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魚腥草可在水田裡種植技術
魚腥草可在水田裡種植。種植技術如下:
一、選地整地及施底肥
1、地塊選擇
為獲得較高的根莖產量,地塊選擇要選擇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層深厚、土壤結構適宜、理化性狀良好、肥力適中的沙壤土種植。
2、精細整地
選好地塊後,徹底清除雜草及前作桔桿,深耕曬垡。種植前深耕耙平,施足基肥,做到地塊疏鬆、肥沃、平整。
3、施足基肥
種植前,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1000--1500公斤、草木灰150--200公斤,耕翻1次,深25--30厘米,使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
4、開墒種植
土壤與肥料充分混合後,進行開墒,墒寬2--2.5米,溝寬30—35厘米,深25—30厘米。
二、繁殖方式
魚腥草一般採用無性繁殖,分根莖繁殖和扦插繁殖,但採用根莖繁殖效果較好,省時省工,產量較高。
根莖繁殖。在2—3月進行,植株未萌發新苗之前,將根狀莖挖出。剪成8-10厘米長、具有2-3個以上腋芽的小段,並留須根。按行距20-25厘米,開5-8厘米深的淺溝,將剪好的根莖,按8—10厘米株距排放於溝中,覆土6~10厘米,土壤濕潤的不需澆水,土壤乾燥時適當灌水,保持土壤濕潤,15-20天後可見幼苗長出。
三、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魚腥草栽植後,須勤除雜草,封行前可培土薅除雜草,封行後人工拔草,結合中耕除草做好肥水管理。
2、水肥管理
整個生育期內保持土壤濕潤。前期生長緩慢,幼苗成活至封行前,畝追施尿素8—10公斤作苗肥,莖葉生長盛期需肥量較大,每畝追施復合肥10--15公斤。以後改為根外追肥,用0.4%磷酸二氫鉀溶液,每7天噴施一次,共4-5次。待株高10厘米以上時,及時培土,整個生育期不澆灌被污染的臟水,禁止施用垃圾、未經發酵腐熟的人(畜)糞尿、硝態氮(硝酸銨)等,採收前30-35天內不施任何肥料。
3、摘除花蕾
地上部徒長時,應及時採收嫩莖葉;開花現蕾時及時摘除花蕾,以免開花消耗大量養分而抑制地下莖的生長。
4、病蟲害防治
魚腥草極少發生病蟲害,一般不需葯劑防治。偶爾遇根腐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溶液進行澆施。
四、適時採收
采嫩莖葉食用的,4--10月均可採收,可多次採收。以地下莖作產品的,進行入10月後可根據市場需求陸續採收。採收後洗凈,扎把上市。貯運期間,適當澆水保鮮。貯運過程必須保持產品清潔、衛生,從採收到銷售間隔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根莖容易發黃,影響銷售價格。
❷ 魚腥草的種植方法及病蟲害防治方法
由於魚腥草近年來市場前景好,價格較高,碧城鎮種植魚腥草已小有規模。隨著種植年限增加,魚腥草病蟲害發生也加重了,如何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幾乎成了廣大種植戶的一塊心病,因此,在此簡要說明一下 魚腥草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一、病蟲害發生原因
1、連作。 魚腥草選擇本地野生馴化品種常年種植,種植期可從10月至翌年4月,且人均耕地面積有限,土地復種指數高,導致病害發生嚴重。
2、種莖未消毒。 魚腥草採用地下莖分段直播,但我鎮95%以上的農戶在播種前均不進行浸種消毒。
3、田間管理不善。 雖然魚腥草種植管理比其他蔬菜粗放,但排水不暢、雜草叢生、肥力不足、不及時摘花、種植密度過大等也可加重病害發生。
4、溫濕度管理不當 。魚腥草多在每年6月初開始發病,濕度高有利於病害的發生與流行,高溫乾旱可降低病害發生程度。
二、常見病蟲害
(一)病害
1、白絹病 :主要危害魚腥草近地面根莖部,病部表面產生大量絹絲狀白色菌絲層。
2 、葉斑病 :發病初期,葉面出現不規則或圓形病斑,邊緣紫紅色,中間灰白色,上生淺灰色霉。後期嚴重時,幾個病斑融合在一起,病斑中心有時穿孔,葉片局部或全部枯死。
3、 莖腐病 :莖部病斑長橢圓形或梭形,略呈水漬狀,褐色至暗褐色,邊緣顏色較深,有明顯輪紋,上生小黑點。發病後期莖部腐爛枯死。
(二)蟲害 :主要是蟎類(紅蜘蛛)為害。症狀:成蟎、若蟎和幼蟎刺吸魚腥草的葉片、嫩枝的汁液。被害葉片呈現許多粉綠色至灰白色小點,失去光澤,嚴重時枝株變黃,大量落葉和枯梢,以3~6月和9~11月為活動高峰期。
三、防治建議
1、合理輪作。 魚腥草主要種植於旱地,可與玉米、辣椒、豆科作物等進行輪作。
