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豌豆種植方法
在豌豆種植時間和方法中多選擇春秋對其種植,此時氣候涼爽,能夠滿足豌豆喜涼的生長習性。一般對於長江以北地區,因為溫度較低,多在春季3~4月進行春播,而以南地區則是在秋季9月後進行播種。
挑選合適健康的豌豆種子,將其浸泡在加水稀釋後的鹽水中,將漂浮水面的虛胖種子去除,繼續將其浸泡在水中,等待24小時左右,讓種子充分吸收水分,可讓其種植後能夠更好的發芽。
如果溫度低還可在上面覆蓋薄膜進行保溫保濕,一般在等待2~3天左右其種子就會發芽,之後將薄膜去除,為其澆水,並要注意其生長溫度不可過高,在20℃上下即可,後期養護要做好水肥管理,病防治病蟲,清除雜草,使其旺盛生長。
⑵ 豌豆在家如何種植方法
一、選地整平
種豌豆首先要選好地方。由於這種植物的根系十分發達,耐旱卻不耐澇,所以一定要在乾燥的環境中種植。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也可以防止根部被淹,對其呼吸很幫助。另外,土壤是否肥沃,也對植株的發育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進行播種
一般豌豆要採用點播法進行播種,將2-6粒種子種到一個穴中,穴與穴之間要間隔10-20厘米,播種後要覆5-6厘米厚的土,如果氣候乾燥的話,可以再厚一些。等到幼苗長到8-10厘米高,葉子有2-4片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移栽了。
⑶ 盆栽豌豆如何種植
1.首先用冷水將豌豆浸泡一天一夜(有人說也可以用溫水,但我是用冷水泡的,自覺保險一些,水不要接太多,剛剛沒過就好,不然會把豌豆悶死)。
2.在看到豌豆的小白芽後,就可以埋到花盆土裡了,埋3—5厘米,埋太淺澆水的時候會把種子沖出來。
3.埋好後就該澆水了,第一次澆水一定要澆透,也就是要澆得花盆底下的洞里滴出水來。之後一直到收獲,只要一看到土變幹了就澆水。
4.之後就等它發芽,大概3—7天就發芽了,樣子很萌,等豌豆長到20厘米左右的時候就在它旁邊插根竹棍,引它向上爬(因為豌豆長高了立不穩,會搭在花盆上)。
5.從這時起,每隔十天澆一次肥水,一定要兌稀一點,不然會把豆苗燒死。
6.這時候的豆苗一天一個樣,到了它打花苞的時候,肥水可以交的密一點,具體隔多久澆一次,就要看豆苗的狀況了。
7.開花後花期一般只有2—3天左右,因為豌豆是自花授粉,所以不用人工給它授粉。
8.花謝後就結豆莢了,這時候的豌豆是最嬌氣的,要好好呵護。
9.打豆莢的時間會比較長,具體多久要看豆苗的發育狀況了,當豆莢里的豆子和種子差不多大的時候,在等一星期就可以收獲了。
⑷ 豌豆怎樣種植
豌豆是一種有營養價值的豆類食物,它含銅、鉻元素較多。豌豆對造血還有骨骼與腦的發育都有很好的效果,鉻的話可以促進糖與脂肪的代謝。那麼豌豆是怎麼種植出來的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怎樣種植豌豆。
1、選地整地
豌豆地應要選擇地勢平坦,便於排水的田地,土壤要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沙壤土或是黏土都可,PH值偏微酸或是中性。在播種前要將土地翻耕一邊,保證土壤的通透排水性。且地在一年之內沒有種過豆科類作物,不然容易引發病害,要將土地施足基肥,基肥數量視情況而定。
2、選種播種
豌豆種子要選擇無病種子或者是在播種前將種子消毒,風干後在進行播種,這樣是為了降低病害發生幾率。在長江流域的朋友多在秋季進行播種,也可以在立春後進行播種,主要是避過南方夏季的高溫與雨季,避免出現難以控制的情況,在華南地區則是在立秋前後進行播種,悉心照顧可在冬季或是春季進行採收。
3、田間管理
