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蘆葦的種植過程
蘆葦栽植技術:在每年氣溫平均在15℃-30℃前生長期,取當年粗壯蘆葦桿作幼苗,從根部割下,選高度在30厘米以上的。而後將整平的土地灌上水,水層在5-12厘米左右。再將採取的幼苗下部插入土中10厘米以上,要注意兩個務必:至少有一個葉節插入土中:務必要使蘆葦幼苗上部露出水面。
Ⅱ 蘆葦怎樣種植的
蘆薈是熱帶植物,它的最大缺點是生性畏寒。但除了怕冷外,算是生殖力旺盛、很不嬌氣的植物。只要不讓它遭受霜雪,平時澆點水,偶而施點肥,成活率就很高。因此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地種植。
土壤和肥料
理想的蘆薈種植土是以沼澤土和沙為主,加入腐葉土、草灰、貝殼片即可。粘土不利於排水,應當盡量避免使用。
如果土壤中含有肥料的話,平時根本就不需肥料。
澆水
種植蘆薈,最重要的是水不可太多,否則會使葯效成分變淡,嚴重的情況下會使根部潰爛。
春天一般都是每隔5天澆一次水;炎夏之時,每天當太陽下山後澆一次水;秋天的澆水方法與春天相同;冬天蘆薈幾乎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只要將表面的土壤澆濕即可。
過冬法
蘆薈安全越冬溫度為5度以上。在零度以下,葉子里的水分很快會被凍結。到了這時候,便是它的生命終結之時。
1.簡易過冬法
種在花盆裡。進入11月以後,應盡量將花盆移到室內陽光充足的地方。
2.乾燥過冬法
進入11月份就要控制水分供給量,讓泥土保持乾燥。待泥土完全乾燥後,將蘆薈拔出花盆,拂去上面的泥土,用大紙袋包好,放於屋內不佔空間的地方。到來年4月份,移植到新的土壤中,就會像以往一樣茁壯成長。
3.利用塑料薄膜或簡易的木造溫室
塑料薄膜溫室的保溫性能絕佳,但是白天陽光充足時,室內的氣溫有時會上升到30攝氏度左右,所以要打開門窗讓它通風;夜晚氣溫下降前要關好門窗,不要讓熱度流走。
簡易的木造溫室同樣也有晝夜溫差過大這一毛病,所以要採取相同的方法。在花盆與花盆之間塞些落葉或發泡性苯乙烯也是降低溫差的一種辦法。進入3月份以後,白天可以去除遮蔽物以降低白天與夜晚的溫差。
開花
蘆薈不開花的原因有兩點:①日照不足;②長時間沒有更換花盆。若打算讓蘆薈今年開花,在5月份就應實行插枝,夏季讓它充分照射陽光。每隔10天左右就加些油垢、雞糞、米糠之類的磷酸肥料。進入11月份時別染上寒氣,年末一定會開花。開花株必須:①莖部直徑在2.5公分以上;②株長40公分以上,而且根部健全生長。
本部分簡介家庭盆栽、溫室栽培和露地栽培。
Ⅲ 蘆葦怎麼種植
蘆葦的種植方法:
一,播種土地整理
選擇在陽光充足土壤濕潤的地方,要是土壤比較乾涸,也可以在後期進行澆灌。在栽種之前要進行耕翻整地工作,目的在於去除雜草,給土壤疏鬆,方便上肥料。在耕翻後的土裡施肥時要考慮到土壤營養的平衡性,即缺什麼補什麼。如果選擇的地方在鹽鹼地,還必須進行排水洗鹽工作。在耕翻過的土裡開好溝,溝深20cm左右。事先要把排水系統設計好,方便後期的操作。
Ⅳ 蘆葦的栽植方法和養護
蘆葦的栽植方法和養護:
一、蘆葦適合什麼樣環境
蘆葦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地,繁殖能力非常強,在各種水源豐富的空曠地帶能迅速生長,在短期內就可以形成連片的蘆葦。蘆葦生長的環境不同,其長勢也不盡相同。蘆葦多生長在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8.5之間,質地粘重的沼澤、鹽鹼或中性土壤上。蘆葦的生長也離不開充裕的光照時間。
Ⅳ 蘆葦的種植方法
這位說的應該是蘆薈吧
