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石菖蒲怎麼種植
石菖蒲種植方法:
石菖蒲在繁殖的時候可以選擇分株繁殖的方式,在早春的時候進行就可以保障很好的生長,每塊莖可以保留3-4個新芽,這樣在繁殖的時候就會很方便,而在生長期的時候也可以及時的來進行份栽和移植,保障嫩葉和新芽都生長的更好。
B. 石菖蒲怎麼種植
石菖蒲種植辦法:
1、土壤選擇:石菖蒲種植以沼澤、濕地、富含腐殖質壤土栽培為宜。
2、除草澆水:石菖蒲栽後生長期注意拔除根部雜草、鬆土、澆水,切忌乾旱。
3、合理施肥:石菖蒲一般追施人糞尿2次,以氮肥為主,適當增加磷鉀肥。
4、病蟲防治:石菖蒲常有稻蝗為害葉片,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防治。
5、採收加工:石菖蒲栽後3~4年收獲,早春或冬末挖出根莖,剪去葉片和須根,洗凈曬干。
C. 盆栽菖蒲如何種植
盆栽菖蒲的關鍵點:
1、菖蒲的分株的最佳時間:穀雨(4月14日菖蒲生日過後進入生長旺盛期);
2、植料:疏鬆的砂質壤土(仙土,植金石、蛭石、河沙、赤玉土、營養土等混合的土壤);
3、施肥:適量有機顆粒肥置於盆面(菖蒲的施肥也比較糾結,不肥則葉色泛黃,又不耐肥);
4、澆水:葉干土濕(喜濕潤,忌乾旱。日常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但澆水過多,也易造成葉黃);
5、光照:菖蒲喜陰,但還需要散射光(建議平時養護可以放置於大中型盆景的樹蔭下);
6、剪葉:越修剪葉越細是大家的共識,但是修剪次數也不易過於頻繁,定期去除腐葉和黃葉,使之保持最佳的觀賞效果。
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橫走,稍扁,分枝,直徑5-10毫米,外皮黃褐色,芳香,肉質根多數,長5-6厘米,具毛發狀須根。葉基生,基部兩側膜質葉鞘寬4-5毫米,向上漸狹,至葉長1/3處漸行消失、脫落。葉片劍狀線形,長90-100(-150)厘米,中部寬1-2(-3)厘米,基部寬、對褶,中部以上漸狹,草質,綠色,光亮;中肋在兩面均明顯隆起,側脈3-5對,平行,纖弱,大都伸延至葉尖。花序柄三棱形,長(15-)40-50厘米;葉狀佛焰苞劍狀線形,長30-40厘米;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狹錐狀圓柱形,長4.5-6.5(-8)厘米,直徑6-12毫米。
花黃綠色,花被片長約2.5毫米,寬約1毫米;花絲長2.5毫米,寬約1毫米;子房長圓柱形,長3毫米,粗1.25毫米。漿果長圓形,紅色。花期(2-)6-9月。
D. 黃菖蒲怎麼種好 黃菖蒲的栽培種植方法
黃菖蒲的種植——土壤
黃菖蒲喜性濕潤且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富含腐殖質的輕黏土或沙壤土是種植黃菖蒲的上上之選。可以將草木灰或粗砂等混入土壤中來改善土壤的結構,已達到適應黃菖蒲生長的目的。
其次,土壤必須每年消毒一次,即深翻晾曬一次,晾曬時間約在20天左右為宜。這樣能夠有效控制黃菖蒲的病害發生率。
黃菖蒲的種植——溫度
黃菖蒲性喜溫良,耐嚴寒,喜光耐陰。所以黃菖蒲應種植在光照好、通風條件好的土地上,最適宜的氣溫為12~18℃,最適宜的土地溫度為16~18℃。
黃菖蒲的種植——種植方法
