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簡便易行靈敏度高的方法

簡便易行靈敏度高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11 06:30:53

『壹』 調靈敏度口訣是什麼

1.第一個靈敏度是鏡頭靈敏度,首先我們要知道鏡頭靈敏度是控制什麼的。鏡頭靈敏度控制的是人物的左右轉向及上下轉向。這個靈敏度在不影響人物轉向的情況調的越低越好,比如說你進一個門,在高端局中就需要探點,這時候就需要快速左右轉向查看有沒有人,你的鏡頭靈敏度就要調到自己能夠在屏幕劃一下就看到左邊或右邊,而不是需要在屏幕上滑動幾下才能轉向過來。下面給大家配上我自己的鏡頭靈敏度截圖

2.第二個就是開火靈敏度了,這個靈敏度我個人認為是最重要的,這個靈敏度跟你的槍穩不穩有很大的關系。首先直接告訴大家調這個靈敏度的方法,然後在告訴大家為什麼。方法就是當你壓不住槍的時候就把開火靈敏度慢慢調高,而當你壓槍時移動幅度很大,那麼就需要把你開火靈敏度調低。首先我們要知道,靈敏度越高,壓槍時移動幅度就越大,當我們壓不住槍時就需要調高我們的靈敏度來讓我們開槍時的移動幅度變大一點,這樣子彈才會打在同一個區域,而當我們稍微動一下手指屏幕中移動幅度就很大時,那麼就需要來調低自己靈敏度讓我們在壓槍時不至於稍微移動一下子彈就離開我們的打擊區域了。下面是我自己的開火靈敏度。

3.第三個就是陀螺儀的靈敏度了,有的小夥伴不知道陀螺儀有什麼用,開了陀螺儀之後,當我們晃動手機,屏幕也會跟著移動。打狙的利用陀螺儀實現微調,打步槍的利用陀螺儀實現超遠距離壓槍。這個調節方法就是以你平時晃動手機的幅度配合上面兩個靈敏度在壓槍時能打在同一個區域就行了。(如果上面兩個靈敏度就已經能夠滿足自己壓槍了,那就不建議開啟陀螺儀了,具體使用情況因人而異)下面是我自己陀螺儀靈敏度。

『貳』 誰有簡單易行的辦法降低聲光控燈頭的靈敏度

聲控的用海綿包一層,要掌握好厚度;光控的用一層薄塑料布包一下即可。

『叄』 用下哪一種檢測方法的靈敏度高

下載天天益智app可測試

『肆』 怎樣訓練靈敏度

訓練靈敏度的方法為:

一、沖刺-退跑 重復訓練

該訓練模擬場上動作,就像防守方判斷對手進攻意圖並進行搶斷的動作。這也能夠提高從退跑到沖刺跑的加速能力。

1.直線放置5個障礙物,間距約5碼。用1-5對障礙物進行編號。

2.立於障礙物1位置,屈身沖刺跑至障礙物3。

3.退跑至障礙物2。 保持核心肌肉緊張,身體放低,並將重量集中於 前腳掌。

4.腿部加力變向,向障礙物4全力沖刺。沖刺時,高抬膝蓋以產生爆發力,落地時前腳掌著地。

5.退跑至障礙物3。

6.最後一次變換方向,向障礙物5快速沖刺。

二、屈身、前傾和沖刺

該訓練可有效幫助你掌握正確角度,調整重心,提升從站立姿勢進行加速運動的能力。

站立,雙腳與臀部同寬,從踝部到頸部保持身體挺直。前傾直至您將要倒下,即前傾至不向前邁步就會摔個嘴啃地的程度。這對於創造向前動量和有效加速所需的大致角度至關重要。許多人認為他們前傾得過多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此,勇敢一點!

1.前傾的時候,腳跟抬起,前腳掌著地。不可彎腰。

2.當不可再前傾時,移動膝蓋,推離地面,帶動身體向前。

3.肘關節保持90度,肩關節擺臂。

4.保持雙手張開放鬆。

5.快速跑10-20碼。

6.走回起點,恢復體能。

7.重復8-10次。

三、俯卧撐起跑

該訓練能增強腿部蹬力,掌握爆發技巧,提升臀部力量,達到平衡下肢力量的效果。

1.放置2個障礙物,間距20碼。

2.趴在障礙物1處,雙手處於俯卧撐狀態。

3.聽到信號立即起身,沖刺跑,超越障礙物2。

4.沖刺跑時,盡量放低身體。

5.慢跑回起點,恢復體能。

6.重復6-8次。

四、飛速沖刺

該訓練能提升慢跑到沖刺的加速度,模擬賽場動作,使你能實現從全場跟球到接近防線准備展現球技的有效轉變。

1.放置2個障礙物,間距20碼。再放置第3個障礙物,與第2個障礙物間距10碼。

2.以75%的速度從障礙物1跨步跑至障礙物2。

3.前傾成加速度角度,向障礙物3做全力沖刺。

4.慢跑回起點,恢復體能。

5.重復6-8次。

五、側向交叉步

發展平衡、髖部靈活性、腳步和側向的速度。

雙腿呈站立姿勢。

右腳跨過左腿邁步。

左腳從右腿後移到左側。

右腿移到左腿後側邁步。




(4)簡便易行靈敏度高的方法擴展閱讀:

訓練時的注意事項:

運動前的准備活動不能少,防止運動損傷;運動後必須做放鬆動作,確保盡快恢復身體疲勞提高運動水平。運動對心肺等器官的功能逐步強化,肺活量會增大,心跳有力,供血充分,身體健壯。好的身體就是你工作生活的最大資本。

運動前後五十分鍾內不要吃飯,可以適當補充點水,室內溫度保持20度左右,不要有大的風直接吹向練習者。室內光線適宜,不要太亮或太暗。

初次練習,要降低難度,控制心率在60-100次/分,有慢性身體疾病的人在允許的情況下,要有私教或家人陪同。女性經期如沒有運動史及痛經者不要練習。運動後最好是休息30分鍾後再去洗澡,特別是夏天的時候容易出現中暑的現象。

『伍』 吃雞的靈敏度怎麼調才最穩打得最准

目前和平精英游戲在國內非常火,下載量一直名列前茅,人人都會玩,可玩的過程當中,很多人都發現搶亂飄,壓不下去,動一點鏡頭都飛的找不到了,其實這就是靈敏度的問題。

首先,需要了解兩個概念,第三人稱不開鏡和開火鏡頭靈敏度,這兩個是不同的。

不開鏡靈敏度:就是在行走或靜止時的靈敏度,不開槍的時候,轉身時最明顯,如果靈敏度太低,轉身時就會轉不動,這個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如果你發現轉身時,手指都拖到屏幕外面了,還是轉不過來,就果斷把第三人稱不開鏡給調高就行了。

開火靈敏度:就是開槍的時候你想拖動槍口打的方向,如果調的太高,就會控制不住,動一下槍就跑遠了,根本打不到人,所以這個不宜太高,當出現這種情況,果斷調低就行了,理論上來說,越低越穩,剛開始調低可能不適應,慢慢習慣就會發現這里調低的妙處了。
因為每個智能手機都大不相同,即便你看到我建議的靈敏度,也不建議你按照我的設置來走,每個手機品牌不同,屏幕采樣率和刷新率都大不相同,所以這里發的最後還是強烈建議自行微調,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靈敏度,進入游戲,點擊設置,如下圖所示

然後手指點右側中間位置的靈敏度,把「第三人稱不開鏡」給設置成「67」把第一人稱不開鏡設置為67,紅點為50, 2倍為28, 3倍為21, 4倍為20, 5倍為12,8倍為18,入下圖所示。

設置後往下拉,找到開火靈敏度這一選項

然後把,第三人稱不開鏡調整到70,第一人稱不開鏡67,紅點50, 2倍27, 3倍26, 4倍20, 6倍17, 8倍10

看到這里,大家發現規律了沒,就是鏡頭每多一倍,靈敏度就降低,這是因為如果高倍鏡下,靈敏度高的話,動一下,就會偏移很多,就像激光燈照射遠處樓房,在手裡稍微向一旁移動一下,遠處的紅點就會移動很多,就是這個道理,記住鏡頭倍數越高,靈敏度設置越低,就行了。慢慢的你也會成為吃雞高手。

『陸』 最佳靈敏度怎麼設置 大神靈敏度設置方法

1、打開明日之後,在游戲中找到小地圖旁的【設置】選項並點擊。

『柒』 吃雞靈敏度怎麼調最穩

靈敏度設置包括全局靈敏度、自由鏡頭靈敏度、開火鏡頭靈敏度、鏡頭靈敏度、陀螺儀靈敏度五個部分,和平精英更新後靈敏度也出現了調整,以前設置的最佳靈敏度已經被淘汰了。可以根據以下來調節:

1、全局靈敏度

系統默認的是中級,小編推薦大家自定義,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靈敏度。

2、自由鏡頭靈敏度

這個是大家俗稱的小眼睛,通過拖動小眼睛來進行視角的移動,這個調低點比較好。

(7)簡便易行靈敏度高的方法擴展閱讀

吃雞細節技巧匯總

1、有樓頂的三層房子可以從樓頂跳到二樓窗戶外的檯子而不掉血。

2、能量條超過60,不僅可以回血,而且還能加速跑。

3、車類型不一樣,最高車速不一樣。例如:蹦蹦車的最高車速只有90,而轎車的車速能到115以上。

4、防彈衣和腰包可以為你提供額外的容量。

5、防彈衣和頭盔,級別不同,減傷效果不同。3級的就比2級的要強很多。

6、開傘後間斷的按W可以多飄出去很遠的距離。

7、如果你的車速足夠的快,那麼在一些很短的小河流是可以過河的。

8、灰包,灰頭盔的話比較適合蹲石頭。綠包,綠帽子適合趴在樹後面。

9、在屋裡撿東西時如果聽到腳步聲,第一時間按Ctrl收腳步聲,然後跑到2樓(如果有的話),守住樓梯,卡視角有優先開槍權利,擊殺可能也比較大。

10、絕對不能不第一個進圈,容易被後面的陰死,但也別最後進,如果有人提前守好了最後進去生還的幾率也不大。最好的方法是沿著藍圈移動,一點點走。

『捌』 手機靈敏度怎麼調

1.打開手機,找到手機的「設置」 綠圈所示;打開設置-常規-選擇「手勢體感」,點擊打開「手勢體感」,看到設置界面,把「手套模式」如果後面的開關按鈕打開;首先打開設置-通用-輔助功能-觸摸調節,開啟。

2.第一項功能是按住持續時間,是指按下去到應用反應之間的間隔,間隔越大就覺得頓!但是對於一些觸屏靈敏過頭的,手指輕輕掃過就啟動應用的,就是一個好選項。第二項功能是忽略重復,選項時間越長,就會把多次點擊屏幕當成一次!也可以用於防止錯誤碰到屏幕!