2、種莖消毒 。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浸種10~20分鍾,晾乾後再播種。
3、高畦窄廂 。選用疏鬆肥沃,保水保肥,透氣性好的沙壤土栽培;採用高畦窄廂栽培,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質底肥、增施磷鉀肥;注意及時排水;及時拔除病株和雜草。
4、施用生石灰 。收獲後及時徹底清除病殘組織並深翻土壤。病重地塊667平方米施用生石灰75~100kg調節土壤酸鹼度。
5、葯劑防治
白絹病:用40%福星乳油6000倍液,43%菌力克懸浮劑8000倍液,45%特克多懸浮劑1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劑8000倍液,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噴澆病株根莖和鄰近植株及土壤。
葉斑病 :在發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400~600倍液噴霧,每隔15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莖腐病: 在發病初期,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每隔7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蟎 類:可用24%蟎危懸浮劑4000~6000倍液, 73%克蟎特乳油2000~30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3000~5000倍液噴霧防治。更多詳細信息在植物網上面可以找到,還有其他病蟲害的防治辦法,可以了解一下的。
❸ 家裡魚腥草種植方法 魚腥草家裡怎麼種
1、選擇容器和土壤
選擇能開淺溝育苗和定植的花盆、面盆、桶、缸等容器栽培,還有疏鬆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可以是沙土或沙質壤土,如果沒有也不要緊,其他土壤也能種活,就是長得更慢收獲也更差。有條件的,也可利用房前屋後的空地進行栽培。
2、栽種方法:魚腥草的繁殖方法採用分株,插枝和根莖繁殖均可。
(1)分株繁殖在3月下旬至4月,將母株挖出分株移栽於沙土的苗床上育苗或直接移植均可。
(2)插枝繁殖可在春、夏季,剪取無病蟲健壯枝條作插穗,截成長12--15厘米,插扦於花盆中,行株距16cm×10cm或14cm×10cm。插後澆水,遮蔭,生根後移苗定植。
(3)根莖繁殖,可在2~3月進行,選擇無病斑、白色、粗壯的根莖,截成具有2個腋芽以上的小段,在花盆中開淺溝育苗或定植。
3、日常養護要點
(1)溫度濕度:魚腥草怕霜凍,不耐乾旱和水澇,耐陰性強。魚腥草生長前期的溫度以15~20℃為宜,地下莖成熟期的適溫是20~25℃,冬季和早春應注意防凍保溫,夏季和初秋應注意遮陽保濕。要求土壤相對濕度在8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在50%~80%,才能正常生長。
(2)澆水施肥:在定植後,幼苗期遇乾旱,應早晚澆水,濕潤畦土。幼苗成活至封行前,中耕除草和追肥2--3次,肥料以氮肥為主。每次除草結合追肥,每平方米可施尿素20~30克,先稀後濃施用。每次收割後追施氮肥為主,以促進植株萌發;進入秋季採收後則以施磷鉀肥為主,並培土以利越冬,為來年萌芽打好基礎。乾旱季節應適時澆灌水,雨季應及時排水,忌花盆中長時間積水。
(3)鬆土除草摘心:栽種魚腥草如果發現雜草要及時拔除,可以適時進行淺中耕鬆土,也可以結合鬆土進行施肥,對地上莖葉生長過旺的魚腥草植株,要進行摘心,抑制它長高,同時也能促進發生側枝。
❹ 魚腥草,可以自己栽種繁殖嗎
魚腥草可以在種子中繁殖,但由於其種子的發芽率不高,所以最適宜的發芽溫度在17~25度時,發芽率也只有約20%。所以我們種植的魚腥草大部分都是用樹樁、插枝、根莖等方法繁殖的。在農村種houttuynia cordata賺錢嗎?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魚腥要想賺錢,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種植技術,另一個是當地有豐富的食用及葯用市場,種植的魚腥才能暢銷。花樣多,同時達到解熱的目的。
將切好的根莖用8~L0 cm的樹樁排放到溝里,土壤覆蓋6~l0cm,土壤濕潤不澆水,土壤乾燥時適當倒水,保持土壤濕潤,水和肥料管理。在整個繁育期間保持土壤濕潤,初期生長緩慢,幼苗存活到鳳行前,蘿卜要追肥8-L0公斤尿素,莖葉生長期間需要大量肥料,每畝要追肥10-L5公斤。之後換成根外追肥,用0.4%磷酸二氫鉀溶液,每7天噴灑4~5次。格魯高L0厘米以上時及時排泄土壤,整個繁育期間不用水,禁止使用垃圾、未發酵的人(牲畜)糞便、硝酸鹽氮(硝酸銨)等,收取前30~35天完全不施肥。
