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沉井施工有哪些主要步驟
沉井基礎的施工程序,在井壁內挖土,井筒靠自重或加壓逐漸下沉,一節井筒快沉入土中再接一節,直至最後一節下沉到設計標高,將井底土清理干凈,灌注一層水下混凝土把井底封住,再抽水並在井內填充混凝土或沙石,最後在頂上灌築鋼筋混凝土蓋板,並在其上修築墩台。
1.我們看到在水中施工時,首先是圍水,而後抽水後挖基,澆築基礎混凝土,或者是在水中搭設鋼管樁平台,打鋼護筒,而後平台上上鑽機做鑽孔樁,澆注樁身混凝土。
2.沉井施工是將上面圍水、挖基工序一次完成,即用型鋼和鋼板做成一個比水中基礎還要大的無底圍桶一樣的鋼構件,而後放入到水中基礎開挖位置,抽水、挖基,當水中工作完成後,再去除這個鋼圍桶。
3.用鋼筋混凝土做一個圍桶,安放在基礎開挖處,邊挖邊沉,直到落實到基礎開挖深度再清底、澆築基礎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沉井,作為基礎的一部分。
4.沉井基礎施工的主要內容:沉井製造、下沉、基底清理、封底、填充、及灌注面蓋板等,下沉沉井的基本施工方法,是不排水而在水中挖土,但土量不大,地下水量不多時可用排水法下沉。
5.沉井基礎在施工過程中,減少井筒下沉時井壁與土間的摩擦力,可在筒壁內預埋鋼管並壓入高壓水、泥漿或高壓氣流輔助下沉,中國早期修建的橋梁一般曾採用沉井施工技術。
㈡ 什麼是沉井施工,什麼是沉井施工知識
什麼是沉井法施工?
沉井法是地下深基礎施工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將位於地下一定深度的建築物,先在地面製作,形成一個井狀結構,然後在井內不斷挖土,借井體自重而逐步下沉,形成一個地下建築物。多用於重型設備基礎、橋墩、水泵站、取水結構,超高層建築物基礎、地下油庫、地下電廠等。
沉井施工一般要求有哪些?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 50108
8.2.1 沉井主體應採用防水混凝土澆築,分段製作時,施工縫的防水措施應根據其防水等級按本規范表3.3.1—1選用。
8.2. 2 沉井施工縫的施工應符合本規范第4.1.25條的規定。固定模板的螺栓穿過混凝土井壁時,螺栓部位的防水處理應符合本規范第4.1.28條的規定。
8.2.3 沉井的干封底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地下水位應降至底板底高程500mm以下,降水作業應在底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且沉井內部結構完成並滿足抗浮要求後,方可停止;
2 封底前井壁與底板連接部位應鑿毛或塗刷界面處理劑,並應清洗干凈;
3 待墊層混凝土達到50%設計強度後,澆築混凝土底板,應一次澆築,並應分格連續對稱進行;
4 降水用的集水井應採用微膨脹混凝土填築密實。
8.2.4 沉井水下封底應符合下列規定:
丑 水下封底宜採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坍落度宜為200±20mm;
2 封底混凝土應在沉井全部底面積上連續均勻澆築,澆築時導管插入混凝土深度不宜小於1.5m;
3 封底混凝土應達到設計強度後,方可從井內抽水,並應檢查封底質量,對滲漏水部位應進行堵漏處理;
4 防水混凝土底板應連續澆築,不得留設施工縫,底板與井壁接縫處的防水措施應按本規范表3.3.1—1選用,施工要求應符合本規范第4.1.25條的規定。
8.2.5 當沉井與位於不透水層內的地下工程連接時,應先封住井壁外側含水層的滲水通道。
㈢ 沉井施工方法