(8)簡便易行靈敏度高的方法擴展閱讀:

手機屏幕靈敏度不高及解決辦法:

手機屏幕卡的原因有很多,有時候不一定是手機屏幕的問題,而是手機系統卡造成的,不妨先將手機關機或者重啟看看有沒有變得好一些。注意盡量不要運行太多的程序,那樣手機系統比較卡,檢查一下屏幕是不是有水,有時候屏幕有水會影響觸屏的靈敏度的。

如果還不行,在設置裡面選擇取消放大,試一試有沒有好一些,也可以校隊觸屏來提高手機屏幕的靈敏度的。或者用刷機軟體刷一個ROM,試一試,還時不時恢復了,不過在刷機的時候記得小心點,按照正確的方法。如果真的不行,那估計就是屏幕由於不得當的使用壞了,那樣就要重新換個屏幕,到維修點去換比較好。

『玖』 什麼是「穩定同位素示蹤法"...

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同位素示蹤法 同位素示蹤法(isotopic tracer method)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為示蹤劑對研究對象進行標記的微量分析方法,示蹤實驗的創建者是Hevesy。Hevesy於1923年首先用天然放射性212Pb研究鉛鹽在豆科植物內的分布和轉移。繼後Jolit和Curie於1934年發現了人工放射性,以及其後生產方法的建立(加速器、反應堆等),為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的更快的發展和廣泛應用提供了基本的條件和有力的保障。 一、同位素示蹤法基本原理和特點 同位素示蹤所利用的放射性核素(或穩定性核素)及它們的化合物,與自然界存在的相應普通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間的化學性質和生物學性質是相同的,只是具有不同的核物理性質。因此,就可以用同位素作為一種標記,製成含有同位素的標記化合物(如標記食物,葯物和代謝物質等)代替相應的非標記化合物。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不斷地放出特徵射線的核物理性質,就可以用核探測器隨時追蹤它在體內或體外的位置、數量及其轉變等,穩定性同位素雖然不釋放射線,但可以利用它與普通相應同位素的質量之差,通過質譜儀,氣相層析儀,核磁共振等質量分析儀器來測定。放射性同位素和穩定性同位素都可作為示蹤劑(tracer),但是,穩定性同位素作為示蹤劑其靈敏度較低,可獲得的種類少,價格較昂貴,其應用范圍受到限制;而用放射性同位素作為示蹤劑不僅靈敏度,測量方法簡便易行,能准確地定量,准確地定位及符合所研究對象的生理條件等特點: 1.靈敏度高 放射性示蹤法可測到10-14-10-18克水平,即可以從1015個非放射性原子中檢出一個放射性原子。它比目前較敏感的重量分析天平要敏感108-107倍,而迄今最准確的化學分析法很難測定到10-12克水平。 2.方法簡便 放射性測定不受其它非放射性物質的干擾,可以省略許多復雜的物質分離步驟,體內示蹤時,可以利用某些放射性同位素釋放出穿透力強的r射線,在體外測量而獲得結果,這就大大簡化了實驗過程,做到非破壞性分析,隨著液體閃爍計數的發展,14C和3H等發射軟β射線的放射性同位素在醫學及生物學實驗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3.定位定量准確 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能准確定量地測定代謝物質的轉移和轉變,與某些形態學技術相結合(如病理組織切片技術,電子顯微鏡技術等),可以確定放射性示蹤劑在組織器官中的定量分布,並且對組織器官的定位準確度可達細胞水平、亞細胞水平乃至分子水平。 4.符合生理條件 在放射性同位素實驗中,所引用的放射性標記化合物的化學量是極微量的,它對體內原有的相應物質的重量改變是微不足道的,體內生理過程仍保持正常的平衡狀態,獲得的分析結果符合生理條件,更能反映客觀存在的事物本質。 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的優點如上所述,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從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人員要受一定的專門訓練,要具備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和條件,在目前個別元素(如氧、氮等)還沒有合適的放射性同位素等等。在作示蹤實驗時,還必須注意到示蹤劑的同位素效應和放射效應問題。所謂同位素效應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是穩定性同位素)與相應的普通元素之間存在著化學性質上的微小差異所引起的個別性質上的明顯區別,對於輕元素而言,同位素效應比較嚴重。因為同位素之間的質量判別是倍增的,如3H質量是1H的三倍,2H是1H的兩倍,當用氚水(3H2O)作示蹤劑時,它在普通H2O中的含量不能過大,否則會使水的物理常數、對細胞膜的滲透及細胞質粘性等都會發生改變。