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針對排球的訓練,有哪些技巧可尋
排球訓練時的技巧就是要提高運動員們的強度和難度,以此來增強他們的體能。
眾所周知,其實在練習排球的時候,男生和女生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比如這個身高男生一般比女生高20厘米左右。所以,在我個人看來,如果我們練習排球,墊球的高度一定不能太高。如果太高,會嚴重影響我們的時間,造成次數太少。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持球者不要無意識地將球托起,以免造成擊球手的錯誤動作。練習排球確實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也是我國現在非常重視的一項運動。如果我們想學好這項運動,那麼我們真的需要掌握很多技巧和技術。就像我們要堅持每天做必要的練習,練習中如果出現一些異常現象,一定要及時和教練進行溝通。
㈡ 排球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都有哪些呢(比較科學的)
一)肌肉力量
任何一個動作都是由肌肉收縮完成的,肌肉收縮產生的能量就是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所有運動發生的原動力。根據肌肉收縮的速度和持續時間,可分為肌肉爆發力和肌肉耐力兩類。
1、爆發力:又稱速度力量。是人體肌肉瞬間收縮產生的力量,向扣球這種最手肌肉力量影響的技術,主要靠爆發力,表現在扣球速度和起跳高度等。
2、肌肉耐力:是指肌肉收縮的持續能力,或肌肉反復收縮的能力。它與最大肌力沒有直接關系,但在一場比賽中要做起跳這樣的爆發性運動百次以上,就必須有很強的肌肉耐力。
(二)速度
速度是指在單位時間內完成某個動作或位移某段距離的能力。排球運動中的速度分為反應速度、移動速度和動作速度。
1、反應速度:在排球運動中主要表現在對各種快速來球的反應,即隊員從看到球到開始進行接球動作的神經傳遞時間。
2、移動速度:指在單位時間內身體位移的距離
3、動作速度:是指完成各種技術動作的操作時間
(三)耐力
耐力是指肌肉長時間運動的能力,是人體完成長時間工作所必需的。與排球項目關系最密切的耐力是全身耐力。全身耐力使之長時間連續比賽和訓練所必備的身體素質, 它與呼吸和循環系統的機能密切相關,手最大攝氧量的影響。
(四)靈活性
靈活性是迅速改變身體或身體某部運動速度或運動方向的能力,也是正確而且快速完成復雜動作的能力。排球場上的靈活性主要表現在:結合球的各種變方向起動移動;各種情況下及時合理的運用各種倒地起立;空中動作的變化和平衡;在任何情況下各種技術動作的串聯和互補。
(五)柔韌性
柔韌性是指身體的柔韌程度,它取決於身體各關節肌肉、肌腱、韌帶乃至皮膚的活動范圍的大小。柔韌性對於充分發揮肌肉力量,合理的掌握技術動作以及預防運動損傷等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六)彈跳力
彈跳力是指人體蹬地所完成的與地面之間產生一定距離的能力。排球中的扣攔是排球比賽中的主要得分手段。因此,彈跳力是排球運動中最重要的身體素質之一,提高排球運動員的彈跳力對於提高排球運動的技術水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七)調整力
調整力是指控制身體運動的能力,它受神經刺痛的支配。具體表現為反映時、平衡能力、放鬆程度、集聚力和靈巧性等
(八)心理承受能力
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是現代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傳統的身體訓練、技術訓練和戰術訓練相結合,構成了現代運動訓練的完整體系。因為現代運動訓練和競賽活動,運動員不僅要消耗巨大的身體能量,而且也要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尤其是當參加比賽雙方在身體和技、戰術實力水平相當的情況下,心裡能量的發揮水平,往往成為決定勝敗的重要條件。