沉井的施工過程有場地平整,鋪墊木、製作底節沉井。拆模,刃腳下一邊填塞砂、一邊對稱抽拔出墊木。均勻開挖下沉沉井,底節沉井下沉完畢。建築第二節沉井,繼續開挖下沉並接築下一節井壁。下沉至設計標高,清基。沉井封底處理。施工井內設計和封頂等。
沉井是井筒狀的結構物,它是以井內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後下沉到設計標高,然後經過混凝土封底並填塞井孔,使其成為橋梁墩台或其它結構物的基礎。一般在施工大型橋墩的基坑,污水泵站,大型設備基礎,人防掩蔽所,盾構拼裝井,地下車道與車站水工基礎施工圍護裝置時使用。
沉井結構
主要由套井、井壁、刃腳組成。
1.井壁:沉井的外壁,是沉井的主要部分,它應有足夠的強度,以便承受沉井下沉過程中及使用時作用的荷載;同時還要求有足夠的重量,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能順利下沉
2.刃腳:井壁下端一般都做成刀刃狀的「刃腳」,其功用是減少下沉阻力
3.隔牆:設置在沉井井筒內,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沉井在下沉過程中的剛度,同時,又把整個沉井分隔成多個施工井孔(取土井),使挖土和下沉可以較均衡地進行,也便於沉井偏斜時的糾偏
4.凹槽:設置在刃腳上方井壁內側,其作用時使封底混凝土和底板與井壁間有更好的聯結,以傳遞基底反力
5.封底:當沉井下沉到設計標高,經過技術檢驗並對井底清理整平後,即可封底,以防止地下水滲入井內
6.頂蓋:井頂澆築鋼筋混凝土頂蓋,待頂蓋達到設計強度後方可砌築墩。
㈣ 井田開拓方式都有哪些
可以查詢(煤炭工業小型礦井設計規范GB
50399-2006)
3.1.1
井田開拓方式應根據井田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煤層賦存條件、地形地貌與沖積層厚度、裝備水平、地面外部條件等因素,經綜合技術經濟分析比較後確定。
3.1.2
當煤層賦存條件、地形條件適宜平硐開拓時,應優先採用平硐開拓方式。
3.1.3
當煤層賦存條件適宜、表土層較薄、水文地質條件簡單,或表土層雖較厚井筒不需特殊方法施工的緩傾斜、傾斜煤層,宜採用斜井開拓方式。急傾斜煤層條件適宜時,也可採用斜井開拓方式。
3.1.4
當煤層賦存較深、表土層較厚、水文地質條件較復雜、井筒需採用特殊方法施工,或需用多水平開采急傾斜煤層時,宜採用立井開拓方式。
3.1.5
當採用單一開拓方式技術經濟不合理時,可採用綜合開拓方式。
3.1.6
每一個礦井必須至少有2個井筒。當設兩個井筒時,其中1個井筒宜為混合提升井兼作人風和安全出口,1個為回風井兼作安全出口。
3.1.7
礦井必須至少有2個獨立的、能行人的、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各安全出口的距離不得小於30m。
3.1.8
高瓦斯、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必須設專用回風井。
㈤ 沉井施工工藝流程有哪些
沉井是井筒狀的結構物,它是以井內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後下沉到設計標高,然後經過混凝土封底並填塞井孔,使其成為橋梁墩台或其它結構物的基礎。一般在施工大型橋墩的基坑,污水泵站,大型設備基礎,人防掩蔽所,盾構拼裝井,地下車道與車站水工基礎施工圍護裝置時使用。現在由東莞市樅樹林次建材的告訴大家它的具體施工流程:
(一)施工程序1.製作程序:場地整平→放線→挖土3~4m深→夯實基底,抄平放線驗線→鋪砂墊層→墊木或挖刃腳上模→安設刃腳鐵件、綁鋼筋→支刃腳、井身模板→澆築混凝土→養護、拆模→外圍圍槽灌砂→抽出墊木或拆磚座。