但在一般的示蹤實驗中,由同位素效應引起的誤差,常在實驗誤差內,可忽略不計。放射性同位素釋放的射線利於追蹤測量,但射線對生物體的作用達到一定劑量時,會改變機體的生理狀態,這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的輻射效應,因此放射性同位素的用量應小於安全劑量,嚴格控制在生物機體所能允許的范圍之內,以免實驗對象受輻射損傷,而得錯誤的結果。 二、示蹤實驗的設計原則 設計一個放射性同位素的示蹤實驗應從實驗的目的性,實驗所具備的條件和對放射性的防護水平三方面著手考慮。原則上必須從兩個主要方面來設計放射性示蹤實驗:一是必須尋求有效的、可重復的測定放射性強度的條件,二是必須選擇一個合適的比活度λqδ(單位是原子/時間/分子,dpm/mol或ci/mol)。其中,λ=-dN』dt/N』為該處放射性原子核的衰變常數。q=N 』/n』,表示n』個該化學形式分子為N』個放射性原子所標記。δ=n』/n表示放射性標記的分子數n』與總分子數(標記的加未標記的)n之比。採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來實現所研究課題預期目的全部或一部分,一般須經過實驗准備階段,實驗階段和放射性廢物處理三個步驟。 (一)實驗准備階段 1.示蹤劑的選擇 選定放射性示蹤劑的比活度λqδ的值必須足夠大,以保證實驗所需要的靈敏度,而又要盡可能地小,使得在該實驗條件下輻射自分解可忽略。一般情形是根據實驗目的和實驗周期長短,來選擇具有合適的衰變方式,輻射類型和半衰期,且放射毒性低的放射性同位素。至今已確定的放射性核素包括天然的58種和人工製造的約1300種,其中大多數不常能用作放射性示蹤劑。主要原因是制備困難、半衰期不合適及放射性不足以定量。在任何一種生產方法中,生產步驟很可能包含或多或少的化學處理,因而示蹤實驗人員需要了解某個核素及其周圍的那些元素的化學性質,因為它們有可能成為此放射性同位素的雜質。 放射性同位素都衰變(經過或不經過中間狀態)到處於基態的子體核素,衰變時伴隨各種形式的能量輻射,如α、β-、β+、γ、X放射等。在選擇示蹤劑時,示蹤實驗人員要仔細研究衰變綱圖,根據實驗條件和計數條件來決定那一種輻射,在衰變綱變內,代表核能級的兩條水平線之間和距離表示能量差,↑或↓表示能級同伴隨原子序數增或減少的能量,↓表示從激發態至基態的同質異能躍遷。一般要選擇最適宜的半衰期τ的放射性同位素,使τ足夠長,從而使衰變校正有意義或乾脆不必作衰變校正,同時又要足夠短,能較安全地進行示蹤實驗,並使得放射性廢物容易處理,在實際工作中,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應該與實驗需要持續的時間t相適應,如對於某個實驗,t/τ=0.04時,應所選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變校正為3.5%;而t/τ=0.10時,應選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變校正為6.6%。t/τ=0.15時,應選用其衰變校正為10%。 在體外示蹤條件,一般選用半衰期較長而射線強度適中,既利於探測,又易於防護和保存的放射性示蹤劑。體內示蹤條件下,若實驗周期短,應選用半衰期短,且能放出一定強度r射線物放射性同位素,若實驗周期長,如需要將動物活殺後對組織臟器分別測定的,則應選用半衰期較長放射性同位素。此外,根據實驗目的來選用定位的或不定位的標記示蹤劑,例如研究氨基酸的脫羧反應,14C應標記在羧基上,只有這種定位標記的氨基酸,才能在脫羧後產生14CO2。而有些實驗不要求特定位置標記,只須均勻標記即可。 選擇放射性示蹤劑還必須同時滿足高化學純度,高放射性核純度的要求。在示蹤劑制備期間、貯存期間以用試驗體系中所使用的溶劑、化學試劑、酶等可能會產生化學雜質、放射化學雜質及輻射自分解引起的放射性雜質,這些雜質的存在,使得示蹤實驗中使用的示蹤劑不「純」,而或多或少影響實驗的結果,甚至會導致錯誤結論。 氚標記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和尿嘧啶核苷(3H-UR)是兩種常用的示蹤劑,前者有效地結合到DNA中,後者則摻入到RNA中,它們的輻射分解速度隨比較放射性的增高及保存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在不同溫度和不同溶液中的穩定性也不同。經保存八年的3H-TdR約有35%輻射分解為3H-胸腺嘧啶,並導致二醇和水合物的形式,在實驗中這雜質會很快摻入細胞並與大分子(很可能是蛋白質)結合,而不是與DNA和RNA相結合,這些雜質用DNA酶和RNA酶處理細胞都不除去。3H-TdR和3H-UR貯存在-20℃的冷凍溶液中輻射分離速度要比+2℃增加3-4倍,但低溫度(-140℃)對貯存也有利,在允許對示蹤實驗人員在選擇保存放射性示蹤劑時會有所啟發。 2.放射性同位素測量方法的選擇 測量方法的選擇取決於射線種類,對於α射線通常可用硫化鋅晶體、電離室、核乳膠等方法探測;對能量高的β射線可用雲母窗計數管、塑料閃爍晶體及核乳膠測定,對於能量低的β射線可用液體閃爍計數器測量:對於γ射線則用G-M計數管,碘化鈉(鉈)閃爍晶體探測。