二、身體素質訓練方法
(一)肌肉力量練習方法
1、收指手腕力量練習
(1)手只用離去甚或握網球
(2)傳足球
(3)用小啞鈴或杠鈴做腕屈伸
(4)手指俯卧撐或卷重物
(5)提抓鉛球或沙袋
2、手臂力量練習
(1)實心球練習:兩人面對面站立,雙手握實心球互相做胸前傳球或對擲
(2)俯卧撐或擊掌俯卧撐
(3)雙人推小車,要求身體要平直,手臂應伸直。
(4)手倒立或同伴幫助下做倒立推起
(5)俯卧,腳尖固定,兩手交換支撐繞圓圈
3、腰腹、背肌力量練習
(1)單人徒手練習:仰卧起坐、仰卧舉腿、肋木舉腿、腹卧體後屈
(2)實心球練習:
a、雙手持球做仰卧起坐,或手持球腳同時夾球,做元寶收腹
b、坐地,雙腿夾球,舉腿或繞環
c、雙腳夾球跳起,將球向上拋出
4、下肢力量練習
(1)負杠鈴,左右腳交替高凳上下
(2)負杠鈴弓箭步前進
(3)負杠鈴坐起蹲、半蹲起、全蹲起練習
(4)壺鈴蹲起
(二)速度練習方法
1、反應速度練習
(1)看手勢做各種折回跑或折回動作
(2)面對牆做各種反彈接球的練習,也可結合球做各種不同落點、不同節奏的防守練習
(3)看別人的動作起動:兩人相對,一人向左右任意移動,另一人力爭與他保持相對,不使對方把自己晃開
2、移動速度練習
(1)三米側向或前後快速往返移動
(2)結合排球場地練習各種移動步伐
a、向前做小跑步或各種小碎步跑
b、向兩側做側滑步或側交叉步
c、向後做後退跑或結合視、聽覺信號做各種移動的互變
3、揮臂速度練習
㈢ 我想知道排球運動員下肢的訓練方法
大小腿肌的特殊練法
--------------------------------------------------------------------------------
健美選手一般都要用基本動作進行訓練。如果你想比別人的肌肉更突出。那就要採用一些特殊練法,不能局限於基本動作。現在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增大肌肉體積,尤其是增大股四頭肌、股二頭肌以及腓腸肌而採用的一些變換的動作。
股四頭肌練習
A 並腿深蹲
做這個動作的人不多,但它卻是發達股四頭肌的好方法。為達到滿意的效果,動作必須正確規范,次數要多,間隔時間不超過45秒,動作過程中要保持雙腳、雙腿並攏,上體盡量垂直,背部與地面的夾角應在30一70度之間,就是說在動作達到最高點時不要直體,接近最高點停止。這樣能始終使腿部處於受力狀態。這個動作最好是輕重量多次數,做到力竭為一組。這樣你會覺得大腿肌肉像在燃燒。為增強訓練效果,可以和腿屈伸結合起來進行組合訓練,即15次腿屈伸接著做並腿深蹲,直至力竭力一組。
B 哈克機深蹲及杠鈴臀下蹲起
這是發達股四頭肌內、外側的理想方法。如果能結合著做杠桿置於臀下的握杠蹲起,則效果更佳。做法是腳後跟下墊一木塊或鈴片。雙手比肩寬握杠於背後臀下,雙腳距離約30厘米,上體保持正直,下蹲至大腿和地面平行 ,站起,或站起至少3/4程。這樣可始終保持對股四頭肌的重量刺激,12一20次為一組。為加大刺激強度,全程力竭時可用半程蹲起。
C 仰卧腿屈伸
這是練股四頭肌上端的極佳方式。動作同做姿,不同的是後背仰卧於支撐板上做 。做15 一 25次為宜。為增強訓練效果,應採用逐步遞減法,即熱身後第一組做10次,然後減少30%的重量做5一10次。在減30%的重量做5一10次。一直到無重量負荷為止。
股二頭肌練習
訓練時如果看不到肌肉的收縮與舒張,感覺就不太好,意念也容易走失。因此。練股二頭肌時要盡量集中意念。重量對這個動作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次數和感受肌肉的舒張和收縮。
直體啞鈴硬拉