2.下沉程序:下沉准備工作→設置垂直運輸機械、排水泵,挖排水溝、集水井→挖土下沉→觀測→糾偏→沉至設計標高、核對標高→降水→設集水井、鋪設封底墊層→底板防水→綁底板鋼筋、隱檢→底板澆築混凝土→施工內隔牆、梁、板、頂板、上部建築及輔助設施→回填土。
(二)沉井製作1.在軟弱地基上製作沉井,應採用砂、砂礫或碎石墊層,用打夯機夯實使之密實,厚度根據計算確定。
2.當地基土質較好,宜分節一次製作完成,然後下沉;對於較高(≥12m)的沉井應先挖下3~4m土方,在基坑中一次製作下沉,或分節製作,分節下沉,以減少沉井自由高度,增加穩定,防止傾斜。
3.沉井製作宜採取在刃腳下設置木墊架或磚墊座的方法,其大、小和間距應根據荷重計算確定。安設鋼刃腳時,要確保外側與地面垂直,以使其起切土導向作用。
4.沉井刃腳及筒身混凝土的澆築應分段、對稱均勻、連續進行,防止發生傾斜、裂縫。第一節混凝土強度等級達到70%,始可澆築第二節。
5.澆築的筒身混凝土應密實,外表面平整、光滑。有防水要求時,支設模板穿牆螺栓應在其中間加焊止水環;筒身在水平施工縫處應設凸縫或設鋼板止水帶,突出筒壁面部分應在拆模後鏟平,以利防水和下沉。
㈥ 塑料檢查井井筒連接方式有哪些
在塑料檢查井排水系統施工過程中,有時候我們需要使兩根塑料檢查井的井管連接起來。那麼我們應該使用什麼方法將兩根井管連接在一起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般情況下,人們常用的連接井管方式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中空纏繞管
中空纏繞管是一種雙平壁結構的管材,在井筒與井筒的連接上要注意的是井筒之間的連接的密封性還要保持井筒的環剛度。一般中空纏繞結構壁管的連接方式有承插口焊接連接、熱熔對焊連接、熱收縮套連接、電熱熔收縮帶連接和套管連接;主要是通過一定的中介物質對井筒進行固定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井筒間的強度。一五菱 五二四三零九一八
第二種:雙壁波紋管
雙壁波紋管分為帶擴口的管材和不帶擴口的管材。帶擴口的管材一般採用柔性承插式連接;不帶擴口的管材一般採用管件連接。
塑料檢查井井筒安裝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兩點:
1、井筒的長度應為井座連接井筒的承口底部至設計地面的高度,再減去井筒頂至地面的凈距。當地面或路面標高難以精確確定時,井筒長度可適當預留餘量。
2、井筒插入井座應保持垂直。井筒插接時,不得使用重錘敲打,應採用專用收緊工具。具有正林建材可以幫助你
㈦ 沉井的施工步驟有哪些
沉井施工步驟:
1.場地平整,鋪墊木、製作底節沉井
2.拆模,刃腳下一邊填塞砂、一邊對稱抽拔出墊木
3.均勻開挖下沉沉井,底節沉井下沉完畢
4.建築第二節沉井,繼續開挖下沉並接築下一節井壁
5.下沉至設計標高,清基
6.沉井封底處理
7.施工井內設計和封頂等
㈧ 煤礦立井井筒施工方法有哪些
正確答案為:C選項 答案解析: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採用普通法鑿井時,立井的永久支護或臨時支護到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大於2m;採用滑模施工或傘鑽打眼時,其間距不得大於4m,但必須制定防止片幫措施,報工程處總工程師批准,答案A錯誤。凍結法鑿井時,地質檢查鑽孔不得打在凍結井筒內。水文觀察鑽孔偏斜不得超出井筒,深度不得超過凍結段下部隔水層。凍結法立井施工,其凍結深度應穿過風化帶進入穩定的基岩5m以上。基岩段涌水較大時,應加深凍結深度。答案B錯誤。吊桶須沿導向鋼絲繩升降;豎井開鑿初期無導向繩時,或吊盤下面無導向繩部分的升降距離不得超過40m。答案D錯誤。故應選擇答案C。
㈨ 雨水檢查井施工方法及工藝流程