目前大多數實驗室主要採用晶體閃爍計數法和液體閃爍計數法兩種測量方式。 同一台探測儀器對不同量的示蹤劑具有不同的最佳工作條件,在實驗准備階段要檢查探測器是否已調有所用示蹤同位素的工作條件,否則需要用一定量的示蹤劑作為放射源(或選用該同位素的標准源),把探測器的最佳工作條件調整好,並且要保證探測器性能處於穩定可靠的狀態。 探測最佳工作條件的選擇方法:一種是測「坪曲線」,另一種是找最好的品質因素。對於光電倍增管,在理論上不存在「坪」(plateau)。但隨著高壓的增加,在一定范圍內,脈沖數變化較小,形成一段坡度較小的電壓脈沖曲線,通常也稱其為坪。測坪曲線的方法:固定放射源,根據其射線能量的大小,初選 一個廣大器增益(放大倍數)和甄別器閾值。不斷地改變高壓(由低到高,均勻增加伏度),每改變一次高壓,都測定一次本底和放射源的計數率,最後作出高壓本底計數率和高壓放射源計數曲線。用同樣的方法,作另一個甄別閾值(放大倍數不變)下的高壓計數率曲線,這樣反復多作幾條曲線。必要時,還可固定甄別閾值,改變放大倍數,求出高壓計數率曲線。應選擇「坪」比較平坦的曲線工作條件:甄別閾值和放大增益,作為正式測定時間的儀器工作條件,高壓值應選擇在該「坪」中點偏向起始段一邊相應的高壓值。品質因素,又稱為優值,是指在一定條件下,要達到合適的統計數目所需要的時間是儀器的計數效率E和本底計數Nb的函數: 品質因素F=E2/Nb它是衡量一台計數器性能的指標,儀器的品質因素F應該越大越好,品質因素F越大,表示測量效率E越高而本底Nb越小。如果某放射性示蹤的標准源存在來源困難等問題的話,可以用相對品質因素f來代替。 相品質因素f=ns/nb 式中ns指某種放射性樣品的計數率。找最好品質因素的方法與測坪曲線一樣,作出幾條高壓-F(或f)的關系曲線,在幾條曲線中選擇峰值最高的曲線。這根曲線的峰值所對應的條件:高壓,甄別閾,放大倍數等,就是該儀器對被測同位素的最佳工作條件。最佳品質因素不一定恰好落在「坪」上,有的在「坪」附近,有的卻在「坪」的下端。著眼於把同位素的整個能譜峰都計下來的示蹤實驗者主張取「坪」所對應的工作條件,而著眼於優值者,主張取最佳品質因素所對應的工作條件,也有人折衷。如果某儀器本底很低,光電倍增管噪音很低和能譜分辯高,二者應該相差不大。同一台儀器的最佳工作條件,隨儀器的使用期延長而有所改變,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其最佳工作條件不同。因此核探測儀器的最佳工作條件具有專屬性,並且要經常通過選擇其不同時期的最佳工作條件。更不能不問被測同位素的種類,而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個工作條件。 為了達到准確地計數,可以長時間一次計數,或短時間多次測量,兩者達到的標准誤基本相同,為避免外界因素的影響,在實際工作中,取短時間多次測量較為合理適用。在測量樣品的放射性時,本底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本底高,則標准誤和標准誤差都增大,尤其在樣品計數較低時,本底對標准誤和標准誤差的影響就愈大,從而影響實驗結果的精度,而且為了達到一定的精度,勢別要增加樣品的測量時間。根據核衰變的統計規律,在實驗中如果樣品數量少,選擇tN=1.4tb的比例(式中tN為樣品放射性測量時間,tb為本底測量時間)較為合理;如果樣品數量較多是一大批樣品,則延長本底測量時間tb,取tb的時間均值,而tN則可相對短,這樣可節省時間,有利於縮短實驗周期。對於示蹤實驗設計來說,樣品中所含放射性強度的要求,是使其放射性計數率大於或等於本底計數的10-20倍。 3.進行非放射性的模擬實驗,把實驗全過程預演一遍 同位素示蹤實驗要求准確、仔細,稍有疏忽或考慮不周就匆忙進行正式實驗,既容易導致實驗失敗,又會造成示蹤劑和其它實驗用品的浪費,還會增加放射性廢物,增加實驗室本底水平,使實驗者接受不必要的輻射劑量,所以模擬實驗不僅可以檢查正式實驗中所用器材,葯品是否合格,又可以操作人員進行訓練,以保證正式實驗能順利進行。 (二)正式實驗階段 1.選擇放射性同位素的劑量 同位素必須能經得起稀釋,使其最後樣品的放射性不能低於本底,一般來說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體內不是完全均勻地被稀釋,可能在某些器官、組織、細胞、某些分子中有選擇性地蓄積,蓄積的部分放射性就會很強,在這種情況下,應以相關部位對示蹤劑的蓄積率來考慮示蹤劑用量。在細胞培養,切片保溫,酶反應等示蹤實驗中,應依據實驗目的、反應時間及反應體積的不同來考慮示蹤劑的用量,通常小於一個微居里或幾個微居里。 由於放射性同位素存在輻射效應,應該根據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的種類,將用量控制在最大允許劑量之內(maximun permissible dose),以免因劑量過大所造成的輻射效應,給實驗帶來較大的誤差。 2.選擇示蹤劑給入途徑 整體示蹤實驗時,應根據實驗目的,選擇易吸收、易操作的給入途徑,一般給予的數量體積小,要求給予的劑量准確,防止可能的損失和不必要的污染。