啞鈴直腿硬拉比較靈活,既可將啞鈴置於體前拉起(這和杠鈴硬拉一樣),也可將啞鈴置於體側拉起,而這能避免下背和肩部過度緊張,動作過程中要保持背部上弓。下落時不要含胸、弓腰。弓腰能更好地伸展背部,但對股二頭肌的感覺不佳。為增強訓練效果 ,此動作應同腿彎舉 、立式腿彎舉結合起來做,即一組腿彎舉(次數做到力竭),第二組立式腿彎舉(次數做到力竭),接著做直腿硬拉6一9次。
小腿肌練習
A 立姿史密斯機提踵(前置、後置)
這個動作看起來和一般立式提踵一樣。其實不同,在史密斯機上練小腿時,要在腳下墊一木塊,以便使腳跟的伸展幅度更大。做法是,將橫杠交替放在頸前及頸後,前腳掌立於木塊上,上體保持垂直,收縮小腿肌,頂起橫杠。第一組將木塊放在橫杠的垂直沿長線上,第二組少許向前移木塊,第三組少許向後移木塊 。這樣做效果截然不同 ,但每組至少做25次。為增強訓練效果,可用借力法則.即在無法完成下次
動作時請別人幫你完成應完成的次數,但要適可而止。
B 拉力器提踵
這里介紹一種刺激小腿內側肌肉的方法:前腳掌站在墊木上,雙腳開立同肩寬,腳跟靠攏呈「Y」形,注意力集中在小腿內側,重心落在大腳拇趾上,拉力器下端固定,兩手握上端。腳跟下落至最低點,然後盡力向上提至最高點。每組做20次,組間間隔以小於35秒為宜。這個動作用金字塔法訓練比較合適,即先熱身 ,再用輕重量一組做20次 ,然後每組增加50%的重量,直至完成訓練。
㈣ 對於排球訓練,有哪些訓練技巧
針對不同的培訓內容和任務,應採用不同的培訓方法和手段。如學習、掌握、改進和提高某項技術,兩者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是不同的。具有一定水平的運動隊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應力求在類似或超越比賽的困難復雜條件下進行,即快速動作,突變,連續動作,激烈對抗,,從而提高培訓水平,達到預期目的。不同技術水平的培訓對象應採用不同的培訓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要求太低,難度太小,事倍功半,甚至一事無成;太難適應,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容易受傷。
在訓練運用中,要對項目安排、運動負荷、時間分配、人員分組、球數使用、撿球時間等問題進行統籌安排和合理配置,使訓練在緊張有序的氣氛中進行,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在運用過程中,要善於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認真學習別人的有益之處,不斷創造符合訓練規律和實戰需要的新方法,新手段。千萬不要千古不變,天天守舊,不要日夜操練,盲目追求新花樣。
㈤ 排球扣球手型的幾種訓練方法
扣球是排球的基礎技術之一,也是攻擊型最強最有效的進攻手段,是在二傳配合的基礎上,完成進攻戰術的最後關鍵一環,是得分的有力武器,為爭取比賽的勝利打下良好的基礎。
扣球手型的訓練方法有:
1、徒手練習
手形成半球狀,做徒手揮臂動作,強調大臂帶動小臂的用力順序,做手腕的鞭打動作。
7、隔網扣球
臨場中的扣球,根據不同的來球,變換不同手型,如直線、斜線;扣出近球、遠球;扣近網球、遠網球。
㈥ 訓練排球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在較復雜的條件下鞏固技術。在發球區的不同位置發直線、斜線球。向網前和後場發球。向後場兩角發球。向對方六個位置發球。結合接發球進行發球練習,統計發球的效果。三人一組,輪流在3號位、2號位扣球後,迅速跑到發球區發球。
㈦ 排球移動訓練方法有哪些
移動技術是完成高質量有球技術的基礎,不論排球場上哪個位置的運動員都會涉及移動技術,而賽場上只有應變能力強、移動速度快才能更好的進行各項有球技術的轉換。
