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薯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1、堅持起壟栽培
紅薯起壟栽培,不但能加厚和疏鬆耕作層,而且容易排水,吸熱散熱快,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塊根的形成和膨大。尤其夏紅薯在肥力高的低窪田塊多雨年份起壟栽培,增產效果更為顯著。一般66cm壟距栽一行紅薯,120cm壟距的栽2行紅薯。
2、適時早栽,合理密植
在適宜的條件下,栽秧越早,生長期越長,結薯早,結薯多,塊根膨大時間長,產量高,品質好,所以,應根據情況適時早栽。麥套春薯在4月份扦插;夏薯在5月下旬足墒扦插。採用秧苗平直淺插的方法較好,能夠滿足紅薯根部好氣喜溫的要求,因而結薯多,產量高。合理密植是提高產量的中心環節。一般單一種植畝密度在4000株左右,行距60~66cm,株距25~27cm。與其他作物套種,根據情況而定。
栽好紅薯的標準是:一次栽齊,全部成活。栽插時間的早晚,對產量的影響很大,因為紅薯無明顯的成熟期,在田間生長時間越長,產量越高。據試驗栽插期在4月28~5月10日之間對產量影響不大;5月10~16日,每晚栽1d,平均每畝減產21.3kg,5月16~22日,每晚栽1d,平均每畝減產32.6kg。夏薯晚栽,減產幅度更大,一般在6月底以後就不宜栽紅薯了;遇到特殊情況也應在7月15日前結束栽植。
3、合理施肥,及時澆水,中耕除草
紅薯生長期長、產量高、需肥量大,對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趨勢是前中期吸收迅速,後期緩慢,一般中等生產水平每生產1000kg鮮薯約需吸收氮素4~5kg、五氧化二磷3~4kg、氧化鉀7~8kg;高產水平下,每生產1000kg鮮薯約需吸收氮素5kg、五氧化二磷5kg、氧化鉀10kg。但當土壤中水解氮含量達到70mg/kg以上時,就會引起植株旺長,薯塊產量反而會下降;速效磷含量在30mg/kg以上、速效鉀含量在150mg/kg以上時,施磷鉀的效果也會顯著降低,在施肥時應注意。生產上施肥可掌握如下原則:高肥力地塊要控制氮肥施用量或不施氮肥,栽插成活後可少量追施催苗肥,磷、鉀、微肥因缺補施,提倡葉面噴肥。一般田塊可畝施氮素8~10kg、五氧化二磷5kg、氧化鉀6~8kg;磷、鉀肥底施或穴施,氮肥在團棵期追施。另外,中後期還應葉面噴施多元素復合微肥2~3次。
紅薯是耐旱作物,但絕不是不需要水。為了保證一次栽插成活,必須在墒足時栽插,如果墒情不足要澆窩水,根據情況要澆好緩苗水、團棵水、甩蔓水和回秧水,特別是處暑前後注意及時澆水,防止莖葉早衰。
在紅薯封壟前,一般要中耕除草2~3次,通過中耕保持表土疏鬆無雜草。雜草對紅薯生長危害很大,它不但與紅薯爭奪水分和氧分,也影響田間通風透光,而且還是一些病蟲寄主和繁殖的場所。中耕除草應掌握鋤小、鋤凈的原則,在多雨季節應把鋤掉的雜草收集起來帶到田外,以免二次成活再危害。有條件的地方採用化學除草方法省工見效快,滅草效果好。
4、搞好秧蔓管理
紅薯生長期間,科學進行薯蔓管理,防止徒長,是提高紅薯產量的一項有效措施。一般春薯栽後60~110d,夏薯栽後40~70d,正處於高溫多雨季節,土壤中肥料分解快,水分供應充足,有利於莖葉生長,高產田塊容易形成徒長,這一階段協調好地上和地下部生長的關系,力促塊根繼續膨大是田間管理的重點。應克服翻蔓的不良習慣,堅持提蔓不翻秧,若莖葉有徒長趨勢,可採取掐尖、扣毛根、剪老葉等措施,也可用矮壯素等化學調節劑進行化學調控。