在播種至採收期間最少要除2-3次草,要促進根部生長與吸收能力,減少根部的競爭壓力。未出苗時如果高溫少雨應及時澆灌,促進種子發芽出苗速度。出苗後土壤濕度不宜過高。防治積水將根漚爛。但如果遇到了陰雨天氣,連續下雨,也要及時將水排出,要保持土壤的濕度適中,防止過濕過干,引起花果掉落。
4、病害防治
豌豆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與霜霉病,在播種前可以將種子浸入葯劑進行消毒。播種完後可用多菌靈與甲霜靈噴灑進行防治,如果有病株產生,應立即拔除與其他病殘體集中燒毀,減少傳染源與病菌源,注意園間衛生與濕溫度,及時拔除雜草,溫濕度控制不當也是影響病菌滋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5、適時採收
豌豆由於生長的季節與種植的方式不一樣,採收的天數差距也很大。例如在夏季種植時,由於氣溫高,豌豆莢的生長速度較快,從播種到成熟也只需要半個月左右。但是在冬季種植時,氣溫低,從開花到採收可能需要一個月左右。所以我們要根據你對豌豆的實際用途去採收,例如你是要採食用豌豆,豌豆莢已經鼓起來,用手捏感覺果實較大,這時便可以採收了
⑸ 豌豆應該在什麼什麼時候種植怎麼種植
長江以北地區一般3~4月播種,7~8月收獲,為春播區;長江以南一般9月底或10月初至11月播種,翌年4~5月收獲,為秋播區。
豌豆的種植技術:
1、栽培制度:豌豆忌連作。連作後,可對後茬豌豆造成毒害作用,並加重病蟲害的發生,因此豌豆通常要與其餘作物輪作。
2、土地選擇:滴灌栽培對泥土的懇求較低,有利於幼苗成活及作物生長,因此土層深厚、泥土鹽鹼程度較輕、肥力中等的土地均可種植。
3、鬆土施肥:播種後要淺鬆土數次,以提高地溫促進根生長,苗健壯,秋播栽培的,越冬前進行一次培土,越冬保溫防凍,開春後及時鬆土除草,提高地溫。
4、補漏追肥:出苗後及時查苗補缺,中耕除草1-2次。重施苗期追肥,尤其是未施或少施基肥的田塊,一般每畝追施復合肥5-7.5公斤或尿素5公斤或腐熟人糞尿1000公斤。
5、適時收獲:根據食用方式決定收獲時間。干豌豆於70%-80%豆莢枯黃時收獲,菜豌豆在開花後12-14天嫩莢現子不現粒時採收。
豌豆的營養價值
干豌豆子葉中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礦質營養分別占籽粒中這些營養成分總量的96%、77%、89%。胚雖含蛋白質和礦質元素,但在籽粒中所佔的比重極小。種皮中包含了種子中大部分不能被消化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其中鈣磷的含量也較多。
豌豆蛋白質中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分別佔21%、66%和2%。豌豆蛋白質營養價值不能充分發揮的原因是其可消化性較差。豌豆籽實營養豐富,含蛋白質23.4%,脂肪1.8%,碳水化合物52.6%,還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等。
⑹ 怎樣讓豌豆發芽
豌豆和水的比例為3/1,放在陽光能曬到的地方,就可以發芽。
豌豆種植的方法:
1、選種:播種前用40%鹽水選種,除去上浮不充實的或遭蟲害的種子。播種前將種子催芽,當種子露芽時,將種子故在0~2℃的低溫中處理15天後再播種。
2、拌種:豌豆用根瘤菌拌種,是增產的有效措施。用根瘤菌拌種後,根瘤增加,莖葉生長旺盛,結莢多,產量高。拌種方法為每畝用根瘤菌10~19克,加水少許與種子拌勻後便可播種。
3、播種:大田播種前施入充分腐熱的廄肥、堆肥和一定量的磷、鉀肥,尤其是施磷肥增產效果明顯,豌豆採用點播,行距10~20厘米,行內株間距5厘米,每穴播2~6粒種子,土壤濕潤時覆土5~6厘米。土壤乾燥時覆土稍厚些。每畝用種10~15千克。
注意事項
1、炒熟的干豌豆尤其不易消化,過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脹等。