體外示蹤實驗時,應根據實驗設計的實驗步驟的某個環節加入一定劑量的示蹤到反應系統中去,力求操作準確,仔細。 3.放射性生物樣品的制備 根據實驗目的和示蹤劑的標記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質制備放射性生物樣品,其中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質是生物樣品制備形式的主要依據。若是釋放r射線的示蹤劑,則樣品制備比較容易,只要定量地取出被測物放入井型NaI(TL)晶體內就能測定;若是釋放出硬β射線的示蹤劑,須將生物樣品製成厚度較薄的液體,或將液體鋪樣後烘乾,也可灰化後鋪樣,放入塑料晶體閃爍儀內測定,或用鍾罩型蓋一革計數管探測;若標記同位素僅釋放軟β射線,那麼樣品應製成液體閃爍樣品(詳見放射性測量」一章),在液體閃爍計數器內測量。不論採用何種測量方法,都應該對樣品作定量採集。對某些放射性分散的樣品,應當作適當濃集,如測定組織內蛋白質的放射性,應對蛋白質作提取處理然後制備成相應的測量樣品。有些樣品需採用灰化法,但灰化法對易揮發的同位素或易揮發的組織樣品不合適。 4.放射性樣品的測量 測量方法分為絕對測量和相對測量。絕對測量是對樣品的實有放射性強度作測量,求出樣品中標記同位素的實際衰變率,在作絕對測量時,要糾正一些因素對測量結果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儀器探頭對於放射源的相對立體角、射線被探頭接收後被計數的幾率、反散射、 放射源的自吸收影響等等。而相對測量只是在某個固定的探測儀器上作放射性強度的相對測量,不追求它的實際衰變率。在一般的示蹤實驗中,大多採用相對測量的方法,比較樣品間的差異。在相對測量時,要注意保持樣品與探測器之間的幾何位置固定。幾何條件的影響是放射性測量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當兩個放射性強度相同的樣品在測量中所置的幾何位置不一,或樣品制備過程造成的幾何條件差異,其計數會相差很多,尤其當樣品與探頭之間距離較近時,兩者計數率相差會很大。但是當樣品與探頭之間相距較遠時,由於樣品與探頭之間形成的相對立體角較小,所以兩者計數率的差異會顯著減小。在用紙片法測量3H標記物的放射性強度時,要注意紙片在閃爍瓶中的位置,一批樣品應該一致,如果是將濾紙剪成圓狀作支持物,圓片的直徑最好與閃爍瓶底的直徑相等,保證濾紙在閃爍瓶內的位置固定。減小幾何條件對放射性測量的影響可以從三方面入手:⑴選擇探測窗大的探測器,如光電倍增管作探頭的探測器;⑵在樣品制備時,注意盡量將樣品做成點狀源,這樣當樣品的放射性強度較弱時,由於距離探測窗較近而有可能造成的水平位移的影響就可以忽略;⑶無論樣品距離探測窗遠近,樣品都應置於探測窗的垂直軸線上,以減少樣品與探測窗之間的相對立體角。 (三)放射性去污染和放射性廢物處理 放射性實驗,無論是每次實驗或階段性實驗結束後,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和放射性廢物的出現,因此,在實驗結束後,要作去污染處理和放射性廢物處理。必要時在實驗過程進行中,就要作除污染和清理放射性廢物的工作。 三、同位素示蹤法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中的應用 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領域應用極為廣泛,它為揭示體內和細胞內理化過程的秘密,闡明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同位素示蹤技術在原基礎上又有許多新發展,如雙標記和多標記技術,穩定性同位素示蹤技術,活化分析,電子顯微鏡技術,同位素技術與其它新技術相結合等。由於這些技術的發展,使生物化學從靜態進入動態,從細胞水平進入分子水平,闡明了一系列重大問題,如遺傳密碼、細胞膜受體、RNA-DNA逆轉錄等,使人類對生命基本現象的認識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下面僅就同位素示蹤技術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中應用的幾個主要方面作一介紹。 1.物質代放謝的研究 體內存在著很多種物質,究竟它們之間是如何轉變的,如果在研究中應用適當的同位素標記物作示蹤劑分析這些物質中同位素含量的變化,就可以知道它們之間相互轉變的關系,還能分辯出誰是前身物,誰是產物 ,分析同位素示蹤劑存在於物質分子的哪些原子上,可以進一步推斷各種物質之間的轉變機制。