種植時,土溫不得超過20℃,所以初春、深秋種植最為宜;最好選用大規格的種球或者分株;在用分株下苗時,應該十分小心,盡量避免損傷植株根系;種植深度沒進土表7~10厘米為宜;種植密度約以每平方米75~100株為宜。
黃菖蒲的種植——澆水施肥
栽種黃菖蒲的過程中,應該保持土壤濕潤,這樣會利於植株的生長。在乾燥的季節,大約10天澆一次水為宜,澆水必須透入地表以下。秋末要澆足防凍水,防止凍害;春天要澆足解凍水。種植前應該澆一次水,以確保土壤與種子或花苗根系完全接觸。澆水在早晨進行最宜。
種植前施肥不能用化肥,可以馬糞或乾燥雞糞為肥料與栽培土壤拌勻;種植後可施肥,但禁用過磷酸鈣、三磷化物等,可用二磷酸鹽等含氟低的化肥。春季栽種成活後,可在初夏進行尿素施肥,初秋追施一次碧卡磷酸二氫鉀。
黃菖蒲的種植——除草殺蟲防害
種植前應做好滅草工作,盡量人工拔出,避免使用化學葯劑。
常見的蟲害有根腐線蟲和蟋蟀。根腐線蟲可使用以蒸汽滅菌或以溴化甲烷消毒土壤來殺蟲;蟋蟀的防治,一般採用噴灑七氯滅蟲的方法來消滅,或者拔除雜草的方法來軀干蟋蟀。
威脅黃菖蒲植株的病害有白絹病、立枯病、花葉病等。
白絹病的防治:改善通風條件。發病期間噴灑百分之五十的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立枯病的防治:用蒸汽滅菌的方法給土壤消毒。
花葉病的防治:種植期間應給手和勞動工具消毒。
E. 花菖蒲怎麼種 花菖蒲種植方法與注意事項
花菖蒲的種植方法:
一、分株繁殖:
1、花菖蒲生長3~4年後可進行分株。通常選在春季5月進行,或者秋季9月中下旬或花後進行。北方地區,移栽時選在晴天,陽光充足的天氣進行。
2、首先,選取3~4年生的植株,用刀將根莖分開,剪除殘根病根,每株保留3~4個芽。
3、夏秋季節分株時,將葉片剪掉一部分。枝莖長25-30厘米左右進行栽植。花菖蒲的根莖會隨著時間增長逐年上升,栽種時根莖部分蓋土5cm以上,養護中適時加土。分植後,適當澆水施肥,春植株叢當年可開花。
F. 菖蒲種植技術
一、光照
菖蒲喜光,不管是地栽在水邊,還是盆栽養護,都要種在光線好的區域,多曬太陽有利於植株積累養分,開花結果。
二、溫度
最適合菖蒲的生長溫度在20-25℃,低於10℃菖蒲就會停止生長,溫度再低植株就會自然黃葉,冬季以地下莖潛入泥土中越冬。
三、澆水
地栽種到水邊,栽種時保持主芽接近土面,灌水1-3cm,盆栽找個不漏水的大花盆,口徑在40-50cm,種下根莖後把生長點露出土,加水1-3cm,並且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水位。
四、施肥
地栽無需施肥,像那種塘泥本身就肥力十足,盆栽需要在盆底施入碧卡顆粒肥做肥,並追肥2-3次。初期施肥以氮肥為主,抽穗開花前改用磷鉀肥,將肥施入土壤5cm以下。
G. 菖蒲種植方法是什麼
1、播種
將收集到成熟紅色的漿果清洗干凈,在室內進行秋播,保持潮濕的土壤或淺水,在20℃左右的條件下,早春會陸續發芽,後進行分離培養,待苗生長健壯時,可移栽定植。
2、分株
在早春(清明前後)或生長期內進行用鐵杴將地下莖挖出,洗干凈,去除老根、莖及枯葉、莖,再用快刀將地下莖切成若干塊狀,每塊保留3-4個新芽,進行繁殖。在生長期進行分栽,將植株連根挖起,洗凈,去掉2/3的根,再分成塊狀,在分株時要保持好嫩葉及芽、新生根。
栽培技術:
1、行距
露地栽培,選擇池邊低窪地,栽植地株行距小塊20m、大塊50m,但一定要根據水景布置地需要,可採用帶形、長方形、幾何形等栽植方式栽種。
栽植的深度以保持主芽接近泥面,同時灌水1-3厘米。盆栽時,選擇不漏水的盆,內莖在40-50厘米,盆底施足基肥,中間挖穴植入根莖,生長點露出泥土面,加水1-3厘米。
