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症發作時的特徵是常常會感到天旋地轉的暈甚至惡心、嘔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患者應盡快到醫院就診,經確診後可以適當給以擴血管葯物、抗血小板聚集葯物以及抗凝葯物等進行治療。
前庭神經鎮靜葯:異丙嗪(非那根)、地西泮(安定)等。
防止嘔吐制劑:阿托品、山莨菪鹼。
② 治療眩暈症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眩暈是由於平衡器官病變或功能紊亂所導致的一種異常的旋轉運動感覺,並通常伴有平衡功能的喪失。
患者可感到自己在圍繞著周圍環境運動,或者感到周圍環境在圍繞自己轉動,同時伴有步態不穩,不能直線行走,行走時持續偏向一側及眼球震顫等。眩暈是常見的臨床症狀,可見於多種疾病。
美尼爾氏病
多發生於中年職工,其病理改變為膜迷路積水,主要表現為發作性眩暈,波動性聽力減退及耳鳴。表現為發作突然,並伴有惡心和嘔吐;聽力減退和耳鳴通常累及一側;一次發作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
前庭神經元炎
多發生於上呼吸道感染後,表現為突起眩暈,惡心,嘔吐,無耳鳴及聽力損害。眩暈症狀持續數周,然後逐漸緩解。
急性化膿性迷路炎
多為中耳乳突炎的並發症。眩暈驟起,伴惡心嘔吐,有自發性眼震和劇烈耳鳴,1~2日內患耳聽力完全喪失。
中樞性眩暈
椎?基底動脈系統的短暫腦缺血發作,表現為發作性眩暈,伴構音障礙、吞咽困難、復視、共濟失調等,症狀在24小時內完全緩解。累及腦干、小腦的病變均可產生眩暈,但其眩暈持續時間較久,聽力障礙不重,並有腦干、小腦受損的其他神經系統體征。
此外,頭顱骨折、復視、腦炎、癔病、癲癇、多發性硬化、暈動病、血液病等均可有眩暈的症狀表現。
西醫葯治療
美尼爾氏病的急性發作期應卧床休息。
東莨菪鹼0?6毫克口服或肌注,每4~6小時1次,可以減輕胃腸道症狀;倍他司汀4~8毫克,每日3次,可以改善內耳血液循環,解除迷路積水;美克洛嗪25毫克,每日3~4次,可抑制前庭系統,減輕症狀;安定2~5毫克口服,每6~8小時1次,可以解除焦慮。
如發作次數頻繁,症狀嚴重,經葯物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破壞迷路或切斷前庭神經。
其他類型的眩暈在進行病因治療同時,應進行對症治療、卧床休息,或選用茶苯海明(暈海寧)50~100毫克口服,每4~6小時1次,或鹽酸敏克靜25毫克口服,每日3次。
中醫葯治療
肝陽上亢:眩暈伴面紅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顫,眩暈欲仆,頭痛,語言不利,惡心嘔吐,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平肝潛陽。
痰濁中阻:眩暈伴頭重昏蒙,胸悶乏力,納呆,或時吐痰涎,苔濁膩,脈滑。治宜祛痰健脾。
瘀血內阻:眩暈伴頭痛,痛有定處,心悸煩悶,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瘀斑,脈弦澀或細澀。治宜活血祛瘀生新。
氣血虧虛:眩暈在活動後加重,神疲氣短,面色無華,納差,舌質淡胖,脈細或虛大。治宜益氣養血健脾。
③ 眩暈症用什麼方法治療最好