為了研究膽固醇的生物合成及其代謝,採用標記前身物的方法,揭示了膽固醇的生成途徑和步驟,實驗證明,凡是能在體內轉變為乙醯輔酶A的化合物,都可以作為生成膽固醇的原料,從乙酸到膽固醇的全部生物合成過程,至少包括36步化學反應,在鯊烯與膽固醇之間,就有二十個中間物,膽固醇的生物合成途徑可簡化為:乙酸→甲基二羥戊酸→膽固醇 又如在研究肝臟膽固醇的來源時,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物3H-膽固醇作靜脈注射的示蹤實驗說明,放射性大部分進入肝臟,再出現在糞中,且甲狀腺素能加速這個過程,從而可說明肝臟是處理血漿膽固醇的主要器官,甲狀腺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的機理,在於它對血漿膽固醇向肝臟轉移過程的加速作用。 2.物質轉化的研究 物質在機體內相互轉化的規律是生命活動中重要的本質內容,在過去的物質轉化研究中,一般都採用用離體酶學方法,但是離體酶學方法的研究結果,不一定能代表整體情況,同位素示蹤技術的應用,使有關物質轉化的實驗的周期大大縮短,而且在離體、整體、無細胞體系的情況下都可應用,操作簡化,測定靈敏度提高,不僅能定性,還可作定量分析。 在闡明核糖苷酸向脫氧核糖核苷酸轉化的研究中,採用雙標記法,對產物作雙標記測量或經化學分離後分別測量其放射性。如在鳥嘌呤核苷酸(GMP)的鹼基和核糖上分別都標記上14C,在離體系統中使之參入脫氧鳥嘌呤核苷酸(dGMP),然後將原標記物和產物(被雙標記GMP摻入的dGMP)分別進行酸水解和層析分離後,測定它們各自的鹼基和戊糖的放射性,結果發現它們的兩部分的放射性比值基本相等,從而證明了產物dGMP的戊糖就原標記物GMP的戊糖,而沒有別的來源,否則產物dGMP的鹼基和核糖的比值一定與原標記物GMP的兩部分比值有顯著差別。這個實驗說明戊糖脫氧是在鹼基與戊糖不分記的情況下進行的,從而證明了脫氧核糖核苷酸是由核糖核苷酸直接轉化而來的,並不是核糖核苷酸先分解成核糖與鹼基,鹼基再重新接上脫氧杭核糖。無細胞的示蹤實驗可以分析物質在細胞內的轉化條件,例如以3H-dTTP為前身物作DNA摻入的示蹤實驗,按一定的實驗設計摻入後,測定產物DNA的放射性,作為新合成的DNA的檢出指標。 3.動態平衡的研究 闡明生物體內物質處於不斷更新的動態平衡之中,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對生命科學的重大貢獻之一,向體內引入適當的同位素標記物,在不同時間測定物質中同位素含量的變化,就能了解該物質在體內的變動情況,定量計算出體內物質的代謝率,計算出物質的更新速度和更新時間等等。機體內的各種物質都在有大小不同的代謝庫,代謝庫的大小可用同位素稀釋法求也。 4.生物樣品中微量物質的分析 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被應用之前,由於制備樣品時的丟失而造成回收率低以及測量靈敏度不高等問題,使得對機體正常功能起很重要作用的微量物質不易被測定。近年來迅速發展、應用愈來愈廣泛的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技術是一種超微量的分析方法,它可測定的物質300多種,其中激素類居多,包括類固醇激素,多肽類激素,非肽類激素,蛋白質物質,環核苷酸,酶,腫瘤相關的抗原,抗體以及病原體,微量葯物等其它物質。 5.最近鄰序列分析法(Nearest neighbour-sequence analysis method) 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是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對蛋白質生物合成的研究,從DNA復制、RNA轉錄到蛋白質翻譯均起了很大的作用。最近鄰序列分析法應用同位素示蹤技術結合酶切理論和統計學理論,研究證實了DNA分子中鹼基排列規律,在體外作合成DNA的實驗:分四批進行,每批用一種不同的32P標記脫氧核苷三磷酸,32P標記在戊糖5'C的位置上,在完全條件下合成後,用特定的酶打開5'C-P鍵,使原鹼基上通過戊糖5'C相連的32P移到最鄰近的另一單核苷酸的3'C上 。用最近鄰序列分析法首次提出了DNA復制與RNA轉錄的分子生物學基礎,從而建立了分子雜交技術,例如以噬體T2-DNA為模板製成[32P]RNA,取一定量T2-DNA和其它一些DNA加入此[32P]RNA中,經加熱使DNA雙鏈打開,並溫育,用密度梯度離心或微孔膜分離出DNA-[32P]RNA復合體測其放射性,實驗結果只有菌體T2的DNA能與該[32P]RNA形成放射性復合體。從而證明了RNA與DNA模板的鹼基呈特殊配對的互補關系,用分子雜交技術還證實了從RNA到DNA的逆轉錄現象。此外,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對分子生物學的貢獻還表現在:⑴對蛋白質合成過程中三個連續階段,即肽鏈的起始、延伸和終止的研究;⑵核酸的分離和純化;⑶核酸末端核苷酸分析,序列測定;⑷核酸結構與功能的關系;⑸RNA中的遺傳信息如何通過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向蛋質中氨基酸傳遞的研究等等。為了更好地應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除了有賴於示蹤劑的高質量和核探測器的高靈敏度外,關鍵還在於有科學根據的設想和創造性的實驗設計以及各種新技術的綜合應用。