檢查井接管安裝
1、檢查井井座與管道連接安裝順序,應先從接戶管上游段開始安裝,以井-管-井-管順序安裝,病逐漸向下游支管,干管延伸。
2、井座接頭與管道連接施工方法,應與同類型接頭的管道連接的施工方法一致。
3、井座與匯入管,排出管連接需要變徑,採用異徑接頭時,當匯入管徑小於井座介面管徑時,應管頂平接;井座排出管介面大於下游管道時,應管內底平接。
4、管道採用可變角接頭或球形接頭調整坡度時,當其管徑為315mm,應採用專用工具,不得使用鏈條扳手。
5、附加接頭的安裝,應根據井筒尺寸和連接管道的直徑,採用專用工具在井壁上開孔,孔洞圓周邊緣應平整,安裝附加接頭不得倒坡。
井坑應與管溝同時開挖,開挖時井座主管線應與管溝中管道在同一軸線。井坑邊坡與管溝邊坡一致。井坑開挖時,不得擾動基土超挖;如基土受到擾動,則應按現行的《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的有關規定,根據基土土質採取補救措施。
有沉泥室雨水檢查井井坑,應根據選用的規格,局部開挖沉泥室深度。井坑開挖應根據選用的規格,考慮井座主管線偏置因素,偏置端得坑壁應與管溝齊平。
㈩ 深豎井施工方法
深豎井施工方法:
施工放樣
反導井施工時,為控制導井軸線,在豎井底部測設四個控制點(用錨筋錨入基岩形成),將成對角的兩點均用弦線拉起,兩弦線的交點即為豎井中心點,每排鑽孔施工時,用弦線掛重錘對准該中心點,即可放出掌子面處的豎井中心點。對該四個控制點,測量人員每隔三~五排進行一次校核,當洞挖施工人員發現有異常時,可隨時要求測量人員進行檢查校核,正導井施工時,豎井軸線控制同此法。
豎井高程式控制制採用在洞壁上設高程點,用鋼捲尺丈量的方法進行高程的傳遞。
鑽孔施工
導井施工時,採用一台YT24型汽腿式風鑽,配φ22的對邊鋼釺、一字型合金鑽頭進行鑽孔作業,鑽孔採用濕式鑿岩法。下導井利用圓木自豎井底部至掌子面以下3m左右搭設框架,框架中間每隔1m設橫木,作施工人員梯道。框架頂部明鋪放木板形成作業平台。上導井利用沿井壁布設的錨筋(採用Φ25*250,錨入深度50cm,外露30cm),焊接鋼爬梯形成上下通道。下導井每隔15米左右挖一避炮洞,用以擺放鑽機、鑽桿等機械、配件。全斷面自上而下擴挖時,採用二台YT24型汽腿式風鑽進行鑽孔施工。為防止人員掉入導井及便於施工,導井用鐵柵欄滿鋪(鐵柵欄用直徑12mm的鋼筋焊制而成,每塊長2.5m,寬0.4m,柵欄孔徑15×15cm)。鐵柵欄兩端擱置在光爆予留層上,並用Φ14錨筋插入岩石內,防止鐵柵欄滑動。
裝葯引爆
炸葯在無水部位選用2#岩石硝銨炸葯;有水部位選用乳化炸葯。導井及擴挖時的輔助眼採用連續裝葯結構,用非電塑料導爆管起爆。光爆層採用不偶合間隔裝葯結構,選用導爆索同時起爆(爆破參數及洞挖循環時間詳見《發電輸水隧洞施工組織措施》(2003—措施—03)。
通風排煙
反導井施工時,在下平洞末端近豎井部位設一台吸出式5.5km通風機,向外排出煙塵,在豎井內用6m3空壓機對掌子面進行通風,將煙塵壓到豎井底部,經該部位的吸出式風機抽出洞外;正導井用空壓機向工作面通風後,將煙塵壓出豎井內,因調壓井的先行貫通,壓出的煙塵可經自然通風而排除。當豎井導洞貫通後,下平洞經豎井與調壓井形成一條自下而上的自然風道,通風條件很好,故豎井擴挖時不再考慮人為通風的措施。
施工照明
採用36V的安全電壓,用絕緣電纜敷設至工作面,放炮前,撤到洞外。
出碴
下導井及全斷面擴挖的洞碴直接落入豎井底部,下平洞內用人工裝拖拉機出碴;上導洞出碴方法是:在豎井頂部上2m高度左右,設一隻轉向滑輪,滑輪固定在一根直徑15cm的橫木上(與此處的安全棚架連成整體),工作面處用土筐(圓柱形,裝碴後總重量小於20公斤)人工裝碴,再人工通過滑輪用繩索提升土筐至上平洞部位,卸入拖拉機內,棄至2#支洞的棄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