.旋轉性眩暈 按其病因可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類。 (1)周圍性眩暈:是指內耳迷路或前庭神經的病變導致的眩暈症。常見於梅尼埃病<曾譯美尼爾病)、迷路炎、葯物性眩暈(用鏈黴素或慶大黴素等葯後引起的)及前庭神經炎等。 (2)中樞性眩暈:是指腦干、小腦、大腦及脊髓病變引起的眩暈。常見於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顱內腫瘤、顱內感染、多發性硬化、眩暈性癲癇及外傷性眩暈等。 2.一般性眩暈 (1)心源性眩暈:常見於心律失常、心臟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暈:可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暈:常見於屈光不正、眼底動脈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壓性眩暈:高血壓或低血壓均可引起眩暈。 (5)其它:貧血、頸椎病、急性發熱、胃腸炎、內分泌紊亂及神經官能症等均可引起頭暈。 頭暈乃是由於皮膚血管擴張,血流增多而造成腦部血液減少的現象。 這種現象的產生,可能因為暴露於烈日下過久,泡熱水澡的時間太長,或是緊張、生氣等。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缺乏維他命、荷爾蒙分泌異常、更年期或自律神經失調也都是造成頭暈的因素。依原因的不同,頭暈也分為以下幾種。 只有臉部發燙,而手腳冰冷——最常出現在50歲左右的女性身上。大多是因為更年期荷爾蒙分泌失調之故。人體內各內分泌腺及荷爾蒙,能夠應付身體的活動狀態及外在的氣溫,而具有使身體能順暢運作的調節功能。更年期時,性荷爾蒙的分泌日減乃至停止,身體產生許多變化,除了肩膀僵硬、頭痛外,還有頭暈及手腳冰冷等症狀。 突然發作的頭暈:乃自律神經失調的毛病。也可稱為血管運動神經的一種。大多是出現在女性身上,同時伴有頭痛、目眩、倦怠感及下半身寒冷等症狀。 經常全身發熱的狀態下頭暈:若伴有激烈的心悸及身體顫抖,則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現象,這是由於甲狀腺素分泌過量使得新陳代謝旺盛,隨時感到全身發熱且頭暈。 另外,也可能是高血壓,若血壓高居不下,頭暈的狀態一直持續且同時出現頭痛症狀,就有腦中風的危險,要特別注意。 頭暈若有伴隨其它任何症狀,一定要請教醫師。 若非疾病所引起的頭暈,不必就醫即可獲得改善;平日注意要有適度的運動,多吃含維他命、蛋白質及鐵質的食物也是很重要的。 胡蘿卜汁可治畏冷引起的頭暈 手腳及腰間感寒冷,且有頭暈的現象,很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或更年期障礙所引起。 胡蘿卜可以暖和身體,又可抑制頭暈,正是適合有上述症狀者。若是添加蜂蜜,效果更彰。 胡蘿卜亦可健胃整腸,幫助消化,通便;因此對於胃腸虛弱、食慾不振及便秘的人而言,是很好的食品。尤其長期便秘的人,胡蘿卜搗成泥狀後更有功效。特別是生的胡蘿卜最為有效。 胡蘿卜汁 1、胡蘿卜五百公克,切成適量大小,置於研缽中搗碎成泥狀。 2、以紗布包之,榨擠出汁液。 3、加入一大匙蜂蜜於胡蘿卜汁中即成。 海帶煎汁可以預防高血壓及突眼性甲狀腺腫 海帶有降血壓的作用,因此對於因高血壓引起的頭暈很有效;也因含有大量的碘,自古即被認為治療甲狀腺異常的特效葯,所以適用於因甲狀腺腫大而引起的頭暈。特別是海帶的煎煮汁最為有效。 海帶三十公克加水六百公克,煎至水量減半,一日三回,空腹飲用。 頭暈時的處理 1、以最舒適的狀態躺下休息,解松身上的衣物。 2、若有發燒現象,予以冰敷。 