2、施肥
菖蒲在生長季節的適應性較強,可進行粗放管理。在生長期內保持水位或潮濕,施追肥2-3次,並結合施肥除草。初期以氮肥為主,抽穗開花前應以施磷肥鉀肥為主;每次施肥一定要把肥放入泥中(泥表面5厘米以下)。
越冬前要清理地上部分的枯枝殘葉,集中燒掉或漚肥。露地栽培2-3年要更新,盆栽2年更換分栽1次。
3、土壤
栽培以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最佳,砂質土壤生育亦良好。栽培處宜擇半蔭處,避免強烈日光直射,若能接受50%-60%光線,生育自能旺盛而葉色柔美。
性好潮濕喜氮肥,施肥以腐熟豆餅水或氮、磷、鉀,速效1、2號等,每20-30天少量施用1次,氮肥比例多,能促使葉片繁茂。
培養土需經常保持濕潤,小盆栽盆底可墊1水盤,以保持水分。室內擺飾擇窗緣光源射入處,若生長勢轉弱,應即時移出室外,充分灌水,並接受柔和的陽光能恢復生機。性喜溫暖至高溫,生育適溫約18-28℃。久植過於擁擠時應強制分株,換土後再栽植。
4、儲藏
栽後3-4年收獲。早春或冬末挖出根莖,剪去葉片和須根,洗凈曬干,撞去毛須即成。
形態特徵
它的葉子類似於鳶尾科的葉子。菖蒲由一簇從根狀莖蔓延出來的基葉組成。
葉子是直立的黃褐色,基部,基部具粉紅色的鞘,劍狀,平坦而狹窄,逐漸變細成銳利的長點,並有平行的脈。葉子的邊緣光滑,可以呈波浪形或捲曲狀。可以通過葉片的捲曲邊緣。
只有在水中生長的植物才能開花。實心的三角形花莖從外葉的腋緣升起。從花莖的一側出現半直莖莖桿。莖稈為實心的圓柱形,兩端均為錐形,長度為5至10厘米。
與天南星科一樣,沒有覆蓋物。莖稈密密麻麻地擠滿了淡淡的黃綠色小花。每朵花有六瓣被包圍在花被中的六瓣和雄蕊,圍繞著三胞胎,長有無梗的長圓形子房。花兒香甜宜人。
在歐洲,它在春季末或初夏開花約一個月,但沒有結果。果實是充滿粘液的漿果,成熟時落入水中並通過漂浮分散。在亞洲,它的果實也很少,主要通過根莖的生長繁殖,形成菌落。
分支的圓柱狀多節根狀莖是人的手指的粗細,並且在其下方有許多粗纖維根。外部為棕色,內部為白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菖蒲
H. 菖蒲屬的種植技術
菖蒲一名菖斀zhú,一名堯韭。生於池澤者泥菖也,生於溪澗者水菖也,生水石之間者石菖也。葉青長如蒲蘭,有高至二三尺者。葉中有脊,其狀如劍,又名水劍。其根盤曲多結,亦有一寸十二節至二十四節者。仙家所珍。惟石菖蒲入葯。品之佳者有六:金錢、牛頂、虎須、劍脊、香苗、台蒲,凡盆種作清供者,多用金錢、虎須、香苗三種。性喜陰濕,總之用沙石植者葉細,泥土植者葉粗。
其法:在夏初以竹剪修凈,取細沙或瓦屑密種,深水蓄之,勿令見日。秋初再剪,不染塵垢,及犯油膩,並貓吃水,則葉青翠,細軟如絲。尤畏熱手撫摩,宜作一線卷小杖,時挹其葉。霜降後須藏於密室,或以缸蓋之,至春後始出,不見風雪。歲久不分,便細密可愛。若石上種者,尤宜洗凈,當澆雨水,勿見風煙。夜移就露,日出即收。如患葉黃壅以鼠糞,或蝙蝠屎,用水灑之。如欲苗直,以棉裹箸頭,每朝捋之。又一種生下濕,而葉無脊,根粗大如指者,名昌陽,肥則開花結子,候子老收之。至梅雨時用米飯同子嚼碎,噴於火炭上,則子自然生。苗必細極不用煩剪。
I. 怎樣種菖蒲
菖蒲作為盆景的最佳配景之一以其文人的氣質,芳香的氣味,誘人的色澤正越來越受到小品盆景愛好者的喜愛!那菖蒲怎麼種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下菖蒲的種植方法和養護要點