移動技術是由起動、移動步法、制動三個環節所組成。排球的移動特點是:移動的距離短,原地起動多,身體重心低。起動是移動的開始,起動的快慢是速度的關鍵。起動時蹬地腿的爆發力大小是關鍵,爆發力越大,起動速度越快。而移動時身體應當重心降低,移動的過程中身體重心起伏不應過大。
移動的種類有跨步、交叉步、並步、滑步、跑步、綜合步等等。下面我們帶來並步、跨步和交叉步的練習。
㈧ 排球專項的體能訓練特點
排球專項的體能訓練特點有五項:
一、整體力量
整體力量是運動員在從事球類專項活動時各運動環節協調一致所表現出來的綜合力量。它是運動員專項能力的基礎,取決於身體各個部位肌肉力量的發展水平。整體力量包括最大力量、爆發力和力量耐力三種不同的類型。排球運動是一項集技術和戰術於一體的運動,要求排球運動員各方面的素質協調一致的發展,力量素質是排球運動員彈跳力。
二、專項速度
排球運動屬於短時間爆發式的運動,這對於運動員的各種速度要求也是很高的。排球的專項速度包括:反應、移動、揮臂和起跳速度。在排球運動中良好的專項速度是提高運動員的防守、移動攔網、進攻扣球、跑動進攻效率的關鍵。對排球運動員來說,不僅要求其反應快速、判斷准確、手臂控制能力強,且要具備短距離的快速起動、移動和制動能力,來適應比賽場上的各種變化。排球運動員專項速度的訓練要保持經常性,體能訓練中要結合排球運動的特點,多使用視覺信號刺激,讓運動員做出反應,專項速度練習和專項技術結合起來。
三、運動耐力
排球運動雖然是短時間爆發式的運動,但是對於運動耐力的訓練也是不容忽視。體能訓練中的運動耐力指大強度長時間從事專項活動的能力,包括:彈跳耐力、移動耐力、綜合耐力。排球比賽是五局三勝制,這要求運動員具備長時間作戰的耐力運動能力以適應長時間的比賽。在平時的體能訓練中,要加強運動員的耐力素質的訓練,提高運動員功能系統的機能和各種意志品質。
四、彈跳力
彈跳能力主要是原地彈跳力、助跑彈跳力、連續彈跳力等。在排球運動中,對於運動員的彈跳力要求也是極高的,排球運動的戰術變化多端,在攻防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要求進攻運動員的進攻速度快、進攻性強,在進攻性扣球中起跳要突然,要有連續起跳的彈跳能力,才能有利於比賽形勢。在平時的體能訓練中,教練員要針對發展運動員的彈跳力做出訓練計劃。
五、靈敏及柔韌
靈敏及柔韌在排球運動中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在訓練中還是在比賽中,各種姿勢的接球、傳球、扣球都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靈敏及柔韌素質。所以,在平時的體能訓中,對於運動員的靈敏及柔韌素質也要進行適量的訓練。
㈨ 怎樣訓練排球的基本功
基本功的訓練是排球訓練的一部分,滲透在整個過程中,不能單獨分開。基本功的訓練是排球訓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排球技術基本功一般分為步法、手法的訓練。
1步法
步法在排球運動中的作用很重要,首先需要通過靈活的腳步移動選擇便於擊球的位置,才能使一切技、戰術得到實現。步法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准備姿勢、移動、制動以及各種起跳。
1.1准備姿勢
准備姿勢按身體重心高低分為:稍蹲半蹲和低蹲。一般一傳都採用半蹲。也有採用低蹲的;二傳、攔網及扣球的准備姿勢可以稍高一些;防守、保護或准備接困難球時,姿勢就要低一些。其中以保護的准備姿勢最低。無論怎樣的姿勢,兩腳距離須與肩同寬或略寬與肩,腳尖適當內收,腳跟稍提起,以前腳掌內側著力,兩膝適度彎曲,兩臂自然下垂,雙手至於腹前,上體稍前傾,兩眼注視來球。
1.2移動
移動的目的主要是及時接近球,保持好人與球的位置關系以便擊球,同時也為了占據場上的合理位置。在一傳、防守、攔網等被動技術中,能否及時移動到位,往往是完成技術動作的關鍵。
移動又包括:移動前的准備、起動、步法、制動。這些是相互連接的,制動的完結就是下一步起動的准備姿勢。
1.3起跳