3、調暗室內的光線,使身心放鬆、平靜 4、若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時,腳部會覺得發熱,若呈現冰冷,最好保持其溫暖。 其他推薦品: 菠菜能治療因高血壓引起的頭暈。菠菜用熱水燙過,再以芝麻油拌炒,可經常食用。 治療頭暈方法 方法一: 雞蛋紅糖治頭暈 豆油適量放鍋內燒熱,將2個雞蛋、30克紅糖(放一點水攪拌)倒入鍋內煎熟,空腹服用,連服10天。為鞏固療效,也可多服幾天。 方法二: 籬欄葯膳治頭暈 用中草葯籬欄25克,帶殼雞蛋一個,大米50克,煮成稀粥,可加適量油、鹽、味精調味。煮熟後,去籬欄渣和蛋殼,一天分2次食用葯粥和雞蛋,一般連續食用3天,頭暈頭痛症狀即有明顯好轉。此葯粥不僅香甜可口,可治療頭暈頭痛,還具有輔助降壓作用。 方法三: 鴨蛋赤豆治頭暈 鴨蛋一個、赤豆20粒,攪勻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一次,連用7天有特效 方法四: 枯草湯治頭暈 夏枯草25克,生白芍15克,生杜仲25克,黃芩10克。 用法:先煎前3味葯,放入3茶盅水,熬30分鍾,從火上拿下來,稍停再加入黃芩,煎5分鍾即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服後即能感覺頭輕眼亮,沒有其他副作用。
④ 眩暈分那些類型如何辨證論治
1.辨證要點
(1)辨病位:眩暈病位在腦,但以肝、脾、腎三臟失常最為常見。肝陰不足,或肝鬱化火,肝陽上亢,有頭脹痛,面潮紅等兼證。脾失健運,痰濕中阻,可有眩暈頭重,食慾缺乏,嘔惡,耳鳴等症;氣虛血少,則有面色無華,納差,肢體乏力等症。腎精不足,多兼有腰酸腿軟,耳鳴如蟬等症狀。
(2)辨病性:眩暈以本虛標實為主,氣血不足,肝腎陰虛為病之本,風、火、痰、瘀為病之標。
2.分證論治治療大法為補虛瀉實,調整陰陽氣血。本病的發生以陰虛陽亢者居多,應注意滋陰潛陽。
(1)風邪上擾
主證:眩暈,可伴有頭痛,惡寒發熱,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脈浮;或伴咽喉紅腫疼痛,口乾口渴,苔薄黃,脈浮數;或兼見咽干口燥,乾咳少痰,脈浮細;或肢體睏倦,頭重如裹,胸脘悶滿,苔薄膩,脈濡。
治法:風寒表證治宜疏風散寒,辛溫解表;風熱表證治宜疏風清熱,辛涼解表;風燥表證治宜輕宣解表,涼潤清熱;風濕表證治宜疏風散濕。
方葯:風寒表證用川芎茶調散加減。葯用荊芥10g,防風10g,薄荷10g,羌活10g,北細辛3g,白芷10g,川芎10g,生甘草6g。
風熱表證者用銀翹散加減。葯用金銀花15g,連翹15g,豆豉10g,牛蒡子10g,荊芥10g,薄荷10g,竹葉10g,鉤藤10g,白蒺藜10g,生甘草6g。
風燥表證用桑杏湯加減。葯用桑葉10g,豆豉10g,杏仁10g,貝母10g,梔子10g,麥冬12g,沙參15g,玄參10g。
風濕表證用羌活勝濕湯加減。葯用羌活10g,獨活10g,川芎10g,藁本10g,防風10g,蔓荊子10g,車前子10g,甘草6g。
(2)肝陽上亢
主證:眩暈耳鳴,頭痛且脹,每因煩勞或惱怒而頭暈加劇,面時潮紅,急躁易怒,少寐多夢;口乾口苦;舌質紅,苔黃,脈弦。
治法:平肝潛陽,滋養肝腎。
方葯:天麻鉤藤飲加減。葯用天麻10g,鉤藤12g,生決明20g,桑寄生10g,牛膝12g,益母草10g,杜仲10g,梔子10g,黃芩10g,茯神15g,夜交藤10g。
(3)痰濁中阻
主證:眩暈,頭重如蒙,胸悶惡心,嘔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燥濕祛痰,健脾和胃。
