派別與個人不同的作風。

這三點,對於真心想了解音樂的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單靠知覺的欣賞,決不能得到音樂的真諦;即使音樂激動了你的感情,也不算了解音樂;應該再進一步,努力向理智的路上去尋求樂曲的奧妙,因為高深的音樂是萬萬離不開理智的。此外,真想了解音樂的人,還須懂得初步的樂理與樂器的常識,然後常常聚精會神去聆聽欣賞,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為音樂欣賞高手了。

試試看哦!希望對你有幫助!o(∩_∩)o...

⑸ 音樂欣賞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純音樂式和綜合體驗式
側重作品式和側重表演式
刺激式與背景式
比較提倡綜合體驗式的音樂欣賞方式,但並不反對其他音樂方式

⑹ 怎麼欣賞音樂

音樂欣賞就是音樂鑒賞,本意為對音樂作品的鑒別和欣賞,或者是認真地欣賞與回味音樂作品。隨著近些年各類音樂的創新與突破,市場上的音樂作品也是豐富多彩,為人們的業餘生活提供了豐盛的聽覺盛宴。

基本方式:

1、對音樂音響的辨別能力

這是指對音樂的音高、節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別能力,如果欣賞者具備了對這些音樂要素的辨別力,也就具備了音響感知的基礎。

2、對音樂音響的感受能力

音樂音響的感受力包括旋律感、節奏感、多聲部的音樂感以及對樂曲結構的整體感知等幾個方面。

3、對音樂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音樂的音響材料是在時間中展現並隨著時間的運動轉瞬即逝。

(6)音樂藝術的欣賞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欣賞音樂的過程,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它既是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情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感情和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相互交融、發生共鳴的過程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1、准確、深刻、細致地體驗音樂作品的感情內涵。有了良好的音樂聽覺能力,結合對旋律、和聲、節奏、速度、力度、音色、曲式、體裁等音樂以及音樂以外的文字因素等表現手法的理解,可以正確理解音樂。

2、緊密結合欣賞者的生活體驗及情感欲求。良好的音樂聽覺能力可以將欣賞者迅速帶入音樂意境之中,使欣賞者緊密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欣賞音樂,獲得更深刻的情感體驗。

⑺ 音樂藝術是怎樣欣賞的

音樂藝術的特徵

音樂以在時間上流動的音響為物質手段,表現人的審美感受,從而形成一定的「音樂形象」。音樂的物質手段是音響,它必須按照一定規律組合和運動才能構成「音樂語言」。「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音樂語言的主要因素是音量、音色、拍子、節奏、和聲、旋律等。音樂一般分為聲樂和器樂兩種基本形式。聲樂用人的聲音結合語調作為表現手段,成為歌唱藝術。器樂一般分為弦樂、管樂和打擊樂等,它們除了作為聲樂的伴奏,也是獨立的音樂形式。器樂沒有語言藝術因素,藝術境界更加廣闊,電子樂器的大量產生擴大了器樂的表現能力。聲樂或器樂都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帶有突出的民族色彩。

豐富的音樂色彩

聽到一些柔和的音響,就似乎能看到嫩綠、淺藍之類的柔和色彩,產生一種溫暖的感覺;聽到一些低沉、渾濁的音響時,就似乎能看到深黑、灰綠之類的暗淡色彩,產生一種陰冷的感覺。為什麼音樂能引起我們除聽覺外的其他各種感覺?為什麼音樂能具有震撼人的內心世界的極其豐富的表現力?這種奧妙來自於音樂通過「通感」和「比擬」這兩座橋梁,把人的感覺心靈與大千世界緊密聯系在一起。「通感」是指由於「條件反射」所形成的各種感覺相通的現象。由於「通感」人們才產生了領域廣闊的「類比聯想」。正是由於有了這種復雜微妙的聯系,才產生了「綠肥紅瘦」「紅杏枝頭春意鬧」等美妙的詩句,才使得人們感覺到紅色的熱烈激動、綠色的安詳寧靜、橙色的溫暖愉快,才使得人們在聽音樂時,非聽覺的感覺領域也隨之興奮,從而完成了對音樂形象的整體感受。