蘆薈是熱帶植物,它的最大缺點是生性畏寒。但除了怕冷外,算是生殖力旺盛、很不嬌氣的植物。只要不讓它遭受霜雪,平時澆點水,偶而施點肥,成活率就很高。因此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地種植。
土壤和肥料
理想的蘆薈種植土是以沼澤土和沙為主,加入腐葉土、草灰、貝殼片即可。粘土不利於排水,應當盡量避免使用。
如果土壤中含有肥料的話,平時根本就不需肥料。
澆水
種植蘆薈,最重要的是水不可太多,否則會使葯效成分變淡,嚴重的情況下會使根部潰爛。
春天一般都是每隔5天澆一次水;炎夏之時,每天當太陽下山後澆一次水;秋天的澆水方法與春天相同;冬天蘆薈幾乎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只要將表面的土壤澆濕即可。
過冬法
蘆薈安全越冬溫度為5度以上。在零度以下,葉子里的水分很快會被凍結。到了這時候,便是它的生命終結之時。
1.簡易過冬法
種在花盆裡。進入11月以後,應盡量將花盆移到室內陽光充足的地方。
2.乾燥過冬法
進入11月份就要控制水分供給量,讓泥土保持乾燥。待泥土完全乾燥後,將蘆薈拔出花盆,拂去上面的泥土,用大紙袋包好,放於屋內不佔空間的地方。到來年4月份,移植到新的土壤中,就會像以往一樣茁壯成長。
3.利用塑料薄膜或簡易的木造溫室
塑料薄膜溫室的保溫性能絕佳,但是白天陽光充足時,室內的氣溫有時會上升到30攝氏度左右,所以要打開門窗讓它通風;夜晚氣溫下降前要關好門窗,不要讓熱度流走。
簡易的木造溫室同樣也有晝夜溫差過大這一毛病,所以要採取相同的方法。在花盆與花盆之間塞些落葉或發泡性苯乙烯也是降低溫差的一種辦法。進入3月份以後,白天可以去除遮蔽物以降低白天與夜晚的溫差。
開花
蘆薈不開花的原因有兩點:①日照不足;②長時間沒有更換花盆。若打算讓蘆薈今年開花,在5月份就應實行插枝,夏季讓它充分照射陽光。每隔10天左右就加些油垢、雞糞、米糠之類的磷酸肥料。進入11月份時別染上寒氣,年末一定會開花。開花株必須:①莖部直徑在2.5公分以上;②株長40公分以上,而且根部健全生長。
本部分簡介家庭盆栽、溫室栽培和露地栽培。
Ⅵ 種蘆葦蘆葦種子怎麼種蘆葦蘆葦怎麼種植
以無性繁殖為主,現多採取地上莖與根狀莖繁殖,栽殖前均須進行一般性的耕翻整地工作,若有鹽鹼還須進行排水洗鹽的工作。以地上莖繁殖是在6~7月選擇健壯的葦莖,採取兩端斜插入泥土中,或在斜插入泥土後,每隔一節壓泥,也可將葦莖截成30~60cm長的插條,插入泥土一半,要求插條地上部分有2個腋芽,地下部分有1~2個腋芽。以根狀莖繁殖的方法有:栽根狀莖:即選取有芽的根狀莖,截成30cm長,斜埋或直栽入開好的溝里,淘深20cm;栽葦棵:即帶根狀莖的青葦,每穴5~6株,栽入泥土中15cm左右;栽葦墩。即將20cm2蘆葦根狀莖連舊地上莖挖起,栽入新建地內,株行距1~2m,此法成活率高達80~100%,但運輸不便,只適於近距離應用。蘆葦用種子的有性繁殖,目前雖已成功,但僅限於實驗性地應用。
Ⅶ 蘆葦種植時間
蘆葦的種植時間一般在3-6月份,清明前後最好,蘆葦剛剛開始發芽。如果推遲蘆葦種植時間,成活率會降低,蘆葦種植在公園的湖邊,開花季節特別美觀。蘆葦是經常見到的水邊植物,蘆葦是擇水而生。夏秋開花,圓錐花序,頂生,疏散,長10~40厘米,稍下垂,小穗含4~7朵花,雌雄同株,花序長約15~25公分,小穗長1.4公分,為白綠色或褐色,花序最下方的小穗為雄,其餘均雌雄同花,花期為8~12月。蘆葦的果實為穎果,披針形,頂端有宿存花柱。
Ⅷ 如何種植蘆葦
種植蘆葦主要採用種根繁殖,每年開春適宜種植,河灘,河道,濕地,公園,都很適合,除了景觀外,還能防風固沙,保土固堤,治理鹽鹼地
Ⅸ 蘆葦盆栽養殖法,越詳細越好!