『拾』 人的靈敏度怎麼增加

一、彈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動速度、反應速度、身體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的綜合體現。
所以我們不可以認為提高彈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須堅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韌帶、肌肉,擴大關節的活動范圍,同時,做各種復雜的有利於提高身體協調性的體操。動作要准確、優美、既有力又放鬆。
二、力量訓練最好由身體訓練教練安排和輔導。
如自己進行訓練,最好每周進行2到4次的大力量訓練,訓練時必須注意安全,以免發生意外傷害。所謂大力量訓練就是利用杠鈴進行大負荷的練習。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種:
負重蹲起,提鈴,抓舉。總之,這幾項練習的成績越高,你的彈跳力就越好。
至於每次練習的重量、組數、次數、動作規格等問題,原則是:
1、大力量訓練每周至少二次,不多於四次,要給身體超量恢復的時間,但要長年進行,不可間斷。
2、每次課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項練習方法。
3、要講究大力量訓練的技術動作規格,切不可亂來。
4、小力量訓練是指使用各種綜合訓練器械和啞鈴等進行訓練。重量較輕,組數和次數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粗肌纖維,減少脂肪,小力量訓練可以變化著花園天天練,但最好不要和大力量訓練同時進行。無論大力量還是小力量訓練,一次課的時間不要拖的太長,1.5小時至2小時為宜。有強度還要有密度。
三、速度訓練也是提高彈跳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反復沖刺訓練還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許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謂沖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備活動後全速往前沖,而不是中速。專項速度訓練同大力量訓練相同,不必天天練,每周三小時即可。還要特別注意運用小;力量訓練手段增強大腿後側肌肉群的力量。
四、各種專門的彈跳練習手段非常多,諸如跳繩、跳欄、摸籃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籃板上沿。
最後,我要提一提神經系統和彈跳力的關系。我們已經知道速度、力量、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這些素質在瞬間綜合向下作用於地面時就產生彈跳力,那麼什麼東西是這些素質在瞬間同時爆發呢?就是動機和運動神經系統。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想高居一切人之上,你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的運動神經系統想自己全身的肌肉發出最強的沖動信號。這種強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縮產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劇烈收縮有反過來促使運動神經系統更靈敏,能發出更強烈的沖動。兩者相互促進,你就越跳越高。然而,這也是難點中的難點,沒有超強的動機,運動神經系統就沒有超強的沖動,一切所謂的科學化、現代化、管理、訓練方法和手段全是廢話。最後,祝你夢想成真。

另:

先天很重要,美國最著名縱跳訓練計劃, 練成預計縱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米以上, 鍛煉過程很辛苦, 整個過程要15個星期.

對於每個動作項目,如果一種動作要作3組,組與組之間休息不能超過2分鍾,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個項目,記住不要休息!!

第一項:半蹲跳
1、開始時,半蹲至?的位置,雙手放置於前,
2、向上跳離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覺得容易的話,你可以跳至25-30cm)。 當在空中,你的雙手需放在後面。 著地時,完成一次。
接下來,只需重復以上步驟!!!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2
第二項:抬腳尖(提踵)
1.首先,找個梯級或一本書來墊腳,然後只把腳尖放在上面,腳跟不得著地或墊著
2.腳尖抬到最高點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雙腳完成,完成一個組.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3
第三項:台階
1. 找張椅子來, 把一隻腳放上去,呈90度
2.盡全力的跳開, 在空中換腳,在放在椅子上,
3.重復2,將原起跳的腳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4
第四項:縱跳
1. 雙腳放直, 與肩同寬,"鎖緊"你的膝蓋...
2. 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彎曲你的腳腂, 膝蓋盡量不彎曲...
3. 到地時,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閱讀全文

與簡便易行靈敏度高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哄老婆的方法有哪些現實 瀏覽:508
一氧化氮有哪些檢驗方法 瀏覽:95
日本電池檢測方法 瀏覽:102
如何快速讓心跳加速的方法 瀏覽:117
餐巾紙盒圖片製作方法 瀏覽:499
野釣小羅非鬧窩解決方法 瀏覽:285
木扶手與立柱連接方法 瀏覽:533
打伊藤的最佳方法 瀏覽:369
來電顯示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1
單元閥安裝方法 瀏覽:549
一個口腔里潰瘍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652
魚石脂軟膏的使用方法 瀏覽:525
蘋果手機的通知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69
七年級上冊數學練習題計算方法 瀏覽:578
sbs包管子簡單方法 瀏覽:83
魚貝類品質評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838
水泵灌注樁施工方法視頻 瀏覽:799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瀏覽:134
醋鵝子做醋方法步驟 瀏覽:54
召喚電腦靈魂的方法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