貝多芬在《第五(命運)交響曲》中用節奏性短促、和聲式的「命運主題」來比擬「命運在敲門」,概括了黑暗勢力對人們追求光明、追求幸福生活的挑釁、壓迫和阻礙。二胡曲《空山鳥語》用輕快、跳躍的音調來表現空山鳥語,它還包含著活潑、清新的氣氛,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緒等。

其實,在音樂和顏色之間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媒介——情感,或者說是心理反應。柔和的音調與柔和的色彩在人們心中引起的心理反應和情感是一樣的。這就是格式塔心理學所說的,人的內心結構與外在自然中的形式(如聲音、形象、色彩等)有一種同質同構、異質同構的對應關系。

所以,人們乾脆就認為音樂本身也有豐富的色彩。有宏偉瑰麗的,有秀麗細膩的,有濃艷豐富的,有淡雅潔凈的;有風格色彩、和聲色彩、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等等。有趣的是,隨著科學的進步,音樂與顏色的結合更加親密也更加巧妙了。激光已榮耀地擔任了音樂的夥伴,現代都市的娛樂場所、電視台、影視圖案都運用了這一現代音樂手段。

⑻ 常見的欣賞音樂的方式有哪些

音樂欣賞 - 什麼是音樂欣賞
什麼是音樂欣賞?對這個問題,似乎很容易回答:音樂欣賞就是音樂。確實,聽就是欣賞的俗稱,一般人都是這樣用的。我們常說:"去聽音樂會,""請你聽聽這段音樂",卻很少有人文縐縐地說:"去欣賞音樂會,"和"請你欣賞這段音樂。""聽"在這里和"欣賞"是同義詞,面且用得更為普遍。 不過,嚴格地說,欣賞和聽還是有差別。欣賞,是從審美的角度去聽音樂,而不是隨隨便便地聽。要求有所不同。 音樂欣賞,說得清楚些,是欣賞者通過聽覺去感覺音樂,從中獲得音樂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悅和認識的滿足。它是音樂作品與表演的最後的歸宿。
無論是音樂創作或表演,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供人們欣賞的,如果沒有音樂欣賞這個環節,它們就從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產意義。一位美國音樂學家默賽爾說得好:"音樂欣賞在一定意義上是音樂活動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可見無論是哪個時代,也無論是哪種傾向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們的藝術創造活動,不管是有意識的或是下意的,都是圍繞著音樂欣賞這個中心環節來進行。有一些現代派的音樂家喜歡談什麼"超前意識",似乎他們的音樂不受群眾歡迎不要緊,將來總有一天群眾會理解它。其實這種觀點只不過是一種自我安慰,他們的內心深處還是希望被欣賞者盡快理解的。
就連十二音體系的創始人勛伯格也說:"用十二音寫作,僅僅是為了便於理解,別無其它目的。 話說回來,做一個稱職的音樂欣賞者也不是很容易,這裡面的學問也真不少。首先,他必須具備理解音樂的知識和能力,也說是說,他必須善於掌握音樂這個審美客體,懂得它是怎樣構成的,構成音樂的要素是什麼,作曲家是怎樣運用這些要素來表現的,演奏家又是怎樣加以再創造的,不同體裁不同流派的音樂各有什麼特色,對於二三百年來歐洲浩如煙海的那許多經典性作品是否熟悉,等等,都是我們掌握音樂時所應該具備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起我們的欣賞能力。
有了這些知識以外,還需要進一步培養欣賞音樂時的審美能力,從審美的角度去聽音樂,進入音樂審美的范疇,這是更高層次的音樂欣賞。 人的審美能力是一種文化的累積,是歷史地形成的。正如馬克思所說:人的審美感官及其審美能力,"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產物。"人們一旦進入了審美的范疇,他和外界社會的關系。這樣,他不僅僅要通過自己的眼睛客觀地理智地來看世界,而且還要帶著感情的眼光來看世界,要動真感情。這個感情的投入,就是審美欣賞的第一個關鍵之點。正所謂"萬水千山總是情",沒有這個情字,人和社會的關系可就冷淡多了、乏味多了,而且也沒有了藝術。
審美能力的研究,是對審美主體--欣賞者的研究。這個研究的內容也很多,現代音樂美學特別把目光轉向音樂的接受者,把它提高到音樂創作與表演同等重要的地位。欣賞者在音樂客體影響下所產生的感覺,是欣賞者意識中所產生的心理性的東西,它和音樂作品本身是並不完全相同的兩個東西。音樂欣賞歸根到底是欣賞者主體性的意識活動,在欣賞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把自己的主體意識滲入到欣賞對象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音樂本來的在面貌,體會和理解也各不相同。對音樂欣賞的主體性與創造的研究,是一個新的美學課題。 最後還要強調指出:音樂欣賞並非僅僅作為音樂的接受環節面存在,它同時還以反饋的方式給音樂創作和表演以影響,它的審美判斷和審美選擇往往能左右作曲家和表演的審美選擇,每一個嚴肅的音樂家都不能不注意傾聽音樂欣賞者的信息反饋,來調整和改進自己的藝術創造。我們堅信:格調高尚的音樂能潛移默化,培養出格調高尚的音樂欣賞者。反過來,具有高度審美趣味的高尚的音樂欣賞者同樣可以培育出品格高尚的音樂。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良性循環。[dancelover摘自《音樂審美欣賞》]