5、適時收獲、貯藏
紅薯的塊根是無性營養體,沒有明顯的成熟標准和收獲期,但是,收獲的早晚,對塊根的產量、留種、貯藏、加工利用等都有密切關系。適宜的收獲期一般在15℃左右,塊根停止膨大,在地溫降到12℃以前收獲完畢,晾曬貯藏。
㈡ 紅薯的種植方法
1、選種
紅薯種植雖然看起來簡單,但選好種子也是紅薯高產的基本條件,同時也是它生根發芽的基本要求。在選種的時候我們一般會選擇比較大的紅薯,首先是觀察紅薯種薯有沒有什麼缺陷,或者是哪裡有被蟲子老鼠咬過,如果沒有那就繼續看紅薯長出的芽點多不多,生命力旺不旺盛,這樣基本上就可以啦。
2、播種
播種的時候將紅薯種薯放在多靈菌溶液中浸泡十來分鍾,這樣可以有效的預防一些疾病,同時也可以避免種薯在還沒發芽前被老鼠偷吃,然後就是進行播種了,播種的時候我們要分清楚頭和尾,不然到時苗長不出來,如果實在分不清也就可以斜放,最後就是在種薯上面蓋上一層枯草腐木,然後用一層薄薄的土掩蓋即可,如果怕溫度沒達到要求我們可在上面覆蓋一層薄膜。等到紅薯苗長出三四十厘米的時候我們就要將它們剪下來,然後以三片葉子為一節剪成小節據可以去扦插了,扦插的時候一般每株間隔三十厘米左右即可。
3、施肥
在定植之後就需要進行第一次施肥了,此次施肥主要是為了讓扦插的紅薯苗長出新的根系,所以一般就是施用人類的糞尿水,第二次施肥是在紅薯成活之後,因為長勢不一,所以看上去參差不齊,這次主要是為了齊苗,一般使用尿素,第三次施肥是提苗肥,也是尿素,但是需要加點復合肥,最後就是最重要的壯果肥,一般是使用鉀肥和硼肥。
4、順苗
為了方便後續的採收以及使不必要的枝葉消耗養分,所以我們要對田間的紅薯苗進行順苗,將田間的紅薯藤往一個方向理清,讓它們往一個方向長,這樣到時收割的時候會方面很多,其次在順苗的時候將一些多餘的枝葉給摘掉就好。
5、防病
危害紅薯生長的一般就是卷葉蟲還有蚜蟲以及蠐螬和田鼠。卷葉蟲和蚜蟲一般是危害紅薯葉,影響光合作用,而蠐螬和田鼠一般就是比較喜歡吃田地里的紅薯了,它們會將田間的紅薯一個個咬壞。一般對於危害枝葉的害蟲使用敵百蟲溶液進行噴殺就好,但對於田鼠這種東西噴殺的效果不大,所以一般採用誘殺,在田間放入田鼠最愛的食物拌上滅鼠葯來誘殺。
6、採收
採收一般也就到了九十月份了,首先我們要將紅薯苗割除,然後再將紅薯挖出來,挖出的紅薯一般需要放在地窖儲存,不然水分很容易流失,並且很容易腐爛。
㈢ 種紅薯的方法與技術
你好,紅薯的栽培技術
1、育苗方法
紅薯需在移栽種植前2個月育苗,即春薯在1月下旬開始育苗,秋薯在6月中下旬育苗,早冬薯在8月上中旬育苗。可採用一次性育苗,也可以分次繁殖。
每年進行選種育苗提純復壯。要在無病毒病和瘡痂病病區,且品種一致的田塊選種,選擇薯形長、勻、無棱溝、直、皮光滑、無病蟲斑和傷痕的中型種薯做種。
苗床基肥要施足,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自漚制有機肥500~1000kg、礦質鉀鎂肥50kg。下種前用石硫合劑或石灰對苗床進行消毒或悶棚消毒。
2、苗期管理
紅薯育苗期間根據苗情適時追肥,肥料用經有機認證的或經有機認證機構許可使用的生物有機肥(NPK養分總含量≥6%,有機質含量≥40%),育苗期追肥總量每667平方米一般為250kg。第1次「紅芽」期,一般施稀薄肥水;當苗高10~13cm時,可進行第2次追肥。每次施肥後,都要用清水潑澆洗苗,防止肥料粘附幼苗而引起燒苗現象。
培土可分2~3次進行,苗高10cm左右,即可進行第1次培土,隔7d進行第2次培土,共培土3~5cm。培土最好用肥沃疏鬆細土拌和焦泥灰或腐熟堆肥,均勻撒入苗床中。培土可與施液態肥料結合進行,做到先培土後施肥,使土壤和幼苗基部密切結合,以利早發、多發新根。