❺ 魚腥草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
地塊要選擇交通便利、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有機質含量高、保水和透氣性好的土壤。地塊要深翻超過25cm,土塊應耙平、耙碎,做到地塊疏鬆、平整。
2選種
以嫩莖葉為紫紅色、纖維含量低、商品性好的魚腥草品種作種用。
3播種
3.1播種時期、播種量
播種最佳時間為每年的2月下旬至3月中旬,667m2用量250~300kg。
3.2魚腥草播種密度
按3m寬包溝作廂,廂溝50cm,溝深25~30cm;在廂面開溝種植,行距25~30cm,溝深8~10cm、溝寬12~15cm,栽植行距25~30cm,株距5~8cm,播種後蓋土5~6cm厚。
3.3施底肥
667m2施腐熟有機肥3000~4000kg,過磷酸鈣50kg和三元復合肥50kg作底肥。
4魚腥草種植大田常規管理
4.1出苗前管理
播種後土表發白,澆1次保墒水。高溫乾旱時,播種後要保持土壤濕潤1周左右,以免種莖乾枯、發芽率降低。
4.2出苗後管理
齊苗後每667m2澆施腐熟清糞水1000kg或施尿素5kg提苗;莖葉旺盛生長期,澆施清糞水1500kg或撒施復合肥10kg;6月再追肥
1次,667m2用復合肥8~10kg,促使植株在高溫乾旱來臨前封行。
4.3封行後管理
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液噴施葉面,每隔7~10d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每次667m2噴施60kg,可增加魚腥草香味和產量。
4.4中耕除草
出苗到封行前,中耕除草2~3次,以防雜草。大雨天晴後,及時中耕以防土壤板結。
4.5主要病蟲害防治
①紅蜘蛛667m2用5%唑蟎特15mL對水15kg噴霧防治。
②紫斑病當植株發病率達20%時,噴灑3%多氧清(多抗黴素)水劑或78%科博(波爾·錳鋅)可濕性粉劑,隔7~10d噴1次,噴2~3次。
③白絹病發病初期,噴施四黴素500倍液在病株莖基部,或用適樂時(咯菌腈)1000倍液澆灌病株根莖和鄰近植株;嚴重時應採用輪作,以水旱輪作效果最好。
④莖腐病發病初期,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d噴1次(www.cyonE.com.cn/),連續噴施2~3次,或用適樂時1000倍液澆灌病株根莖和鄰近植株;嚴重時應輪作,以水旱輪作效果最好。
5魚腥草嫩莖葉栽培管理
5.1適時割蔸
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收割地上部,採用拱棚覆蓋栽培的嫩莖葉可在元旦和春節期間上市,此時的市場價格最高。另外收割的老莖葉可作葯材出售。
5.2肥水管理
以氮、鉀肥為主,每667m2施尿素30kg,硫酸鉀8kg,有機肥500kg,施肥後補水。
5.3搭棚、覆膜
生產中棚架材料有竹架和鋼架2種,竹架成本低,牢固性差,使用年限不長;鋼架成本較高,牢固、抗風雨性能好,使用壽命長。塑料薄膜覆蓋一般前期蓋一層白色厚型無滴薄膜,待魚腥草嫩莖葉長至10~13cm時,再在幼苗上面蓋一層黑色薄膜,時間為7~10d,可起到避光和軟化作用,使幼嫩莖葉葉色呈紫色且纖維素含量低,口感嫩、脆。
5.4溫度管理
冬季魚腥草嫩莖葉生產以拱棚增溫管理為主,但11~12月有時短期棚內溫度可達到30℃以上,容易造成幼苗徒長或灼傷幼苗嫩葉,要及時揭棚通風透氣,調節棚內溫濕度。
5.5防除雜草
棚內溫度適宜,雜草易於生長,嚴重時影響魚腥草正常生長,及時除草。
5.6適時收獲
當魚腥草嫩莖葉長至15~17cm,葉4~5片葉時收割出售。一般冬季嫩莖葉栽培可採收2次,第一茬嫩莖較粗,脆、商品性好,但消耗較多養分,第二茬魚腥草嫩莖葉較細,應增施追肥。一般第1茬每667m2產量900~1000kg,第2茬每667m2產量600~700kg。
魚腥草嫩莖葉不耐貯藏,收割後可用繩打捆或紙箱包裝銷售。當地上嫩莖葉採收完畢後,可採收地下莖,667m2產量3000~4000kg,魚腥草的地下莖要清洗干凈,分級及時銷售。
(5)魚腥草破缸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魚腥草(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是中國葯典收錄的草葯,草葯來源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學名:Houttuynia cordataThunb.)的乾燥地上部分。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草葯性狀:莖呈扁圓柱形,扭曲,長20~35cm,直徑0.2~0.3cm;表面棕黃色,具縱棱數條,節明顯,下部節上有殘存須根;質脆,易折斷。