⑼ 怎樣欣賞音樂藝術作品

這個方法很多,我說說自己的觀點吧~~
首先是要稍微了解一下作者和創作背景,這樣就能明白作品的基調為什麼這樣設置,還有作品的形式(詠嘆調、進行曲、小夜曲等等)為什麼這樣選,了解作者也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知人論世」嘛~~~

其次就是聽了,樓主可以坐在清凈的房間里聽,這樣比較容易聽進心裡去,與樂曲產生共鳴~~~

如果有的樂曲有相關的影視、詩歌作品(如《魔笛》《胡桃夾子》等)可以找來看看,了解同一題材不同的描寫方式,也是描寫同一主題的不同側面~~~

音樂藝術的詮釋是見仁見智的,樓主不必過多在乎他人言論,畢竟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希望能幫到您~~~:)

⑽ 音樂欣賞的基本方式是下面哪一項

簡介欣賞音樂是一種審美活動,音樂欣賞可以分為不同的三個層次。

一般地說,人們在欣賞音樂的實踐中往往要經歷三個不同的層次。

我們將欣賞音樂分為3個階段:官能的欣賞、感情的欣賞和理智的欣賞。

官能的欣賞主要滿足於悅耳即好聽,是比較膚淺的欣賞。那麼,要對一個音樂作品進行全面的領略,從而獲得完美的藝術享受,除了官能的欣賞外,還必須進入感情的欣賞和理智的欣賞。

閱讀全文

與音樂藝術的欣賞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星露穀物語鐵錠快速入手方法 瀏覽:119
摩托機油尺正確的測量方法 瀏覽:799
炸蝦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425
a型血人最佳解壓方法 瀏覽:109
調整金牛座的最佳方法 瀏覽:381
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及意義 瀏覽:545
魅藍攔截的信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3
雕刻牛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6
武漢戀愛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431
戒掉手機的四個方法 瀏覽:574
快速有效治療尖銳濕方法 瀏覽:226
最簡單的方法畫hellokitty 瀏覽:844
反滲透膜解決方法 瀏覽:485
扯麵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瀏覽:494
文彥博樹洞取球方法好在哪裡 瀏覽:854
四川泡洋姜的正確泡水方法 瀏覽:497
黑檀手串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818
延遲滿足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161
種植業污染解決方法 瀏覽:894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