蘆薈種植
土
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生長不良。
溫度
蘆薈怕寒冷,它長期生長在終年無霜的環境中。在5℃左右停止生長,0℃時,生命過程發生障礙,如果低於0℃,就會凍傷。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5℃,濕度為45—5%。
水:和所有植物一樣,蘆薈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濕的季節或排水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日照
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能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蘆薈還不宜曬太陽,最好是只在早上見見陽光,過上十天半個月它才會慢慢適應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肥:肥料對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蘆薈不僅需要氮磷鉀,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為保證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要盡量使用發酵的有機肥,餅肥、雞糞、堆肥都可以,蛆蚓糞肥更適合種植蘆薈。
繁殖
蘆薈一般都是採用幼苗移栽或扦插等技術進行無性繁殖的。無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穩定保持品種的優良特徵。
病害防治
蘆薈常見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葉枯病、白絹病及細菌性病害。家庭盆栽蘆薈,對病害宜採取預防為主,在病害發生前選擇抗病品種和優質無病害種苗,加強肥水管理,施用保護劑等來預防病害發生。當病害已發生則可輔以化學防治來控制和防止病害發展蔓延,但此時病斑一般不能消除,其觀賞價值已下降。病害預防:在病害未發生前,或已發病的植株去除帶病部位後,將0.5~0.8的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即每100公斤水加硫酸銅和石灰各0.5~0.8公斤)施於蘆薈葉面,可有效預防、抑制病菌侵入和蔓延。 病害治療。病害發生後,用內吸傳導的治療劑如托布津、瑞毒霉等,以及抗生素如硫酸鏈黴素、農用鏈黴素、春雷黴素、井岡黴素等直接施用,能殺死蘆薈體內的病原菌,控制病害蔓延。 蘆薈的種植方法
蘆薈本是熱帶植物,生性畏寒。但也是好種易活的植物。當然,要使蘆薈長得快,繁殖多,必須根據蘆薈的特點,精心培植。
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的生長不良。
蘆薈怕寒冷。如果低於0℃,就會凍傷。在5℃左右停止生長,它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35℃,濕度為45%~85%。利用大棚保溫栽培將解決北方地區大面積栽種蘆薈的越冬問題。
蘆薈和所有植物一樣,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濕的季節或排水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蘆薈在15℃~35℃左右生長最快,我國3~10月份,大部分地區都符合這個溫度。這期間要加強管理,多次鬆土除草,可促進土壤的通氣性,加速轉化土壤養分,促進根系發達,提高抗病能力,達到快速健康成長。 適時澆水是炎熱夏季特別要注意的。蘆薈喜光耐熱,但在夏季溫度高、降水少時也要防止乾旱,適當地澆水可獲得更高的產量。澆水造成不能過量,一般5~10天澆一次即可。生長旺盛期土壤中養分不斷被株體吸收,如 及時追肥就會影響蘆薈生長。有機肥一般肥效慢,不能等蘆薈生長受了影響後再施肥,這樣就來不及了。施肥一次不宜過多,不要沾污葉片,如果沾污要用清水沖洗。種植三年左右的蘆薈就可採摘了。三年以上的葉子葯用價值更高。采葉時一般要從植株下部開始,成熟的葉片順熱肅下,不要傷害植株,並晝保持中體完整。因蘆薈葉中水分佔96%以上。破損的葉體中的汁液流出,對其營養是個損失。另外破損的葉子也不易保存,還會影響其它葉片存放。
到了秋季就要控制澆水,可採取噴水的方法,即使土壤比較乾燥也沒有關系,否則很容易爛根。秋冬季節除了注意保暖,還要注意盡量讓蘆薈多見陽光。室內盆栽蘆薈可以放到避風向陽的地方。如果溫度較低,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在早上9點以後,3下午點以前進行日曬. 家庭怎樣種蘆薈
蘆薈可以采葉擠汁擦臉,以供皮肢白皙,減少雀斑、青春痘。也可做家庭常備葯物,遇有跌打損傷,生瘡長
癤,作為清熱解毒消炎葯,一般人則把它當作花卉栽培,如何栽培管理呢?首先要知道它的生長習性和對環
境條件的要求。
蘆薈原產於熱帶沙漠,因此它具有如下特點:
一、 喜熱畏寒:它適宜生長溫度在20℃左右,低於零度即會受凍,10℃左右生長近於停頓,因此在溫州冬
天最好種在暖棚中,種在盆中的冬天要放在朝南避風向陽處或室內,減少凍害。
二、 土壤疏鬆:最好是沙性土,如是粘性黃泥,宜加入一半砂子,促進疏鬆透氣,有利排水。
三、 抗旱忌濕:沙漠中很少有水,因此蘆薈被稱為"旱不死的植物",掘起後在太陽下曬幾天也不會乾枯,所
以不澆少澆水影響不大,但土中積水,往往爛根淹死。
四、 喜歡陽光:沙漠中幾乎沒有陰雨天,終日在強烈陽光下。種植地段應能曬到太陽,如長期放在不見天日
之處,生長細小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