葉互生,葉片卷折皺縮,展平後呈心形,長3~5cm,寬3~4.5cm;先端漸尖,全緣;上表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表麵灰綠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頂生,黃棕色。搓碎有魚腥氣味。
魚腥草味辛,性寒涼,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
現代葯理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❻ 魚腥草的種植方法。
栽培技術:
(1)繁殖方式生產上多利用其白色的地下莖進行無性繁殖。在秋季莖葉枯黃後,選擇粗壯肥大、節間長、病蟲害的老莖,將其埋藏於地下自然過冬。春季發芽前,從老莖節間剪成4~6厘米的小段,每段2~3個節。若在夏季高溫乾旱時栽培,種莖每段一定要帶3個節,以保證中間節位能發芽。
(2)整地、作畦、施基肥土地深耕,為根莖的生長創造疏鬆的土壤條件,每667米2施腐熟廄肥3000~5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和硫酸鉀15~20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作底肥。作平畦,畦寬1.3米。澆足底水。
(3)定植定植前畦橫向開溝,溝深10厘米左右。在溝內擺放種莖,株行距7厘米×13厘米。隨播隨覆土,然後澆水。
❼ 魚腥草怎麼種植
種植魚腥草應選擇有自然遮陰(半陰半陽)、盆土疏鬆肥沃條件下栽培。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但冬季、春季和夏初栽種當年可收,一般播種的最佳時期在立春前後。在花盆中朝同一方向開溝條栽,溝深8~10cm,寬13~15cm,行距20~25cm。在溝中擺放魚腥草種根,每溝平行擺兩行,種莖段間距為5~8cm,連續擺放,頭尾相連。種莖要擺放均勻,然後覆土,種植後要保溫保濕。如果在夏季高溫季節種植,一定要有3個節,以保證中間的節位能夠發芽生根。如在冬前種植,還應起加蓋地膜或蓋報紙,以利冬天和初春正常生長發育,獲得高產 。
❽ 種植魚腥草的方法
魚腥草的繁殖方法
魚腥草的繁殖方法採用分株,插枝和根莖繁殖均可。分株繁殖在3月下旬至4月,將母株挖出分株移栽於沙土的苗床上育苗或直接移植均可。插枝繁殖可在春、夏季,剪取無病蟲健壯枝條作插穗,截成長12-15厘米,插扦於花盆中,行株距16厘米×10厘米或14厘米×10厘米。插後澆水,遮蔭,生根後移苗定植。根莖繁殖,可在2-3月進行,選擇無病斑、白色、粗壯的根莖,截成具有2個腋芽以上的小段,在花盆中開淺溝育苗或定植。冬季和早春應注意防凍保溫,夏季和初秋應注意遮陽保濕。
魚腥草的栽種方法
種植魚腥草應選擇有自然遮陰(半陰半陽)、盆土疏鬆肥沃條件下栽培。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但冬季、春季和夏初栽種當年可收,一般播種的最佳時期在立春前後。在花盆中朝同一方向開溝條栽,溝深8-10厘米,寬13-15厘米,行距20-25厘米。在溝中擺放魚腥草種根,每溝平行擺兩行,種莖段間距為5-8厘米,連續擺放,頭尾相連。種莖要擺放均勻,然後覆土,種植後要保溫保濕。如果在夏季高溫季節種植,一定要有3個節,以保證中間的節位能夠發芽生根。
如在冬前種植,還應起加蓋地膜或蓋報紙,以利冬天和初春正常生長發育,獲得高產 。
❾ 魚腥草是怎樣的種植方式,在種植期間要注意什麼
魚腥草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之前魚腥草多半是以野生的方式存在,但由於市場需求量的增加,沒有限度的對野生魚腥草的挖掘,導致野生資源急劇減少。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加大了魚腥草的人工種植規模。那麼在種植魚腥草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下魚腥草種植的注意事項吧。
魚腥草真的非常容易種植,管理工作也很簡單,在正常的種植情況下,魚腥草的畝產量也是非常可觀的。不過如果大家能了解更多的關於魚腥草種植的知識和信息,這對魚腥草的產量和質量來說,又是進一步的提升。
❿ 魚腥草怎麼種植嫩芽
魚腥草又喊折耳根,屬於喜水的植物,種植的時候主要注意周邊有溝渠等就行,比較容易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