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大棚菌菇種植方法和技術

大棚菌菇種植方法和技術

發布時間:2025-05-07 14:53:22

① 大棚蘑菇種植方法和步驟 大棚蘑菇種植技術

1、菇房准備
菇房一般會選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大棚要選用散射光材質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這樣方便沖洗,在菇房內要設好菇床,可木製、可鐵制、還可磚砌,最後就是要留有窗戶或者是卷簾,這樣可以增強通透性。
2、養料堆制
蘑菇種植養料的配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養料的主要成分是家畜糞便、麥草、麩皮、稻草、玉米桿等,一般在七月份的時候開始進行養料的堆制,我們需要將糞便曬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斷,然後混合適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層草料一層糞便堆起來進行發酵,一般每隔三四天就需要翻一次堆,大概半個月後就差不多可以了。
3、消毒殺菌
養料堆制完成之後,我們需要將菇房進行一次徹底的消毒殺菌,然後將養料搬入菇房中,在菇床上鋪好,然後將菇房的門窗關閉,將室內的溫度調高到六十度左右,三個小時之後,將溫度調低到五十度左右,維持這個溫度一周,讓養料徹底的發酵,在這個發酵的過程中,還能對養料進行消毒殺菌,使養料中留下來的都是有益的微生物,這對蘑菇的生長有很大好處。
4、接種覆土
等到養料的溫度降低到二十五度左右的時候,這時就可以進行蘑菇接種了,將養料在菇床上整平,每個菇床上養料的厚度要達到十五厘米左右,採用穴播的方式進行接種,每株間的間隔大概是十厘米左右,如果想要提高它的發菌速度,那麼可以盡量播密一些,接種之後需要保持養料的濕度,並且要增加菇房的通透性,最後將細肥土均勻的覆蓋在養料上面,即可等待發菌。
5、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是蘑菇種植中最關鍵的一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分管理和溫度管理,我們要保持養料的濕度,在出菇初期濕度一般是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後期慢慢的恢復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左右。澆水要遵循少量勤澆的原則,出菇房在發菌期間的溫度最好是保持在十度到十八度左右,在出菇期將溫度調高到二十到二十八度左右,這樣可以加快出菇的速度,等到蘑菇長到一定大小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採收了。

閱讀全文

與大棚菌菇種植方法和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顯卡的安裝方法與注意事項 瀏覽:689
肌肉鍛煉的方法圖解 瀏覽:706
鑄鐵管安裝方法圖片 瀏覽:283
蘋果x如何刷機133方法 瀏覽:997
分析方法屬於儀器分析范疇 瀏覽:359
如何做黃豆芽的好吃的方法 瀏覽:108
胎兒腸管回聲增強治療方法 瀏覽:497
紅外吸收光譜分析方法的原理 瀏覽:908
手指指腹皺巴巴的解決方法 瀏覽:59
手機電視機的拼接方法 瀏覽:472
啟動機線圈的連接方法 瀏覽:754
轉筆刀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670
皮帶輪扭矩的測量方法 瀏覽:145
兒童腺樣體肥大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瀏覽:12
膽汁淤積激素治療方法用哪些激素 瀏覽:750
如何選擇葯物的分析方法 瀏覽:187
機器起針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517
國營茅台酒鑒別方法 瀏覽:231
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找到自己喜歡的書 瀏覽:622
85x96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