苗床管理還要抓好保溫、保濕、通風等措施,以溫度為主。出苗前,晚上要蓋草簾,保持床溫25~35℃。出苗後溫度控制在20~25℃,要防止高溫灼苗,如膜內溫度超過30℃,要及時通風散熱,防止燒苗。寒潮來臨時要做好保溫工作。
種薯出苗前一般不澆水,以利高溫催芽、防病和出苗。如苗床過干,可用噴霧器在苗床上噴清水。出苗後要注意苗床濕度,當苗床發白時要及時澆水,濕潤床土和澆灑稀肥水,以促進薯苗生長;苗床過濕時,及時揭膜通風。
3、肥水管理
紅薯對氮、磷、鉀三要素的需求因生育時期不同而異。氮肥以莖葉生長時期吸收較多,塊根膨大時期吸收較少;磷肥在莖葉生長中期吸收較少,塊根膨大時期吸收較多;而鉀肥的吸收從栽插到收獲都比氮、磷多, 以塊根膨大時期更為顯著。
紅薯有機種植禁止施用任何化學肥料,以基肥施用為主,一般基肥用量占總施肥量的60%~80%,基肥結合整地起壟施入。
待移栽苗活棵後,結合補苗追施1次沼液或充分腐熟的稀薄糞水,作為提苗肥。第2次在紅薯結薯期,即春、秋植種後60d左右,冬植種後70d左右追施1次催薯肥。催薯肥以海餐沃高鉀肥為主。
紅薯在定植時澆了定苗水後,在栽插後30~40d,開始分枝、拖蔓,需水量增大,此時若遇乾旱,要及時澆水,可採取溝灌方式,但灌水量不能超過壟高1/2。整體來看,水分管理掌握土壤基本濕潤為宜。若遇雨天應及時排澇,以防積水造成薯苗徒長,出現只長柴根不結薯的現象。
㈣ 如何種植紅薯 紅薯的種植方法
紅薯盆栽可以水養,也可以用泥土種植。在栽種紅薯盆栽之前,首先要准備好各種原材料,到市場上挑選一個漂亮的花盆或者花瓶。想要水養紅薯的,就要選擇一個花瓶,高度在15厘米左右,花瓶開口不要太大,否則難以固定紅薯。
想要用泥土栽種紅薯盆栽的,就要買一個寬口的、大小合適的花盆,並准備一些泥土。紅薯對於泥土的要求不高,一般可以准信一些疏鬆的、透氣性較好的砂質土壤。
准備好花瓶或者花盆之後,就要准備紅薯了。如果是水養紅薯盆栽,可以到市場上挑選一些外形叫好看的,長度大小適合的紅薯,這樣把紅薯養在花瓶里,美觀性更高。如果是泥土栽種紅薯盆栽的,則沒有太大要求。
水養紅薯盆栽
把紅薯放在水裡洗干凈,把花瓶裝約半瓶的水,然後把洗干凈的紅薯放入花瓶中固定好,讓紅薯一半浸在水中,另一半露在空氣中,等待紅薯苗的發芽。大約過4-5天,紅薯苗就會慢慢長出來,這時水養的紅薯盆栽基本形成。大概2-3個星期後,紅薯苗的長勢越來越旺,長成長長的紅薯藤,就可以對紅薯藤的外形進行修剪,一盆漂亮的紅薯盆栽就栽種好了。擺放在家中,看看綠油油的葉子,家裡也跟著生機勃勃。
水養紅薯盆栽要定時換水,一般1-2個星期換一次水,水量也不要太多,否則容易使紅薯腐爛。如果紅薯腐爛,可以把腐爛的部分切掉,如果腐爛較多,那麼一整個紅薯盆栽可能就要丟掉,重新種植了。
用泥土種植紅薯盆栽
用泥土種植紅薯盆栽的方法,跟水養的方法大致相同。但是泥土種植紅薯盆栽,可以先把紅薯切成幾塊,也可以一整個小紅薯種在花盆裡,可以在一個花盆裡同時放2-3個紅薯塊,讓紅薯盆栽長的茂密一點。
種植好紅薯後,往花盆裡澆一些水,放在陰涼,有陽光射到的地方,等待紅薯發芽。大約幾天後,紅薯苗就長出來了。然後定時給紅薯澆水,保持泥土的濕潤,定時給紅薯曬太陽,給予充足的光照,紅薯盆栽的長勢就會很好,等到紅薯苗長成紅薯藤,紅薯盆栽就漂亮了。
㈤ :如何種植紅薯 3個方法
這個很簡單,因為紅薯很好活的
最主要的是你要買紅薯苗
買好後,把土地鬆了,弄成一行一行的,然後在每一行刨坑,大概10厘米一個坑。