彈跳是排球運動員必須具備的重要條件之一。在基本功訓練中,除了有節奏的助跑起跳外,還要抓住沒有節奏的突然起跳,也就是培養運動員任意跳的能力,需要怎樣跳就怎樣跳,這就是不拘步數、方向、時間和踏跳腳的起跳,以及上述數者之間的結合運用。
2手法
排球運動對手法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因為排球技術既須通過手來實現,又不允許球在手中停留。隨著排球戰術的發展,要求排球運動員的手指、手腕、手臂在做動作時有十分良好的感觸能力和靈活性。
2.1傳球
傳球是排球運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項技術。傳球是由准備姿勢、迎球、擊球、手型、用力5部分動作組成。其中較難掌握的是觸球時的手型。因為觸球時手型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手控制球的能力和傳球的准確性,對初學者來說掌握了正確手型才能保證正確的擊球點,較好的運用手、手腕的彈力。傳球可分為正面傳球、背面傳球、側傳球、跳傳球等。正面傳球是最基本的傳球方法。因此傳球技術學習必須從正面傳球開始。
2.2扣球
扣球手法包括以下幾個環節:首先是打滿球;其次是擊球時手腕、手掌的適時用力;第三是擊球時手腕的快速搓壓與下甩相結合使球上旋。以上三動作是相互關聯的,不打滿球就不可能上旋,用力不適時或過早則影響揮動速度,過晚則不能施力與球上。如有的運動員擊球時發出的聲音很大,但力量和速度卻不夠。擊球時手型自然,手指處於不十分用力又不過度放鬆的狀態有利與打滿球和適時用力。
2.3發球
發球是排球技術中唯一不受對方干擾,不在高速對抗中進行的動作.因此有條件把發球技術掌握的更好,使發的球既有攻擊性又有準確性.發球的方法很多,可發不同性能的球,擊球的方法與手法也因之各異.但要掌握好發球的基本技術應做到以下四個固定:拋球固定,身體動作和手臂的揮動軌跡極用力大小要固定,擊球點固定,發球站位固定。
2.4墊球
墊球主要用於接發球、接扣球。在比賽中,墊球是爭取多得分、少失分,由被動變主動的重要技術。是穩定隊員情緒,鼓舞隊員士氣的重要手段。墊球可分為:正面墊球、移動墊球、側面墊球、跨步墊球、變方向墊球、背墊球、單手墊球、擋球等。正面墊球是最基本的一種墊球技術。正面雙手墊球動作技術方法:(1)准備姿勢:兩腳開立稍比肩寬。(2)擊球的手型:墊球手型主要有抱拳互握式、疊掌式、互靠式等。(3)墊球部位:看準來球,兩臂夾緊前伸,插到球下,用前臂腕關節以上10厘米左右的地方兩臂橈骨內側形成的平面擊球的下部。(4)擊球動作:向前上方蹬地抬臂,迎擊來球,使插、夾、抬、蹬連貫完成,靈活控制墊球方向和力量。(5)手臂角度:墊球手臂與地面所形成的夾角,對控制球的方向、弧度、落點影響很大。一般說,來球弧度高,臂與地面的角度應該小些;來球弧度平,手臂與地面的角度應該大。
2.5攔網
攔網是在網前跳起用雙手阻攔對方的扣球,它既是防守技術,也是進攻手段。攔網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線,是反攻的重要環節。攔網可以將對方有力的扣球攔起,減輕後排防守的壓力。攔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比賽的勝負。在當前排球技術迅速發展的情況下,攔網技術水平的提高使網上爭奪更加激烈。攔網既可以原地踏跳,也可移動助跑起跳;既可以單人攔網,也可以雙人攔網或多人攔網。
㈩ 排球的核心力量有哪些以及訓練方法
人體運動的核心部位是指人體的中樞環節,主要是腰部(關節),髖關節,腰部周圍肌群如背肌,下背肌。側記。腹直肌。腹斜肌,髖關節周圍的肌群如臀大肌,股後群肌。這些群肌就形成了核心部位的肌群,核心部位的肌群有這呈上啟下。連接上下肢。軀乾的作用。 我們採取的訓練發法主要是以投手練習項目為主,目的是在不損傷各個關節的情況下充分提高他們身體核心部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