方葯: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葯用半夏10g,白術10g,天麻10g,茯苓15g,陳皮6g,甘草6g,生薑6g,大棗10g。
(4)瘀血阻竅
主證:眩暈時作,反復不愈,頭痛,唇甲紫黯,舌邊及舌背有瘀點、瘀斑或瘀絲,伴有善忘,夜寐不安,心悸,精神不振,肌膚甲錯,脈弦澀或細澀。
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絡。
方葯:血府逐瘀湯加減。葯用當歸10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6g,赤芍10g,川牛膝10g,柴胡10g,桔梗6g,枳殼10g,生地黃15g,甘草6g。
(5)氣血虧虛
主證:眩暈,動則加劇,勞累即發,面色蒼白,唇甲不華,發色不澤,心悸少寐,神疲乏力,飲食減少;舌質淡,脈細弱。
治法:補益氣血,健運脾胃。
方葯:歸脾湯加減。葯用人參,黃芪15g,白術10g,當歸10g,茯神15g,遠志6g,炒酸棗仁10g,木香6g,龍眼肉10g,生薑6g,大棗10g。
(6)腎精不足
主證:頭暈而空,精神萎靡,少寐多夢,健忘耳鳴,腰酸遺精,齒搖發脫。偏於陰虛者,顴紅咽干,煩躁形瘦;舌嫩紅,苔少或光剝,脈細數。偏於陽虛者,四肢不溫,形寒發冷;舌淡,脈沉細無力。
治法:補腎養精,充養腦髓。
方葯:偏於陰虛者,左歸丸加減。葯用熟地黃10g,山葯15g,山茱萸10g,菟絲子10g,枸杞子10g,川牛膝10g,鹿角膠10g,龜甲膠10g,知母6g,黃柏6g。
偏於陽虛者,右歸丸加減。葯用熟地黃10g,山葯15g,山茱萸10g,菟絲子10g,枸杞子10g,鹿角膠6g,附子10g,肉桂6g,杜仲10g,巴戟天10g,肉蓯蓉10g。
3.針灸療法眩暈肝陽上亢證取百會、風池、肝俞、腎俞、三陰交、太溪、行間等穴,痰濁中阻證,取脾俞、中脘、章門、內關、豐隆、解溪等穴,用毫針,行瀉法;氣血虧虛證取膈俞、脾俞、中脘、氣海、內關、足三里、三陰交等穴,腎精不足證取命門、腎俞、志室、氣海、關元、足三里等穴,用毫針,行補法,並配合灸法。
【預防】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體力和腦力勞動過度;節制房事,養精護腎;飲食定時定量,避免飢餓勞作,忌暴飲暴食及過食肥甘辛辣之品,病後或產後宜加強調理,防止氣血虧虛。
⑤ 有什麼治頭暈的方法
治療頭暈的葯物有很多,但是要根據頭暈的病因不同,選擇適合的葯物和治療。頭暈常見一般分兩種,第一個指眩暈,是患者感到有運動錯覺,即感覺到天旋地轉,以及周圍的物體在動,這是一種。還有一種是感覺到昏昏沉沉,即主觀上有一種不穩的感覺。前邊這一種,一般是由於前庭疾病引起,包括兩種,第一是內耳疾病,常見的是耳石症,醫學上也叫良性位置性陣發性眩暈症。這種情況的治療,要選擇復位治療。第二個常見的內耳疾病,是梅尼爾氏綜合征這一類的疾病,這是需要去耳鼻喉專科進行治療。還有一種是引起眩暈的疾病,指的是大腦、腦乾和小腦出現堵塞,這種情況可以引起眩暈,這種治療要針對血栓治療。頭暈是指單純不穩,感覺昏昏沉沉,這種可能要針對病因,比如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要進行抗焦慮治療,抗抑鬱治療。假如是眼睛屈光不正引起的,要進行眼科的治療,假如說是冠心病引起的,要進行冠心病的治療。所以引起頭暈的病因有很多,治療也不固定,要針對病因進行特異性的治療。
⑥ 頭暈要用什麼方法來治療
病情分析:
你好,頭暈可能是感冒,頸椎病,貧血,美尼爾氏綜合征,心律失常,腔隙性腦梗塞,高血壓,休息的時間和質量不好,都是可能導致的,
指導意見:
需要找到原因,針對性的治療才行.檢查清楚再說.