2、應用於消渴:豌豆適量,淡煮常吃。
⑺ 怎樣種好豌豆
豌豆(Pisum sativum L.),又名麥豆、寒豆,軟莢豌豆又被稱為荷蘭豆,英文名pea,garden pea,屬豆科豌豆屬栽培種,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食用豆類作物之一,起源於亞洲西部和地中海沿岸,公元前6000多年在近東和希臘,中世紀在歐洲普遍栽培。 我國從南到北都有豌豆種植,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東、內蒙古、雲南、四川、湖北、江蘇和浙江等省區。播種期應根據不同地區氣溫條件決定。 豌豆喜寒不耐熱,因栽培條件和品種不同,自發芽到成熟約需10℃以上的積溫1700~2800℃。種子發芽溫度在1~2℃,出苗時間長,出苗率低,8℃以上發芽較快,出苗整齊。豌豆幼苗在-4℃不受傷害,-6℃時受害。生長最適溫度20~25℃;開花期氣溫高於28℃,將造成大量落花、落果,此溫度如果延長5~7d,頂端花芽停止分化,全株迅速乾枯,逼熱早熟,種子含糖量降低,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按照豌豆播種季節的不同,長江以北地區一般3~4月播種,7~8月收獲,為春播區;長江以南一般9月底或10月初至11月播種,翌年4~5月收獲,為秋播區。
⑻ 怎樣種豌豆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種豌豆,豌豆和其他豆類都一樣,很容易發生落花落莢,豌豆發生落花落莢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採取防治措施?
⑦合理密植,及時搭架,改善行株問通風透光條件。當株高為20~30厘來並開始抽蔓後,用竹竿做支架,用細繩捆紮,引蔓上架,支架高度應在1.5~1.8 米。
⑧適時採收,減級花與莢的營養競爭。
⑨開花期用5~15毫克/千克綦乙酸溶液噴花,促進坐莢,可減少落花落莢。
⑼ 青豌豆怎樣種植,青豌豆種植方法
根據地力情況,整地時結合耕翻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2000~3000公斤,復合肥30-40公斤。耕作質量要求土粒細碎,墒面平整。最佳播種時期為9月5日~15日,過早播種時會因氣溫較高而導致幼苗大量死亡,即使存活下來的幼苗,剛開始開的花也不能正常受精,因而產量很低;播種過遲時開花、受精和鼓粒期易受低溫危害,不能正常收獲,風險較大。
豌豆播種時要求土壤有足夠的底墒,土壤濕度以手握成團落地散開為宜,過干過濕均不利於出苗。播種前曬種2-3天,能提高種子活力,利於苗全、苗壯。矮生豌豆適宜密植,播種方式為多行條播,株行距大致為20-25×3-8cm,畝用種量12-15公斤(土壤墒情差或乾旱年份可增至17公斤)。播種深度3-4cm,播後耙平用腳輕踏,使種子與濕潤的土壤緊密接觸,利於保墒出苗。
⑽ 怎樣種植豌豆
一、選地整平
種豌豆首先要選好地方。由於這種植物的根系十分發達,耐旱卻不耐澇,所以一定要在乾燥的環境中種植。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也可以防止根部被淹,對其呼吸很幫助。另外,土壤是否肥沃,也對植株的發育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進行播種
一般豌豆要採用點播法進行播種,將2-6粒種子種到一個穴中,穴與穴之間要間隔10-20厘米,播種後要覆5-6厘米厚的土,如果氣候乾燥的話,可以再厚一些。等到幼苗長到8-10厘米高,葉子有2-4片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移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