在坑裡預先到水,然後就可以放苗了,在拿土掩上,當然,要保證苗是正的,最後,掩好後,再澆點水就可以了。過兩天去看看,如果有死了的苗,還有苗的話補種一下。不過,要經常拔拔草。到了秋天,你就可以拿個鐵鍬去挖紅薯了
㈥ 土培紅薯怎麼種植方法
1、選擇產量高的適銷品種進行育苗(春栽)或剪秧。
2、種紅薯苗要先進行地塊整理。如果是春栽的,地塊地勢較高,不存在積水或排水良好的,盡量選用地膜覆蓋栽培。地塊土壤要疏鬆肥沃,選用排水較好、疏鬆沙質壤土為宜。
3、施足底肥,農家肥和復合肥要進行適量施用。一般每畝施用腐熟的優質農家肥4000KG、磷酸二銨20KG,尿素30KG,硫酸鉀7~12KG。
4、做壟,一般是採取高壟雙行密植,壟高20~25厘米,壟寬60~80厘米,壟距15~20厘米。要求壟面平整細致。雙行覆蓋採用厚度0.006-0.008 mm、寬度110 cm的聚乙烯地膜。也有採用單壟栽培的。
5、覆膜和栽苗:這里有的是先栽後覆膜的,也有先覆膜後栽苗的。各有利弊,前者多用於人工定植,較為省工;後者能機械化覆膜,且提前增溫保摘。種植穴中的水一定要澆足,以免苗期乾旱。覆膜後,要將地膜壓好,每隔一段距離可用土鎮壓。栽培苗的種植孔也要用土密封鎮壓,以免膜下熱氣透出灼傷苗子。盡量短期內完成整地、起壟、覆膜、蓋土等多項作業。覆膜時力求達到「緊、平、嚴」的標准。
6、將紅薯苗放在種植穴中,澆透水,用土埋上底部的莖和根即可,地面露出3~4個葉。紅薯苗很好成活的,既使將紅薯的秧子截斷,直接進行扦插就可以,扦插繁殖是紅薯種植的常用辦法,只要不缺水,很好生根。要保持苗期土壤濕潤,長期乾旱不利於緩苗。
7、田間管理,及時進行查苗補缺,適當對過長的莖進行打頂。對封壟後生長過於旺盛的,可在噴灑矮壯素或0.3%比九溶液,控制莖葉生長。對葉片變黃的早衰田塊可用尿素1%或0.2~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噴施葉面,隔半個月噴一次。
8、適時翻秧。地膜覆蓋的紅薯秧子沒地紮根,省事多了。無地膜覆蓋的,在紅薯長滿地後,要進行翻秧工作,將秧子用棍從地上挑起來,扯斷秧子扎在土裡的不定根,要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不翻秧,紅薯長不大。
9、適時收獲,塊根收刨前20天內不易澆水,以免降低塊根的耐貯性,如遇到秋澇要及時排水,否則地瓜不耐貯藏,嚴重時還會出現「硬心」腐爛現象。
㈦ 紅薯種植方法和技術
紅薯的種植方法有三種:
一,用優質的紅薯直接埋入苗床當種子,待其發芽後剪苗移栽到田裡。農民稱之為芽子紅薯;
二,在田間選擇長勢良好的紅薯枝頭,剪下後再栽進田裡,農民稱之為秧子紅薯;
三,用優質的紅薯直接種進田間,農民稱這種方法叫紅薯下蛋。由於其成本較高,一般來說很少人釆用此方法。
紅薯是個大肚漢,想要有一個好的產量,必須施足基肥。農村經過漚制的草木灰是比較理想的基肥,整地時最好再加入適量的磷肥。氮肥容易引起薯苗瘋長,所以對施用時要嚴格控制。
不論山區還是平原,種植紅薯時必須起壟。這樣即可以防澇,又可以增加紅薯根部的透氣性,以便其根塊膨大,便於最後收獲。
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紅薯苗卧插的產量高於直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試。
㈧ 種紅薯的方法和步驟
紅薯是人們比較愛吃的食物之一,在農村地方種植非常常見。但是只有真正了解紅薯正確的種植管理方法,才能實現紅薯優質高產。那麼怎樣進行紅薯種植管理,才能達到高產穩產的目標呢?