⑦ 治療頭暈有什麼好方法
病情分析:
您好,您的情況頭暈,頭暈可能是感冒,頸椎病,貧血,美尼爾氏綜合征,心律失常,休息的時間和質量不好,睡覺打鼾都是可能導致的,需要找到原因,針對性的治療才行。
指導意見:
另外注意腔隙性腦梗塞,高血壓,都有可能的啊.建議您及時去醫院檢查,確定病因,對症治療,祝您早日健康!
⑧ 治療頭暈有哪些偏方
玉米須治頭暈目眩 [用料]玉米須30克。
[制用法]以水兩盅煎至1盅為度。空腹服下,連服3~6次。
[功效]可治療高血壓引起之頭暈眼花、眩暈。
白果紅棗湯治療頭暈 [用料]白果30克,紅棗10枚。
[制用法]將白果除去殼、膜和胚芽,研末,紅棗煎湯送服。
[功效]可治療老年動脈硬化症、美尼爾氏綜合征頭暈目眩。
魚鰾山葯湯治療頭暈 [用料]魚鰾30克,鮮山葯100克。
[制用法]將魚鰾幔軟、切塊,鮮山葯去皮,洗凈切片,同放於砂鍋中,注入清水500毫升,加入冰糖,小火煮至酥爛。分2次乘熱食魚鰾和山葯,喝湯。
[功效]治療耳源性眩暈。
首烏枸杞芝麻飲治療頭暈 [用料]制首烏20克,黑芝麻、枸杞各15克,菊花10克。
[制用法]水煎2次,每次用水400毫升,煎半小時,兩次混合,去渣留汁,分2次服。
[功效]可治療肝腎兩虛,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須發早白,視物模糊,血虛便秘。
豬肉夏枯草治療眩暈 [用料] 夏枯草15克,瘦豬肉60克。
[制用法]將夏枯草、豬肉加水適量,煮至肉熟即可。喝湯吃肉,每天分2次。
[功效]清肝火,散隨結,降血壓。可治療伴有高血壓、目赤、頭痛等肝火上炎之眩暈。
黑芝麻鵪鶉蛋治療眩暈 [用料]黑芝麻、蜂蜜各適量,鵪鶉蛋5個。
[制用法]將鵪鶉蛋打入碗中,加入黑芝麻15克,蜂蜜10克,清水適量,用筷攪勻,隔水蒸熟即成。晨1次頓服,連服數天。
[功效]益精補血,滋補肝腎。可治療伴有腰酸肢軟耳鳴等肝腎陽虛性眩暈。
向日葵盤治療眩暈 [用料]向日葵盤1隻。
[制用法]將向日葵頭部去掉向日葵籽即得向日葵盤子,用向日葵盤子加冰糖適量,水煎服,也可用向日葵葉取汁燉冰糖服。或向日葵根60克(切片),水煎服。
[功效]治頭暈年久不愈。
川芎槐角湯治療眩暈 [用料]川芎、槐角各60克。
[制用法]研末混勻。每天服6克,茶水送下。
[功效]活血行氣,散風止痛,清肝明目。治療伴有胸脅滿悶,視物昏花的頭昏目眩。
菊花枕治療多年頭暈 [用料]野菊花500克,白芷100克,綠豆殼250克。
[制用法]將以上三味放入枕頭袋內,每晚睡時枕頭部。
[功效]治療頑固性慢性眩暈。