菖蒲的種植方法
播種
將收集到成熟紅色的漿果清洗干凈,在室內進行秋播,保持潮濕的土壤或淺水,在20℃左右的條件下,早春會陸續發芽,後進行分離培養,待苗生長健壯時,可移栽定植。
分株
在早春(清明前後)或生長期內進行用鐵杴將地下莖挖出,洗干凈,去除老根、莖及枯葉、莖,再用快刀將地下莖切成若干塊狀,每塊保留3-4個新芽,進行繁殖。在生長期進行分栽,將植株連根挖起,洗凈,去掉2/3的根,再分成塊狀,在分株時要保持好嫩葉及芽、新生根。
行距
露地栽培,選擇池邊低窪地,栽植地株行距小塊20m、大塊50m,但一定要根據水景布置地需要,可採用帶形、長方形、幾何形等栽植方式栽種。栽植的深度以保持主芽接近泥面,同時灌水1-3厘米。盆栽時,選擇不漏水的盆,內莖在40-50厘米,盆底施足基肥,中間挖穴植入根莖,生長點露出泥土面,加水1-3厘米。
施肥
菖蒲在生長季節的適應性較強,可進行粗放管理。在生長期內保持水位或潮濕,施追肥2-3次,並結合施肥除草。初期以氮肥為主,抽穗開花前應以施磷肥鉀肥為主;每次施肥一定要把肥放入泥中(泥表面5厘米以下)。越冬前要清理地上部分的枯枝殘葉,集中燒掉或漚肥。露地栽培2-3年要更新,盆栽2年更換分栽1次。
土壤
栽培以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最佳,砂質土壤生育亦良好。栽培處宜擇半蔭處,避免強烈日光直射,若能接受50%-60%光線,生育自能旺盛而葉色柔美。性好潮濕喜氮肥,施肥以腐熟豆餅水或氮、磷、鉀,速效1、2號等,每20-30天少量施用1次,氮肥比例多,能促使葉片繁茂。培養土需經常保持濕潤,小盆栽盆底可墊1水盤,以保持水分。室內擺飾擇窗緣光源射入處,若生長勢轉弱,應即時移出室外,充分灌水,並接受柔和的陽光能恢復生機。性喜溫暖至高溫,生育適溫約18-28℃。久植過於擁擠時應強制分株,換土後再栽植。
儲藏
栽後3-4年收獲。早春或冬末挖出根莖,剪去葉片和須根,洗凈曬干,撞去毛須即成。
菖蒲的養護要點
1、菖蒲的分株的最佳時間:穀雨
2、植料:疏鬆的砂質壤土(仙土,植金石、蛭石、河沙、赤玉土、營養土等混合的土壤);
3、施肥:適量有機顆粒肥置於盆面(菖蒲的施肥也比較糾結,不肥則葉色泛黃,又不耐肥);
4、澆水:葉干土濕(喜濕潤,忌乾旱。日常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但澆水過多,也易造成葉黃);
5、光照:菖蒲喜陰,但還需要散射光(建議平時養護可以放置於大中型盆景的樹蔭下);
6、剪葉:越修剪葉越細是大家的共識,但是修剪次數也不易過於頻繁,定期去除腐葉和黃葉,使之保持最佳的觀賞效果。
J. 菖蒲怎樣栽培
菖蒲栽培方法:
一,菖蒲的生長環境選擇
菖蒲喜歡地勢較低的環境,通常生長的最高海拔不能超過1800米,菖蒲對水份的要求非常嚴格,一旦缺水就會枯萎而死,因此通常生長在水邊的窪地和湖泊的邊緣,沼澤地同樣適合它的生長和繁殖。
菖蒲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但以肥沃疏鬆的土壤為佳。菖蒲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因此一定要保證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如果土壤溫度過低,菖蒲也會停止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