溫度、光照
紅薯喜歡溫暖環境,但是卻又比較怕冷,一般地溫在10℃以下,根部就會停止發育和生長。它的根部最佳生長溫度為17~30℃,因此種植過程中的土壤溫度對紅薯來說也是非常的重要。溫度越高,紅薯生長就越快,但是要實現紅薯根塊的膨脹,也並不是溫度越高越好。一般在21~26攝氏度的低溫最適宜,紅薯根塊膨大生長。
紅薯也是一種喜歡充分光照的植物,在有充分光照的條件下,紅薯的顏色會比較的濃郁,而且莖蔓長的也比較粗壯。這樣就更有利於紅薯手快對於養分的吸收,促進薯塊的迅速膨大。因此在選擇種植地時,一定要選擇具有充分陽光光照的地方,至少每天光照10小時以上更有利於對於根塊發育。
土壤和水分需求
紅薯是一種喜肥植物,它對於養分的需求也是比較高,特別是在薯塊膨大期間,它對於氮磷鉀需求之外,對於鐵、鈣、鎂等營養元素需求也比較旺盛。因此我們在施加基肥的時候,要施足足夠的腐熟的農家肥,並且是農家肥和土壤充分混合,最後做壟、開溝,在栽植之後及時澆透水。
其次到了紅薯膨大期間,要不間斷的進行施肥澆水,以保證其營養的需求,同時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發現蟲害,比如卷葉螟、小象甲、金龜子、地老虎等蟲害要及時購買葯物進行噴灑防治。
最後到了收獲時節,就要及時收獲。收獲的時間點,對於紅薯的產量,儲藏,加工利用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我們都會在氣溫下降到14℃左右的時候就開始進行開挖,而且最好要在寒露節氣前要收獲完畢。這樣的紅薯營養更豐富,而且更耐儲存,品質也更好。
㈨ 紅薯的種植時間和方法分別是什麼呢
紅薯是人們非常重要的食材,老少咸宜,紅薯在我國種植區非常廣泛,而我國由於南北地區,氣候差異較大,紅薯的種植時節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在在我國海南和台灣地區就可以一年四季種植。
紅薯苗載種後,需要及時的澆水,防止紅薯苗枯死,如果遇到旱季應當小水滴灌利於,紅薯苗紮根成活。
紅薯栽種一個月後,莖葉生長加快需要大量的肥水,應施加有機肥和5到10斤的尿素,同時需要中耕培土一次,鬆土保墒,封壟後拔除大草。
及時摘頂、提蔓。當紅薯主莖葉長到50公分以上後,就要及時的摘頂,防止莖蔓徒長,消耗養分;在雨季莖蔓很容易生長不定根,分散莖葉的養分,提蔓可以抑制莖蔓生長不定根,使養分集中供應塊莖的生長。
最後在紅薯塊根膨大期,土壤表層會出現裂縫,此時從裂縫澆灌肥料,一般每畝用硫酸銨4-6千克兌水400-600千克,或者腐熟的人糞尿250千克兌水750千克,澆灌後再用土封嚴,每畝可增產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